天津集体户口保留多久:心得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43:02

2012年1月10日,我校全体老师聆听了韩立福教授的专题讲座,韩教授的讲座是一场成功的讲座,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没有深奥的内容。几乎都是朴实的东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可操作性强。让我受益匪浅。

韩立福教授从课堂的表现与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批判了当前“失真课堂”的四种现象:固守传统教学偏见导致教学重心偏向;教学理念理解肤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盲目追求教学艺术导致课堂教学失真;浮躁心态追求捷径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就这些现象,韩立福教授提出了“知识建构型有效教学新思维”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理念即观念,是精神的“原子弹”,是行动的向导。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就不会有先进的教育行动。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水壶”,学生是“茶杯”,而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学生是“烟火”,要求教师是“打火机”,教师要点燃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进取心,使每个学生每天都燃烧起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鱼”,也不仅是“渔”,更应该是“欲”,即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的新角色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忽视学生个性和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仍然倚重纸笔考试;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致使评价与教学相脱离,评价失去了个性,评价变成了“筛子”,绝大多数学生被沦为“差生”,受到了心灵伤害和打击,既是被称为“优秀”的学生,也丧失了应有个性,更缺少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与评价的分离,也是导致“先教后学”教学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先学后导”教学观旨在教师有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并随着年龄、学段增长变成完全的自主学习者,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先学后导”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从“学”(自主学习)到“导”(有效指导)再到“学”(自主学习)的无限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实际上,这个过程的形成需要一个转变和成熟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其实,转变“传统习惯做法”的核心是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上要进行彻底建构,要“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瓶子”,学会理解、学会容纳、学会整合,学会行动,全面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导”教学观。

 从韩博士的讲座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有积极上进的态度,对教育充满爱心、热心和良心,相信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搞好有效教学,实施好素质教育。

复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