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静香风评被害:古玉民间土方鉴别:过水出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04:05
古玉民间土方鉴别:过水出灰作者:山东收藏网官方博

 

    古玉浸泡出灰,是古人鉴别古玉的方法之一,并流传至今。

    早在清嘉道年间,就有个叫陈性陈原心的大哥爱玉成癖,因从他老爷子手里继承了81件古玉,以“八十一玉山房”为斋,撰出了一本玩玉的书---《玉纪》。书中记有古玉出产、名目、玉色、辨伪、质地、制作、认水银、地土、盘功、灰提法、养损璺、忌油污等十二则。其中“灰提法”就是讲的古玉过水出灰。

    其后,有个叫刘心瑶的小哥也极爱藏玩古玉,给《玉纪》打了个文化补丁---《玉纪补》。书中对古玉出灰做了更详细的说明:“凡系土斑盘化(受侵蚀蚀之意)之玉,以滚水泡煮,其斑鱼处必有白土泛出。”

 

    实践证明,古人发明的这种鉴别古玉的民间土方,言如其实,行之有效。

    以开水泡玉,不仅有消毒杀菌,涤清玉器表面附着物的作用,还使玉器变热,挥发古玉中积蕴的气味。在这个过程中,古玉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被浸泡水中的古玉,用手抚摸之,润滑腻手,古玉竟吐出不可名状的粘液;趁热取出凉干,玉器表面浮出一层白灰,在雕线沟槽及沁重部分尤其浓厚。这就是古玉的过水出灰!

    当然,古人对过水出灰的经验更加讲究,用冷水浸玉也是手段之一。据说农历三月的泉水、井水被称为“桃花水”,用“桃花水”浸玉更为地道。将玉放入水浸泡一两天,真古玉就会“分泌”出一种既稠又粘的液体,受沁重的地方更浓,用手捏摸,好像是抓泥鳅,滑腻异常,取出来凉干,玉表面也是一层白灰。而没有入过土的传世古玉、新玉和伪古玉则没有发粘的现象。

 

    究其原理,“过水出灰”乃是玉本体结晶间分化物质受压而出现的物理分子置换现象。古玉晶间分化后有了空隙,入水会有气泡出现。晶间空隙因千百年的弱酸弱碱化,使得最被易作用的玉中硅质绿泥石或残留的微量方解石形成分解物。每次过水,水分子占据了空隙后,恢复了原有玉石比重状态,便把晶间空隙的分解物,给压了出来。这个就是古玉不断“出灰”的原因所在。溜滑的手感是“出灰”的PH质与水质产生的软水效应。

 

    一般来说,过水出灰现象尤其明显的玉器,基本可确定其为真古玉(老玉新工不在此界限内)。没有“吐灰”现象者也不能片面定为伪古玉,因为也有一些高古玉因玉质及坑口环境的关系,吐灰现象不很明显甚至几乎没有。实践中应结合多方面的鉴定方法来综合判断,以做出准确的鉴定结论。

    所以 “过水出灰”方法是鉴别真古玉的一种标志。新仿伪古玉基本没有此种现象。以氢氟酸作灰皮的仿古玉,经开水浸泡晾干,假灰皮会再次浮现,实践中要认真把握甄别。

 

    有些古玉藏家为古玉恢复尽快玉性,追求“脱胎”,常常刻意人为地多次“过水出灰”。认为多次“出灰”后,可以把千百年的腐蚀去掉,使玉体内结晶体之间的水分复醒,而达到古玉脱胎换骨的面貌。其实,古玉经过多次沸水出灰,并不是好方法,常常有人会说沁色被“烫死了”。因为色彩还原是依靠不同的温度,才产生不同的颜色。沸水温度过高,将古玉中的一些着色微量元素给高温还原了,所以才出现“沁死”的现象。所以古玉切不可以沸水长时间烫煮,往往有些沁色随着温度变化后呈现不可逆性。个人以为用75度左右的温热水短时浸泡为宜。

 

             
   

               图示1:战国龙形佩(残件)生坑状态

               


             

                 图示2:战国龙形佩(残件)过水后的出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