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飞鸟童年照:有关少数民族的印章(陈华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2:49:05
有关少数民族的印章 □ 陈华春

《蛮印》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公元589)南方少数民族统称为蛮。此时期是国家统一、分裂的交替和民族大融和时期。从蛮印可看出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情况。

从历史上看,先秦时期,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都称为蛮,如西北有“蛮方”、东方有“淮夷蛮貊 ”、北方有“百蛮”、南方有“蛮荆”。而且内地的一些民族也自称为蛮。秦汉时期,蛮族有 瓠、廪君、板 盾三支势力最大。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蛮人的活动范围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集中在南方,与汉族杂居。如鄂、 豫、皖、赣、湘等地较多。蛮人能利用南北对峙的局面,时而依附北,时而依附南。在南朝时,政府已对蛮人进行统治,设置“左郡”、“左县”,对其首领任令长、太守、刺史。在荆州设有南蛮校尉,雍洲设有宁蛮校尉。湖南桃源曾出土过一方“晋蛮夷率善邑君”银印,即是此时期的印章。

从印学资料看,朝廷给少数民族首领颁发的官印较多,被 称为“蛮夷印”。流传下来的实物多为汉官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印。如汉官印中有“汉卢水仟长”、“汉匈奴破卢长”、“汉屠率善君”等。新莽官印中,首字刻“新”者,也是颁布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印。如“新保寒乌桓西梨邑率众侯印”。(见拙文《汉代官印的一种特殊形式----新莽官印》文)。而在印文中出现“蛮”字的,一般首字是“魏”或“晋”。如图示。这些印章从制作方式上看,系凿印,由于制作时间紧迫,来不及细心经营,不加修饰,线条凿出头的现象较多。从风格上看,劲健挺拔,奇崛苍浑,线质多变。尤其是“魏”、或“晋”所占的位置过大,约占三分之一,在印面上很突出。(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642页、《印典》P2674 )

《羌印》

羌,中国古代西部民族的称谓,泛指西部游牧民族。在甲骨文中已有“羌方”、“羌”、“多羌”的文字记载。羌人是古代戎人的一部分。战国时,在今甘肃、宁夏一代活动。筑城自称王,后被秦昭王灭之。汉初,羌人依附于匈奴。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的侵略,在河西设四郡,分裂羌人与匈奴的联合。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由于西羌与匈奴联合进攻桴罕,李息、徐自为领兵抵抗西羌,设立护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务。晋惠帝时改为凉州刺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入内地的羌人逐渐被汉化,受中原王朝的统治。一部分被汉化。另一部分则形成当今的羌族。

从印学资料看,汉朝已有授给羌人首领的“汉归义羌长”印,该印系铜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于什格提。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许多颁给羌民族的印,如“晋归义羌王”、“魏率善羌仟王”等。这类印系凿印,奇崛率真,不拘一格。(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777页 、《印典》第755页 )

《氐印》

氐,古族名,是古代西部地区的民族之一,与羌族关系密切,往往氐羌连称。《诗·商颂·殷武》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海内西经》及《大荒西经》都是氐国的描写。

汉代时,氐人主要在陇西、天水、广汉、武都等地活动。氐与羌分立不合。由于汉政府向西和西南开拓,氐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内迁,一部分移居深山。迁往内地的多次受到西汉政府的拜封,归属于郡县。后氐人有与朝廷抗衡者多被镇压,有的自立为王。如惠帝元康六年(296),氐人与羌人联合,立氐师齐万年为帝,九年被镇压。十六国时,略阳临渭氐帅符健建立前秦政权,吕光建立后凉政权。仇池氐人杨氏也称王,统治武都,直到被隋文帝统一。氐族多受汉、羌的影响。其生活、风俗、语言与汉族相似。世代与汉族聚居。

从现存印学资料来看,氐印较多。如康殷的《印典》收入41方,属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作。(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163页、《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第152页、《印典》第2507页)

《狄印》

狄,古族名。狄字或作“翟,”是先秦时西北民族,泛指北方民族。以游牧为业。〈〈礼记。王制〉〉谓:“北方曰狄。”春秋时有赤狄、白狄、长狄等,其种姓较多,有“众狄”之说。其活动范围在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及陕西之间。春秋时称雄一方。战国时,“戎”与“狄”可互称。

从文献资料看,狄族主要活动在先秦时代,且势力较强盛。二十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的中山国遗址及中山王墓的文物表明,狄中的白狄文化与当时的中原文化基本一致。由狄、戎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关系较密切,无法将二者区分开来。而汉以后,关于其的记载几乎是空白。因此其印章留得较少。仅能见到如“狄丞”、“狄尹”等。(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163页、《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第257页、《印典》第2104)

《滇印》

滇,少数民族的古国名。是秦汉时西南夷中的一个大部落,主要居住在云南昆明滇池地区。春秋末叶至西汉初期,青铜器铸造业较发达。后来,铁器开始进入日常生活中。其手工业水平较高。该地土地肥沃,居民以农业为生。

战国楚将庄 在此地称王。《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 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秦统一后,在该地设官吏统治该地。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在滇设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1956年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滇王墓中发现“滇王之印”。该印系蛇纽金 印。(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第53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169页、《印典》第2274页)

《高车印》

高车,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部和西北部活动的游牧民族,先后被称为赤狄、敕勒、高车、丁零。383年肥水之战后,丁零族翟斌在新安反抗前秦。388年在滑台(河南滑县东)建立魏政权,称翟魏。392年,被后燕灭。

传世的印章有“魏丁零率善佰长”铜印,出土于黑龙江龙江。该印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特点是四周虚,中间实,由于自然因素的作用,线条粗细悬殊。具有“烂铜印”的美学价值。(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245页)

《南越印》

南越,汉初建立的诸侯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从内地迁数十万人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03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都番禺(广州)。汉高帝十一年,册封赵佗为南越王。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赵佗死,其孙赵胡为南越王。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颁赐南越丞相、内使、中尉、太傅印。别的官职由南越自行设署。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平定吕嘉之乱,废南越王国。设置南海、郁林、苍梧、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九郡。

流传下来的印,如“南海司空”、“南海守丞”、“南越中大夫”、“九真太守”、“日南尉丞”、“合浦太守章”等。最有名者当属南越国王赵 号文帝所用的“文帝行玺”龙纽金印。南越王国少府属官常御监制 的陶罐上的“常御第六”古印陶,也很有名。 (参考文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731页、《印典》第1191页等)

《高句丽印》

高句丽,秦汉至北朝在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和地方民族政权之一。也称为高句骊、句丽或高丽,定居在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其始祖出于夫余。夫余是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五 世纪活动在东北的民族之一。西汉时,高句丽南下到吉林的桓仁地区。汉武帝时其向汉朝贡。王莽时,降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东汉时,势力渐大。南北朝时,高句丽与北朝各政权间关系密切,接受拜封,封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丽王等。560年,高句丽 改为高丽。668年唐王朝派兵占平壤,高丽亡。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高句丽印章不多,《印典》中有《晋高句骊率善伯长》、《晋高句丽率善邑长》、《晋高句骊率善仟长》等。留下的名碑有《好大王碑》。(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245页、《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第444页、《印典》第1003页)

《鲜卑印》

鲜卑,是魏晋时期北方的重要部族。秦汉时,游牧于今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依附于匈奴。西晋初年,司马炎对边疆各民族进行加封。晋书武帝纪:“咸宁三年(277年),是岁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夷东夷三国前后千余辈,各帅种人部落内附。”从历史上看,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拔等部先后在华北及西北部建立政权。鲜卑与汉族融合。

所附两印,系1956年 出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蛮汉山南部沙虎子沟。“晋鲜卑归义侯”印,金质,驼纽,长宽各2.2厘米。“晋鲜卑率善中郎将”印,银质,驼纽长2.1厘米,宽2.15厘米。 (主要参考资料:《辞海》第2019页)

《契丹印》

契丹,古族名,古国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唐末时渐盛,五代时建契丹国,后改称辽。源于东胡。北魏以后,在辽河上游地区游牧。715年唐置松漠都督府,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叛唐,朝廷重用安绿山,加强东北边疆的兵力,但出现了安史之乱。八世纪中叶,受制于回鹘的控制,后归顺唐朝,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惜今日未见此印面世。唐末,阿保机统一契丹,建立辽朝,与五代和北宋形成鼎立局面。宋宣和七年(1125年)被金灭。

由于辽代有禁书之风,故流传下来的契丹文书很少。契丹文包括大字和小字两种类型,在金代时,已禁止使用,明代时,已无人能识。所附印拓是契丹小字官印。该印长宽各7.2厘米,长方纽。于1957年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出土。印文不易辨识。从印式来看,与金印相似。(主要参考资料:《辞海》第64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767页)

《回民印》

杜文秀(?—1837),清咸丰同治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云南永昌府保山县金鸡村人,回族。一八五六年云南回民起义后,杜文秀率兵攻克大理,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其领导的反清起义军,是云南各族人民反清斗争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各族人民的措施。一八七三年清军攻克大理,起义军中的部分人主张与英国亲合,杜文秀不从,服毒后与清议和,被清军杀死。

该印“总统兵马大元帅杜”较奇特,印面一分为二,与当时清政府满汉文于一印的情况相似。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政权的印章不一样。这是以篆文入印的最后一种式样。(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196页 )

《乌桓印》

乌桓,古民族名,亦作乌丸,是我国古代北方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东胡被匈奴击败后,部分迁乌桓山,因此而得名。其以游牧射猎为生。汉初依附于匈奴,武帝后附汉,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塞外。公元四十六年,匈奴分裂,南匈奴附汉后,乌桓也向东汉政府俯首称臣。刘秀封郝旦等酋长81人为侯王君长。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迁乌桓万余人落于中原,剩余部分仍居东北,后与各族人民融合。所附之印是东汉及魏晋政府颁布给乌桓的印章,“汉保塞乌桓率众长”是一方汉代金印。“晋乌丸归义后印”,是一方金印,驼纽,长2.2厘米,宽2.3厘米。一九五六年出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蛮汉山南部沙虎子沟。(主要参考资料:《辞海》缩印本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