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王声优:师德,教师之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9:34
 师德,教师之魂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人。教师的思想、信念、道德、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可以说,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导师。在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师德的内涵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而师德的外在表现就是教师的作风。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才能学为人师、行为楷模。因此,师德,是教师之魂。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中有一种浮躁的心态。这种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教学、对自身、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表现在专业发展上就是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不“实”,其结果是自己得不到发展,学生不能健康成长,既毁了自己,又贻害他人和社会,因而也就谈不上“为师”;在职业精神上表现为华而不实,满足一知半解;怨天尤人,个人主义膨胀;脱离实际,不愿踏实做事;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因而也就谈不上“立德”。所以,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如果教师群体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那么,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会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行风问题-----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可以说,师风正,可以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因此,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任何时候,倡导教师树立高尚的师德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树立高尚的师德呢?下面,谈一谈自己在近20年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俗话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作为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要树立终身从教的坚定的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我们承认,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尽善尽美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其实,静下心想一想,当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时,我们会感到十分欣慰,甚至是骄傲和自豪。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所以,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其次要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成为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其三,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但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因为我们培养的跨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在教育实践中,要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同等重视文化课和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把理论和实际、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获取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更要在课内外注重言传身教,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其四,要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应当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只有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 总之,我们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要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去精心浇灌祖国的幼苗和花朵,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自尊、自重、自强,用自己的无限忠诚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