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oud不备份短信吗:十二经脉路线详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2:14

十二经脉路线详解

本文引用自财神《十二经脉路线详解》

 由于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体,故被称为"正经"。
经络的名称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脏内为阴) (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 六腑外为阳)
寅时3-5 由上中府而下少商止 手太阴=肺经    辛金
卯时5-7 由下商阳而上迎香止 手阳明=大肠经  庚金
辰时7-9 由上承泣而下厉兑止 足阳明=胃经    戊土
已时9-11由下隐白而上大包止 足太阴=脾经   己土
午时11-1由上极泉而下少冲止 手少阴=心经   丁火
未时1-3 由下少泽而上听宫止 手太阳=小肠经  丙火
申时3-5 由上睛明而下至阴止 足太阳=膀胱经  水
酉时5-7 由下涌泉而上俞府止 足少阴=肾经    癸水
戌时7-9 由上天池而下中冲止 手厥阴=心包经
亥时9-11由下关冲而上丝竹空止 手少阳=三焦经
子时11-1由上瞳子而下足窍阴止 足少阳=胆经  甲木
丑时1-3 由下大敦而上期门止 足厥阴=肝经  乙木

十二经脉在身体的分布
十二经络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及四肢,
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
六条阳经则分布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
太阳在后。太阳、少阳及阳明分别表现了阳气消长的状态,在位置上可理解为受日光的多少,对动物来说,
背后部受日光最多,故后部为太阳,即光明程度最强,
次之少阳,即光明程度中等,阳明为光明程度最弱。
三阴经的排列则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太阴,厥阴,少阴表现了阴气消长的状态,
同样地在位置上可体会为阴暗的程度。
下图为经络在四肢分布位置。
十二经脉的流注时间及路线
十二经脉会按着特定的时间及路线行走,
正如《黄帝内经》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这样全身周游,循环不息。
按中医理论,虽然经气在身体循环不息地流动,
但在不同的时间,经气的流动均有盛衰,
下图所示的时间正为各经的气血流注最盛的时间,
这概念称为「子午流注」。
经络流注表(脏腑阴阳 阴里阳表)
寅时3-5手太阴肺经辛金
卯时5-7手阳明大肠经庚金
辰时7-9足阳明胃经土
已时9-11足太阴脾经戉土己
午时11-1手少阴心经丁火
未时1-3手太阳小肠经丙火
申时3-5足太阳膀胱经水
酉时5-7足少阴肾经癸水
戌时7-9手厥阴心包经
亥时9-11手少阳三焦经
子时11-1足少阳胆经乙木
丑时1-3足厥阴肝经甲木
十二经络之气会在不同的时间流注于不同经络,
如在3am至5am,经气主要流注肺经,直至5am-7am,
便逐渐流到大肠经,再到7am-9am,便进入胃经,
这样循环不息在体内流注。
经络的表里关系
如前所述,经络亦按其所属的脏或腑,分为阳经及阴经,
脏为阴,腑为阳,中医认为内为阴,外为阳,
故以脏的功能属较内在的功能,称为里,即里面的意思,
腑的功能为较外在的功能,称为表,即表面的意思,
当我们将人体生理功能以脏及腑的功能配合考虑时,
便有了所谓脏腑表里的关系。
经络走向的特点
如细心看经络流注表,便会发现经络的流注有着特别的规律,当中包括表走里,里走表,手走足,足走手等关系。
表走里,里走表的关系
例如,从肺经[太阴]走大肠经[阳明],肺与大肠是互为表里的脏及腑,在五行均为金,中医认为里为阴,表为阳,故经络的意义其实可理解为:从「金的阴」走至「金的阳」,这正合中医阴阳学说中,阴阳互相消长以达至平衡的理论。
手走足,足走手的关系
从手的大肠经[阳明]走足的胃经[阳明],这经络的关系正是手走足的关系。
经络流注的规律
经络流注图清楚显示了经络行走的微妙关系,
横看图表的分类,左方六经均为手的经,
右方六经均为足的经,故大体地经络流注是从手走足,
足走手,再由手走足,这样平衡地循行着,
并沟通了手足以及全身。
此外,在手的六经中,左三经均为里,右三经均为表,
而在足的六经中,左三经均为表,右三经均为里,
从这美丽的对称关系,
便可看到经络是从「手之里」走「手之表」,再从「手之表」走「足之表」,又从「足之表」走「足之里」。

纵看图表的分类,便会发现凡阳经次序都为阳明、太阳、
少阳,凡阴经次序都为太阴、少阴、厥阴。
而从足太阴脾经走手少阴心经,
及从足少阴肾经走手厥阴心包经等,都可看到大体上,有太阴而少阴,少阴而厥阴的次序,可见经络的运行,
实按照着中国的传统的阴阳互长的理论,
微妙地联系全身整体。

手太阴肺经
循行经脉
1.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循行概要
肺经起于身体中部,并向下走,与大肠相联,绕转后,经过横隔膜及肺,与肺相接,经脉从腋下分出,
向下走沿着手臂侧,经过肘窝(肘部折位),及至腕部,
并走在腕动脉血管之上,从手拇指分出,
另一支脉则从腕后分出,并于食指尖,与大肠经相接。
主要病候
手太阴肺经的病候与中医的肺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肺主气,负责调节全身的气及管理呼吸活动,
此外肺亦负责通调体内水道。
故此经脉病变会引致与肺有关的水液失调及呼吸问题。
因此,症状如胸闷胀满、喘咳、
少气不足以息等均可能显示肺经出现了问题。此外,
肺经问题亦可能引致沿经位置的疼痛如肩背及
臂内侧前缘痛等。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喉、胸、肺等处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经脉
1. 起于大指次指端
2.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间,上入两筋之中
3.循臂上廉
4.入肘外廉
5.上臑外前廉
6.上肩
7.出腢骨之前廉
8.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9.下入缺盆
10.络肺
11.下膈
12.属大肠
13.其支者,从缺盆上颈
14.贯颊
15.入下齿中
16.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循行概要
大肠经起于食指的尖部,循行于大拇指及食指之间,
并沿着前臂侧部及上臂外侧前缘,
直走至肩峰(肩部上方),在此,经脉分为两条支脉,
其一进入体内及肺,经过横膈膜,与大肠相接。
另一支脉在体外经颈及面颊,进入下齿及牙床部位,
并绕过上唇,交过另一端及鼻侧。
主要病候
大肠经的失调会引致与大肠功能有关的病症如腹痛、
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此外,
由于大肠经经过口腔及鼻,因此牙痛、流清涕、流鼻血、
循经部位的疼痛或
热肿等病症都可能显示了大肠经出现问题。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足阳明胃经
循行经脉
1.起于鼻之交頞中
2.旁纳太阳之脉
3.下循鼻外
4.入上齿中
5.还出挟口环唇
6.下交承浆
7.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
8.循颊车
9.上耳前,过客主人
10.循发际
11.至额颅
12.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
13.入缺盆
14.下膈
15.属胃络脾
16.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
17.下挟脐人气街中
18.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19.以下髀关
20.抵伏兔
21.下膝膑中
22.下循胫外廉
23.下足跗
24.人中指内间
25.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
26.下入中指外间
27.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同,出其端
循行概要
胃经起于鼻侧即大肠经的尽头,再经过眼内角,
并从眼下部分出,一直往下走,进入上牙肉内,
绕过唇及下颚,并向下走至胃,与胃相接,在体外,
经脉经过颈,胸及腹,及至股沟,
再往下循行于大腿及小腿前部,直至脚面,
及至足二趾尖的侧部,另一支脉则从脚面分出,
走至足大趾,与脾经相接。
主要病候
胃经的病症包括胃痛、消榖善饥、呕吐及口渴等。
循经部位的失调亦可能显示胃经的问题,例如腹胀、
水肿、咽喉肿痛、鼻衄、胸膝部疼痛等,
这些症状均与胃或胃经的功能有关。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
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足太阴脾经
循行经脉
1.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2.过核骨后
3.上内踝前廉
4.上踹内
5.循胫骨后
6.交出厥阴之前
7.上膝股内前廉
8.入腹
9.属脾络胃
10.上膈
11.挟咽
12.连舌本散舌下
13.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
14.注心中
循行概要
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脚内侧,经过内踝(内脚眼),
并沿着大腿及小腿的内侧直上,进入腹腔,与脾相联系,
在体外,经脉上行至胸部,直达喉咙及舌根,在体内,
经脉则从脾分出,上至心经。
主要病候
脾经失调主要与脾脏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
脾为后天之本,
脾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一分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气不能有效达于脾,因此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功能失调。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手少阴心经
循行经脉
1.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2.下膈,络小肠
3.其支者,从心系
4.上挟咽
5.系目系
6.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
7.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
8.下肘内,循臂内后廉
9.抵掌后锐骨之端
10.入掌内后廉
11.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循行概要
心经起于心,分为三条支脉。第一支脉走至小肠,
第二支脉沿着喉咙走至眼部,第三支脉从臂下分出,
并沿着上臂、手肘及前臂,通过手腕及手掌内侧,
直至小手指尖内侧,与小肠经相接。
主要病候
心经的失调常引致心区部位的疼痛 (心前区或胸胁部位)。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若失去充足的滋养,可能会出现咽干、口渴的现象,
此外上臂内侧痛及手心发热等症状都可能显示了心经的问题。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心脏、胸部及精神方面的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
1.起于小指之端
2.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
3.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
4.上循臑外后廉
5.出肩解
6.绕肩胛
7.交肩上
8.入缺盆
9.络心
10.循咽
11.下膈
12.抵胃
13.属小肠
14.其支者,从缺盆
15.循颈
16.上颊
17.至目锐
18.却入耳中
19.其支者,别颊上崸
20.至目内,斜络于颧
循行概要
小肠经起于尾手指,通过手掌和手腕,
沿着前臂外后侧上行,直至肩后及背脊骨最高处
(颈项底部)。从此处分出一支脉进入体内,经过心及胃,
直达小肠,与小肠相接。
另一支脉则在体外循行于颈及颊之间,直达眼外角,
再入耳,面颊部一短支脉进入眼内角,与膀胱经相连。
主要病候
小肠经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循经部位的毛病,例如颊肿、
咽喉肿痛、耳聋、目黄。
此外肩及臂外侧痛亦显示小肠经的问题。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
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经脉
1.起于目内
2.上额
3.交巅
4.其支者,从巅入络脑
5.还出别下项
6.循肩内,挟背
7.抵腰中
8.入循膂
9.络肾
10.属膀胱
11.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
12.入腘中
13.其支者,从膞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14.过髀枢
15.循髀外从后廉
16.下合腘中
17.以下贯踹内
18.出处踝之后
19.循京骨
20..至小指外侧
循行概要
膀胱经起于眼内角,横过前额,直达头之顶部,
并有支脉联系脑部,其主经脉则沿后脑向下走,
分为两支脉,一支脉后后颈的底部,一直向下走,
并平衡于脊椎,达至臀部,于臀部进入体内,与膀胱联系,其它支脉则横过肩背后部,在较外部位向下循行,
并刚与内支脉相邻及平衡,直达臀部。
两条支脉分别沿着不同路径行于大腿后部,于膝后汇合,
汇合后的经脉继续向下沿着小腿背部行走,
绕过外踝(外脚眼),循行于脚部外侧,直达足尾趾尖侧部,与肾经相接。
主要病候
膀胱经失调可能引致中医膀胱功能的问题,
此外亦常与表证所引致的症状有关,因膀胱经主表,
外邪浸袭体表时,膀胱经是首先受袭之经。因此,
膀胱经问题常引致小便不通、遗尿、目痛、鼻塞多涕、
鼻衄等,此外头痛、颈痛、背痛、腰痛、
臀部痛等亦显示膀胱经的问题。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

足少阴肾经
循行经脉
1.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2.出于然谷之下
3.循内踝之后
4.别入跟中
5.以上踹内
6.出腘内廉
7.上股内后廉
8.贯脊属肾
9.络膀胱
10.其直者,从肾
11.上贯肝膈
12.入肺中
13.循喉咙
14.挟舌本
15.其支者,从肺出络心,往胸中
循行概要
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交于足底心及脚内侧,
绕过内踝(内脚眼),沿着小腿及大腿的最内侧,
上行至脊骨的最底部,并进入体内,与肾联系,出于盆骨,沿着腹部上行至胸上方(内方锁骨处).
另一支脉则在体内从肾上行至肝、横膈膜、肺、
喉咙直至舌根部。
此外,另一小支脉从肺部分出,与心及心包相连接。
主要病候
肾经的病候包括咳嗽、
气喘等与肾主纳气的功能有关的症状。
肾为水火之脏,如缺乏肾的温煦和滋养,便会出现水肿、
便秘、腹泻等症状。此外,
循经的部位如腰部及喉咙的疼痛都显示肾经的问题。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经脉
1.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2.下膈
3.历络三焦
4.其支者,循胸
5.出胁,下腋三寸
6.上抵腋下
7.循臑入1,行太阴少阴之间
8.入肘中
9.下臂,行两筋之间
10.入掌中
11.循中指,出其端
12.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循行概要
心包经起于胸胁部,出于心包,向下经通过横膈膜,与三焦联系。其中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向上走至腋窝中,并沿上臂内侧,向下行于肺经与心经之间,经过肘窝后,一直沿着前臂、手掌直达中指指端。另一小支脉则掌中分出,于无名指指端与三焦经相接。
主要病候
心包经的病候与中医理论中心血功能的不平衡有关,
症状包括心前区疼痛、胸满闷感、心悸(心跳)等。
中医认为心藏神,即管理精神活动,
故心包经的问题亦与癫狂等证有关。此外,
腋部肿胀及肘臂挛急都显示此经的问题。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心、胸、胃、
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
1.起于小指次指之端
2.上山两指之间
3.循手表腕
4.出臂外两骨之间
5.上贯肘
6.循臑外
7.上肩
8.而交出足少阳之后
9.入缺盆
10.布膻中,散络心包
11.下膈,循属三焦
12.其支者,从膻中
13.上出缺盆
14.上项
15.系耳后直上
16.出耳上角
17.以屈下颊至崸
18.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
19.至目锐
循行概要
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尖外端,并向上沿手背循行,经过腕部、手臂及肩膀处,并于肩膀处分为两支脉。
其一支脉进入体内胸部,经过心包横膈膜,并联系上焦、
中焦及下焦(三焦),另一支脉则向上循行于颈的侧部,
绕过耳部及面部,最后达于眼眉外侧,与胆经相接。
主要病候
三焦经的病候包括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
耳鸣等。此外,亦可能会出现循经部位的疼痛如咽喉、
眼、颊、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证。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侧头、耳、眼、胸胁、咽喉病、
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足少阳胆经
循行经脉
1.起于目锐
2.上抵头角
3. 下耳后
4.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
5.入缺盆
6.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7.出走耳前
8.至目锐后
9.其支者,别目锐
10.下大迎
11.合于手少阳抵手崸
12.下加颊车
13.下颈合缺盆
14.以下胸中贯膈
15.络肝
16.属胆
17.循胁里
18.出气街
19.绕毛际
20.横入髀厌中
21.其直者,从缺盆
22.下腋
23.循胸
24.过季胁
25.下合髀厌中
26.以下循髀阳
27.出膝外廉
28.下外辅骨之前
29.直下抵绝骨之端
30.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
31.从小指次指之间
32.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还贯爪甲,出三毛
循行概要
胆经起于眼外角,其经脉主要分为两条路线。
其中一条支脉在体外行走,并前后交错地循行于头部两侧,绕过耳后方,行至肩部上方,再沿着胸腹的侧部,
一直循行至盆骨旁。
另一支脉则进入面颊内,并在体内向下行,
通过颈项及胸部,直达于胆,与胆联系。
然后经脉继续向下走,出于小腹,与其它支脉联系。
盆骨支脉则继续向下走,循着大腿及小腿侧部,
再沿着脚面,直达足四趾尖,另一小支脉则离开本经,
行至足大趾与肝经连系。
主要病候
中医理论中肝与胆的关系非常密切,
故胆经的失调可能引致口苦、晕眩、头痛、外角痛,此外,循经部位的疼痛如腋下、胸胁、臀部、下肢外侧部疼痛等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侧头、眼、耳、咽喉病、神志病,
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足厥阴肝经
循行经脉
1.起于大指从毛之际
2.上循足跗上廉
3.去内踝一寸
4.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
5.上腘内廉
6.循股阴
7.入毛中
8.过阴器
9.抵小腹
10.挟胃属肝络胆
11.上贯膈
12.布胁肋
13.循喉咙之后
14.上入颃颡
15.连目系
16.上出额
17.与督脉会于巅
18.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
19.环唇内
20.其支者,复从肝
21.别贯膈
22.上注肺
循行概要
肝经起于足大趾的上部,并沿着脚的上部,
再经过内踝(内脚眼),一直向上循行于下腿及大腿的内侧,直至股部内侧。
再绕过阴部,进入小腹,并在腹部向上走,
在胸胁部与肝及胆连接。经络继续上行,并沿着喉咙,
与眼部联系,后出于前额,直达头之巅顶。
肝经其中一个支脉从眼部向内走,下行至面颊部,
并在唇的内部环绕行走。另一支脉则从肝开始,
通过横膈膜,向上流注于肺,最后与肺经相连接,
并完成十二经脉的循环。
主要病候
肝经的病候包候包括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