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妖怪复刻x鹿: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践与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28:51

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践与认识
(本文曾在《武魂》2009年第11、12期,2010年第1、2期,四期连载)
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践与认识 作者:刘习文
    健候走中架,少候走小架,澄甫走大架——传统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之说,由来已久。然而,杨氏太极拳在发展、衍变过程中形成的大中小三种拳架,何架在先,何架在后;三种架别有何区别与联系;大架缘何能普及、流行于海内外,中小架却鲜被人知,以及当前国内杨氏小架传人所练拳架差异、各具特色的原因…一直为太极拳爱好者所困惑。近两年来,海内外诸同好曾与笔者就上述话题进行过砌磋、探讨…笔者鲁钝,愿将个人对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践与认识述说如下,以祈方家批评、指正。
1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由来
    1934年,郑曼青执笔为其师杨澄甫撰写的《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言,“ 余幼时,见先大父露禅公,率诸父及诸从游者,日从事于太极拳…稍长,先伯父班侯公命余从之学”。这段话使读者误以为杨澄甫年幼时曾见过其祖父杨露禅,“稍长”又学拳于伯父杨班候。露禅生于1799年,七十三岁  (1872年)过世,死后十一年(1883年)幼孙杨澄甫才出生,怎可能“见先大父露禅公”?有拳家为《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上说圆埸,撰文“疑露禅祖师卒年不确云云”,此言亦误!杨露禅那个时代的人,73岁已是高寿,进而言之,就算杨露禅能多活十一年寿84岁,也不可能让刚刚落生的幼孙去练“揽雀尾”。再者言,班候1892年55岁过世时,杨澄甫方9岁,能受拳脚启蒙训练,难晓太极阴阳哲理。因此,杨澄甫幼时不可能见过或受教于其祖,(9岁)也不可能得拳技于其伯父,其拳技只能得自其父、其兄。杨澄甫小其父杨健候44岁,小其长兄杨少候21岁,武术界惯例,拳师年老一般由长子或大弟子代为传艺,因此杨澄甫的拳技得自其父杨健候,更多得自其长兄杨少候,应为不争事实。
    吾师张虎臣(1898—1979)先生,民国八年(1919年)至十九年(1930年)在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北平国术馆学拳技于太极拳大家杨少候、杨澄甫、许禹生。据吾师言,民国初期杨澄甫在许禹生创办的北平体育讲习所、行健会任教时,出于教学的需要,对家传太极拳套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删节了拳势中的弹抖、震足,飞腿、挂树以及圈中有圈、圈圈相套相扣、螺旋折叠的刚猛、高难、复杂动作,以圆形弧线取代式式必圈、多圈、“乱”圈,以松柔沉稳、舒缓开展的拳势取代震足、飞腿、弹抖等刚烈发劲,从而使拳架变得沉稳舒展、松悦自然、身法中正、行云流水、柔和缓慢,呼吸与动作配合而深、匀、细、长,故老少咸宜,人皆可练、爱练…这在客观上顺应了武术发展潮流,推动了杨氏太极拳从单一拳学向医疗体育、强身健体、养生怡情、博击防卫等多功能转轨,为杨氏拳的推广与普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人鉴于改造后的拳架套路和学于其父、其兄拳势形式上的差别,称之谓杨式太极拳大架。
    澄甫宗师对太极拳的革新是持续的、不间断的,这从他不同时期的拳照差异得到证实(笔者按:杨澄甫1919年36岁所摄拳照刊于1929年陈微明著《太极拳术》;杨澄甫1929年46岁在抗州所摄拳照刊于1931年、1934年自著《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更从他不同时期所教弟子的拳姿不同而得到证实。有四世门人生前曾问澄甫宗师:“师所练太极拳,何以越来越慢,姿势亦有修正?”澄甫宗师笑曰:“太极拳术博大精深,学练、体用,皆无止境,拳姿每修正一次,拳速每放慢一回,对拳理的感知就加深一层,其妙无穷”;澄甫宗师自已也曾说过“翻阅十数年前之拳架,又复不及近日。于此见斯术之无止境也” (引自杨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1936年53岁的杨澄甫先生病逝,今人将其逝前所练拳势,称作杨式太极拳“定型架”;将其1929年46岁时在抗州所摄拳照,称作杨式太极拳“定型拳照”。笔者想,倘若澄甫师70、80岁才逝,所谓的“定型架”则不一定是现在我们称之谓“定型架”的那种模样了。道理很简单:艺无止境,一层梯阶一层天,拳越练味越浓淳,越练劲越老道…世上没有绝对静止、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太极拳也不会例外。
    笔者根器浅陋,上世纪50年代学太极拳时未闻杨拳有大、中、小架之说,1964年顾留馨《太极拳研究》发表后始知“杨露禅原练陈氏旧架、老架,到京师教拳,为了适应保健需要,逐渐改编了拳套动作,其子健候修改为中架,其孙澄甫又一再修订定型为大架(详见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第12、20页)”,以至人为命名的大架、小架、中架,老架、旧架、新架…种种架别云遮雾掩,难辨庐山真貌。吾师张虎臣先生言,他从少候学拳,从未听少候师说过他教的拳是小架太极拳;他亦从澄甫学拳,也从未听澄甫师说过他教的拳是大架太极拳。师尊言唤我“梦醒”,方知杨澄甫大架问世前杨拳并无大中小架人为之分,只有练架、用架功用之说。练架即慢架、功力架,用架即快架、技击架,所谓慢练快用、文练武用也。
    杨氏拳鼻祖露禅拳势,今人已无从知晓。《永年太极拳志》载:永年人杨露禅拳技学于陈家沟陈长兴,返乡后,示诸同好,传给乡人,人们观其行拳绵软不刚,与人交手,沾粘不脱,故形象呼之为“绵拳”、“粘拳”;清(同治)帝师翁同和观露禅与人比武,见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赠对联“手捧太极震环宇,身怀绝技压群英”——仅有的资料表明:杨露禅的太极拳是练圆的拳,是练贵在进身沾连粘随的拳,其特点是练时绵柔圆润,呼吸自能深匀细长,用时轻捷神速,贵在近身沾粘,善用圆的技巧制人,因而能“震环宇”、“压群英”,是一项极具特色、又极具杀伤力的优秀搏击拳种。文献资料中没有“杨露禅所练什么(大中小、老旧新)架别”的记载,但却实实在在地道出了露禅拳技有练架、用架之别,练架“绵软不刚”空松圆和、缠绵不断,用架则“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由此推论,杨露禅的拳术应该是一种典型的慢练快用、文练武用技术。
    露禅传拳技于三子凤候、班候、健候,“期望深督责严”,以至亲子无法忍耐,故有“班候逃匿、健候寻死”轶闻…长子凤候早卒,次子班候生性刚暴,三子健候性情温和。性格决定爱好,故班候偏爱用架,健候嗜好练架。
    班候拳技得自其父杨露禅,更得自永年广府同里武禹襄。
    武禹襄,永年望族,文武兼修,先练洪拳,拳技精湛。道光13年(1883年)始同杨露禅学习得自陈长兴的“绵拳”、“粘拳”,“得以了解露禅拳技概要”。咸丰2年(1852)探亲河南舞阳得王宗岳拳谱,绕道温县赵堡镇访陈清平,与其“研究(拳术)月余,始得奥妙”。返里后,以王宗岳拳论为指导,专心钻研拳技,将陈长兴—杨露禅拳、陈清平拳、洪拳等多种拳术融会贯通,创新自成一家,成为武氏太极拳奠基人。
    露禅命班候从武禹襄读书…禹襄观察班候“读书不甚聪敏,习拳极为领悟”。于是,露禅遂“请禹襄多课以拳技“,故班候技亦多得之禹襄。班候将露禅、禹襄技艺合二为一,遂成著名的班候拳架。班候膝下无子(笔者按:杨兆鹏为班候遗腹子,拳技学于堂兄杨澄甫),其侄杨少候(健候长子,名兆熊,字梦祥,号少候)性情与之相仿受其深爱,尽得其传。
    少候少时得其祖露禅亲教,又融其伯、其父拳技于一身,遂成少候架。少候架集杨、武氏拳技之大成,其势轻灵奇巧,圈小劲坚,以腰为轴、开合相生,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转换神速…与其三弟澄甫改革后的拳架风格相径庭,尝言“习长手者,如钟之长针,走大圈;习短手者,则为针之轴,无圈之形式,而有圈之妙用”,故后人称其所练为杨氏太极拳小架,以示区别。
    健候拳技得其父露禅亲传,亦受其兄班候影响,性情所致,始终嗜好父传练架,与其子少候(小)架、澄甫(大)架相比,显得不偏不倚而守中庸之道,故后人称之为杨氏太极拳中架。
    以上是杨氏太极拳大、中、小三种架别的来由。故拳界在谈论杨氏祖传太极拳技时,有“露禅闯天下,班候打天下,健候养天下”之说;在谈论健候、少候、澄甫父子拳艺特点时,多有“少候走小架,健候走中架,澄甫走大架”,“大架开展,小架紧凑,中架守中”,“小架偏于技击,中架偏于功力,大架偏于普及”,“小架难练,中架次之,大架易学”的评述。
2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区别与联系
    拳论云“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故有拳家将“开展、紧凑、守中”形式上的区别,作为判别杨氏拳大、小、中架的标准。笔者以为不然。太极拳是练圆的拳,无圆不太极。圆的几何图形,可无限的放大,亦可无限的缩小,故小架紧凑亦可开展,大架开展亦能紧凑,中架守中既能开展,又能紧凑。究其何时紧凑、何时守中、何时开展,皆取决“因敌变化示神奇”的需要,又何能以固定不变的模式机械应对之。
    还有拳家认为,“杨氏太极拳拳架按姿势的高低或动作的幅度分为大、中、小架”。笔者以为此说亦值得商榷。拳架高低、动作幅度皆拳架形式,架低步大、拳势幅度大开大展,底盘虽稳,身形必不灵活,且胸肋暴露,易为敌乘;架高步小、拳势幅度收缩,身形虽活,底盘却欠稳固,也易被敌所乘。中国武术发展至内家拳、太极拳,其人文情志、哲学智慧、思维模式,行为方法均达前所未有高度,对敌战略战术讲求“有理、有利、有节”,礼让为先、留有余地,后发制人,“稳准狠”原则下“稳”字当头(笔者按,这也是中国武术与西方拳击的主要区别。西拳弱肉强食,讲求当仁不让、出手见红,“狠准稳“原则下“狠”字当头),因此,拳无论何种架别,均应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身形高底、步法大小适度,上盘松沉、中盘活泼、下盘稳固,以达起动迅捷、进退自如,移形换位转变灵活恰到好处,方能舍已从人、随机就势、借力打力,“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而不拘一格,又何必以“拳势高低或动作幅度大小”论。
    若议杨氏拳大、中、小架有何区别?笔者以为,区别不在形式而在内容,不在表象而在实质。
小架即用架,今人习惯上称少候架;中架即练架,今人习惯上称健候架,均为杨氏拳母架。大架为母架的改造架,为杨氏拳子架,今人习惯上称澄甫架。因此,小架、中架与大架相比,内容、练法要丰富、复杂的多:同是揽雀尾掤手,小、中架有肩圈、胸圈、腰圈三道圈,大架改造修正为一道胸圈;同为三趟云手,小、中架有一开一合、两开两合、三开三合之分,大架改造修正为一开一合;同为两趟倒撵猴,小、中架有猫扑、採挒肘靠之变手,大架改造修正为一翻一开走定势;同为玉女穿梭,小、中架含有偷桃、辘轳、簸箕、传梭等拳势变化,大架改造修正只取定式走四隅角;同为转身白蛇吐信,大架减去了小、中架雀鹊穿枝变手;同为左右分脚变转身蹬脚,大架抽掉了小、中架中的挂树……篇幅所限不能式式列举。概而言之,大架是杨澄甫对父健候、兄少候拳架改造、革新所为之修定架也。
    小架是杨氏拳快架、用架、技击架,中架是杨氏拳的慢架、练架、功力架,大架是在杨氏拳原有用架、练架基础上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汰劣(如震足、发力等)存优取精、改革更新而形成的杨氏拳新架、普及架——这就是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质。武术是冷兵器时代的宠儿,杨氏拳用架、练架适应“露禅闯天下,班候打天下”的需要,是纯粹的武技拳学;武术亦应造福现代文明社会,“健候养天下”则集中体现在杨澄甫对家传拳术的改造、革新上。杨氏拳大架的问世、“定型”,标志着杨氏拳从单一拳学向医疗体育、强身健体、养生怡情、博击防卫等多功能转轨的技术革命的成功…因此,就今天杨氏拳大架桃李天下、泽润四海、风靡世界的盛况论太极拳对社会的贡献,对澄甫宗师评价多高都不为过!
    杨氏拳小架圈小劲坚、刚猛霸道,动作秀美高难,健候长子少候先生独得其全,清末民初时成为该拳系的代表人物。少候性情孤僻暴燥,选择传人条件极为苛刻:“一不教看着不顺眼的,二不教不是学拳料的,三不教经不起打骂的”,是个有名的三不教。小架“阳春白雪”拳中极品,学练难度较大,加之少候宗师教学循规蹈矩、死板刻薄,尝言“祖宗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我怎么学的就怎么教…”学员难以耐受他那种残酷的训导方式多敬而远之,因此,非有特殊机遇、缘分者不能得之,笔者以为这是杨氏拳小架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1925年陈微明著《太极拳术》载“少候传田兆麟、尤志学等,许禹生亦从少候学”;1937年吴图南著《国术概论》载“少候传东润芳、马润之、尤志学、田兆麟、乌拉布”;见著于媒体报导的少候传人有田兆麟、吴图南、顾履平、张虎臣,与2006年永年官方撰《永年太极拳志》所载相仿。从有关资料分析,诸前辈所练杨氏拳小架均与澄甫宗师定型架的动作名称、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笔者按:此反而可证大架源于小、中架,本文“3张虎臣先生传教的三个套路一趟拳”还将对此展开论述),所不同者在于拳势复杂、拳速奇快、身法变化相异,风格不同而已…愚以为前辈大家拳势风格相异属于正常现象,正如同父母的弟兄,虽有相同血缘,长相却各具特点。大架如此、小架亦如此。一种事物,自始至终总是维持着原始(来)的样子,不可能进步、更谈不上发展。近期在网上看到田嘉颖先生一篇文章,言其父田兆麟前辈小架练法,有揽雀尾三道圈,云手有一开一合、两开两合、三开三合之说…这与吾师张虎臣先生所传拳架练法极为相似。笔者愿向少候拳系各支派传人学习,以祈相互砌磋交流,将少候师祖拳艺发杨光大。
    杨氏拳中架螺旋折叠、乱环迷眼、动作优雅细腻,健候先生是该拳系代表人物。健候性情祥和,民国初期太极拳面临发展机遇时年事已高,大部分弟子遵嘱转到其子杨澄甫名下,2006年永年官方撰《永年太极拳志》173页载,健候传人除长子少候、次子兆元(早死无传)、季子澄甫外,门下只列许禹生一人。健候拳架是何等样式,从1921年许禹生所著《太极拳势图解》观览,书中图片,虽有中架粗框,却非中架原样,反而与杨澄甫1919年拳照(详见陈微明著《太极拳术》)无大区别。由此可证许禹生亦对杨健候所传太极拳进行了改革,而且改革的思路与杨澄甫基本相同(笔者按:清末民初,冷兵器时代结束,是中国武术各种派别图生存、谋发展而互融借助、兼包并蓄的时期、故有识之士,特别是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们,如杨澄甫、许禹生、吴鉴泉,王茂斋等,不约而同的在探索太极拳发展方向,从而掀起了太极拳改革浪潮)。吾师言,健候架和缓畅舒,不快不慢、不刚不烈,拳势如长蛇盘旋飞舞,练之极长功力,是杨氏拳快架、用架的基础架,在杨拳体系中占极其重要地位。只是许禹生在民国初期为(北京)武术界领军人物,在北平体育研究社、讲习所、行健会、国术馆任副社长、副所长、副会长、副馆长(笔者按:正职多由北平市长兼任。许虽为副职,却是上述机构的实际负责人),工作极忙,社会活动极多,直接从事太极拳教学机会极少,其传人除山西王新午、北京张虎臣外,不见有其他传人的信息披露。
    若议杨氏拳大、中、小架间有何联系?笔者以为三种架别练法不一,功能有别,其实质均为杨氏拳技,只不过各有侧重面而已:小架致用、偏于技击,中架主功、偏于增长劲力,大架体用兼备、利在普及。大中小架三者交相辉映,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组成了完整的杨氏太极拳体系。
    小架高难、中架复杂,非悟性风慧者不能学;大架脱胎于中、小架,易于普及人皆可练。大、中、小架恰如三层梯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难登堂入室。依笔者教学经验而论,三年大架后再学中架,中架一年后再学小架,效果较好。
    小架拳速迅捷,动作高难,难在快而不乱,中架拳路过长,拳势繁复,难在缓而不断,体力不足者难以支撑,二者均不易普及。我师张虎臣先生生前曾言,他年轻时在用架、练架上下过苦功,晚年后练的最多的还是预架(笔者门内称大架为预架,下同)。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愚已年近古稀,(除特殊需要)最喜欢的、练的最多的是预架,原因在于中、小架过于累人,不如大架清心安神、自在舒服、安逸也。

张虎臣先生传教的三个套路一趟拳
    在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中,能集大、中、小三趟拳架套路于一身者寥若晨星,田兆麟前辈是其中佼佼者。田氏从健候处得中架,从少候处得小架,从澄甫处得大架,奈何门人陈炎林1943年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所述皆澄甫大架练法,对杨拳中、小架未作任何披露,读后有兴致未尽之遗憾。笔者对田氏所得杨氏拳中、小架情况知之甚少,不敢妄议。
    我师张虎臣先生得小、中架于杨少候、许禹生,得大架于杨澄甫,拙作《谈谈我所知道杨派太极拳》、《张虎臣先生传略》、《续谈我所知道的杨派太极拳》,武魂2005年第7、8、12期,2006第9期有载,不在复述。概而言之,张虎臣
    先生传教的太极拳三趟拳架不称小、中、大架,而名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太极正路。太极小式为门内用架,太极家手为门内练家,太极正路为门内预架。何为用架、练架、预架?师云:“用架者,快架也,练之可用于技击;练架者,功架也,练之可长劲力;用架、练架太难,故设预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
    太极正路、太极家手、太极小式,三趟拳架套路的动作名称、动作顺序、以及每个拳式动作定态姿势完全相同,故笔者认为:正路、家手、小式三个
套路可视为同一趟拳。
    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动作顺序有严格规定。杨班候《全体大用诀》云:“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留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杨澄甫时又进一步明确动作名称、顺序为“太极起势、揽雀尾、单鞭、提手、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搂膝拗步、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合太极”。故1929年陈微明著〈太极答问〉云:“问:太极拳七十余式(不重复式)之次序必须如此,而亦能变动否?答:相传之次序如此,其相连接之处亦极自然,故学者当谨守之。譬如一篇好文字,增一字减一字不可”。我师生前亦言,“凡杨拳动作名称、动作顺序均如班候、澄甫所制,否则不能以杨拳论也”。资料表明,自露禅始,经二传班候、健候,乃至三传少候、澄甫,杨拳的动作名称、动作顺序皆如此,这就是小架、中架、与大架(澄甫先生的“定型架”)拳架套路动作名称、动作顺序大一统的原因所在。
    吾师虎臣先生传教的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太极正路,其动作名称、动作顺序、拳式动作定态姿势相统一,依次为太极起势、揽雀尾、单鞭、提手、白鹤亮翅、搂膝拗步------合太极,不再重述。这就是笔者所说“三个套路一趟拳”的缘由。三套路所不同者,在于每一拳式运动过程中的变化难易、繁简程度不等,现随意摘拳架套路中几式列表比对如下:
招法    套路          太极小式            太极家手        太极正路
揽雀尾      开合步三环掤               三环掤                掤
开合步套月捋               套月捋                捋
开合步车轮挤               车轮挤                挤
滑步跟进截气按             截气按                按
单 鞭     开合步横三环套月钩推山掌   横三环套月钩推山掌    一采一翻式单鞭      
提手上式   开合步左顾右盼中定提手      左顾右盼中定提手     中定式提手
三趟云手 1 开合步一开一合式云手        一开一合式云手       一开一合式云手
              2 开合步三开三合式云手        三开三合式云手       一开一合式云手
              3 开合步两开两合式云手        两开两合式云手        一开一合式云手
两趟倒撵猴1 开合步猫扑式倒撵猴         猫扑式倒撵猴          一翻一退式倒撵猴
2开合步採挒肘靠式倒撵猴      採挒肘靠式倒撵猴       一翻一退式倒撵猴
玉女穿梭  开合步偷桃、辘轳、簸箕、穿枝  回身反捋翻身倒步式   一翻一推式玉女穿梭
式玉女穿梭                   玉女穿梭
    篇幅所限,不能式式列举。        
    通过(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太极正路)比对,可以看出小式、家手拳式基本相同,太极家手配以开合步进必跟、退必撤使拳速迅捷,即为太极小式,故吾师言“会用架者必会练架,会练架者必会用架,所谓文练武用,慢练快用,功用合而为一也”。当然,通过比对亦可得出太极正路脱胎于小式、家手,是小式、家手改革后的修定架、普及架的结论。
    太极正路、太极家手、太极小式拳名,门内取王宗岳“八门五步说”均称太极十三势,亦取“天罡、地煞星象义”均称108式,这也是笔者所说“三个套路一个拳”的另一层含义。正路108个动作式,门内要求练30分钟;家手、小式如将各拳式动作过程中的变手(如如倒撵猴中猫扑、採、挒、肘、靠,玉女穿梭中偷桃、辘轳、簸箕、传梭等)计算在内,拳路长达200多个动作式,故家手速缓,需练50至60分钟,小式速快,要求在5至10分钟内练完,运动量都极为可观。这也是正路易学,家手、小式难以普及、大众化的原因所在。
    通过(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太极正路)比对,可以发现由太极小式到太极家手再到太极正路的变化过程,即是由用架、快架、小架到练架、功架、中架再到预架、慢架、大架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杨氏拳拳速由快转缓、由缓转慢,拳式由难变易、由繁化简,最终由纯粹拳学向多功能体用转轨,使太极拳的哲理、文化韵味更趋浓重,从而为各种人群接受、喜爱,以至“旧时王谢堂前燕”、少数人掌握的太极拳技,得以普及造服于民众、“飞入寻常百姓家”。
   1958年笔者在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高中时,学拳于张虎臣,有同窗陈日光(笔者按:陈退休于北京通州区工商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任上,现任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早学拳于崔毅士,共同的爱好使我们关系至密,从而促成了崔毅士、张虎臣两个失去联系多年的师兄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得以重新相见……崔、张二师曾同师学艺于杨澄甫,拳架动作名称、动作顺序完全相同,但拳势风格却各有优长:崔师的杨式大架舒展大方、柔和缓慢、松静沉稳、中正大雅;张师的太极正路身正势圆、轻巧灵活、气势饱满,动作幅度略小,小中寓大…笔者以为太极正路如此风韵,应与许禹生、张虎臣的改造使之与太极家手、太极小式更衔接、更配套不无关系。
    吾师的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均得自于杨少候、许禹生。
太极家手松静绵柔、圆活自然、气势磅礴,其特点是圈多,各种圈组成的形态各异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乱环”迷眼,景象万千。由于拳势复杂、虚实分明,下盘根基极固,大架、正路拳龄三年以上训练有素者学之为好。又因拳式以腰为轴空松圆活、拳势柔顺舒缓,“呼沉(展)吸提(蓄)”更为深匀细长,从而激发内气更易“腾然”、“鼓荡”(笔者按:丹田气的上下升降随呼沉吸提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即“水中火发,气雾弥漫”,谓之“腾然”;丹田气的内外出入随呼展吸蓄“充气缩气”、“涨潮退潮”,谓之“鼓荡”。太极拳技非有此感验不算成功),故太极家手练之极长劲力。
    太极家手为杨氏拳功架、基础架,传人极少,非有机缘而不可得。然而有拳家将“家手”称作“加手”,一字之差非笔误、口误,而是认识上的错误。称“加手”者以为,太极正路加上拳式中某些动作变化,即为“加手”,这与先有健候、少候中架、小架(母架)后有澄甫大架(子架),即太极正路脱胎于家手、小式,本末倒置,笔者不得不晓之以理而矫正之。
    太极小式轻巧紧凑、圈小劲坚、节奏明快、发劲刚脆…虽经许禹生、张虎臣改造,舍去了弹抖、震足、飞腿等刚猛发劲,但基本上仍保持着少候时期的原始风貌。小式行架,时而流水潺潺,时而波涛汹涌,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吾师言,此即班候、少候,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候惧”。因此,小式为拳中极品,是实用性很强的杨氏太极拳快架、用架、技击架。太极小式拳势奇快,移形换位变化神速,极难普及,太极家手拳龄一年以上训练有素者学之为好。
    吾师张虎臣先生,民国8年(1919年)至民国16年(1927年)学拳北平体育讲习所、行健会,受教于杨少候、许禹生,继学于杨澄甫,民国17年(1928年)杨氏昆仲离平(北京)南下,同年12月北平特别市国术馆成立,我师留馆继续从许禹生深造,直至1930年任河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国术馆长,故有缘统得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太极正路小、中、大三趟拳架。因吾师拳技多得自杨少候,故今人称其所练为杨氏太极拳小架。
    2006年1月,余功保先生编著的《中国太极拳辞典》485页“张虎臣”条云:“张虎臣,杨式太极拳传人。年轻时从师于杨澄甫,杨澄甫南下时介绍其继续就学于杨少候,潜心学习了杨式大架、太极推手、太极球功、活步小架、合太极等拳术套路和各种杨式太极拳器械。”此说影响较大,坊间书籍乃至互联网上多有引用者。笔者是虎臣先生的开山弟子,亦是先生弟子中稍有文化者,本着对拳史人物负责精神,郑重指出上说失真。杨澄甫、杨少候均于1928年南下,张虎臣留北平并未随师南行,杨澄甫怎可能介绍张虎臣继学于杨少候?更何况少候1928年秋到南京仅一年多,即愤世自裁于中山陵,逝于南京古楼医院,虎臣先生又如何能同其继学?
    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太极正路,构成了杨氏太极拳少候拳系张虎臣支完整的拳学体系,按拳式实用分可称用架、练架、预架,按代表人物分可称少候架、健候架(或禹生架)、澄甫架,即今人所称杨氏拳小架、中架、大架是也。
4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推手大观
    推手,又称打手、搭手、揉手、靠手,是太极拳搏击技术的训练方式。
    据悉,最早的太极拳搏击术,由太极沾(粘)连枪的沾粘不脱、蓄发相变、缠绕进退、封逼掷放衍变而来,讲求“缠沾即吐莫待迟”。由于“缠沾即吐”与抓筋、按脉、闭穴、截气、擒拿等技法结合,瞬间同步并施,故方法简捷、手段凶悍,杀伤力极大。“缠沾即吐”的训练,催生“沾连粘随不丢顶”求懂劲的推手技术问世,推手技术又同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清末民初,推手懂劲技术越来越高,抓筋、按脉、闭穴等技术含量开始减弱;现代社会,推手亦追求懂劲,但抓筋、按脉、闭穴等技巧已丢失殆尽,博击技能日趋淡化,养生健体、闲情逸致、娱乐性能愈演愈浓……
    懂劲,是太极拳推手技术的必修课,是衡量太极拳推手技术的唯一标准。因此,传统杨氏太极拳无论大、中、小架,均通过与人手臂相搭、肢体缠绕,应用“沾连粘随不丢顶”的技巧,在相互制约中练习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反映的敏锐,体验、感味古人所说的“阴阳生克之理,刚柔变化之妙”,从而求得“懂劲”,懂劲愈高,功夫愈深,懂劲至极即是拳论所说的“神明”和“从心所欲”… 所不同者,在于运用懂劲技术制人形式、风格不同而已。
    杨氏大架的代表人物杨澄甫,身材高大、体格魁伟,推手时心静体松,外柔内刚、绵里裹铁,份量极沉,多用“四正”手长劲拉放,无坚不摧…李雅轩前辈言:“杨老师的发劲,打出去松沉软弹,有透力,有将人胸部之骨架打垮打塌的可能,透内之力惊心动魄,有另人万分恐慌之感”…亦有杨氏五世门人撰文云,“太極拳乃內家拳法,是一門卓越的武術,楊家素有"出手見紅"之說。澄甫公"出手一丈八",因此折服武林群雄。如今不論哪位師兄,在推手之時能夠從容不迫,輕靈柔化,松沉彈放‘出手一丈五’,甚至‘出手一丈二’者,即是楊家正宗傳人!”
    杨氏小架的代表人物杨少候,身材清癯适中,推手讲求“圈子要小,用劲要巧”、信手相应、应物自然,制人于“莫明其妙”中,发放风格与其弟澄甫有别,言“发人不在猛远,而贵在取别人的重心离地,重心已起,即别人已在自己掌握中,要怎样便怎样,又何须发人於千里?原处起,原处落会更凶更猛…所谓兵不厌诈,计胜人也。指上打下,声东击西。先重而後轻,或先轻而後重,隐现无常,沉浮不定,使敌不知我之虚实,而我则处处求敌之虚实。随机应变,听其劲,观其动,得其机,攻其势,察其声,问其症。故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总皆有一虚实也。”
    杨氏中架代表人物杨健候推手风采,今人已无从知晓,其传人许禹生,吾师受业最久,知其事较详,笔者乐意荐举与同好分享之——
    许禹生(1879—1945),字龙厚,出生于武术世家,曾学拳于武术大家刘德宽、刘凤春,善六和、岳氏散手、八卦掌等拳技;太极拳术师从杨健候,(因与少候亦师亦友)亦得自于杨少候,(与澄甫关系至密)又在与杨澄甫交往中互惠,故现存的推手照片资料中,著名的杨氏大捋,能和年轻杨澄甫上镜者只有许禹生一人;民国初许氏结交著名易学家、太极拳家宋书铭,得以学到宋拳三十七式及推手术,并得到宋氏家传的多篇拳论。许性谦,常与纪子修、赵鑫州、吴鉴泉、孙禄堂、李存义等为友砌磋互益,故能兼融数家之长,因而在主持北平体育研究社、讲习所、行健会、国术馆,主编《体育》杂志其间,对武术,特别对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能有所作为。
    许禹生毕业于晚清译学馆,古文根基深厚,尤其精通易学哲理。许氏认为“太极拳术以懂劲为拳中要诀…习太极拳者,不习推手,等于未习。习推手而未能懂劲,则运用毫无是处”(引自许著《太极拳势图解》)。许氏注释王宗岳拳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时言:“知彼已之刚柔虚实,则阴阳互为消长,以虚济盈而不失其机,斯真懂劲。”继而(与学员)解惑曰:“对抗双方在进退、虚实、开合、刚柔、蓄发攻防中,其中一方肢体运动方向、速度、轻重始终与对方等同,乃至运动轨迹完全合而为一时,可体悟到“沾连粘随不丢顶”真义,即为懂劲。譬如他人射箭在箭靶上留下箭孔,你射箭欲从(前者所留)箭孔穿出,(使箭靶上只有一孔)就须保证箭的飞行方向、速度乃至飞行轨迹与之完全等同、合而为一。能悟出其中道理,则不难懂劲矣。”
    许氏用易理解析推手:对抗双方各站(阴阳)双鱼形太极图鱼眼位置,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双搭手成太极图形,变幻莫测表明阴阳的虚实、盈缩、进退…起步移动时,“手从腿边起,侧身步轻移”走在双鱼形太极图的S线上,“刚柔相摩(推),八卦相荡,变在其中”,故名太极(拳)推手。许氏的侧身移步、搬拦进退走S线,续进续退则成S形滚动进退;双方逆向各进一步则合成○形,双方逆向各进二步则合成8形,○与8形可顺时针转,也可逆时针转,亦可顺时、逆时混杂转动,因而就成为S、○、8形的顺逆滚动,螺旋式步法。这种步法比直进直退式活步推手,不但技术含量高,形式上也妙趣横生、招人耐看…
    许氏对太极拳的贡献还表现在将开合手、单操手融入于推手技术。
    太极拳推手技术,原有两个母手,即四正掤捋挤按、四隅采挒肘靠。所谓母手,就是在推手时可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作手法。四正掤捋挤按母手,可用于定步,亦可用于活步;四隅采挒肘靠母手,则多用于活步。许氏将开合手引进推手,则使太极拳推手术由两个母手增为三个母手,笔者以为这是件重要的技术创新。关于开合式母手如何在推手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作变化,拙作《太极拳开合式推手》武魂2006年第5期有载,不再复述。
    太极拳七十多个拳式,如单鞭、提手、白鹤亮翅…每个拳式均为单操手。1921年许氏所著《太极拳势图解》为杨氏太极拳第一本系统著作,书中第三章“论太极拳推手术”写道,“余幼从刘师敬远先生习单推手术,稍有心得,尝取太极拳各姿势,参酌各家,一一规定练习方法,编成推手术,以辅原来四正四隅方法之不足,暇当另为编制,以享读者”。是时,杨少候、杨澄甫,吴鉴泉、王茂斋、孙禄堂等泰斗均活跃于京畿拳坛,许氏指出太极拳“原来四正四隅方法之不足”,并未遭到非议。许氏敢作敢为的大家风范以及当时拳界对新生事物“有容乃大,多元共生”环境氛围,另今人感慨、汗颜。遗憾的是许氏的“暇当另为编制,以享读者”并为兑现,未能使更多的人领略到单操手融入太极拳推手后的风采…
    许氏将太极拳几十式单操手,乃至其他拳种的个别单操手融入太极推手的三个母手中,随时融进,亦可随时抽出另换别手,并随母手一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运走变化,凭懂劲感触,顺势借力,随机而发,变幻无穷…许氏集杨氏大、中、小架推手技术于一身,将开合手、单操手引入推手,将宋书铭的太极推碾(撵)、旋乾转坤圆形步法融进推手,从而完善、发展了太极拳推手技术…以致推手双方沾连粘随,在不丢、不顶、不脱中,拧裹钻翻混用、跌打摔拿并施,顺势借力随意游走,蛇行穿插螺旋跟进,急应缓随满埸乱飞…故陈微明先生1929年著《太极答问》言:“太极拳,二人活步推手,圆转变化,其精彩不下于外家拳之对打,亦可引起观众之兴味”。此情此景隐于民间,一直从民国初期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初期…
    杨氏拳大中小架推手技术,各有千秋,三者一统,则既有“打天下、闯天下”时的气势,亦有“养天下”的近代风采。
    综上所述,杨氏拳小架,即用架、快架、技击架;杨氏拳中架,即练架、缓架、功力架;杨氏拳大架,即预架、体用架、普及架。张虎臣先生所传教的小、中、大架,称作太极小式、太极家手、太极正路,亦称用架、练架、预架。三者既有难易之分,亦有母架、子架之别。三者相辅相成又各具特色,大一统于杨氏太极拳体系。
    太极拳须从基础学起,阶阶有梯,不难登堂入室。你要学传统、体用统一,与民族、世界流行同步,可学杨氏大架;你欲功力更上层楼,可在大架基础上学习杨氏中架、功架;你思慕前贤、痴迷武技,可在大架、中架的基础上学习杨氏小架、用架,当推手懂劲功夫达“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时,自能“英雄所向无敌”…概而言之:各人志向、追求不一,萝卜白菜,取所爱最好。(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