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怖行动的主要形式:沉重的治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34:05
可以这样讲,鄂托克前旗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奇琳华,有了一个矢志不渝的老人固执地防沙治沙,出现了那么多绿色。同时鄂托克前旗以至整个内蒙古的治沙造林形势是严峻的,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子孙后代,也无愧于75岁的奇琳华老人。                                    ——题记
近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见到了一位75岁的老人,一位在“热情沙漠”里摸爬滚打10多年默默无闻的治沙老人──奇琳华。当地人亲切地称她“北京的额吉”,也称她“治沙老太太”。之所以称“热情沙漠”,是因为沙漠地带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紫外线很强,晒得人皮肤生疼。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奇琳华带领当地群众在茫茫戈壁沙漠种了1000多亩麻黄,200多亩防护林、各种树苗100多亩。
自从沙漠里活跃着这样倔强的老太太,沙漠不再寂寞。
挥戈毛乌素
奇琳华,一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其名字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玉洁冰清的莲花”,人如其名。她身着红T恤,头戴遮阳帽,下身穿牛仔裤,全身上下没有一点臃肿的地方,处处都是那么精干。但从她脸上的老年斑、黑黑的皮肤不难看出,她已经是古稀老人。
奇琳华1930年出生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庙乡刀老岱村的一个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第34代直系血亲,父亲曾是西夏府王爷的左右大臣。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中,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奇琳华并没有因此而安逸地享受祖荫,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了当时家乡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走出了生她养她的那片草原。
16岁时,奇琳华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解放前夕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母亲和哥哥倾向共产党,为了便于与共产党取得联系,母亲将她从北京蒙藏学校接回伊盟,让她公开参加了当时共产党在伊盟地区的东郡工委工作,从此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于她才华出众又精通蒙汉语文,解放后曾担任过伊盟郡王旗卫生科科长、卫生院院长,1957年她又考入了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毕业后回到内蒙古建筑学院工作。1978年调到中央民族学院教务处工作,1985年离休。
1986年对奇琳华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丈夫去世,自己离休。此时的奇琳华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空虚与失落,尽管儿女们都很孝顺,但是女强人的生性决定她没有闲着的时候。
1988年,当奇琳华抱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踏上家乡这片热土的时候,昔日梦中的家乡早已不复存在,闯入她视野的竟是彼此起伏的沙丘,狂风肆虐地扬起的沙粒在空中劲舞。凝望着黄沙笼罩下的这片故土,奇琳华心情非常沉重,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贫困永远是压在乡亲们身上的大山,只有摆脱了贫困,才能使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奇琳华刚到鄂托克前旗时,这里没有电和水。于是她首先要给家乡人通上水和电,让祖祖辈辈在煤油灯下生活的老乡们感受光明,让这片荒芜的沙漠不再饥渴。为了给乡亲们做点实事,奇琳华往返于旗里、盟里、水利局、电管局,每天不厌其烦地游说,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事情并不是她想像得那么顺利,她几乎到处碰壁,但是她从来没有要放弃过,就在这片土地上东奔西走,究竟吃了多少苦头,留了多少汗,她也不清楚,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为乡亲们做点实事。3年后,鄂托克前旗通上了水和电。乡亲们那种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乡亲们不知道怎样来感激奇琳华,只是跪下来给她磕几个响头。似乎惟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他们对她的感激之情。
荒漠添绿色
奇琳华这样形容沙漠里恶化的环境,她说,沙漠里风很大,刮风的时候很难睁开眼睛,特别是上厕所,这里的所谓厕所其实就是大坑,风从坑里刮出,尿点子刮得满头都是,刚开始还以为是下雨,其实是尿。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奇琳华索性把自己的大本营安在沙漠里,注册了内蒙古湖色绿实业有限公司,自己出任法人代表。公司制定了“以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开展沙产业,利用沙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建立生态经济型治沙示范基地;以示范辐射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周边牧区牧民致富奔小康”的发展目标。
奇琳华预算了种植麻黄草的收益:当时,每公斤麻黄草可卖到2元钱,每亩地年产500公斤,挣上千八百元不成问题。如果种上几百亩,那每年至少能有个几十万元的收入。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她开始在沙漠里推广麻黄草的种植,但是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前期投入的麻黄草的成活率不足一半。她认真分析原因,改进种植方法,引进了先进的灌溉系统。1998年8月,奇琳华花了两万多元引进了一套移动喷灌系统。自从用上了喷灌,一天能浇15至20亩地,省了人工,省了水费,还省了时间。尝到甜头后,奇琳华又引进6套喷灌设备。
就是凭着这样的执著,麻黄草收成好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当时没有路,沙产品卖不出去,但这并没有让她心灰意懒,看着滚滚黄沙,她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搞育苗基地。
但是之前的工作已经使奇琳华身无分文,还欠了几十万元贷款。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她常常奔波在毛乌素沙漠和呼和浩特、北京之间,到处跑贷款、找经费、咨询。在她跑了整整两年零八个月后,银行得出结论:年事已高,风险性较大,不宜贷款。面对打击,奇琳华没有气馁,而是硬着头皮去找贷款,最后终于先后找到140多万元贷款,她把它全部投入到治沙的先期工程中。
有人曾经对她说,你年纪这么大了,在家享几年清福多好啊,何苦跟自己较这个劲儿。她说,人活着就是要干点事业,干事业肯定要遇到挫折,我再搞5年,搞到80岁,把“民族团结林”搞起来!
不和谐的音符
当人们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以后,禁牧、休牧、轮牧等保护措施也随之出台。虽说以草定畜、草原承包、轮牧等都是科学的方法,但这些做法在各地尝试,都难以巩固。记者在鄂托克前旗的禁牧区内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本来圈养的羊群放进了禁牧区,本来该受到保护的植被却被牧羊牧畜肆意啃噬,而身边的政府官员却搪塞说可以这样!
一方面我们的国家有像奇琳华老人这样致力于防沙治沙的绿化事业的人,这让我们为之欣慰,为之感动;另一方面,也有那么一些人不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三令五申,而任意牛羊破坏那原本尚未改善的生态环境,这样的治理岂不前功尽弃!
鄂托克前旗,全国最贫困的旗县之一。正是在这样一个贫困县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揭牌仪式,却弄得花团锦簇,红地毯也一路铺来,搭建的又是豪华充气的喜临门,好不气派!奇琳华老人伤心地对记者说:“在沙漠里弄那干吗?他们不听我老太婆的话,真没办法。”
汽车在沙漠不平的道路上颠簸,一团团浓重的沙土裹着汽车看不到前方,而记者的脑海里时而闪过奇琳华扎进大漠辛辛苦苦地种植树苗的情形;时而闪过那群牛羊在禁牧区里连啃带刨地享受着绿色的植被;时而闪过奇琳华不计名利,为防沙治林到处奔波的情形;时而闪现沙中红地毯刺眼的颜色。一种沉重悄然而生……
下一篇4
沉重的治沙
本报记者 何玉清 文/图

▲奇琳华与她的防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