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男总是调侃你: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八大模式学案(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12:59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八大模式学案(5)

 

学  校:石阡民族中学   班  级:高二(1)(11)  科  目:语  文

编  写:黄   开   斌   时  间:2012、2、       姓  名:

 

学习目标:

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八大模式及其答题模式

课时安排:四课时

一、模式介绍及其答题技巧

(一)、内容型:

关于文章内容的考查,常见的有两个考查方向:

1.文章主旨的概括。

【提问方式】本文阐发的主旨是什么?/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的中心。

【答题模式】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抒发了作者……情感。

【答题示例】《阳光的香味》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主旨。

[参考答案](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06、2  17.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7分)

(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

(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2.内容要点的归纳(分层概括)。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

( 1 )划分相关阅读区间的层次;

( 2)提取内容要点相关词语;

( 3)整合组织拟写答案。

(二)、结构型:

1.组织材料方面

【提问方式】文章的题目是“已经写了……(写作重点),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内容)”?

【答题模式】

(1)看位置(与写作重点相关、相似的内容)

A.被问对象在写作重点之前,则是为了形象地引出写作重点对象,更利于人们接受;为下文做铺垫;烘托写作对象。

B. 被问对象在写作重点之后,则是为了丰富文章的写作内容,深化文章主旨。

(2)看手法(与写作重点相反、相对的内容)

A.对比、反衬。

B.突出、强调……

【答题示例】(07年安徽卷许俊文《乡村的风》)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

答: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②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

(07四川卷《焰火的变奏》14题)焰火的变奏 赵丽宏

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二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湖里……

14、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4分)

答:  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07辽宁卷 臧克家《炉火》)20. 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5分)

答: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作者题目是张家界,为什么还要写其它地方山的特点?

作者运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鲜明地表现出张家界的山个性十足,既陡且险的特征。

2.句段作用方面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写……

【答题模式】在回答句或段在文中的作用时,必须兼顾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1)形式方面:

结构上

A.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B.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C.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2)内容方面

为表达某种意思

【答题示例】

09、1   14.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

09、2、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上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08、1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08、2   16.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背景。(每点3分)

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对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

司马祠

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3.层次安排方面

【提问方式1】文章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答题模式】

(1)划分文章层次

(2)归纳层次层意

如:A.记叙文:归纳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时间+地点)人+事

B.说明文:归纳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C.议论文: 归纳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么样

用什么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3)过渡连缀层意(可以借助“之后、然后、以及、最后”等词语)

【提问方式2】文章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文章是怎样谋篇布局的?

【答题模式】

(1)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2)这样安排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

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前后照应,使得文章首尾勾连,结构圆合,浑然一体;

衔接紧密,环环相扣,有很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 ……

【答题示例】(07湖北卷杨闻宇《日月行色》)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类似的有:(07四川卷 赵丽宏《焰火的变奏》16题)

(三)、表现手法型:

1.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07全国卷1《总想为你唱支歌》)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问:16.文章第五段(上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比喻: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拟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这样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09、1、  17.(6分)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答:第一问:

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③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对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类似的还有:(07辽宁卷《炉火》19题)

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

6、描写:

①、正面描写

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②、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2.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修辞手法型:

(熟识高考考纲规定的八大修辞手法,特别要弄清各种修辞的表达作用。)

1.修辞的表达作用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07福建卷朱成玉《落叶是疲倦的蝴蝶》)12.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答:这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爱深深的感激。

2.赏析句子

【提问方式】请赏析原文中的画线句子。

【答题模式】

(1)先确定所赏析的句子有几个分句,各个分句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

(2)分别叙述进行赏析

A.点出该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修辞+具体阐释);

B.说明修辞手法本身的表达作用;

C.说明修辞对该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作用。

(3)总说评价,揭示感情。

【答题示例】(07江苏卷雷抒雁《麦天》)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 4分)

答: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07天津卷李存葆《雪野里的精灵》)19.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五)、语言理解型:

1.句子含义的解答

句子汉语的解答,我们可以从艺术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等)和思想内容(表层含义,即本身义;深层含义,即语境义)两个角度去认识。

【提问方式】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题点拨】

(1)有一些修辞句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手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代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即可。

(2)哲理句往往是对全文主旨的解释,多为高度概括而抽象的句子,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用文中提供的等义词去替换。

【答题示例】(07重庆卷 赵本夫《告别三峡》)15.“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答:(1)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2)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

类似的有: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1题、《梦碎雅典》21题

2.重要词语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

【提问方式】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某个词的理解。/怎样理解某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点拨】这雷体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答题时必须先弄清全文的主旨,随后站在全文的高度去理解词语的本身义和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

【答题示例】(07福建卷朱成玉《落叶是疲倦的蝴蝶》)14.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

答: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07山东卷叶延滨《灯火的温情》)20.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答:第一个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07全国Ⅱ卷茅盾《海南杂忆》)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石”在文中的含义。

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不用的人才。“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被放逐的古代名臣。

3.选词造句的作用

(1)变换词句型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或:在某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附]:动 词――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 词――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了……,与事实不相符合。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2)变换语序型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六)、观点态度型:(针对文中看似矛盾的观点设问)

【提问方式】文中某段说了“……”,为什么在某段又谈到“……”,这样写是否矛盾?/文章中某段,作者既说了“……”,又提出“……”,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题点拨】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挖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对文本的探讨,一定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实际及具体语境切忌脱离文本。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弄清作者的表述角度或表达层面。

【答题示例】(07重庆卷 赵本夫《告别三峡》)18.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1)不矛盾。(2)前者是从情感的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①“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表现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②“搬走”“临行”正说明了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07四川卷《焰火的变奏》)15、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火焰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又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6分)

答: 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作者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意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

(07广东卷迟子建《泥泞》)18、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6分)

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七)、揣摩情感型:

【提问方式】请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情变化。/请概括作者的多种感情。

【答题点拨】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揣摩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能力。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有的是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则是借助物、人、事的等间接表达出来的。概括时要能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概括力求准确完整,不遗漏要点。揣摩感情时,要紧紧抓住能表现作者感情的物象、人象、事象。

【答题示例】(07安徽卷许俊文《乡村的风》)16. 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6分)

答: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乡村纯朴的风俗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07辽宁卷 臧克家《炉火》)18. 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3分)

答:感伤(感伤之情)→  感动(温馨之情)→ 感奋(激昂之情)

(07重庆卷 赵本夫《告别三峡》)17. 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6分)

答: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①惆怅而失落②感动与崇敬③肯定和褒扬

(八)、鉴赏分析型:

文艺作品的赏析,作为一个独立的考点,始于湖南试卷,它的考查形式是就文章的一个点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即是小作文的形式。

赏析性短文,篇幅虽小,但它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文。一般有以下几种行文模式:(1)“总――分――总”;(2)“总――分”;(3)“分――总”。赏析性文章要求符合“四有”的原则:有灼见(论点)、有理由(论据)、有层次、有文采。

依据考纲和近几年高考题及模拟题,题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赏析文学作品形象类

(1)考点设置

A.形象的特点。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和典型性。

B.形象的塑造。文章的形象是通过怎样的手法塑造的。

C. 形象的地位和意义。考查形象的典型意义,即形象的社会性。

(2)考题探究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

A.按“总分结构”(演绎法)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B.按“分总结构”(归纳法)来回答。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3)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切入点:

A.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人物性格;

B.从人物之间的之间矛盾冲突中剖析人物性格;

C.从描写手法(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中揣摩艺术形象的特点;

D.从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社会环境中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任务的典型意义以及其中寄托的爱憎情感。

【答题示例】(07全国卷1《总想为你唱支歌》) 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两个形象的相同特点是不畏困难,顽强不屈,敢于向命运抗争,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其用意是:(1)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2)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3)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类似的有:07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13、14题

2.赏析文学作品语言类

(1)考点设置

A.语言的含意和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表达效果。

B.语言的特点。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

C.语言的风格。平实自然,含蓄委婉,雄拔悲壮,幽默诙谐,辛辣尖刻……

D.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2)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切入角度

①鉴赏语言的风格

A.从语义和句式的特点入手,看其整句与散句、推测与肯定、议论与抒情、祈使与反问等句式的选用,辨析语句所包含的情感、态度等。

B.从修辞的角度体会其形成特色。

C.从语言的色彩角度揣摩是含蓄还是明快,是文雅还是通俗,是生动还是平实,是艳丽还是素淡,是简洁还是繁复。

②分析语言的作用

A.从生动形象方面鉴赏,看其词语、句子、段落运用的形式,描绘景物、刻画人物的语言,能否使形象达到生动饱满、鲜活生动的效果。

B.从表现人物、情感方面鉴赏,如描写性的语言、议论抒情性的语言,能否揭示人物的心情、态度、精神,能否表达作者的情感。

C.从阐发哲理方面鉴赏,看其对表现哲理思考有什么作用。

D.从表达主题方面鉴赏,看文中议论性、抒情性的语句,能否领起或概括一个层次、一个部分甚至全文,为表现主题服务,或者它们在前后呼应、照应方面的作用。

E.从风格韵味方面鉴赏,如排比句整齐有气势,设问句含蓄委婉,反问句语意肯定强烈;含蓄的语言婉转曲折有余味,直白的语言明快简洁,繁复的语言丰厚绵长。

【答题示例】(07北京卷《湿湿的想念》)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答: 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洞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3.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类

鉴赏表达技巧要“五看”:

A.看修辞手法:辨明手法+理解含义+分析效果

B.看选材角度:看材料的选择是否围绕中心,详略是否恰当,顺序是否合理,线索是否巧妙。(选材作用的分析:小中见大、点面结合、以实写虚、另出新意)

C.看表达方式:看表达方式是某一种还是兼有多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D.看语言锤炼:正话反说、俏皮幽默……

E.看脉络结构:线索顺序、结构层次、转换照应……

【答题示例】(07浙江卷《泰山之思》)

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

问:20.分析文中画线部分(上文)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答:①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②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4.拟写赏析短文

(1)拟写赏析短文的要求:“叙――析――评”

“叙”是对文章内容作简单复述、介绍或引用;“析”是对题目要求的欣赏点进行细化,可以分几个方面或层次剖析。“评”是揭示评论者的看法,即就是短文的中心论点。

(2)拟写赏析短文的误区:

A.脱离文本,漫无边际。只说空话,不结合原文。

B.褒贬失度,随意戴帽。只见表面,不抓主旨。

C.观点不明,泛泛而谈。没有叙议结合,评析结合。

筛选信息:

19.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6分)

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定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耕作的诗人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的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辩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转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16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答案】①“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作。

②“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指托尔斯泰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人生活的作品。

【解析】①根据语句:“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②根据第五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作答。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

17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6分)

【答案】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人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

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

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

【解析】本题答案需要通读全文,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围绕“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这一题干要求,归纳出几个角度作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18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5分)

【答案】(1)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的耕作图长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认为托尔斯泰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2)揭示文学创作与体验生活的关系,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

(3)耕作能给予我们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4)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造精神。对他的写作态度和方式表示赞美。

【解析】本文始终围绕“耕作”二字描写托尔斯泰的,这两个字既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高度评价,应结合原文内容,从这两个方面作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评价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内容,

二、训练检测

船(18分)

船是使用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然而可以说也是十分奇妙的东西。

一个海滩,只要有船,就不会令人感到寂寞了。好些海滩,原本是异常荒凉的。我到过一些孤悬海上的小岛,那岩岸的景象,甚至可以说有些骇人:长满了牡蛎和藤壶的巨礁,像太古时代的怪兽一样,蹲伏着,匍匐着。礁石上面,好似披着深褐色的毛毯一般,长满了各种绿绒状的,茵状荤状的海藻。海螺背着坚硬的壳,在石头上蠕动,或者,就像一枚枚螺丝楔死在木头里一样,牢固地贴紧着岩礁。海上呢,五颜六色的水母盲目地漂浮着,仿佛是全无生命的东西一样。远处的浪镶着银白色的花边,不断地向海岸冲击而来,越近岸,气势越猛,终于撞击在岩石上,激起了飞溅的水柱和浪花,发出天崩地裂、鼓震雷鸣一样的巨响。这种偏僻小岛的岩岸,和那些辽阔的、游泳者云集的细沙海滩的景象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它寂寞,荒凉,原始,粗犷。在这种地方,人有时会忘我地产生这样的遐想:说不定在哪块岩石的后面,会突然出现一个拿着粗石器、前额倾斜、口吻突出、目光迷惘、说话咿咿呀呀的原始人类。但是无论怎样荒凉的海滩,只要有一条平时司空见惯的船出现,情形就突然改观,这海滩再也不那么寂寞了。通过这一条船,它可以和其他陆地,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了。

有时,乘着轮船渡过重洋,到了海水蓝得像墨,海豚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毫不客气地追逐着轮船嬉戏的大洋中间,这时候,你会看到天苍苍,海茫茫,波涛汹涌,水天相接,偌大轮船,竟像一件儿童玩具般在一大锅沸水里面波荡。四周看不到一点陆地的暗影,也看不到一只水鸟。突然,远远的地平线上一艘轮船驶来了,起初只是一颗黑点,越来越近,船的轮廓分明了,如果那不是被怀着恶意者所操纵的船的话,两艘轮船就会相互拉响汽笛致意了。这时,你也会像在荒凉的海滩上看到船一样,感到热闹,感到新鲜,感到亲切和友谊。在一刹那间,对于人类文明的这种产物——船,你会突然涌起异常强烈的感情。

船,像一根小小的钥匙却能够打开大锁似的,它打开了海洋的门户。

船,像闪电划破黑暗的长空一样,它划破了海洋的胸膛。

船,记录了人类的勇敢、智慧、毅力和许许多多艰苦的斗争。

因此,本来是全无生命的船,人们却往往把它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待。几十年前,那些趁着季候风紧傍着海岸航线行驶、到南洋去的广东的红头船,每一艘的船头,都画着两颗圆瞪着眼睛。这使人看来,就像是浮在海面的大鱼一样。好像每一艘船都和安徒生童话中的鱼人一般,会讲出一段英勇瑰奇的故事。自然,现在的船是再也不髹漆这样的眼睛了。然而当你看到一艘新船下水的热闹场面的时候,当你看到在航程中为死人举行海葬仪式,围着沉尸之处绕三个圈子的时候,当你想到战斗和捕鱼,船队可以配合得像一个人一样的时候;这时刻,对于船,我们可能仍会像古代的人们一样,觉得它“活起来”了。船仿佛成了世间的一种动物新种,而以操纵者作为它的脑子和心脏了。

1.作者为什么说船(1)“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2)“也是十分奇妙的东西”?(6分)

答:(1)

 

(2)

 

2.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船,像一根小小的钥匙却能够打开大锁似的,它打开了海洋的门户。

(2)船仿佛成了世间的一种动物新种,而以操纵者作为它的脑子和心脏了。

答:(1)

 

(2)

 

3.第二段中作者描写“这样的遐想”有什么作用?描写这样的“小岛”有什么作用?(4分)

答:(1)“遐想”的作用:

 

(2)“小岛”的作用: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描写了各种各样的船,赋予“船”以象征意义,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B.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十分奇妙”的角度,对船进行描述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船”的见解。

C.“船,象闪电划破黑暗的长空一样,它划破了海洋的胸膛。”意在描绘船急速飞驰的风采。

D.人们把船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待,是因为有的船画着眼睛,这使人看来就像是活的一样。

E.本文通过描绘船的“奇妙”,歌颂了船在人类文明开拓中的巨大作用。

三、收获及反思

 

 

 

 

参考答案               

1.(1)船是使用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意思对即可,如“船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也可得2分。)

(2)①荒凉的海滩,只要有船出现,情形就突然改观;通过这一条船,可以和其他陆地,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②大洋上两艘轮船相互拉响汽笛致意了,会感到热闹、新鲜、亲切和友谊③人们往往把它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待。(意思对即可。答一条,得1分;答两条;得2分;答三条,得4分。原文分三段描述“奇妙”,三段大意,即答案)

2.(1)船打破大海的阻隔,使整个世界联系起来了。(意思对即可。打破阻隔、联系世界两个要点,各1分,共2分。锁的作用是阻隔,开锁即打破阻隔;打破阻隔,据上下文可知,即联系世界)

(2)人类驾御着船,使之成为开拓文明的充满活力的工具。(意思对即可。驾御、充满活力两个要点,各1分,共2分。人是脑子、心脏,即人驾御之;新种动物,意即充满活力,据上下文可知这活力是开拓文明、改造世界的力量)

3.(1)描写“这样的遐想”烘托出了小岛的寂寞、荒凉、原始、粗犷。(意思对即可,2分)

(2)描写小岛景象,意在反衬出人们看到船时突然涌起异常烈的感受。(意思对即可,3分。这些描写都是起烘托作用,被烘托的是句群和文段的中心)

4.B、E(A项没有描写各式各样的船,也没有用象征手法赋予船象征意义。C项“意在……”不当。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船帮助人们探索海洋奥秘。D项画眼睛是引子,之所以把船当作有生命的东西看待,是因为人驾御着它开拓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