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本不在手:年轻人与养老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8:33:58
——在北京“消费养老”模式论证会上的发言    曹峰教授正在演讲
    与会记者采访曹建华董事长(左)和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先生。
智利地震 翟凌 兽兽 乡村爱情故事 下一站幸福 nba 阿朵 赛尔号 张杰 周杰伦

  清华大学养老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 曹 峰
  我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演讲就是年轻人与养老,我记得一个小品,小沈阳说人死了最大的悲哀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了,赵本山说人生更大的悲哀就是人活着,钱没了,这就是讨论养老问题,或者说跟养老问题非常有关系,这个小品题目叫《不差钱》,我们养老问题恰恰很差钱。
  我想给大家报告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现在年轻人正是未来老年人的主体。2011年后的30年,中国老龄化趋势将呈加速的发展。据测算,20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超过日本,老龄人口比例或者总数将达到4.3亿,占总人口30%,中国将成为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们讨论社会保障的时候通常看是现在的问题,我们推算一下,50年后老龄的主体,恰恰是现在20岁出头的年龄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80后、90后。要想让80后、90后晚年过上幸福生活,现在这些人就要做好准备,或者就要开始准备。他所做重要的准备就是为40年、50年后积累起必要的养老金,至少从现在开始,这个群体要为自己的养老作出一个明确的规划,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我们提到养老规划,我们看一下年轻人的养老意识和养老规划现状是什么样的。年轻的时候收入逐渐增加,达到一个顶峰之后开始下降,退休以后继续下降,退休以后的资金积累要用于自己养老保障,这是一个现实的基础。
  我们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运算,比如说现在22岁的大学毕业生,把他的支出降低到合理最低标准,假定每月2500元支出,每年支出就是大概3万元,如果把它作为38年后他退休养老金支出折现值作为计算的基础。我们再看一下80后、90后退休以后还能存活多长时间,有学者计算,中国人平均年龄,男性72岁,女性74岁,作为个人养老规划来讲,从保守的角度,我要规划30年或者25年,就是活到85岁到90岁,如果退休以后还有30年的话,按照现值计算,3万乘以30也有90万元,这90万元是按照此时此刻今天的价值来计算的,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话,从现在算起,假如说每年有5%的通货膨胀率,我们可以计算30年以后,这个养老数字将达到1336.37万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养老支出。这个计算仅仅是考虑到老人没有买房的压力,不需要再向子女支出任何额外支出,刚才我们考虑2500元钱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老年人随着健康状况下降,日趋增加的医疗费用。事实上,基于这样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看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就是现在80后、90后年轻人所要面对的未来一个现实。
  但是80后、90后的这些年轻人养老意识是什么状况呢?这个状况有一些初步的调查,我们认为令人担忧。初步调查显示,现今年轻人非常忽视养老问题,或者是缺乏养老规划的意识。资料表明,很多人非常不关注养老问题,认为自己离养老还很遥远,四五十年的路还很漫长。这个不关注,也有其客观规律。研究表明,一生中人生规划早期主要关注自己的就业、结婚、生育,包括现在住房问题,逐步才有额外的资金或者是额外储蓄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这是一般的规划,但是事实上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想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不去提早考虑自己的养老规划问题。
  第三个观点,年轻人与“消费养老”的问题。既然年轻人从本质上、意识上缺乏主观管理,客观上又集中消费领域,比如说结婚、生育、购房、购车,这些都是大宗消费,就和今天“消费养老”有所挂钩。
  传统上,个人养老是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但是政府传统养老体制或者现在建立的养老体制基本思想是保基本的,让人过上一个基本的生活,从现在来讲,这个还是远远不够的,就是刚才那三个字,“还差钱”,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年轻人自动积累自己的养老金呢, “消费养老”目前是一个好的想法,好的主意。
  “消费养老”核心、基本思想就是人们从个人消费当中逐步累积自己的养老金,这种消费模式有一种自主性或者自动行。国家社会养老保险是靠国家强制性进行的,这是它的保障机制,“消费养老”是自我强化模式,就是不由自主进行消费,国家也鼓励消费,如果在消费过程中不由自主积累养老金,这对追求消费的年轻人来讲将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当然,这样的模式还需要企业配合,需要企业良好的运营,如果这笔资金有所积累,需要保值增值,还有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总体上来说,这种消费和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为现在的年轻人积累养老金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我们解决养老问题,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看待问题新的视角,所以我们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