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定积分的物理应用:呼吸禅定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59:08

呼吸禪定法

2007-08-31 10:34

呼吸禪定

[作者] 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 良稹

l        佛陀傳授呼吸禪定時,所教共有十六步。這是經文中最詳細的禪定指導。而呼吸則是佛陀最高度、最常推薦的禪定主題——因為呼吸不僅是心智藉以安定集中之所緣,也是心智作分析的對象。那裡是覺醒洞見升起之處——心智對呼吸有念住、有警覺,也對自己與呼吸之間的關係有覺知。

  在呼吸禪定的後續階段,重點不再是呼吸,而是心智與呼吸的關係。不過初始階段,重點在呼吸本身,用呼吸把心智套牢,把它帶至當下。最初兩步裡,你僅只跟蹤長呼吸與短呼吸,使自己對長短呼吸的意識敏感起來。不過從第三步開始,便有了意志的成分。你要訓練自己,首先是,隨著吸氣,對全身有覺知,隨著呼氣,對全身有覺知。

  佛陀在描述禪定境界時,並未採用一境性(single-pointedness)的形象。他用的是全身意識的形象。當呼吸禪定產生喜與樂的覺受時,他告訴你,把喜感與樂感,如發麵時把水揉入麵粉一般傳遍全身。另一個形象是,喜悅從體內升起,如冷泉水從湖底湧出,給整湖水帶來清涼。另一個形象是湖中直立的荷苞:有的未伸出水面,而是整個沉浸於水中,從根部到苞頂為湖水的靜止與清涼所飽和。再有一個形象是,一個包著白布的人,從頭到腳裹著白布,全身蓋著白布。

  這些都是全身意識的形象,是喜、樂、明亮的意識充滿全身的覺受。你在理解呼吸時需要嘗試達到的正在於此,因為讓洞見升起的那類意識,並非限制於一點。當你把注意力集中於一點,其它一概堵在覺知之外時,心智也會留下許多盲點。但是你試著維持一種全方位的意識感時,就有助於消除盲點。換句話說,你要沉浸於呼吸之中,對周身的呼吸有覺知。用來描述它的一個詞是kayagatasati——念住浸沒於全身。身體為覺知所飽和,覺知本身又沉浸於身體、為身體包圍。因此並非你僅只注意一點——例如頭部後方——從那一點看身體,或者從那點出發堵住對身體其它部分的覺知。你必須有全身的知覺,有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的覺知,那樣就消除了心智裡的盲點。 

  你一旦有了這樣的覺知,就要致力於維持它——儘管「致力」與一般的致力並不同。你致力於不把意識移開、不讓它萎縮。你致力於不去擔負其它的責任。不過時間長了,這樣的調御就越來越自然、越來越成為第二天性。你感覺越來越自在。隨著心安定下來,它平時的緊張能量就開始消解。身體實際需要的氧氣越來越少,因為你的大腦活動程度開始平息下來,呼吸也越來越精細。它甚至可以達到完全靜止,因為你需要的氧氣只需從皮膚的毛孔中獲取。

  在這時,呼吸與你的覺知似乎融合在一起。很難把兩者分開,不過你暫時不要嘗試去分開。就讓知覺與呼吸相互貫通,成為一體。

  你必須把這樣的意識,這種一體感,練得極其穩固。否則它很容易遭到破壞,因為心智的天性會任其萎縮。我們一開始思考,身體某處的能量場就收縮起來,從意識中給堵了出去,這就是為什麼每次一個念頭出來,身體就會有張力。身體這部分緊張起來,讓你去思考那個念頭;身體那部分緊張起來,讓你去考慮這個想法,就這樣來來回回。難怪一個簡單的思考過程也會讓身體大量消耗。根據一些中醫學說,腦力勞動者消耗能量的速度,比一個完全的體力勞動者要快三倍。這是因為思考給身體帶來緊張。特別是那些有關過去未來的想法,必須造出一個世界來,才能讓那些想法有地方居留。

  我們使心智集中起來時,是在以一個不同的方式思考。初始階段我們仍在思考,不過所想之事完全關乎當下,完全在觀察當下,對當下發生的事件有警覺、有念住,這樣就不必去創造過去、未來世界。這樣給身體造成的張力就減少了。為了保持對當下的念住,不讓心思溜回舊習,你必須儘量保持開闊的覺知,直至包括對你的手指、腳趾的覺知,那樣才讓你紮根於當下。你的覺知保持著開闊感時,就能夠防止產生那種收縮性,它允許心智溜出去跟蹤過去與將來。你就完全安住於當下。思考的需要變得越來越少。

  隨著念頭越來越少,不去幹擾呼吸能量的流動,會產生一種全身的滿足感。經文中把這種滿足感稱為喜,而稱隨之而來的自在感稱為樂。你就讓這個自在的滿足感充滿全身,但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能量上,即使它已完全靜止。你不必匆忙,不過最後會達到一個地步,身與心經歷了足夠的喜與樂,你可以讓它們平息下來。或者有時喜念太強烈了,那時你就讓更為精細的呼吸感,進入喜悅中的覺知,接下來你轉入一個完全自在的層次。之後連自在感——一種啜飲愉悅的感覺——也平息了,把你留在了徹底的寂止狀態。 

  你在寂止中定駐下來後,可以開始尋找呼吸與覺知之間的分界線。在此之前,你一直在調御呼吸,嘗試怎樣呼吸法最舒適,怎樣不舒適,對此越來越敏感,你的調御越來越精細,直到可以放下調御,與呼吸同一體。這樣做,就使呼吸越來越精細,直到它徹底靜止。當一切穩定靜止下來之後,你的知覺和知覺對象自然而然就分開了,好比懸浮液中的化學物質沉澱下來。一旦知覺分離了出來,你可以開始直接調御心理因素,即影響你的覺知的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了。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為,因為目前呼吸已不作干擾。 

  這好比調節無線電頻道。只要有雜音,只要你還不曾調準電台頻率,就聽不見訊號的微妙。但是你一旦調到了那個頻率,雜音消失,各種細節會清晰起來。你調到心智的頻道,就能看見受與想的細微動態。你能看見那些動作的結果對你覺知的影響,過一陣,你會瞭解這種影響越精細越好。如此使它們安靜下來。等它們安靜下來時,你就剩下了覺知本身。

  不過,即使這個覺知也有上下起伏的時候,為了超越它們,佛陀讓你調御它們,如同你調御呼吸、調御受、想扥心理因素一樣。經文上談到令心勝喜、令心定、令心解脫。換句話說,在你對禪定各個階段越來越熟悉時,就會開始對知覺當前所需要的禪定層次有所瞭解。假如它不穩定,怎樣讓它穩定下來?你怎樣改變呼吸的感應,或者調整你的注意力讓心智更加穩定?禪定枯燥起來時怎樣做才能令心勝喜?從一個階段移到下一個階段,你確切需要放下什麼,才能讓心智離開一個比較弱的禪定境界,讓它在一個更強的境界裡安住下來?

  佛陀在談到修持這個階段裡的心解脫時,並不是在講徹底解脫。他講的解脫,是指比如你放下初禪的尋想(direct thought,尋)與評量(evaluation,伺),讓自己這兩個禪支的負擔中解脫出來,同時進入第二禪那,以此類推地進入不同禪定層次的情形。你這樣做時就會看到,出入那些層次,很多意義上是憑藉意志進行的。這一點很重要。你在禪定中,從一個階段轉到下一個階段,在心目一角注意,為了從一種體驗呼吸的方式轉到下一種方式、從一種穩定性轉到下一個層次的穩定性,自己在做些什麼,就會升起洞見。你可以看見,很多意義上這是一種心意所造的現象。

  這樣做,最後就把呼吸禪定引向了洞見。首先,有了無常的洞見,不僅是對於呼吸,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心智本身,因為你看見,即使那些穩定、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產生的。在這一切清新、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是一種重複的意志、意志、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有一種累贅的元素存在著。對於無常的洞見,與其說是你怎樣消化經驗,不如說是你怎樣產生經驗。你看見為了產生某一種特別的經驗需要付出的一切努力,就產生了問題:「這樣做值得嗎?這樣一直不停地產生、產生、產生這些經驗,難道不累贅嗎?」

之後問題變成了:「怎樣放下這個累贅呢?」 假如你不製造這些禪定境界,你唯一的選擇是不是就回去製造其它種類的經驗呢?或者有可能根本不去製造任何經驗?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每分每刻,都具有某種意願、意志的成分。你現在到了一個地步,那種意願的成分、意志的成分,開始明顯地成為累贅。特別是你環顧四周,問道:「我是為誰製造這個?到底是誰在體驗它?」 你就開始看見,你的自我感、這個體驗者是誰,是很難確定的,因為它由五蘊組成,五蘊本身是無常、苦、非我的。這位體驗者也是製造出來的。這樣就產生了經文中稱為nibbada的素質,可以譯成覺醒、幻滅。有時候譯文意義更強烈:厭棄。不管怎樣有一種你受夠了的感覺。你覺得淪陷於這個過程。你不再覺得這裡有任何滿足感。你要找一條出路。

  因此你就把注意力放在捨棄。根據經文,首先集中於無慾(dispassion,離貪),然後集中於止息(cessation,滅),最後是一種徹底的出離。換句話說,在最後階段,你放下作為製造者、體驗者、觀察者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種意願,哪怕是那些組成正道的辨知(想蘊)與思維構造(行蘊)。當正道的因素完成了它們的工作,你也把它們放下。

  所有這一切就圍繞著呼吸發生,在身與心交集的這一點上發生。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從來沒有讓你把呼吸這個禪定主題徹底放下。解脫道上的進展,正來自安住於當下,正是對這周圍發生的一切,越來越有知覺。你培養出一種全方位的知覺,不僅僅是身體的全方位,而且是心智的全方位。你看穿了那些盲點,是它們讓你明知自己在體會各種經驗,卻忘記了你必須製造那些經驗這個事實。就好像在看電影——燈光在屏幕上閃動了兩小時——接下來看一個講述這部電影攝製過程的紀錄片。你意識到,這上面耗費了幾個月、有時幾年的工夫,於是問題升起了:「這樣做值得嗎?」 區區幾個小時的享受,之後你就遺忘了——儘管為了製造它,花了那一切辛苦。

  因此當你以同樣方式看待你的一切經驗,看見製造它們時付出的那一切努力,問自己是否值得時:那個時候你就真正開始看穿幻相、開始覺醒,那個時候你就真的能放下了。你放下的不僅是來來去去的辨知與感覺,而且放下了製造它們的行為。你看見這種製造行為無處不在,包括了你的一切經驗。你無論善巧還是缺乏技巧,總是在製造什麼。心智每升起一個願望、每作一次選擇,就是在不斷地製造。這樣看,就有了壓迫感;這也在最後促使你捨棄。

  你捨棄了製造、捨棄了創造。捨棄之後豁然開朗。心智面向了一個全新的維度,非創造、無升起、無消逝。儘管那一刻沒有呼吸感、沒有身體感、沒有心智的操作與創造、作為體驗者與製造者的感覺,但也是直接與當下相接觸。佛陀談到這裡時,他的所有言辭都是比喻,所有的比喻都有關於自由。你試圖描述那個狀態,也只能說到這裡,但是怎樣達到那個狀態,卻可以說很多。那就是為什麼佛陀的教導如此詳細。他列出了所有的步驟,詳細解說怎樣到達那裡。但是假如你想知道終點究竟如何,不要去尋找它的詳細描述。只要跟隨那些步驟,你在當下就會有親身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