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强 让人不敢靠近:河南省地矿局市场主体建设浅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38:33
河南省地矿局市场主体建设浅释2009年06月16日 11:27    局记者站    浏览:1069

1.    市场主体建设的提出

2008年7月28日,河南省地矿局(下称我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仅组建4个月之时,即召开了全局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局长唐全国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到“市场主体建设”。2008年初,国土资源部曾提出:要努力建设地质勘查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要求,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资为主体,风险自担、收益自享,多渠道投入地质找矿的矿产勘查新机制。因此,我局要按照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和事企分开的改革要求,不仅要有发展地质事业的主体,更要加快建设市场主体。原来,局领导提出的市场主体建设是对部要求的响应和落实。

2.    什么是市场主体

要进行市场主体建设,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市场主体。

词典中的解释:市场主体即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就是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也包括政府和各种行政事业单位。

各种学术文献使用“市场主体”时则是多义的。如:市场主体是市场的参与者,是指买方、卖方、中介和其他团体;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即企业。提法很多,但基本相近。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市场主体中,企业是最重要的主体,或是市场的竞争主体。

3.    市场主体建设的理解

近些年,市场主体建设的应用范围很广,宏观经济中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都在提市场主体建设,随之在微观经济中也经常使用。如某企业也提出:“我们要加强市场主体建设”。宏观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建设,不仅是为了转化、改制企业,更是要各级政府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职能,尽可能地完善市场法规法则,包括市场经济的各种软硬件建设。

4.    地质勘查市场主体建设

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地质勘查市场主体建设,可理解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站在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高度,对全国各级地质勘查行业管理部门、地质勘查队伍管理部门以及地质勘查单位提出的一项改革任务。

5.    我局提出的市场主体建设

我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自去年至今一直在响应部领导的号召,致力于本局系统的市场主体建设。这里提出的市场主体建设旨在把我局这支地勘队伍(载体为各地勘单位)建设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今年年初,局领导在总体工作思路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主体建设。5月12日唐局长在地勘一院给院领导班子提要求时,对市场主体建设又作出了诠释:市场主体建设是我们今年的一大抓手,我们的改革要推进事企分开,创新勘查机制,建设规范的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产权必须明晰,管理必须科学,必须自负盈亏,才能抵抗风险。必须按照市场主体要求,以产权为纽带,戴好事业的帽子。我们要通过市场主体建设,推进地质勘查体制创新,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激发找矿活力,同时有效推进地勘单位改革。作为要求提得很好,但要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相当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

6.    地勘单位企业化

地勘单位的改革,按照国办发【1999】37号文的提法和业内多数人的认识,就是企业化。但如何理解企业化却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地勘队伍属地化之初,原地矿部的改革精英们认为:地勘单位以企业化走向的改革,是地勘单位的历史必然,且认为事转企不仅必然,而且紧迫,不能慢慢过渡,而应尽快实现(见地质出版社2000年10月《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研究》P27)。若照此观点行事,全国多数地勘单位将误入水深火热之中,地质勘查主力军将溃散,加强地质工作肯定落不到实处。属地化业已十年,地勘单位鲜见整体转企,但地勘单位企业化程度却提高了很多,绝大多数单位多方面胜于当初以倍数计。那么,地勘单位十年的改革是有益还是无益,是成功还是失败也就不言而喻了(当然还不能说完全成功,但起码说改革的路子是对的)。

7.    企业化的表现形式

地勘单位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总结一句话为: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经过地勘单位九年的探索、实践,这种表现形式终于被国家业务主管部门认可。这种表现形式既然有益又被认可,那就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走下去,再走十年又何妨?路终有尽头,不能到了尽头再找路。我国要在2020年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地勘单位改革到位只能在此之前。那么,我们在继续着这种表现形式之时,还要尽可能地把企业路子走得更实,使企业化经营程度更高。

8.    市场主体建设与企业化

市场主体建设与企业化二者提法不同,含义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当前的企业化有两方面的含义:既有管理体制的含义,又有经营机制的含义;既有局系统企业化程度的含义,又有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含义。从局系统管理体制上考虑,须应外引内联,以局为单元下功夫进行市场主体建设,既组建外引内联的资源性公司,又重组关联产业的集团型公司;从地勘单位管理体制上考虑,既要积极参与局有关的大公司建设,又要立足本单位的产业重组小而全的经济体——即地勘单位的市场主体建设。至于经营机制问题,也就是对各种产业均按企业管理的理念去经营。对我局而言,实际上是以加强市场主体建设来提高全局的企业化程度,进而加速河南新地矿的建设步伐。在此过程中理所当然地仍要戴好事业的帽子。

9. “两精干一过渡”与市场主体建设

国土资源部汪民副部长提出的地勘队伍改革的原则是“两精干一过渡”。对此,我们局已有了切合局情的诠释(见唐局长2008年7月28日在全局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我局提出的“一队一院一公司”的改革模式,恰好与“两精干一过渡”切题。其中的精干队伍闯市场,即为我局的市场主体建设之要义。

10. 河南省地矿局的实践

我局对“两精干一过渡”和市场主体建设的实践有三方面。一是完善公益性地勘队伍体系。除继续建实建强地调院外,又加强了地方公益性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在全省18个市建设区域性地调院,强化对国土资源管理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撑。二是加快了市场主体建设步伐。局属15个地勘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了豫矿资源型有限公司,局先后又与中国五矿集团合资组建了五鑫矿业公司、与河南煤化集团共建了商业勘查市场主体,与几个资源型城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是坚持“事企分开原则”,积极推广财务、人事、考评等的事企分开运行,完善发展评价和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在进一步深入,成果更需巩固、扩大。

11. 市场主体建设的障碍

市场主体建设涉及到政策层面、思想意识、科学决策、执行能力、组织落实等一系列方面。我们在实施中首当其冲的是体制机制问题。体制的障碍常使人束手无策,但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动出击,积极应对。

体制对我局市场主体建设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事业体制,在此体制下,多年来只能在事业框架中推行内部的企业化管理机制。这也是被称为地质工作或地勘队伍改革未“破局”、未“破题”的主要问题。即使像内蒙十院,新疆一队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效的单位,也同样遭遇此障碍。对此,我局已有足够认识,但并未坐等,从“试”和“闯”的角度已有实践,进而想方设法去破局破题。

其次是资源配置上的障碍。这也是全国性的问题,只是不同区域程度有别。这个问题已引起广泛的注意,部领导在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动员会议上对此不正常现象也提出了批评意见,规范有序的资源配置机制将向良性转化。障碍仍会有,但不是不可逾越。我局在实践中也尝试了一些有效办法。

再次,尚有一些诸如财政经济(财务、预算、统计)、劳动人事、工资奖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局限,问题不是很大,即使一时难以很好解决,但起码会有一些权宜之计和折衷办法,生产关系的左右和局限不可能永久,待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候,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不会等到暴发之时即会得以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起码在我局内部的体制机制问题,有关职能部门会积极应对解决的。

12. 积极寻求政策支持,稳妥推进市场主体建设

我局在地质找矿大讨论中不务虚而重实践、探路子的种种效应引起广泛反响,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各项工作开了好头,也为市场主体建设作了重要铺垫,借此良机应积极寻求政策支持,甚至可收到事半功倍、冲破一些体制障碍的效果。

市场主体建设是实现我局打造专业一流、实力雄厚、富裕和谐的河南新地矿宏伟目标的重要方面。我们定要围绕这一目标稳扎稳打。态度要积极,行动要务实,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以见实效为标志,且不可盲从,避免“炒夹生饭”,走回头路。不打无把握之仗,要从战略的高度选择切实可行的战术,战则必胜,胜则干净、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