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比寿麝香葡萄队长:中华思想文化6:唐儒道统之说(更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4:24

中华思想文化6:唐儒道统之说

 

《韩昌黎集·原道》:“儒学道统”之说,首倡于韩愈。他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传之于孔子,孔子传之于孟子。“轲之死不得传焉”。宋明理学家在赏识并接受其道统说的同时,将韩愈和全体汉唐儒师排挤在正统之外。他们认为孟子之后,道统千载不传,直至程[1][2]出世才“开历古之沉谜”,复明圣人之道。

现代新儒家则拒斥清儒,表明自己直承于程朱陆王。牟宗三[3]先生说:“吾人须知宋明儒学与明亡而俱亡,已三百年于兹。因先生之生命而重新活转了”。

纵观中国儒学史,所有的儒士无不以孔孟之嫡传者自诩,宋明儒师与现代新儒家尤为典型。不仅他们自己一向以道统之正统传人自居,世人亦多以之相许。

经过对原始儒学基本精神之体察和对宋明理学与现代新儒学的检讨认为:宋明儒师与现代新儒家所谓的“道统”并不契合孔孟之“道”,他们的理论体系不惟没有使原始儒学获得新的生命与发展的契机,反面遮蔽了原始儒学之真义,失落了原始儒学的人文精神。

唐代韩愈提出道统之说,《原道》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韩愈又说:“孟轲师子思,子思[4]之学,盖出曾子。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韩愈本人则以孟子继承者自居,并自谦说:“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李翱[5]说:“孔氏去远,杨朱[6]恣行,孟轲拒之,乃坏于成。戎风混华,异学魁横,兄尝辨之,孔道益明。” 皮日休[7]说:“千世之后,独有一常理先生[8],露臂瞋视,诟于千百人内。其言虽行,其道不胜。苟轩裳之士,世世有昌黎先生,则吾以为孟子矣。

[1]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洛阳伊川(今属河南省)人, 北宋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人称“二程”,为理学奠定了基础,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后追封洛国公,配祀孔庙。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程颢与其弟程颐,皆理学大师,世称“二程”。

[2]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

 

[3]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3]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5]李翱(772~841年),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李翱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曾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职。追随韩愈,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

[5]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反对儒墨,尤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尝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8]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