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孵化的龟怎么养:金州新区应对家庭养老功能缺失读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9:11:59

—金州新区应对家庭养老功能缺失读写

一片片浓墨重彩的养老保障的文件资料,铭刻着大连金州新区民政局的岁月留痕。其中,一篇题为《探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机制和管理办法,做好试点工作》的文字,最是耀眼夺目。走进字里行间,便见文中涵盖的内容,细解与剖析的论述,尽皆有据可考地诠释了本文的命题

“银发浪潮”汹涌而至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年龄的老化是挡不住的自然规律。进入90年代,“人口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尽,就在我国还在为控制人口进行不懈努力的同时,众多的人口却已悄然步入老年。有人说“21世纪是老年人的世纪”,中国尤是。4年前,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指出,中国正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已发展到年均增加800万人。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6亿,占总人口的14%。我国这种特殊的“未富先老”的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与此同时,“银发浪潮”也冲击到金州新区。据统计,目前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近10万,占户籍人口的近17%。人口的老龄化,使城乡的老年人口比例日趋上升。以七顶山街道为例,在总人口18000人中就有3000位老年人,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面对着近10万人口的老年人怎么养?这对于司职老龄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的民政局,是一个急需回答的命题。

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随着老年人的增多,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继承令人堪忧。尽人皆知,家庭养老是我国固有的优良传统,并得以代不绝际的传承。然时移势异,时下绵延几千年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因家庭结构发生着某种“裂变”而难以为继。细究其内情,除了变质于道德觉悟,更多的是缘于社会经济步入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大量以双职工和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小型家庭的出现,家庭成员社会角色的加重,而使家庭养老功能趋弱,子女难尽“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之责。对此,已见诸报端的一些零星资料也可资佐证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由此中国便有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并造就了“四二一”家庭结构。“80后”们结婚后,面对的是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这就注定了子女压力之大难以承受,家庭养老功能难尽人意。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是20世纪50年代的25倍,在照顾老人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有的家庭一对夫妻要照顾4个老人,如果是下岗职工的话,家庭生活就会出现很多困难,无钱雇用日间照料的护工和无法机构养老。与之相反,有的子女虽然有钱让老人去机构养老,而老人又不愿去。或者有的老人即使去机构养老,可其子女又怕招来不孝之嫌而不允。再者,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也直接影响了子女对父母行孝。例如,子女远离家乡,留守在家的老人,终年得不到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老人病了,子女们想24小时守在身边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对卧床不起的老人来说,子女更加难以承担长期照料的责任。因为社会竞争很激烈,时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同时,又因人们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转变,人口流动的空前深广程度,而造就了“空巢老人”的普遍现象,而且其数量与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在我国1.6亿老年人中,就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他们虽然物质生活不成问题,但很多人孤独寂寞,日常生活得不到照料、精神上得不到慰藉,感受不到老年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因而,出现了一些令人心酸甚至是悲痛的情景:“来回坐公交车排解寂寞”和“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状况屡见不鲜;又据报载《八旬老母状告“孝子”》。原因是:子女们虽然提供充足的物质赡养,但是他们两三个月回家一次,没说几句话就走了,害怕孤独寂寞,希望能多陪陪;再如:“空巢”老人死在家中后,子女浑然不知也见报端。如中山三乡镇一何姓老者,死后7年才被发现;更发人深思的是,报载:“不差钱”的87岁老太太走上不归路。她有3子2女,哪个儿子一年都能给十万、八万的。老人吃的要啥有啥,穿的是一摞一打的。可是只因“空巢”见不着儿女,唠唠嗑说心里话,出去找人聊天也不方便,独守“空巢”精神折磨无法忍受而服农药自杀了。可见,无论是日间无子女照料的老人,还是子女“山高水远他乡留”的“空巢”老人,均因孤独寂寞无伴渴望得到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而他们的子女即使有心尽孝也力所难及。

对照反思于上所列种种现象,虽然个别案例在本区尚未见闻,但那些带有共性的普遍现象也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因而,致于家庭养老功能难尽人意,使众多老人孤独无助,蒙受难忍之苦。这种全在不言中的无声“抗议”,即足以佐证:我区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挑战。

构建养老新模式

面对“银发浪潮”的冲击,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如何抓紧时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老龄问题。那么,出路何在?对此,区党工委、管委会十分重视,并纳入工作日程,认真分析研究,认为必须坚持“走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路”,而市政府倡导的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办法是一种介于“政府、社会与家庭”之间的新型养老形式。于是,便据此做出安排部署,责成民政局具体抓。从2010年起,金州新区启动实施了《大连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规划(20102012)》,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建设25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社区养老和日间托老服务平台。2010年全区建成7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今年的9所已建设完毕,另9所将在明年建成。届时,25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覆盖全区域内的19个街道。

为了抓好运营,充分发挥其作用,拟将出台《金州新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其所含内容是:对建设标准、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队伍、各项制度等提出具体要求;整合社区服务资源,配备呼叫系统,将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带来极大方便。使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居家养老”(即上门服务、中介服务、应急救助服务、健身康复服务、精神慰藉与文化生活服务)、“日间托老”的服务平台。

对于所需费用,决定给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用于水、电、暖、宽带、养护员的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维护等基础费用。居家养老服务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与优惠的有偿服务相结合,对城市60岁以上的“三无”老年人、遗属孤老、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给予每月100元、生活半自理老年人每月300元、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每月5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补贴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负担。对农村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适时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对于生活条件较好的老年人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给予优惠的有偿服务。

根据《三年规划》,去年、今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支付480万元。此外,区慈善总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资助。前时,大李家街道城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会长孙佩丽亲自出席,并赠送价值10万元的健身康复器材。她当众承诺,对建成的所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样赠送价值10万元的器具。

目前,在已建成的16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站前街道、海青岛街道、七顶山街道、大孤山街道、友谊街道、马桥子街道投入了运营和试运营。运营中见出,因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绝大多数老人都更喜欢在家中颐养天年。据此,居家养老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中的重要一项。老人在自家养老,既方便子女前来探望,也有利于老人享受天伦之乐。但因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就必须有社会化的服务提供支持,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即可弥补这方面的缺失。这种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老人需要提供服务只需要打个电话,就能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得到无偿或优惠的有偿服务。站前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居家养老方面,做到以“立足社区、面向老人、专业护理”为特点,根据老人需求设立服务项目,如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三大类,细分为送餐、洗澡、康复锻炼、陪送看病、打扫卫生、洗衣、电话探访等。现已接纳100人,这种服务模式非常受老年人的欢迎,并称赞说: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等于为老人提供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能够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享受到专业的照顾。

日间托老:老人有了专门的托老所。七顶山街道的刘会章老人,今年87岁了,老伴多年就已前去世,儿女们都在开发区工作,白天一个人在家闷得慌,她就喜欢到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并满意地说:“这里环境很好,宽敞明亮,还有各种活动室,非常适合老年人养老”。可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日间托老”。走进这养老服务中心,映入眼帘首先是一排非常整齐的平房,几位老人正在房前边晒太阳。宽敞明亮的大院里,除了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外,还有几块小菜地,有的老人正在和工作人员一起摘西红柿。而在院子一侧平房里,还设有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学习室和健身康复室。日间休息室里干净整洁,配备了衣架、暖水瓶等必要生活用品。休闲娱乐室有电视机、音响和DVD播放机、麻将桌、棋牌桌等娱乐设施。图书学习室里书架上藏书还不算多,但已经吸纳老人前来翻阅。目前这里可接纳日间托老100人。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面积需要大于200平方米之规定,有的具有机构养老功能。目前,站前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面积1800多平方米,现有床位50张。七顶山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满足老人们的不同需求,不但准备了床位,还搭建了火炕,应用的被褥等物品已准备就绪,可接纳50名老人。全区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也都有数量不等的床位。随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全部建成和完善,未来其机构养老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金州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虽然还在陆续兴建中,运营的只是部分且又时间短,但所发挥的“家庭养老、日间托老、机构养老”的服务作用却初现“功效”。对此,因纸笔所限,这里不予累述。总之,于上所述的这种养老模式,足以“一滴水见太阳”地印证: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新模式,着实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满足了子女省心老人安心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