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刘伯承、林彪、粟裕是兵团司令员? ——兼论华东野战军是否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51:21
刘伯承、林彪、粟裕是兵团司令员? ——兼论华东野战军是否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张雄文
按:好些朋友给我写邮件,说原本铁板丁丁的华东野战军,被某些人断章取义弄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或者兵团,还有地方中央局指挥、调动野战军的谬论,问我能否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很多年前,我也是网络上一个韧性颇强的草根(但一直用的真名),说过一些矫枉过正的愤激话。但后来意识到,要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意见,靠没有门槛纯粹耗费时间的网络是做不到的,所以才转而著述并求得官方认可公开出版发行,以求恢复真实的历史原貌。所以当电视连续剧《粟裕大将》扮演者郭广平老师和我联系时说,我的书对他影响最大时,心里不免获得了许多安慰。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如今,闲暇功夫也偶尔浏览网络的论坛,只觉吵嚷依旧,不同的是,似乎随着网络的更加普及,会上网的人越发增多,缺乏道德底线的人多起来,为黑而黑已成司空见惯。不过,也越发没有人将网络当一回事,人们认可的还是书籍,或由书籍而来的网络。对现当代历史而言,如果没有一定水准的机构进行把关,由着感情与私欲泛滥,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历史学家杨奎松说:“历史研究上,任何一种有说服力的论证,首先取决于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其次则取决于对史料分析和运用的水平(即不能歪解)。”基于这一点,我很赞同一位博友的评论:

从负责任的观点来讲,一个历史事件的结论是由许多历史事实,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从不同侧面综合分析得出来的。现在有些人往往从某一点出发,以僵化的、片面、形而上学的方法来提出不同意见,美其名曰还历史本来面目。

这些人往往打着说真话的旗号,貌似真诚、勇敢、大胆直言,其实,这些人本质无外乎两种:

一、少不更事,哗众取宠。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不甘寂寞,想出风头,抓住某一点就以偏概全,妄下结论。这类人需要静下心来学习。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二、居心叵测,浑水摸鱼。这种人最可恶,他们往往揪住一点不放,就和复读机一样,一遍遍的喊叫,妄图推翻一个个对他们不利的历史定论,打乱人们的历史观和由此形成的世界观,蒙蔽毒害广大网友,以求乱中取胜,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类人是真正的坏人,对于这种人,不要讲什么仁慈,不要试图对他们晓之以理,因为他们什么道理都懂,就是成心破坏,对这些人,只有一个办法:打狗棒伺候,使劲招呼!

回到正题上,朋友们要我说说华东野战军曾经差点改成晋冀鲁豫野战军是怎么回事,正好即将问世的《毛泽东粟裕与淮海战役》一书中对此有所论及,因此转发上来,以作解答。至于那些毫无“对史料分析和运用的水平”,仅仅对史料(譬如电报等)近乎恶意断章取义甚至篡改愿意的网络无名氏,比如地方中央局指挥野战军的谬论,大可不必理睬,不然反而抬高了他们,正中其寂寞无聊之下怀了。

《毛泽东粟裕与淮海战役》节选

这时的中原地区,毛泽东分别划归晋冀鲁豫和中原两个中央局管辖,前者实际负责的代理书记是薄一波,后者的书记是邓小平(1947年5月16日就任)。

陈粟大军所在的豫皖苏地区原属于华中局和新四军,此时归晋冀鲁豫中央局管辖粟裕“子养电”发出3天后的1月26日,被划归华东局所属的华中分局,随后又在3月30日划归新扩大组建的中原局),刘邓的大别山区(鄂豫皖)、陈谢的豫陕鄂则均属于中原局。

这三块地盘上的三路大军也相对独立,都直属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挥。

陈赓、谢富治虽然是刘伯承、邓小平多年的老部下,所部也主要由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和9纵组成,陈赓还说:“我们吃刘邓的饭11”,但他们此前实际一直被毛泽东作为一支方面军,担负战略机动任务。

他们先是被指令“受彭(德怀)习(仲勋)指挥”,准备增援陕北。不久,又奉命掉头南下中原的豫西,“归刘邓直接指挥12”。

但因为他们与大别山深处的刘伯承、邓小平相距甚远,刘邓的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正遭到蒋介石33个旅的雄厚兵力以“人海战术”群殴围攻,行军、作战频繁,自顾不暇,许多时候电台都不曾打开,毛泽东只好又电令“陈谢暂为军委指挥13”。

看“名”当然还得看“实”。

毛泽东事实上也的确在直接指挥陈谢大军,前后发给他们各种行动的重要指令达20余份之多。直到刘伯承、邓小平转出大别山后,他还在命令:陈谢集团“仍受我们指挥”。

正因为这些“不凡”经历,陈谢大军的将领们有点“傲”。刘伯承后来在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报告中批评说:“四纵(即陈谢大军)干部中,有的背了与陈粟、刘邓并列的所谓陈谢大军的包袱,要求单独活动。”也就是不愿“屈居”刘邓大军行列,受刘邓指挥。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陈粟大军也如此。

[size=+0] 陈毅、粟裕初到鲁西南的1947年8月11日,毛泽东曾命令:“统一归刘邓指挥14。[size=+0]”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这是为配合刘邓挺进大别山之举的权宜之策。实际上,刘伯承、邓小平很快一跃千里,率领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一头扎进了云雾深锁的大别山,陈毅、粟裕也就依然直属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挥。

5天后,为保障战略远征,远离华东“老家”的陈粟大军的供应,毛泽东致电不曾南征大别山,主持晋冀鲁豫军区实际工作、职责为“管理本区范围内的动员、训练、兵工生产与负责供给前方”的第二副司令员滕代远,首先说明“我山东主力6个纵队及炮纵均在冀鲁豫及豫皖苏地区作战”。

随后,他指令说:“你们必须以全力援助解决供应问题,即派负责人去聊城、寿张找陈粟商量15。”

这年9月22日,为统筹中原三路大军的后勤供给,特别是远离华东大后方的陈粟大军供给,毛泽东甚至让陈粟大军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原为华东局领导)。

其主要目的也不是作战,而是在统一建制下,保障陈粟大军的后勤供应,毛泽东在同一份电报中强调:“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三军的供给工作”,并且叮嘱说“由于目前华东地区与渤海隔断及陈粟西兵团(即陈粟大军)执行新战略任务”,“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16”。

陈粟大军的后勤,也就由晋冀鲁豫中央局代理书记薄一波及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具体负责。

但收录这份电报的《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根据清楚明了的历史事实,在注释中准确无误地指出:“陈粟西兵团建制当时没有变,仍属华东野战军”。也就是说这一更改番号的指令,最后并没有实行。兵强马壮的华东野战军也就有惊无险,避免了一次出人意料的分割。

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陈毅传》也指出:“这个电报所作的规定后来有一部分并没有实行18”,其中就包括了这次“改名换姓”。

这也是后来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政委郭化若回忆时,说“粟裕最能代表我们整个华东部队”,认为“他从未离开过华东战场”的原因之一。他所称的“华东战场”是一种大而化之的通俗说法,也就是说指的是华东野战军所在的战场。

20余天后的10月15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再次电示陈毅、粟裕,要求“你们部队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对内则属晋冀鲁豫建制。”而且又一次强调主要目的是:“以利部队补给及地方工作之统筹17。”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这一更改为晋冀鲁豫军区建制的决定最后依旧未实行,华野西兵团(即陈粟大军)的补给也仍然主要由华东局和华东军区负责。

例如,为保障粟裕率部南渡长江,华东局于1948年2月18日致电中共中央并告粟裕,说“华东局可拨出黄金五千两、白洋五百万元、已经印好的华中票十亿元交粟裕”,但“白洋从远处取出并运来,恐时间来不及”。因此,华东局向中央建议:“请邯郸局(即晋冀鲁豫中央局)借白洋五百万元交粟等,由华东局来还。”

同时,不仅陈毅、粟裕两位华东野战军统帅始终称所部为“华野”,即便有此设想的毛泽东本人,也随即改变了这一决定,对内对外都依然称华东野战军,并将晋冀鲁豫野战军称为华野的“友军”。

这年11月28日,毛泽东致电主持华野总部工作的粟裕,指令华野主力“以今年9月初至明年8月底之一年时间,做到完成土改,消灭敌人两大任务”之后,还交代“将此两大任务明确告知各级一切干部,并领导他们与刘邓、陈谢两军比赛,有步骤地完成任务,不落在友军之后19”。

有意思的是,他明确给予华东野战军主力任务的同时,还特意引导、要求粟裕率部与“友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比赛,内容则是“完成土改”和“消灭敌人”,华东野战军最后以豫皖苏地区各项工作首屈一指而拔得新组建的中原局各区头筹。

2个月后的1948年3月4日,主持华野总部工作的粟裕还奉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令,以“陈毅、粟裕、谭震林”的名义发出《关于华东野战军编组四个兵团及干部配备的命令》,指出“为适应形势发展和作战指挥便利,奉中央电令,统一华东野战军之番号编制”,将分处晋冀鲁豫和华东内外两线的华东野战军全军12个纵队组编为4个兵团:

1、4、6纵为华野第一兵团,粟裕兼任司令员和政委;7、9、13纵为华野第二兵团,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兼任政委;3、8、10纵为华野第三兵团,陈士榘兼司令员,唐亮兼政委;2、11、12纵为华野第四兵团,韦国清为司令员,陈丕显为政委20。

这四个兵团的军政主官,除原纵队级将领擢升的许世友、韦国清、陈丕显外,其余分别由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分别亲自兼任,客观上加强了对各个兵团的领导与指挥。

从《粟裕文选》的原始电文看,陈毅、粟裕除按毛泽东的电令“集中精力,指挥西兵团(陈粟大军)及规定区域一切武装之作战”外,也依然在指导留在华东内线的华野东兵团(即后来的山东兵团、华野第二兵团)、华野苏北部队(即后来的苏北兵团、华野第四兵团)作战(这些区域与武装,均不在晋冀鲁豫中央局管辖范围之内)。

正因作为华野主力的陈粟大军并未更名为晋冀鲁豫野战军,也未归入晋冀鲁豫军区建制或者仅“对外称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依然是一个完璧如初的整体,粟裕“子养电”发出4天后的1月26日,为“威胁”蒋介石的南京、上海,毛泽东决定恢复过去的华中分局,继续归属华东局。

同时,他还决定将华野主力经营的豫皖苏地区,从晋冀鲁豫中央局划归华东局管辖的华中分局,许世友、谭震林的华东野战军东兵团主力也南下苏北,统归陈(毅)粟(裕)指挥”。他电令说:

许(世友)谭(震林)率7、9两纵休整完毕后,由胶济线向苏北出动。今后苏北、苏中可形成一重要战场,威胁京沪。中央决定恢复华中分局,陈毅为书记,邓子恢为副书记,受华东局领导,管辖现豫皖苏地区、苏北苏中地区及巢湖以东之淮南地区,七、九两纵及一切华中部队统归陈(毅)粟(裕)指挥21。

毛泽东决定让许世友、谭震林南下苏北,“7、9两纵及一切华中部队统归陈粟指挥”,这就是说,他决定将分属两个战略区的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即陈粟大军)与东兵团主力,在华东战略区范围内重归“一统”。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华野“西兵团”仅仅是一种便于区别的通俗泛称,并非一级正规的兵团建制单位,它既没有如同粟裕建议成立的东兵团一样设立单独的兵团指挥机构,而是由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和华野前委直接指挥,规模也远远超过一个兵团建制应有的人数,包括有一纵、三纵、四纵、六纵、八纵、十纵以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的11纵等部队,是华野司令部所在的主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兵团”的解释有两个含义:一是军队一级组织,下辖几个军或师,二是泛指团以上的部队。中央军委与毛泽东以及华野司令部的电报中多次有“西兵团”的称呼,便是第二个含义。

这在当时的电文中司空见惯。例如,毛泽东在1948年3月20日下发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中,便将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称为“刘邓兵团”;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称为“晋察冀兵团”;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则称为“东北兵团”。 附几份中央军委的电报(分别选自《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与《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

一、“陈粟西兵团建制当时没有变,仍属华东野战军”


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制〔1〕(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刘邓,徐滕薄,陈粟,张邓,饶黎张曾〔2〕(并转许谭〔3〕)并告朱刘,叶杨〔4〕:
  由于目前华东地区与渤海隔断及陈粟西兵团〔5〕执行新战略任务,特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重新区分如下:
  一、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6〕,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除现辖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外,王秉璋纵队〔7〕划归其直辖。
  二、渤海区暂时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
  三、陈、粟、张、邓四同志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为委员,邓小平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陈毅为该局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负责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地区之党政军民工作,以利直接支援前线。张、邓代表该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
  四、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给。在目前,除供应刘邓、陈谢两军不可放松外,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
  五、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8〕,由许、谭负责指挥,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中央军委
  申养
 

【出处】
  根据周恩来手稿刊印。
  【注释】
  〔1〕这是周恩来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起草的给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等的电报,经毛泽东修改过。
  〔2〕徐滕薄,指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二副司令员和第一副政治委员。陈粟,指陈毅、粟裕,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张邓,指张鼎丞、邓子恢,当时均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饶张黎曾,指饶漱石、张云逸、黎玉、曾生,当时分别任华东军区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和两广纵队司令员。
  〔3〕许谭,指许世友、谭震林,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东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4〕朱刘,指朱德和刘少奇。叶杨,指叶剑英、杨尚昆,当时分别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和副书记。
  〔5〕西兵团,指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亦称外线兵团,下辖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并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6〕陈粟西兵团建制当时没有变,仍属华东野战军。
  〔7〕王秉璋纵队,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纵队司令员王秉璋。
  〔8〕东兵团,指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亦称内线兵团。下辖第二、第七、第九和第十三纵队。东兵团名称当时没有改变,到一九四八年二月改称山东兵团。


二、刘邓大军、陈粟大军、陈谢大军也可以成为“兵团”

加紧进行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渡河南下后的后勤支援工作(一九四七年九月二日)

  邯郸局并告刘邓,陈粟,陈谢:
  代远未陷电〔2〕悉。后勤支援工作,均在加紧进行,甚慰。
  刘邓所需一千驮骡,运送弹药器材,望加紧准备,何时经何路南送由刘邓决定。刘邓兵团是否尚需送冬衣,可否就地解决,望与刘邓电商。刘邓台前因行军少出,近已畅通。鄂北、陕南、关中、河南、安徽乃至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如你们有五万分之一图底,可依次陆续翻印,以备刘邓、陈谢、陈粟三个兵团现在及将来需用。陈粟于九月三日率六、十两纵渡河,渡后王秉璋纵队〔3〕即归陈粟指挥;陈粟过河后,全军人数及所需粮秣、经费、被服及其他供应,望与陈粟直接电商。陈谢兵团冬衣如何送法,望与陈谢电商。
  军委
  申冬

  【出处】

  根据周恩来手稿刊印。

三、林罗,陈粟,许谭,刘邓,榘唐,陈谢,向前,彭张赵,杨罗杨所部都可以称为“野战兵团”


各野战兵团须总结攻城和实施城市政策的经验(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日)

  中工委转林罗,陈粟,许谭,刘邓,榘唐,陈谢,向前,彭张赵,杨罗杨〔2〕:

  最近除陈粟三个纵队抽至河北整训外,其他各野战兵团均在攻占与将要攻占一些城市,因此,在攻城战中及城市政策上,我们已取得与将取得一些经验。中央军委特责成我各野战兵团首长和前委于最近休整期间收集和研究好坏典型,总结下述两项经验电告:
  (一)攻城战的经验,包含敌人城厢内外的防御系统,工事的种类、构造、强度及其特点和弱点;工事守备的兵力火力及敌人防守的战术、指挥及其强点和弱点;我方破坏敌人防御系统夺取敌人工事的整个过程和战斗要领(从侦察、计划、部署兵力、配备火力、近迫作业、爆炸攻击一直到摧毁占领),特别是政治动员、群众创造以及战术战斗中之得失等等。
  (二)城市政策的实施经验,包含攻城前的政治动员、政策讨论、组织准备、命令下达;入城后的临时政权组织,军队纪律,对国民党及其政府、特务、警察、监狱、报纸,对各阶级及其团体,对工商业、学校、医院(据刘邓报,漯河一个很完备的美国医院被烧,群众不满意。据粟电,在他们接收前已烧掉。陈谢应检查此事经过教训)等等的政策及其实施的经过和效果,特别是人民中的反映及我们政策实施的得失和偏向等等。
  中央军委
  寅哿
  【出处】根据周恩来手稿刊印。


四、陈粟大军所在的豫皖苏地区曾经被划归华东局,后来才划归中原局,并非中原局打出来的,而是划归的。
 南线三军三个月作战的方针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六日)

刘邓李,并告粟,陈谢,徐滕薄〔2〕,华东局,邓子恢〔3〕,中工委:

有午电〔4〕及小平、刘邓报告一般情况各电均悉。(一)陈粟〔5〕、陈谢两军本月休整,丑月开始新作战,丑寅卯三个月包括作战间隙中的几次短期休息在内,可以举行三次至四次较大战役,歼灭大批敌人,即可有力地帮助你们。(二)你们在三个月内,以分遣坚持,多休息打小仗,待三万新兵到手充实部队后,则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三个月后南北配合行动,可能进入打大歼灭战之阶段。(三)三个月内,陈粟、陈谢两军作战原则是调动敌人打中等规模之歼灭战。其机动范围是郑洛潼〔6〕方向,南阳、襄樊方向,信阳、广水方向,淮阳、开封方向。总以能歼灭较多敌人,首先配合你们,其次配合彭张〔7〕及徐滕薄,又其次配合苏中、苏北为原则。(四)请徐滕薄除训练兵准备输送前方外,注意炮弹、手榴弹及炸药对于南线各军之供给。(五)彭贺陈〔8〕到中央会商完毕,彭张军丑齐以前从清涧以北开始南进,陈于月底动身东返,经中工委、五台、渤海、邯郸转达中央方针后,约寅初可到部队。(六)许谭〔9〕率七九两纵休整完毕后,由胶济线向苏北出动。今后苏北、苏中可形成一重要战场,威胁京沪〔10〕。中央决定,恢复华中分局〔11〕,陈毅为书记,邓子恢为副书记,受华东局领导,管辖现豫皖苏地区、苏北苏中地区及巢湖以东之淮南地区,七、九两纵及一切华中部队统归陈粟指挥。
军 委
子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五、刘伯承、林彪的野战军都曾被中央军委称为“兵团”。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关于情况的通报 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日)

一、最近几个月,中央集中全力解决在新形势下面关于土地改革方面、关于工商业方面、关于统一战线方面、关于整党方面、关于新区工作方面的各项具体的政策和策略的问题,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偏向,而主要是“左”的偏向。我们党的历史情况表明,在我党和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时期,党内容易发生右的偏向,而在我党和国民党分裂时期,党内容易发生“左”的偏向。现在的“左”的偏向,主要的是侵犯中农,侵犯民族资产阶级,职工运动中片面强调工人眼前福利,对待地主和对待富农没有区别,对待地主的大中小、恶霸非恶霸没有区别,不按平分原则给地主留下必要的生活出路,在镇压反革命斗争中越出了某些政策界限,以及不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党派,不要开明绅士,在新解放区忽视缩小打击面(即忽视中立富农和小地主)在策略上的重要性,工作步骤上的急性病等。这些“左”的偏向,在过去大约两年的时间内,各解放区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有时成了严重的冒险主义倾向。好在纠正这类偏向并不甚困难,几个月内已经大体上纠正过来了,或者正在纠正着。但须各级领导者着重用力才能彻底纠正此类偏向。右的偏向主要是过高地估计敌人的力量,惧怕美国大量援蒋,对长期战争有些厌倦,对国际民主力量的强大的程度有些怀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消灭封建制度,对党内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熟视无睹等。但这类偏向现在不是主要的,改正亦不困难。最近几个月,我党在战争、土地改革、整党整军、发展新区和争取民主党派等方面均有成绩,在这些工作中所发生的偏向有了着重的纠正,或正在纠正中,这样就可以使整个中国革命运动走上健全发展的轨道。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二、由于对美国和蒋介石存着某种幻想,对我党和人民具有足以战胜一切内外敌人的力量表示怀疑,并因此认为所谓第三条道路〔2〕尚有存在可能、将自己处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地位的某些民主人士,在国民党的突然的攻势之下,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最后终于在一九四八年一月间采用我党的口号,声明反蒋反美,联共联苏〔3〕。对于这些人,我们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的政策,对他们的某些错误观点则作适当的批评。在将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时,邀请他们一部分人参加政府工作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这些人的特点是从来不愿意接近劳动群众,又习惯于大城市的生活,不愿轻易到解放区来。虽然如此,他们所代表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却有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应当争取他们。估计要待我们有更大的胜利,夺取几个例如沈阳、北平、天津那样的城市,共产党胜、国民党败的形势业已完全判明以后,邀请他们参加中央人民政府,他们可能愿意来解放区和我们共事。

三、本年内,我们不准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因为时机还未成熟。在本年蒋介石的伪国大开会选举蒋介石当了总统〔4〕,他的威信更加破产之后,在我们取得更大胜利,扩大更多地方,并且最好在取得一二个头等大城市之后,在东北、华北、山东、苏北、河南、湖北、安徽等区连成一片之后,便有完全的必要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其时机大约在一九四九年。目前我们正将晋察冀区、晋冀鲁豫区和山东的渤海区统一在一个党委(华北局)、一个政府、一个军事机构的指挥之下(渤海区也许迟一点合并),这三区包括陇海路以北、津浦路〔5〕和渤海以西、同蒲路以东、平绥路〔6〕以南的广大地区〔7〕。这三区业已连成一片,共有人口五千万,大约短期内即可完成合并任务。这样做,可以有力地支援南线作战,可以抽出许多干部输往新解放区。该区的领导中心设在石家庄。中央亦准备移至华北,同中央工作委员会〔8〕合并。

四、我南线各军,即山东兵团九个旅,苏北兵团七个旅,河淮间兵团二十一个旅,豫鄂陕兵团十个旅,江淮汉水间兵团十九个旅,西北兵团十二个旅,晋南豫北兵团十二个旅,除江淮汉水间刘邓兵团〔9〕的主力因白崇禧集中兵力向大别山进攻〔10〕,未获休整,到二月底才抽出一部到淮河以北休整外,其余各兵团均在十二月至二月间作了休整。这是过去二十个月作战中的第一次大休整。这次休整,采取群众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成分,查工作,查斗志)和群众性练兵(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方法,发动了全军指挥员战斗员的高度的革命积极性,教好了或清除了一部分军队中的地主、富农分子或坏分子,提高了纪律,讲明了土地改革中的各项政策、对待工商业和知识分子的政策,发扬了军队中的民主作风,提高了军事技术和战术。这样就使得我军极大地增长了战斗力。现在除刘邓兵团的一部尚在休整外,各兵团均已于二月底三月初先后开始新的作战行动,并在两星期内歼敌九个旅。北线各军,即东北兵团四十六个旅、晋察冀兵团十八个旅、晋绥兵团两个旅,在冬季则大部作战,一部休整。东北兵团,利用辽河结冰,举行了三个月作战,歼敌八个旅,争取敌一个旅起义,攻占彰武、法库、新立屯、辽阳、鞍山、营口和四平街,并收复吉林。该兵团现已开始休整。俟休整完毕,或打长春,或打北宁路〔11〕上之敌。晋察冀兵团休整一个多月,现已向平绥线行动。晋绥兵团数量较小,其主要任务是对阎锡山起钳制作用。总计我军现有南北两线大小十个兵团,正规兵力已达五十个纵队(等于国民党的整编师),一百五十六个旅(等于国民党的整编旅),一百三十二万二千余人,平均每旅(三个团)人数八千左右。此外,尚有非正规军,包括地方兵团、部队、游击队、后方军事机关、军事学校等在内,一百一十六万八千余人(其中作战部队占八十万人),全军总计为二百四十九万一千余人。而在一九四六年七月以前,我们只有正规军二十八个纵队,一百一十八个旅,六十一万二千余人,平均每旅(三个团)人数不足五千;加上非正规军六十六万五千余人,总计一百二十七万八千余人。可以看出,我们的军队现在是壮大了。旅的数目增加不多,每旅的人数却大为增加。经过二十个月作战,战斗力亦大为增加。

……在这两区,国民党军还有主动权(淮河以北地区,由于我抽出九个主力旅开至黄河以北休整,准备使用于其他方面,故国民党军有了主动权)。其余一切战场的敌军,全是被动挨打。具有对我特别有利形势的战场是东北、山东、西北、苏北、晋察冀、晋冀鲁豫和郑汉路〔18〕以西、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