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矩阵 左手系右手系:秩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4:11:47
秩序感--人类行为的全部动机2010-12-12 16:08

对秩序感的思考源于几年前对心理学的关注。哲学都在、心理学和宗教似乎都在要去解决一个问题:什么决定了人的行为。不同的学科给出了不同的解答,但众多理论学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差强人意。于此同时新的理论又不断涌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我用一个名词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当一个自己十分关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解答时,会激起人们的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又会驱动人去寻求解答,也可以理解为寻求因该问题的无法解答而缺失的秩序感,进而推得,人类是否在生活中不断的构建一种秩序感?秩序感是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在一开始,我只把秩序感作为众多决定因素的一种,但后来我发现,秩序感似乎是唯一因素。我并非要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来使本已繁杂的理论混乱不堪,但经过我几年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秩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秩序感概念的价值将在下文做详细的阐述,当务之急是把秩序感的理论呈现出来。
秩序在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一个词。人人都希望有秩序的生活,而不是混乱不堪,这是无须质疑的。但也会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标新立异,否定常规。其实年轻人的表现正是对秩序感的需求,只不过这种秩序感与他们的父母不一样。当我们说年轻人标新立异时,只是站在自己的秩序感立场上,那么可不可以这样说,年轻人同样认为我们也是标新立异。
以一天的工作为例,我们会发现秩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起床之前,我们都有一个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钟,让我们在夜间有充足的休息,白天能够全力工作。闹钟声起,起床洗漱,洗漱用品的整齐摆放就很重要了。出门赶公交,我们希望公交能够准时到达。上班时,我们不愿意接受使人一头雾水的工作;与朋友交往我们尽量避免纷争。其实人类对秩序的需求要更为广泛和深刻。人类的科学研究是对自然秩序的一种追求,法律和道德更意在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个体对秩序的需求便构成了人类的秩序感。秩序感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包含自我肯定和接受,人际关系融洽和对物质环境能够清晰认知的和谐的心理状态。秩序感似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要想说明白这个概念,我不得不转向其 反面,即秩序感缺失。我很武断地给出一个论断,即所有的焦虑、恐惧、敏感和不适应其原因都是秩序感的缺失。因为在我看来,这个论断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秩序感缺失,也可能分析这种状态出现的原因。一般来说,其原因无非是自我否定、人际关系混乱和对物理环境和文化符号缺乏认识。工作的例子和科学研究、道德法律都是人类秩序感的表现。
从定义上看出秩序感是由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和环境认知三个方面组成。这三个方面分别称之为自我秩序感、人际关系秩序感和环境秩序感。三者紧密联系共同构成秩序感。当其中一方面出现秩序感缺失则整个秩序感便处于缺失的状态。
首先谈一下环境秩序感,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秩序感是其他秩序感的基础。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是时,首先做的熟悉环境。对物理环境和文化符号的正确认知是建立人际秩序感和自我秩序感的重要条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第一次做某事时,总会有些惴惴不安,会有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有一个朋友去烫发,他问理发师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即“头发烫过之后还会长长吗?”。这么幼稚的问题怎么会出自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之口呢?只有一个解释他对烫发缺乏必要的认识而产生不安的情绪。这种不安的情绪又过于强烈,以至于理智无法涉足。不安的情绪我们就可以解释为环境秩序感缺失造成的结果。环境秩序感来源于人类对环境的认知需要。当原始人看到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时,首先感到的是恐惧,这是一种秩序感缺失的表现。恐惧驱使人们去建立一套环境秩序,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神话故事。当人们再次面对这些自然现象时,恐惧感或许已经荡然无存了,留下的或许是赞许和感慨。科学意识的觉醒使人类不再满足于神话的解释,更多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求科学的解释,从而确定另一种秩序感。无论科学和神话,人们都在寻求对环境现象的解释,这正是环境秩序感的表现。
其次,人际秩序感显然在秩序感中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人际互动是形成自我概念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人际秩序感对自我秩序感产生重要的影响。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秩序感就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寻求一种平衡。人类历史经历几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每种声音都对应着一种人际秩序感。人际秩序感的建立于社会形态的稳定紧密相连。人际秩序感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以及社会活动中产生的评价性体验。
最后说一下自我秩序感,自我秩序感处于中心地位,因为自我是认识世界,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点,同时自我秩序感的形成又受到环境秩序感和人际秩序感的影响。童年期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儿童在这一时期是最容易受到家长的否定甚至家庭暴力。家长的否定和暴力极易导致儿童自我秩序感的混乱。当然,中国有句老话:棍棒出孝子。这句话也只是概括了极少数人,而且这部分人要么超越家长的否定,最终获得自我的认同,要么对施暴者完全认同,即所谓孝。其实这样建立起来的自我秩序感是虚假的,因为他缺乏自我的诉求,更多的是对施暴者的恐惧而产生的认同。对于自我秩序感混乱的儿童来说,其成长的旅程必定坎坷。他们或许能专注某一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或许在交际场上八面玲珑。但是他们永远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无意义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自我秩序感的混乱,而精通某一领域是对童年期自卑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