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核磁共振:32-玄奘西游记之魂系真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55:49
        玄奘西游记之魂系真经

        解说: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继续讲玄奘西游记之魂系真经。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但对于中国的佛教徒来说,这些梵文写成的经书,却无异于天书。玄奘求取真经的最终目的,是弘扬佛法。如果说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那么,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留学印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但面对这样一个浩大的翻译成功,玄奘该如何下手?而那么多的佛经,是怎么翻译出来的呢?玄奘翻译的真经又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

        钱文忠:唐高宗的贞观十九年,公元的645年,那一年的三月,玄奘结束了和唐高宗李世民的会面,回到了长安,遵照唐高宗的旨意,住进了当时非常著名的弘福寺,从此,开始了彪炳千秋的翻译,教育,讲学,著述的辉煌生涯。只要是对中国佛经史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就佛经翻译而论,中国的唐朝是首屈一指的。为什么唐朝的佛经翻译有那么重要的地位呢?中国现代著名的佛教史的大师级的学者汤用彤先生在他的名著《隋唐佛教史稿》里,总结了四点。

        第一点,人才之优美。第二点,原本之完备。第三点,译场组织之严密,第四点,翻译律例之进步。这是概括得非常全面和到位的。那就让我从刚才那四个,给大家用尽量非专业的语言,尽量简单的语言,来给大家做一点介绍。第一,人才之优美。玄奘本人华梵兼通,他本身中国人,又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受到了儒家经典的教育,十又长期留学印度,在语言上当然没问题,中外两种语言,当然外语主要是指梵文,当然没有问题。同时,由于他在印度留学,那么长时间,跟从顶级的印度学者,在当时全世界全国排名第一的佛教大学,又参加了那么多高规格的辩论,他不仅是语言好,他对佛教的非常深的教理有透彻而全面地了解,至于他信仰虔诚,毅力超群,这些都已经证明了,不必再说了,作为一个翻译者,作为一个翻译工作的主持者,或者说主心骨,我们难道还能找出比玄奘大师更合适的人选吗?我想是不可能的。大家可以进一步地发问。好,我们现在当然是对玄奘法师心悦诚服。可是他的那些帮手和助手呢?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他的助手不行,和他的差距过大,那当然是会影响一工作的质量的。这一点,非常细心的玄奘法师早就注意到,早就有所考虑。所以,所有的僧人那些助手,所有的辅助他翻译工作的人员,都是由他亲自挑选,亲自推荐的。根据记载,玄奘推荐了大量来自长安的高僧,这个不奇怪,长安是当时的首都,佛教水平无疑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其中,有一些人是早已成名的高僧。同时,在玄奘的翻译队伍里,还有全国各地千挑万选而来的高僧,甚至包括一些居士,非出家人,由于在佛学方面或者汉语方面的造诣特别高,也被玄奘网罗进自己的队伍。可见,这是在全国范围内物色人才。玄奘推荐,朝廷当然许可。负责召集这些人的,负责这项工作的,就是一代名臣,我们提到过的,奉唐高宗的指令专门负责照料玄奘的工作的房玄龄。能够被玄奘法师看中,加入这支前无古人的吧,实际上也是后无来者的,这支翻译队伍,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同时,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所以,绝大部分的僧人都应招加入了,我讲的是绝大部分。那么难道还有人得了玄奘的推荐,居然不加入吗?放弃那么好的机会吗?有,不然我就不会用绝大部分这个词,我就用全部了。

        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当时很著名的毁净法师。下诏追赴,谢病乃止。皇帝为了调集他,专门根据玄奘的推荐,下了诏书经他到长安了,他说自己病了不来。这是一个。法藏,这也是很著名的佛教大师,先是参与了,后来因为和玄奘见解不同,退出了玄奘的团队,这也是有的。不过,无论如何,玄奘的翻译团队在当时绝对是集一时之选,这是毫无问题的。

        解说:玄奘为什么要独自西行十几年,他的最终目的,就是求取真经弘扬佛法,那么,在玄奘的心目中,在唐朝人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佛经才能称得上是真经呢?

        钱文忠:第二,原本之完备。也就是说,翻译的这个原来这个佛经本子,原典的完备。这个问题,是跟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和途径密切相关的。这是为什么呢?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佛教肯定在公元前就传进了中国,具体时间不知道,看来,近期学术界也不可能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哪一年佛教传近来了,恐怕做不到那么精确的论断。学术研究表明,佛教最初并不是从印度直接传到中国的,而是通过了今天新疆,还有中亚无数的小国家,无数的民族的中介传入的,它是间接传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的原本不叫梵本,不是梵文的梵,叫什么?叫胡本。这些本子,最早传入中国的这些胡本,它使用的语言并不是梵文,而是古代中亚和古代新疆的各种各样的语言。这些语言几乎都已经灭绝,这也就意味着,最早的佛经翻译是什么?是多重翻译,先要从梵文翻译成中亚少数民族的语言,再翻译成汉文。和印度的原本总归会有不少的出入,有的还相当大。

        中亚和新疆的那些古代民族和国家,对佛经来说,一般都是看护得很严,不大愿意随便让人去看的,更不必说让你顺利地取走。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原因在。此外,胡本还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正因为它也不是印度本土的经典,所以啊,它显示出一种保守性,也就是说,当某部梵文佛经被翻译成中亚的胡本以后,往往一两百年就这个本子,而在印度,由于佛教的发达,由于佛教学术的这种激烈的讨论论辩,它随时保持着一种,我们讲与时俱进也好,我们讲不断更新也好的一种态势。所以我们说,起码在佛教徒的心目当中,只有梵本,梵文写成的佛经,才是真经。

        胡本,用中亚和新疆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言写成的佛经,未必称得上真经,这也就是为什么唐僧西天取经,取的经叫真经。那么玄奘取回的真经,又有什么特别呢?有,因为玄奘在印度留学,游学的时间特别长,又是在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跟从当时戒贤法师学习,所以他带回来的本子数量大,覆盖面广,而且质量特别高,也就是特别可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佛经翻译里面,在我们今天读佛经,当然是读汉文本,很少有人读梵文本的,为什么唐译特别珍贵。也就是唐朝的译本特别珍贵,而在唐译里面尤以奘译更珍贵,玄奘翻译的本子顶顶珍贵。如果我们把唐朝的汉译佛教,比喻成为汉译佛教当中的皇冠,那么玄奘翻译的佛教,就是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解说:玄奘不但历尽艰辛,带回大量佛家真经,并且呕心沥血,翻译出许多高质量的佛家经典,做到了真经不失真,受到了后人的推崇。那么,玄奘的做法和前人都有什么不同呢?

        第三点,所谓译场的组织。翻译工作,尤其是翻译很多大部头的著作,必须有很多人合作,这就要求有组织,这很简单。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史》,英国学者李约瑟写的,中国就是有一支很大的翻译队伍在翻译的,翻译好久了,我读大学之前就在翻译,到今天还没出全呢,这是当代一个英国学者用英文写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最权威的著作,翻译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古代佛经的翻译。这样的组织,在历史上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又有什么演变呢?这还必须回到中国佛教的历史上去看,最初的组织,人非常少,至多三个,一般两个,一个就是懂胡语,或者懂梵语的,一个是懂汉语的,你用梵语,一个是懂一点胡语,但是汉语比较好的,那么这个人念出来,因为我们知道佛经很晚才写下来,最早都是口口相传的,我念一句,比如,我梵文念一句,记下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来翻译,为什么有时候会有三个呢?正因为佛经是口口相传的,我念的时候,担保没准念错了呢,那旁边再准备一个,我念一句,那旁边也,知道,对了,我可以安心地翻成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最早的翻译组织,一般就是两三个人。

        而后来,人数越来越多,组织越来越复杂,慢慢就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叫译场。谁是创始人呢?释道安。释道安是个什么人呢?大概出生在公元的312年,或者314年我们不太知道,去世的年份,圆寂的年份385年,东晋时代的人。哪人?河北人。这个人是本土高僧,并不是印度来的,也不是中亚来的,他还是译场的最早的创始人,据记载,当时释道安的译场里面,经常有几千个人,当然,这里边不可能都是翻译工作者,好多是什么?来学习的。通过你们翻译佛经,我正好在旁边学习。就翻译组织而言,来自龟兹国的僧人,鸠摩罗什,这是玄奘以前的顶级的翻译大师,以鸠摩罗什的翻译叫什么?叫旧译,比较旧的翻译,玄奘的翻译叫新译。这个鸠摩罗什也是个非常奇特的人,这个人会好多种语言,是个语言天才,据说鸠摩罗什的妈妈怀他的时候,肚子里有鸠摩罗什了,她妈妈突然会30多种外语,但是鸠摩罗什生下来,他妈妈一句都不会了。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记载。鸠摩罗什是译场的中间发展阶段的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大到什么地步呢?翻译《大品经》的时候,参加人五百人,翻译《法华经》的时候,我们叫《妙法莲花经》的时候,参加者两千余人。翻译《维摩诘经》的时候,参加者一千二百多人。如果论今天,谁翻译的佛经最流行?恐怕还是鸠摩罗什。玄奘翻译的佛经,大量是高难度的佛教理论的著作,读的人少。所以鸠摩罗什非常了不起的人。

        那么玄奘的译场的特点又在哪里呢?如果以人数规模来衡量,玄奘的译场不算大,但是综合而论,尤其是译场里面机构岗位的设置,分工的严密,玄奘首屈一指。

        解说:在玄奘以前,佛经翻译的方法不外乎两种,直译和意译,二者各有利弊。如何才能准确又传神地翻译佛经,是多少代人的追求,也是困扰了多少代人的一个大难题。那么,精通汉语释道安的玄奘,又是怎样找到出路的呢?

        钱文忠:第四,翻译律例,这个很好玩,什么叫翻译的律例呢?翻译的理论和翻译的方法。中国佛经翻译持续时间长,翻译数量大,语言跨度复杂,牵涉到很多种语言,不像今天,我翻译莎士比亚,我懂中古英语就可以了,当然现代英语跟莎士比亚的英语是有区别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我要翻歌德,我懂德文就可以了,佛经不是那么简单的,它牵扯到很多种语言,仅仅懂梵文,懂梵文是必须的,但是懂梵文并不是就足够了,所以它语言跨度很复杂。而对翻译学理论的贡献,中国的佛经翻译居功至伟,提供了很多经验,很多教训。那么我们首先要问,在玄奘以前,中国翻译的理论是什么呢?早其主要是直译,也就是直接翻译,所谓的弃文存质,我实在为了准确地翻译,我放弃文采,保留非常质朴的比较的翻译,死板的翻译。在兼通化梵的人才,极度缺乏的时候,这是可以理解的无奈之举。

        我在前面刚刚提到释道安,一代高僧,但是,他不懂梵文。所以他就提倡直译,直接翻。这种直译的风气,到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到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开始改变了。有人当时的人普遍认为,只有鸠摩罗什可以在野,非常狂野,就是非常质朴,和艳,艳丽,非常花里胡哨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然人认为,鸠摩罗什做得到。这种说法有点抽象,那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高僧传》里头讲,过去翻译《正法华经》,也是《妙法莲花经》的另外一个本子,佛经上往往一部梵文佛经有好多种汉文译本,原本都是一本差不多,里边有这么一句话叫什么?天见人,人见天,就是天看见了人,人看见了天。有这么一章句子。鸠摩罗什看见了以后就说,翻得太野了,这个不是狂野,是翻得太朴素了,太死板了,这个意思跟西域的原意是对,但是这么翻实在是不太妙,所以鸠摩罗什就把它翻成什么呢?人天相接,两得相见。用八个字翻,原文是天见人,人见天,鸠摩罗什把它翻译成天人相接,两得相见,这就是一个例子。这当然就好得多了。

        但是,鸠摩罗什固然是在中国佛经翻译历史上惟一一个,可以跟玄奘比一比的人物,但是,他于秦语大格,因为他是后秦的人物,他的汉语不地道,他是龟兹人,他的汉语不怎么灵。这很难。佛经翻译之难,困扰了中国佛教界很久很久。

        解说: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寻找新的方法。那么玄奘所找到的方法是什么呢?

        钱文忠:而玄奘所具备的条件,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华梵兼通,对印度的各种学说,也就是印度文化本身,有非常通透地了解,对印度各个教派,他都下过工夫。他总结了前人的翻译经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翻译风格,什么样的风格呢?玄奘就是厉害,手拿梵本,直接念出标准的汉语。那当然可靠性就增加了,所以玄奘就创立了一种新的翻译方法。这个当然是很了不起的。玄奘还特别注意以前的译者经常擅自改动原文的文句,或者擅自地删减,这种翻译风格是很坏的。今天的好多翻译工作还有这个,你对着原本一看,少一段,他看不明白,他给删了。但你不知道,这个经常出现的在翻译界,或者也有莫名其妙没读懂的,我就读过一本就是卡莱尔的英雄崇拜,《论英雄崇拜》,一代名著。有一个汉译本讲,当人走在黑暗的路途当中,如果前头有一只发亮的乌龟,它就能引着你穿过黑暗,我当时看了看,我说乌龟发亮没听说过。后来我才发现,实际上他把乌龟这个外文搞错了,实际上人家说有萤火虫,他把那个萤火虫看错两个字,看成乌龟了。所以这种翻译都是很可怕的,玄奘事注意到这个,所以他大力反对。

        这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什么故事呢?见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玄奘在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因为梵文本有20多万颂,这个佛经的体量很大,所以他的好多的旁边的助手就建议玄奘删掉一点,删掉一点,太大了这个量,翻过来部头太大了。玄奘将顺众意,玄奘想,大家的考虑也有道理,就听从了大家,意见,如罗什所翻,除翻去重。他就像鸠摩罗什翻译的那样啊,把一些东西给删掉了。玄奘也做过这个事情,删掉了,这也是合情合理,可以理解的,重复的删掉,或者说相类似的我把它删掉。然而出事了。

        解说:玄奘听从了子弟们的建议,删减了一部分佛经,这样一个前人都做过的事情,却让玄奘心有余悸后悔不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钱文忠:玄奘同意大家的意见,把原本给删节以后,半夜老人家做梦了,就梦到很危险的情况。说作此念已于夜梦中,即有极怖畏事,心相警戒,或见乘危履险,或见猛兽搏人,流汗战栗,方得免脱,觉已惊惧,向诸众说,还依广翻。要么就爬到高山上噗通掉到了山谷里,要么就梦见自己跟猛兽在搏斗,他觉得不对,玄奘觉得出事了。晚上流汗颤栗,在梦当中。醒过来发觉不对。再通知这些徒弟,恢复回去,不要乱翻。所以玄奘的态度是很严谨的,玄奘翻译的佛经,跟原本的对应程度,是很高的。我们现在研究佛教,如果梵文本不存在,又没有别的语言的本子,玄奘的汉译本价值极高,原因就在这里。他跟原本比较忠实于原本。我相信这样的记载。同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玄奘是一切以佛法为重,大家以为他忠实于原本,就认为玄奘非常拘泥是吗?非也,玄奘偶尔会根据自己有把握的理解,来改写经文。因为玄奘的佛学造诣放在印度也是超一流的,他有自信,对自己,发现某一部佛经里边有些讲法,突然不准确的时候,玄奘在有100%把握的时候,玄奘也会动手改佛经。当然这个情况非常少见。

        我举一个例子,这要有例子,没有例子这是诬蔑玄奘。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玄奘法师60岁的时候,玄奘翻译《大毗婆娑论》,这个经翻完了。弟子,他有个弟子叫法宝,觉得这个经文有问题,玄奘,你觉得有问题啊?玄奘看看,是有问题,顺手往经文里加了16个字,那法宝就晕了,因为法宝这些弟子,是在玄奘非常严格的教育和培训之下成长起来了,看到玄奘是多么严谨的,知道玄奘是反对改动原本的,你老师怎么说一套做一套,怎么你自己往里加东西?就直接了当地问玄奘。此二句四句为梵本有无?16个字,也可以看成两句,八字八字也可以看成四句,因为佛经当中经常是,如是我闻,就是四个字佛经当然经常四个字四个字,说您这个,我不管您这16个字,分成两句还是四句,原文当中有吗?那个弟子也算胆子大了,当场问老师。原文当中有吗?玄奘回答,吾以义意酌情作耳。我根据佛经的意义,我酌情处理,自己写的。玄奘就这么回答法宝。那法宝晕了,这个回答听过来,不就晕掉了。就问,师岂宜以凡语加圣言量乎?师傅您难道可以拿凡人的话,在他眼里是个师傅,师傅还是凡人嘛,说您难道可以把凡人的话,加到圣人之言里面去啊?玄奘的回答是,斯言不行,我知之矣。这段经文不灵,有错,我早就知道了。这是一个例子,很少见,但是很生动。所以,玄奘既忠实于原典,而又在自己凭借着自己对印度佛教的绝对透彻的理解,在碰到原典有错误的地方,自己动手改动。这也是有例子的。所以玄奘的翻译工作,他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接近完美。我们不能说绝对完美,但最接近完美了。所以他的翻译质量高,水平高,可靠。这都是用例子来说话的。

        解说:玄奘知道,他西行求法历尽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真经。而取到真经,才只不过是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路程。另一半路程就是翻译佛经。所以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功德圆满。那么,玄奘的做法都得到了什么样的赞誉呢?

        钱文忠:长久以来,玄奘的翻译得到了很高的赞誉。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汇直意,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评价季先生本人是懂十几种语言的,懂梵文,巴利文,懂吐火罗文,而且他自己还把《弥勒会见记》吐火罗文译本老人家还直接翻译成了英文,他没翻成汉文,他翻译成英文,后来他也翻译成汉文,所以他是真正懂得翻译的甘苦的,他是有资格下这个断语的,这个断语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不仅在翻译实践方面如此,在翻译理论方面,玄奘也有重大的建树。玄奘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翻译工作者,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翻译学理论家,这么一点,我留到后面来讲,留到对玄奘法师做总结的时候讲。这一年的五月,译场正式地建立起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了,玄奘迫不及待地只争朝夕地,正式开始佛经翻译工作。这一切都一紧锣密鼓的,大家别忘了,他三月份才从洛阳回到长安,五月份已经一切组织完毕了,想想今天,交通发达吧,通讯发达吧,你召集人试试,从全国各地把顶级的学者全部召集起来组织好,开始工作,两个月啊,放在今天都是了不起的速度。这充分反映出玄奘的急迫的心情,五月份开始工作,五月二号就翻译了《大菩萨藏经》,之所以翻译这部经,当然是有考虑的,因为这部经就是讲菩萨行的,讲怎么样修行成为一个菩萨,讲菩萨应该是怎么修行的,而这个菩萨行,是大乘瑜伽派的里面的重要的学说。玄奘本人是大乘,信奉大乘瑜伽学说,所以第一部的经,他有意识地选择了《大菩萨藏经》。这是一部对于大乘瑜伽行派来讲,提纲挈领的一部纲领性的论文经,玄奘动手就翻了这部经,有意思的是,这一年,玄奘46岁,是玄奘他前面的46年的生命,几乎都为了现在做准备,是吧?他成长,学习佛教,再不远万里西行求法,取回佛经,这一切不就是为了今天吗?而在他开始翻译译经工作的第一年,我们注意,玄奘翻译的几部经,相对于他后来翻译的佛经而言,应该说它的重要性相对是很小的,即使像《大菩萨藏经》,它的重要性也跟他后面翻译的佛经不可相比。为什么会这样?玄奘在等待着什么?玄奘又有哪些特殊的考虑呢?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