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头的药水有危害吗: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3:51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 来源:中华气功网 | 时间:2008-05-23 | 作者:熊春锦 | 我要投稿 | 收藏本文]【大 中 小】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作者简介

熊春锦先生,是当代著名国学学者。熊先生1948年出生于湖北省一个道学世家,自幼随师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1964年熊先生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市硚口医院协和分院从事外科和中医诊疗工作,任中医主任医师和外科副主任医师,并任副院长、院长多年。其医德医技闻名遐迩,有口皆碑。
古人云: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熊先生看到当今世界精神文明严重滑坡,伦理道德日益沦丧的现实,忧心如焚。他一边悬壶救苦,一边普传道德,救民济世。1989年,熊先生开始传播道家哲学思想及道德文化,并传授修德证道之理法学,学子遍及海内外。
2001年8月,熊先生应德国中医中药协会的邀请,去柏林进行学术访问。9月,在柏林亚太文化周期间,应邀在德国洪堡大学附属医院和柏林市政府办公厅举办了两场学术报告会, 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TVB电视台记者对熊先生进行了采访,并在新闻节目中作了专题报道。之后熊先生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传播中华道德文化,受到广泛的欢迎。
熊先生现任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理事、欧洲康复养生学院院长、欧洲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南洋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2003年10月以来,熊先生在网络上,开始讲解道德文化的宝典《道德经》,
他深入浅出,融道德理论和实践方法与一炉,治病治心、医人医国,皆是灵丹妙药。听者深受教益,普遍反映明白了宇宙真理,找到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现将熊先生讲解《道德经》的部分资料予以发布,愿读者从中明悟道德,并为弘扬道德、造福社会作出一份贡献。能如此,则不负先生之辛劳也。

第一章 观妙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讲解:

打开门窗迎光明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道德经》?社会的文明必须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才是理想的社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也很快,但是伦理道德日益滑坡,我们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日益恶劣。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加强道德文明的建设。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结束时发表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着说明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中华民族有道德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老子的《道德经》就是这个传统的集中体现。中华古老的“道德文化”是一个巨系统,这个巨系统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模式,真实不虚地接受、学习和了解,并且掌握它。所以,首先得将我们的身和心调整到符合道与德要求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再来学习和实践“道德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将它的深刻的内涵解析出来,并且加以吸收和转换。
学习《道德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把道德落实在一言一行之中,就是要知行和一。请大家注意调节身与心。这种调适调节,也是在实践《道德经》第一章里这样一句话:“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徼落实到我们身体上,也就是这些穴窍门窗,这些经络。通过这些可感、可知和不太容易捉摸的穴位、经络和气,体悟一下这个徼在我们身上的微妙。要学会这种体悟和感悟,否则就没有办法达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状态。不保持这种状态,要想研究《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践《道德经》,那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对形的调适,首先重在对体表的穴位、经络,进行整体的开放性的调适。再深化下去,对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甚至全身所有的液体,都要把它们调到松、静、自然的状态。因为“有水必有气”,所以对体内液体的调适非常重要。
光有形还不行。也就是说把握住了穴位和经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还要把握住其中的液体。有形的水是血,是神经液、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淋巴液,全身所有的水分,称之为“体液”。人为什么会有气?可以说与全身的这些水有密切的关系,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气的旺、盛、衰、弱。体内的液体流速过快,使气不可留,不可存,容易丢失;体液的交换流动过于缓慢,会使气滞存、气塞、气闭,不利于健康。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有水必有气”,我们的身体跟自然环境的道理是一样的。大道一理,观之于外而知内,观之于物而知身,道理是一样的。在水流、河流弯弯曲曲似有情的环境里,依山傍水,山明水秀那种生气盎然的环境里,我们会感到非常愉悦快乐,心情舒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弯曲之水前有生气。这种气滋养了山水、青草、树木,从而使它们得了旺盛的生气,才会使我们感知到了这个气的存在,所以产生了愉悦的感觉现象。我们的体内如果调节得好,不过份紧张,也不是过度松弛,处在一种中和的状态,那么体内的气也就处在一种生旺、长养的状态。

对调形要紧密地结合道德的原理来进行,紧扣着这个总的原则,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结合,那样我们的形身也就容易调了,容易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与场性外环境相交流,相沟通。这是对形体的松、静、自然的要求,应当掌握好,才有利于研究和实践《道德经》。

调整心身归道一
第二个调,要调整心与神,调心调神。心,就是我们的思维。心为神宅,脑为神府。怎样调心神呢?心在大家的观念之中首先想到的是意识,先要把自己的意识调适到一种中和状态,做到心不外想。通过调心来管好眼、耳、鼻、舌、身,都归到“一”上面来,这样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调神。这种调同样是个松、静、自然的过程,离不开这四个字。将心和神在它的宿舍和办公室里都调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让我们内在的场与宇宙的大场、天心、地心连接起来。
我们人的身体是整个自然的缩影,在与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才能感知自然,体悟大道;才能体悟到什么是德,如何增添我们体内所需要的德,弥补不足,由下德进入上德。如果不以众生为师,不以自然万物为师,不去跟它们联系的话,仅凭我们的后天意识是很难感觉到自己不足的。如果不把自己放下放开,就很难与天地之间的万物交流沟通,难以弥补我们心的不足、身的不足,无法实现我们经常所说的“以万物万事为师”。如果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也就失去了以万事万物为师的这一面镜子,也就难以照见自己,难以获得自补的方法。
经常关注一下这个状态,再来研究《道德经》,相信许多不解之迷,难解之迷,难解之情,通过保持这种状态,而能进入一种真实不虚的心感体悟。这样常常能够解析真意、本意,同时也能促进我们体内三元系统的变化。无论你是强身健体、治病疗疾、还是窥探人生或整个宇宙奥秘,相信在这一状态之下,就比较容易获得一种系统性的开发和应用。
为了更利于大家共同去探讨《道德经》,请大家坚持这种状态,保持住这一状态,然后再来学习探讨《道德经》。
由于“道经”的第一章和“德经”的第一章,是整部《道德经》的纲领,百读不厌,百看不烦,反而越读越有滋味,越读心胸越开阔,越读对整个自然的感知,对道德的理解更为深邃。所以对这两章我们要将全身心融汇在其中,真实不虚地去心感体悟,心领神悟。这两大组织系统和物质系统,有为系统和无为系统,都要同步地、深刻地去了解它和掌握它。
 
观妙章第一。“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断句。首先谈《道德经》的断句。文言文以及经文,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要靠人的灵感思维去断句,去标识。拿来现在出版的《道德经》和其他的经典都可以看出,这种标点各有其说,其实反映的是每个人对经文、对文言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作者用他的主观意识所作出的判定,所加上的标点也就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不要受印刷品文章当中标点符号的制约,要能够跳出来,逐步去学会不用标点符号,而用自己的潜意识,凭自己的灵感思悟进行断句。当然,在早期还是可以依靠这些标点作个拐棍,依着前人的经验,借鉴他们在解读中朴实性的经验。像 “道可道,非常道” 这六个字,有的在“道”字后面打个逗号,有的在“非”字后面打个逗号。不同的断句出来的意思的深和浅、广和窄,是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要真正读懂,还有赖于我们深层思维的解读。其他语句也都是一样,  都要自已去品悟体会。我在这里也不划条条,不划框框,建议大家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去读读,也许感觉就自然的不同,那种灵悟的开发也就会出现不同。

开篇第一句就点出了道,我觉得这个“道”字后面是应该点一个逗号。因为要突出重点,开篇就是要突出这个“道”的内涵和意义,然后再来阐述它,表述它。“可道”两个字呢?也就是对“道”的一种说明,是说道可以表述,简单的理解就是这个意思。再看“非常道”,“非”字后面打一个标点,后面是“常道”;这和 “非”字后面不用逗号的读法意思是有差异的。这个“非常道”就总体而言,它阐述的意思是说这个“道”,不是一般平常道理对“道”的表述。先在字面上把持起来。有的人在“非常”后面打一个标点,在后面立起一个“道”。这些都可以去感悟一下,体会一下。
当你一旦感悟到和扑捉到妙徼以后,那种全身性的意念融汇在宏观宇宙之中的感觉,那一生都没有体悟过的一种不可名状的现象,就容易比较真实地出现在我们内环境当中。解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掌握一些诀窍和方法,这会有利于我们加深或者逐步加深理解,从而达到自然地解悟、顿悟开来。把这些方法结合到自己平时诵经和学习过程当中,对研究《道德经》这一“万经之王”,寻根问祖,是有帮助的。
虽然“道”可以用某些方式表达,但是可惜我们是在低维空间,对于多维空间的事物、现象、物质的表述,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也同样有这种深切的感受,所以也就用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么六个字,来表述道的根本特点。不要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的意识去曲解“道”的根本内涵。因为“道”确实是太博大、太深邃、太广泛、太细致了,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方法能够将它完整地描述出来。虽然可以从某一个角度运用三维空间的思维和语言来形容它,作意识上的形容。但是一定要明白,我们所研究实践的和得到的成就,其实是非常小,只是世俗间的一般认识。也就是说,不是我们三维空间、低维空间世界里所完全能够拥有的。三维空间所拥有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仅是局部性的,不是道的全貌。
要想知道“道”的全貌,必须要通过解放我们的心和身,溶合到自然大环境当中去变化,才能逐步地体悟转换,重新再造,完成补充我们内部的德;通过这个德完善,再达到道境。这个“道”并不是一种常道。“常道”是太极顺旋转的演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象,四象生五行,这样演变下去而展开来的,这是常道演化的一般规律,越演化就越复杂,越变化就越多越庞大。这个“道”它虽然在极为高深的空间之中,但它就是一,就是○,就是一种不可表述的信息。我们三维空间的意识、知识和文字难以简捷地表达它,但是它的能动性、能量性、可变性又是极为宏大的、根本性的。说它是物质也好,说它是生命也好,总而言之,“道”在这里要告知后来者掌握的,就是一种最朴素的、最简单平易的,是构成整个宏观大宇宙天地人的根本原动力。不能把它局限在从某一点上,某一理念上,某一个狭小的认识上,或者说某一段只言片语上。

可名非名几人知
“名可名,非常名”,这是第二句,同样也是六个字。这个“名可名,非常名”是对上面“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字的延伸。如果世人能够掌握它,那么它也就可以“名”。虽然这是给了一定的名称,或者说是解释,但是也不要用后天意识去理解,不要把它局限在三维空间,不要把它局限在有为状态,不要把它局限在主观意识领域。
跟上面所说的道理一样,虽然给了它以命名,但不是一般的名,这个名可用也不可用。因为这个名无法包容那么丰富的信息所蕴藏的内涵。我们到现在为止,科学发展到现在,也还无法用一种名词或者一种方法来涵盖道的丰富而巨大的信息量。所以,道虽然可名,但是一定要超越这个名的局限性,因为它不是常道之中、现实之中人们所理解的名。要超越、超脱这个“名”,不仅是在身心上超脱,在理性认识上,在对文字的解释上,都要解脱出来。不为相所惑,不为肉眼所见的文字、耳所听的语言所封闭、所束缚,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去把握住这个“非常名”。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咬文嚼字,擅断道德的可悲状态,违背了作者的本意,距离真道相距十万八千里。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个问题,老子继续展开来,谈到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无名”,延续到了非常久远之前,在人们没有文字、没有语言来表述它的时候,那它就是一个“无名”的状态。当我们再深化再参悟它的时候,可以明白“道本无名,道本无言”那种状态;那种状态、那个环境只是一个开始。什么是“始”呢?如果简单的说,“始”好像是一个开始,但它又是一个根本,是一个最朴素、最原始、最初的一种状态。在那个洪荒之前,它就客观地存在着,宇宙大爆炸还没有形成,这一动的动式还没有产生,可以说就是个“始”。这个“始”字左边是一个“女”字旁,右边再加一个“台”字。在《解文说字》里,“始”是 “有女之初”之意。也就是说,女性还在发育之初之始。所以“无名天地之始”也是在指“道”。“无名”在这里也是描述“道”还在不具备名相的时候,也就是宇宙的根本。

“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有名”指的是什么呢?也是指的这个“道”。无名也好,有名也好,实际上都是对“道” 的理念概念的表述。“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天地是万物,整个宇宙都是“物”,“道”就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是根本。它一动便产生了淳德,但它仍然还是一种“道”。虽然说它是万物之母,但它就是“道”。将这个“始”和“母”连起来,它对我们了解这个“道”,体悟这个“道”,修证这个“道”,却是很重要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在宇宙诞生之后,这么刹那之间的变化,经历如何的震动?你震动在大宇宙之中,还是震动在你的心?还是震动在你的腹?道的这种演化、变化与你内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你如何从这些文字当中去感应天地自然对我们内部的再造?如何回归到淳德、玄德?好好思悟这些问题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抓住了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个根本,建立起一种信念,一种信心,一种哲学观,一种思维观,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握分析的方法,来体悟“道”、感悟“道”,从而知“道”、进“道”,从而证道、得道、了道。没有前面这几句话深刻地阐释道的根本,我们就无法掌握方法,也没有办法亲近它。
在道和德上,如果我们真实不虚地感悟到了,觉悟到了,你就会建立一个真正的正觉正念,也就不会被世间眼花瞭乱的各种学说弄得神魂颠倒。“道”就是这么简单,很朴素,任何语言形容都是多余的,只需要我们的心和身进入其中去实践、体悟、感悟,感而遂通。

无欲无心观妙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故”是承上启下的助词,可以译作“所以”、“因而”。“故”指的是什么呢?是说要了解这个“真常之道”,这个“道”的本意,这个“无名”,这个“有名”的本来面目,就需要“常无欲”。这个“欲”字,可以说点出了众生所以远离 “道”,丢失了德性的根本原因。真要做到了无欲,并且保持住这种无欲的状态,在这种前提之下,才能观到妙,知其妙。这个“欲”是遮盖我们先天慧性、先天状态的一种根本性障碍。能放下来,没有它,那就能心感体悟到“道”的奥妙。这个妙是极其丰富的,只有在无欲状态下,你就能够观微妙,观玄妙,观奇妙,观神妙,观仙妙。这是一种全面的观其妙。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比较完整的深层次的观妙。这种“观”是指“心感体悟”,是第三只眼的观察,是心眼的通观,是第三只眼的局部观、局限观,是心眼的通观、整体观,前提是要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实现。你要体悟大道,不仅要经常在先天状态下、在慧观状态下去心感体悟,去眼观心观道的奥妙,而且要从有为过渡到无为。
后一句“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欲”,就是说当你还存在后天,但是这种后天意识要控制在生理容许值之下,也就是说要建立在正觉正念的范畴之内,在这种状态下“观其徼”。对这个“徼”字前次我已经谈到了,在这里再深入说一下。这个“徼”字非常重要,它有一种“归”的意思,就是归属,分类归属;还有一种 “边”的意思,身边的边,侧边的边。这个“边”,我们解释它的含义,可以拿一个钢丝圈,左手右手拿住以后,把它扭成一个“8”字,将这个“8”字圈向中间一挤,将重合的两个边捆绑起来,它很容易就构成一个太极图。这个太极图是重合的,必定是两条边。也就是说,太极图中央的弦线肯定是两条边组成的,一个叫阳鱼的内边,一个叫阴鱼的内边。这个“边”可以说就是徼。你们每个人都去做一下这个实验,对我们体悟道是有帮助的。我们曾经反复讲过,你能突破太极弦,达到一种通灵达神的状态,自由地穿越在这两边之间,也就是阴鱼之边和阳鱼之边的封闭状态,你能破它,你就复归了道。也就是说,你把这个扭式已经翻转过来,使你手上构成太极图的这个钢丝圆复归到了○的状态,这个弦在你手里已经消失了。当它顺转的时候,一扭曲就构成了这个太极。因为太极是道之动,它一动就生成太极。那么要想回到“道”的状态,也要靠一种动,那就是复扭,把它扭转过来以后,使这个徼消失,回到无极状态,就归了道。

在听课的过程当中,要想产生这个力量,在有欲的状态下,就要把握住这个边,把握住这个弦,时刻都不要离开这个太极弦。我们曾经谈到过,既不要在阳波的颠峰去把握,也不要在阴波的最高峰去把握,过阴过阳都是错误的。必须在这个太极图的中央来把握,中央点是最稳定的,是能够解开阴阳二气扭转力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要修中、用中、体中、悟中?道理都在这个徼上面。把握住了这个徼的中央,边的中央,你也就学习好了、掌握好了“常有欲以观其徼”。
前人说:“无欲观妙,有欲观窍”。窍在哪儿?窍就在这个徼。要把它展开来,哪些东西属于徼?你的思维最接近突破三维空间状态的这种思想、感悟、体会,包括身体的“八触”,心灵的一种潜意识的产生,可以说都是在有为的边的基础之上,都是在这个徼线上。当你津津有味地去看一部电视或一部电影、一部小说的时候,你过度地用后天意识投入到其中的时候,这不是徼。但是当你有时候在似看非看,注意力不是那么专注的时候,而常常会有另外一种思维的出现,这种状态就是徼。这要逐步地学会分别。因为人类经常生活在后天环境中,也就是经常处在有欲的环境中,所以就很难一步到位地去进入无欲状态,以观其妙。那么“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成为我们必须要经常使用的一只法船,要借这只法船载抵彼岸。首先,第一站要达到“常无欲以观其妙”状态,这两者都得把握好。所以老子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的版本有“此”字,有的没有这个“此”字,这都不太要紧。那么这两者指的是什么?“此两者”指的是妙和徼,不通过这个徼,就无法达到妙。所以说是“同出而异名”。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这个“徼”说到底是一种微妙,只有通过微妙才能达到玄妙。微妙和玄妙可以说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看看太极弦中央的这条线,它的阳侧代表我们的后天,弦的另一侧内圆代表先天。如果将太极图的阴鱼看作是我们的另一空间,即肉眼不可见的空间,那么太极弦的这一条侧也是一条徼。这一条徼其中就有妙,通过徼的这个微妙,达到另一侧徼的玄妙,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说它是同出而异名,因为它在我们意识里都叫作玄。

众妙之门源空虚
实际上这条太极弦是一体两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果拿太极弦来比喻这个玄,如果能解开这个玄,你就可以达到系统性大统一的观到“道妙”。因为它是系统性大统一性道妙的门户。要体悟自然真常大道,就必须要破弦,才能归一。这个一,这个道,都是出自于道的根本上,虽然名称有异,但是它所反映的实质,反映的内核都是相同的,“同谓之玄”。因为这个徼已经非常接近弦线,可以说已经跟阴鱼弦线同在一条弦上,所以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整体地把握住,无为观其妙,有为观其徼;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立体的、执两用中式的、整体地把握住众妙之门,你才能得到道窍、道妙,从而步入知道、得道、证道、成道、了道。离开这个关键性的方法论,可以说都是异端邪说。不把握这个根本,有欲也好,无欲也好;徼也好,妙也好,都把握不住。不能背离这个原则,否则你就无法达到无极状态。
道是以一代万,要想亲近自然大道,就应该好好学习《道德经》。这部《道德经》用最简单的理论,已经把千种方法、万种方法、各种各类的方法都囊括在其中了,所以离不开它。由此可知,熟读了《道德经》,而且真正在体内修了德,当五德比较齐备的时候,一部《道德经》就足够你重返无极,登临大道。无论再造性命也好,再造身心也好;无论改造家庭也好,改造社会也好,那怕改造整个世界也好,都在其中了。因为道德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上西方科学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西方科学家反而要到两千五百年年以前中国祖先的理论科学当中,去找推动整个西方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呢?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一切科学都逃不过这个自然法则。当今世界的许多东西都是人的欲望、欲念把它逐步复杂化了。道本身是至简至易的,是一种非常平易简单的道理。但是由于人们有了欲望,所以才愈演愈复杂,愈推论愈庞大。什么都想搞清楚,所以就成了五花八门的科学,东一家,西一家,实际上都是在离道背德,成了大海上的一个个的孤峰小岛,根本没办法连接在一起。现代人类虽然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科技时代,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能把它们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相反,国外的科学家反而发现原来这个基础在中国,在《易经》里面,在《道德经》里面,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人祖先的著作里面。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内环境的实践与变化。自古以来论述这个问题的书写了那么多,一部《道藏》看得令人头痛,非常的复杂。有人甚至穷毕生的精力去研究《道藏》,去读,去找,去钻,到底是精华还是是糟粕?对这种做法实在不敢恭维。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已经离道失德,太多太久,没有办法去真正地掌握“万法归一,一法代万;与其求万,不如求一”的法则。他舍不得既得的东西,他放不下,舍不得,所以自己给自己身体周围,给自己的心灵周围,筑上了铜墙铁壁,把自己封固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面,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迷,把自己的心和身封闭着。不知道去得这个一,不知道如何通过这个徼和通过这个妙,找到众妙之门。这个众妙之门一旦找到打开了,也就到简至易了。

我们再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看一看,也许就会发现这辈子白忙活的太多了,确确实实我们很多事情都在违背这个徼和妙而行持、而去做的。因为人类对这个德和道,失去的时间太远太久了。 “一心散开万事皆变“。你把这个中央中心点把握住了,把你的后天欲念放一点,把自私自利的追求心放下来,就会直趋佳境。

一经透心万经会
有的人把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名利地位已经看淡了,但是他把实践的方法看得比什么都重。这是不是欲望?也是一种人心欲望。这种欲望把心封闭住了,中央震动不起来;这个绳子没有解开,被绳索把心紧紧地捆住了,使体内的圆不能复归出来,也就不容易近道。如果真能够把这个看破,突破这个观念以后,再来感觉一下,是不是节节应手?是不是层层自然变化?
有些人说什么经直指心源性海,什么经如何如何。其实千经万经的内容都在《道德经》里包涵着,还要到哪儿去找?宇宙间的一切真理在《道德经》里已经说得干干净净,何必再去翻那么多经书呢?能把这一部经书读通,也就一通百通了。何须还把自己埋在经书堆里,埋在古纸堆里呢?希望大家都认真地读进去,而且能够展开来,和自己的内环境结合起来,不要玩文字游戏,不要寻章摘句,不要断章取义,要整体去读,整体去观。道德文化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是一种大统一的理论体系,不允许割裂开。必须尽快地恢复到无,从有复归于无,你才能真实不虚的全面把握。否则你再怎样去深入讨论研究,都是一种偏执,偏于有为的错误方法。
对第一章“观妙”,就讲解到这里。因为它太深太广,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没有办法把它讲完全。看看历史上解释《道德经》的书,恐怕能够装满一个房子,解《道德经》的人也非常多。是否都完全解通、读通、符合真道了呢?那怎么可能呢?那是哑巴吃汤圆,各人心中有数。只可以借鉴,不能迷进去。最好不要轻易照抄别人的句子,要靠自己的灵感思维,读一点,识一点,悟一点,逐步地运用“道德经”深邃的、内在的、强大的与自然完全同步的能量,对自己的内环境进行再造。这才是我们真正学《道德经》、解《道德经》的根本方法。如果玩文字游戏,我们现代人玩不过那些专门玩笔杆子的人,他们文辞可以写得很漂亮,引经据典,牵强附会,长篇大论,但却是离题万里。
根据我读经的经验,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去读那些乱解经文的书。如果看到一种谬误的解释、错误的见解,而你又进入了一种先天状态在读经,在这种前提下,你肯定就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的恶腻味,要得半天才能恢复到良好的状态。所以说在读经的时候,要将自己的身场和心场调适到与经相吻合的状态。古人在读经时,先要洗手、漱口,甚至还要沐浴。虽然可能重视了这种外在的表现和调整,没有重视心灵的调整,但由此可见古人在阅读这些真正与自然大道密切连结的经文的那种虔诚,是何等的可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先不要盲目去看那些杂乱解释的原因。并不是怕你们多掌握了知识,而是说读经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有时候读经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照样读下去,也能够产生好的效果。为什么呢?因它主要的东西不在文字,而是在文义之中,在在文字所负载的场性中。要咀嚼出其中的味道来,要心灵同步上去,这样才能真正地更深入地解读经文,这也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大家可以借鉴。


  第二章 观徼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讲解:
对第二章的理解要与第一章紧密的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解读,才能够掌握准确。第二章是继第一章阐释大道和如何体道、证道之后,直接指出了人类失道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一原因就是心道的迷失。因而指引人类如何把握观心得道,识别阴阳、跳出阴阳,指出复归于道的方法论,指出归道的根本是心无私、心无欲。这个简要的内容就是这一章的灵魂所在。

真美真善在真心

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一段可以分为五段进行阐释和解读。先把第一段弄通了,下面的就比较容易掌握,大家讨论的时候,也就能够有的放矢。第一段提到了美和善,首先要注意到,人的美和善生发于什么地方?它的生发地都在于心,人类和社会的失道,也就失在心中,失于真火,真火丧失了丢失了。心中的真火主宰光明圆通,由于丢失真火,真美、真善也随之丢失。一旦丢失了真火以后,那么人类的心、社会的心,也就是被阴火主宰内环境、外环境。阴火、阴我是我欲、我识、我思,都是后天意识;后天的意识对美和善的解读,也就失去了先天的本性,离开了大道。所以老子在这里才说,当天下人们都用后天心中的“所知障”,来追求有为的、后天的、人为的美和外表的华丽之时,只知道追求为美而美之时,人们的心灵就已经变的丑陋了,内环境也就肯定脏臭不堪,风气也就使人恶劣难耐了,社会风气也就变得恶劣了,那么人就难以忍受与承受。当人们都以主观意识理解、扭曲真善为有为的伪善时,并且大肆人为地崇尚表面的虚华的美和善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大道的真常,不是真善了。当人们都在那里独善其身的时候,为一己之善而善之时,心中的私欲也就膨胀到了极限,整个人体内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就变得恶劣不堪了。
老子在“道经”第二章开篇就谈了心;因为美和善都源自于心,发自于心。心君主宰着人的内环境,当我们滑到、沦丧到只知为美而美的时候,也就丢失了先天的自然状态,失了道、离开了道。因为在道的眼中,没有美丑,没有好恶,是什么导致人们离开道了呢?是心导致的!在解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承上启下地去理解这一段的深刻内涵。特别是第二段,要紧密结合来进行解读,就更容易弄懂弄通。

道生德炁万象纲

第二段:“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段初看起来,主要是讲的阴阳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其实不然,老子在这里讲的是如何归道的方法论。
第一句 “故有无相生”,就点出了这个问题,因为修养心道,复归于道,必须高度重视阴阳太极变化的理论,“道生德炁化阴阳,阴阳变化万象纲”,这是基本法则。由于阴阳是互根,阴阳有消长,阴进阳退,阳进阴退,阴阳互变,这里面的阴阳变化法则,都离不开道,都是道的化身。所以我们在解读这一段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第一句的“有无相生”,应该要很好准确的解读,而不能只在字面上解读。这里 “故有无相生”的“故”用得非常关键,他是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第一段内容的总和转换。把握住了这一点,再来看“有无相生”,虚与实相互依存而互生。
在归道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心的归道,是心中道的生成。就象第一章指出的“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故有无相生”是指的上面这个有欲观缴和无欲观妙,不要脱离第一章孤立的来看“有无相生”。这一对“有无”是相互化生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这也就是我们修养的方法论,修真的原则。我们从有为到无为,又从无为到有为;从观妙 观徼,到观徼观妙,这里面的互变,有无相生,抓住了有和无这一对阴阳的变化,就能实践道德复归。可以说,这一句也就是所有阴阳变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文言文言简意赅,很精炼,我们一定要展开进行思悟。这五个字就囊括了变化之道、复归之道。是我们修养道德者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难易长短互体承

“难易相成”指的什么呢?对于修养者而言,归道过程中的难和易,也是相辅相成的变化过程。不重视微妙,不重视徼,不重视妙则难;重视了徼和妙则易,就简单。难和易只一步之遥,就在心中。心念一转就成了易,心念还处在后天,舍不得放下我欲、我私,不愿意去体悟大道的无私、无心、无欲、无念、无象,那么就难,难于上青天。我们能够放下我执、放下我心,放下我主,一步之遥,难易相成的内部奥妙就在心里。我们为什么学习了六年、八年、九年、十几年,还在难中打转,就得好好看一看《道德经》这一章,感悟这个重要的环节,破一破“难易相成”四个字的奥秘。我们难是难在哪儿?根据道经和德经的第一章,分析一下自己的心,分析一下内部的阴五行,看一看内五德的强弱,也就知道难在哪儿,如何去找到这个易的通路。这个容易的道路,这个云梯,都在自己的体内和心中。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寻找,一旦找到了,难易也就互变,难就会变成了易。
“长短相形”。要知道长短是相形的,你不知道长,也就不知道短;你不破长,也就难以进入短。我们平时的理论学习、方法实践,可以说都在长里;但是我们心开悟进入众妙之门就是短。这两者之间,既不能否定长,更重要的是把握住短,这样才能一步跨入众妙之门。否则我们始终在若即若离的观徼状态当中,甚至把握不住徼,当面错过,擦肩而过,甚至重棒子敲也不醒,那就难了,那就非长不可,没有办法短,短不起来。要想短,一定要抓住心为帅,心要能包罗天地,无所不包,无所不离。要舍得放下,放下眼前,放下一己,放下私欲,放下享受,放下安乐,要自找苦吃,来证自己的徼和妙。这样长与短在我们内环境,在我们心中也就容易转化。

万丈高楼筑基起

“高下相倾 ”。倾高和下,就是指的道德水平的高下和深浅,复归于道德的层次高低、深浅,也是相互依存,无浅也就无深。浅是深的基础,下是高的前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垒土,这就是解析的高下相倾。很多人盲目追求高,不注意基础,忘记了基础是根本。好高骛远,终难成就。如何把握好高下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住这一对阴阳的互变原理,真正重视在内的基础。不要盲目去追求,不要失掉系统,要把握系统的基础。我们都得整体的把握,偏于那一个方面,盲目的追求高精尖,而不重视基础,也就像水上浮萍一样,一定会被风刮的随风在水面上飘荡,没办法成为栋梁之材,没有根基。
高下相倾严肃地警示我们:要重视基础工程。如果我们还在我识、我见、我思、我想,以后天的欲念心识充斥自己的心灵和大脑,不能置换过来,那就根本无法掌握徼的下和妙的高,也就难以进入众妙之门。所以我们要对高和下在内环境、在心里进行整体思悟,对于实践《道德经》者而言,就要整体把握住高下之间的辩证关系,互相转换的契机,由下向高的发展,要始终把握住。
很多同学说,这么多年好像没有进步,其实不能那么说,因为修养是个螺旋式的前进,很少有人一下子进入短的状态,她是螺旋形的,从一个螺丝钉的螺纹就可以看到这种前进的状态。在旋转的螺旋线上,任何一点看起来,从直线去看这个螺旋线,看起来都跟原来相同,但是实际上位置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基础,是在上升,是上升中的相同。
一旦能接近螺柄的位置,也就进入了直线上升的状态。但是没有下面的螺旋性前进,也就没有上面的直插而入,这也是辩证的。很多同学对自己表现的失望,灰心、信心不足,也得从这里吸取力量,看到自己每天都在积累进步,滴水穿石,终究有一天会将这块顽石滴穿。只要我们更科学、更合理地整体掌握了《道德经》的理论和方法,就会出现一种势如破竹的状态。对“高下相倾”要结合自己的内环境,整体、综合的分析,看自己离道失德的原因,看我们复归道德应该把握的内容,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都是非常重要的。

  音声相合诵妙经

“音声相和”。为什么有些人说话听起来感觉比较舒服、悦耳、亲切、感人,而有的人说话让人听起来不舒服,感觉不祥和。为什么呢?就是音和声没有处在相和的状态,音声不融合,也许他说的话与他的心根本是两回事,所以别人听了不舒服。
要达到“音声相和”,不要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乐队在那里演奏,歌唱家在那里放声歌唱那样的音声相和。再说几千年前也没有这类乐队出现,可能老子也没有听过。老子在这里讲的是心和意,心和意要高度地结合在一起。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怎么理解?系统变化的出现,是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有先有后。前与后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可以互变的。只要掌握了众妙之门,进入了众妙之门,就居前;未掌握众妙之门,落在后面,不能认识徼,不能实践徼,不能认识妙,不能把握妙,就居于后。修养道德不分早晚,不分前后。因为前后是相随的,是相互转化的,转化的关键就在每个人的心中。“随”是出现的意思,可以简单做一个出现的解释。当然,出现是指你想出现一个较快速度、居于前面领先地位这样一个状态,避免落后,出现良好的变化状态。所要把握的根本在于基础,在于系统,也在于修道德。这是真理,离开了,就无法掌握好“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个最基本的法则上来,解读这一段内容,才是比较准确的。

不行之行圣人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又怎么理解呢?我们讲到过庶人、贤人、至人、真人这几种人的境界的区别,可是在整篇《道德经》中却多次只提到圣人。为什么没有提贤人?因为贤人只是一个基础,贤人阶段还没有进入妙,也没有妙,还有居于后天状态的现象。论道论德必须要有圣人的状态,只有站在圣人的高度,才能解读《道德经》,才能理解道德的真意。圣人是指有道的人,是不被阴阳所制约、所颠倒、所迷惑的人,圣人是以无为驾驭阴阳变化的人。正如《黄帝内经》当中所讲的,“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理解了这一段,再来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圣人是道性德性的表率,他们能运用道德的自然作用力,改造周围的一切,因因圣人已经进入了众妙之门,所以他在无形当中就起到了表率,能影响周围的一切,而不是单凭语言的作用力进行教化。
圣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圣人完全不言,而是圣人之教具有综合性的教化作用。当然,常人对这句话只能理解为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所看到、所观到的只是圣人显的一面。
下一句紧接着就表述了圣人处无为之事的妙处,是比喻仿效了道、实践道就像万物那样,“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所以他能行无为之事,能够行不言之教。这种作为就是仿效道、实践道。道所化生的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里的道与我们人类是不同的,因为万物它没有心,没有私,没有欲。道诞生的万物,皆是作焉而不辞,都是各行其道,作焉而不辞。“作焉”,就是创造、运作。“不辞”,也就是不推诿,不以创始者自居。
“生而不有”,是说虽然大道能够化生出万物,但是从来不去主宰和占有,不拥为私有。“为而不恃”,是说虽然积极去努力,去作了,但是却“为而不恃”,不居,不己,不把它紧紧握着,不以为这个是我干的,是我的功劳,我要收回报,这些都没有,这就是“为而不恃”。

功成圆满隐归宗

“功成而弗居”,“功成”,是说成功了,成就了,诞生了,形成了,圆满了。“弗居”,就是是不私,不居功,虽然有功,但并不据为己有,不占据在那一块位置上。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唯有弗居,才不会消失。此两句点出了真常之道的真谛。这两句点到了根本上,其意是说,你要有道就得舍,做到真正的大舍无得;只有舍才有德,才能合道,才能不去,才能不消失、不失去,像道一样而永恒存在。这就是圣人之行,圣人之道。所以我们行圣人之道,修圣人之道,要尽快地渡过庶人状态,进入贤人状态进行实证、实践,通过对道德经的把握,尽快实践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什么,也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进入无为,保持无为,那么你就会很快成功。因为效法了道,合乎道,与道等同,你的言行、举止就与道相亲相近相合。要尽快将自己的内环境,不论是心还是身,都要修到圣人的状态,以圣人的状态为目标,来求证自己内环境的道德。不要老是一方面求道,另一方面又抱着有、私、欲这样一种心来禁锢自己,无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想一想道的大舍,实践一下道的大舍,那种大舍无得才有德。  

为什么自己心里这块小自留地就是放不下来呢?一旦放下,就能处无为之事,那样你的修养道德也就能够成功。“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相反会变得更为美好。世间人一个个都抱着私心己欲不放,有几个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了呢?有几个人是真正、真实的得了呢?不都是昙花一现吗!古往今来,多少富贵显赫的人物,大量的实例,都是由于没放下,不肯舍,所以就都逝去了,统统的都逝去了,人也去了,得到的东西又在那里?。如果真正的做到了“弗居”,不就能够实现这个“不去”吗?所以希望大家尽快调节到圣人修的状态之中,真正去实践《道德经》第二章提到的“处无为之事”这样一个生存生活实践的状态。
这一段文字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修道德的纲领、原则。希望大家通过今天导论式的复习,掌握这一段经义的整体与重点。既有整体,也有局部,主次分明,阴阳变化之道,阴阳变化之理,依理变化的方法,都要确实掌握在自己的心中,并且真实不虚地去实践。以此去敲开众妙之门,实践道德经第一章所告诉我们的奥秘和方法。

 

第三章 安民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讲解:
第三章一共可以分为四个自然段进行解读和实践。从"不尚贤"到"使民心不乱"为个自然段。第二段是"是以圣人之治"到"强其骨"。第三段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到"不敢为也"。最后一段是"为无为,则无不治"。我们还是按照自然段落进行复习。

无欲心自净

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个自然段进行解读。要想读懂第三章,必须要把第一章、第二章联系起来综合进行解读。
人类在离道失德以后,也就从先天无为的内环境状态和社会治理状态,演变成为后天有为的内环境状态和社会环境状态了。这样一来,整个人体的内环境和社会状态,就都处在单一的常有欲的状态之中。可以说,现今世界人类都处在常有欲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的人,既处在常有欲的状态,又处在常无欲的状态。由于太多的人离开了“常无欲”的制约与平衡,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的失道也就更为严重;有欲、私心也就成了人体内环境中最大的干扰力,同时也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前提下,由于人类屏蔽了自己的心灵,屏蔽了自己的身心,整个大宏观宇宙当中的道德能量不能及时顺利地进入人体内,补充他们处在常有欲状态下的损耗;同时这种道德的能量也不能进入社会环境去维护社会的稳定。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关键就是人心对道德的认识偏离了、迷失了,心中的正觉、正念、正识已经丢弃了,心中的“常无欲”状态早已被人类遗忘了。正因为宇宙中的道德能量不能及时进入人们的心灵、心中和社会之中,才造成了整个道德观念的滑坡,降到了道德的底线。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感悟到、看到、分析到,再读《道德经》也就一目了然。
要改变这种现状,改造这种现象,关键就是不能单纯的崇尚有为状态。"不尚贤"也就是指的不要崇尚还处在有为状态,并未真实进入无为、进入众妙之门的贤人层次的道德修养水平。贤人层次只是进道的一个阶梯,所以不要执着于贤人的修养境界。"尚圣不尚贤,几近于道"。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修真者和关心社会道德复归的人应该注意的。看一看我们心灵的感悟是不是还存在着或停滞在崇尚有为状态的东西呢?我们的心灵是否真正地跨入了崇尚无为的状态呢?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尚贤的状态、有为的状态,而没有进入无为的真切感受,没有对无为的深刻实践,那么人体内环境的五行,也就容易出现相克、相伐、相争的现象。
"使民不争"。不尚贤而尚圣,就能使内环境当中的五行不出现相伐、相争,内环境就会非常祥和,五行相益、五行相生的状态就会滔滔不绝地运行,身心也就健康。放大到社会上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人们不去崇尚有为状态的“名”,那么社会民众也就不会为虚名相互竞争,这样整个社会也就会趋于稳定。因为有欲的追求莫过于名利二字。

  

  "不贵难得之货",就是抑制、清除人心对物欲的追求、贪求。这样,我们的心君就能够调节人体内五行不发生相互盗伐与内耗。放大来看,人人心无贪欲,整个国家的民众也就不会为私利、物欲而盗窃甚至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贪欲之心的膨胀,名利私心的滋长,这是人类离道失德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难窥"众妙之门"的症结、病因。只有去掉这个病因、去掉名利之心,进行修心、练己、修养道德;只有"不见可欲",才是一种根本的釜底抽薪的治疗私心和欲念的根本方法。当众生心、大公心一旦真正确立起来,人体的内环境也就必然祥和、安泰,社会环境也必然不会有动乱的因素出现。这些是对第一段经文的一个粗浅解释。

这第一段的关键是要正确对等名和利。"贤"就是指的"名","货"就是指的"利"。我们内环境的乱就乱在名利之心上。根本的治疗、改变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在"不见可欲"这四个字上。"不见可欲","不见",对于我们而言也就是"视之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是要做到一种心中无物,惩纷止欲,把欲望制约在内环境生理允许值的范围之内。这样我们的心才不会动荡不安,不会被双眼所视、所见,双耳所闻、所听而搅乱,对社会上那种追逐名利,甚至昧下良心、昧下自己的本根的不良现象,不仅不参与其中,而且要心身远离。。治心是根本之道,治欲、练己、修心是根本的良方。这一点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才算是掌握了这一段的精髓。

降心性不迷

第二段,"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怎么解读这五句呢?先看"是以圣人之治"。"圣人之治"是指的方法论,治身与治国的理论和方法是相同的。在这里首先强调一下治身,先对我们自己本身进行治理,使自己的心身复归于道德,复归于无为,复归于能够把握徼、把握妙,进入众妙之门,那样就一定能做到内王外圣。
"内王外圣",就是注意身心中的心王,修证心王,将自己的心,心中的私欲、欲念、妄念、七情六欲,都使它下降并控制在道德修养允许值的范围之内,不要超过道德生理允许的界限。不是让大家完全没有后天的行和愿望,而是要控制在不影响把握徼、把握妙的状态,这样才能从有为进入无为。
"圣人之治"的内涵非常重要,它是方法论。如何去实践由后天有为复归到先天无为,必须要掌握"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其实太上的天元神修金丹方法论就是"圣人之治",就是一部治身治国的上乘方法。它能够将人从有为、从后天导向符合道德的先天无为,从而把握徼、把握妙,进入众妙之门。所以老子在这里介绍了具体方法十二个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将整个天元神修金丹方法论的性命双修纲领性地囊括其中。
"虚其心",就是讲的修心炼性、以性带命的真功夫。"虚其心"关键是这个"虚"字。如何步入到虚,如何做到不自见、不自视、不自伐、不自鸣?要将心炼成太极金刚镯中间那种空的状态、无的状态、虚的状态。只有心虚空了,没有后天过剩的欲念、欲望、自私利己之心了,立起了众生心、大公心,这样性功才能启动,修性的功夫才能出现,我们的性光才能在第三只眼的前方闪闪烁烁、稳定地出现。
"虚其心"对于我们每个修证道德的人而言,就是要刻苦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将世界观、人生观改变成为真实不虚的道生观,将这个欲心调整到符合内环境和社会环境允许值的状态。大公无私心是"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最重要的前提,到达心清静、性空明境界的时候,也就是"虚其心"最好的实践成果。心的清静,身的清静,必须以修心为统帅、为原则来实现。我们讲了十多年,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其实都在其中。如果我们的人心、后天意识、有为状态还没有达到虚的状态,没有清理、清除掉,那就难以步入"实其腹"的境界之中。即使终日苦练、苦熬,仍然是跳不出常人有为规则的游戏,难以做到性命双修的升华。如果能真正做到"虚其心",修到了那种无欲、无妄,心如止水,那么自然就可以顺利地步入命功真实不虚的、完整的修证。为什么要以性领命?因为在性功之中,性即是神。心、性为一,心和性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不将心修好、修正、修虚,要想全面实践、掌握、实证后面"实其腹"的方法论就很困难。如果掌握了这个修心,就不需要十年练己也能够快速地步入性命双修的根本实践之中。

  当我们进入"虚其心"状态以后,当我们实现了"虚其心",掌握了性命双修从后天有为步入先天无为状态,也就领到了一张通行证,就能顺利地进行"实其腹"的实践和验证。"实其腹"主要就是讲的炼命促性的功夫。我们已经介绍了"虚其心,实其腹"的系列方法,打开以往的教材系统地看一看,可以说都没有离开"虚其心,实其腹"这六个大字。在方法论上是围绕着"虚其心,实其腹"而展开的,只是因人生法、因时生法、因对象生法,生出了许许多多的、众多的方法。但其关键都是强调抱道、怀道,要抱这个"一",抱修心的这个"一",炼气的这个"一"。我们修的就是心中的圣,身中的圣,就要采用"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论。不利用这些系统方法论,我们的心就难以向先天转化,身也难以向先天转化。所以我们在实践这些方法论当中,要很好的体悟《道德经》在这里指出的深刻内涵,学习圣人的心,练习实践圣人的身,与圣性的修为同步。要能够心藏宇宙,包容众生;能够涵养万物,通天彻地,与天地合为一体,从有为步入到无为,进而达到无不为,实现"实其腹"的高境界。

实腹坎填离

"实其腹"当中,既含了性功,也含了命功,是一个以性促命,以命促性,双向地、共同地、整体地生命再造工程。所以只要把握住了"虚其心,实其腹"这六个大字,将性命熔之于一炉,共同在体内再造、烹炼我们的先天整体内环境,去除人欲,清理人心的欲望、私欲、私念,树立大公心、众生心,就能够对内环境全系统进行真实不虚的再造。
抓住了"虚其心,实其腹",就可以将整个内环境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改变成为什么?改变成为先天,改变成为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状态,从而进入众妙之门,复归于道。这是我们修证"虚其心,实其腹"终究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而"虚其心,实其腹"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能够时时、处处、事事不离"虚其心,实其腹"六个字,也就能够实现"圣人之治"。如果更多的人都掌握了这一点,那么也就是更大范围的、整体性的复返先天,只要在性命上真实不虚的下功夫,就能整体实现真实不虚的"圣人之治"。这里面可以展开的内容太多,可以把我们这十来年所讲的东西用这六个字全部浓缩进去,所以希望大家掌握好这几句话。
第二段可以说是整部《道德经》对我们内环境具体进行再造的一个总纲,也是方法论方面的总纲。通过什么方法能使我们每一人复归到道的状态,从而脱离后天有为的封闭,脱离后天有为对我们沉重的累赘,从这个泥潭中能够拔起腿上岸,步入到无为、无欲、无私,只有众生心和大公心,并且内环境能够产生变化,只有"实其腹"的变化,才能促使我们"虚其心"更好的实现。这其中要注意它们相互的辨证依存关系。如果我们妄谈"虚其心",只停留在嘴上去谈修心,而没有"实其腹" 的气,没有道德能量来支撑修心练己,那么"虚其心"也就是空谈。
我们有很多人不是整体地把握,而不是丢了这个,就是拉了那个;要不就是颠来倒去,翻来覆去,一会抓这、一会抓那,始终不能掌握系统论,不能掌握"虚其心,实其腹"这两者之间的整体性。不知道如何相生,不明两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把握不住,陷在法里面不能自拔,沉在空谈道德里不能步出泥潭,其实这两者都是错误的。关键是要整体辨证地掌握"虚其心"和"实其腹",并把它整体地控制和建立在我们的心灵之中。
请大家对自己这十几年、几年以来的实践,根据"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好好的进行一下反思。思什么?思不足,思差距,反思我们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陷在" 虚其心"里面空谈?还是陷在"实其腹"当中法执、法迷?所以很有必要根据"圣人之治"方法论,对自己进行一次很好的总结和反思,从而真实地去掌握系统论的方法论――"圣人之治",全面、真实、尽快地去进行性命双修的生命再造工程。这样我们内证的速度,达到内王外圣状态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从而加速我们内环境的后天有为向先天无为状态的真实转换。

  弱志化强骨

再看一看"弱其志,强其骨"。其实这两句话也是讲的性命双修。"弱其志",弱的是什么呢?淡泊的是什么呢?希望大家淡泊的、减少的"志"是什么意思呢?" 志"是指的后天、是指的有为、是指的我们很多人的执着。虽然有些人问"志不是志向吗"?是的,从正面也可以说,要有宏大的志愿。但是当具体进入到实践当中,这个志愿就要放下来,否则就是有为的、后天的,同样障碍着你进入先天。我们强调平时要树立宏愿大志,这是为了建立正觉正念,清理心里的阴我。但是真正进入到状态中进行实践的时候,这个"志"也得放下。因为放下是指的所有的后天,包括后天的思维、后天的理念、后天的心识,整个主观意识都要淡化下来,进入 "弱其志"状态。"弱"的是心,是阴我之心,也包括在阴我心上建立的正觉、正念。一旦跨入到无为,由于它真实不虚的与道相合,后天的所有都要化为烟云,一片道境,空净无尘,没有点滴的尘痕。这时所有的作为都是自然的显露,都是道和德的一种显化,没有丝毫后天。所以我们在内证过程当中,对"弱其志"要很好去把握它。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都是引导我们"弱其志"的方法。
要将这个志淡漠了、放下了、解脱了,进入先天也就非常快速和简单。"弱其志"与我们在后天有为状态下把握"徼"的时候,与"常有欲以观其徼"的状态并不矛盾。因为我们用正志、正觉、正念来进入"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旦跨过了弦线,进入了妙,所有后天的、有为的、意识类的东西,就得全部放下。这一放下来,就与道合真同频了。所以"弱其志"在这里也是讲的修心,它与"虚其心"相辅相成,是它的延伸和细化,在方法论上是一种细化。一般人在修养道德当中,都讲究要建立好的、美的、真的东西,对不对呢?完全正确。因为人是深陷在后天当中,后天的这一对阴阳,有对有错,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去其错,去其丑、去其脏,才能够建立正的、美的、净的。但这个建立起来以后,不能停留在美和丑、脏和净当中,而要超越它,进入新的太极,进入更深一层、更高一层的太极。高一层太极就要靠运用"弱其志"的方法,无对无错,无美无丑,无好无坏。"弱其志"在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要摆脱阴阳的制约,步入到无当中,步入到空,步入到虚的状态和环境。掌握了这个理念,我们再来看"弱其志",也就明白了太上的苦心,他是在一步一步地、深化地、细化地指引我们这些后代如何步入先天无为的妙境之中,如何进入众妙之门。
"强其骨",强骨,骨是什么?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强骨”就是指命功而言。"强其骨"与前面的"实其腹"相辅相成,也是一种深化。

无私必无畏

再来看下一段:"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这一段指的是要人们使人心、民心不受后天智识的封闭和私欲的腐蚀,使心灵淳朴,由后天复返到先天,使先天本性脱离七情六欲的蒙蔽,使先天的慧性摆脱后天识心智性的屏蔽,使人人都能够认识和体悟到纯粹的以后天意识用事的害处,明白有为和无为对身心健康的利弊关系。当每个人有了切身的体悟以后,也就不敢再深陷于有为和私欲之中不能自拔了。这就是这一段的真实解读。而不是许多哲学家甚至一窍不通的无知文人在妄解《道德经》所讲的,说《道德经》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这真是犯了极大的口过罪业!
"常使民无知无欲",不是愚民,决不是无知文人解读的那种愚民政策,而是教导人们要以道德规范心身,不要被后天的智识封闭,不要被私欲所腐蚀,要保持心灵的淳朴,由后天复返到先天,要解放自己的本性,脱离七情六欲的蒙蔽。因为只有后天心智才能屏蔽先天慧性,只有智性退位,慧性才能出来。我们要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真理,并且通过"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使每个人都体悟到纯粹以后天意识用事的害处。这害处在哪里?首先害在违背了道德所规范的自然总规律。我们看看社会上是不是这样。许多人都是用自己的欲望、贪心在坑蒙拐骗,希望能够瞒天、瞒地、瞒人,妄图能欺瞒过去。但是能瞒得了吗?瞒得了一时,能够瞒得了一世吗?道德的自然规律象铁一样的无情无私。我们教育人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人都能感悟到先天的自然脉搏,人们真正懂得自然规律以后,还敢胡为吗?还敢象现在这样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法律,唯我所用,一切都唯我,还敢这样吗?我相信是不敢了!

  用"圣人之治"的方法,使每个人都能体悟到"虚其心,实其腹"带来的好处和切身利益。当人们都有这样的体悟以后,整个社会的风气必定会好转,因为每个人都会畏惧大自然无情的因果律。离开了先天的制约,仅凭私欲,仅凭自己的一点私心而去恣意妄为,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安乐和太平,就自觉的不敢违法,也不会主动去碰触法律之网。

老子在这里讲的绝不是什么愚民政策,而是指的一条光明大道,是通过性命双修的生命再造,使自己更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的光明大道,摆脱后天的制约,摆脱人心欲望的屏蔽,去感受、去体会自然真常之道的自然规律、因果律。要是人人都掌握了因果律,还敢胡作非为吗?我想是绝对不会的。谁还愿意干那种违犯铁的法则,推也推不掉,自作自受地去享受坏的恶果。但是现在的人们都只注意到眼前鼻子尖下的蝇头小利,而不顾将来,不顾身后,所以才敢胡作非为,才敢无法无天,就敢无畏于自然规律。但是当他懂得了以后,也就会自然的生畏,生敬畏心,生恭敬心,诚信心也就会自然而生。所以说"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从根本上改造人心、民心的方法,是使人们能够健康长寿,使国运能够国泰民安的方法。可惜知道这个人天大秘密的人并不多,不能正确解读《道德经》的人太多。如果明白了"圣人之治 "方法论对每个人内环境再造的功用,对治理社会的功用,我相信"道德治世"也就必然会使民族繁荣昌盛,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万朵金莲绽放的灿烂美景!

无为则无敌

"为无为,则无不治"。什么叫"为无为"?"为无为"就是用中之道。前面一个为字是指的有为,后面一个为字是指的无为。也就是说,人们只要将心身的有为状态转化成为无为状态,以无为统驭心身的有为状态,实现后天向先天、有为向无为的根本转变之后,就没有不可改造的命运和国运。无欲才能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心治则性命再造必大成,心治则必国泰民安。治到什么状态?治到无为状态,将心治到无欲无为状态,就没有不可治理的事,就能实现"治大国若烹小鲜",天下德化,民风淳朴,百姓自安,这是实践"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根本。
在我国历史上,真正比较科学合理的运用《道德经》的经验是有的,这就是大唐盛世。有人说我特别喜欢唐朝,为什么?因为唐朝在中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跟他相媲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影响深远,与大唐文化的鼎盛密切相关。看看现在世界各地,"华人街"一般都称之为 "唐人街",为什么?因为大唐盛世的那种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非常巨大。大唐盛世的"贞观之治"达到了一个什么状态呢?达到了监狱里没有犯人的状态,监狱成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治国的奇迹呢?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都忘记和疏忽了一点。这种奇迹的出现,是因为利用了《道德经》。因为当时唐朝的天子姓李,他号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代,要求所有的官吏和百姓民众人手一册《道德经》,每天都要进行念诵,而且还规定了学府每年都要对《道德经》进行考试、考核,所以奠定了大唐精神文明的基础。
由于《道德经》所内含的无穷无尽的能量,道能、德能渗透到了全国世庶民众的灵魂之中,深透到了整体社会环境之中,这个巨大的德能滋养了当时的中华民族,所以才出现了世界万国来朝的壮丽景观,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真正鼎盛的人文景观。可惜对于《道德经》在当时社会中普及的这一壮观现象,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因为某种偏见,而没有认识到《道德经》对唐代鼎盛所起的根本思想作用。思想建设、灵魂建设是上层建筑领域中的灵魂所在,人心、民心实际上是社会的根本基础。离开了人心的转化,离开了道德的教化,人心民心必然将逐步下滑,直至下滑到道德的底线。
如果真能拿起《道德经》进行深入的教化,那么整个人的内环境,整个家庭环境,整个社会环境,整个国家的环境,也就必然会出现明显的改观。所以说修之于身而得道德之身;修之于家而得道德之家;修之于乡则得道德之乡;修之国则得道德之国;修之于世界则得一个道德的地球村。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促进我们道德内环境、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国家、道德世界的早日来临。

 

第四章不盈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讲解:
第四章可以分为三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是第一段;第二段,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三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共分为这三段,下面根据自然段进行讲解和复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一段三句,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它的内涵确是非常的丰富。在解读这一章和这一段的时候,要与其他的段落贯穿起来,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掌握。

虚空用中道妙门

“道冲而用之”,首先谈到了这个道冲,重点也是这个道冲,一个“用”,一个“不盈”,一个“渊”,一个“宗”。掌握了这几个字,基本上对这一段的内容就能够掌握好。
“道冲而用之”,关键是这个道。道本身可以说是无名无相,在有名的状态下,在后天的意识中,是难以寻觅,难以捕捉到的。当我们进入无为以后,在无为状态下,无论是通过形体,还是舌头,还是我们的心,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寻到道的实质。在早期更容易找到无为状态下的随意肌运动,这个随意肌包括了舌头的运动过程,放松以后就能找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大家诵经的原因,根据灵动的原理就可以理解,道理是是相同的。
自然调节和进入无为状态的是心。心有两大系统,既有他的宿舍——在胸腔中央,又有他的工作室——在大脑当中,再加上大脑皮层对大脑质层有一种锁闭的作用, 所以心进入无为状态就比较难一些。但是可以通过随意肌的运动,带着我们调好心,修好这个心,去体悟无为的状态,进而能感悟到道。一旦心能进入无为状态,那么这个道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道虽然无名无相,非常不起眼,但是只要把握了用中这个关键的方法,那么窥见它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的。大道以虚为体,以中和为用。这个虚就是空、无、静、定的状态。以中和为用,首先要建立起正觉、正念、正识,既认识外部的阴阳,也认识自己体内的阴阳,把这两个阴阳都把握住。再一个就是要注意无为与有为状态的体悟、实践和感触,在心灵中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识论。有了这个基础,再来运用中,通过用中,就能进入众妙之门,进入道境。“道冲而用之”就是这个意思。一定要通过道,一定要通过中。当然中当中包含了虚,包含了空,包含了静,包含了定,你把握住它了,那么空、虚、静、定也就容易出现,从而迈进众妙之门的大门槛,才能体悟到道的境界是什么状态。
“冲”,也就是中,是虚,是静。这个“冲”字在这里是一个以象喻意的方法,以象比喻的方法。具体的讲解呢,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空地,一个空旷的地区,由于山上的水与风反复长期的冲涮而形成的一个空间、一块空地上的空间,就称之为山冲。很多傍山的农村就有依山建村,依山建镇,就是用了这个冲里面的空间。由于道境是虚不离实,用空又不离开实体,他是整体把握虚和实、有和无、体和用、有形和无形的一种方法。两山之间这个虚空的空间,那就是虚,就是冲,这个“冲” 里面运用的就是中。这也就是说,道用就是在无为空间之内的运用,所以说这个“冲”也就是中的意思。
在第四章的后一篇谈到用谷,古代谈谷就指的是山,所以“谷”也离不开山的涵义,也是以象喻道,以山谷言道。因为在两山之间的空谷之内,无论是水,还是风,还是气,还是光,都是不住不流,不粘也不滞,自然也就没有盈满的现象出现。我们可以体会感悟一下这个空间的状态。如果从物质的观点来看,道德修养的实践, 就要要高度重视上面所提到的虚心实腹。要确实使我们体内的阴阳处于一种中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去体悟中的妙用。实际上道的妙理的最后关键点,就是保持心理状态的中和,执两用中,谦虚处下,永不盈满,从而自觉地摆脱有为的制约。用这个“中”陶冶心性,再造性格和秉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有为对我们的制约。同时也要把握住徼,因为我们性格秉性中常常都有偏执,所以容易盈满,容易有以为的。只有用这个中来陶冶心性,才可能摆脱这些有为的能量对我们的制约,这样才能出现徼。如果正觉正念正识不能在我们大脑皮层建立,不能在心灵中树立起来,那么要把握徼就永远是一句空话。即使你认识到徼,而你的心性当中、秉性当中, 没有重视这个道德修养的关键——处于中和状态,那么面对这个徼,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不具备这个基础。所以我们在再造后天的性格和秉性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个基本前提,将自己心性的思维方式,从偏疑、偏执中尽快调整到中和状态,就是要用这个中来陶冶我们的心性。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给我们祖国命名时用了这个“中”字?这是希望我们后代都能秉承祖先们的愿望,能够认识大道的一种心愿。要后代人去望文生义,通过悟中、用中而尊道重德。这决不是后来某些人所曲解的那种意思,说中国就是世界中央的意思,那倒不是。这个“中”实际上是祖先们希望我们后代能够体明道、知道,使这个中能成为进入大道的一个标识,成为一个指路的明灯。因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道德文化史,从来没有离开过道德,都是紧紧围绕道德而展开的。虽然后来逐步地离道失德,丧失了这个中,但是我们从中华文化的传统命名当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对于我们后来者、华夏子孙后代,寄予了无限的关怀、期盼和希望,希望中华的子孙都能通过这个中,复归于德,复归于道。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去体悟这个中。《道德经》里多处讲到这个中,很多丹道学著作里都提到了这个中。所以这个中对于我们修养道德,陶冶心性,再造秉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习第一章时,大家对这个徼感兴趣,对这个妙感兴趣。那么在这里讲的就是具体方法——如何才能进入道,把握徼,把握妙?如何去观缴观妙?用这个众妙之门复归于道。

万物之宗天地根

“渊兮似万物之宗”,就是说道的用中、用虚的妙处。这些好处,这些妙处,可以说神妙莫测,妙趣横生,就像深不可测的渊一样,又清澈又深远。这种深广莫测、奥妙无方的境界,在有为后天意识的状态当中,是视之不见其形,体之不得其身。但是当我们一旦步入到无为之中,它却又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取之而不可得, 舍之又不能离去。我们将在这个虚中所获得的经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能量,获得的方法,再转过来用之于有为。因为这是最符合自然法则的,有了它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可以说用中之妙,的确是一种最科学的方法。他就是用虚来运有,用虚来证实,在这个虚的状态中,通过中步到了虚以后,就在这个虚里面,去感悟万物的本来面目,能够提取阴动为先的实质,能够寻到事物的本因,能够判断疾病的本源。然后根据这种知识和结论,反馈到有为状态下、现实当中,按照这个法则去指导自己有为的方法。这样必然符合客观规律,既不左倾,也不右倾,而保持正确的路线,这才是用中之妙,这才是用中之渊。
这个中就是万物之根,就是大道,是生化天地万物的根宗,是事物的本源。寻中探索的方法,就在用冲之中,它的道理非常深奥。这实际上是对“道冲而用之”的深刻阐述,是在深刻的阐明为什么要用这个中、要用这个冲,因为它是复见本来、真正窥见大道的根本方法。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才能打开慧性之门,知识之门,进入根本当中去寻根问祖,确保我们在众妙之门当中,能够持久的、系统的、深入的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这一段对于我们体道者而言,又作何解释呢?这一章是讲进入观妙状态的具体实践方法论,就是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论当中的根本方法。因为“道冲而用之”是观山根;那么“渊兮似万物之宗”的“渊兮”,也就是内观阴跷一窍。把这一切的理论,都囊括在这一章的第一段之中。这个理论在第二段又再深入的解释并强调。第三段也是这样。
要实践“山根观妙”这个方法,也是用的这个冲,用的这个中,用的是虚空。因为在人体,我们每一个人的额头,称之为“满月”,属火。人的鼻梁、鼻子象征着新月,也就是两座山。在这两个山的中间凹地,也就是山冲。在人面部的两个山之间是不是也像一个山冲呢?左右两道眉毛就像横卧着的山岭一样围护着,两边就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它能常风常炁,没有盈满的时候。用冲来形容我们面部山根这个区域,这是个绝妙的比喻。那么在这个地方如何用这个中?如何用这个虚、用这个道呢?因为我们要观徼、观妙,特别是观妙,那就要用好这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道冲而用之”的区域,也就是动静之间本身的妙地,所以要把这个地方抓住。
“或不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告诉我们:用中不能偏,不能离,不能落入后天有为之中。就像一个容器,所盛的水过多,装的东西过多了,肯定就会溢出来了,这便是偏离了适中。无论何时何事,只有保持一种中和,保持一种允许值,保持在允许的境界和状态之中,那么这个中、这个虚、这个静、这个空,甚至进入定,才能够登观道妙,去体悟深广无际的大道,进而寻根问祖,体悟大道无为的造化。

 挫锐解纷扫心阴

第二段:“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里面是在说,要想实现圣人之治,就要对应到“常无欲”,对应到“无为”的状态中进行观妙。不仅要认识无欲和有欲、无为和有为;不仅要能够很准确地辨认、辨识自己的阴阳属性,而且还要分析解剖自己,把那些错误的、不正确的东西,都要尽快从自己的身心中清理出去,进而建立起正觉正见。这个正觉正见就是一个台阶,一个楼梯。没有这个正觉正见,在你脑袋里,在你心里,对阴阳属性还是不清楚,你对自己存在的毛病,自己的缺点优点,都还理不清楚,弄不明白,你还被那个欲念私心蒙蔽着心灵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去谈这个“挫其锐、解其纷”,更不用说“和其光、同其尘”了。这看起来是四句话,但从根本说是个一,要高度重视修心炼己,这个基础非常重要。
要注意保持无为状态。这种无为状态的保持,如果没有正觉、正念、正识作为基础,这对求证大道来说,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遥远,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只有身清静、心清静,你才能踏上这些云彩。因为还有有为的后天意识在心中和颅脑之内,这些障道的阴云,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必须逐渐去扫清,才有见青天之时。
虽然我们重视了修心炼己,进行了清理,树立了正觉正念,但是现在怎么样呢?一旦观山根“虚其心”之妙,或者观腹腔里“实其腹”之妙的时候,脑袋里所呈现的还是这个人的事,那个人的非;自己的欲念之事;心中的忧虑与烦恼等等,各种各样的心思、思绪、念头就会出现。这些出现的东西都是一种偏执,是一种“锐”的现象。有的人一听说山根观妙,他就执著得很,拼命去想那个月亮,这种非常执着的期盼,就像要等待捞取一个宝贝一样,怀着上下砰砰跳的不安心态。这不是一种锐的状态吗?在这种挫锐的状态下怎么能求真呢?怎么可能出现徼、把握妙呢?所以,老子在这里直接点出来要“挫其锐”,其意在于防偏、防执。。所以要重视平时的修心炼己,因为我们脑袋里的后天意识太顽固,包括对某些妙象的贪求、执着、攀比、嫉妒等等惯性的思维,都会在这种状态下出现,妄图要把我们导向偏离中和的轨道,干扰破坏这种妙境。所以老子在这里一针见血的指出:要挫其锐。要把自已调节到不执著的稳定心态中,不管他出现也好,不出现也好,都要平静对待。当心放下来以后,可能又会随着出现纷纷纭纭的杂念。这个阴我心神,它就是要把陈年烂芝麻、腐谷子都释放出来,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它也会在脑子里闪现。这些都在影响着我们保持这种中和的状态,所以要注意不断地“解其纷”。

出世入世本同然

要高度重视平时的炼己,不断地克服在入世、出世中所出现的过偏过激和过于锋芒毕露的思绪,而且还要能从不断产生的错乱杂念中解脱出来。这两个层次,一个是主观意识所产生的锐,一个是阴我意识所诞生的纷,这两者是保持中和的最大障碍,是我们观徼观妙的拦路虎。要从根本上解决锐和纷的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平时的修心炼己,加强道德修养水平,来调适自心的思维,调整身心的中和状态,从而保持和维护好内环境的正确状态。锐与纷之所以能出现,说到底是心灵中有沙子、有垃圾,身心中还有阴性的物质,没有完全彻底的清理干净。对于我们心灵上这么多的锐和纷,克服的办法,就在于一挫一解,这就是“挫其锐,解其纷”的方法论和它的目的。真正把握好了,对于我们做人处世,对于求证《道德经》,都是一个科学的方法,所以要紧紧把握住。这一步不解决,这两个关键点不掌握好,那么这个锐气,后天意识的偏执,是难以克服的。要把握好“松、静、自然”这三点四个字,把它吃透,掌握好。可以说松、静、自然,也是对“挫其锐”的一种解析,都是要求保持这个中。但是我们有的人常常犯执的毛病,实践方法时,往往是用后天人心来揣度方法的内涵,执著地去进行不正确的实践,心中急于求成,反而对自己造成损伤。大家认真想过这些问题没有?把自己存在的这些问题理出点头绪了没有?应该是修整总结的时候了!

  处中的问题是我们最常见问题,是最基本的课题。很多同学说杂念太多,净不下来。由此看来,这个“挫其锐”,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没有高度重视,而是单想凭主观意识的执著、用揣锐进入静的境界,这怎么可能呢?!这也是很多人多年实践却难以在山根观妙、难以在水府探玄,进而获得真实结果的原因。对于处中锻炼的还不熟,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真正去理解,而是以自己偏面的智识在执著地运用方法,所以始终被挡隔在众妙之门的外面。虽然拿到了钥匙,但是不会开,而且是乱开,当然这个门也就难以真实不虚的打开。

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一个无私无欲的方法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基础的要求。离开了这个基础,那就是水上浮萍,根本没有办法长成参天的大树,也不能最终实现和保持与自然真理、自然道德能量的结合,这就是不能“和其光、同其尘”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实践,就要体现出大公无私、无念无欲的心态,保持与自然真理、道德能量的充分结合,与之融为一体。要实现那种与众生百姓的本性光相合,众生一体,一体众生,与万物同体同源于道光德光之中,共同沐浴在道光本性之内。我们所说的“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为众生道纪照明镜”,这都是用的光,都是为百姓、为人民、为众生所作的无私奉献。要与众生同呼吸共命运,无私无欲的为众生服务,与众生的本性之光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与众生的心灵之光一起,共同回归道德之乡。这才是“和其光”的根本真意所在。

和光同尘勤炼己

我们认识“和其光”就要看到实质上去。要认识到众生一体、一体众生,你修出的这个光,就是为给众生的道纪作照明镜。任何一个人,如果他修养道德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他即是老死在再好的理论和方法之下,也决然不可能成功,因为他违反了基础的自然法则。基础的自然法则从本性上而言,就是众生皆道。众生心灵深层次的那一层光,与我们修证出来的光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不能把它据为私有,必须用你的光去照耀众生,使他们的本性光透发出来,为他们的道纪照明镜,帮助众生,使他们人人都觉悟道德,从而复归于道德,这才是真实不虚的“和其光”。
圣人都诞生在红尘中,生存于红尘中,证道可以说是不能回避红尘的,成就也就在红尘之中。形身在尘,修养道德在尘,成功在尘,服务于众生也在尘,这才叫作真正的“同其尘”。在这个“同其尘”当中,不断地保持和强化道德修养的成果,维护心身道德能量场,在这个世俗的尘缘当中出污泥而不染;既和光同尘,又不离道失德,用道德的身心奉献百姓众生,影响和教化众生,这就是“同其尘”的真正含义。炼己最好的地方就在社会当中,就在家庭当中,就在工作单位之中,就在社会之中。你不在尘中处世,就不了解什么是庶人,什么是私心?也不会掌握本性中阴我的全部内涵。不让阴我释放出来,那就是包藏祸心,不激活这个阴我心,就永远也难以认识它、清除它。如果积累多了,在关键的时候它集中爆发出来,那就成了你求证道德的最大问题。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因为炼己不纯最终而溃败下来,这种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所以要“同其尘”,就要无私无欲,要立起一颗众生心,在解放我们体内众生的同时,而且还要解渡整个世间的众生,这才符合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也符合道德的根本本质。离开这个根本而妄谈道德修证实践,那是永远也难以达到目的的。
对于我们道德实践者而言,如何具体运用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呢?在运用过程当中,必须要掌握好“挫其锐,解其纷”这两道关口,克服有为意识不断产生的干扰,才能保持无为状态,进而处中而实现观妙。通过挫锐解纷不断深化修心炼己。在这个“道冲而用之”的状态之中,而未进入众妙之门之前,我们心灵执著于锋芒的显露,所以意念纷纭,心身散漫,都是最常见的现象。它直接影响了无为状态的保持,干扰我们的心身进入中和,影响进入虚、空、静、定的状态,如果真正锻炼到能止欲、拴心猿、锁意马,实践了无为观妙,似观非观,既不执著,也不昏沉,就能够达到“和其光”,也就能出现这个光。只有在出现这个光之后,才能谈到“和其光”。当这个光现于目前之时,那就会人在光中,光在人中,心身都沐浴在道德光海之中。这个光,是道德能量最客观的显示。它取之于道,要用之于道,用之于众生百姓。

  湛然朗朗光同尘

“和其光”,对于实践道德者而言,不是口头上空谈“和其光”,而是要真实不虚地证得这个光,要见到这个光,而且要沐浴在这个光中。要用道德的光照耀体内体外,然后更深入地实践运用这个光,去为众生道纪照明镜。当然这些众生,首先是自己体内的众生;只有先解决好体内众生的归道问题,你的光才能高度的“和”。 “和”什么呢?和“一”。首先要和于自然之光,和于道德之光,你才能有足够的能量,来为体内外,体周围,自己的家,甚至于乡,去实现更大范围的目标。和其光对于实践体道的人群而言,那就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光的实质,科学的去求证验证更高能量层次的光。
要特别重视“同其尘”,有了这个光以后,就要去“同其尘”。首先是内环境的“同其尘”。我们这个尘身就是一个小天下。同于内才能同于外,就是首先让道的能量光同于体内的众生,解放体内的众生,再造性命。在同之于尘身的同时,解放内环境的众生。我们的肉身又称为臭皮囊,实际上它是在尘世里的一个载体,我们不是把它叫做尘吗?它是由后天的物质构造的,在没有完全向先天转换完成以前,它就是个尘。所以对于这个“同其尘”,首先就要落实在自己的体内身中,用和其光去照亮体内每个角落,光照所有的地方,完成系统性的整体再造,来达到全系统的和其光,向先天转换,让每一个细胞都共同沐浴在道德的光辉之中,滋养在道德的能量之内,产生后天向先天的系统转换变化。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或者在完成的过程中,去实现与社会的同尘,将道德的光能奉献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这才是我们对“和其光、同其尘”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那么“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如何理解和掌握好这三句?按照圣人之治的方法修养道德,达到了“和其光、同其尘”的真实境界以后,也就步入了众妙之门。众妙之门一旦迈入了,其实就是进入了一个道德光能的强能量场之中。在这个能量场之中,使自然、众生、百姓的本来,以及道的造化,中和之用的方法论,根本性的理论,本质性的物质等等,对这一切都可以明明白白,一览无余,了无尘痕。这些都需要在特定的状态下,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去观。看看你在这个光中是不是可以百步窥针,一览无余?任何有形的物质在这个光当中都变得透明了。在这个光当中,你一眼望去,整个世界都了然于胸了。这就是“湛兮”。这种透明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个“湛兮似若存”的境界,是完全可悟、可验的。我们在众妙之门中,能够进入这个光中,那么虚和实也就一样真切,没有虚妄的存在。这个“湛兮”,就是全面完成体道实践的真实通透状态。这个“湛兮”也就是一尘不染,光明无碍,是一种大白的状态。所以它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真实不虚的存在,能够看穿事物本质的客观存在。

天上地下唯道尊

当能够达到全面虚实相通,有和无都大成了的时候,也就与道同体了,与这个道大同了。当进入了这种高境界以后,那么你就是道的化身,就是道的成就者,也就是道德能量造就而诞生的真人。在这样的修为完成以后,还怎么去说这个人是谁呢?所以说“吾不知谁之子”。到了这个阶段,与道的光完全化合在一起,光充斥全身每个细胞,整体性的完成了先天转换。在这个时候,我也不能说明白他是谁的子孙。他是道的子孙嘛!当然也就不能认为是某个人的子孙。真人有形有像,他在与道同步进行实践,也就像生化万物、运用乾坤的缔造者一样,达到复归于道的本源之中,复归于万象之先;从有为复返于无为,复归于无名天地之始,也就是“象帝之先”。
“象帝”,就是生化万物、运用乾坤的缔造者。修真者达到了这种全面更深的一种状态,完成了在光中的再造、光中的重塑、光中的转换这个全系统工程。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人体生命再造工程,在道德之光的滋养培育下,真实不虚的实践完成了,那当然只能说是道之子孙,而不能象人间那样说他是某个人之子。

  在古代还有这种情况,真正修炼成了真人,对自己的父母亲都不敢跪拜。历史上也有一些官吏强迫修道大成的人跪拜,结果这一拜,却把自己拜过去了。为什么呢?这可以说这种现象是对“吾不知谁之子”的一种解答。就象我们有的同学,在完成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当他对很多老师顶礼相拜的时候,对方也一定会以同样的礼节相还,这是一个道理。这就是说:当你达到哪一个层次、状态以后,那么就享受着与道性相对等、相对应的界位,这也是对“吾不知谁之子”的最好解释。如果达到了“象帝之先”的状态,那就更加完整圆满了。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说:“天上地下,唯道独尊”。这个气魄来源于“和其光,同其尘” 的实践和验证。

第五章用中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讲解:
这一章共分为三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第一段。"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欲出"。这是第二段。"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第三段。
我们要用系统论来解读道德经。学习了前面四章,就应当知道实践圣人之治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中有理气科学、理形科学,在实践这个方法论中,就要在理论认识上高度重视,效仿天地自然的道性。我们生存在这个天地空间,他本身就有自然的道炁,这个道炁是道德修养的根本,不能脱离这个根本。天地自然大环境中都处于一种无为的状态下,精与炁都是天地在无为中所化生的。自然大道诞生天地万物,没有丁点私欲,没有丝毫私心,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化生万物的。天地的本性,如同大道的淳德上德一样,在天地这个大系统,他的所有成分都是道性的纯德、上德与无为,并没有象太极图顺转那样变化为人类的德性,而且分解成为德性的子系统。

众生同体受天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德性的子系统是什么呢?就是指的五德。当这个五德不纯、不全的时候,那么表现出来的德性就是子系统;也就是五德成分: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所以,在解读这一段的时候,就不可判别天地是否具有仁德,因为天地的这种德,就是最完美无瑕的仁德。这就是"天地不仁"的一种解读。而不能理解为天地没有仁慈仁德,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天地的仁德没有生化,他的德性圆淳没有分解,德性五个子系统都非常完善,这就是"天地不仁"。天地长养万物,无私无欲,对于万物都是一事同仁的,没有分别心。对善恶、美丑、好坏、阴阳、生死等等,在天地的眼里都视同为一,视同无物,就象一种无的状态。虽然人类祭祀天地的时候用稻草扎成刍狗,打扮成具有生命刍狗来敬天地;但是在天地的眼中,万物都是大道的化生,共同得到大道天地的养育,共同承受着自然的恩惠,完全没有厚薄彼此之分,包括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都是自然的一种划分。
这个"刍狗"虽然是人为制作之物,但是在天地的眼中,它也是万物当中的一物,是所有"无"中的同性物,没有人为地观于刍狗。万物形同于一物,万物就是一物。在大道的眼中,人的出生入死、命运的兴衰荣辱,不过和刍狗的成败一样,并没有特殊性。对于万物之间的变化关系来说,天地始终是本着来者不去,去者不留,无情胜有情,都是一片自然状态。他处在无心、无欲、无为的状态下化生养育着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恩泽无欲,为而不恃,生而不占有,为而不图报。这种质朴的大公无私的大德精神,这种不言、无言、无为的淳德,就是天地不仁的内涵。
天地、圣人的这种淳德的本性,才是人类复归道德应当修养的品格。有为的修养仁德,只是达到无为淳德的一个过程,这一点应当注意。人类因为有生命、有思维,才有私欲私心的出现,有了这个欲,有了这个私,所以就会造因,从而损耗本身的这种"不仁"状态,因为这种不仁状态,是人类自己私欲私心造成的,只因为有了人的私欲心才损失了淳德。特别是这种视万物为一体,众生即我,我即众生,这种仁德是当前人类最缺乏的关键性的五德之一,所以人类才要不断修养仁德。修养仁德又是达到无为层次的一个过程,不应当执着于有欲、有心、有为的修,而应当效仿天地自然的道性,执于处虚处中,这样才更适应于快速的复归于道。

  天地自然的德性至淳是一种天地万物、万物一心,天地与同仁不分彼此,不分贵贱,不分有生命无生命,都是一视同仁。而我们人类的差别就是因为失掉了天地的这种无私无德的本性,丢失了仁德这个众生一心、众生一体的大前提,才给自己带来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人类始终没有摆脱私欲,将自己的位置放在天地之上、万物之上,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万物,万物就是自己。没有仁德之心,不能以仁慈心看待万物。人们将宰杀其它动物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所以起欲贪意,用其它动物生命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相反他认为是很自然的、应该的、天经地义的事。真的是天经地义的吗?那么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来认识众生是平等的,不残害生命,视众生生命如己命。要仿效天地的无私大慈心、大悲心、众生一体之心,首先应该在圣人之治的方法中,在我们的心灵中确立起来、树立起来。我们的实践道德并不是为一已之私,而是以万物为宗、以万物为体,这个观念的改变,是我们虚心、处中、用中,复归于道德淳朴心的基础。

道光天心高高挂

“圣人不仁,以百性为刍狗” 。这一句的道理、内容和涵义与前面的大同小义,是进一步展开落实到人类之中,因为圣人效仿天地。圣人的实践是效仿天、效仿道、效仿自然。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圣人的理气科学和理形科学方法论。
圣人之心、与天地同频共律,道德光和炁周流于一身的内外,不愧于万物和众生,形同天地,如同天地造化万物那样不言、无名一样。圣人的心已经与天地相同,达到了无私无欲无为,内环境的心和身与天地相合相同,他们的心也就是道心。用这种道心观万心,以一物来观万物,以万物观百姓和众生,没有任何分别心,他们才能真正的识道。万物兼具有道性,刍狗也同样是万物之一。就象粪里面也有道一样,看起来很不好理解,但是读了这一段也就应该理解了。世间一切都是万物化生的,圣人对万物和百姓,都是不分贵践,对善、恶、美、丑他都是一样的,一视同仁,都释放道德能量给予化育,就象太阳一样。这个太阳高高的悬挂在天上,他没有分别动植物、飞禽、走兽;她也沒有生命好坏优劣的分别;这个光也就无私无欲地撒向我们大地,给予万物无私的光明和能量,同为普照;只要你愿意走出阴暗的地方去接受这种普照,那么你就能吸收到这个温暖、这种光明。圣人之心就如同太阳一般的自然释放。圣人的"不仁"境界效法于天地大道自然,无心无为,虽然为天下百姓实行仁慈的上德,他们的这种释放过程是一玄德状态,是人们肉眼不可见的,毫无痕迹可寻,也不是后天有为所能做到的。所以也就称之为"不仁而仁",以百姓为刍狗,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无论良莠、无论好坏,无论善恶,都给予无心无欲无私的光能赐予。
如何以自己的心去修补五德的缺失,与天地圣人的心接近,这是我们实践《道德经》、培养上乘道德境界的一个重要步伐和基础,因为我们离道失德太多太久。如果用爬楼梯式的一层一层向上爬,这个楼梯既然要爬,就要有速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更好地解悟这一段,就会直接趋向无心、无私、无欲,迈向无极的状态、无为的状态,把心首先调教到天地心的状态、调到圣人心的状态,再来看我们五德的不足和缺失,看身和心当中还存在的问题,看我们体内的阴阳,看心里面的阴阳,是不是达到了纲举目张?是不是进入了高屋建瓴的状态?如果首先能把自己的心与天地的心、圣人的心牢牢结合,处在无为状态下来分阴阳、识阴阳,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必然是事半功倍。如果我们像天地那样没有任何分别心,像圣人那样没有任何分别心,阴阳就容易跳出,所有五德不足对我们的制约,而携带的种种问题就能迅速清理掉。
是否能将心中的正觉正念迅速确立起来,使阳五行的质性迅速提升?这个答案就在于仿效天地、圣人之心,学习天地、圣人的"不仁而仁"。把众生心、万物心真正确立起来,能处在这种无为状态中,那又有什么不能为的呢。"无为无不为"的关键和基础,就是仿效天地的无,仿效圣人的无为,学习天地、圣人的无为,完成这个根本的确立,并促使这个根本的展开。一旦做到这一点,我们何愁内天地不变化呢?在没有学《道德经》之前,我们常常感到非常困惑和盲目,对点滴进步也难以找到捷径,无论身体里的疾病,还是生活当中的危难,为什么就不能仿效一下天地和圣人的心呢?一旦完成这个历史性理论的把握,用无为驾驭我们后天的阴阳,也就完成了一个根本性的超越,那么圣人之治的实践方法,也就在我们的内环境中能够有韧有余地展开,并且能真实不虚地步步见验 。

 天地犹如大风箱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到底是指什么?看一看天地之间不也就是空的嘛?这个空间就是空的,就如同民间的吹火筒一样。就像一个皮囊一伸一缩,不断充空气又放气;又像风箱在一推一拉之间,以气来吹火助燃是一样的道理。"橐",就像吹火筒管中间的空间,天地之间的动静出入与风箱的道理是相同的。人间许多工具物品的中间也是虚空,所用都是这个虚和中。
天地造化的运化道理,就和风箱一样简单明了。我们很多人到处找去寻,想破脑袋的想要找到天地间最好的道理,而对在我们眼皮底下的《道德经》所讲的道理却视而不见。"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不就是个空嘛,不就是个中嘛!只要将心里面的阴我、私欲都放下来,不就是"橐籥"?不也就认识了"天地之间"?我们始终没有明白这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所以就不知效仿天地而虚其心。只有效法圣人的虚其心,达到"淳德"的"不仁"境界,才能进行自身性命的再造,才能实现复归于道。天地之间用中,才有天气的下降,才有天德的滋养,地气的生升,才能长养万物。天德之气升降往来于中虚的空间之内,从而化生长养天地中的万物,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但是人就是处在后天就和看电视一样,眼睛只盯着电视画面上,喜怒哀乐欲都集中在这个小小的屏幕上,但对中间虚的传输却不屑一顾,从来不去想它、不去解读它、不去理解它,这个道理很简单。人类重实不重虚,如果完成这个颠倒,一旦重虚,就能破自然造化的奥密,能够仿效天地的造化。
在这个空之中,天德地气的升降往来,可以说是天地化生长养万物的根本,没有这个空,没有这个虚,那儿来的实呢?人类天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道理,看看头脑里面颅腔,叫这个腔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叫胸腔?因为这个腔里也有空间。腹腔里面也是中虚,也有空间。这三腔都含有空间,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握好内天地,用好这个个空间呢?为什么就做不到仿效天地,对这三个空间都要善加利用,以融合天理。

效天法地造心身

一旦我们的心调实到淳德和道德天理,进入虚心的状态,那么我们这个内环境三腔中,大脑也好,心肺也好,腹部的胃肠也好,他们都会虚化。如果把握住这个内天地,那么心中的道德能量下降,阴跷的地气能量能够生升,这个内天地的造化和生命的再造也就在其中了。在人体体内顶天立地的这个空间,这个心腔以及腹腔之中,这是第一个天地空间。这个空间把握住了没有、认识到了没有?因为这是把握认识内天地的前题,人心降,阴跷这个地中的地气生升,这一来一往之间,就能化生你的新生命。这个天地的秘密就在我们体内,就在自己身中,为什么不去效仿呢?真正的效仿天地,首先要人心合天理。
对"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的解读和思悟,首先要归到我们的心身里里来,天地的道理,天地造化的道理,就在虚其心才能实其腹。人的心不能虚空,就不能涵养道德,五德也不周全;五德不周全这种缺失状态,怎么可能德气下降呢?德气不下降,地气也就不能生升,内天地的正气不能升降,这个内环境的造化就难以出现," 实其腹"也就终成泡影。所以修心、修德、修虚、修中,才是内环境中生命再造的根本前提。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我们研究《道德经》一定要撑握好这个前提、这个根本,须臾不离,不能离开造化的根本,不能只重方法,要归到心上面来。修养道德,培养道德,在仿效天地和圣人无心的"虚而不屈"。因为这个虚,道德能量才会不屈,没有阻碍。这个心中之"屈"是阻碍正心、正行的障碍,正是因为有虚的前提,心中才能朗明照,与所有的众生一心一体,没有阴阳的制约,无量光明。这个心只有化在众生之中才能虚,这是天地的德性特点。
天地之间什么都能包容,她生了好坏、生了美丑、生了善恶,生了良莠了吗?没有。她没有任何分别心,连那个不起眼的刍狗都视同万物一体,一体万物,这种虚空心才是"不屈"的前提。只有这个"不屈",有了这个前提,天德地气才能顺畅地流行于天地之间,没有任何阻碍,完成由于太极顺化而生生的变化过程,在"动而愈出"这个运动过程中,天德下降、地气生升的反复变化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万物越来越多,天德和地气的释放越来越多,这个世界也就越来越繁纷的万物,越来越复杂的世间。因为天地长养万物,化生万物。天地的光炁在动,当然是"动而愈出",这种状态是天地正常的必然化生过程,也是圣人顺化众生万物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些自然特性。正是因为天地的"虚而不屈",才使天地"动而愈出",才确保了这种动,使这个动不屈,没有阻碍,没有阻制,自自然然,变化无穷。

  天德地炁绵不绝

大宇宙还在不断地膨胀运动当中,是道在主载着这个运动和变化;道也在化生长养我们内环境中的天地,关键是这个橐籥是否能够参开?是否能够跳出法来看我们的内天地?能同步去内观与实践,去思悟,去自我解刮,寻找自己道德修养水平、修养状态的差距。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什么叫"多言数穷?"天地造化中道的妙用,用再多的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述,也没有办法穷尽她的深刻内涵,即是以天下之竹为笔,竭尽西湖之水为墨,也难以言表其中无穷的奥妙。但是,这些大道的真理又是至简、至于、至朴,要在我们体内的天地之间当中实践,也就是说一定要去实践"观之于身而知气",观心、观中、观虚,重中、重虚才是最正确的路径。
证道是一门在自己体内自己全面实践的科学。多言、空言都是耗精败神的余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才是"多言数穷"的本意。想一想古往今来研究《道德经》的人,可以说多如牛毛,写出了很多很多的方法论与理论探讨,但实际上既使你把山上所有的竹子砍下来作为笔,把西湖的水作为墨汁,也没办法把她写穷尽、写详尽,只能是越学越糊涂,越参越迷茫。为什么?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没有抓住心,而只在方法上面穷谈穷究,偏离了根本,偏离了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偏离了站在本性自如、站在众生心的无私无欲这样一个高度上研究《道德经》,研究自然规律。所以才洋洋洒洒地留下了船载车拉那么多的探求论著,但也没办法探到她的本质内涵;既是我们花上一生的时间去研究,要从这二千五百年以来人类对道德探求的理论中弄明白道德的真面目,也只能是一种祈盼,是一种复归于道的总愿望,要把她解释清楚是很难的。
老子早已预见到后人会在领悟《道德经》的理论方法当中捡芝麻丢西瓜,所以才深刻地指出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直指根本,直接触及到正道的实质当中来,不主张在多言、妄言这些细节枝叶上面损精、耗气、败神,而是要"一勤,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要俭气、俭言、俭于事,一生无为,一生都要节俭。俭下来干什么?不如守中。因为再谈下去、再研究下去是没有穷尽的,也无法穷尽。
天地生养万物,所有的万物各有其特性与特点,都有它们复归道的过程和方法,虽然会各有不同,但是都不离根本。把握住了这个,就把握住了证道、进道的前提,也就把握住了根本。老子还在这里直接指出"不如守中",就是说:要想真正明白这些,讲不完,写不尽,还不如在自己心身内实践求证天地间这个中,牢牢把握住修中的理论和方法,遵守修中的根本法则,逐步地实践用中、体中、尊中、悟中、用中、大中、修中、贯中、正中、观中、合中、通中、解中、法中。把这个"中" 字贯彻到自己的心身中,把握住天德之气这个根本,积聚天德地气的物质能量,在自身内天地进行全面地求证和实践。
实现这个"中"的顺观逆观,关键是要把握住 "中"的天德地气这个根本性的道能物质,这才是道德修养、圣人之治的根本。离开这个根本来谈方法,那就失掉了道的根本性宗旨。当然,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这个 "不如守中"的"中"。《德经》第一章里讲了"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个"忠"与我们修"不如守中"的"中"的差别在哪里?希望每个人都要注意去体悟。没有完成忠诚的"忠"的转换,那么这个"中修的中、守中的中"也都难以实现。其实这个"忠"就是忠心的"忠",把心放下,放在这个"中"字下面,把人欲私心压住控制住,用这个守中的"中"来压住这颗人欲私心、妄心,修这个心,使心字处下,让中字处上。
要在心中和大脑皮层里建立起正觉、正念、正识。只有心处在这个"忠"的修证过程状态里,当这个"忠"里面都是正觉、正念、正识的时候,才能够体悟到上面这个"中"字的深刻内涵,这是"不如守中"的前提和基础。
"忠化中修",也就是说由后天转入先天,由有为转入无为的必然过程。如果没有前面带心的那个"忠"字来建立正觉、正念,修持五德,重视道德的修养,这个德性由阴向阳的全面转换,接近全德和淳德的状态就难以实现。没有这个心的"忠",也就难以真正的把握"中"。这是从"不如守中"这个前提来分析如何仿效天、仿效圣人,学习他们在心里去实践的具体方法。"忠信"是不是薄?人心是不是还在迷惑、还在迷茫之中?一旦把前面这个带心的"忠"能牢牢树立起来,修到无心的"中"也就容易进入,这是由有为转入无为的必然过程,需要我们在坚苦的实践中去完成。

  朗读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有时候似乎会听到众多白须飘飘的老人在呼唤!我们这些中华的子孙呀!五千年的道德文明长养着我们的这-中华啊!中华!什么叫中华?就是《道德经》所指引中的绽放精神文明的光华;只有道德的普化,才能使道炁德光照亮整个世界,才能无愧于祖先给我们指出的道德这个无穷无尽的 "中华"之明啊!只有实现"中华"这一过程,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才能不辜负祖先们对我们中华民族冠以"中华"二字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用"中"的道德回归!让道德的光华照亮我们自己!同时也照耀全世界!

 

第六章谷神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讲解:
这一章进入了《道德经》体用阶段的解释。《道德经》具有极强的务实性,在对政治家讲解《道德经》的时候,有结合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进行讲解的方法;对商人讲解《道德经》的时候,又有紧扣商海的浮沉进行讲解的方法;对社会讲解《道德经》的时候,又有结合社会的内容进行阐述的方法。在这里我们是讲解《道德经》,首先要掌握一般性的字意、词意。第二,就是结合心身内天地环境、内道场环境来讨论《道德经》的实质。这是因为各类天地是不同的,社会有社会的天地,国家有国家的天地,自然有自然的天地,我们内环境又是一重天地,都有各自的一些特点。所以我们在解读《道德经》众多学说门类进行阐述的时候,要注意《道德经》的这种务实性。特别是进入到道的体用状态之后,在体用阶段期间,就要格外注意区分,千万别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我们才能比较确切的解读领悟,使自己的身心真正结合道和德参悟和实践《道德经》。

谷神不死法道性

“谷神不死”这四个字,两千五百多年以来解释的人非常多。光这个“谷”字,解释就五花八门。记得我曾站在两个不太高的山之间空地里的时候,自己对自己说: “此乃谷也”;当站在两个陡峭山之间的空地的时候,自己又对自己说:“此乃冲也”。实际上第一段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冲”,和这里 “谷神不死”的“谷”,意思是相同的。
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古人在形容事物的时候,都是在接近“道”的这种状态,来阐明“道”的思想,而且是将理和形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表述的。一定都是借人们能看到的物体、看得到的东西、看得到的现象来阐述这个道。为什么拿起一个杯子,指着这个空杯子说“这就是道”?为什么站在两山间的空地上说“这就是冲”?为什么站在两个陡峭的山底之间说这是“谷”呢?这就是一种以形喻道的方式与方法,这种讲学方法现在已经丢失了。
我们的思维要跳跃到两千五百年前来看这个“谷”字,就不难理解。对这个“谷”,我们现在用虚、用空来直接进行解释,反而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古代如果直接用虚和空来说明道,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因为在古代先辈们都是紧密地将显隐结合在一起来论道、来讲德、来谈道德实践的。什么“吃饭称之为谷”,“体内有个神请它吃饭才能活下去”……这些解释都是牛头不对马嘴,降低了《道德经》本身的那种层面。老子在写《道德经》的时候,特别是这部《道经》,是站在一种道的境界、德的境界中来描写、来运笔、来阐述的。他怎么可能将道德的纲领性理论降低到某个局限性的小物体上来进行描述呢?如果只是在某一个点上阐述道德,那么肯定就不能具备“经”的力量,也不能流传千载万世。
所以对这个“谷神不死”,首先就要紧密结合道的实质、道的表象、道的外化等等情况,整体地进行阐述。老子在这里用“冲”、用“谷”,都是隐显共论,把握隐显的一种整体系统观。这就是阴阳共观。意在教育我们后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要偏执。但是我们现代人观察事物、描述事物和讲解事物的时候,常常只是注意显态,不注意隐态;只注重实性的,不注重虚性的。这是因为文化延续到现在,由于人们的意识逐步演化到后天主事、智识用事这样一种状态以后,距离道、距离德已经很远了的一种很自然的表现。不仅在这里解读《道德经》要注意掌握这些关键性的特点,而且我们只有跳出阴阳来学习《道德经》,才有可能读懂她、读通她。只有把智识放到下面,把慧放在上面、放到前面,才有可能较好地、更多地吸收《道德经》所阐释的内涵。

  “谷神不死”。是说在“虚”中、在“无”中,存在这个“道”,她分化无穷、变化无方,所以谓之“神”。这是一种道的特性。是客观的事实。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虚空里面的“神” ,她是不会消亡的。“不死”,就是不会消亡、不会消失的意思,“谷神不死”就是说每个人的谷神是永远不会死亡或消失的。因为他是客观的永久性的存在。

玄牝之门徼妙间

“玄牝”。谷神的永远存在,就称之“玄牝”。这是进一步展开讲述谷神。“谷神”永远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就称之为“玄牝”。这个“玄”,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解读了,她是“妙”与“徼”的一种合称。如果把“妙”和“徼”结合起来就好掌握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也好、四维空间也好,更高的空间、多维空间里的所有景象、物质,都称之为“玄”。这对于我们三维空间的常人而言是不可理解的。
“玄”应该简单的理解为太极图弦线的另一侧。“牝”就是母。古代将“牝”比喻成为雌性的动物。太极图的阴侧作为虚态,可以说是玄学之母。 “玄牝”也就是玄学之母,师宝、道宝也隐含在其中。“玄牝之门”,也就是玄学、玄门、道路、门径、门户、关窍。要了解玄学,要能步入这个玄、通透这个玄,就必须找到它的门径、门户、关窍。“玄牝之门”在哪儿?“是谓天地根”。你摸着了它,就知道了天地之根。这个“天地”,就大的范围是指大自然、大宇宙;小到人的身体上来说,是指身内的小天地;简单的表示就是阴阳。“玄牝”是天地万物、人类社会的根,这个“根”是指的根本、根源、根地和起始,只有通过这个 “玄牝”门,才能了解、掌握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绵绵”是一种渺渺冥冥的意思,其实也含着无穷无尽、绵绵不绝、绵绵不息的意思。“若存”是始终存在,而且有绵绵不绝生存这样一个意思。 “不勤”,这个“勤”在这里是“尽”的意思,是无穷无尽,永无穷尽。当你掌握了谷神,了解了玄牝,摸到了这个门,在天地之间就会处在一种“绵绵不绝、渺渺冥冥、无穷无尽”的状态。保持住这一状态,那么你就步入了真实的了解和实践“谷神章”这一段话里带给我们的道用无穷的境界。要体会这个道,运用这个道,在我们身心天地里产生一些变化。
你画一个“O”,再在“O”中间点上一点,⊙这就是“谷神”。 “⊙”圆圈中间的空虚并不是顽空,不是妄虚,而是其中有精。这个精是什么?是神,这就是内功界对“谷神”的解释。这里面有众多的师,圆中这一点就代表了师,也代表你自己心中的道与佛,她是纯阳性的东西,纯阳性的真意。抓住了这一点,求证到了身中的真阳和身心系统存在的真阳之神,就能够永生不死。能达到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就可以始终处在那种妙与徼,乃至于玄妙、神妙、奇妙、仙妙,你都能够把握住。掌握了这些妙,就能验证你体内的天地,并且能寻到其中造化的根源,进而处在一种“绵绵若存”的状态,那你就会处在无穷无尽的“玄牝”门中,“谷神”的变化也就自在其中。关键是要把谷神、也就是 “⊙”其中的这一点把握住,这一点就是造化之门。所谓“玄牝”,也就是造化,是天地自然造化万物的门户,是道之体用。不论是佛家的“正眼法藏”,还是道家的“玄牝之门”,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这是一个进入虚中,进入空中,在虚中求显、证显,在空中破顽,必须要达到的内证基础。不达到这一步,你就无法合道,这才是我们要掌握的关键点。
“玄牝之门”对于我们身内这个太极而言,它就是太极的门户,是体内的玄关,也是通灵达神之地。这个门要我们自己在体内去证,你证到了体内的这个玄关,摸到了玄牝之门,那么内部的变化也就自在其中。在理性的参悟还没有掌握之前,那么对后面这一层一层的玄牝之门、天地之根,也就无法整体地把握住。只要对谷神有了根本性破解,只有认识到它的现状、状态和在体内的变化总纲,再来求证玄牝之门、天地之根,那就一切迎刃而解了,也就会很自然地到达通灵达神的境地。

  法天象地归本根

对“天地根”,我们可以展开参悟一下。人体的心为天,阴跷为地,或者说心为天,肾为地。在整个体内观察一下,“地”只有一个,“天”却有多重。虽然说 “地”是一个,但如果展开他的场性,也是重重的“地”往下肢伸展,存在于小腹区和下肢这个区间。但是看“天”却是多重的。在前一段时间学习讨论《道德经》时,有人对这个“天”的基本词义还没有参破开来。例如第一阶段内天地是指的什么?心中的阴液下降,地户的水中真阳上升,在下丹田这个地方结合,这是一重天地。这重天地在《丹经》里谈的比较多,《灵宝毕法》里也描述了。地距离天有多远?天距离地有多远?如何去结合它?这一重天是指的哪一重天?它与外环境、我们所处在的自然环境怎样对应?都应该好好思悟。很多人只认为太阳系是我们的一重天,实际上这是一种局限性的认识。太阳系只是一个小环境之天,它只能描述这一小重天星球的一些状态。而我们体内要达到的第一层天,是指的以北极星为中心的那重天。晚上抬头看看浩翰夜空中的北斗星和小熊星座,在北斗星和小熊星座之间有一颗星叫 “北极星”。在太阳系和地球上观察这一重天,是以这颗北极星为天心,来推断包括太阳系与地球上的气机运转、运动和变化,它是一个巨系统;也是道家重视的一重天。这一重天与我们体内的天心和地根要相对应,首先要达到一种“绵绵不息,无穷无尽”,使内天地的天气下降,地气生升,完成这个小天地的通畅基础。
我们的全身都是道的产物,是德的生化。道充盈于整个自然界,源于宇宙的核心,三十六层天的框架尽在其中,都在里面。当内环境的心液真阴能够降下来,肾水的真阳火能够上升,这对真水真火能够扭结在一起的时候,那么你就能很自然地跳出以北极星为天心的这一宇宙空间、这一重天对你的制约,你就能很自然地进入到宇宙的核心,与整个自然、整个大道和淳德进行同步化合。对我们人身内环境来说,这个基础是首先要把心修好了,把命修好了,因为这是一重基础性的天地。人体胸腔里的气和腹腔里的精能够结合了,能汇化了,你才能够具备与更大的宇宙空间化合的基础。没有这个过程就是妄谈、空谈回归宇宙的核心,因为你没有那个能量,没有光炁,只是一种空的、虚的,缺乏能源基础。在这个空内环境的基础没有完成之前,如何去修大脑中的变化呢?当然就显得非常乏力,非常困难。因为你丢了下面练精化气的这个基础,丢失了心液下降、肾阳生升这样一个变化前提。为什麽很多人坐禅一生也没有感悟到佛祖当年那种得道的状态,就是因为对这个“天地根” 还没有摸着,对“玄牝之门”还没有掌握和了解,只是单方面在认识上、在心灵中去化合是不足的。
“谷神不死”在我们内环境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内环境的虚空,在哪儿空?在腹腔当中有空,在胸腔当中有空,在颅脑腔中有空,三个丹田皆有空。这种虚空里面有什么?有你体内的诸“神” ,它是客观存在的,能将他证到不死而长存的状态,那就是你的“玄牝”。掌握了这个“玄牝之门”,从而掌握内环境中的天地之根;然后你才能在那种“绵绵若存”的无为驾驭有为、控制有为的状态中,主宰自己的内天地和后天的有为状态,那么你就能用之不尽,享受一生,享受这个“谷神不死”所带来的生命再造的好处;并通过他终而完成体内多重天的变化。
如何解脱内环境五行对自己心身三界的制约?什么叫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就是要对身中的三界――头、胸、腹实现由后天向先天的转化,跳出自己心身内环境的三界。 “五行”更容易理解,就是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肾、肺,以及它所主宰的体内其它分支系统,这些都是在五行的范围内,并受它的束缚制约。为什麽有人实践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内观到自己的心肝脾肾肺中的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所出现的那种腐败、松散、退化现象,并在那种内功状态下及时把它请出去,然后又从宇宙中获得道德的能量进去,便又产生新的、亮晶晶的、充满活力的金木水火土?这是因为在内环境清除了阴五行对你的制约,所以就能不断从自然界获得五行的质元物质,对内环境进行新的五行质性置换。当这种置换定期地完成,经过九次不虚的变化置换以后,才可能达到“不在五行中”。不依靠本身证出来的“神” ,不跳出你自己形体这个三界的制约,那么这个五行的束缚你是没办法逃脱的,就只能始终在五行当中分裂下去。我们解读这一段的时候,就要实践“谷神”的真正不死,就要掌握这个“玄牝”。要摸着“玄牝之门”,而且要推开进去,要全面地去实践内环境“天地之根”的变化。

  绵绵若存穷不尽

“天地之根”不外乎天心、地根,要在自己身内充分地实践“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个“勤”虽然说是“尽”的意思,但对于我们锻炼而言,它不是执着,而是自然变化。现代人解释这个“勤”,与古代先辈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勤”也就是不执着,那么它就会自然的生发。如果你用后天的力量、后天的意识去干扰它,那样反而就脱离了道德的平易、自然。要使动静处在一种与整个自然同频共率状态,气机就会得到很自然的、无为地变化。在没有获得之前,当你还没有达到 “绵绵若存、似有似无”这样一种高标准的内环境自然变化状态时,变化的效果就不明显。在基础阶段、中级阶段,这个“勤”字的本义就是要运用,还不能舍这个 “勤”;如果舍掉了,就不可能无穷无尽,也达不到无穷无尽那种状态。这是对这一段基本的解释。如果这一段不掌握好,那么对下面第七章“无私”所阐述的问题就难以理解。
在内环境验证《道德经》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把“谷神不死”的本义、真义掌握住,然后再来展开理解《道德经》所阐述的其它具体内容,也就很容易领悟,可以一环扣一环地展开了。对整体观、系统观的原则一定要把握住,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没有整体掌握而去断章取义的解释,那肯定是风马牛不相及。一旦我们整体去观、整体去研究,那么这个过程就比较容易得到。

心液下降火中水

第六章一共分三段。第一段:“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二段:“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三段:“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一章关键是前面两个字--- -谷神,前边是讨论谷神。要想掌握这一章,首先就要把“谷神”弄通弄懂,结合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来分析她,就比较容易掌握。这个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她是由理气科学和理形科学两大系统共同组成的。其中,理气科学范畴中的精、气、神,是人体内环境中先天三宝,是一种无形的,在无为状态下才可观、可感、可见的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精、气、神相互间的由量变到质变,都是一个必然过程。无论她是顺变,分化下去,消耗下去:还是逆变用来升华,当量积攒到了一定阈值以后呢,就会发生递质性改变而升质。这个递就是传递、升华的意思。我们体之于气,关键是要体之于身,所以说“体之于身而知气”。在体之于身而知气的过程前,还有一个炼精的问题。这个精要转化、升华,才能验证到体之于身而知气。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当感悟到心的阶段,将“虚其心”逐步地加以实践,也就是将心灵中的阴五行置换成为阳性的五德,使五德的成份真实地升高、升质,使心中具备心液,这个心液就是阳中的阴精。因为心属火,要使火里面浮出水来,浮出这个真东西。这个真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五德所产生的能量液体,古代称之为“心液”,这是心里面的水,是火里面的水。如果内环境中后天过于浓厚,阴五行过分强烈,那么这个“虚其心”就难以做到,“心液”这个内天地的天德,也就无法诞生出现。一旦这个“虚其心”真正地做到了,那么也就完成了体内的“天德下降,地气生升”的基本过程,心液也就容易出现。抓住了用中以及“和其光”以后,也就很容易、很自然地进入到第六章所描述的“体之于性而知神”的修真生理变化阶段。

虚无空中谷神运

“谷神”是圣人之治实践者的谷神,而不是一般人的谷神;当然这个谷神有能量级别层次高下的区分。我们在展示《道德经》的方法论中,曾将她称之为培生性性体系统。在培生性体过程中所诞生的不同级别的性体,这就是“谷神”。“谷神”有两层理念。第一层理念:就是这个谷神是指的虚中,指的无为中,指的众妙之门中,在内环境中存在的真我本性。这个真我本性就是培生性性体的高级阶段,是高级的培生性性体。其下面还有几个量级稍低、作用范围稍小一些的性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抓住真我本性,基本上也就抓住了整个培生性性体系统。这层含义主要是阐明,真我本性存在的环境特点是处虚、处中、处无,而不是那种可名状态,有欲状态。无论是内环境,还是身体环境,“谷神”都不是在有为和后天状态当中。我们应当将她的第一个理念掌握好,那就是:“谷神”的“谷”指的是一种环境状态,这种环境状态是无为的,是虚中的,是空的;而不是后天的、有欲的,不是可名可道的。我们用无极圈加一点“⊙”的象,来表述谷神的客观存在性。那么中间的这一点,就要靠长期的实践进行求证,把她展开来,使谷神能显现在内环境之内,或者外环境之中。用无极圈中间加一点的象来展示谷神,就比较容易直观性地理解和掌握。把这个“谷”掌握好了,把她的理念悟透了,有利于我们掌握整个“谷神”的深意和内涵。

  “谷”与“冲”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指的虚、中、空,与山冲山谷的理念接近和相似。缓山之间为冲,陡山之间为谷。一般称之为谷的都是指的中间大,出口狭窄。用我们人体做比喻,口就是这个山谷的进口,肛门就是山谷的出口,而人体整个中间的空腔都是这个“谷”。把这个概念掌握了,那么理解这个“谷神”也就不会乱来了。传统语言中就把肛门称为谷道,五谷杂质排泄之道。我们的真我本性生化无穷,也就是指的“谷神”之神,因为这个神是趋于一种状态,她只有在虚或空当中才能自由生成和发展,一落入后天就会产生损伤和损害。所以,她必须在特定的环境状态中才能生成和发展。对于谷和神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理论上要把她区分清楚。谷神是为道所用,而不是为人所用。人之所以要证出谷神,因为她是为你自己的道德状态启动的先导和保证。如果像某些人为了追求特异功能,妄图使自已的谷神为人所用,为人欲所用,那无疑是背离了这个虚,背离了这个空,背离了这个中,就没有不摔跟头的,没有不败倒的。即使培成十个,也难以真正把握住“谷神”的不死。

谷神的第二层理念就是方法论。这个“谷”,是指的人长养身体所依赖五谷粮食,就像人们平常说的,人一生靠吃五谷杂粮而生存。在这里所指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心中修道德,在人体这个空谷里攒簇五行和合四象,培生性体而修真我。
是人们修养道德,掌握观妙和进入“众妙之门”的门户;谷神又是实践“玄之又玄”之母。这个“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门户,一个是指母性,能够诞生繁衍后代的母性,这是两层意思。离开谷神的生存和存在,道德就难以进入众妙之门。没有谷神的培生,没有性体系统的诞生和成就,就只能始终停留在炼精化气的中级层次之中。这就是天元金丹方法论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性体的培生,必然会困在“体于身而知气”的基础状态之内,也就无法通明达虚,难以进入到中层与高层之中,这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谷神”两个字,整个性体系统,我们在系列教材中都作了大量的论述,详细地剖析了她的好坏优劣,包括如何摆脱可欲和有为的制约,用正觉正念进行佛化等等,实际上都是为这一章的全面展开而铺垫。请大家注意掌握好这个结合点。为何说《道德经》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十多年来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回顾,一个总结,一个浓缩,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前面教材对性体系统理论的阐述、研究、学习、实践和验证,那么读到这第六章,你就会茫茫然而不知,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说基础是根本,不重视前提基础,要想读通《道德经》就比较困难,也很容易错误地解读《道德经》内涵的真实原义,而产生纷乱的、杂芜的一些错讹误区。

玄牝之门天地根

我们再看第二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一段讲到了“玄牝”,第二段这个“玄牝”呢,她是承上启下转到第二段。这个“玄”,就是“玄之又玄”的真理,是《道德经》第一章所言的徼与妙。“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是指的这个玄之母,玄之又玄的门。 “牝”在这第一段中主要是说:培生性性体系统,她是我们探寻大道,修证道德,复归于道的这一玄学的母亲;没有这个母亲,我们就难以有众多的性体知识和环境层次。总而言之,是指的整个玄学理论与方法真实不虚的实践和提升。最后一句是在强调谷神对修证道德的积极意义,以及她必不可少的作用性。把这一段研究透彻了,再来看第二段就比较容易解读。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一段已经解读过“玄”是玄牝之母,这是谷神的重要意义;也是研究实践《道德经》,进入众妙之门,“玄之又玄”的更玄“之母”。这个“玄牝”紧接着又转到第二段,“玄牝之门”这个门,当然是指的门户,也是指的诞生谷神的门户。“是谓天地根”,是指玄学的门径和道路,是指修真的门户和关窍所在,这些都是称之为“天地之根”的地方,外环境大天地和内环境小天地的造化根源和起始之处,都称之为“玄牝”。掌握和把握了这个门,那么性体系统的培生、养炼、道化等等一些变化,也就都在其中了。而不要单纯地在天和地上下功夫,也就是应该在第一阶段验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完成了这些变化以后,就会自然地转向天地之间的一种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知这个中,守这个中,在虚中态中转向培生自己的性体系统,并将其尽快地启动起来,而不要死死地在目前下功夫,也不能只在地户上下功夫,不能执着于某一点不放。在每个阶段、每个区域一旦完成了,都要及时转向更深更高的状态和环境当中,进行大系统性的变化。既不要老死在山根之下,也不要困在地户之中,而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系统论,转向系统性的性体系统而养炼心身。

我们法天法自然,而天有多层,没有办法在每层天都去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在我们体内的“地”,每个人只有一处,但要真正完成道化,就必须把握住“玄牝之门”,因为这个门是天地之根。把握了“玄牝之门”这个门,那么“谷神”的一切变化也就都在其中了。所以说修证实践《道德经》,修养道德之心,关键是要找到这个天地的根,才能摸到“玄牝之门”。谷精的转化在这个地方,精气的生成在这个地方,山谷的化合在这个地方,元精的诞生也在这个根上面,在这个门里面。所以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谷神”之所以永远不会消亡,就是因为她的起始都是进入众妙之门。产生谷神、进入众妙之门的门径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门就是诞生天地根的所在,就是内天地元炁往来的门户,她与道的特性是一样的,只要掌握了道的特性,再来掌握这个门、这个根,也就会一目了然。道的处虚、中、空、无的根本特点,也就是这个门和这个根的根本特点。离开了这一基本原则而来谈这个门,谈这个根,那肯定就会产生邪见。人体内天地的根源是什么呢?这个内天地的根同样是虚、无、空,中、谷,她有这些特点,有道性的特点。这个门是天庭的中心,有变化莫测之妙,所以也是古今难寻的宝贝,凡是得到了这个根和门者,也许其就可以超凡入圣。当然这其中虚其心是基础,是前提,所以前人说“十年炼已”。炼已炼得好,再摸到这个门,找到这个根,就可以超凡入圣了。这个根、这个门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人体内谷的中央,上冲门、下冲门、前冲门、后冲门这些妙地,又是什么呢?这中间又必然有门,众多门中,此门不可以实见其真面目,不能以后天的主观意识来窥见她的真面目,所以说这真是一处众门之门,也是身中最重要的众妙之门。

抟气致柔观妙真

我们在实践《道德经》,完善自己心身的整个过程中,积炁在此,精化炁在此,培性体在此,结丹在此,无中生有,都在这个根地之处。就像胎儿在母腹里一样,全凭这个脐蒂连接母体,承纳气血进入胎儿的体内,血进入了肝木,气进入了此门,逐渐地给养胎儿全身而生长发育;当瓜熟蒂落,呱呱落地,实心一体,这个门、这个根里的真炁也就散发全身,孩子就不太怕冷,四肢都是暖洋洋的,表现出了很高的抗寒能力。为什么呢?她的阳和之炁都散发在四肢全身,也就是这一点真阳透散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识心落入后天以后,这个根、这个门又要渐渐地封闭,如果得不到真传,终身再也难以寻觅这个门、这个根。你看这个门、这个根是不是很有意思?上通天门,下通地户的铁门;前面通到神门,后面又通到命门。上下前后都是门,是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庭院结构,四通八达。把握住了这一块,也就把握住了这个“玄牝之门”和“天地根”了,这正是体现出了虚、空、无,体现了这个“谷”的特点。把握住这个原则,高度地重视她,并且在里面真实不虚地完成相关的实践。而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浅尝即止。要在这里面做一番文章,那么这个门、这个根也就真正地启动和运用了。
“复返胞中似可笑,专气致柔观真妙”。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上乘道德修养者,今生就得复返胞中的那种状态。胞中状态是什么状态?先天状态。在这各状态下去抟气致柔,来观这个灵根,观这个门,观这个根。一天一地,如果没有天地的根蒂,造化不生;万物没有此根蒂,则难以生生不息;人如果站在这个根蒂处不聚气于内,也难以复返到先天。离开了这个根与门,终难以实现长生,难以复归于道。如果我们寻到了这个门,并且真正认识到了这个根,就会进入这个门,把握住这个根。

  这个根上通到哪儿?下通到哪儿?前后通哪儿?周围几根几缕?如何从这里传输到其他地方?在这里如何真实不虚地变化?又是如何完成转换的等等,这些盘根错节的内在真实变化一旦破掉,那么“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也就自然地把握住了,而且能进入系统性地全面修证。这一段深入地阐述了这个门、这个根对谷神的重要意义。

因为要夺天地造化之功,离开了这个门,离开了这个根,那就是空谈,就是一种虚妄。但是又不能孤立地看这一章,回头再回忆一下,一定要把一、二、三、四、五这五章全部实践后,自然地迈入到这一步来。如果把前几章都掌握好了,真正做到了“虚其心,实其腹”,仿效天地,仿效圣人,那就可以真实不虚地做到“谷神不死,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如果掌握好前面的基础,心中的天德淳厚,谷神就不会死亡或者消失,她就会在无为环境之中无穷无尽,没有断续;她的存在就像时间的连续性一样,生化无穷,绵绵不息,始终存在。

绵绵若存流不尽

“绵绵”就是“绵绵若存”的意思。我们如果佛化陶冶谷神性体系统,真实不虚地处柔处下,就能永远保持与道合真。谷神的作用和运用与大道同在、同为、同用,没有穷尽的时候,始终保持与道同一状态,没有终了之时。这是对高质量符合道、符合淳德的性体系统的一种表述和肯定。
“用之不勤”,关键是要掌握这个“用”字,“用”,包括体内环境的完善和生命再造工程的全面展开两个方面。所以这个“用”要考虑两个环境,即内环境和外环境,内力和外力,内众生和外众生。这个考虑好了以后,我们再讲“用”的方法。
“用之不勤”的这个“用”,又分为“用神”和“神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用神”是后天的,“神用”则是先天的。神用是符合自然规律法则的一种运用,对于我们的性体系统,还是要归到神用的状态,符合自然的规律和法则,遵循无为之道,那样才能使她永远没有穷尽之时。如果我们陷在后天的用神状态,就必然耗神损神而不能长久矣。不要落在后天有为之中,不要用人欲人念来损耗她,破坏她。
再来看这一章具体的理念,归纳一下,便于掌握更多实质性的内容。虽然分了段,但是我们掌握了谷神、玄牝、门、根、绵绵、存、用、勤这几个字,把它弄懂弄通,把教材和其他资料综合起来看看,也就真相大白了。
这一章关键是讨论性体系统。性体系统诞生之地,要充分体现出这个空、这个无、这个虚、这个中、这个谷,要把她诞生的环境首先找出来。经过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使她诞生出来。诞生出来就要符合道性,符合德性。

胸怀公心万化身

性体系统培生出来以后,必须要遵循道德的规范,道德的法则,同时要规范你的整个性体系统。无论哪一级的性体,都要高度地符合道德的特点,处中、处虚、处下、处柔、处无。让心身都符合道德修养的规范和要求,同步地保持这一种状态,这才是真实不虚的众妙之门。
在领悟实践这一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整体,要整体地反复学习。比如对冲的运用,对渊的观察,都要综合起来;对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进行实践。对第一章对道的展示,对有和无的认识,对有欲和无欲的分析,对徼和妙,对玄与众玄,都要建立起正确的理念。并且通过第二章的学习,掌握“阴阳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能够辨识阴阳,从而能够跳出阴阳的制约。通过第三章的学习,掌握好修心,去名,去利,去欲,使心能够平静下来,并且仿效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论去实践,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将这十二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将自己的后天智识及聪明,将心中阴我的那些缺点,那种自圆其说,自己原谅自己,自己放纵自己,找各种借口来破坏道德理念确立的东西,都要降到最低限度,最好都没有,并且进行具体方法的实践。在这种前提之下,再来边强化前几章的内容,边进行具体的实践,那么对第六章也就能很自然去进行实践,并且高度符合老子提出的标准要求和心的法性。


  要把这一章和前五章结合起来,贯穿为一个系统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方法论上,都整体地把握住,在自己的心身内环境中求证真实不虚的道德场,进行道德的全面转化。

 

第七章无私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讲解:

天长地久朴德厚

“天长地久”,从字意上解释,天地是道的产物,具有丰厚的道德特性,特别是“德”的特性,它是大公无私的,它不象人类那样自私狭隘。这种无私是天地的本始。虽然这种淳德还不是完全处在道境之中,但它毕竟是道的外化,它其中所包容的道和德的质量、能量、蕴藏量是高浓度的,保持着近道合德的一种状态,所以它才能够达到天长地久,长生久视。这与它内在的道炁和德能的含量直接相关。
老子在开始第一句就将“天长地久”用来提示我们。为什麽“天长地久”?我们从“道”和“德”上先来感悟一下。能产生这样一种认识、认知以后,再来看老子是怎么分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不自生”,是说不是只为本身的存在而生存、发展、繁衍。天地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而存在,不为自己本身的生存而生存,是为整个自然、整个宇宙的存在而生存。这种淳朴的大公无私,是它长生的基本保证。
要正确理解这个“自生”。你看“天”和“地”,她是在道的演化形成之后才生了“二”。这个天父他没有“哎呀,我也想要一个后代呀,让它长的跟我一样,再来生一个天”这样的观念,他没有!同样的,“地”也是这样。我们地球的状态不就是这样吗?地球母亲已经到了一种没有力气来承受自己的子孙、自己所养育的生命对她残酷的盘剥、掠夺和欺凌,就在这种状态下它也没有说:“我要自己再生一个自己,从而摆脱人类的贪婪,回避人类残酷的掠夺吧?”从来没有。因为她们是无私的、是道性的,所以她不顾自己的本身利益,牺牲自已的一切,而去服务于众生。这是一种无所谓“得”、无所谓“失”的无私奉献,所以她就能够长生。我们好好思悟这个状态,看看整个“道”,看看整个“德”,看看大道所有演化的高层次、巨大的大系统,你就能够明白我们人类贪欲的渺小,自私的危害。所以我们才要仿效天地、仿效整个外部大自然;学习她们的德性,实践她们的德性,从而“后其身”。
“后其身”就是先人后己,先物后己,以一颗众生心对待万事万物。正是因为天地有这种无私的大舍德性,所以她的身反而能够健康长存。天地这种个体的长存,堪为众生的表率:“后其身而身先。”当我们感悟天地那种无私、无畏、舍我、无欲、无私状态的时候,就能获得极大的愉悦。为什么呢?因为心身进道了,从而产生了德性,所以内环境就像天地一样祥和,象大自然一样平静。
“外其身而身存”,一般的解释是说,由于处在无欲的状态,能够置身于物外,置身于事外,不伤其心、不伤其身。跳出阴阳来观察阴阳,实践阴阳的变化,那么内环境的紊乱,心的烦乱和身的行乱,就都不会产生。“外其身”,作为一般状态的解释,可以理解为不会被物欲所绊,不会为私欲所累,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这两大系统都能调到一种动态的自然平衡,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有利于道德的培养,有利于家庭的祥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如果大家都有圣人认识自然、认识天地这种大的道德品质,从而仿效天地的这种道德,育成圣人的那种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那么疾病也就会少了,自己生命的旅程也就会顺利了。

无私无欲舍身心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你舍掉了己,并不会就失去了你,你的身还存在。完全是一种心的认识、身的认识,是心与道的一种同步。有很多人抱着这个“己”、抱着这个“欲”,就是放不开来;他似乎认为舍己那就是把自己丢了,自身就会消失了。怎么会消失呢?得道的人都知道:我就是宇宙,我就是自然;众生即是我;我即是众生。这种得道的感觉和体悟,他不是嘴上能说出来的那种认识,而是身心同步的一种真切的实证体会。而且这种实证一旦达到了,哪怕完成了几秒钟、十几秒钟的过程,它就会决定你一生能够深化下去,能够达到道的状态而成道、了道。但是进一步的跨入必须要有这种圣人的“后其身”和“外其身”。只有舍掉这个私,才能进入内环境的变化,产生成就。这个“无私”,实际上就是说不要担心舍掉了私、舍掉了欲你就消失了。怎么会消失?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道的载体。身中就有道,心中就有佛;你就是佛,你就是道;你就是自然,你就是众生。并不是消失了、没有了,它都存在于你这个小环境里。这个“私”是指的 “人身”这个实体。相反,你去把自己内环境的道求证出来,将德性淳化以后,那么你这个个体、你的身心反而能更好的存在、更完美的存在,因为你与自然、与道、与德完美地化合在一起了。这么一来,你又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那为何不去仿效“天地长久”呢?这只是一般理义上、理论上、字面上的掌握,我们可以沿着这一条脉络去参悟、去体验。

  在我们身心中如何展示“天长地久”呢?这个“天地”是指我们身的天地与自然天地的同步调整,也就是说内环境形体上的这个天地,内环境中性和命这一对天地,内环境阴阳变化的这个天地,要达到天地这种长久的状态,就必须进行性命双修。通过观心得道的方式,来感悟、体悟、实践天地无私的特性和特点,要把握住性命双修的大前提,那就要无私。所谓“太上贵德,唯于善人”,你要想真的实现内环境天地的长久,必须要把握住心的炼己、身的炼命、性的佛化,从而达到一种长生久视的状态。如果我们的内环境龟缩在私心、私欲这样一个小小的、狭隘的、自私的环境之中,不能与自然同频共率,不能与德与道相融化合,那么内部就会始终处在一种内耗的状态,体内就是一种否卦,闭塞不通,没有办法进行“天德下降、地气生升”的自然交换,也无法从外界获得那种质量很高的道德能量进入内环境。

人心的这个“私”、这个“欲”,它就掺杂在我们内环境之中,巨大的垃圾和渣滓,迫使我们与自然外界没有办法建立沟通和交流,不能同频共率。因为质量的差异、频率的差异,就跟一个收音机一样,内环境没有达到、调试到那个频率波段的时候,那就无法接收电台的信息。所以这个调谐一定要完成,开关旋钮就掌握在你的手里。
天地的德、天地的道无处不在,全天24小时都在发射着信息、发射出它的能量,长养万物,滋养众生。可惜我们把自己的环境内部封闭住了,心封闭住了,身封闭住了。虽然你身体这台收音机具有完全去接收自然道德能量的这种结构,但是你没有调谐到与它相通、自然接收的波段。为什么呢?因为你掺杂了干扰信号,有太大的噪音、太强的电频,使你的接收变得非常混浊,无法完全清晰、全面、及时地接收好信息。所以这个调节过程必须要尽快地进行和完成。一旦完成了这一步,这个 “长生”也就很自然的实现。达到心身中的“天长地久”,都是在我们的心中、身中去完成。只要一步步的“守信”,全面地完成了、实现了,也就达到了我们道生的目标。

怀德载道永生体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两句在我们身心内部如何来阐释?“后其身”,就是一种忘我无私、舍死忘生赴大道。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没有?是口头上做到了?还是真实不虚的认识到了大道?认识到了淳德的重要性?如果你做不到“后其身”,那么这个“身先”也就根本没办法实现,没办法与自然、与道德完整结合,也就无法完成那种高纯度的变化。
对于“舍死忘生赴大道”,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灵魂中,在我们的人生观、道生观中;在这个内环境中的这个大道,这个德性,基本的五德,如果一旦确立起来,那么身中的先天变化都会自然出现。那么前面“谷神”中的师,无论是外环境的众师,还是自己内环境中的谷神,都会帮你进入道境。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后其身”,而始终是“我”字当前,只是考虑到鼻子尖下面的、眼前的私利,跳不出这个狭小的认识圈,狭隘的私有之心,只看到自己体内这个世界,没有看到自然赐予我们外部世界天地的所有众生,跟我们的道性德性本质是一致的话,在认识论上的转换没有完成,那么“后其身而身先”就必定是一句空谈。因为修心练己是修真的关键,没有炼己磨心、磨穿私欲人心的过程,还局限在那种自我意识为主宰的状态,只知向社会、向家庭、向自然索取,而没有为众生奉献、为众生服务的舍我心,我相、我执、我欲、我私都没有很好的得到清理,这种“后其身而身先”就没有办法实现。也就是说心未进入先天状态,这个“妙”与“徼”就距离我们太远;“玄牝之门”也就无法窥探,无法进入。
“不自生”是什么意思呢?怎么仿效呢?上面已经谈了一般性的解释。“不自生”在功夫界是指自己内天地的不自生,这也就是“我代我生”。在内环境中要跨入到“不自生”而“我代我生”,首先要把“谷神”求证出来,特别是要把地户堵闭住。

  地户的锁闭至关重要。人类的繁衍都是靠父精母血的结合,产生后一代新的生命体代替自己,延续自己在人类社会的存在。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后天的自然现象。人的心身要进入先天状态之中,就要注意保精封地户,就象天地一样“不自生”,不用那种外在的后天形式去自生,而是通过一种锁闭而转换为先天。人体内天地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是地户的开启、精气的丧失。我们人体内天地到了十四岁、十五岁这个年龄的时候,体内的阴阳实际上是平衡的。逐渐成熟以后,因为地户的开启而丧精失血,开始打破人体内天地的平衡,才产生了先天元精、元气的不断丧失。这种卦象阳爻的逐步破损,这个损也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可惜这个“无”、这种“损”不是那种符合道性的损,而是顺着太极图顺向演化的一种损,以至于最后阴盛阳衰而无法回复到先天状态,终而性命分离。如果能效法圣人、效仿天地之行,逆返心身,完善道德,就可以进入“后其身”。首先是进入“后身”,使自己的心身保持在先天状态,恢复内天地的阴阳平衡、内环境生态的平衡,使命体能够恢复到十四岁、十五岁的那种不损不破的状态,那就很容易复返先天的变化。所以在人身进行修爻补漏,是内环境复返先天必须达到的一个过程。只有完这一步,才能够实践好“天长地久”。    

“外其身而身存”。什么是“外其身”呢?修证道德就是要达到一种身外有身的状态,与自然同步化合。这个“身外身”的“谷神”,他具备了与道德相和的境界,所以他能与天地一样长久存在。人的心身要复返先天,必须要有其中的神来帮助,才能跨越空间的障碍,突破太极旋的封锁制约。“谷神”这个身外身的培育和诞生,是回归道德的一个必然过程。只有她达到一定的层次,才能入圣成真,才能长生久视,与天地长存,这就是圣人的“外其身而身存”。我们用自己内求证的过程和别人大量的实证经验看一看,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客观存在的。

心地无私天地身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人的私心不去,阴我不消失,炼己未完成,无论是“身先”,还是“外其身”,都无法实现。一旦能够放下私,做到无私、无欲、无贪,把身心中的贪嗔痴疑,把身口意三业都清理干净,那么这种“长生”、这种“身先”、这种“外其身”都会出现,从而造成、完成你自己圆满道德的真实成就。这种道德的真实成就也就是“故能成其私”,这里讲的是高度辩证法、马列主义的辩证法。这些高级辩证法,老子在几千年以前已经运用得象行云流水一般,信手拈来。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当中,大量的吸收了老子《道德经》中最符合自然、最符合宇宙客观真理的哲学思想。我们在阅读老子这一段经文的时候,要懂得这种辩证法。这是我们学习了几十年的东西,仔细看一看,就能深切地领会到祖先的伟大。这种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观,对我们的内修内证,对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整个世界和宇宙,都是极其有益的,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整体认识论,完善自己的人生观,指引我们诞生崭新的道生观。只要能深切地进入其中去感悟、体会、解析,在一种无知、无欲、无私、无妄这种状态下,结合《道德经》这两段里的阐述,观察一下自己本身的谷神,观察一下自身的内天地,观察内环境的玄牝,实现这个“身先”、“外其身”,以及《道德经》中所含的内容也都在其中。
道就是这样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真理。只要我们去实践她,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身融汇在其中,感而遂通,真正落实到内环境中进行实践,那就很容易、很自然地体道、悟道、证道、得道、明白这个道,从而使自己整个内环境真实不虚地发生整体性的变化。
我们解读《道德经》是根据她的特点,并紧密结合人体内环境,使道德的光炁能量落实到更多人的心身中,从而达到相应的阶段和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再来展开讲解、探讨、领悟的时候,经文中深含的道机、德机、天机、地机、人机、经机,才能自然而然地展开,并且发生变化。也许过几天再学习一段内容时,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我们先做一个提示,从系统概念上入手,结合《道德经》反省一下自己内部的状态,检查一下内环境心身这两个系统的状态,看看距离《道德经》所阐述的理论还有多大距离?证道不离体,练己不离心,结合自己的心与身一起进行全面地实践,将理论真实不虚地合在内环境当中,作为一种指引、一位师来帮助我们。它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让这部《道德经》再造我们的内环境,指导我们的内天地,指引我们身心的深化和生命再造的全面展开。这样一来,就容易把《道德经》中的能量全面地转化到你的内环境之中,去体悟淳德,去感悟、体知大道的奥秘。相信通过这样反复熏陶、反复讲、反复带,只要大家能配合上来。所谓配合,就是把心放下来,就能跟上来;假若你的心放不下来,死沉沉的,太沉太重了,既使我费再大的力气,你的学习实践还是同步不上来。还是自己种自己的“道田”,修自己的道心。把道身道心都整理好了,就很容易跟上去。

行之于实方是真

这一阶段我们谈心谈的特别多,因为心性系统是内五行的一个关键系统。心是心君,是体内的君王,必须很好认识它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着你整个性命的安危。人体内环境的这种变化跟社会上是一样的。社会上目前是人治加法治的方式,是一种以法治为主、人治为辅的状态,但实际上这个颠倒还没有完成。对应到我们内环境也是同样的,你看看庶人,社会上的民俗,它没有圣人的那种状态,“身先、身后”的问题没有解决,把“私”字摆在前还是在后的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刑律对于人的治理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呢?可以说没有明显的制约。因为人们心中无道德,他可以不顾生死,敢触法网。为什么呢?因为五德丧失到现在这种严重状态,已经到了“忠信之薄”的底谷。我们内环境如何呢?自己问问自己,在这种影响下你完成颠倒了没有?进行这种置换没有?我们要以修真的纪律来制约自己的内环境,并且要对自己内天下的心君进行净化、道德化,培养它的德智、仁性,使它处在仁君的状态。这个“仁”就是道德仁义礼的仁,要把阴我心培养到具有仁性的状态。仁义礼智信都达到很好的状态,这时才能够同,才能够化,才能有资格与阳我结合、与真我结合,成为内部最好的唐三藏。如果你内环境道规和德律的治理没有放在第一位,还是让自己毛毛躁躁、浑浊不堪的阴我,在内环境当昏王昏君,允许它的存在,不主动修德,不主动培育仁义礼智信去净化它,那它怎么能与阳我同化呢?它一身臭轰轰的,只认得金钱、只认得私欲、只认得私利,贪嗔痴疑,身口意业在内环境中大泛滥;你在那里东捕西捉,东补西补,这个问题出来了检讨一番,轻描淡写地悔过一下;那个问题又出来了,你又捕捉到了,又轻描淡写地悔过迁善一番,无关痛痒。这样是不行的。所以一位老师有一次就谈到:“光说不行啊,要行!观之于言未已,行之于实是真。”
社会中人世间的法律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在红尘中立足,首先要修好人道,你的人生观就得用人间的法律去制约。我们是要修内部的道德,那就得很好地去遵守这个起码的纪律,自觉地用好它,规范自己的内环境、内系统,尽快去掉这个人治,也就是去掉用阴我治理内环境。道理都是一致的。
我们主要是讨论内环境,要治理好内环境。拿社会的镜子来照照你自己的内环境,整个社会在离道失德,以至到了“忠信之薄”的状态。在我们内环境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这个社会空间的问题,社会空间的现象必然反应到我们的内环境中来。你如何对待自己内环境这种离道失德、忠信之薄、信德丧失殆尽的状态呢?如何去挽救它、重新规范到一种德治的状态?这是在我们内部急待解决的问题。每个人都要把治心放第一位,因为心是通灵达神、进入德性道境的顿悟法门,是一个根本的、最快捷的路径。因为心为一身之君,只要它一定,内环境全定。大家都要很好地求证你的“谷神”,求证你的“冲”。这个道冲、这个谷神都能在“心君一正天下定” 这种状态下很快进入道境,只是一步之遥。

 后身外身身永存

“后其身而身先”、“无其私而成其私”、“外其身而身存”,这种种状态,都要注意基础工程。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证道不离身,修中修德不离心。在这种状态下尽快把基础调好,把状态调好,再来学习,这一步你就会一日千里,迅速得到一种长足的变化。如果这些到目前还没完全证实,还只是抱着一种伸着两只手,甚至把脚也翘起来,要啊、要啊!索啊、讨啊!但是塞不进去呀!想给你给不了。不是天地师自私,天地本无私啊!道德本无私啊!想要想讨的人,都是因为自己体内的道德场对天地没有敞开,如何能灌进去?你每天产生那么多烦恼,那么多的心事,那么多的忧虑。忘掉了自我批评,忘掉了纪律遵循的怎么样?今天对阴我心规范的怎么样?眼睛还瞧着外面。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早扭转,那么《道德经》的课程也难以较快地深化听下去。如果大家能把心调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这部《道德经》就可以很快学习下去,一点即明,不用重锤敲;一带就能进入更深的、更广的、更高的状态当中共同学习。所以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修心练己,清因消业,规范心君,提高自己的悟性,争取将这个道德天地的整体质量加以提升,将整个同步性继续深化。这样学习起来也轻松,大家学到的、实践到的东西也就会更多更广。
我特别希望听到一些意见和建议,多挑毛病,横挑鼻子竖挑眼,讲的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来砌磋。因为这部《道德经》离我们已经二千五百年了,我也只是在某种状态下获得的一些灵感、一些提示。年代久了,都忘的差不多了,也请更多的人一起参与,把它解释的更清楚、更全面,这样更有利于大家的学习和深化。

 

第八章 若水

原文: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讲解:
今天我们讲解第八章。这一章对我们了解道的真实意义具有更大的必要性。在座的同学都是《道德经》的实践者,如何把握好这一章是个关键。这个把握又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理性方面,一个是方法方面。我们在预习的时候要紧扣住这两个关键方面。

患莫大于心身腐

第一段“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中,心与身的道德修养是等量齐观的重要。身、心是两个大系统,心性是一个大系统,身是命体系统。虽然是两个各自不同的系统,但是在道德修养、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中是等量齐观的,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的。
在上一章我们论证了身私以后,这一章更进一步讨论如何深化身心的复返归道。这一点对于人类而言,对于性命双修再造而言,都非常重要。因为“悲莫大于心腐,患莫大于身私”。
我们实践道德的修养者,对心和身私的复返无为,要同等的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水的道德特性。在实践双修的过程中,前人曾有过感叹:心的腐败,心灵的颓丧,这是最大的悲哀。患莫大于身和这个私!每个人都带有虚无性质的身,心性系统都处在这个身的实性系统之中。如何解放、解脱身对心、对体内所有道性系统的制约,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身的解放是人类最大的忧患之一。我们在解决了心的腐败、心的颓丧以后,在确立了正见、正识、正念的前提之下,在解决了心修的前提之下,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个身的转换、命的再生,心身同步复返无为。在这个目的达到的过程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水的道德特性,进行仿效、学习和实践。
老子通于大道,观之于物而言道,喻之于人而论道。在世间万物之中,水的特性最接近道性。我们要阐明人身这个肉眼可观可见的后天实体系统的先天转化,就得同样用肉眼可观可见的物质水性来进行反思,表述道理。人多是以眼见为真、眼见为实来认识事物,用水来比喻身的变化,比喻人们身体如何向无为、向道转化,那么人类就容易明白、聪明得多了。

  在这一段首先提出了“上善若水”。这个“上善”也叫上德,是最好的、最具有慧性的道德。说他是圣人也可以。那么“上善”呢,就是象水的无私无欲、献身于众生和万物的德性一样。上善者都是自觉地实践和奉行德性中的十种善行和四大行为准则。这个“德”字的右边,上面是个十字,中间是四字,下面是一个心字,一心。这个“十”中包含了十种善行。“四”中包含了四项做人的原则。下边这个“一心”,就是全部身心去做到。德字的左侧是个双人旁,它代表众生,代表万物,代表所有的生命。我们修德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就是为众生服务,为众生无私无欲地奉献心身。只有这样去做,行这个德,贯彻这个德,才可能将心和身完整地复归于自然大道。德要融于心身,因为他包含了十种善,是完美的一种行为,所以称之为上善,上善也就是指的上德。

如果我们十善不全,四则松懈,那就不能称之为上善,还没有达到上善。当十善圆周、四则又备、溶入了心身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上善。真正自然做到了,象水一样所蕴含的道性,而不是有心为之,这是一个艰苦的炼己过程,要真正炼好己,首
蕴含的道性,而不是有心为之,这是一个艰苦的炼己过程,要真正炼好己,首先要在德性上,在“上善”上苦下一番功夫,才会具备这个德的资格,才有这个能力、有这个量级去与道相合。
水之所以利万物而不争,是因为水没有身和心的忧患;而人却有身和心的忧患和挂碍。水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来滋生、长养、利于万物众生,她毫无私欲,从不索取回报,也不竞争得失。水的“不爭”是因为没有身私之患,所以她能无欲舍身,这是水的根本美德,也是世俗人难以完全具备的根本差距。仿效水的根本美德,是实践上善者应该具备的道德人生观。我们学习掌握了十善行、四原则,一心去做到,树立起为众生奉献心身的心愿,重视了这个心以后,并且去认真实践。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修上善,象水那样贯彻到我们的身心之中。要将水德立于身心之中,利于体内众生万物,就要把握这个不争,认识这个不争,进而达到无争。真正树立起、正立起、运用起无无其无,何来之争也!

无私无欲立公心

水和上善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处下不争”。处低下和卑洼之地,自然地处于众人所不喜欢的环境之中。因为众人未闻大道,大多数人都还处在一种有私有欲的心身状态中,因而就难以舍弃私心、舍弃浊身,抱着私心浊身当成黄金,其实是一个臭皮囊。但是由于认识上没有上升,没有认识道德,所以就抱着不肯放,对无私无欲舍身度众生,也就很难理解和做到。就象一个富人,要让他去做,那比牵着骆驼过针眼还困难。为什么呢?正因为他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他能够布施众生吗?很难以做到,他难以无私无欲地去舍。但是上善者,上善的水,却完全能做到,先做到行,甚至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状态。富人只是想得,想更多的有,有更多的财富;有了一座金山,还要十座金山;有了一部车,还想要更高档的。他永远也没有知足和满足的时候。
众人总想向上爬,爬什么呢?爬上面的名,爬上面的利,以满足永无止境的欲望。然而上善者和水一样,都是自觉地处下、处低、处卑、处洼、处舍,这些都是众人所恶的,所不愿意做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上善者和水的特性,都自然地实践在无欲无为的领域,正因为他们遵循和实践着水的这些美德,故上善者与水的道德特性相同,所以就能进入这种场性。如果坚持恒利众生终不悔,那么就很容易合道和成道。水的物质特性最近于大道,他的德的特性接近于大道,物质特性也接近于大道。
天一生水,有水必有炁。这一水之炁,与天德的能量、地慈的能量极为接近。接近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天之所生,所以就与道具有极强的亲合力,道性物质与水的紧密结合,才使他具有永远处在中和的美德,水的中和美德,这是我们要仿效学习的。
水有哪些中和美德呢?中和美德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这个中和美德就是指它的十大方面的中性。这十个中性可显可隐,它可以呈现在我们眼前,能被我们肉眼观察到,能被心身感知到。水的显态,是人类最容易认识水和把握水的特性之一。但是水同时也可以隐,它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任意挥发,它会变形,它会升华,它能随圆就圆,随方就方。这就是水的可隐可显性。正因为它能处中,所以也就能表现出来可隐可显,也可虚可实。

  这个虚,也就是在隐的状态下表现出虚无,表现出与道进行结合的一种状态。他也可实。这个实就是归到后天的状态,归到后天人类可以感知、可以进行观、看、触、摸,可以饮用、使用、利用的状态。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它的实形质的特点。当然水的这种可虚性也能互变,可虚可实,虚实可以相互转化;就像可隐可显一样,它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转化的。

水可聚可散,既能够聚在一堆,也可以散在四方,散在万物之中。聚可以汇成溪、成潭、成河、成海、成湖;散则可成为雨露、云雾、蒸气,这也是水的中性特点。
水又有可静可动的特性,当它一动起来,则一泻千里。有首诗云: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泻千里不复返。正是描写水势奔腾的那种阵势,那种势不可挡。
水也有非常温柔缓动的特性,比如湖海的水气,可以缓缓地升腾,弥散在空中,笼罩在万物之外,渗透在万物之中。这种动是柔性的动。这个动和静都表现出水的可分可合性、可隐可显性、可虚可实性,可动可静性、可聚可散性。当它静的时候非常的宁静、平静,非常的温顺、非常的柔和,没有任何造作。

一滴水中含宇宙

水还有可升可降性,上升于天能够化云而变为雨露,下降于地则可滋润万物,养育群生。在我们人类这个环境之中,水的可虚可见种种特性,体现在调节生态平衡,维持万物的生长。在水的升降之间,它带着炁,带着天德,带着地慈,升降于天地之间,调节生态平衡,完成它的天职使命
水又可外可内,可以在我们人类的外部,在宇宙空间中进行运化;也可以渗透到万物的内部,渗透到物质的细胞之中,渗透到尘埃里面。可以说每一个最细小的物质都含有她,她都能深入其中,深入其内。水的这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处不在。水的特性多么象道啊!
水可聚可离,随缘而用,随圆就方,随方见方。你要她圆她就圆,要她方她就方。她的可塑性,形态的可变性,万物不能与其相媲美。她的柔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柔可坚。水的特性表现在各个方面,也表现在她的种种特性之中。当温度一升高的时候,她自然就轻柔而升华为气体,飘而上升;当她冷下来的时候,就变得非常坚硬。所以她坚可以结成冰,凝结成冰山;柔可以飘绕宇空,白云朵朵。
水的本身又能容可容可载,她能容万物所不能容,任何东西在她的体内都可以融化在其中;把它溶入蓝色,她就给你蓝色的水;你添加红色的颜料,她就呈现给你红色的水;把污浊的衣服在水中清洗,她不推不辞,将你衣服的污垢都包容在她自身中,这在于水有很大的包容性,这种道德特性在水的身上表现的非常圆满。
水不仅本身可以包容含有,而且还可以承载,他可载舟,渡人渡物。唐代李世民曾经把人民比喻为水,百姓可载舟,也可覆舟。其实这个“载”是根本性,这个 “覆”是因为有风浪的外力量,所载物体不合她的特性,才引起这个“覆”,这与水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水承载物可以说是无怨无悔,没有争,无得失,只要你符合她的特性,他就能载。
水还有可净可垢的特性。可净,是说她本身是极为干净、清净的,没有尘垢。但是水又可以容纳污垢,污垢并不会影响她的本身。比如一盆脏水放在那儿,几天以后,或温度高的时候,你去再看,剩下的只有污垢,而水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她可升,因为她可散,因为她可动,因为她可虚,因为她可隐,她的隐、聚、散、动、升的过程,将你的污垢残墟存留下来。如果人能利用好她,水的道性就会全部为你所用。
水本身这些综合性的美德,可以说是完美地接近于道了。他与道的距离只有一点不同:道不显,而水可以明显构成物体而显现在人的面前。道是没有分散为阴阳的状态,所以才是“道,道可道”的这种状态。而水呢,虽然是“天一生水”而构成了这类物质,但因为她最接近于真道,所以才能表现出这么多优秀的美德。那么把水来比喻我们人身呢,人身能否做到可隐可显、可虚可实、可聚可散、可动可静、可升可降、可内可外、可曲可直、可柔可坚、可容可载、可净可垢?暂时还不能,要修到与道合真以后,才能达到这个状态。要实现这个目标,由圣人修步入到至人,最后成为真人,就必须效法水的这些独特性、道德特性和物质特性。没有对水的这些特性的认识,没有掌握水的这些特性,没有这个效法过程,那么所谓至人、真人的境界,也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理想、一种幻想;一种停留在嘴巴上的道,茶余饭后的一种话料而已。

  真善真水育真道

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最讲究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得实践她,而不是只停留在嘴上。我们在研究这一章的时候,认识水的上善,有利于我们把握具体去实践。水的上善特性,无论从道德特性还是从物质特性,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而言,都是难用简单的几句话能表述完整的。圣人效法水德,以道德效其名,以仁义教导人,以无私之德奉献给众生。圣人从善如流,这个善源于水德的上善;圣人舍己从人,无私而公,是以水的上善之性去同德的。
老子以水作为上善的代表。通过这一章为世人树立起了一道善德的丰碑,作为众生效法的楷模。我在陕西的时候,曾去看了老子曾经讲经论道的地方。那里有一眼井,井边旁边竖立一座石碑,碑上镌刻着“上善若水”四个大字。我们在那儿留了影。但是如何去解读、认识、实践这四个字,这才是我们后来者的关键所在。如果展开来讲解,水德在世间众生中,可以说任何事物、任何物质没有哪一个不受水德的恩德。这个地球上有五分之三的水,这五分之三的水在干什么呢?就是在滋养地球上的万物。这就是自然赐福给地球上的人类和众生最根本的生命源泉。地球上万物的滋养都是靠的这个水。就拿我们人身体内来说,人体百分之七十五都是水,占人体如此高的比例,可见是水在维持着人体生命的活动。水中就有道!这个道是通过水的存在实体,而使人类万物得到滋养,得到发展。所以说生命得水则生,不光是人的生命,包括万物的生命。由此可知:得水则生,失水则亡。
我们应当更深刻地认识这个水,尊贵这个水,善用这个水,那么内环境就会发生深变。得水则生,失水则亡,不贵水则贱,那就是愚人、庶人。鱼在水而知水,人含水而不贵水。我们道德的实践者,应当深刻认识水即是身,水即是命;知水者智,贵水者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上贵德,唯与善人。”我们把水德修好了,连太上都尊贵你,必将赐给你福德内证。所以贤人才讲“太上贵德,唯与善人”。这个善是上善,贵德就是水的德性。因为水如同道德能量一样,渗透于万物之中,所以水近于道。再加上水本身形体的随物性和载物性,使她与道性最接近。
道不可睹,道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但是水却可见。把握了水德的精神实质,你就容易近道了。道既是中,就像一个象形的“炁”字,上面一个无,下面四点水,它实际上泄尽了处在虚态、隐态的道能,与可见可观的水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这个“炁”当中,实际上就是无与水的结合。我们为什么要讲解这些,为什么在这一章强调水,这是因为这个炁与水里依存着道,含有道德的能量。
水最容易饱和性地存在于一个物质。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道和水相结合而构成的炁。对这些辨证关系要整体把握住。水在五行中居于第一位,居于五行之始,禀太极之初炁;它生于天一,这个一是阳数,而成于六数,演化到后天,是阴数为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它的演变过程源自于一,最接近于一的位置,这个一就是道。
水的特性,又处下而不争。水的质性,又淳朴而清纯。你看那个蒸馏水,它不就是淳朴而清纯吗。人们都喜欢饮用矿泉水,是因为它淳朴而清纯。水又含有道情,这个道情妙化众物之形。人们经常用水来配置多种药物,配制美容制剂,干什么?在于美化人们的面孔,妙化自己的身形,用于妆扮自己。这是水本身所具有道气的功用,并不是因为人力而产生妙化,而是水本身就有这个作用。人身一旦得到水性道炁的滋养,体内马上就会发生变化;一旦这个水炁恰到好处地冲洗身心,人身各方面就显得清净明朗。这是水的道性在起作用。水的德性是养育万物而不争,水是天下万物中的上善之物,所以说上善若水,水即上善。
上古之人的淳德也像水一样。水随物施功,随物体变化,随物性的不同而去同,这样才使自己的功能随时善用。水德不选择好坏、优劣、美丑,它不择物而施用。而且她在施舍的过程中,不会因物的不足而违命负信,不会背离道德之行。人们想让她怎么样,她就会怎么样,随情顺势,对应如流,一切都显得无所谓,没有任何尊卑、宠辱之别,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众生平等,舍身济养众生。水的道德特性是用她的物质特性服务于天下万物众生。对于人的性命双修和生命改造而言,特别是对修证者的命体再造具有甚深的奥妙。我们作为道德修养实践者,必须要真实不虚地效仿学习水的善德,最后才可能达到性命大系统的虚实相通,实现我们内天地中全貌的全真,达到真实的造化境界。

  天一生水,水是天一所生,也就是道化所生。水在五德中又是智德。在五行中是北方壬癸水。在人伦五常中是贞,贞操的贞,贞节的贞。在五色、五种颜色里属黑色。这些都凝聚着简朴,在四季中是冬季。当她处在一种上善状态的时候,就可以为雾、为露、为雨,当她降落在地上的时候,就为泉源、为江河、为湖海。

抽爻换位造性命

水在人体中又主肾、主骨头。在五戒中,是指酒。“上善若水”对于人而言,是个完美的生命再造与性命双修。人体中的水对体内的再造性极强。既然水对人体有极强的再造性,那为何不是人人都能成道呢?因为人体中的水又分为壬水与癸水。水当中含有阴和阳的区别,是阳水与阴水共存,心液与肾水共依……等等,一起影响着人们体内的存在与变化。人体内的阳水又被阴水所包裹,有个提纯的过程,分离的逆变阶段。修真实践者要解破阳水和阴水之谜,这个谜要能解破,光认识了还不行,还要破译其中的诀和谜。修证心火中的真液,抽取离卦中的中爻,也就是修上善。如果心中的上善具足,那么心中的心液冲破了阴我心的制约,心液自然就能分离出来。不去抽取阴爻,不去从阴性里面分离出阳我和阳我所需的物质,那就难以实现命体内的升华与再造。如果单纯去追求谷神,而不注意这个虚的对面还有一个实,虚实不能共同把握住,也就不能整体地把握法用,那么这个心液就不能分离出来;心液分离不出来,那么阳我和真我也就永远遥遥无期,既使培育出自己的阳性之我,也必然是品质不高;因为只是心里想的,而不是真实的。当我们上德心中的心液能够分离出来,能处众人之所恶,能谦卑柔和,居下不争,那么这个心液经过脾真土的结合,就能处下,与肾水中的真火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那么我们的命体的层次就提高了。
在传统经典论述中,有一些非常复杂的一些内容,很多都是打哑谜。其中的许多隐喻,其实都源自于《道德经》。后世的道德修证者,都是道德的子孙,都没有离开道德这个场。世上千经万经,都在《道德经》的囊括之中。《道德经》无所不在。后世的《丹经》的作者都是读通了《道德经》以后的必然结果。我们很多人只重视研究《丹经》,却不去研究《道德经》。实际上《丹经》的词语比较隐讳,教义太多,不容易解读,因而很多人迷在了丹经里,陷在里面出不来,拿着一本丹经反复地念,苦思不得其解。如果没有人间师承的指迷,因为没有把握大系统论,必然钻到牛角尖里去了,钻到宝塔尖里面去了,分不清隐喻的内涵。自解《丹经》最容易丢失大系统论,对水和道的认识尤其如此。我们要能跳出这个以药为水的局限性认识,整体把握住自家水,身体里面整体的水,整体的壬水、整体的阳水。
生命的再造,丹道实践的基础,其实都是水,而高级阶段又是壬水,壬水又是离化于癸阴水的升华。把握了水,也就把握住了性命复返先天的根本物质。顺成人,逆成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就是说人在生长的过程中,胎儿的胚胎在羊水里发育.,在子宫内的这个羊水,就是生命发育的发源地、发落地,到最后归于土,.又在土中化为水,剩下一堆白骨。随着水的生化,利用水化,终而又融化于水,道理都是相通的。其中的奥妙,只是一次孕育而已,与其顺着化,还不如逆着化。逆化同样的要把握这个水德,把握水的无欲,大系统性地掌握好《道德经》一到第八章,就能够通透其理,在动中、静中去悟觉这些秘密,就会像看电影一样自己展开,而获得其中造化的方法。怎样看?“只在其中颠倒颠”,这样顺着保持住它的逆向运动。把握住第一章、三十八章,很好地运用所有章节的内涵实质,就能实践与宇宙同体,实践水的上德在体内的化合。
天一生水。水本来就是先天的。在水的属性中,道能是水的局部落于后天以后,涤阴增阳化生出来的壬水,所以肾水是先天之本。要平衡肾的阴阳功能。肾里面有阴水和阳水,阳水和阴水总是一个太极。肾里面还有阴火和阳火,阴阳之火又组成一个太极。这一对系统,这两个太极,共同维持着肾的功能。就肾水的整体而言,里面有符合先天的成分。所以医学说肾水是先天之本,脾土是后天之本。既然肾是先天之本,那么复返先天就依然要先天之本为用,要用到这个先天。所以丹道下手处就由肾水中做起,将全身的水都转化成为阳水。阴阳转化的着手处、下手处,还是要在水上下功夫。所以上乘丹道学说的天元丹法,不会离开自家水阴阳的不断转换。

  跳出阴阳脱凡篱

我们曾介绍过内五行的顺生,为什么要先介绍顺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壬水的递生和癸水的递升,是一个先天与后天完全不同的理念。首先得辨识阴阳学说。要涤阴而存阳,当纯阳真的保存下来,并且能升化,而阴性的杂质涤除以后,才谈得上阳性的递升,这样才是复归先天的条件。有了这种条件以后,你就会自然步入到先天变化所利用的东西。在化变过程中,依然有一个运用五行的过程,因为只有在利用当中才能化尽五行,这个五行不化尽,就跳不出,不化变就逃脱不了五行的制约。如果没有大系统道德理论的指导,沒有总揽这个自家水的前题,那么这个变化就会局限在一个小系统中,耗损身中的精华物质。所以要整体把握住自家水,同时运用好五行系统论,才能实现我们很豪迈的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跳?怎么不在?没有化之前你跳不动,没有变之前就还在五行中。如果有了水德,有了水的上善,有了自家水的无处不是药,就可以运用五行的特性运行攻克,再造我们的体内系统,也就容易逃脱五行的制约。
这其中必须有一个道德大系统的指导,先天才能够形成。道、经、师三宝是一个密集的整体,都密集在这个大系统框架之内,这是掌握大系统论,总揽自家水的前题,才能掌握好五行造化,这样也就全局性地把握住了生命再造的大系统。人身的先天转化和变化,其中身的变化基础在什么地方?就在这个壬水上,在于壬水的大量饱合性的生成和运用。壬水的运用性要弄清楚,它前期的转化,就是由此拉动和带动全身其它五行的同步质变的,这个质变才是其中的关键。壬水是生命再造工程中不可缺离的关键所在。壬水是生命中再造性最强的物质,它本身可散可聚,可内可外,因为它的存在性极强,聚散力极大,所以它在我们身体内能够再造,能储存于内天下之中,无处不在,无处不到。这个水啊、木啊、火啊、土啊、金啊,相比较而言,壬水的能动性和再造性最强。抓住了这个关键、也就牵住了青牛的鼻子;牛鼻子牵住了,那么老子不就为你服务了嘛?老子骑在青牛的背上,不也就到你的身中了吗?希望人人都能牵住这个青牛的鼻子。
我们身心系统的先天转化、变化,在于内五行的整体复返先天而归道。这个五行系统的整体性不能破坏,要复合性地先天归道。木火土金都必须以水中的阳壬为用,从而全面系统地展开。只有把握住阳壬水的为用,才能系统性地在身内系统展开。要全面把握好,才能不偏离归真,不偏左,也不偏右。就像水德一样。这样才能真实地实践生命的再造,才能更深化地整体性完成。为了突出强调系统论的重要性,所以老子才紧接着在下面一段里,完整地展示了大系统论的整体性及不可分割性。

立居善地心身净

第二段:“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修养者要想进入上乘的境界,在掌握水的道德特性和物质特性的基础上,还必需要高度重视这七个方面,从这七个方面真实地实践水的上善。这七个上善实际上又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居善地,心善渊”是第一部分,是基础,是条件。“居善地”,就是说要象水一样处于上善之地,这个“善地”也就是处下不争。要能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要象水德一样处于不争、无争的状态,避高而曲,顺其自然,不逆不违,保持心身的中和之地。这个地就是谦下自处,低卑中和。“善地”既是清净无争,贞洁自守,守德为本,与德为邻。当然它要展开的内容很多,我们先展开纲领性,其他的可以自己去复习。就象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而能容纳百川,百江千溪,都被他容纳。正因为善处卑下之地而无争,与人不争,与世无争,所以就能容.,处下则能容。一旦处下,道性也就在其中,道性就含在下里面。谦居处下,能居下位,能保持住,也就自然没有忧患之事,立身于不败之地。你不去争,又有谁去与你相争呢?
第二句:“心善渊”。对于道德修养者而言,因为效法上善的水德,自水于渊,既安静又干净。你去临渊而观,看看那个渊是不是又平静、又干净、又透明呢?它纯清而透明,神妙而不测。此时我们的心态也会似渊水那样的宽广,有能够容纳百川的气势,又深沉,又渊默,处下空明,而又湛静;上善之心,与水在渊,既能和万物之性,又能鉴万物之行,善渊之深于水,光明涵心身之内,身行沉静表于外。这个心如果能似渊之深,上善于内,那么它化物之心不可知,生物之妙不可见。这个 “化”字的作用都涵在其中,水德无心而光照天地内外,上善而身存于万物之间,这样也就自然处于上善之中,而生存于万物之边。我们道德修养者的心,就应当效法水德的上善特征,静则含万物,渊深莫测;动则顺应万物之用,变化无穷。这就是“心善渊”的理性系统。

  “与善仁”,上善的水德,是施仁惠於万物而不恃,利万物而不争。它散开来就成为雨露,滋养万物;万物因为受到它的德泽而生生不息。当水汇在一起成为江河的时候,也就荡尽了污垢尘浊,表现出它的纳物性,容纳各种物质而不拒,承载万物而不争,渗透于众生体内而入微,润物而细无声。它在我们身体内悄悄流动;在树干中、树叶中,在植物的根系中……它无处不在流动。它这种润物细无声啊!就像“好雨知时节”一样,那首诗就是在赞颂水的。水在众生体内,担负着新陈代谢的重任,而并不求功,也不求回报,它在人体内就是仁德。水的这个仁德,载血疏泄,和魂制魄,化生津液,推陈出新。只可惜老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德。水给予众生万物的仁德,在所有万物中是至大无比的,没有任何物质能够与水相媲美,除了道以外。在我们所能够看到的物质当中,只有水的这种仁德是最为典型的。所以太上强调道德修养者要效法水德,应当像水给予万物的上善仁德一样,舍身利于万物众生,利济群生。如果道德修养达到像水一样至善宽容、博爱柔和,能利万物,济助万物的生命,实践真实不虚的“与善仁”。仿效水德,也就为我们实现第三十八章的上仁,树起了宽厚的基础。怎么样去修炼呢?去实践水德吧!如果做到了水德所含的特性,“上仁”也就在其中,也就能够施予众生,施于予万物,施予最好的上德。

献身众生誓不悔

“言善信”:什么叫作“言善信”呢?道德修养者效法上善的水德,应当像水德一样言善信。这个“言”之意,是表述,是一种表达的意思。水是怎么用它的身体表达它上善的信德呢?水虽然没有象人类有这样的语言,但是它却是无处不在的表达它完美的信德。它稳重处下,忠信诚实,献身而不悔,奉献而来不疑惑。不像人类那样,施舍于人一点点,还要两眼睁得圆圆的看着人家会不会回报我,看他的回报是不是涌泉相报?如果人家当时没报回来,还要想它三五天,甚至想它几年,耿耿于怀,心里总在寻思:我送给他的好处怎么还不还呢?可是水连身体都献出去了,但它从来不图回得,它不会去图这个报。
水德的善信不仅是献身不悔,而且能容能化,什么东西它都能包容,什么东西它都能化生,它又能生万物。信德在水德中附含着。它处在世间,你看它哪一点不表现出它的信德呢?从大处来看,站立在海边,潮水准而有信,晦前三日准时起潮,从沧海奔腾而至;朔后三日它又准时激流勇退,及时入海。这个潮不失时信,信德也自在其中。而且这个水的身体,它遇到圆的就旋转,旋一旋就成了圆的;遇到方型缝隙,它必然折转一下变成方;当它遇到阻塞的时候,就会自行停止;当它见到缝隙的时候必然会奔走不息……。水的一切,哪一点不是守物之信呢?随物之信,守物之信,真信美德。水的这种美德,人类的确难以和它相媲美。而且水在我们人身上,运化水谷,人吃的东西,饮用的水,都是靠水来调理运化体内的各种各样的味道,无论是酸的、臭的、辣的、香的、苦的、甜的,它都不会拒载,统统的进行调理,而且将它分布在体内各处所需的脏腑之中,它担负着调理百味的任务。它负载着存在、吸收和输送,它担着运化升清,消谷输气,在我们体内默施信德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它维持着我们的身体平衡。这些都是水的上善信德,而圣人的信德与水的信德是相同的。圣人不会丢失天时地利,他始终随缘应物,应过即静,不会拒于万物。大舍心身于天下众生而不疑,圣人的信德可以说是万世不悔,他不会迷惑,也不会疑惑。
“正善治”。 水德上善的持正治身,处于无心无为,也就合乎道性,都在正确的自然法则之中。这个水的治身,因为它没有欲心,他只有身。水的这个治身,它又处在一种无为的状态、无心的状态,所以就更符合道性,无心无为地造就众生万物,它始终处在正确的自然法则之中。
水有身而无心,以无为治其身而身存。修养道德者效法水德,就必须高度重视正治,正确地治理上善之心和上善之身,不要失之偏颇,不要偏执,也不要散慢。保持中正,心身合中,正确治理上善之心和上善之身,将心和身早日规范到无为之境,这才是根本的上善归道之途。如果不能执行这种正善治,那肯定就容易堕落旁门邪道之中。

  水德的“正善治”,其中含有上善的礼德,它透明圆通,循理遵道,秉规持范,不争不燥,不惑不迷,知时达物,能化万物,而又不被万物拘束。

水德的上善,是以道治身,身的无为合道,心的正善治,是基础和前提,秉规持范,礼德圆明,这是道德修养者必须遵循的法则。
水德在人体内,是一种上善的礼德。它主持着我们人体内的血脉系统,调理一身的气血,司理身中神明,调适体温寒热,营和荣卫,渗透于全身的每一个系统,将正善治溶彻于一身。这个体内的天德地慈之炁,如果饱和地与体液之水化合为一,那么心身的“正善治”也就不难,关键是我们能够把握住它,在这个礼德的规范统一之下,那么性和命的再造也就至简至易。
我们看看水德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纵观历史,当年八水绕长安,也是水德造就大唐鼎盛的外环境原因之一。因为当时整个社会的水文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充满了道气,充满了天德地慈,水文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具备了。这种内外大环境,是由一个个小环境共同构成大环境的道气,那么实现《道德经》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就像在锅里炒一个小菜那么简单和容易,那岂不快哉!可惜这种富含道德的水文环境和人文环境是那么的难以把持,一旦把持了,那就如同烹小鲜一般。

无所不为事善能

“事善能”。水德的上善,献身服务于万物,滋生长养万物的能力、功能和作用,如同完美的智德,不凝不滞,通达调变,润泽乾坤,长养万物,随宜妙用,应事合中,能方能圆,曲直随行;以及可隐可显, 可虚可实,可聚可散,可动可静, 可升可降,可内可外,可曲可直,可柔可坚,可容可载,可净可垢……等等,都是水的善事功能。水德上善的、事善能的智德,在人体内藏精濡养,调理六腑,净化九液,产生生炁,繁衍生殖,主理内环境的液和津。当它与天德地慈之炁饱和性地结合之时,就必然会圆通达变,虚怀若谷,处下不争,声色不迷,欲淡无贪,谦虚柔和,机智敏捷,道德修养也容易锻炼起步。我们道德修养者,应从水中所含的上善智德和“事善能”的功能作用中,寻找到一条人生正确的哲理,来体德全真;也就能在三种智慧中表现出完美的“事善能”。

“动善时”。“动善时”是指水德上善的识时善动性,它的动能顺应天时地利而动,遵循道性,恭顺自然,恒顺众生而动。这种“动”的时机把握,是一种无为顺应天道,顺应自然,处下顺应万物,不违天时,不逆人事。这些特性中所含的都是上乘的义德。水德当中所含的义德道情,突出地表现了它善待万物,扶生万物而不妄动,舍己利生而不私行,果断有力而顺应天时,利济群生而不误时辰,唯道是从,唯顺应众生为其时。水德的这种“动善时”,充分地体现了水性的上善之德。《西游记》里面曾经记载了某时某刻下多少雨,多少寸、多少分、多少滴,这是水遵时、遵行、遵规降下来的,水本身决不会违背天意天时,不会违背应用水的万物、人类和众生的需要。它的可动性真正地表现出大德的舍身性,唯道是从,没有一点点疑惑,也决不会违命。
水德的智德在我们人体内的“动善时”是如何表现的呢?同样的道理,水在我们体内的“动善时”,也是有条不紊地调节气血运行,宣发肃降,在肺脏中调理气机,顺机畅行。当人在呼吸中,在一吸一呼之间,其中的水气便升降蒸发,一升一降,不会乱动,不会搅乱你的内环境。它会遵循时间规律,在人体内化生脏精,在一动一静、一开一阖的动象中,都是顺应生理机能,不会违背内境众生的需求,不妄自乱时而为。这种“动善时”也就是我们道德修养者效法水的上善,体悟水德“动善时”的特点,应当身处中和,似水的应时变化,夏天能散发,冬天能凝结,顺应天时而动;温度高的时候就升化而雨,天气寒冷之时就凝结成冰,从不违背自然法则,始终保持着一种中和,顺应天时地利。修真者若能效法水性的“动善时”,内境的造化也就自然了。

善德筑基通天梯

 在实践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中,我们是否真实不虚地做到了呢?如果以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来讨论这一段,这七个“善”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个善字,叫 “居善地,心善渊”。这是内部实践上乘的炼形化气的前提和基础。老子在这里特别提出这两点是基础,必须要做到。就像房子一样,你做不到“居善地”和“心善渊”,那么整个身形的变化,命体的再造,炼形化气就无法展开。万丈高楼平地起,没筑好基础高楼就建不起来。所以对于进行实践圣人之治方法论的人而言,要很好解读“居善地,心善渊”这两大基础部分。这个“居”是什么?是指我们的心居、身居,是人身内环境之居,外环境之居。它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你的心居于什么状态?你的身居在什么状态?你是否了解?你的心如果还居在阴我状态,处于阴我主身的状态,那就谈不上炼形化气、得道还虚。如果你的心身连门都没打开,何谈上善识真呢?心身没有达到清静的状态,还处在后天,处在后天和先天的阴液之中,那就难以全面实践水德,就不应该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应该退而修炼,止欲生悔,真实不虚地去效仿水的上善,实践水的上善,进行内环境心身的变化。

要把握住整体内环境的位置和外环境的位置,就要使自己的心身内外都整体处在良好的善地。这个“地”是指的内环境之地,外环境之地,不同系统之地。早期在内环境之地应该具备那些条件?在各个不同系统中应该把握那些关、那些窍?对我们的系列教材中的理法都掌握了没有,实践了没有?你的外环境之地是否良好?自然气场、人文环境、道德氛围是否都符合再造的环境要求?要反思自已的这些“善地”是否真正建立起来了。这个“善地”指的是整体性,它所处在的状态和位置,在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地。它不是机械性、局限性地局限在小的框架当中,而是根据性命再造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而决策选择,并且积极去调适,使心身内外环境都处在善地,处在正的符合道、符合自然、符合全系统性命双修再造不同阶段的要求。如果要展开讲内容广而多,也太费时间。但是这个原则大家应该掌握,首先要把握住,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特点。
“心善渊”。这个“心”在内证中是指的人心、道心,阴我心、阳我心、真我心。“渊”是指的安静的静,干净的净,光明的明、容纳的容。是要求我们的心要达到渊、静、明、容。这个“善”是指的把握、处于、职守、保持,也就是这个心要从阴向阳真实不虚地转换,要把正觉正念真的确立起来,要把握住修心,要保持住修心的成果,要处于这种良好的心态进入静明之境。否则会产生真争之象,争一旦动,这个心就是动了。当处在某种深化的变化状态当中,心动了就毁于一旦,就会后悔不及。如果不能保持渊静、渊明、渊容,“善渊”不能保持、不能执守、不能处于、不能把握,沒有建立这个基础和前提,这个“心善渊”就不能出现,“居善地”也不能达到,那么许许多多的再造深化、同步变化都难以实现。
后面的五个“善”都涉及到五行。例如“与善仁”、“言善信”,就是一对木和土的五行。这些五行无论是暗含的仁木、意土、礼火、智水、义金,它们的先天转化,都得用水德的去规范,进行逆变。其中所含的天机是非常丰富的。五行系统的整体性复返先天的理论和方法,在上面分述中已经提到了一点。作为道德实践者而言,对于《河图》、《洛书》中的生和死之迷要破开,结合对五德进行深入地研究,把握《河图》、《洛书》以及五行顺逆生死的理法。比如说五行顺生,它生在哪?生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研究的时候以天带地,以奇数带偶数,这个理法就暗含在其中。
本章中这五个“善”字中,还暗含着许许多多的技术性内容,但都不脱离关键。我们在这里主要是讲解《道德经》,没有时间展开对专门技术性问题的讲解,只能是点到即止。大家可以从教材中去展开参悟。如果真能明白 天机即在其中。

 心身善渊渊常明

第三段:“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一段是一个总结性的段落。是对上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及七“善”义进行了一次总结。水的上善美德虽然很多,但是它的关键应该把握住,关键在于水之无心而不争。因为它舍身也就无争,这是无为不争,它无心地将身舍于众生与万物,在舍身的同时也就自身寄生在众生与万物之中,所以它无忧患,没有过失,也没有烦恼,这就是“故无尤”。这些忧患、过失、烦恼根本不会存在。我们效仿水、圣人归于道性,道德积于一身,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众生道纪照明镜,与众生同在,不生不灭而永存,岂有忧患过失,岂有烦恼呢?那不也就是达到了“故无尤”。落于后天的无尤而保持无为,保持先天,能够无心、舍身,就能“无尤”。这是对这一段的总结。
按照圣人之治的方法来讨论这一段,这是对天元金丹实践者炼形化气的系统工程,提出了语重心长的严肃忠告。我们要想步入炼形化气的上乘状态,就必须全面地遵循水德,掌握水德,认识水德,遵循水德,重视水的上善之性。只要把握了这个根本,才能在整体心身的先天转化和变化中没有过失与烦恼的产生,没有忧患的形成。这个关键就是处下不争,处中不争,处虚不争,处无不争。无心也就无争,有心就有争。心身在全系统的再造过程中必须要无为,一旦落入后天就风险万分,切记、牢记!
修养道德的大成就的境界就在前面,但也就在水的上善德性之中。不可不识,不可不知,不可执意妄为,不可好高婺远,不可不遵道德之行。必须要脚踏实地,按照大系统论一步步地修证进行变化,才能达到真人的大乘境界!

 

第九章持盈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讲解:
对《道德经》的学习要敢于暴露自己,要敢于敞开心扉,整部《道德经》的实践系统也是同样的原理。希望尽快调节到符合《道德经》要求的状态之中,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想通过今天的讲解,使大家能够进入一个对《道德经》更深的认识过程。
道德修养和圣人之治的实践,都必须高度地保持符合道的本质特性,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既不执着,也不散漫,应当将心和身都立足于太极图的中央,执两而用中,整体把握阴阳,居无驭有,处无为而驭阴阳。
老子在上一章阐释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及具体效法水德上善的具体方法以后,在这一章中,又对人们最易犯、最常见的偏执错误,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谆谆的告诫。老子在第一章从“道,可道,非常道”下笔,到第九章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为止,刚好是一个九数,所谓纯阳完成之数,就是说通过九个阶段的修心、修性、修命,完成返朴归真,复返于道的大系统论的总纲,可以说这九章就是总纲。完成了这九大步骤,就完成了大系统论的总纲,也就能够成道得道。老子将道德修养和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将道的体和用阐释到了阳极大成之数,最后点出了:修养者和实践者,无论处世,还是道德修养,待到功成名遂之时,应当及时身退,遵循天道的自然规律。

观之于物而知身

这一章共分为三段。第一段运用了拟比的手法,以事物而言道德,观之于物而知身。“持而盈之”及“揣而锐之”,实际上是运用事物的现象、人们处事的现象来打比喻;通过事物的现象来宣讲道德,观物之身,取之于物。也就是说,观到了物,也就知道自己的身该如何行、如何做。“观之物而知身”,这是对“正善治,事善能”更进一步的阐释。
这一段是对上一章的深化,主要运用拟比的手法,将上一章“上善若水”中的“正善治,事善能”作了更进一步地展开深化。
第二段是具体的言治于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是讲世间的财富物质:金银、财宝、玉器等贵重的物器堆满房间;强调了财宝的必然流动性,不可据守性。我们如果得到了金玉满堂,如果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只是积累而不施舍,你就无从保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富贵,自恃财富的拥有、名利的拥有、地位的显赫而骄傲,这对自己具有深深的损害性。这两句是指对待富贵的错误心态产生的危害,也是对“心善渊”做出的更为深刻的说明。

  第三段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揭示了人生和道生的根本哲理,也是对“动善时”进一步具体的阐述和说明。

这一章三段主要讲了这些观点,如果要展开而言,则内容比较多,也比较丰富。
第一段“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持:主要指的后天意识的执着持守,放不开,松不下,追求那种盈满与完美,佳上加佳,好上加好,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损溢,过多了就溢漫出来。从字面上解释,以物喻理:如果不把持住修空、修无,而以意识中的欲望过度地持而盈之,那就违背了“谦受益,满招损”的基本原则,就会发生沮丧的现象。对“持而盈之”这种现象,是世人之所常见。 “持盈”危害必然出现,怎么避免呢?。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不如其已”的方法,与其走向反面,还不如及时停止这种执着,止欲息念,不过度去追求,反而能够自然得到,实现我们的修证目标。执着持满,必我倾覆,不如适可而止。
我们道德的修养实践,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修状态,要在心中建立符合自然根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论和世界观,而不能被世俗的欲念欲望所左右。应当认识天道的自然法则,明白天赐人生的真谛,不要迷失了本性,正视因果,正视现实,为而不执,行而不迷,知足常乐,自在安泰。如果我们身心迷于红尘的名利,执着去贪求,欲望无止境,心身必定会遭受无尽的痛苦,魔难和烦恼也会接踵而至。
人降生在世间,看起来好象是赤条条而来,但以道生观而言,人是一手携福,一手携罪而来到人世间,善因与恶因,都是一点灵光在道纪时空历史中自己造成的。无论凶吉祸福,贫穷富贵,都是一种自种自收,自做自受。一个人应当珍惜难得的人生机遇,积德扬善,消罪累福;而不是消福增罪,无视自然因果,执着于有,造恶因,必然痛失人生。如果贪欲过重,欲望追求无限,身后有余还伸手,必然会导致眼前无路想回头,但是等到想回头时,就已经太迟太迟,为时已晚,无后悔药可活,都不能不吞下这个苦果。
作为道德修养者,我们生存在世俗间及空间,一定要明白人生的真谛,正视因果,正视现实。要为而不执,行而不迷,公而忘私,以此作为人生的准则,道生的准绳。要能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才能确保安泰。在我们道德修养者中,也有身后有余还伸手的现象。“身后有余还伸手”不就是在持而盈之吗?许多人由于对自己‘历史’书写的过程并不知晓,并不了解,因而过高估计自己的福德,拼命地钻营,拼命的积累,那怕身后拥有一座金山,他还是继续动心动意而为之,去索取更多的获得与拥有,但其结果是这座金山更容易丢失,等到眼前无路想回头时,为时已晚。所以老子在这里告诫“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知足常乐乐常存

应该还是保持中和状态,正确认识我们的意念和心灵,对任何身外之物的追求,都应该保持一定的适度,不能超越这个范围,不能偏离自己所种的因。对自已所构成的因果,无论大小,不为也不对。但是为而过执也是错误,所以要求为而不执,行而不迷,只有执中,才能够正确把握住。有些人读《道德经》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就偏向一端,就什么也不干,放弃有为,对不对呢?这也是错误的。有个故事:有一个人相貌非常有才,很多人给他看相,说他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高帽子一叠叠地给他加,他听了也沾沾自喜,对着镜子自我欣赏,非常陶醉,以为这一下子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万贯家财,那就等着老天爷赐予吧!结果他什么也不为,最后用尽本有的家财后,沦为乞丐,沿街乞讨。因为他太懒,什么也不干,遭到亲属的冷落,众人的嘲笑和漫骂,他甚至流浪到异地沿街乞讨,因为他年轻力壮,在这种情况下去讨饭更为难,体质很好,五体俱全,没有残疾,当然就会受到奚落,最后在一个破庙前的大树下,又冻又饥倒毙了。一点阴魂飘飘荡荡到了地府,他找阎王扯皮说:“我生前很多人给我看相,说我是百万富翁,万贯家财,为何我沦为乞丐,饥饿而亡?”当时阎王翻开本子一看说:“你的确应当是富翁,应当有万贯家财。”他说:“那为什么我就没有呢?”阎王说:“其实你随时都有,包括你临来这里之前,你所躺倒的树下面,你只要把垫在身体下面的枯树叶稍微挪动一下,更适合你安睡的话,你就会发现树叶下就有金砖。就因为你太懒,什么也不作为,一切等待现成的,所以你就什么也没有,最后仍然是饿毙而亡。”

  这个故事说明:人不能认识自己的因,也不能知道自己的果,一旦知道了这个果,他会放弃作为,不去努力,就会走到“持而盈之”的另一个极端——不持而失。为什么要我们为而不持,行而不迷呢?从这个简单的故事里给了我们一个人生哲理的启示:应当修好这个中,这是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思悟的。如今世俗间高速发展,这种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更不能太明了这种无为而得。但是从另一面去看,如果不重视这种根本的因果,而贪得无厌,必然会走向一个极端。无论那一个极端都是错误的,但最常见的仍然是“持盈”现象,所以老子在这一章里就点出来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是说人生的持盈现象比比皆是,小至身边的琐事,包括吃、喝、穿、卧、行。大的方面有名利的攀爭,酒色财气的苦心钻营,永不止息的积累,永无满足之时。就谈吃,你“持而盈之”没有?我所见到的许多人,在对待吃的问题上 “持而盈之”就很明显,他既要满足口感舌欲,而却去欺负自己的肠胃,虐待自己的身心;只要是好吃的,有味的,一定要吃到肚胀胃满,撑的不能动,这就是吃的 “持而盈之”。明明已经吃不进了,但就是停不住嘴,管不住自己欲望对嘴的作用。怎么就不能及时停止呢?为什么管不住呢?有的人今天吃了这样,明天想吃那样,好的更想好,精的更想精,这不就是“持盈”吗?
再说说喝。看起来一些人在喝的问题上好像不会持盈,其实也不然。在心没有持中用中之前,吃喝、穿戴、睡卧等方面,很难说不持盈的。喝要喝好的,喝的是矿泉水,喝的是五粮液、茅台,高上加高,精上加精,“持而盈之”的喝,酒桌上的这种大吃大喝不是持盈吗?新闻报导里也常见这种现象。有的人用公款去持盈吃喝,结果遇上了假茅台、假五粮液,一桌的人全部都中毒,拉到医院去输液洗肠胃,这难到不是持盈带来恶果的损失损害吗?
无论是在吃喝上面,还是在穿戴上面,我们都应该回顾一下,检点一下,联系一下自己,看看有没有持盈现象?现在是社会时尚引导人们的穿戴睡卧,世人都在追求好上加好,精上加精,美上加美。作为一个道德修养之人你随波逐流了没有?是否居中对待这些现象?是涵养自己的道德,修持自己的身心,还是随波逐流去追求吃喝、穿戴、玩乐?怎么样去修证道德?就得从这点点滴滴去修,去改造自己的心灵,建造自己的灵魂。如果你持盈揣锐地去追求物质浊流,一心想达到这种时尚,要达到这种潮流,还不如及时的“不如其已”。我们的一生如何对待吃喝穿戴睡卧?这对如何对待自己的事业都是指南针,都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的离道失德,而不仅仅只在外在事物上。要联系身内的事,身边的事情,去参照,去修去悟,要看到其中的优劣,鉴定一下是否失道了?是否离道了?是否丧德损德,妄吃妄喝,乱吃乱喝?是不是这样?在道德修养实践过程中,在对自身不自知的情况下,就妄自定下目标,执意而为,揣之锐之,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损害,这不就是“揣而锐之”、“持而盈之”?完全是的。
我们应当结合自身的道德修养,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持盈和揣锐,校对心灵。在我们的一生中,这种持盈和揣锐,可以说是比皆是,已经充满了我们的心身。不能总是就事论事,不度自己的身,不度自己的心而来参道德,来应道德。揣锐持盈有大有小,有损害的严重与轻微的区别而已。如果不能防微杜渐,不以小见大,必定酿成后期的大祸。在这种状态下不能制约揣和盈,那么到了一定阶段更是风险万般。世俗间持盈的事更多,当官的永远也不会嫌自己的官位已经到顶了,可以满足了。有了副职,他想正职;有了科级,他想厅级;有了厅级,他想当省长、当部长;甚至有的人想一步登天,而不是退步想一想:自己的福德够不够?为社会的贡献能不能达到一定量级?只是拼命的钻营,指使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永远没有感到官位的满足。

道德持身无险危

商人富人是不是持盈揣锐?也是比比皆是。有了百万要千万,有了千万攒亿万,将自己的全付身心投入到其中,那真是舍身舍命而为呀!削尖脑袋而钻,为了财富的积累,永远也不会嫌多,最终又怎么样呢?看一看历史,看一看现实,也就知道了。有的人追求声色,在声色场中难以自拔,在声色场中揣和锐,持和盈,没有休尽的时候。如果到了要退出来的时候,必定要耗干自己的精气神他才肯罢休。但是天道无情,你迷恋于声色,就给你一点历害,惩一惩,罚一罚。世间人们迷于其中,倒下去一批,又拥来一批,永远没有止境,无论是哪种环境,哪种场合,都是如此。前赴后继,绵绵不绝,无论官场,还是商场,倒下一批,又拥上一批;倒下一批,又拥来了一批。但是每一批人中都是身后有余还伸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到没有路时,已经是悬崖了,回不了头!他被自己的名和利推到悬崖之下,但是觉悟者又有几人呢?可以说稀之又稀呀,凤毛麟角。都是在拼命地揣锐,唯恐利禄不长不久,唯恐自己享福不厚,唯恐自己生命短促,而在身外想方设法去钻营,富了整日防危虑险。当官的也同样战战兢兢,生怕被排挤,被诬告。有了财就想请保镖护卫,要转移财产,埋藏财产,隐瞒财产,何等地劳心劳力!这不都是持盈揣锐吗?持盈揣锐都反应的是人心的不知足啊!没有止期,心中没有一刻的安宁,心终日就悬在半空,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睡觉都不安宁,冥思苦想,烦恼也就不断。

  在学习圣人之治方法论中,也同样广泛存在着持盈。掌握了“上善若水”的道理,效法上善的水德,利于众生而不争,这才是根本的出路,才是做人和道德修养行道的根本法则。天道贵虚,太上贵德,适量持中,永不持盈,也就不会损德败道,耗福损寿。道德修养者成道,行道于世,必须要高度地把持住,持盈之苗不生,倾覆之患不萌,随圆就方,善巧方便,不偏不执,也就符合天道,而没有患失。道德修养者更要严防持盈和揣锐,我们在上边讲了一个无为不做的故事。世上持盈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下面再讲历史上一个故事,人心难以满足的故事。
有一个成道者行道于世,他走到某地,发现这里有他的一段前因,掐指一算,垂目一观,他查出来有一对老夫妇,历史上对他曾经有恩,他就想还报。于是他直趋老夫妇的家里。这对老夫妇开了一个水酒小店,老夫妇也是善良心肠。他以一个晃晃荡荡的病人状态进入老夫妇的店中,就一病不起。老夫妇对他也是一片仁慈之心,收留在小店中养病,并且一日三餐侍奉他。过了半月之久,在他们的服侍下,他病体逐步康复。在他患病期间,他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二老也不惜变卖财产而为他诊治,救治于他,半月后他病好起来了,心里非常感恩,就说到:“你们两位老人家太难了,我没有什么帮助你们的”。于是就走到院子里对着一口水井,施了一点方法。又对老人说:“你们以后就不要起早睡晚地去酿酒了,就用这井里的水当酒卖吧!”。老夫妇当即把井水舀上来一饮,果然甘香无比,就是地地道道的酒啊!井水变成了酒。说完后这位成道者走出户外,离开了老夫妇。
数年之后他游历经过这一带,他感知到一饮一啄,我用这种方式回报他们,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不知道结果如何呢?于是他又找到原来老人居住的地方,进去一看:呵,茅草屋已成了高房大厦,面目涣然一新,高堂大屋。二老很热情的接待了他,叙起阔别之事。最后他又问到:“你们还有什么要求?”老夫妇说:“仙人在上,受了您的恩惠以后,我们生意越做越大,商店越开越多,酒卖得越来越好。但是这一带向商业发展以后,我家里养的猪没有酒糟。井水直接是酒,不经过酿造,就没有酒糟喂猪了”。道人灿然一笑,提起笔来在他家墙上写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变成酒,他还要酒糟”。
这个故事看起来是说老夫妇的人心“持盈”,没有止境。但是这位行道者的持盈,也应当头棒喝!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行道者,他的还报一定要“量因依果”,不能越轨,不能持盈,不能揣锐,不能动人心,动后天的欲心。更多的还报,必然带来祸害,不仅祸害了这对老夫妻,而使他们产生更大的贪欲,失去了原来的淳真。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行道中的布施要以因果律而行,不可揣,也不可盈。
这个故事是对老子这一章的“持盈”、“揣锐”的一个活生生的注释。大家可以参悟一下。参悟一定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站在老夫妻的立场上看,一方面站在道者的立场上看,综合的鉴别它,才能体道悟道。这个故事是讲的行道,是指一个成道者如何去行道?在行道过程中如何不“持盈”,不“揣锐”?

持盈揣锐必受损

这一章的普实性范围太广了,不单单是指成道者,对做人也好,道德修养也好,都同样适用和有效的。这一章从本意上、从实质上而言,是对成道者的谆谆告诫,告诫行道者如何行道持身。
对于行道,不要局限的理解。“行”指的是整个过程,是指的道德修养的全过程,从下手到了手,一言一行都是行道,只是看行道是正确还是错误而已。成道以后的行道,由于能量极高极强,后果极深,就必须强调自然珍重,不可“持盈”,也不能“揣锐”,“持”则一定是正识真意,符合自然根本规律,不昧因果的法则。我们修证者在行持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符合天之道的人生观和道生观。要清心寡欲,要制服阴我之心,为道日损,远离持执,坚决摒弃持盈揣锐,保持心地的空明,心灵的虚净。要淡泊名利富贵,学会看空。为道者一定要注意远离法执法迷,尊道贵德,修心,修中,修虚,修无为,公心生而尽性颂,以“功成名遂身退”六字真言为准则,为原则,来实践“不持盈,不揣锐”,规范自己一生道德修养和做人的生命之旅,自觉地遵循自然大道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法则。这对道德修养者而言,更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再造过程,主要是遵循道生的根本法则。大家可以议一议,人生的法则有哪些是正确的?道生的法则又有哪几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列出来看看,能真实不虚地去遵循人生的法则、道生的法则,才不枉来人世走一趟啊!这是讲第一段的前半部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两句又该怎样去解读呢?“揣而锐之”是指用后天的意识为主导,有意无意的锻磨、捶击、敲打,过度运用意识去完成生存的所需所应,追求完美无缺,陷入片面的后天意识之中,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用人心意识去争,去争取物体和事物的锋锐无比和极端完美,执着追求于过度的纯清,过度的正确,过度的出众,脱离现实社会环境,这是没有明白大道自然真常的表现。有了这种考虑的后天思维状态,也就不可能长期的保持住这种锋锐的现状。树大招风,刚则易折,出头的椽子必然先腐烂。锋利和锐利一体而言,还可以微微起些作用,但不会久。一把砍柴刀的利用也是如此。记得我小时候砍柴,临去之前一定要在磨刀石上把刀磨的非常锋锐,上山砍上一担柴以后,走上十几里路回家。当下次再砍柴的时候,同样又得磨它,不磨刀柴就砍不动。由此而知,锋锐对于某些物品来说,它还是适用的;但对于人来说,就要去思悟。一把刀不磨就变钝了,你要不断的揣锐,一把砍柴刀不断去磨就变成月牙形了,因为它太锋锐,所以它就会失损,一次次地失损积累在一起,它的身体也就消失了,丧失了。

为什么说“揣其锐”不可长保?仅从刀这件物品而言,它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我们道德修养也是这样。俗话说:“树大招风”。树招风是因为体积太大,风一刮来,枝条伸得太开,占的空间太大,所以容易折断。我们看房屋的墙外椽子,都是斑驳陆离腐烂了,但在房顶瓦下的椽身却保持完好无损,所以圣祖用“出头的椽必先烂”,来告诫世人不要揣锐。我们做人和修证道德,就必须严防锋芒过锐,一旦锋芒过锐,必然招致挫钝和失败。追求长生而失长生,揣锐益寿而损寿。这个道理要深深去参悟它。
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不认识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一颗私心、欲心、智识、妄意,那样一生也难以成为明白人,只有对私心、欲心、智识、妄意认清了,看透了,知道它是使我们离道失德,流浪生死的种子,那才能是一个明白的人。对于我们的私心、欲心、智识、妄意,如果不能以道德的正觉正念加以制约和规范,任其发展,那么持盈揣锐也就难以归正觉,你就会盲目地拼搏揣锐一生,永远也不会有一刻的轻松自在;就会在名利场中颠簸荡漾,把你弄的晕头晕脑,把你的精、气、神败丧得干干净净,耗干体力,痛失人生,枉为人生,白来人生一趟。如果积累的恶业过多,恐怕从此也再难得人生。
道德修养者和修证道德者,不可持揣锐之心和身,一定要效法上善的水德,“居善地,心善渊”,恪守不争的处世原则,用不争来规范修持心中道德之根。古往今来的圣人,都是窥破了阴阳,掌握了阴阳互变的奥秘,以无为居中来应世处俗,轻松自然地驾驭和顺应阴阳的盛衰变化,不持盈,不揣锐,大智若愚而希言;大巧若拙,而善治。他们的大智慧深藏于内,古往今来的圣人医国、医因、医人的方法,都是顺而用之,从不张扬于外,从不显露于世。所以圣人的圣德行之于天下,没有祸害。如果成道者不仿效圣人的这些特点,而去持盈和揣锐,就必然要栽跟头,要损德败道。我们做人的道理也是这样,要象圣人那样窥破阴阳互变的道理,跳出阴阳的制约,既不持盈,也不揣锐,修好这个中,用好这个中,仿效“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正善治,事善能”,把它用于修证道德实践的全过程,都要高度注意“不持盈,不揣锐”。

阴我浊识谬千里

虽然这一章是对成道者的心声而言,但对修证道德者而言,是贯穿于从下手到了手的全过程。我们修证道德者在未成道前,阳我还未登位,是以心阴为君,浊意当家,真意还没有明确的树立起来时,心身被阴我浊识牵着鼻子走,陷在阴阳中转磨的时候,所思所想所判断的,十之八九都是错的。不要以为自己对,有时看起来好象正确万分:“啊,这件事情那是铁板定钉啦!没的话说了,肯定是这样”。但可惜的是对修证道德而言,你却恰恰错了,貌似正确万分,从本因上一剖判,则谬之于千里!修证道德的很多人还没有脱离阴我主事,许多阴我主事的人臭味相投,聚在一堆岐见纷纭,妄论道德,互相受到牵制和影响,失道失德。为什么呀?因为心场没开,还没有真正学会执中原则,没有把握住将执中贯穿在从下手到了手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心阴的清理,任凭阴我在自己的内环境中称王称霸,左右意识的产生,任凭浊意当家,抑制正意真意的萌生,被阴我牵着鼻子走。与别人的阴我一拍即合,同病相怜,遥相呼应,没有真正战战兢兢的去修心。分析一下自己,是否自己的阴我很自然就持盈揣锐,在外面跟着别人跑,在内环境跟着自己的阴我跑,在外环境跟着别人的阴我跑,陷在阴阳中转磨子,有可能转很长很长的时间,有可能一生都跳不出来哟!浪费一生,如果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用阴我之心去帮衬别人,也就祸害于人啦!

  阴我心产生的不是正见正识,都是浊见浊识,既能满足你的欲心,也能满足别人欲心的一些见解。唯有进一步想一想自己所思所想,所思所判,也就能脱离阴我之心的蒙蔽,能够警醒。在我们修证道德者之间的相互说长论短,议论事非,判正误,不团结,分崩离析,矛盾四起。这样个人也难进步,道德修养举步维坚。阴我主事的人从来不知道返观内照,从不找自己心里的原因,处处说别人的不是,某某人对我不起,某某人对我没道德;天不公,地不平,别人都不对,社会也不公。这种人始终是看外面,在外面寻原因,他不会也不愿意用镜子照自己的心,用日月星三光来冲涮自己的灵魂。不修心的这种人,嘴上修而实质上不修心的人,对修证道德的祸害太大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了《道德经》,对这种错误现象严惩不误。我们要学会用《道德经》救己救人,不要轻易跟着阴我之心乐颠颠地跑,跑到泥潭里还不知怎么回事。特别是还没有把正见正识建起来的修证道德者千万要注意,学好《道德经》,掌握《道德经》,运用《道德经》,规范自己的身心。也清醒的认定现实外在的环境,才有希望请出自己的阳我,搬出自己真正的道性心君。任何一个地方不合谐、不兴旺,任何个人的进步都会缓慢艰难,其根源都是来之于修证道德者内部的阴性作乱。由于自己的阴我猖獗,只是当局者迷而已,大家都陷在里面了,都在用阴我心来揣测分析,都在用阴我心来辩识一切,都在分析别人的疵,所以也就不能自拔。我说的重一点,希望大家校正自己的心,是为了大家好。
阴我的这种持盈和揣锐特性,不能做到处下不争,不能“挫其锐,解其纷”,这都是炼己阶段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否则你就无法真正的进道,修证道德者制服不了阴我、私心、欲意,建立不起正觉正念,就必然会长期陷在阴阳中,顺转颠倒一生,不能实现跳出阴阳的制约,最终也会老死在阴阳之中,这是一个关键。如何对待阴我?如何对待我们的浊识浊见?如何对待我们的正觉正念?该是时候了。
我们学习《道德经》应该确立正确的认识,该是整体把握的时候了!不要姑息自己的阴我之心,不要放纵它们在我们内天地中称王称霸,要尽快将它抑制住,将这个猴子脖子上套上绳子去驯服它。心猿意马,这个马是野马,这个猴子是野猴,要加以驯化。如果它没有驯化,我们修证道德的水平难以提高。不从心内去下功夫,而在外面去想办法,只能是隔靴骚痒,一辈子也难以解决真实问题。
根本不重视自己内部的基础建设,都是以阴我心为心君所导致的,是被阴我心牵着鼻子在盲目地揣锐,在追求高精尖,你认识到没有?有些人是在阴我心欲的蒙蔽下沉迷,持盈揣锐之心不停,执象冒进,贪心不止,被阴我耗尽三才而浑然不觉。这种道理说了多次了,但是真正认识到没有呢?并不是人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有些人虽然言语上认识了,但还没有到觉悟、觉醒的程度,真正做到了番然醒悟,脚跟一转,再也不跟着阴我跑了,那才是真行。

地狱门前僧道多

我们体内的心猿也是这样,你重视了没有?看透了问题没有?是顺着它来,还是跟着正觉走?是持阳我、真我心,还是持阴我心?这只是转念之间的事,但效果却是天壤之别。纯阴和纯阳只是一己之差。如果不抓住阴我心退位这个根本,让它全面真实地退位,它就会牵着你永远的流浪生死。阴我阳我,正见邪识,长期在我们心身内天下进行着一场交织拉锯战。打日本鬼子八年抗战已经够久了,难道我们内环境的正邪之战真的还要拖到十年、十二年、十四年吗?不要让阴我和阳我、正见和邪见长期打消耗战了,要打一次解放战争,把整个战役一气呵成地拿下来,让阳我真正地停立在身中心中,甚至把真我瞬息间请出来,这才是大丈夫、烈女子。在修心上首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顿悟之门,舍去正心正觉去谈渐悟顿悟,那都是妄谈妄言,是迷惑人的。我们不能容忍此阴猖獗于内,而虚度自己的一生。如果我们还允许它占据在心君的位置上作主宰,那就是看起来在修养道德,其实是在自欺欺人,欺师欺天!这种现象不从根本上改变,再加上用持盈和揣锐表现在世俗中,把十年炼己突出地表现口舌上,标榜自己是道德之根,也就等同于祸害世间,危害家庭,危害社会,造业于大道。

  为什么古人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因为造的业太大了,一天都不愿意放弃阴我心,舍不得割掉这个尾巴。就那么难以舍弃吗?就那么难以配合吗?留着阴我才是真痛苦,真不自在,才是真辛苦,真烦恼。真正去掉了阴我看一看,去试一试,去尝一尝,去访一访,你就知道了那种愉悦、那种自在、那种真常的滋味,不就能坚定信心了吗?认真去读诵《道德经》你不就清醒了吗?把《道德经》的能量真正吸收进来,在心身内消化透彻,那么对阴我的本质也就真实的认识到了。

要首先摸着修心炼己的真门坎。看一看有多少人摸到了这个门坎?修心炼己的门坎进去了没有?要真正掌握修阳我真我心、去阴我的方法,而不是在口舌上逞功夫;要把修心炼己的方法论落实到心腔中,落实到大脑内,落实到心志和机体上,狠下一番深功夫。如履簿冰小心证,防微杜渐识心阴;念起欲动辩正邪,虚心实腹是根本;挫锐解纷持正觉,念起退步不持盈;欲动处下不揣锐,节节精进真我成。能做到这些,进道不难,成功也有希望。关键是在心性和形体上是否真下功夫,痛下功夫。
有的人运用人心修养道德,修心炼己还没真正动工,还没打开心,还没有认识到《道德经》该如何参?前提条件如何?不具备条件就想进入徼和妙之中,可能吗?抱着阴我为君观徼与妙,阴我为君观徼妙,定借误入岂有真,假作真兮真亦假,竹栏打水终成空。在此奉劝这些人,赶快调整自己的心,要内求于心中身中,尽快树立起正觉正念,才能同步学习和体悟万经之王的《道德经》,共同迈入众妙之门。如果还抱着一颗大人心不肯放,学习《道德经》,那前途是很渺芒的。
为了学习好《道德经》,在前期首先要把基础工程高度重视起来,要认识“我凭什么来学习《道德经》?”《道德经》是一个大公无私、无心无欲、奉献众生而没有半点保留的大学问。我们如何规范自己的心,规范自己的身,找到一个更接近《道德经》环境状态的理想界限之内,这可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如果一面还在留恋阴我为心君来统领自己的内天下,而另一方面却又想得到高能量的道德滋养,这是不可能相溶的。水火怎么能够混在一起呢?解读到这一章和上面几章,我们必须有这个理念,痛下决心,狠下决心,坚决下决心来清阴,而不是停留在嘴,而是要落实到胸腔里,落实到大脑之内,落实到全身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起正觉正念,才能够同步的学习和体悟万经之王,共同迈入众妙之门。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它的一切都是没有指望和希望,那只能是幻想。
修证道德者中有的人对修证道德的具体方法趋之若骛,但对道德的学习方法却表现的不那么兴趣盎然。而是持而盈之,揣而锐之,宁愿舍得化时间和精力在具体的方法上,而对修心的方法却淡然处之。这都是老生长谈了,本来应该认识的很清楚了,这实际上是被阴我在障碍着,大家认识到了没有呢?一个阴我真正退位的人,将修心的内容都是当作为宝中之宝,抓住了他就会细嚼慢咽,反复地咀嚼品尝,消化吸收。但阴我主事的人呢,他对修心的方法必然是不屑一顾,淡然处之,敬而远之,敬而畏之。为什么呢?那是阳我让他退位,使他警觉惧怕,因而在他的意识中轻看它,慢看它,藐视它,蔑视它,还以为自己心修状态很好。

沉舟侧畔千帆过

对如何辩识阴阳,修证道德者很多人对具体方法兴趣浓厚,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但是大多数人都收效甚微,甚至全无感应。为什么?找到了原因没有?不重视修心的基础,不重视对阴我的制约,不重视正觉正念的立起,必然“持而盈之”,“揣而锐之”,最后他就沉下去了,他就迷失了。没有修心作基础,十之八九都会翻船,虽然也能讲的头头是道,但终不可长保!所以老子在这里告诫“不可长保”啊!” 修证道德队伍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这其中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不内求,不在修心上找原因,终难找到答案。修证道德的每个人都要掌握这一段,掌握这个特点,正道的方法。正道的方法必然是恒顺众生,因人心修持道德的层次境界而设法。当人心为君,正觉未立未坚之时,在基础、初级阶段顺而导之;当正觉立起来,心阴能够退后之时,就可以根据高级方法导引之;当心能入无为之境,能够居无为而驾驭阴阳时,就以圆成合道之法促其成道了道。正道之法都是循行大道,以心为轴,而展开法境特点的。盲目的持而盈之,揣而锐之,就没有不碰南墙而被撞得鼻青脸肿的。

  修心始终是修证道德的根本,是主宰,是灵魂。如果掌握了特点,懂得大道是以轴象而展开法性的特点,就能很好地再造自己的心,也能知道自己现在处在哪一阶段,及其相应的证道的方法。大道之法的确就是这样:恒顺众生,为众生的心修状态而法。

修证就要做到步步见验见真。沒有进步,或者进步渐微,都说明你自己没有调好心。不要到外面去找原因,要落实在自己心里去找,就在自己阴我心上痛下一番功夫,那才是找对了地方,找对了症结所在,才有放下阴我的机会,才有真进步的可能。如果偏离了自己心道的基础,而去乞求更高更多,更持盈、更揣锐,怎么能够实现道德的圆满呢?,实现不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地剖析自己,加快实践《道德经》的步伐。

退步原来是向前

怎么能放下阴我心、建立正觉正念?真正达到“我退位,吾登台”,才是真修证道德。只要你处好中。只要我们正觉正念建立起来,“我退位,吾登台”实现了,《道德经》中的内含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实践中,你只要自然去配合。如果没有正确对待修心炼己这个问题,那就还是退后一步或半步,调整一下修心与观心。退也就是在进,不要以为是真的退,这种退反而是更大的进,更好的进。
老子讲这一章的立意,虽然是讲成道以后的修为,但也是指修证道德的全过程。成就以后会不会有揣和锐的产生呢?只要有其身,就会有这种可能。所以即使成道了,也要注意:“成道莫沾尘,惹尘必败身,盈锐最损道,沾惹易惊心”。这是对已经有道的修证道德者点示这四句。关于成道者的事,在这里也讲一个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慧者观慧。
话说从前有师兄弟两人,在山中修道成真了,有道了。兄长默默,师弟急于建功。他在山中对技术非常重视,也有点基础,修出了“纯阳点指”,正好修了这个方法。但他的方法技术远胜于其兄长,一般的小块石头一点即成金,师弟的本事称奇,小山大的石头一点也就成金。他在想:什么是最大的功德呢?度人是最大的功德,现在的人都喜欢钱,贪财钻钱眼,把铜钱套在脖子上不肯取下来。如果有人看破钱财,不重视钱财,就有希望把他度过来吗?所以就用他的“阳点金指”,想在社会上去找几个弟子,看能不能找到。他想:我这个技术肯定能找得着的,结果他就来到红尘,用这种方法试试,看谁不要钱?他从江南跑到江北,从东北跑到新疆,长城内外都走到了。他见了每一个人,觉得还可以的就跟他说:“你要是不爱钱,我就教你得道成真了。”而且现场表演,拿一块石头一点,变成黄灿灿的黄金。但是所有的人一见到金子,马上抓起来揣到口袋里。“呸!我跟你学什么道,我有这块金子就够花了”。说完转头就跑,一晃三年啦,游遍了大江南北,没有找到一个说不爱他变成的黄金,不拿他黄金的人。终于有一天,苍天不负苦心人。他遇到了一个拣了一块指头大的石头,点石成金,说:“你要不要?”那个人也不说话,把脑袋一摇,不要;他又拣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也点石成金,问他“要不要?”对方也说不要。后来把几米见方大的一块石头点成金,问他“要不要?你几代人也花不完。”谁知对方还是摇摇头:“我不要”。他心里一喜心里想,看来找对了人了,终于找到一个可度之人啦!真是苍天不负我也。就问他:“指头大小的黄金你不要,像山一样大的你也不要,你真是好啊,把钱财看空了,你可以修道。”谁知对方却说:“不,我要你的两个指头。”说着就来掰他的手指。这时成道者才如梦初醒,原来在红尘找一个不要财的真难,持盈者众多,揣锐者不虚呀!这个故事就留待我们大家去思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教益。

金玉满堂终难守

第二段:“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四句话十六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解读起来,内容的确非常丰富。因为老子在撰写《道德经》的时候,是面对着整个众生,面对着整个宇宙,面对着整个社会;也面对着每一个人如何复归于淳德?如何复归于道?作为道德实践者,对这里的内容应该掌握的更全面、更深刻一些。对于社会而言,我们将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剖析,这样对于如何做人也是一个遵循的准则。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简而言之,就是说金银、玉石、宝贝累积堆满了房间,也不可能长期永远地保存拥有它们。这个“守”,也就是保存和拥有的意思,“满堂”,就是堆满房间,堆满一个空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世间的一切金玉财宝,都是天地赐予人类的养命之物,它的道性特点就是流通,似水一样的流动,人们只是凭福德而暂时的加以利用,从而满足社会生存的需求。

财富都是身外的流通之物,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占为私有。这个道理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一颗欲心和一己之私,阴我之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和大脑之中牢牢地固守着,即使是明白这个道理,也还要执著地去累积和固守它。一切财富都是取之于社会,散之于社会,这是个必然。单纯凭个人的贪心欲望想去多占多有,最终必然是反而被财富所累,不仅失守于财富,也会失守于道,失守于德,失守于性命。所以,对金玉满堂的“守”,如果不能破,不能明白,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人财两空。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积财就象积水,守财就象堵水。愈积的多,也就愈堵塞的多。水越积越多,堤岸也就越提越高,最终还是会堤溃而崩,反而被水所困,被水所淹,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的。对财宝这种满堂的积、私欲的守,终而必是积不成,也守不了。如果财富积聚到满堂程度的时候,应该遵循散财积福的原则,散财是可以积福的。如果能将所积财宝施舍于社会,济困扶贫,利益众生,那就是舍财积福,这才是正道。
可惜的是人类常常被阴我的私欲心所蒙蔽,不知道道德的贵重,不知道财富的过度累积而对心灵的腐蚀作用。金玉积到满堂,顽强去固守,就会对自己体内的道德场起到堵塞的负作用。如果不知道道德的贵重,沉迷于身外之物的拥有,贪恋于金玉财宝的积累,心就被物象所迷,被闪闪发光、灿灿发亮的金玉满堂所惑,自觉或不自觉的堕落成为金钱的奴隶。在物欲横流的万象之中,视金钱为万能,而进行钻营,以拥有财富为荣耀而去豪夺,以积累为满足而去损人利己,不顾及财富流通于社会的根本规律,漠视道德为生命之本的法性,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为一己之私而积,没有休止,无有穷期。这种状态,纵然能够达到金堆玉积而满堂,由于违犯了自然的根本规律,最终也只是暂时的富有,没有几个人能够终生持有,最终命尽身弃的时候,仍然还是孑然一身,空空如也。
老子在这里用这一句话,是在警示世人重财不如重道,积财不如积德,守金不如守德。只有修养道德作财富的主人,而不是作财富的奴隶,以财来养一身的道德浩然正气,才能在利益众生和奉献社会中生活愉悦而充实。这个观念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现代社会,一种强大的浊流滚滚荡荡,使人们都沦为财富的依附,成了财富的奴仆,被财富金玉所驱策,被牵着鼻子,苟苟营营,完全丧失了人生真正的精神价值观。君不见许多人将铜钱都套在脖子上,将铜钱作为眼镜戴在自己的目前,以孔见和管见来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使自己迷失在追逐财富的浊浪之中。这一现象可以说也是贪污腐败、抢劫偷窃等一切犯罪的根源所在。不明道德,不认识财富流通于社会“聚之必散”这个根本道理,而盲目去追求它的满堂,却不知财不能守,守难久。

人欲贪心比天高

看一看社会现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拜金思想,成为金钱奴隶的现象,真是俯首皆是。金钱的铜臭已经腐蚀了人们的灵魂,人人都被金钱的魔力所迷惑,被这些万花筒般的魔相所腐蚀了,灵魂丧失了真良啊!良心都丧失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人类只有真正认识了道德,才能真正认识金玉、认识财富,才能正确地对待财富,通过正当的手段和必须的过程,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巧取豪夺,而不是尔虞我诈,去进行那种坑蒙拐骗的勾当。
对于金钱观、财富观,如果不能调整到正确的状态,那么社会是很难得到安宁的。有的商人靠投机取巧创造财富,昧了良心而生产假米、假盐、假酱油,生产种种对人有害的假食品、假药品。人们被这个财富牵着鼻子走,一些不法商人、饲养者,使用大量的激素、抗生素来饲养牛、羊、猪、鸡、鸭、鱼,使动物的体内积聚大量的激素而快速的生长,这样对人体的毒害,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只要吃了这些东西,人体内对这些毒素和抗生素都会大量的积聚,破坏人体的内系统,对人的健康损害极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就是因为不明道德之理,盲目去追名逐利。这种逐利表现得甚嚣尘上,不仅在商界,而且在教育等许多部门,也都在追名逐利,舍弃了道德,把天良置之于一旁而不顾,通过自己所拥有的权势地位而营私舞弊,追求金钱利润效益。

  看看许多行业和部门,人们的心灵已经被金钱腐蚀的千疮百孔,给社会的安定、人类的健康和整个民族的兴旺,都带来了莫大的隐患。是应该到了“攘臂而扔之”的时候了。要大声疾呼:读一读《道德经》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吧!这是自然规律。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而巧取豪夺,而贪污,而摄取,所得到的财富,最终必然会被财富所累、所败丧,败丧的不仅仅是已取得的财物,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你的心、你的灵魂,都被出卖了,都被腐蚀了。在更高层次的意义上说,从此连获得人身的机遇也会丧失。无论是用权,还是用钱,所争取到的财富,能够守得住吗?自古以来有几个贪官污吏能有好下场?没有,一个都没有!不仅是他本人没有好下场,就是他的子孙因受牵连也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我们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既要看到整个外在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在心里面要升华,升华自己对金钱财富的认识,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财富的奴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成为它的主人。为而不执,行而不迷。财富只要能够安身养命也就足矣。你看现在的印第安人他们的那种淳朴啊,信守祖先们的遗训,不向自然过多去摄取,他们就信奉这个。自然赐予我们的养命之物,只要够用也就可以了。在允许值许可下去运作,而不是永无止境的去巧取豪夺。
我们的心意对于金玉满堂、对于财富的认识,如何调节到一种适合内环境的生理允许值?如何调节到符合心身所能够承受的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如何在达到或超过这个阈值的时候,及时能散?这是我们在解读《道德经》这一段应该把握的关键。要始终把握住自己心灵的纯朴、纯洁,不要被金钱所腐蚀、所败丧;不要把一个很好的内环境,一个与道极容易亲近的内环境弄得铜臭熏天,败倒在金钱的脚下,成为它的奴隶。那必定是终生的悲哀!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对于圣人之治者而言,对于修证道德者而言,金玉这种贵重的财富,既有外财之意,更有内财之性。内财之性,对修证道德者而言要高度重视;对于外财之意,也同样要予以重视。刚才讲的是不要做外财的奴隶,那么我们对内财是做主人还是作奴隶呢?早期的修证道德实践者常常不明白自然因果规律,任凭阴我主理心身的事务,因而不能以正觉正念对待外财,与世俗人几无差别。有的人甚至贪心更甚几分,想运用道来促使自己发财,而不知道自己对财富的承受量只有三分而已。在三分的基础上他想争取十分,并且还想用道德的方法论来达到自己发财的目的,真是坐井观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会表现得比世俗人还要倔强几分、痴迷几分呢?就是因为任凭阴我主理心身之事,没有建立起正觉正念来对待外财。这个贪心在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以后,他才会慢慢的放下,也许才能看得淡些,但转身之后他又会对内财趋之若鹜。当然有的人是在执迷于外财的同时,也执迷于内财;内外兼取,持而盈之,揣而锐之。我们有的人错误的持揣“法财侣地”这四个字,错误的解读这四个字,深陷于法和财的积累而不觉醒,被阴我浊识牵着鼻子走,损德败性。在主观意识的范畴内难以觉悟。最常见的是以人心来揣度道,来揣度德,过高的估计自己的福德。主观意识一厢情愿地钻其营,积累资财,积累修证道德的实践方法,以为越多越好,却不知越多越迷,越积的多也就越执着,也就离道更为遥远了。

涤除欲心刮垢尘

真意只在几个字中。放下尘心真修空,也就容易真正的进入真境。可惜我们常常被阴我浊识牵着鼻子走,蒙蔽着双眼,在乱闯乱转,在法海中浮沉,难以觉醒,甚至最后沉到法海的迷雾之中而不能自拔。修证道德者中许多人常常因为不注重破除阴我之心的制约,容许它的存在,容许它主宰内环境,所以对‘金玉’的拥有,不知道满足。常常如醉如痴的执迷、持盈、揣锐,进行大量的积累。并且还引以为资本,囤积居奇。两眼只知外求,而不知身中自有金玉存在。我们每一个人身内都有大量的金玉,这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个金玉就是本性当中的善德,这种善德人人具备。这个善德就是修证道德的根本,只是因为被阴我浊识所屏蔽而难以显现,就像金玉被灰尘泥土埋藏在其中。我们铲除去掉尘垢以后,那么它也就很自然地显露出光华来,这才是真金玉。

  我们如果能将“我退位,吾登台”实现了,只取自己心身中的金玉,作为滋养性命的真元,那么一身正气必然也就充沛,心中自然也就清净,也就能够知止、知足而常乐。怎么会贪?怎么会妄?怎么会去虚耗资财呢?正是因为这个阴我的阻塞,才使我们难以认识到人人身中都有大量的金玉。我们每天都在用,都在耗它,而没有发现它的珍贵。我们在道的祥光、德的能量滋养下,在地气的化生之中,不断地在损耗内部的精华,消耗外部所赐的大量金玉,只是没有高度认识和重视它的积累转化而已。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聚修德行,聚修上善,身中之宝自然会用之不竭,也就没有守不住的忧患了。

明堂金玉聚万宝

为什么要大家修众生心?虽然我们很多人暂时还没有进入到金玉满堂的状态,但是也要明白,一切的变化源自于道德能量的积累。道德的特性是来之于众生,还之于众生,没有什么是自己的。我们修证能量的整个转换过程,都是众生对我们内环境能量的赞助、支持和无私的帮助,没有什么是自己的。只有进入修证道德的状态,才能够感觉到众生的慈悲,要比我们这一颗拳头大小的心广阔宽大的多。我们的人心只知道一个小小的臭皮囊里面的利益,而忘却了整个宇宙众生的大环境,把自己固定在小小的一己之私的圈子里,始终不肯清醒。那样真的守得住么?守不住的!即是到了你的内环境变化成金玉满堂的状态,同样也是守不住的。应当运用众生心,运用道德的根本特性,对待内环境所有的财富。这样才能够避免败道损德的现象产生,避免伤损性命。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两句是在说:拥有丰富的财富、声名和地位,而不能上善若水,处下不争,相反却滋生骄傲自满的心里,不知道戒骄戒躁,就必然招致产生灾祸。怎么产生的?自己产生的,因为你产生了骄傲之心。我们做人,应该具有谦卑处下的美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免招怨尤和无妄的灾祸之患。富有的时候,更应当谦下平易;身处高贵时,应当处下、怜贱、济贫。如果以贵而骄人,持富而奢侈,就必然损福败德,招灾惹祸。不以富贵生骄心而欺贫,不以位高而以势凌弱;为人处事平等温和,善待一切众生百姓。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人们也就必然以谦和之心回报和相待,人己无争,物我皆合,也就不会自遗其咎。
这个“富贵而骄”,关键是这个骄字在作怪,骄源于那里?源于阴我私心。因为有其私,而招其祸。人的本性本因之中,自然的携带有富贵,富与贵只是因为人的本因不同,有大小差别而已。为而不执,行而不迷,富与贵自然也就会出现和拥有。如果拥有而不能正确对待,富贵而骄,得意忘形,被阴我浊识所败丧,这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人们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其实这个富与贵,这个富贵而骄,不是指的大富大贵,当然也包括大富大贵。有的人小富小贵他也骄啊!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他就对下骄贵于人,对上又表现得奴颜卑膝。所以不要把它单纯看成是大富大贵。这一现象在修证道德者身上,在我们的身边,在社会当中,因富贵而骄人的还见得少吗?其实是比比皆是。人们对外在的富贵表现出一种骄傲的心理,骄奢的状态,结果都是“自遗其咎”。
那么对内在的富与贵呢?很多人不认识人人身中都有真富真贵;这个真富真贵就是精气神三宝。但人们对这个富贵日用而不知,轻视而加以败之耗之。如果都能珍而贵自身中的这个真富真贵,保而全之,那么天地即可以归于一身。当金玉满堂之时,造化自然也就会用之不勤。健康可以常保,寿命可以延长,生死可以得到解脱,这个才是真富贵、大富贵!如果贪恋于身外的假富贵,耗心败气散神,以至于百病丛生于内,大限一至,即使有万贯家财,显赫的名声地位,又怎么能够实现无咎呢?

不留点尘污心田

修证道德者成功以后,同样也要防微杜渐,止欲生悔,要警惕和防止人心欲念的尘渣泛起,要杜绝萌生骄傲尘浊之心,要真正地去实践。唯向众生舍富贵,不留点尘污心田。这样才不会自取其咎。

  那么话说回来,这个富贵而骄真的有吗?真有,在我身边就发生过。修证道德者拥有富贵,而去骄于人,骄于世,骄于社会,结果弄得身败名裂,原因都在阴我私心!所以读这一段的时候,对于金玉,对于富贵,不要仅仅按照外财、外富、外贵而考虑问题。一说起来,这些我都看淡了、看穿了;明白了自然因果,不会迷,也不会执,只是想买个彩票碰碰运气而已,何必小题大作?真的吗?有时候碰运气,虽然设计得很好,但里面符合自然真理吗?符合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福德吗?符合你本身所携带的能量吗?我们同学中就曾经有过,信人哄,信人骗,什么这个地方埋有大量的财宝呀!民国年间遗留下来的证卷啦!……等等,对这些趋之若鹜,都想去试一试,碰碰运气,只要弄到了,我将奉献给事业,奉献给社会,所以让我碰碰这个运气吧!果真如此么?你说的这话里面有多少成分是被阴我心牵动了,是掺杂了欲念和欲望的?那种怀侥幸、揣着一种机巧之心的含量有多少?社会上的骗子不都是运用这些人的欲心。每一个人都有欲望之心,都有一种侥幸的心理,都有一种企盼财富,能有自天而降财宝的现象,因而而揣之而锐之,那些骗子不都是在利用我们的一点欲望、一点贪心吗?一点包藏的非常巧妙的阴我吗?他们就是运用酒色财气当中的财这个永远可以打败世间任何人的武器,施以巧妙的手段,来诱使我们身陷其中。

再看一看“莫之能守,自遗其咎”。该是清醒的时候了,不要过度去追求它。为而不执,行而不迷,知足长乐,不要作非分之想!永远要处在中和的状态,这才是能够转化金玉,能够保住富贵的根本。回向众生舍富贵,不留点尘污心田。这才是一个道德修养者应该做到的。
不要揣了,也不要锐了。应当自然一点,应当对自己本身内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观察,控制住自己的阴我之心,不要超出生理的允许值,而给自己带来祸患。对于我们修真实践者来说,功成之后,这个富贵的确是很容易,但也要防且“自遗其咎”。。从历史上,从现实当中,这种自遗其咎也是比比皆是,虽有成功,但并没有最后大成。翻开历史故事也能够看到这个揣锐、持盈带来的祸害,在各行各业都广泛存在着,无论是政界还是医学界,还是社会中的所有行业,凡是不能正确对待它,而在财富与富贵上持盈揣锐的,最后招致祸害的事例比比皆是
在修证道德者中,对‘财富’持盈与揣锐,执著于某种追求,也会带来极大的祸害。三国演义里举过这方面的例子。医学上的华佗也是这个例子之一,他是在医学方面中显露太多,最后被曹操所杀。其中有个姓左的(三国演义里面),他的方法超群,因为他到了很高的境界,当时的权者对他无可奈何。但是从那个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给我们的警示,同样是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所以无论对外财还是对内财,对外富还是对内富,对外贵还是对内贵,对于道德实践者而言,一定要牢牢记住老子在这里所阐释的这些自然真常的道理,殁身不殆,牢牢地记住它、遵守它,用它去规范自己的人心,再造自己的阴我之心。将这个正觉正念牢立在心田,要跳出物外,不要被世俗的东西,道的化生物所迷惑,不可着于外相。在将道运用于世俗中的时候,要更好地把握中和,恰到好处,不可显露,不可自愤而高,尽量处隐。

功成名遂激流退

第三段:“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对于这一段,我们首先应该解读好什么是天之道?把天之道弄通了,那么“功成名遂身退”也就容易把握好,能理解并且能去自觉去执行。“天之道”是什么?老子在第七十七章作了说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是第七十七章的,我们拉到这边来,是为了让大家提前了解这个天之道。
所谓“天之道”就是无情的自然规律。对于第七十七章中所讲这个规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对世间的万物一视同仁,万物既是刍狗,也是万物之一,毫无例外。我们观之于天地自然,四季有消长,春夏秋冬。所有的万物,物盛则衰,花红则凋。我们虽然看到了气势磅礴的日月星在天空中运转,但是日月有盈亏,太阳到了如日中天的时候,它必定就会西移,东起西落,白天出来,晚上消失。月亮也同样是月满则亏。天地赞育万物而功成,实行完它的运程规律以后,它的名遂了,天地也就退藏于密。天地的功德之行人不可见,天地也就是以这种方式,储存它本身的阳和之德——为而不恃。正如老子所讲的:“人之道则不然”。人由于有了欲心私心,常常是损不足以奉有余,欺弱怕强,这都是人性的特点。见到有余的他就乖乖的,相反他却欺凌那些弱小的,对弱小者进行盘剥,来奉自己这个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沟。这是和天之道的最大不同,我们对天之道的这个特性一定要弄明白。

  再看植物生物链当中,如花果树木,都是默默无言的遵循天之道,一岁一枯荣啊!它的生长盛衰,都是默默无言地遵循天之道,完成了它的生命进程以后,就会悄然离开,不留痕迹,这是植物生物链的天之道;它把自己承受天地道德长养所产生的能量,甚至它的身体生命,都全部奉献给了众生,完成它们的生命进程以后,也就悄然离去。在动物生物链中,各类物种的动物,生生不已,不断新陈代谢,完成自已的生命过程以后,也就自然地退出了生命的行列,从不揣锐。是不是这个道理。

再看一看非洲的天然动物园的动物,生物链里的小生物链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都是遵循着天道规律。国外的一个生物科学家研究发现,狼从不会因为争夺食物而相互的残杀。它们都知道恪守天之道。
只有人类的心里面永远也难以盈满,不仅难以盈满,而且不相信自然,不遵从自然。只单独以浊见浊识来观察天地自然,功成名遂不退难退,贪欲永远也没有办法满足。因为人类毁坏植物的生物链,充填己欲之私,从而导致了旱灾洪涝之患。人类也消灭动物生物链,而导致了人口暴涨,品质下降,疾病频生。人类这种不信自然无以明的昏眛,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不以道德教化加以扭转,无限制的放任这种离道失德,终将会招致自然的严惩!并非天弃人,实乃人自弃,是不明天之道的自暴自弃。这种现象,这种危机,难道真的不存在吗?存在!真实的存在!你看看动物生物链,其中的许多物种都已经变得稀罕了,越来越少,地球这个空间只能存在人了。这些生物链都消失了以后,也就是只有人在世上称王称霸的时候。植物也毁的差不多了,到那个时候人就该站立在沙漠上说:“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当然,自然界不会允许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站在沙漠中这样向天地呼唤的!天之道一定会在这之前就会告诫人类,不断的提醒人类遵循天之道,不要自毁!不要自暴自弃!

天道至公损有余

天之道就是自然法则,人类只有遵从于它,才能吉昌而存。“功成名遂”之日,也就是自然天道中的太阳“如日中天”之刻,这里我们只能用“刻”字来表示。功成名遂的时候,也就象太阳的如日中天,也就是正午的那一刻,但是这一刻能不能保持得住?正因为保持不住,所以日中则移。这个“移”也就是功成名遂者全身而退之时。自然的法则就是盛极必衰,有一种能量在“损有余而补不足”,你要想坚持住再久一点,再过过瘾,做不到!因为这是违反了自然法则,违反了天之道,刚极易损,乐极则悲,盛极必衰。阴阳转换的自然法则不可违背,成功之下不可久处,也没有办法久处,那只是人的一厢情愿。人的作为功成而事毕,这个名呀利呀,也就随之而遂同来了,成功了的时候也就应当及时身退,而避其功与名。如果持而盈之、揣而锐之于这一功名,强忍不退,咬紧牙关顶着,或者昏昏然的,乐呵呵的躺在其中,而不清醒,功成名遂还迷了,就必然会招来祸患,这是天道规律的必然。道德修养者必须遵循自然法则,铭记功成名遂虽然是件好事,但是其中却包含着祸害的因素—“福兮祸所依”。如果大功既成,应当善终其功。如果事与名遂,应当善全其名,只有及时身退,才能确保善始、善全、善终。
身退中的“退”,我们要注意这个退,是从功名沉睡状态回归于执中、不盈、不持,不持盈、不揣锐。盈者当戒之于满盈,就是说已经盈了满了,这时候一定要及时退,防止它漫出来。锐者当守成于不用,太锋利就要小心的运用,否则必损。金玉就应当戒之于贪想,富贵当戒之于骄奢。功成名遂者如果能够及时的身退于功名富贵之外,心不挂碍于功名利禄场,将心身复归于无为的道境之中,这就是一种观天之道、执天之理、行天之道、合于天道。就看我们这颗心能不能以正觉正念明白天之道、观天知道,执天之理,行天之道。自觉地去身退,自觉地去避免持盈和揣锐,复归于中,复归于无为,复归于虚。
对于修证道德者而言,要高度重视这个身退,就像前面所讲过的“后其身而身先”。这个身退与这句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把握运用好这个身退呢?功成名遂还并不是道德实践的全部。我们只有把握住了不持盈、不揣锐,明白了金玉满堂不能守,明白了富贵而骄会起祸患,这样对于我们内环境天下的财富才能善加运用,使它更全面的再造我们的心身,使它更深层次地转化,向全系统、大系统、整体系统性地进行转换,转换到无为的深层次,变化的深层次。所以在解读“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时候,要将前九章的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现在起就建立这种理念,这种观念,这种认识论,这种方法论,这对我们进入明明白白修证道德,减少错误,减少歧途,减少步入错误走入死胡同,无疑都是极为有益有利的。

 修证道德者和修证道德的成就者,都应当效法天之道。大隐于世,藏而不露,随时俯仰,于民不异不同。如此身退当然就可以常保其身。这个不异不同,就是说跟老百姓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又存在着内在的差异;差异就在“无”之中,在“虚”之中,在“中和”之中。如果不注意这个身退,必然会产生一种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修德反而招来诽谤,道高反而毁誉难息。看看是不是这样呢?修证道德者中很多人为什么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在家里都站不住脚,跟老婆吵,跟父母吵。以我为中心,把别人,把孝道,把慈忍,把友爱,都置之于脑后,这哪里是在修证道德者?这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是在离道,是在失德。连做人的基本标准、基本要求都没达到,怎么能算是在实践《道德经》呢?你把自己放在孤峰顶上,放在浪尖上跌荡,这都是不知道“身退”之妙么!为什么就不能做到与民“不异不同”呢?修证道德者与民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内在的不同而已。为什么要去招摇过市,总是批评别人:这没有道,那没有德;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指手划脚,论三道四。好像自己非常合道、非常合德一样。这样你怎能不招诽谤?肯定会招诽惹非。家人不理解,同事都不理解,亲朋都不理解,修德反而招谤,岂不可笑?是德错了吗?是修道德错了么?不是!而是因为我们不明“天之道”,不知道“身退”在任何状态下都是上善,必须要遵从的。因为我们只是把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和方法挂在嘴巴上,没有落实在心里,没有清退心中阴我上,所以就会处处表现得与人不同,与众生有一道深厚的鸿沟,难以跨越,自己孤立了自己,自己封闭了自己,当然就会招来诽谤。

慢藏诲盗饰诱滛

道高反而毁誉来。是不是这样?你有了一点本事而不知退,去揣而持盈,怎么能不遭到毁誉呢?不用这个方法毁你的誉,就会用那个方法毁你的誉,终究要把你踩在泥巴里,直至让你不得翻身。《易经》中讲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八个字,也是讲的“身退”之意。慢藏诲盗就是指的积聚财富而又傲骄于人者,必然自招盗贼之祸;刻意打扮粉饰容貌的人,必然自招淫名之患!持盈、揣锐、自骄,其实都是一种咎由自取。作为我们道德实践者,应当以“功成名遂身退”为安身立命的六字真言,处中和之地,不失于偏,就不会自败其道,就没有这个祸患。
“慢藏诲盗”就是指过多的积蓄财富,并且表现出傲慢骄狂,那当然就会招来盗贼。人家不抢你不偷你的,那不是傻子么?他干的就是哪一行,而你又喜欢露富,又骄傲慢人,损了自己的内部道场。因为人人体内都有一个道德场,只是能量的大小差异而已,只是被人身所屏蔽的密度、松紧度有区别而已。当然这种差异有时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你看看“冶容诲淫”是不是这样?你看现在有的人打扮得妖里妖气,描眉画眼,涂脂抹粉,穿着三点式的,招摇过市,这是不是诲淫?许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刻意打扮自己,而且还有意去招摇过市,很多小丫头不都是因此而把性命都丢掉了。为什么要卖弄于人前,将性命置之于不顾?这都是不明“天之道”的原因!
太上从第三章到第八章所说的所有内容,都是我们道德实践者入世而修的不死良药!在第九章又点示我们要功成名就以后隐身而退,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其中也包括了功未成、名未遂者的正确把握自身。总体上都是劝我们功成不要居,急流而勇退,不这样做就不能保持保全自己的德和功。我们翻开历史看看,一代代修道成真的先辈们,他们对外财、外富看得都很淡薄,给当帝王也不为,即是当三朝皇帝、九世状元,都不愿意放弃对道德的实践修持;都是唯恐富贵而拖累人,所以有成就者都是隐居深藏,有的甚至被君王三请五接,也都是一再掂量是否出山,入世相助。既使相助,也不会涉足太深,都会及时抽身而退。陈抟当年不就是这样么?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这给我们后人作出了楷模,也给我们以良好的教育。

  在历史上都有过一些例子,真正能把握这个中玄、中和的人,像尧舜不都是这样么?尧当年不以天下为贵,很轻松的、没有任何挂碍的传位于舜;舜同样也不以君临天下为尊贵,让贤于禹。这种三让在后来的历史上绝迹了,没有再重演过。想想古代的这些圣人,不以天下为贵,连拥有天下都这么淡然视之,那世间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和珍贵的呢?为什么要把这些石头拉着抱起来,累自己的心身呢?可惜的是随着离道失德现象的越演越深,人们认虚幻名位为贵,不以内在的真金玉为贵。常常也听到人们在说“知足长乐”,但实际上人们将这四个字当成了一种自我安慰,一种自我开脱,而在他心底深处对“不足”的追求,却是非常执著的。只是因为没办法达到,他才在那里唠唠叨叨地说“知足长乐”,用它自我安慰一番。

要真正达到知足常乐,必须要行天之道 ,奉行天之道,明白这个道理,才可能言发由衷、言发由心地去实行知足长乐,进而达到功成身退。否则一旦持盈揣锐,将会与历史上众多的失败者一样,招致身败名裂。这是真理使然。
自古以来的治世良臣,功成名就,名声已遂,但是贪图世俗的享乐,而不知道隐退的事例,可以说屢见不鲜。就像倡导法治的商鞅,他就是不知身退。他把当时的法律造的那么严酷,而不知以道德教化民众,结果怎么样,自己反而遭受车裂之刑;可悲的是:这种车裂之刑却是他自己制定的五马分尸。还有那个吕不韦:吕不韦的经典学说主张“务农是一本百利,经商是一本万利,从政是一本万万利”。这是他的名言。他由一个商人发展到从政,通过这个黄金财富投资,智力的投机,最后做到了秦国的宰相。但他不知“功成名遂身退”,结果如何呢?也是悲哀。还有秦国的丞相李斯也是如此。他生前曾是吕不韦的幕僚,当他功名富贵集于一身的时候,权大势尊不可一世,最后他和吕不韦一样成了阶下囚。他在临刑之前对他儿子说:“啊,现在我想当一个老百姓,牵着一条狗,陪着自己的孩子到外面去抓野兔也不可能了!”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可惜这种感叹来之晚矣,悔之迟矣!从那么高的位置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就是不知道退,恋呀、保呀、持呀、守呀,守到最后怎么样?本来在他前面吕不韦的例子那么近,不过短短几十年。到他自己身上,他就是做不到,直到临终前才后悔。所以说一般不修证道德的人,在没有亲身尝到身败名裂的惨痛时,是很难理解功成名遂身退的道理的。在后世当中,象越之文仲,汉之韩信,不都是这样么?这样的例子太多,只是有大有小,有轻有重,随处都可以表现。

唯向众生舍富贵

我们回顾这些例子,看这些现象。不是只感叹古人,现代还不多吗?一样的多!难道只有这些大人物、伟人物才有这种后悔吗?其实每个百姓,每个道德修真实践者都是一样,只是其中的分量有差别。所以一定要落实到自己的内环境,落实到我们的阴我之心上认识它。这个阴我之心,才是人人都不能“功成名遂身退”的祸根,它也是人们流浪生死的根本所在。这个人心障碍着我们明白天之道,障碍着我们明白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它是无情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它在盛极之时一定会开始走向衰落,应该及时把握住这一刻,而不要让它盈,不要让它锐,这才是在真的修证道德。还是要回到理论上来认识它,这样才能把握好自己,持锐了没有?持盈了没有?揣锐了没有?我们对自己的阴我心把握住了没有?用正觉正念转换它到了什么程度和状态?达到了可控性没有?后天世俗中的所有一切,可以说都是损我们内部这个道德能量场的毒药啊!
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心君问题解决好,置换好我们内环境的心,心如果不转换到阳性上,牢牢确立起正觉、正见、正识,那么始终就会被阴我牵着鼻子走,更谈不上在心里面去求那个真我。这个阴阳,这一对阴阳矛盾如果解决不好,不能达到阳性充满这一个圆圈,怎么谈得到转换下一个太极呢?馒头要一个个的吃。我们现代的社会世俗中,已经离道失德太久,连信德都差的太远了,更何况其它的了。当五德不全的时候,这个正觉正念常常是左摇右摆,就像墙头上的一棵草一样,在随风而荡。我们虽然在学习《道德经》,但把握不好很可能就成为山中的竹笋了——嘴尖皮厚腹中空;不是心空,而是表现出嘴巴非常锋利,对人刻薄无比。也表现在多言善辞,开口就是道德,闭口就是伦理,只强调别人,从不说自己。那么这个皮确实表现得很厚——厚颜无耻。把自己包裹住,把阴我用这个厚厚的皮包藏起来,而腹中空虚沒真东西,而不是虚其心实其腹。山里面的竹笋不都是这样,很好看,从土表层面几天功夫就长出来了,学好的不容易,学坏的很快。如果仿效竹笋这种特点,那我们的道德修养实践就很危险。就会停留在表面,被这个尖、这个厚障住了,难以明白。

  所以我们讨论《道德经》、讨论历史、讨论社会,讨论家庭,一定要落实到自己心里面,一定要“虚其心,实其腹”地进行内环境真实不虚的求证。越求证内部,越分析阴我,就会越来越汗流浃背,就会感到阴我的可怕!就会感觉到阳性转换的紧迫性、必然性。只有把这个根本环节抓住了,在我们的心中建立起正觉,在大脑皮层开辟出正觉的原野,连通大脑质层,建立起正觉正念灵悟的通道,才能将《道德经》真实不虚地实践于我们的内天下、内天地,再造自已的心身,使心身都能真实的符合自然真常之道。

应当深刻地去解读好这一章的每一个字,把她印证到我们的身中、心中,那么将会一生都受益无穷。如果能将这九章都完整地掌握和吸收到自已的体内,那就能够即世成真。当然方法论还有待于我们去艰苦实践。但在理论上首先要破这个迷,在心里建立起真正的真我殿堂,如果真我能为君的话,所有的方法论,也就成为至简至易,一切变化也就显得自然而迅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通过《道德经》的学习,真实地落实到内环境当中。认识阴我,正确对待阴我,解析阴我,恭敬这个阴我,请出这个阴我。把自己的唐三藏牢牢地确立起来,把自己内天下的君王,真正的大德君王,似尧如舜那样的君王在心中登位,圣人登临内天下的君位。以圣人之心来置换我们的阴我之心,将人心的位置让出来,让圣人之心君临于内天下。这也就是我们能够比较快速地与道合真的关键途径。离开这个根本,我们还会蹉跎岁月,还可能走进盘丝洞,走进迷魂阵,还会迷失方向。只有把握住了这个根本,我们才能顺利完成整部《道德经》在体内的实践。

 

第十章玄德

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抟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讲解:
第十章的篇名叫“玄德”,这些命名都是前人后来命名的,并不是老子所命的。主要是根据章节的主要意思而命名。围绕着这个“玄德”,这一章用四大自然段来阐释玄德的思想、玄德的方法。第一段是:从“载营魄抱一”到“能婴儿乎”;第二段:从“涤除玄览”到“能无知乎”;第三段:从“天门开阖”到“能无知乎”;第四段是归纳性的:从“生之畜之”一直到“是谓玄德”。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到第九章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为止,完成了道的体和用的系统论大纲。前面九章可以说是一个大纲,是《道德经》的总纲,是一个大系统论的纲目。
掌握了前九章,再来领悟这一章,对道德修养者,对实践证道者如何深化;如何积累修持玄德;在这一章中通过三个层次、六个问,以及第四段的归纳,都作出了精辟的阐释和说明。这一章基本上是六个大问题,六个大问号,都是用“乎”,都是以问题、疑问的形式提出来的。这六大问,其实又分为三个层次,既表现了法性,也表现了法用,我们先建立认识这一章的整体观,这样对理解整个第十章的内涵,就有一个依据了。

(一)

我们先剖析这一章的第一段。“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这段的前一句就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主要重点地指出了人体内的性体(体元)系统中的阴阳属性与身形的重要辩证关系。后一句“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是重点指出先天物质、道德物质的质元系统,对生命的再造,对形体复返先天无为的重要作用。老子在这里将先天的体元和质元这两大系统在生命再造中的作用,再一次上升到了重要的高度上来进行阐述和说明。这是这一段中的两个层面,前一句谈的是性体,也就是体元系统;后一句讲的是质元系统。我们曾经提出“三元论”:体元、质元、物元。在这里就突出了体元、质元这两个关键。

性命抱一永不离

我们道德实践者都知道,人的生命是由“隐”与“显”、“性”与“命”这两大系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性” 与“命”。古往今来人们一开口就说“性命”,实际上这个性命就是指由隐和显这两大系统抱在一起共同组成的,肉身只是性体系统的承载物,是性体系统中魂魄和谷神的载体。那么“营魄”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营”是主宰、管理的意思,是经营、营运的意思;营魄也就是主宰、管理、营运肉身形体的体元系统。这个 “营”用在这里,就把载体和这个“魄”之间的辩证关系、主次关系,加以说明、界定。谁是主,谁是次?“营魄”是主,而“载体”是辅。我们的“营魄”就是主宰、管理、经营、营运肉身形体的体元系统。这里面包括了魂魄以及谷神等等,也就是我们原来强调过的性体系统。对于载体肉身而言,这个“营魄”,既具有不可分性,又具有可分性。“不可分性”是指一旦性命分离,就是生命的终结;“可分性”是常道的一种自然现象。正是由于这种主营性和可分性,决定着生命的健康和疾病,存在与死亡。

  “抱一”,是性与命这一对阴阳的结合整体,性命抱成一团,形成一体,才构成了生命,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维持着生命的存在。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性,也是一般的自然法则。这种抱一性的分离对于常人而言,是普遍的规律性。

“能无离乎?”那么老子在这里提出这种“抱一”性的结合,是否能够不发生分崩离析而分离呢?如何才能不发生性与命的分离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在非常大的层面上提出来的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老子在这一章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以反问的方式,将生命再造的特殊规律揭示开来,从而开示我们这些后来者,指引道德修养者和实践者明理证道,从一般规律中去找到那个应该掌握的特殊规律,进行性命的归一合道。如果实现了性体系统与命体系统的同步,全面、真实的抱元归一,同步、整体性的反朴归真,那么还会发生分离吗?这种无离的可能性,只有每个实践抱一者自己才能正确的回答,也要留待实践者用自己的道德修养实践成果去进行解答。
道的这个化生和逆向运动反朴归真,在人们生命中,这个“顺成人,逆归真,只在其中颠倒颠”。这种有离和无离的差别,就只在这个“顺变”还是“逆变”之间而已。只有真正的实践者,从普遍规律中寻觅到了这个特殊规律,并且通过长期艰苦的实践,才能最后做出回答。归真之日,实现这个抱一无离,虚实相通,与道大同,性命共存而长寿,那么也就回答了这个“无离”,实现了这个“无离”。所以老子在这里用这一反问,是一个开示性的问,其中包含着一种期盼,希望后来的实践者人人都能够抱一无离。但是回答和实现这个无离,有待于每个人艰苦地、真实地、科学地进行实践。因为我们的方法,它的系统性,已经浓缩了整个宇宙自然的一种变化之道。要把性和命这两大系统完整地转向这个自然态,法天,法道,法自然,最终去实现自然的化合,其中的方法就需要运用这个“抱一”。“抱一”的层次越深,这个“无离”也就越可靠。在解读这一段话的时候不难看出,老子对于性和命这两大系统在体内的再造过程,提出了至简至易的要求,这个“抱一”要能抱得住。

抽掉弦线归无极

这个“抱”,看看太极图就知道了,一个阴鱼,一个阳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太极。但是这种太极中央的弦它有可分性,是两个鱼拼在一起。但这种抱一是不稳定的,必定会有变化;要想无变化,就要将其中的弦线抽掉,实现真正的“一”,这可是个关键。当然对于一般的、普通的道德修养者而言,实现长期的、稳定的抱一无离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个太极它是在阴阳动态变化当中,阳进阴退,阴进阳退。我们曾经用了一个图式的方法,来表示这个阴进阳退的生命顺行过程,这个动态就是可离性的。如果不突破对这个太极图的认识,那就肯定会顺行而变化;如果没有掌握生命再造的方法,没有掌握实践的方法,只是做一般的道德修养来陶冶情操的话,那么要实现这个长期稳定的抱一无离,当然也就很困难。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要肯定,能认识到这个抱一无离的好处和必要性,也由于把握了生命的本质,认识到了“隐”决定着“显”的盛衰存亡,再进行长期不懈的修证实践,那同样可以使自己的生命充满活力,精力旺盛,抵御疾病,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保持健康和长寿这个基本前提。
作为一般的、普通的认识这个“抱一”,要用太极图来作这个表示的话,就是维持、保护好太极图的动态平衡,使阴阳处在一种平衡状态。那么上乘的“抱一”是什么呢?就是要抽掉、化掉这个太极弦,让太极图逆变成为旋极图,逆变成为旋极图以后还要继续不停地运动,使中央的“黄”不断地扩大,使外边的黑白也好,红绿也好,都被中黄所取代,被这个真性所取代,最后中黄扩大到充满整个太极图的模式,成了无极图;这个无极就是一个真实不虚的“一”;只有归到这个一,体内的 “营魄”和“载体”两者之间也就都归于一,归到这个“○”里面来,那就是真实不虚的“抱一”。

 对于 “抱一”,我们要看到它的深层,它内在含有的层次有天壤之别。这个营魄与载体之间真实不虚地高度结合,结合到每一个细胞里,充满到每一个组织。这种状态也就是一种上乘的“抱一”,使我们培养出来的高级性体,能够承担起经营、主营、管理载体的作用,担负起这个任务,那才是真实的上乘“抱一”,反朴归真的“抱一”。

这个“载营魄抱一”,生命中的虚和实,性和命,常道中的人都只是重视这个“显”,而不注意,更谈不上重视,甚至反对这个“隐”;只知道有“身”,而不知有 “性”,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我们后人都是用老祖先们的文化,用他们的名词,用他们的知识,但就是不认老祖宗,这更是个很奇怪的现象。比如说“性命”两个字,这个名词人人都知道用,连老百姓都知道,而且口里也经常谈到性命二字。但到了实际上一旦分析起来,却又只认“命”不认“性”了,就又很难理解。为什么承之于祖先而又不相信祖先?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奇怪吗?不奇怪!因为人们离道失德太久的原因,所以才只认命不认性。否定了性体系统的存在以后,就不知道“性”才是“命”的真主宰,不知道躯体的性体系统决定着实体身形的存亡。
老子正是因为预见到后来的人类会否定性体的存在,才在这里用一针见血的办法,用这个“载”字来规范我们的认识论。这个载体的“载”字,将人们认识生命真理的这个妙悟,可以说披露得一览无余了。你想撼动这个“载”字,否定这个“载”字,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这个“载”字,是说有形有象的人身只不过是“营魄” 的一个载体而已。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个载体?这才是人类实现真正健康和长生久视的前提所在。现代人只知道单纯在载体上下功夫,在载体上求健康、谋长生,却不知道谁是这个载体的真主人,不知道谁是形身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难道这不是认识生命特性的最大误区吗?你看看,整个人类社会,整个世界不都是这样吗?都把侧重点放到了载体上面去做文章。就象一个爱好漂亮的女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美丽,天天在那里涂脂抹粉,进行粉饰,进行打扮。但是几十年一过,这种粉饰和打扮能够维持住她的美丽吗?维持不住的!因为没有抓到根本上。然而我们整个人类却都象一个爱好美的女人一样,只去注意对这个体的一种外在的打扮,外在的粉饰,外在的追求,而没有注意到谁是真主人,不知道生命的根本特征。我们看前人用词非常科学,将“性”放在前面,把“命”放在后面,说的就是“性命”。

性命双修长久视

我们从“载营魄”三个字中不难看出,对生命中性体系统,这个魂魄谷神系统,如果不在大脑中建立起正觉、正见、正识,不能全面地认识和把握,那么离这个“健康长久”,离这个“抱一”,也就是南辕北辙了。要掌握好这个“性”是体内真主人这个重要的理念,要颠倒过来,要把历史时期、当今社会强加在我们大脑中的模糊认识,重新把它颠倒过来,从那个窠臼里脱离出来,自由地飞翔起来。不要被社会的糊涂认识,别人强加给我们的谬误,而左右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真正去认识性命,重视性命。在这个认识论上首先完成一个颠倒颠,真正地去重视“隐”,而不是单一地重视“显”。我们对“显”已经重视得够多了,所疏忽的正是这个 “隐”;我们对自已形体的关怀已经够多了,确实是够多啊?可以说是持盈揣锐地在对待这个体,追求吃喝穿戴,追求吃喝穿戴上面的现代化、高精尖,哪一样不是在这个体上下功夫?这是社会的主流,这是世界的潮流,都是重视这个体。
我们道德实践者有多少人重视这个“性”呢?是否真实不虚地重视这个“性”?是将性体系统真正放在第一位了吗?我说不是,起码做得不完整,或者是若即若离。要是真正把“性”放在“命”之前来重视的人,那就很容易进入《道德经》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成就者日渐稀少的根本原因。因为古人淳朴,对于圣人所传授的通天达地的自然真理和知识,都是诚信不虚。那时整个社会的宣传也是围绕着圣人们的先知而展开的,而不是用智识这些杂芜的东西干扰人们的认识。所以那个时代人们很容易自觉地重视这个“性”,兼顾这个“命”。但是现代人只顾重视“命”,而沒有重视“性”,直到临死前那一刹那,他才知道自己有“性”,但是悔之晚矣!所以很多人临死之前所说的话称之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这个“善”,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力了,已经晚了。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把认识论颠倒过来,将古人传给我们的“性命”这个词,真实不虚地重视起来。将修“性”放在第一位,与修“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抱一无离。

  如果离开了这个“性”和“命”来研究生命与健康,那肯定就是缘木求鱼。几千年来,由于人们没有真实不虚地把握住这个“性”,只在“命”上苦下功夫,只在命体上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甚至运用现代科技,全力以赴地在“命”上投资,虽然有效果,但是终难“抱一”,也难以稳定。在西方,现在医学界把人就当做一部机器,我看了都觉得有点汗毛竖竖的。为什么呢?人家的肠子上长了个疙瘩,开刀切一点儿;肠子上疙瘩切完了以后,跑到胃上去了,再把胃又一切;切完胃又跑到骨头上面去了,再把骨头也一切。把个人体切来切去,到切得不能再切的时候,哦!不行了,不能治了。这不是把一个整整好好的命体当作机器的零件那样在卸。有个医生,卸了肠子又卸胃,卸了胃又卸肝,卸了肝又卸骨盆,把一条腿也卸掉了;最后病灶又跑到脊柱上,整个脊柱上都有了,再也没办法卸了,再卸就只能留下脑袋了,那当然不能卸了。

世人只知道在“命”上用功夫,却不知道将“性”和“命 ”,“隐”和“显”结合起来,这可以说是一个大误区。我们作为《道德经》的实践者,可千万别被这种对生命认识论的误区障碍了自己的智慧,左右了我们的认识论。要在“性”和“命”这两者之间,执两用中,高度重视。当然在早期更要把“性”作为重中之重来认识,因为不这样的话,你没办法突破几十年形成的认识观。这个认识论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几十年的教育,几十年的否定又否定,咬着牙齿去否定它;不知道为什么,还弄不懂为什么,就要否定它,咬着牙齿地死不承认这个东西的客观存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认识论吧。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暂时不认识它,可以让它存在,让它在存在中去求证、去验证。西方科学还不是这样吗?为什么西方能够充许这个东西存在?只可惜他们没有系统理论,对这个性体系统只有肤浅的、粗浅的认识。在他们的名词当中,我所讲解的一些东西他们根本没办法翻译。为什么?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性体系统里那么细微的概念,连文字概念都没有。比如说这个“性体”,他们只有灵魂这个词,也可以翻译成英文,翻译成德文或者拉丁文都可以。但是要讲到三魂七魄,那他就糊涂了,不知道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研究到那么深入细致的生命科学深层里。而我们的祖先呢,在内观中已经全部地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可是我们这些后代却不承认,真是不肖子孙!因为自己达不到祖先们那种深度和广度,因而就否定了祖先们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真知,是不是十分的可憾呐?!
再来分析一下“营魄”。“营魄”这两个字揭示了人类生命的本质。人身具有魂魄和谷神等性体系统,这就象一个国家有子民一样,象一个大国之中有君臣、长幼、父子、夫妻、子女……,这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美与丑、老与少、健康与体弱;他们的圣与庶、贤与愚、善与恶、淳朴与狡猾等等各种阴阳属性,可以说是无所不具,在我们体内都广泛地存在着。因为身即是国,国即是身,道理相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众,那么这个国家还能存在吗?就是再小的所谓国家,肯定都是建筑在有民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民,那么这个国就无法存在。所以老子以非常的大智慧,以“营魄”来喻之于身,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掌握“性”和“命”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国失民则国不存。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民心能够遵道守德,那么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如果民心离道失德,那么这个国家必然衰败消亡。我们身体里也完全是这样。我们有多少人真正注意了体内的子民呢?是否把体内所有的子民都当作众生看待呢?你是如何对待你体内的众生的?你的心君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值得好好问一问自己失了民心没有?你是否得到体内所有性体系统的全面支持与真实的信任了?体内的所有众生是否全部都在遵道守德?

圣心德治帅形体

正是因为连这个心君都还是阴里阴气的,它没有做出表率,那么体内的众生当然就各自为政了,所以体质也就差,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体内众生的兴旺发达与否,与遵道守德和离道失德密切相关。观之于物而知身。人身这个“营魄”,也就是使国家兴旺的众生,如何对待它们?观之于国,看一看治国,也就知道治身的道理了。特别是现在,这种感觉应该更明显,的确是治身就象治国一样。

  对于一个《道德经》的实践者而言,要真实不虚地明白:性体,只有性体,才是我们身形的真正主人。能把握性体,则拥有内天下;罔顾性体,则必然失却人身;性体遵道守德,人身的健康就能确保,长寿也就必然;性体离道失德,人身必然衰败消亡。我们身体之内的确就象一个泱泱大国,充满着众生。这些众生,既有与生俱来的,这是主流;也有许许多多是由于因缘所致,而迁入到我们内天下的大量移民。它们都是离乡背井,移居来到我们的内天地、身国之中。这个看来好象小小的一国之中,君臣、长幼、父子、夫妻、子女皆备;丑美、老幼、贤愚等等这些阴阳属性,可以说是百态众生,众生百态,无所不具。

我们要知道:以道德治内,以圣人之心治内,以圣人之治的方法治内,是天下最好的治身安邦原则,是实现“抱一无离”、健康长寿的仙药良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君王,都在统帅着自已身国内环境的所有众生,这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但是我们感悟到自己是自己体内的君王了没有?重视如何当好这个君王没有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你当好了身体之国的君王,那应该如何对待体内的众生呢?无论是与生俱来本土生长的,还是移民迁入进来的,你如何对待它们?你用什么方法管理它们?这个问题恐怕拉十个人出来,十个人都会说:我不知道,不知道如何管,看都看不到,我管它干啥?这恐怕是个普遍的回答。但是作为一个道德实践者,一个《道德经》的实践者,那可就不同,因为你不是行常道,你行的是非常道。那就得高度重视身国内的治理,用圣心治理自己的身国,这个颠倒颠一定要颠过来。在这个问题上可不能混俗同流,如果这个观念没有改变过来,没有真实不虚地认识到治身国的重要性,不知道体内的所有众生对于我们这个肉身的作用力,不主动去管理它们、统帅它们,任凭它们中的阴性系统斫丧我们的身躯,那肯定是你对自己体内行败国丧亡之道。但是颠倒过来,只要掌握了躯体之国只是性体的载体,抓住根本来强化整个性体系统的道德淳化,淳德归道,建立起良好的道性内天下,那不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吗?
我们体内的众生,虽然肉眼不可见,但是它们却是客观地存在着。这个“隐”决定着“显”;“无”决定着“有”;“非常道”决定着“常道”,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个真理虽然暂时没有被人类所认识,但是人类还是锲而不舍地在想认识它。空间是多维的,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也在逐步认识它,科学也将逐步地接近它。所以说这个“非常道”决定着“常道”,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否定不了的。少数人想否定,他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不能听他们的。我们要从自己体内的实践已经证实了的客观存在,彻底地把这个认识论确立起来,不要颠三倒四,似信非信。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信,要真信、诚信,而且把方法论全部都扭转到重性重命主次分明上来,那么生命再造、性命抱一的主动权,就会掌握到自己手里。如果还在认识论上迷迷糊糊、悠悠荡荡的蹉跎岁月,那还不知道要拖多少时候呢?
我们体内的众生,正因为其有肉眼不可见性,才使它们具有比我们人身更高级的多维空间属性。它们的属性超越了三维空间之上,与道的属性更为亲合接近,比我们人的主观意识要强得多。人的后天主观意识这个玩艺儿的确是害人,它罔顾体内的众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知道体内的性体系统比主观意识聪明得多。与道的距离相比,它比我们这个肉身更为接近,更为自由。所以对于它们,只要施用了正确的方法,就很容易实现道德的再造,使体内众生这个群体复归于道。

道炁德光哺众生

治理身国体内的众生,还是要比治理一个国家要容易得多。你看一个国家,那真是纷纷扰扰,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心都有,很难管理。要当好一个国家领导人,那简直是累死人。为什么会累死人呢?那是因为人人都有一颗私欲心,而且都是后天的状态,很难与道德亲近,都被人欲私心所蒙蔽了。分析一下我们体内这个身国,比社会这个大国而言,那身国可是要优势得多。正是因为体内的众生肉眼难见,它们处在一种虚的状态,这决定着它们容易管理,容易与道德亲近。它们所处在的时空与道的距离,比我们这个肉身要近一些,所以对道德的感知,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很容易接受,也容易教化,这就是我们身国当中的优势。为什么不用起来呢?为什么不把握住?其实我们这个身躯对体内的众生反而是一种锢禁,是一种封闭。特别是当身体的穴位及经络都还没有敞开的时候,这种封闭更为厉害,使它们难以与道德的光芒接近,难以接收天德之光、地慈之气。

  如果我们能让它们直接接收到光和气,那么它们会更为强壮。我们的形体障碍着它们,所以首先要重视将身体的场性打开。当然体障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心的无名智障,这对它们的封闭作用可是最大的一种障碍。人心没有光明,全凭后天学到的那点三两油的知识,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封闭自己的内环境,才使整个身国长期处在一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的状态。而不是敞开国门,去接受道德的光辉,道德的光芒。特别是这个心没有敞开时,可以说我们体内的众生跟着我们很遭罪啊!它们所得到的能量应当是道德的能量,自然的能量。可惜我们把自己的心封闭得死死的,把身禁锢得死死的。一天就凭着三餐饭转化的一点炁,来供给它们能量;通过鼻子吸的空气里所含的天德地慈能量接济它们。可以说它们都在体内都饿得嗷嗷叫,而且发育不良,没有达到一种强健的状态。但是它们却承担着很重的支撑我们形体生命活动的任务,可是我们又不愿意给它大量的能量,使它们具有强劲的能力。我们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外面的援助来了,送到门口了却不要,还说自己能解决,你说怎么办?那它们就只能勒紧裤带了呗!想想我们体内的众生是不是这种状态?想想自己的身国管理有没有这种封闭性呢?这个封闭性可以说人人都存在,只是或大或小,或强或弱而已。我们对体内众生的虐待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给它们营造一个生态好环境。你看那些喝酒的人是不是?他一天到晚醉熏熏的,他不仅把自己的身弄得稀里糊涂,而且他用酒精把体内的众生都喝得麻醉了,迷迷糊糊的,你说他能健康吗?只有那些阴性性体高兴,它还劝你多喝,夸你喝得好,想让你喝得更多一点它好“走路”;它一走路,你的命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满足阴性性体的需求,使那些破坏性的物质进入自己的体内呢?而不知道珍惜自己体内的众生呢?这个认识论为什么就不能让众生都知道呢?为什么不能让人人都掌握这些认识论,去善待自己体内的众生呢?善待自己身国中的百姓呢?只有圣人之心才能认识这些问题!

为什么说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为众生道纪照明镜呢?用在哪里呀?首先要用在我们内环境之中。运用圣人之治,以圣人之心治理内天下,将人心置换成圣心,确立体内的明君,以大道莅临内天下,以淳德教化体内的众生,以上善对待体内的众生,不被有形有象的形体所拘,让体内所有众生全面彻底地向道德转化,复归于淳德合道,这才是实现“抱一”、 “无离”的正治之道。体内众生的彻底解放,才是身形彻底解放的根本前提和基础。这个我们以前都讲过了。在准备《道德经》讲解的时候,也用了大量的文字篇幅强调过了,但是大家认识到没有,如何彻底解放我们体内的众生呢?
性体只是体内众生的统称和简称。人体内的确具有亿万众生,每个细胞都是,你说是不是亿万?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巨系统。这个性体系统的主干基础,就是三魂七魄,五脏的谷神,培生出来的系列谷神。在这个基础性体系统当中,“魂”为阳,“魄”为阴;“魂”是希望生存,“魄”是希望死亡。那么老子为什么在这里只单单取了“魄”而不用“魂”呢?这是用“魄”来代表“虚”,代表“阴”;也是在这里直接告诉我们生命有与离的根本原因,就在这个“阴”,就在这个“阴”的转化上。

逆转阴阳化魄归

“魄”,在这里是指内天地中所有阴性众生的阴属本性,代表着体内所有的阴性,是性命有与离的根本原因。在我们内天下中,众生群体之内,使阴性系统众生全面向阳性转化,复归道德,淳德合道,那才是性命“无离”的根本。不掌握这个重要特点,性命终将分离。所以对 “营魄”中的“魄”字,要在大脑中好好参悟参悟,明晓老子为什么用“魄”而不用“魂”,这是怕我们后人不知道将体内众生的阴性转换成阳性的重要性。他为什么后面又用一个问号呢?那就是给后人留有觉悟的余地。也是在问:你用这个阴魄与载体抱一,抱得住吗?抱不住的!所以只好在这一句后面用问号。

这个问号可是一种警告,是在提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既有可能,也有不可能。其原因就是因为魄属阴,要把它转化成为阳才能真地“抱一”;如果你抱着这个阴性的东西,就像抱着个大冰柱子,越抱越冷,越抱就越打哆嗦,那怎么能不丢开手呢?肯定要撒开手,那性命不就会分离了嘛!这个抱,一定是要抱阳,只有阳性的才能抱得住、合得了。这个特点我们要把握住。“抱一”是为了“无离”,“无离”则需“抱一”。“抱一”就是抱元守一,这个“元”就是指的先天纯阳,这个“一”就是道;高层次的它就是道,低一点层次的就是一个整体。
“抱一”是性命实践和实证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也是实践的宗旨。神得一以灵。无离的抱一,在这里重点突出地要求对魄的阳性转化,使它得一才能转化。所以老子在《得一章》中谈到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天清地宁、神灵、谷盈的原因就在于得“一”。我们修证道德,就是要使体内这个阴魄得到阳性的转化,获得这个“一”,使它逆返先天为神,神得一以灵,归道合真那就灵了;进而与身抱一,在这种状态下也就无离无患。
这个“抱”就是太极,这个“一”就是无极归道。要有这个抱的过程,太极逆转的过程,才能复归到无极而归道。性与命早期的这种一阴一阳的合抱,是一个过程,构成一个太极,共同与先天纯阳互通有无,溶为一体。当彼此无分的时候也就是无极归一,如果能够抱一,而又能同时归于一,那就永无离散之患,健康长久之道也就可以实现了。
人体内的道德再造复归于道,是以阴阳逆变为法用的,是以归一合道为目的的,抱一就是这个法用和目的的总纲。别看 “抱一” 只两个字,但它里面所含的法用,却能使体内众生性体系统的全面涤阴增阳,一层一层太极逆变,万化归一,那可是性命实践的前提和根本。
阴动为先是实践“抱一”的指导纲要,实践者要高度重视体内天下众生的归一。无论是本土的居民,还是迁入到内天下的移民,都要一视同“德”,还不是同 “仁”,要一视同德,用淳德全面地转化再造,使它们完整地复归于一,淳德合道。在这个基础上与我们的形体抱一合一,再造命体,同归于一而合道。这样才能实现真实不虚的“无离”。
如何对待体内的众生?我们有没有闭关自守?是否一视同仁地对待,一视同德地对待本土居民和移民居民?还是另眼看待?这是道与非道的一个鉴别点。常常听到有些同学说:“哎呀,这个性体害得我得了病,我要把它撵出去。”你要把它撵出去,撵撵试试看!?我们对体内众生的管理,可不能采用世俗间的方法,要有众生心对待它们,要用圣心对待体内的众生,那才是最轻松的管理办法。圣心行什么?行无为之道啊!只有用道德教化,才是化解矛盾的最好利器,而不能象世俗那样。现在有些国家对移民就封关,已经移在里面的就大量地抓,整个警察都上街了,到家家户户去搜,到森林里去搜,到所有能藏人的地方去搜,搜来以后装上船送到外面去,拒之门外了。能解决吗?难以解决!今天送走,过几天他又进来了。我们不能学这些国家的笨办法去管理。对这些移民要善待之,上善若水地去对待、去教化,分清其中的本因、内因、外因,用道德的方法解决这些。对于本土的众生,就更要严格地按照道德进行规范,这才是管理好我们体内众生的真道理。

二五合一归真土

在形身内的内天下当中,有阴阳五行。五行的逆返先天,进入纯阳的二五归一,阴五行与阳五行这两个五,归到只剩下一个阳五;这个阳五再归到中间真戊土,终化而为○,化成为虚,复归于真信、真意、无极,这就是归一。这是从理数上分析一下体内五行综整的逆修变化。大家把这个“二五归一图”看一看,把其中的道理与抱一、归一结合起来,运用到我们的体内。要思悟一下,如何完成这个归一?如何更好地抱一?这些都要想一想。
真土是五行之祖。戊阳真土能培育甲木,它藏之於庚金,息之於丙火,止之於壬水。我们的攒簇五行、合和四象等等方法,其中都是用真土进行妙用的。当性不外游,意不散乱,精神魂魄意自然也就能会合到一处,进入太极内弦而升华,不相分离。这个过程延续在我们具体实践每个阶段的过程中,都是在运用这个“抱一”进行先天的转化。这个转化非常重要,用好两个“五”的先天五行和后天五行。要真实不虚地把对这两个五行图的正确认识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结合两个五行图来理解“抱一”、“归一”,掌握好“抱一”,实践达到“归一”。没有达到、没有完成这些变化过程的人,现在就可以运用这个直指心源性海的、直归道德的这些方法论和理论,去对自己的内证进行指导,可能速度会更快一些。

  要把五德与它结合起来。五德中的真信,在五行中就是真阳土,是人的真意。人的意虽然说属于土,但是有妄意与真意之别;土又有阴阳,阳土为信德,为真意。这个信德真意要好好地利用。但是对于阴土妄意浊念这些东西,就必须用阳木仁德来克制,使阴土妄意归于道,归于阳土真信。使妄意涤阴存精,合於真意真信。使这个“归一”不离、不弃、不失、不分;而不是看到这些阴性的就想撵出国门,那是不行的。因为阴中还有阳,还有阴精,阴精是下一个太极变化的基础。我们只能涤阴增阳,使它淳德道化,而不能将所有的不该离开体内的阴都撵出国门,也不该在它们还没有完成相应任务,还未发挥它们的历史作用之前,强行撵出我们身国之门。相反,如果能用圣人之心来感格它们,用道德来淳化它们,那么这个“抱一”的变化过程,反而会成份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虽然只是这一点差别,但是对最后的结果影响可太大了。

我们体内的所有众生,无论好坏美丑,实际上都在完成它自己合乎自然的任务,也在完成它们生命的本来责任。要理解,要知晓,要明白它们的这些责任和义务。唯有以圣心待之,才是上善正治之道。有了它们的整体帮助,我们化尽纯阴,转化为阳,性命自然也就能抱一,五元也就自然地合和在一起,性命也就永不分离。光化也好,炁化也好,散则成炁、聚则成形也好,都不是不可及的,都是可能的。问题是“抱一”的质量如何,“抱一”的层次怎么样?这要在各人实践中检验了。

再造身国芦穿膝

前面花了较多的时间,用了较多篇幅来解读第一句,是为后面奠定一个基础。因为第一个问题展开讲明以后,再来解读后面几个“问”,那就容易举一反三地理解它们的内函。现在解读第二句“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这一问主要是用抟气致柔对质元系统的先天再造作用进行阐释和说明。有实践者问:德化移民是否与清因矛盾?不矛盾。因为这些移民与我们有因缘的,它来到我们内环境,是我们招来的。你满足了它的需求,它获得了报酬,它完成了它的任务后,并不愿意呆在你的体内。它在你体内有什么好?异乡异土的,当然很愿意离开你那里。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体内一片道气祥和,一片德化天下,非常适宜于它居住,那它就会主动向你的移民局提出申请:求求你啊,让我在这里好好当一个良民吧!如今你也不欠我的债,我也不欠你的债了,我在你这里沐浴道德之光,在你的身国里贡献我的智慧和力量。既使它走了,它还会主动申请留下来。
我们在清因的状态和阶段中,体内的道德场还没有明显地确立起来,当我们将这些债用特殊的方式偿付完以后,它就会高高兴兴地走了。这两者之间没有矛盾。问题是在于我们内环境的道德转化状态,内道场道德的量级,以及整体的全面性,是否适合它们居留,人家愿不愿居留还难说。你要不信可以试试挽留它住下来,看它干不干?很可能人家不干,也许它们会说:你这个环境不适合于我,一时太冷,一时太热,不如我老家那里好,我还是回去。既然你还我债了我就回家去。这就是移民的特点,也是很多移民的思想。它们可是非常恋家的,留恋生它长它养它的故土,而是不得已才进入我们的身国之中,所以要以慈悲心来对待。
“抟气致柔”。“抟”是凝聚、升华、浓缩的意思;“气”是指的道德能量,主要是质无系统的光炁物质;“致”是达到作用于人身;“柔”是指柔软,柔若无骨。这里的柔与《第三章》下手阶段的那个“强其骨”是相对应的。前面要“强”,要强其骨;这里又要“柔”,看起来矛盾,实际上不矛盾。所谓“强”,是复返到健壮、全阳状态;这里的“柔”,是要复归于先天状态。对命体身的道德实践,下手当然是要先强其骨,进而“百炼金钢绕指柔”。在性成就的基础上去了命,使身体的命同步进入大成。有的实践者反映说近两天出现了膝盖骨发软了,骨头软了;囟门变大了,骨头也软了,用手可以捏得动,这就是“柔”的表现,可喜可贺。

  我们这个肉体,从娘肚子里落下地的时候,很难马上站起来跑路,不会象小牛生下来,它把头磕完以后,“啪”地就能站起来了。这一点我们人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人的膝盖骨刚生下来时处在一种胶质软骨状态,双手掌骨的第一节也是柔软的,囟门也没有闭合。这几块骨头都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硬化,慢慢地变成强其骨。在这里的“柔”,是复返先天的变柔。在命体再造中就有一个芦芽穿膝的变化过程,就象芦苇的杆子从膝盖骨上通过,疼的得不得了,古人称之为“芦芽穿膝”。为什么要穿这个膝呢?是因为我们内部的先天变化,命体的变化,要复归到了婴儿状态,就要将这块骨头重新再构造一遍,使它复归到纯先天的状态。不仅是身国中的众生全部要复归于道德状态,连身体的所有结构都要同步复归,从老年回到壮年、青年、少年、婴儿,直到胎儿的状态。这个过程在其它教材里都介绍过了。这是形的一种逆返先天的变化。

在逆反变化过程中这些骨头的变软,包括面部的骨骼,有时一捏像泥一样,像窗户上固定玻璃的那种泥一样。不过你别担心,怎么能够捏动变形,是不是毛病?如果你是真的完成了这些实践过程,那它就不是毛病,就是正常的。你也不会变成儿童那样的脑瘫,坐在那里像一滩泥,要别人帮着扶起来;像一根软面条,长长的却立不起来。不会的,你放心,因为我们不是那种病态,而是一种逆返先天的形体转化过程,到时候还会又变硬的。只是要求你重分一次,脱胎换骨一次。什么叫脱胎?什么叫换骨?这就是脱胎换骨!只是要一步步来,慢慢地脱胎换骨。我们实践者中不是也有不少人经历了这个过程么!
形体的先天转化是实打实的,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骨头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变化的。当你接近到婴儿状态,就是说接近到了从娘肚子生出来的那个生理指标的时候,你试一试自己,用你的左手捏一捏你的右手大拇指的指骨掌骨,你就会发现它像胶质一样,像橡皮一样弓起来,这是它软化了。两个膝盖骨(膑骨)也一样会发软,那几天你的行动可能会受到一点限制。但是通过了,也就重新又“强其骨”了,没事的。
前囟门、后囟门也是一样的原理,也有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大家对前囟门后囟门见得比较多,所以很容易认识到这个问题,知道这是在复返先天变化。但是对于手掌骨的变化和膑骨的复返先天变化,大家没有经历过,不知道这个先天复返后天、后天复返先天中要出现的这些变化,因而有一点奇怪。这个不难理解,那么今天我在这里点穿了,你掌握了,也就知道它是一个必然过程。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柔若无骨,表现出这个“柔”,那你就放心大胆地随着它变化好了。
“能婴儿乎”?是在问你能够复返到像婴儿一样吗?人的一生,从胎儿的纯先天状态,到婴儿的先天未散阶段,是人身命体最接近先天无为大道的生理状态。我们命体的复返先天,能够达到这一种状态吗?依据自然的法则,这是可以达到和实现的。我们有的实践者不是实现了吗?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实现呢?那就留待真实的实践者从“抟气致柔”的实践层次当中去解答好了。对炁的认识、把握和实践,是成就与否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老子在这里同样用了一个问号,能不能达到,是实践者自己的事,是实践者下功多少的事,是实践者能否根据道德的客观规律进行艰苦实践的事。解决这个问题,解答这个问题,都要靠每一个实践者自己来回答。
“抟气”这两个字可以说囊括了全部命功系统的方法论。我们人体大国之中,以精气性为三宝。在前一句谈到了大国中的众生,由纯阴转化为纯阳而无离;在这里就专论“抟气”到最高的阶段。精化为气,气抟为光,再造形体,复返先天致柔,像婴儿那样柔若无骨,直至大成,使生命整体的质量,就是性和命的整体质量全面升华,实现脱胎换骨,也就实现了长生久视之道。
性体是人身体大国的一个主宰,气又是身国强盛、生命活力充沛的源泉,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弄懂,要把握。前者是后者的保证,后者又是前者的支撑。所以对性、气两个字要整体地把握住。虽然看起来分成了二,其实是一,是同出于道而异名,不能分离开;一旦分离,性命也就无从再造。

这个“抟气”,一方面贵在长期、反复地转化和提升内环境中的精与气,使它们凝炼归一;二方面贵在敞开心身,与外环境的宇宙同体,天人合一。要饱和性地吸收宇宙中的德光慈气来补充身中的亏损与不足,而达到人天合一;三方面贵在上善若水,重视体内水的载道性和亲合性,效法水德的特性,使我们体内天下的先天质元物质全面升质为光,而且达到光质纯净,道性饱和。用这个光来再造命体,渗透于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细胞之中,抟聚为一,同化为炁。以光来朗照内境的大千世界,光化这个形体,在这个光中使其复归于类似于婴儿那种元炁未散、乾体未破的先天状态,象婴儿那样内无思虑,外处无为,无欲无知,无思无虑,精神不散,先天用事;使命体化刚为柔,抟气致柔,达到返老还童,状如婴儿的境界。虽然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很难受,但毕竟是一个性命复返先天的再造和变化,出现一些反应都是属于正常的。
回答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要靠我们在命体上真实不虚地按照先天道德转化实践的刻苦性、科学性来回答它。很多人这个命体的变化达不到,很慢很慢,这是因为怕苦,怕痛,怕累,懒惰。方法已经都和盘托出了,没有厚一个薄一个,也没有藏私夹私,别人能够实践出来,你实践不出来,那就要问自己。就象老子《道德经》所提的几个问一样,为什么有这么六个问啊?都得问你自己,不要在身外找原因,那是找不着的。整个性命再造的纲要,在前九章中已经和盘托出了,至于能不能达到,只能扪心自问。

(二)

涤垢除浊览无疵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这一段是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对性和命的实践道用、利益众生的可行性进行阐释。“涤除”两个字内涵非常地丰富。 “涤”是洗涤、清垢、去浊、归净的意思,是对内天下中的众生,阴性性体系统的增阳涤阴,道性转化,以及对阳性性体系统质量的提升,主宰内环境的全面性和质量高低而言。这个“涤”主要是对性体系统,对阴性性体系统的清阴、涤阴,而不是清除,不是清理。 “除”又是什么意思呢?除就是清除污浊,扫除垃圾,清净环境。那么它对应的是什么呢?它是对应我们身国内天下的这个大环境中的浊气、病气、邪气、鬼气、妖气,对其进行清除、清理、扫除,清理扫除就是 “除”。再以清气、正气、德气、道气进行置换,它的充盈状态和质元物质的质量高低,都包含在这个“除”里面。坏的都出去了,好的也要同时进来。阴气阳气之间的一出一进,就是这个“除”。
怎么理解“玄览“?玄览是指在“涤”和“除”的前提下,跨越太极弦的隐显同观。这是个多维空间、高维空间的观察,是系统性的慧观、心观,是徼和妙结合的纵深观览,这就是指的“玄览”。
“能无疵乎?”是说能够、可能做到没有瑕疵,没有弊端,没有假幻。也是在问:你有没有欲念的参与?能准确无误,完全真实不虚吗?这个问题只有实践者自己用自己的修为来正确地回答它。老子这两句话对性修和气炼这两个系统基础工程的质量,提出了严肃的询问与告诫:炼己不纯不真而跨越太极弦,所观必然会有 “疵”,也就是有假幻,有弊端。我们道德实践队伍中,有多少人都败在这个“涤除”不净、“玄览”不真不实之中,从而被假幻所惑,进而沦为迷而不能自拔心身!高质量的性修,内天下的众生、众性纯阳转换成功,内身国中的质元物质的炁光态升华圆满,那还会有玄览当中的瑕疵吗? “涤”和“除”质量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决定着这个“有疵”和“无疵”。
“涤”与“除”在性命实践中是一项浩大而又艰巨的基础工程,来不得半点的浮虚、假欺,否则必然害己误人,可以说它是恒年大计,质量第一。当内阴还有一丝不净,心若沾染了点尘,必然就会有疵自生。所以对内阴的清理,要达到无垢、静净的状态,心要达到没有点尘沾染,只有灵台的洁净、清净,达到无镜亦无台。只有浩然的道炁充满内天下,五脏六腑皆光明,心和性都超然于物尘之外,身中没有后天的污浊,每时每刻都处于无欲无为,能以真常应物,能曲成万物而不遗,感而遂通,而无可迷。在那种圣心大定,与道合真;洞晓宇宙,一览天下;阴阳在手,变化由心;心居玄冥无为之境,宇宙万事万物都洞晓分明,一览无余,了然于胸。这样才能真实不虚地实现“无疵”。在这一句中,我们还要掌握、要实现“无疵”,只有心身的无疵,才能真正实现玄览的“无疵”。单纯地解析玄览,追求它的无疵,那必然是竹篮打水,终成空幻。

  有很多实践者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先生,我这个问题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个问题是真的还是幻的?这些问题的提出,如果在古代的师徒之间,必定会挨打。为什么?因为他只是在追求玄览的有无瑕疵,而没有重视心身的无疵,依赖别人的解读来判定玄览的有疵与无疵。而不是从心和身内寻找自己的无疵。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实践者,是要认真地掂量一下,认识一下。只有心身的无疵,才能真实地实现玄览的无疵,而不要单纯依赖于解析玄览玄象中的有无疵现象。

道德播撒万民喜

第二段第二句:“爱民治国,能无知乎?”这两句比较接近实际地提出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这里首先指的是治身如治国、治国如治身,两者道理相通。只有首先实践好了身国之中的爱民治国,德化身国内境中的众生万物而无遗,把体内的所有众生和万物都德化了,没有什么遗漏;以淳德布施于内,以圣人之心广施仁爱于身内的民众,实现无为而治于身内大国,使身国中的道德光辉朗照内乾坤。只有完成了这个,才能谈到治理身外之国,报效民族国家。我们的心身还不符合道德,还在用人欲尘心,以五德不全之心对身国进行“爱民治国”,以人心施治于内身国,那就必然落到有知的后天窠臼之中,而且还会殃民害国而不自知,自己损害自己这个身国还乐此不疲。看看世俗的人们是不是都这样,都是自己在害自己,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这都是不懂得爱民治国、治身如治国的道理嘛!这种状态才是俗话所说的真正的无知!
我们看看“爱民治国”。爱民治国首先是爱民,首先要把这个“爱民”解读好。因为只有具备了爱民之心,才能正确地治理身内大国。要真正体悟到世间众生万物都是大道的化生,与我同道连根,与我同德一心,彼此无分,这样才能树立热爱众生万物之心,确立上仁之德,包容整个宇宙万物,建立真正的仁爱、慈爱、博爱。要爱一切众生,以圣人之心对待我们身内大国的众生万物,以及社会中的万众百姓和自然万物。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治身国于内和治世间国于外。
上仁上善之爱,是正善治的基础。我们解读了“上善若水”以后,再来看“爱民治国”的具体应用,也就容易解读这个“爱民”。上仁上善的爱,没有阴阳的分别,没有好恶的分别。真爱无分别,敌仇亦众生。敌人仇人也是众生,对他们也普施甘霖,同引他们归道真,这才是真爱。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有好恶感,要同引归道真。只有圣心可以感格万民万物之心,立慈德之心,仁爱之心,才能做到真爱无分,与万民同心共德,来实践我们身国的正治之道。
身国中的众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阴阳皆备,良莠不齐,但是又各有其用,相互依存。它们在体内依赖精和气的各种不同成份,以这些物质滋养它们的生存,维护它们的工作,从而支撑我们身国的存在与活力的旺盛。所以我们身国中的物质文明建设,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命环节。在身国中的物质文明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文明”两个字,因为这个文明决定着物质的品质,不要把阴的阳的一锅煮,滥竽充数,以假充真,那样就是自己害自己的身国。
五元就是身国中的真文明,要用先天五元来进行身国内的物质文明建设。如果没有高品质的质元物质流通于身国之内,储存于身国之中,那么整个身体的内乱必然生起,就会集体起来造反,因为你让它们饿着肚皮啊!

开通高速通天路

民以食为天,我们内环境的这些众生同样是以食为天。体内众生之食就是“精”和“炁”,我们要满足它们;一旦满足不了,内祸必生。作为道德实践者,必须始终正确地把握住身国中的物质文明建设。身国的物质文明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视基础工程建设。在全身内建立起空中、陆地、水中立体型的交通运输网络,使经、脉、线等通道完整而齐备,质量一定要达到一流。不能象社会中那样,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刚验收使用了几天就裂缝塌陷了,那是什么质量?那是懵人!我们对自己体内的基础工程质量重视了没有?我看很多的实践者都没有重视这个基础交通运输网络,所以来到这个课堂,就感到一会这里难受,一会那里难受:甚至还怪别人,怀疑是不是某某人对他的影响?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就不问一问你自己?你的基础工程质量那么差,这些高能量一进去,你把它泼洒得到处乱流,不能直接传输到目的地,当然会有难受的感觉。

  如何实现质量第一?保证外环境物质传输的畅通无阻,传输得及时?这些传输网络路径在我们身内,不仅要全面、立体、完善地建立起来,而且要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与天心地心,与万物众生连接起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既不能闭关自守,也不可开门揖盗。在苦炼命体,高度重视基础工程建设的前提下,动以炼精,静以养气,动静合一。将阴气除尽,使内部的道炁透发出来,让外部的道光德炁大量地进入身国之中,与身国内部的道德光炁合一,并不断地扩容、增容、升质,参与到有效的循环和储存里,那么身国的繁荣富强也就可能实现。我在这里用了个“可能”,因为这个建设还只是个基础,能不能实现?还要看根本。因为只证命不证性,这是道德实证的第一病。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见到只证命不证性的实践者能够有大成就的。如果单纯地证命所产生的繁荣昌盛,常常只是昙花一现,最后还是难逃败亡的命运。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这些实证者没有认识体内的众生万民才是身国的真正主人翁,没有掌握这些众生都同样具有一颗“心”。这些众生的心,共同构成了身国中的民族精神。

身国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才是身国中物质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内环境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才是治身国的灵魂。身国中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精神文化领域,它才是立身国、建身国的基础。治身国必须先治心,要让身国中的所有众生,都一起进行修心养德,尊道贵德,证道全德,这才是健康地立身建国的根本保证。
我们身国中的众生,特别是阴性性体系统,如果没有健康的精神和灵魂,即使它们的身体再强壮,也不会有益于我们内环境的社会;相反它们所获得的物质越多,也就越懒;能量越强,破坏作用力也就越大。如果它们的精神灵魂都腐败了,它反而会更猖獗的在我们内环境中进行破坏。身国当中的物质再强盛,也经不起几个败家子的折腾,经不起贪污腐化的败丧,是不是这样的道理?想想我们的家庭也是这样,一个父母生了四五个子女,如果有两个是败家子,那父母肯定一天到晚都是愁容满面,没有办法。看看现在的媒体报道里,有的因为自己的儿子成了败家子,专门去偷啊盗啊,还要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赌,把父母所积蓄的仅有的养老钱也赌的精光,输的精光,最后老两口无奈,联合起来把这个儿子给杀了。这可是古往今来很少出现的现象啊!为什么?因为灵魂斫丧了,腐蚀了。这样,再丰厚的经济建设成果又有什么用呢?能经得起这些败家子吗?经得起贪污腐化吗?几百个亿的美元被贪官污吏转向了世界各国的银行,国家经得起这样折腾吗?
同样的道理,如果放任身国中众生的心灵被物欲和私利所吞噬,那么肌体的腐败和侵蚀也就在所必然。所以经济建设发展的成果,很容易被内环境的群阴所消融,那么性命也就必然危殆,身国也就必然不可长保。所以我们治身国必须首重治心,将治心放在第一位,使我们身体中的众生全民一起修养道德,用五德自觉地规范心身,自觉地去增阳涤阴,清除阴浊,树立正气,立起道风,扶正气,祛邪氛,使道德的光芒朗照于内环境,朗照每一个体内的众生。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质文明建设,命体再造的发展,沿着正确的航向和轨道向前发展,确保健康和生存。

精神文明家国齐

人身国中整个民族的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性命健康生存的基础。如果不用道德去占领这一领域,任凭私心物欲恶性膨胀,那必然会被其它堕落的精神思想所占领和取代。精神领域的各种旁邪外道思想,就会以各种方式在我们身内众生的心中迅速萌生和成长。包括境外邪的思想,也会迅速渗透到我们的身国境内,抢占精神领域的空白之地,使我们身国内深植的道根,以及与生俱来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都会毁之于一旦而万劫难复,这是非常危险的。在我们身国的内天地之中,在我们的内环境之中,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只有先正身修身,才能保护我们的家与国。我们现在只有这么大的能量,只能这么做,先要认识这个道理。

  身国中上层建筑领域的心治,关键是体内大五行系统当中的心君。这个心君它是身国的一国之君,对它的圣人之治是重中之重。把它的人心置换成为道心,凡心换成圣心,是我们身国中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民安国泰的关键。我们所讲的修心,就是要将庶人之心过渡到贤人之心,再修至圣人之心,以圣心临莅内天下,以道德教化于内身国的众生,必然内境大安定,真安定,而不是假安定。对内环境众生的道德教化,不可以文功武治,不能严刑酷治,不宜于赶尽杀绝。因为正善治者,永远就象治水那样进行疏导;疏导远远优胜于任何的堵塞。没有见到哪一个治洪水的笨到到处去堵塞的,越塞不就越泛滥吗?教化心灵是真正的医心良药。唯有立圣心,树正觉,持正念,才是治心的根本和前提。虽然说乱世必用重典,但这种用要用得恰当。当内环境处在一种阴盛阳衰的时期,处在阴强阳弱阶段的时候,必须要以 “戒”来规范体内的群阴,要持戒精严,禀规持范,点点滴滴都要制约住它,这就是用重典使体内的群阴都规范到符合道德的标准上来。但是在完成的过程之中,要施以仁治,而不是人治。这个仁义的仁和人为的人有天壤之别。仁治与戒治相结合进行内治,增阴还是涤阴,是这个“治”中要把握的尺度。一定要把握住涤阴增阳,让众阴都向阳性方向转化,逐步使内天下出现一种阳盛而阴衰的状态,不能象俗人那样阴盛阳衰,要让正气充沛于内。

天下归心于圣心之治,内天下都支持用这个圣人之心来统领大家,众心归心于圣。进而以圣心之君统帅一身的内天下,广施德治。这样层层逆返,层层修持,突破一个个的阴阳制约,那么我们性体系统的合道归真也就不难了。整个内环境的所有性体都合道了,都归道了,这才是我们性命实践的根本前提!这个过程一定要采用以正祛邪,疏导引正这个正善治的方法。如果不采取这种方法,而是强行地、人为地、有意识地以势欺人,以势压人,强行去进行治理,就会耗掉内在的精和气,而且也根本无法控制身内这些众生精神领域的失控。只有以道莅天下,则其鬼不神。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体内的阴不都是这样在作祟的吗?但是如果道立起来了,它们也就不神气了,也就无法表现了。只有以德化众心,才能荡尽邪氛而天清地宁。

天下德化大道归

众生,只有众生,才是创造我们身国的主人。治身国的枢纽是治心,我们身国中的众生,虽然肉眼难以窥见,但确实是自然的存在着。这个众生群体与我们身国相依而存,是身国的脊梁,须臾不可分离。用道德来治理和医治身国中所有众生的心灵,使众生去妄存真,将功德之心牢牢确立起来,这才是安身之邦,定身之国的基石。众生心灵的正邪,万民心灵的向背,是身中社会、身内大国安定团结的基础,是身中社会健康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我们只有抓住了身国中众生心向淳德的转化,以德治其心,医其心,化其心。牵住了这个牛鼻子,这才是真正的上仁、上善、爱民,才能实现“治大国如烹小鲜”。
一旦治心的纲要把握在圣人之治的方法之内,那么我们对身国的治理也就会象闲庭信步一样从容,我们的性命实践也就必然大成。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掌握的多少,决定着道德修为的层次与能力的强弱。上、中、下这三乘中,下乘者只能治病,防治疾病,健身强体;中乘者能够治人,但是仍然属于命体为主的层次制约中,不能全面地再造性命。只有治理和医治身国才是最上乘的性命实践的方法。爱民治国所揭示的,正是一套完整的性命实践的上乘理论和方法。同时我们从上面的解析中也不难看出,《道德经》也是治理、医治身外之国的仙丹妙药。
“能无知乎?”这个反问,既是对道德修真实践者治身国的提问,也是对成就者外用道德对社会众生的爱国治国,是否能做到没有后天智识,而仅仅运用无为吗?能够使世俗的常人不知不晓吗?这一问题的解答与前面几问的性质是一样的,虽然从理论上回答是肯定的,可以无知,可以不觉。但是每个人对《道德经》的解读和理解,对性命的实践,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这个问题也要留待实践者自己用自己的实践,来做出圆满的解答。

  道德实践的大成就者,自由地穿越于多维时空之中。他们圣心临世,爱民治国于无为自然。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三皇以道治世,五帝以德治世,经历了数千年之久。在那个历史时期中,圣人主政于社会之中,他们的爱民治国当然是能知的一个时代,因为他们临世了,当然就是能知了。但三皇五帝之后,德化为子系统:仁义礼智信,又称之为五德。在这个阶段中,有三王的仁义治世时代,这个历史时期修真的大成就者常常隐或现于山中和社会中。历代帝王中也有访道求助的:也确有少数大德现身相助者。这个时期那些成道者的爱民治国,是介乎于一种无知和有知两者相间的状态。随着社会的不断离道失德,便开始出现了漫长的、后天的、人心的,以礼智信与刑治相结合的人治加刑治的时代。从此以后,那些大成者也都纷纷地、深深地隐没在民间和山中,他们爱民治国的圣心,在社会上不露山不显水,只在高维时空的隐态中运天机,运用他们无为自然的大愿力,大慈悲之力,调控场性,默转气运,平衡阴阳,顺应自然,服务于社会和众生。而在显态中却声色不露,人不知且鬼不觉,当然也就是一种常人无知的状态。

老子在这里提出“能无知乎”的反问,也是一种预言,也是一种告诫,警示我们后继的道德大成者应当顺应自然,顺应天之道,而上善地处理爱民治国,使人无知于大隐隐于市,布德无人知的时期,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
我加快了速度,好不容易把这两段讲完了。虽然没有详细展开来,但在纲领上已经展开讲了《第十章》的前两段,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再详细地解读领悟。相信通过这个解读,对如何治理自己的内环境,如何上升到治身国,对内环境的性命实践是会有帮助的。可以扩展眼界,再加上结合现实,再展开也就有急迫感了,就会认识到众生一体的必然性了。希望这种感悟,这种解读,能够转化成我们加强实践、抓紧实践的动力。

(三)

今天讲解第十章的“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两句。
提醒大家注意:第十章内容极其丰富,是前九章的升华,每一句话都含义深远。在讲解的时候,为了使大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使我们的认识论升华到与道德理论和方法高度相结合的那种状态,因而就要多占用一定的篇幅和时间,稍微作一些展开。可能有的时候展开的并不理想,因为要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但基本上都还是一种展开的状态。需要在听讲的时候,同步进入无为状态去感受,争取同步的将心场和身场融入到所讲的内容之中,从而真实地去感受《道德经》的博大精深和无穷能量。

天门常开通天路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两句短短的八个字,展开讲需要接近两小时,才能把基本的意思讲解清楚。天门是指人体与天与大宇宙外环境相连通的门户,是大门、通道、门户;“开阖”,顾名思义,是指门户的自由开启与关闭,自然地推开它或者关起来。
“能为雌乎?”天门的功能是否能成为作为“我代我生”的门户呢?能不能承担起这个任务?能不能作为“我代我生”的产门?雌:包括了雌性、母性、阴柔、生殖、处下等等意思。由于证道不离身。天门是指人体百会穴的区域,位置就在人体的头部,解剖学将这个部位称之为“进门”,进门的意思实质上与天门的意思不谋而合,不要仅仅把它理解为百会穴,而是指的百会穴这个区域。百会穴在针灸学当中只是一个点,但是天门却是一个较大的区域,它的范围比较开阔。
天门在人出生以后向后天转化的过程当中,在婴儿期过后,就会逐步地闭合,转为骨化现象,变成比较坚硬的颅骨。但是我们道德实践者可以将它修炼复归于一种软化状态,并将它重新打开,成为性体的出入通道,能量输入的通道,因而称之为“天门”。天门是体内培生性的性体系统自由入体、出体,在体内体外运动,出入体外多维空间和高维空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门户,古代就称之为“通玄之门”;特别是性体自由穿梭于太极弦两侧进行工作,实践爱民治国,积修玄德的重要门户。天门的特点和功用,一定要明白理解,再去掌握它的开阖。天门从组织结构而言人人都有,根据我对很多人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发现一般常人的天门只是一条缝隙,象线一般的缝隙;有少数人开的直径像绿豆大小;而且是曾经进行过某些与气有关的锻炼的人,才有绿豆般大小。对于一般人而言,基本上都处于一种闭合的状态,这种线形状态就是一种闭合状态,里面的流量绝对是微乎其微,在遭到很大的压力之下,可能才有一点能量渗透进去,渗透到颅内之中,而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天门对于任何人而言,在人生早期都是道德能量物质进入人体内的重要通道口,就是人体内的众生和万物所需道德能量的补给口,它是道德光炁的补充、传输、进入的一个重要门户;所以它的开启与闭合,决定着性命的健康和衰弱,以及疾病康复的机率性,是人体沟通天地非常重要的一个大门。天门应当尽量地将它展开,才有人体健康长寿的保证。

对于天门的开启,分析起来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场性的开启,另一种就是骨性的开启。场性的开启,常见于早期和初期的实践阶段中,我们在探测和检查这些修证者时,常常可以发现他们的骨头虽然没有动,但是他这里却出现了一个圆形的门户,有的像大拇指头大,有的像小酒杯口径那么大,有的像小碗口那么大。这种场性的开启,具有良好的能量灌输作用,为大量的天德光炁的进入,为性体的进出身内天地更好地服务。
场性的开启,天门直径的大小,开启的程度,一般人都会有感觉,在早期是一种压力式的感觉;当它直径开大了以后,似有一种凉风嗖嗖的感觉,好像一股凉风进入体内,透入内环境的感觉。这是它的一些特性,掌握好了,就能知道它开了,还是没有开。
天门骨性的开启,是为真性的诞生出体和更高质量的道德质元物质进入体内而使用的。而且,这种骨性的开启一般呈现出可逆性,也就是说它有一个开而复闭、软而复硬,周而复始的过程,这都属于正常。就像妇女产门的胶骨开启一样,完成了生产任务以后,自然会收缩闭合。这种软化和重复的变异,是根据先天生理变化的需求而自动进行调节的。所以,当自己身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也不要感到奇怪。闭合是为了保护大脑,开启则是为了分娩圣性和接受更多的能量,这是天门骨性开启的重要特点。骨性的开启就如同女性分娩婴儿时的胶骨打开,婴儿呱呱坠地,这也就是顺生人的普通规律,是自然生化现象。在顺生人的普通规律中,许多自然变化现象,包括生理变化,都是可以供我们实践者应当参考的。
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天元修真方法的逆返先天,不是“人代我生”,而是一种“我代我生”。人代我生与我代我生,有着天壤之别。我代我生是一种道生,一种真实不虚的道生。产门就自然地颠倒到了阳顶门。所以,老子在这里有“能为雌乎”的提问。天门的骨性开阖,它是伴生着圣婴而开,是圣性自由出入内身天下的关键所在;如果骨头不开,那么圣性就难以实质性地分娩。我们很多实践者的圣婴实际上只是场性的分娩,而不是实质性的分娩,因为天门骨没有实质性的打开。真实的高质量的圣性分娩与诞生,都会伴有颅骨的软化,天门的打开。所以天门开与合是非常自然地实现的,其所开启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是否能够承担起分娩圣婴的重大责任。

地户永闭成道体

“我代我生”是一个阳性之母的生产任务,它是历史性地降落在每一个实践者的身上,任务责任重大,事关健乾长康的真实实现。天门的开阖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每个实践者都能承担起“我代我生”的责任吗?有这个能力了吗?当然,这个问题同其它几个问题一样,只要每个《道德经》实践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体悟,才能作出最真实的回答,别人是无法替你作出这份答案的,要凭自己的实践来解答圣上提出的“能为雌乎”之问。这一问实际上囊括了从基础到高级各个阶段的真实不虚的思悟与实践,而不是走马观花、只是停留在嘴巴上的虚假不实之证。内身国的整体变化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狡猾的,它是一个寸寸见功、分分见命的真实过程。你不实践道,就不会产生真实不虚的变化。
从生理组织结构而言,天门内直接连通中脉。大家可以看看你的中脉通了没有?直径有多大?高维空间的光炁内下灌入三个丹田,直达阴跷的铁门之关;它直达身国内的灵山,通过三调纵前贯后的丹脉,覆盖整体身国的全部国境之内,四通八达,无所不到。当然,这要有个前提:如果你内部这些与它相连接的经、脉、线、库都已经基本合格,天门才能真实地打开;如果这些条件不合格,天门也难以打开。所以天门是否打开?也是我们性和命实践成果的一个检验标准。天门一旦开,天德之光就会直泻而入,弥散、灌溉在身国中的天下,滋养体内的纯阳,使身国内的众生都能共同沐浴道德的祥光,以先天质元性的物质为食粮。这些食粮的及时补充、大量的进入,必然会使身内所有众生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活力无穷,那么我们身国的健康生存也就成了必然。所以说天门的开启至关重要。无论是场性的开启还是骨性的开启,对于我们内环境的众生而言,都是仰望之至,期盼之至了,是体内众生所共同的良好祈愿。就像世间的老百姓跪地求天一样,希望天降甘露。我们体内的众灵也是在这样地期盼着你能尽快地打开天门,去承接道德自然的物质能量。

  我们看看社会中的众生,普遍是在度过婴儿期的最后先天状态以后,体内生活的阴阳两极就自然分开,所以大小便这些东西就顺着而下流,精和血也就开始奔腾和泄露,就像江河决了堤一样,难以收敛,而且还会造起因来。常人的天门因骨化而封闭,从此天门永闭,地户却大开,阳炁天天都在耗损消失,阴气却又天天增长,整体性地顺着人生的下行之路奔跑不息,很可怜地一直沿着消亡之路下滑,而且是继续不断的造下新的业力,背着许多沉重的包袱,脚步难以停下来。 

天门闭合以后,也就从此与天德隔绝、远离了,心身整体就成为一种封闭的状态。在婴儿时期能自动获得先天能量的渠道,从此也就再没有了,在这以后的生命历程中,也只能仅仅靠水谷之气来养性延命,所有众生的能量补充,从此降低到了长期、持久的那种低活能的状态之中。就此而言,众生是长期处在饥饿的状态之中,她们本性的能量也就日渐地耗损,灵光日渐转昧,就像十五的月亮过了以后光明日渐地减少,进而就成为残缺的月牙了,最后就是一抹黑了。天门关闭以后,从此体内众生的活力也就逐年减弱,难以承担起支撑人的形体器官的功能需要,难以维护体内各种器官的正常运转。再加上世人不明因果规律,不认识身国中的众生,还用大量的七情六欲活动,去加害于自己体内的众生,而从不知道真正地养生济身。生活中的众生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可以说是久困难奈呀!难以摆脱这种饥饿、这种贫困、这种极其苦难的日子,没有哪一个不期盼着早日冲破这种生活的封闭,没有哪一个众生不期盼早日获得解脱和自由!
我们不知道身内的众生在想什么?在如何工作?是如何对待她们的?我们之中又有谁每天都在关心她们?扪心问一问自己,我今天是否虐待了体内的众生?又有谁真心地去主动关怀过身国内的众生呢?可以说没有!世人大都是自我折腾,用七情六欲超负荷地折腾、虐待体内的众生,被一颗阴我心的昏君所误,被私心己欲所迷,一直拖到命归黄泉才会罢休,才会使她们获得解脱。

窥破阴阳明造化

我们修证者就要窥破阴阳,明晓造化之理,涤阴增阳,制服心猿,制服住心阴,持正觉正念而锁意马,建立真意制服住妄意。修真者应当是圣心临蒞内身心国,道德布施内家国天下,在内家园中好好地当一个园丁,当一个国王,自己管好自己的身国。要以身国众生之心为心,急身国众生之所急,忧身国众生之所忧,自觉地逆返而修。以天门常开与天德相融,来收聚先天真炁;闭地户,锁阳关,节约能源少失散。一旦蓄之炁满,光足了,性也足了,那么肯定就会像锅里煮水一样,水沸腾起来了,不就很容易地冲开锅盖了吗?当阳气腾腾于内景之中,充满于三田,中脉节节畅通,天门也就会不通自开;一旦天门敞开,我们的初级培生性体,就可以自由地出入其间,冲破太极弦,自由地驰骋于多维空间之中,连通天心,连接地心,与众生连其心,这样就能积聚日月的精华;在外能得到众生的广助,在内也能得到众生的支持,将甘霖广施于内众生,内众生的心必然皈依而动,众志成城,得道多助嘛!如此,大药可产,圣婴可育,怀胎数足,一朝生育,圣婴分娩出天门,普天同贺,万众欢腾。从此就容易迈入自由王国之中,这就是“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的圆满解答。
要圆满地解答“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个问题,必须要做到圣心临蒞内身国,道德布施内家园,要真实不虚地实践以身国的众生之心为己心,急身国众生之所急,忧身国众生之所忧,自觉、刻苦、持之以恒地逆返而修。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是先放一放等以后有机会再说。想一想我们体内的众生吧,好可怜哪!她们都好像在坐牢啊!她们在期盼、在等待!为什么说这个形身是狱?这是一个庞大的监狱,你开了她们不就自由了吗?不就获得能量了吗?我们的天门不开,所有的穴位不开通,你已经把她们闷得快窒息了。难道因为她们看不见,我们就能于此忍心吗?就这么狠心地虐待自己体内的众生吗?这个问题,希望已经蹉跎了十来年的实践者好好地问一问自己,借这个机会好好地归纳总结一下,你真的有善心吗?真的有仁德之心吗?如果真的是有善心,有仁德之心,你就不会懈怠,你也不会泼皮;就不会朝三暮四,也就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就会专心致志地去实践。说没有时间其实是借口,过来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时间就像海绵当中的水,你不去挤它,它是永远出不来的;但是,海绵中的水放在那里你不挤它,它就会自然地蒸发消失了。想一想这个道理。我们这些年中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为什么要去浪费呢?原来都是一颗阴我心在障蔽着自己的正见、正觉呀!这才使我们懈怠,才使我们懒惰,才使我们对身内众生的疾苦不闻不问,才使我们像一个大贪污犯一样,对民情置若罔闻!才使自己以官僚的作风对待体内民生的疾苦,虐待那些体内的众灵众生!

 该是清醒的时候了,是该用圣人之心临蒞我们内身家国的关键时刻了,该是将阴我心置换为圣人心的时候了。我们反观去想一想吧,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自己体内众生嗷嗷待哺的状态吧!去看一看那些灾重灾困地区的百姓期盼着粮食的到来那种惨痛景象吧,不就是我们体内众生的真实写照吗?观之于外而知身,观之于物而知身,我们看电视,看新闻,看社会,难道没有看见过吗?那为什么不反过来逆推地想一想我们自己体内的众生呢?在这里我只是替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众生疾呼!希望每个人都能关爱、善待自己内身的众生。

泱泱大国万民喜

解读到这里,看起来已经完整了,其实不然,我们的身国乃是一个泱泱大国,国门虽然是一统,出口口岸却很多。其中这些门户各有特色,各有其职,都应该打开加以运用。如印堂作为性光之门,膻中作为气道之门,肚脐眼儿又为性阕之门,这些都得打开,外丹脉线的交通都要通过这些门户连接。连接一旦建立起来,对外联系的渠道一旦畅通,那么我们生活之中所需的各种不同品质、不同特性的天德之光,就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体内,直接分布在急需要的地方,来滋养我们体内的众生,解救我们体内嗷嗷待哺的众生。所以,既要注意到上面这个重要的我代我生的产门,更要注意我们身体这个大国与外部空间的一些特殊联系口岸,使它们能够承担起这个职责,顺利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生活当中有众生百亿之多,有千家万户,国舍家舍林立,就像大城市一样,楼房就像水泥森林,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门。
我们虽然说了得其一万事毕,有了头顶的天门,很多事情就可以在一统之下完成。但我们的主观意识如果不关注到千家万户,不关注众生的门户;或者对这个朴实的道理不知不晓,那就可能顾此失彼,也可能与那个大系统论失之交臂。而应当在明晓全面理义的同时,明白人体中所有的后天组织和器官。凡是其中具有先天众生的地方,都有天门存在,其差别只是门户各有大小,建筑风格不同而已。有的是小小圆圆的大门,有的是八角形的门,有的是菱形的门,有的是锥形的门,有的是不规则形的门,只是各个风格不同而已。但是,无论何种形状,这个门都是存在的,门里面都有很多众生,都在那里积聚生息。在天门没有开启之前,它们都处在一种低能量补充的状态,而消耗却占据主导地位的状态。体内的所有众生都是先天性质的,而不是后天性质的。他们只能从我们所吃的五谷杂粮当中分解出来的先天物质中得到滋养,而我们所食用进来的食物里面所含的先天光炁,都是微乎其微的,很难全面、整体的被体内所吸收转化,分布给体内所有的众生。这个小小的内环境当中,幸亏还有水分的存在,幸亏水的理气结合性、亲和力非常高,能够补充一部分炁进入体内大国之中。普通人六七天不吃饭还能咬牙顶得过去,但要让他七天滴水不进的话,那可就坚持不住了。但是与自然辟谷者又有不同,他能在很长时间不进食物不进水,而他体内的水分照样充沛,不会产生脱水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道理以前我们都分析过,举一反三的想一想也就容易掌握了。
我们对体内所有众生的天门要加以关注,要予以关怀。根据修真生理的大系统理论,我们人体内身国的主干是五脏;在五脏之中,心又是一重天的的核心。我们体内的天心降下心液,又与体内地户升腾起来的水中真火相结合,这是产生先天质元变化的重要指标。

紫微星君方寸坐

我们的心场对应外部大天空这一重天的核心,就是指的北极紫微这个区域,是指的北极星。既然有这一颗星对应到我们心里的星,自然也就相应了。为什么我们所观到的心只有七个窍?称之为“七窍玲珑心”,而不叫九窍、八窍、五窍、六窍呢?因为我们的身形是整个自然的缩影。北极星居于紫微宫中,就像人心居于方寸之地一样。我们心身内所有天门的枢纽,开关就在心中;心可以说是人一生阴阳动静变化的祖宗,是主持开关。我们内身国中的众多活动,阴阳变化的开闭都在这里面。那么这个天门是指那儿呢?我们心场的天门是指的紫微宫,是这个七斗。大家都知道有七斗,但是真正证到她暗含的那两颗辅星的还不多。这两颗辅星实际上就是两扇门,就是我们心腹之门,也称之为左宿、右弼这两个暗翼。“紫微”就是指的心。而“宫”呢,就是指的中,指的这个虚。我们身国的先天心窍如果能够打开,保持一种空静、柔弱的状态,懂得这个道,让真人当家作主,让圣心君临内天下,来应对一切后天转先天的所有事物,当好真君主,无心无念动。当静的时候就静下来,以无来应静,天门的开合也就是自然无为的一个妙道了。当圣心内照圆明周彻、了无一处的时候,没有遗漏,自来而应,把握住不要阴胜于阳,不使那个欲情害于信,不被物欲所蒙蔽,不随物欲所牵转,信也就稳定了,就不会有动乱发生,炁也就很容易驾驭而不容易迷失。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内天下就必然安祥。

  认识到心是身中之国的皇室,是皇室重地,其中有七重殿门,故称之为七窍,都应该打开。只有七窍全开,我们的圣心才能自由地出入其间。心中的天门一开,七门俱开,这时候阴我也就宾服称臣了,它也就知道乖乖地颂圣经了。虽然时常会出现一些颠倒的事,阴我会想重夺圣位,但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时我们进入七窍玲珑心殿中看一看,其实已是殿非殿了。我们应望通读思意,那真是“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只是有四壁窗户而已。而我们的心室之中,心舍内的皇室,无窗、无桌、无椅,也没有床单,纤尘无染,不染点尘,真是无镜亦无台啊!这个时候才能感悟到吾登台后,三宝在其间:“一曰勤,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细窥之,三毛深植,此毛与此心,与天地同时而生。详察之,三毛震颤之间,蓬荜生辉,尘纷尽解,揣锐无踪。原来此毛是先天道生之至宝,中,可净心尘而无纷锐;上,可驱天际浮云;下,可除境内阴霾。圣心身居陋室,仗此三宝以无为治理内天下,故有“百姓皆谓我自然”之说。圣心在此七门中出入无间,下可深入山间僻壤,体恤民情,访察身国众生疾苦。上可仰观天文,知宇宙气运,感格道运而印,从而使治国方略高度符合自然气运周转的总规律,不离不弃,不左不右,不偏不执,不急不缓,万事用中,为而不执,作而不迷。自然身国内天下中天清地宁,法雨时施,甘霖普降,民泰国安而永保太平。

我们再看肝、脾、肺、肾四大开国的重臣,它们乃是身国的元勋,心身内天下的元勋,在她们各自的门扉开启以后,就时常可来此陋室之内,欢聚一堂,同修道德,共商国事,以临内天下。在此不妨跟大家提及一下,《西游记》里的这一段不知大家解读过没有,虽然没有《道德经》所阐述的这么深,但它基本上把这个意思表明了。孙猴王进入水帘洞,里面有石桌、石椅;孙大圣下面有四大马猴,实际上指的就是五脏之神,也可以说是心猿意马。我们心里的七窍一开,就应当把握住步步跟进,同时将其它四脏的天门先行打开,并突破它,使我们心身内天下各个民族、各个系统的先天主人,都能够尽快出来各司其职,使所有的后天系统都臣服于先天,服从于先天,这样就能顺利地带领五大系统共侍圣心,进而同心共德,将天德地慈的无量光明,带给我们身国中的所有众生,共同沐浴道光德气,共同建设先天无尘的道境身国,这才是最高的目的。什么是修性炼命?就是这样的性命再造实践。

圣君蒞临身一统

“天门”其实就是后天组织器官为众生准备的一种出入门户。我们生活之中这种天门有万千之数,所有这些大小天门,所有不同风格的天门,全部都打开之日,那才是身国中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获得初步解脱之时;当然还只是初步解脱。因为你虽然把这些门都打开了,但还只是组织结构上的一种变化,是一种封闭状态的开放,所以还只能说它是初步的解脱。我们身国中的众生得到了初步解脱以后,也就是一个石破天惊哟!因为有了初步解脱,再加上本身有圣心临蒞统帅身国,身国中的归道与合真也就指日可待了;身国中的万物顿时获得解放时的那种法喜法乐、万众同心、普天同庆的欢乐,那是通俗言语所无法能写,无法表述尽的。五六十岁的人都有经历过刚解放时的那种喜悦欢乐,那种精神的解脱,那种对党、对毛主席领导下换得人民得天下的那种感激之情,那真是一呼百应,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那是百姓刚刚获得解放、获得解脱的心情,作为长期受苦难熬煎的普通百姓,它们有深切的体会,更何况是我们内部的大批众生。我们如果能将它们一旦解脱出来,使他们都能处在众心皈依的状态,必然会自然地产生。我们继续保持圣心内治的状态,使体内的众生整体道归,齐心协力地再造我们这个内身国,改造我们身国所有的机器零部件,把心肝脾肾肺,五脏六腑三焦,骨骼血管神经,全部向道性转化,不就指日可待了吗?所谓的“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就不会太难;难是难在我们体内的众生没有获得解放,它们还在各自为政,处在一种阴阳拉锯战状况,它们并没有万众一心地往同一个目标前进,而是生的望生,死的望死,总是南辕北辙地进行工作。如果我们实现了石破天惊的身国中众生的初步解脱,那么那种喜那种乐真是难以言表。这些还是留待得者自得而自娱自乐吧!等着大家自己去体会吧!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实践,这种感觉会来到我们内天下的,身国之中的千家万户,万户千家,家家户户的天门都能打开的话,而且没有一丝迷糊的时候,那就是德雨普施、众生共同沐浴在道德天光中的那一天,也就是身国内天下怡然自得地进入德治天下的状态,从而实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真实妙意,那才是“其德乃真”啊!而不是我们现在只是“道之华”的这种所谓修身表面的一些变化。只有产生了真实的变化,只有达到一种上德的状态,那才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妙境。在这种状态下,一国众生皆一心,们对我们的圣心会感恩戴德,它们也就会很自然地同它们对我们的圣心会感恩戴德,它们也就会很自然地同修道德,利益众生。

  万民同庆享太平

看看我们解放初期那一段时间,不也是一种万民一心吗?一个抗美援朝战争,有多少父母义无返顾地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前线,从而在开国初期最困难的那种情况下,打赢了那一场正义战争,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少有先例的以弱胜强、以正胜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这是因为全国人民对党、对毛主席的那种发自内心真挚的热爱,获得解放后的那种赤诚奉献精神,才使全国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修真实践者,只待自已内环境实现了解脱众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后,内环境中的众生也都会同心同德,从而产生无穷的力量。由此所发挥的速度,也必然步入内治天下的圣境之中,身国里的众生都会从一心而化为无心合道。那个时候再来读读《道德经》,保证它们一个个都会摇头晃脑地说:“写得妙!”当然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因为还没有感觉到老祖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壮丽的圣境图画,一幅人间的仙境。当我们自己内环境步入道治天下圣境以后,身国的众生都会以化心为务,以合道为任,这时我们身国的众生就会自然地实践无知无欲。为什么呢?因为体内的众生皆化为真性,化为上善无争,化为不自生而长生,外其身而身存;家家户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身狱成空。身国内的众生虽仍然生存于形身之内,但是它们已经处在一种仙境之中,身国在它们的共同努力建设下,与多维时空、高维时空的境况毫无差异,身国内的所有众生都各尽所能,而且实现了按需分配,从而安居乐业,天下大同。这个真实的无欲之境就是道统的一体化,必然会三界同庆。只有完成了性命实践工程的再造过程,只有体内众生、众因步入到万众无业的时候,才可能真实不虚地实现性命的大乘境界。
解读至此,心中流露出几句俚言俗语:“贫道糊涂,无窍可通。历世积蓄绝无多,精粮五千可盈握;百世劫难谷未朽,化生亿万不动柯。置换心君任尔取,天门开阖可搬箩;解得身国万民馁,脱胎换骨返大罗。”谨以此作为对此句解读的结束语,献给大家。

真明白时达道境

接着解读下一句“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前一句老子指出了上乘的命体变化,对性命深层次的再造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告戒后来的实践者,要高度重视性命合一地整体修证道德。来到这一句,则明确地强调了,性和命高层次的道德逆返转化,所产生的生理生化效应和物理能量,对真正认识宇宙自然和万事万物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力。
明,这个字的象意是太阳和月亮的光合一为明,阳光和阴光合一为明。明即是光,光也即是能量是光能。日月的光辉朗照世间万物,将光芒洒向万物众生,将光中的能量无私地施舍于万物,滋养万物。这种光能不论是刚阳

 

第十一章玄中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讲解:

(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这是第一句。
《道德经》第十一章阐述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也是无比深奥的道理。大道至简至易。道用的特性就是处虚、处无,简和易、虚和空,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是对于实践者来说,就应该尽早知道。世人是因为人心重实,难以观空,因为他们只重实体,只重眼睛所看到的物质,所以常常是取实,不知取虚,不觉取虚;就像鱼在水里面一样,就像人生活在空气的环境中一样,就难以感觉到其中的道味。老子在这一章当中,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信手拈来什么呢?拈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的三类器物:车、器、室,揭示出了大道至简至易,取虚取空的真常妙用之理。这的确是一种真常妙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车、器、室,可以说二十四小时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过。在圣人的眼中,在老子的心目中,这三样东西处处可以见到。
这一章以三个自然段,对车、器、室进行了精妙的剖析,从而揭示出道用阴阳、道用虚实的奥妙无方;概括起来而言,揭示了三点:万事之总,皆阅一孔;千事之用,皆在一中;百事之根,皆出一门。我们如果能够掌握观察事物的这三项基本原则,进道就不难,证道也就并不遥远了。根据老子对这一章信手拈来的三件物品的分析,再次证明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道妙,事事皆有道窍,物物皆有道情。只有破了其中某一点,徼和妙都在其中,关键是要掌握它,掌握认识它的这些方法。

  “万事之总,皆曰一孔”,孔中是什么?孔中是0,是虚,是无,是中。“千事之用,皆在一中”,每逢一件事,都要用“中”去掂量一下,分析一下,鉴别一下。 “百事之根,皆出一门”,门在哪?在心灵。把握住心灵之门。心灵之门是个正门,不是旁门,也不是后门,更不是歪门。把这三项原则掌握了,学会了万事之总,皆阅一孔;千事之用,皆在一中;百事之根,皆出一门,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心起动念之间,眼见物品观察之中,都用这三项基本原则进行分析,进行鉴别,分清是道是德,是凡还是俗?那么我们对道的体用和认识,也就会逐步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在此对三十没有做出更详细的解释。三十是指的什么呢?是对周天度数的启用。其实三十是个非常重要的数,一定要把它破掉,并且要掌握好。象、数、理、气这三者,第二位就是数,要学会掌握它。因为它是经过上仰观天文,下俯察地理,中又用于人世而得出的天道之数,这是圣人取道之理而应世的一种普遍法则。
古代众多的发明创造,其实都源于观天之道,而用之于物;观物之道,而用之于身。大道一气动而化为阴阳,太极阴阳又一分为二,一和二之间,已经进入了数的领域,但还处在无的状态,还没有进入到数变的状态。一分为二的法则,也就是宇宙时空规律,就是时空规律的一种特殊变化。这是时间和空间的两个概念。学习到这一章,我们要上升到理论去认识,就是要超越我们三维思维的水平,超越我们在三维空间所学的知识,以及用这种知识去观察事物的那种智识状态,从而要跳出这种状态。怎么跳出来?就从三十辐的三十上就可以跳出来。

法天象地循圆轨

时间和空间规律的变化怎么样度量呢?时空的变化规律,我们的祖先早已经探索出来了,并且穷通了它。时空的规律变化,它是遵循着三百六十度的周期模式和空间百分比的变化规律。没有学过几何学的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道动初始化为阴阳,一进入阴阳后,它就有动势,就在运动。这种运动是怎样一个普遍规律呢?就是沿着圆的圆周,周而复始地在运转;此种运动又是三百六十度的周期模式,将空间和时间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一种变化的规律。例如:大家都看到过三百六十度圆周的太极阴阳图,阳鱼和阴鱼各占一百八十度,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三百六十度,这是一种平分阴阳。
老子在这里借用了车轮的三十辐,我们看看三十平分三百六十度,刚好是十二等份,即十二平分三百六十度之数;十二数中又含有月、天、年之数的总规律。由于它隐含在三十后面,所以我们直接去看三十辐,有时候就看不出来。但是真正实践丹道的人,经过师传师承的人,他就知道这个数后面藏着一个奥秘:将它乘以十二,刚好等于三百六十度,也就是变化一个周天的度数;无论是小周天的度数,还是大周天的度数,都包含在其中。可以说这些变化规律,都在十二这个数里面。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天中又有十二个时辰;人体上又刚好是十二条经络。这些数都是根据三十将三百六十度进行分割后,而得出的一个度数。
古代在发明车轮的时候,就将天运自然的大道模式,象天法地地悄然浓注在小小的车轮之中,只是常人难以窥见其中的道理,不能识别其中的道妙而已。老子在这里就是以数来揭示道三百六十度周天的数学模式解。老子在其他地方也曾经讲过:“一度循轨,不变其故,不易其常;放准循绳,曲因其直,直因其常。”在读到“三十辐”这一句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地将三十淡淡地放过,一定要悟进去,参进去;否则会丢掉这一段的灵魂,丧失很多的东西。
三十辐中的“辐”,是指车轮的幅条。车轮中的虚孔,它是由三十根辐条与圆孔而共同构成的一个轂的小圆周。一定要注意它是一个圆周,再根据上面我所阐述的三百六十度,去领悟其中的内涵。轂的孔再小,它也是三百六十度。掌握了这个特性,再看看车轮外沿的大圆周,它再大也是三百六十度,而且是与中央这个小轂的圆周相互对应,相辅相承。可以说没有内在心里面小圆周的方寸之圆,也就没有外面的大圆。无论是以天地为圆,还是以我们的任督二脉为圆,离开了三十辐共一轂的轂,也就失去了外在的大圆。无论是体中小周天、大周天的圆,还是化合在自然天地之中的更大的外周天,可以说“共一轂”都巧妙地将内周天的度数与外周天的度数,小周天的度数与大周天的度数,这些天人之秘,全部都集约在“共一轂”三个字当中。只是自古迄今以来,许多解读者未能身临其境,所以难以明晓这其中的三昧而已。

  共毂河车中心空

我们中华道德文化,可以说处处都是道妙,要凭一颗圣心,才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解析。就用自己的心来印证一下“三十辐共一轂”,体会一下三百六十度的周天之数,体验一下数理的方法论,体证时间和空间合一的动态尺度及其理数规律,并能把它掌握住。因为这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我们从前没有突出性提示过的,没上升到理论上来讲解的一个数值方面的原理。虽然我们讲到了小周天、大周天的运行,但是运用周天度数之理,从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上去破心、去共轂,这方面没有引证过更多的内容。现在借讲解《道德经》的机会,如果体会好了这一段话,很可能你的性和命就会产生一次质的飞跃,而且是很典型的层次上的质变过程。
三百六十度周天之数的数理方法论,我们要注意到:她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紧密合一的动态尺度,这个动态尺度的理数规律性极其重要。道德文化的理气科学和理形科学当中,可以说无所不在地都在运用着动态尺度的解析方法,一度循轨的解析方法,同样是破身国之迷和宇宙之迷的一把金钥匙。大家都反复地在说要静呀、静呀,心里要安静、安静、再安静,可以说把静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上去认识,对不对呢?对。心中的静和外在的动,和我们周天的动,是一对完美的结合,一动一静才是变化之道。需要整体把握心里面的静和身中车轮圆周三百六十度周天的动,要把两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丢失了任何一头,就像车轮一样,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天,大自然的环境基本上是这样。在我们人体上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轂;人体身国里的一切,都与天道是相呼相应的。人身周天的变化,也就自然与天地的周天变化是同气相求、相同相应的。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形成了一个圆周,叫什么?叫黄道。社会上人们常常办好事要挑一个黄道吉日,黄道实际上指的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三百六十度。任何一个圆都有度,是由众多的点连成线构成的。在黄道的圆周上,正好构成了二十四个特殊点,也就是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用二除,分阴分阳,刚好是十二个月。每天又有十二个时辰。我们体内又有十二条经络,而且还可以分阴分阳,称之为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又分为六阴六阳。十二个时辰再一分,分成白昼与黑夜。在这些阴阳中,其中的时间与空间,自然与人体,可以说全都被归纳在圆周律的动态中,这可是个真正的动态。
“一度轨迹,循轨之中。”一度循轨,就是说再小的度数,我们得其一。这个一取得了,这个气、这个光取得了,在它的运作过程中,必然是遵循着圆周之轨在运行变化,从而运转不息。解释到这里,“三十辐共一轂”,可以说就是修真者“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的奥秘所在,动静都包含在其中;体内的小周天、大周天一炁周流的火候、法度都在其中,就看我们如何去理解好这个圆周?你对体内任脉、督脉能了解多少,从你心里发出光的强弱,透出来的能量多少,就能够形成多少光辐?这里面可能很多人现在还是轂不成轂、能不成能、辐不成辐,怎么办?首先要在理论上掌握它,从基础结构上掌握生命之体,以心作为“能”的中央,要使心尽快的空,将督脉、任脉作为我们生命之能的边,要尽快通。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心与能这个辐条的变逆。
我们可以将古代的车轮与现代的汽车轮比较一下,便可以看出,人类智慧虽然不是在直接去顿悟自然大道,但是智中所含慧性所创造的成果,却与道非常地接近。汽车轮胎为什么不采取三十幅,而采取了面的方式,整体地与车轮外周结合成一个整体,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内证当中一定要实践变化的一个过程:即由点至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最后无辐而辐,没有一根辐条,变成了一个整体,这才是“三十辐共一轂”比较理想的状态。再看看车轮的外周边,古代造车用的是木头,冶铜以后开始包铜,炼铁产生以后开始包铁,都是为了增加它的耐磨性,延长它的寿命。现在车轮进化到了用橡胶做外胎,采用内胎,内胎里面充的是什么?充的是气。如果我们身体内进化到了现代汽车轮胎的状态,那倒是比较理想的,那样就意味着任脉和督脉里充满了气呀!如果气的压力相当高,那么生命力肯定也就极其旺盛,从而摆脱原来那个状态。

  我们对自己体内的内证,对内天下的实践状态,可以高度地结合“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其无,是指的车轮中央的虚中之妙,这是个主要的。轂,就是这个轴承的中心小圆孔,它具有无的特性,合乎道的法则,圆成虚中,而又能在质能的作用力之下,周天运转不息。在古代车的质能,来自于牛、马或者人;在现代车的动力是发动机通过燃气、汽油、柴油、电来产生质能,使车运转不息。无论那种质能推动车轮,都只有当车轮具有虚心、无心、一窍,并且又同时具备周圆之时,才能以无驭有,以无为用,实现虚实相通,阴阳合一。动是基础,特别要重视轮子,它就是供给我们在运动当中使用的,如果它一静,它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要抓住既有中央的静,也有周边的动,一体两面,一体两用,阴阳合一。

内静外动体两用

车轮的用虚、用空、用无的奥妙,关键是无心,也就是中央心的空,妙就妙在车轮车轂本身中心的虚而不实,它本身是空的,需要靠另外的实轂来充起来。圆孔又有三百六十度的周天之数。车轮本身之所以能产生大用,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本身的无心,而且圆周为用。这也就是车轮本身的“玄之又玄”和“众妙之门”所在之地,和它所包含的甚深的自然哲理。车轂的中、空、无与外周圆两个特性,一个无无,一个具有圆周性,高度符合大道三百六十度的周天数学结构全息的特性,“一度循轨”全在其中,是在这个前提之下的“当其无”,也就是车轂的无中生有、有中用无的虚中之理。
车轮心中、虚中之孔,它虽然非常渺小,但其中所含的道理却是极为精妙。道本来就是一个虚空,虚空运用在车轂当中,就能够生实;顺着凡,也就是生实,也就是有无相应、虚实互通,其心空无,周圆循轨。当事物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的时候,也就比较深妙了,有很深的道妙在里面。这个妙理在我们体内,也是非常容易求证得来的。
车轮看起来用的是有,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有,轮胎皮的好坏,充气质量的大小等外在表象,而甚少注意到它里面用的是无。一个车轮的道理,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中客观存在着的显与隐、有与无、虚与实、动与静之间相辅相成的大道之理。我们解读“当其无”,不仅仅要注意掌握心中的空、虚、无,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循轨归圆”的道理。
“循轨归圆”之理,是说车轮等万物的运动轨迹,一定是循着三百六十度的圆周进行变化,只有整体地把握了这两大关键,才能破以无为来主宰有为的法度。我们每一个在体内进行性命再造的实验者的实践过程中,小周天、大周天自然运转的关键道理,与车辐的理论是相通的。我们的人心,就是身心之车的车轂,人心的无为转变,心无其心,形无其形,心的无无其无,心的空无所空,心的有静有动,循轨归圆;“当其无”,而且圆润无碍;不仅要空,而且要圆,要润泽光明,这样才能自然地产生出现周天河车的运动。
这个“有车之用”,车轮的轂空孔窍距车轮的中心位置,是主宰和控制车轮的运行,是车轮和车体具有移动性的枢纽核心,它才是车体能载物移动的灵魂所在。而车厢的空又是使车具有装载性和可乘性的一个空间,这两大空的关键,是前面轮轂中心的轂空,没有这个空,再漂亮的车厢也不可能实现动态的运动,循轨归圆也就没办法实现。这两大中空的合理运用,才使车具有可以使用的价值。

循轨归圆道器成

“有车之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无心、中空、虚无,但是由于其中的关键特点是动中之用,因而道的三百六十度的周天数理圆润的特性,就上升到了相当关键的位置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是对修心高标准的要求,而不是死板板地修,只是辨识阴阳的那种空修,要达到圆润的特性。怎么样去圆?我们修心修空心、修无心,是否符合圆润的特性?是否符合分度的、分度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分为三十辐,分为六十辐,分为三百六十辐。这个分度性存在着一个非常强的特点,所以这三者不可轻易地分离开。这是道的变化运动特性当中,无论是顺动还是逆动的大法则,也是天人之秘的所在。

  “有车之用”的关键是车轮,车轮的关键就是轴的中空和圆润周天的循轨。车轮的道学原理,如果人类真正地能够破译它,整个世界将会为之改观。从一个车轮圆形的圆心,分析车的当中之理,可以参破很多东西。车轮都是圆形的,要破哪一点呢?还是在于破中央心的这一点,这个秘密其实就在轴上,在中心的轴上。几千年以来,我们人类的轴心还处在用实而没有用空、没有用虚的状态,因而人类形身这个承载道德的工具,始终难以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看看显态社会现实中,无论是飞机发动机的轴,还是汽车轮胎的轴,还是发动机的轴,虽然从木质的进步到钢质的,但这个轴始终没有进入“有”的特定物质领域,沒有眼睛可见的任何物质领域,可以用来填补在三十辐共一轂的空毂虚孔中,从来也沒有任何后天的东西占据、取代这个先天的位置,所以也就成为难以制造出在运动速度、运动特性方面,根本性的摆脱后天制约的前提。

现在制造的飞机和航天飞机,在进入轂的当中都是用的有形物质,没有采用无形的物质。如果这个方面运用了无形的物质,那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像某些星球的智慧生命,他们完成了这个变化,完成了这个课题的超越,所以他们的飞行器都呈现为圆形,而且中间是空体。它所充实的并不是实体,轂里面也一定是虚体,所以它才具有超光速的、自由穿越时空屏障的效能,能够自由地翱翔在宇宙空间之中。

(二)

“埏埴爲器,當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用细粘土与水搅拌和匀,抟揉泥土而制成物器之坯,再经窖火烧制,即成中空外实的陶器和瓷器。凡是器皿之类的用具物器,皆有壁有底有口,周边为实,中间空虚,只有此中间的虚空,才可以盛物装东西,此乃器之用空。埏埴为器的过程,是人类效法道生万物原理的简朴应用。
道生一炁化阴阳,重浊下沉而为器;清阳上升而为炁。器为实而炁为虚,阴阳虚实为用,天地万物形成。道之生万物以虚为用,人之为物以实为用。虽然以实为用,埏埴为器,却仍不离大道之理,最终仍然用虚不用实。但人们却又常被实相所迷而不觉,单纯追求浮华外表“实”的美而弃“虚”于不顾,用虚却不重虚,只在实上下功夫。人类在阴我心意识中欲念私心的蒙蔽下,不识道的无为造化真妙用,用“虚”反求“实”之华而弃“虚”之本。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无处不在。
万物的真正“有用”之处,其实都在这个“当其无”之中。万物本身都具有“当其有”和“当其无”,万物都处在虚和实这个双重结构内组成,依据道光德能虚中的特性,我们不难明白,虚内、无内的道光德能含量是最饱和、最易富集、最易升华转换变化的空间和区域。实内、有内的道光德能虽然同样存在,但是其中的含量、运动性和变化的能动性,与虚和无的空间相比较,则相对差得多。这是一个普遍的自然规律。
人类所制作的物器,其中的制作过程虽然都出自匠人之手,但是制作中的基本法则并不会逃离道理的妙用,都被自然地囊括在这些基本法则之中。道生万物,造化阴阳,诞生万物,以无为用。这是普遍的法则,遵之者吉,顺之者昌。道的造化、大自然的造物,以无为心,以空为用。仰看宇宙空间,看似无体又无物,但这个虚和空内却充满着道光德能,就是它才造化出天下万物的千奇百态,犹如鬼斧神工一般埏埴以为器,抟泥丸以为星球,撒埴球以布星河。“当其无”而妙化无穷,诞生万物于虚中空内而巧妙安排,运灵炁以催运而井然有序。这就是道以宇宙为器,用虚、用空造化万物之妙。
人类几千年以来,虽然不自觉或者自觉地遵循着自然物用这些特性,但是迄今为止,还远远未能真正进入这个虚内和空中,进行全面的实践和应用。没有认识这个虚中和空内的道光德能物质,这也就制约着人类真正效法道的造化功能。人类为什么不能真正进入万物的虚内和中空?道光德能本身在呼唤着人类:“我的自然特性,只有你们在自己的心和身中实践体悟到了以后,才能在万物中窥见我的真面貌!人类只有心灵道德的复归,才能真正认识道德的无所不在!否则,必然是缘木求鱼而不可得。”

 我们的祖先,早就以身体为试验室,以命为“埴”,通过对命体百炼精钢绕指柔的长期“埏埴”,体悟、灵悟出道德对性和命的陶冶造化之功。他们运用道光德能来埏埴命体以为道器,运用道德再造性命,修炼心的“当其无”和身的“当其无”,从而陶冶产生出合道的“有埴器之用也”的圣人、至人和真人。

性命双修之道,贵在识得命体的“当其无”;重视命体的“当其无”所在;牢把握住“当其无”这个“黑”。用道光德能再造这个黑,使身内所有“当其无”由黑转为光明合道。并且将道光德能充满其中,促使其中的质元、体元、物元全面系统地向天地、宇宙、无为自然的道性同步逆转化合。并且在“当其无”中全面转化完成这些过程后,当所有体内的“当其无”都能承载高能量的道德之光以后,运用道光其无所不化的作用力,渗透于凡身之器,使凡身、凡体之器,全面向道体、道器转化。在生命再造工程中,不仅使还虚合道功成,还应当光化、炁化道器,粉碎虚空,化无全真。
“鑿戶牖,當其无,有室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凿户牖。凿,穿物使通,称之为凿。古代指穿透木间使透。户,单扇之门称之户,双开之门扇称为门。牖:指窗户,凿穿墙壁开窗。古代先祖有巢氏以木造室,取代巢穴之居,故有凿木为门窗之义。后世又以砖瓦土屋,替代了以木造屋。门窗独立制作为用。
房屋只有开凿门户,使内部的小空间与外环境的大空间在虚、在空的状态环境中相连接、相沟通,才具有居室的作用。窗纳清新吐故浊,门迎生炁承光明。凿户牖开门窗的意义,在于通风透气、采光利生。门和窗是室联接天地内外,采集日月光明的关口和通路,只有既有内在的“当其无”,同时又能联接外部“当其无”的建筑物,才能称其为居室,才可以作为居室使用。有门有窗的建筑物才能称之为居宅房室,室中经过门户将内部的虚空与外部的虚空相连接,人们才能得以顺利出入,同时生炁才能经大门顺利进入,浊气经对流排出。当然,进入大门的是生炁还是煞气,还必需按照理炁与理形学说结合房主的场性而综合分析判断。应参阅外环境学经慧观而定。窗户连接内部“当其无”的虚空和外环境“当其无”的虚空,室内与室外的空气才能得以流通,阳光才能进入居室采光朗照室内。居室房屋中只有具备 “当其无”的空虚条件,人们才能摆设家俱得以居住,在“当其无”的环境中起居坐卧,抵御寒暑,遮风挡雨,只有这种内外的“当其无”通过户牖相连接的房屋才能发挥居室的作用和功效。
世人只知房屋有墙有顶可以安身,可以用来遮风挡雨,有门有窗可以方便出入和通风换气以及采光之理。却并没有深悟宅室虚中之理,不知道“当其无”的虚空之道。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看似进步,古之木房土屋,已变化为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大廈。城市变成了钢筋水泥“森林”。人类的居住条件从“有”的角度来看,似乎是日益优越,人们用智识全力追求住宅外在的富丽豪华,居室装饰华表的排场阔气,在当其“有”上倾注大量财力和精力,却甚少关注“当其无”中的炁场作用力对生命健康的作用和影响。例如,现在众多的房地产商为了追求利润回报,设计的楼房尤似抽屉格子一般,空间高度低矮,再加上装修挂顶,更为低狭。人们居住或者工作于其中时,由于人体内的“当其无”与室中外环境的“当其无”没有足够的空间“通风换气”。人体百会区上方承受的封闭性压力和身体四周承受的挤力,使人容易疲劳因倦,心情烦躁不安。工作效率下降,休息质量低下。人类不识“当其无”而以狭室囚禁心身、损害心身而不知。
仅就现代宅居的“当其有”分析而言,钢筋水泥金石之屋虽然牢固坚硬,却失去了自然土木之屋的和气。加上人们将竹篱化为铁栏,门和窗以及墙内全是铁金阴气,人们也就自困于五行阴金之气的封闭场性中,虽有室之用却与铁笼无异。辛金阴气也就长期渗透人们的心身中,如果居住其中者不注意道德修养调节适应这种外环境,心身中的义德必然遭受腐蚀。使人情绪冷漠,金克木而仁气丧失,怒气常生,使人变得妒忌心增强,为人处事变得虚伪好辩,口舌是非增多,也易于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疾病的产生。更有甚者,人们盲目追求“有”的虚华之美,使用苯、甲醛、酚等含量过高的有毒材料,装修“当其无”的狭小居室空间或者办公室的空间,自我积极营造“毒室”而居。从而诱发大量人为性的疾病,例如:过敏、呼吸道疾病、白血病、癌症等等,导致大量非正常性的死亡,据报导许多家庭中的儿童和老人,都深受其害,成为这种有毒室之用中的牺牲品。人们的这种片面执着,盲目于对“有”的追求,使人们即时体验和验证“房屋是量人的斗”古训,是一种甚为可悲的社会现象。

人们只重视“有”而不识“无”,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这一实践中,所凸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状态。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道德沦丧,不明道德,不知道理,有法不依,所造成和产生。预防和消除这些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只有道德教化才能从根源上清除其毒。
鑿戶牖,當其无,有室之用也。在圣人之治方法论、性命双修学说中,是一个较大的生命科学系统论,既有修真外环境学系统的内容,也有命和性内环境系统的内容,以及这两者之间相关联互为因果的内容。
人的生命,由虚与实、显与隐、阴与阳、白与黑双重结构共同组成。人的命体,就是体内所有众生的一个大“室”。所以人之性命的“户牖”基本分为四大类:命体外表与外界交通的“户牖”;命体内各脏腑本身与内环境交通的“户牖”;身场在体表与外界交通的“户牖”;身场内各室本身与内环境之间交通的“户牖”。
自然天道凿开人“命体”的“户牖”而使人具有九窍:双眼、双耳、双鼻孔、一口、前阴一窍与后阴肛门一窍,共九窍。共同组成人类命体的户牖,担负着“命体为居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性体居其中的职责。命体上这些显、实、阳、白特性特征的“户牖”,人们必须高度重视它们“当其无”的职责,这里的“当其无”并非单指联接内外环境,更重要的是它们担负着传输“无态”、“虚态”物质的使命。生命的本质是“无”决定着“有”,物质态同样如此。命体的“户牖”联通于身国内室中的内府:肝开窍眼,双眼就是肝的“户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双耳和二阴就是双肾的“户牖”;肺开窍于鼻,鼻就是肺的“户牖”;脾开窍于口,口即是脾的“户牖”;心开窍于舌,舌即是心与外界交流的“户牖”。人体九窍这些“户牖”本身,也具有虚实之分或者介于虚实之间。它们共同司理着“当其无”的任务,纳新与吐故于“户牖”,承担着交通人体内外环境的职责。这些纳与吐之中,物质的虚性与实性,或者单独或者混合性地存在,而各有特点。人体的九大“户牖”如果闭塞不通、开关失灵,功能失常,都将给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存在带来重大影响。眼耳鼻舌身九窍(身窍主指二阴)的“户牖”之职,只有高度保持 “当其无”的状态,承担着传输“无”的功能,确保吐故纳新顺利进行,才能维护生命和健康,使身体这个命体具有“有室之用也”的功用。
命体内各脏腑本身与内环境交通的“户牖”。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与道医学和传统中医学密切相关,在此暂不展开。其特性与身场内各室本身与内环境之间交通“户牖”的内容基本相似,可以举一反三掌握。
身场内各室本身与内环境之间交通的“户牖”,同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全部分布于内环境之中,并与命体完美地结合于一体之内,隐显共一体。这些室在每个人体内都客观地存在着,每个室内都有先天体元或者先天质元存在着,当凿户牖没有实现前,它们很难发挥有室之用的功能,处于休眠废用状态。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凿户牖,并且使其相应的窍都发挥当其无的先天生理功能时,才能发挥有室之用的功效,从而使神性在室中工作和休息,运用道光德能煅造先天三元归根复命合道。
道德经圣人之治的系统方法论中,修真理法中的“凿户牖”的方法,都包含着层层开启它们,使它们发挥先天无为功用的系统理法。所有点窍都是开室的重要修真生理组织结构。是实现“当其无”作用,高度发挥“有室之用”功能的大系统。在修真学的理论和方法中,凿户牖的方法论,具有甚深的奥义。只有全面掌握它并且实践它,才能使身国内所有众生真正高效率地获得道光德能,从而安居乐业,勤奋为命体的健康而工作,确保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人的性命复合体,就是一个太极,太极的阴鱼阳眼,就是整体身场与外环境交流的阳窍户牖;太极的阳鱼阴眼,就是命体与自然外环境交流的阴窍户牖。人体运用这两大户牖系统,与自然天地大太极的阴阳鱼眼相交流,当其无而有室之用。人的命体,就是一个大室,是一个有和无紧密合一的巨室,将这个大室的所有户牖全部层层凿开,才能真正完整地在显和隐、有和无、白与黑双重结构合一同步的状态中,高度与自然外环境宇宙大天地的显隐、有无、白黑大环境同步合一,连通一炁。从而实现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人天合一,天人合一而返朴归真。

我们性命的个体内环境这个“室”,与外部自然大环境的交通和能量交换,以及其中能量良莠的鉴别与取舍,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家庭居室可以说是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外环境。当我们还处于常人状态时,当我们还暂时处于初乘、中乘实践阶段时,外环境的显、隐场性对内环境这个室而言,仍然具有强大的、明显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我们必须遵循其中的规律性,注意选择和调适我们自己,主动去把握和适应以及调校,从外环境中选择对性命最佳的“当其无”。良禽择木而栖,德者择善而居。飞禽尚且知道择木而居,从而有利于生存繁衍。我们人类就更应当注意把握其中的道理。
德者择善而居,道德修养者是尊重自然,服从自然天道的实践者,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者。德者把握阴阳,虚实同观。自然也就容易择善而居,或者在他人指导下择善而居,使个体的户牖与外部居宅的户牖同频同谱,达到第一层小外环境的同步合一。使这一层次的小外环境,不会产生制约命体内环境的户牖,顺利与更大的外环境进行吐故纳新的功能。
择善必须知善,这个善并不是单纯指显和实的善,而是指隐和虚的善,同时又不排斥显和实的善,是一种同时把握阴阳的整体的善。要想做到正确的择善,首先要知己,然后识彼,知己识彼统一分析综合,才能正确择善。
在道德的眼中,整个宇宙由三十六层空间组成,核心部份还有四层空间,共计四十度空间。人类所处在的空间,在这个多层次的大系统中,只是一个低维的空间,这个低维空间的“有”实质上是最低层次的“有”,相对于“无”中的“真有”而言,它只是“假有”,是一种大道化生万物,将无中的“真有”转化为低维空间有形物质的假合,这种化生的假合,最终都必然会:损、坏、死,化,最终必定会复归于无。但是人类却因长期被阴我意识心蒙蔽,被“有利”所困惑而不能自拔。难以超越意识的局限,跳出“有”的迷惑而进入“无”的境界中认识天地自然的本质。道德的宇宙自然中,本质中的“无”境,多维和高维空间无中的“有”,才是真有、长有、永恒之有。无中的实相,才是化生形成三维空间常道中这个“有”的本源。人类只有从这个“利”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认识无的本质,从而自觉地遵循道德的无为境。人类长期被眼前的“利益”所驱策,认假为真,成为“有利”的俘虏和奴隶。因追逐于利益而持盈不止,揣允(锐)不熄,流浪生死不觉,故而难以进入真道。
道德实践者必须从“故有之以为利”这一句中深悟性命之理。从“有利”的阴我私心意识浊念的堡垒中早日破壁而出,借假修真,用有证无,修心为本,以德为径,灵悟慧修,直证圣心。正确把握实践卅辐、埏埴、凿户牖等各阶段的过程,为而不执,真常需应物,应物要不迷。既要用这个“有”,用法、用诀而为之,实现正确的“当其无”过程。但也要避免理执和法执,更要避免跌入当其无的神迷之中不能自拔。“无”是应当实现的境地,但应以“中”态进入其中。
无之以爲用。有无相生,世间万物的作用,从本章前面车、器、室三例分析而言,我们不难看出万物的普遍规律都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类所用的正是有中的空、有中的无。人们虽然普遍处于三维低度空间之内,无法直接进入上乘的真空、无中,直接在更高维的空间内感受妙有和妙无。但是,既使在这个低度的三维空间内,人们同样也能切身体悟到大道显化的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无”,就是空间,就是无之以为用。无的作用就是“无用”而实用,无用而真用。离开了无之用,万物则无法存在、生存和发展。“有利”即会全部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些浅显的真理,人们日用而不知。人们被“有利”遮住了双眼和心灵,用无而不识无,用无而不贵无,完全被“有利”所迷惑。道的浅显真理,人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难知无之用为真用和大用。背负着有之利而难以放下,被阴我无明之心蒙蔽在物欲中难以清醒。
要想参透无之以为用的道理,真正进入无境之内永不退转。就必须修养道德,用道德将人生观改造成道生观。正确对待世间一切万有。将阴我心神的意识加以再造,用礼德清除心中的无明。正确认识有和利,正确把握和应用有和利。有,应当有益于众生,而不是益于私心欲望;利,应当利于天地万物众生,而不是利于阴我私心贪欲。只有实现了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才能从有利的泥潭和迷雾中跳出来。自然而然地,真实地把握住无,用好无,进入无。

无,应当无于空明之中,无于道境之中,而不是无于顽空之内,无于中三界空间之中,应当无于最上乘的道德无量光明之境;用,应当用于服务宇宙众生众灵,用道德的无量光明,为众生照明镜。法于道而利众生无私、无欲、无为而用。
道生宇宙万物显,有形色相千千万,惑心迷眼终难全。唯独无用只一貌,至简至易最平凡。无之为用道性显,步入其中见性天。
《化书》中曾说:“搏空为块,见块而不见空,土在天地开辟后也。粉块为空,见空而不见块。土在天地混沌时也。神矣哉!”这种以土块的有无虚实,来阐发大道有无的变化运用之理,精辟而透彻,阅之更易明“有利”和“无用”之理。如果现代科学能够真正解读“搏空为块”,认识大道的“无中生有”之理。那么整个世界将会为之改观!

 

(十三章至三十七章暂缺)

第三十八章论德

(一)
我们从开始讲解《道德经》之后,曾经反复的讲过,这部《道德经》要学好。有个良好的学习开端,就必须拿到两把钥匙:一把就是感悟、体悟,这是进“道”境的钥匙;一把就是“德”的钥匙。要认识“德”,知道什么叫“德”,就必须了解“德”的内涵。还要明白德与道的关系,将“道”与“德”的内涵结合起来去掌握。

三宝三法常持重

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们研究《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践《道德经》,必须以掌握老子提示给我们的“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为修养道德的前提。
同时我们还讲到了“三法”:第一就是敲开道门之法,实际上是敲开心门而知“道”的方法;第二就是敲开德性之门的方法;第三就是敲开仁德之门的方法。学习、复习了《德经》以后,对我们心中的道德处在什么界位应当有所感悟,自己对自己就会有一个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需要在复习、深化《德经》第一章的状态下,才能准确地把握。
道诞生了整个宇宙,诞生了整个万物。德作为道的演化而长养万物、辅助万物,使万物健康地生存、发展,符合自然的基本法则。但是对于人类而言,由于有了一己私心,因而逐步的离道失德。幸亏了这个“德性”,但人类还是一步步地丢失。“德”中内含五种元素――仁、义、礼、智、信。人们幸亏只是丢失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彻底丢失这五种元素。按照道德的标准来分析和解析我们自己心身当中的道德场,到底处在什么界位?可以对照《论德》章深入地开展一次内查和反思。
我们在前一段复习过程中,通过观徼、观妙,带着大家推开“众妙之门”看了一下。包括在线和在电脑跟前的同学中,也就是说幕前幕后的加起来共有二十四人,通过第一章的复习,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推开了心灵之门,或深或浅地进入了道,有的甚至通过“观心得道”已经进行深入的验证实践。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也是十分可喜的。
通过第一章的复习、念颂、讨论、实践,还没有敲开“道之门”的怎么办呢?那么通过学习《道德经》的“德”章,通过德性再来敲一敲,看看有多少同学能够迈入 “众妙之门”。如果通过《论德》章的复习,你还难以迈入众妙之门,怎么办呢?那就再学第三法,理悟“仁德”、复习“仁德”、强化“仁德”,从而体悟或者推开“众妙之门”。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用好三宝,重视三法,对照自己内环境身心的实际状态,高度重视抓住这个“中”,把握好心这个“中”、身心内部这个“中”,强化内环境身心的道德属性,提升心性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能量。只要完成了这个过程,相信每一个真心参与道德学习实践的同学,只要不是抱着私人目的,不是个人一己私心,不是抱着蝇头小利不放的同学,都能进入“众妙之门”。所以对《论德》章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点滴渗透增德性

对这一章分为八段进行解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一个自然段落。“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作为一个自然段。“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又是一段。“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可以作为一段。“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以作为一段。“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是一段。下面这一段是“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最后一段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全章共分为八个自然段。今天先讲解前边几段,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如何解读前四段?怎么去解释这些字和词?希望大家思悟。比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你如何解答?“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你又如何解答?你在颂念的时候如何理解她?先把第一段交给大家复习讨论,看谁先发言?讲经重在启发,重在参与。佛家曾有这种方法,不过那是和师父面对面的,如果你心开小差的话,他桌子上有些东西就会摔过去砸你的头,甚至点到讲台跟前进行体罚。你们看过西藏的一些讲经方法,真正要把一部经的精髓掌握好,必须要心、身、意、声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不是漫不经心,不是若即若离,你要融会在这个环境当中,才能够把对经的思悟与理解渗透到你的心灵,渗透到你的身心当中。如果始终不思、不悟、不言、不讲、不解、不读,那么学习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希望大家都能把握好正确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实践《道德经》的一些根本原则,而不要三心二意、掉以轻心、漫不经心。

对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四句话,要结合第一章的“道”来解读,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比如说“上德”,就可以作多种解释。刚才同学们也作了不同的解释。可以说“上德”就是道,就是同于道,是一种淳德。具有淳德的人、上德的人,他的德性已经转化为道的无形无象,德性就会自然分布在他的心中和身体内外。因而也就不用、也不必拘泥于德的状态,不必强求德性元素的多少,不必注重德性能量的多寡,所以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德”,就是自己散发出来的气质、就是道、就是德;他的言行、举止、作为,都是自然的一种道性表现,而没有丝毫有为的后天意识成份。当然真正进入了上德以后的感悟,是难以用语言完整描述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只用四个字表述,“是以有德”成为众生所崇敬的状态。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就是指的德性不完善,有所欠缺的状况。这时如果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或者自信还处在良知主导的状态下,那就会时时注意不要损失德性的成份。因为“下德”是处在后天的、主观的、有为的状态中,所以就需要注意德性的完整性,从而用有为的方法、思维、举止来完善自己的德性。
“是以无德”这种状态,是因为德性的不完善,所以还处在没有全部进入德性的状态。这个“无”并不是完整的否定,而只是有所缺失、不足、不全。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对“道”和“德”这两个概念进行思悟。“道”,难以用语言去表述,只有心灵的汇入、化无,才能比较清楚、明白地谈点体会,但也是不准确的。对于“德”,我们可以大做文章,深入去理解她、认识她、修持她,但又不是执着于后天意识、后天思维,关键是要把真信、德信真实不虚地确立起来。所以紧接着老子又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用了两个自然段来强调德的完美和缺失。
如何理解第二段呢?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刚才有位同学讲的非常好。我们必须把握好第二段的“无为、无以为”,把它作为一个目标确立下来,作为我们修证道德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只有“无为、无以为”这种心灵状态、心身状态,才能够具备上德而亲近大道。要尽快将下德的“为之”和“有以为”状态克服掉。“为之”和“有以为”是我们常常难以放下的。 “下德为之”这个“为”,实际上就是一个有为;而后一个“有以为”,又是一种在后天有的状态下的作为。这个“以”字是“和”的意思,是一个动词。要把这个区分开来,正确去地解读它,并且系统性地去认识这个德。这两段对德的阐述和论述,上德与下德的区别相对应,德与道相对应,联系起来进行思悟和解读,也就比较容易掌握。
看来我们很多同学对《道德经》的精神已经进入了比较全面的掌握阶段,很多同学的发言联系了实际,谈得也比较深刻。希望大家继续踊跃谈自己的认识。
刚才听了几位同学在语音和公屏上的发言,感觉到挺不错的,谈的很全面,也很细。有的虽然跑了题,没有围绕第一、第二段的内容,但基本上都符合《道德经》的总原则。

无为而应不执为

我们要注意“上德”的一个特点:德和道之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隐,一个显;要掌握好这个辨证关系。德是道的显化,她的产生以及传输,在上德状态下是无为境,是一种自然的透发过程。但是由于她最接近于后天,其特点基本上就是八个字。到了上德状态,就应当是“无为而应,为而不执”。
怎么理解在平常生活中的“无为而应、为而不执”?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道,当每天早起睁开眼的时候,在生活的周围,处处都可以无为而应。我们应当“不因善小而不为”,一切都很自然地去做,行这个“善”,行这个“德”,那就是“无为而应”。心里不要想“我这是在修德啊,我这是在做好事,期望别人回报我,社会应该给我一点奖励呀!……”没有这样的理念和意识,而是保持一种非常自然的心境、举止和行为,这才能称之为“无为而应”。“为而不执”,是说就是做了,也不挂在心头,再也不去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在过河的时候,遇到一个带有一点残疾的女性,当师父的不避男女之嫌,将这位女性背起来淌水过河。过了河以后就放下了,告别了这位妇女就走了。回到山上庙中以后,弟子就问师父说:“男女授受不亲,做师父的怎么能够背女人呢?”师父说:“我过了河在河边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没放下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比较深刻的。如果你执于礼法,这个德行也就丢失了;如果总在礼德和总德之间权衡利弊,反过来思过去的想啊,想破脑袋也难以处理好。因为五行是相互制约的,有相克,有相冲,有反侮,若是落于后天去行德的话,常常是行不通的。还不如把握住这八个字――“无为而应,为而不执”。
那位老和尚的行为就是上德,因为他没有执着于这种德性。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故事,加深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理解。因为圆满的德性处于一种与自然合道的状态,没有后天意识的参与,没有任何后天主观意识的思维和表现,也沒有进行德性培补的想法。
“下德”,是由于德性的欠缺与不周,所以很容易使人陷入有为的后天思维中,进行思虑和表现;而“有以为”就是要在后天有为状态中进行德性的作为、修养和培补。实际上有为和无为,在睁着眼的时候也好,闭着眼的时候也好,应世行德之事在身边无处不在,不要把它与修德割裂开来看,关键是心的状态。这颗心如果真正能够敞开,与德性相合,那么这种“无为而应”并不困难,也不遥远。
我们讨论德,就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在改造自己的同时改造周围环境,用道德来改造自己,用道德来改造外环境,共同去造就一个道德的天下。所以我们在讨论《论德》章的时候,要详细掌握和了解德的特性。

无为有为质异同

第三段“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一段要注意一个特点,“上仁为之”与“上德无为”有不同,上德是“无为”,上仁是“为之”。后半段“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个“义”的“为之而有以为”和“仁”的“无以为”又有根本性的差别。义德和仁德本身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本质性的差异是什么呢?这要从原始的高度上进行分析。仁德属于元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元性是什么呢?就是一点灵光当中的道性,因为它是初始一点灵光的主体而构成的这个元性,包括我们心中的那个“善”,“人之初性本善”。善的强弱、仁德的强弱,实际上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元性是一种体,元性可以说就是一种自在真常之道占主导位置的本性,仁德的表现比较强的人,常常是因为强化了自己元性的能量而表现出仁德的一些特性。
仁德的特征,我在贤人修文章里已经告诉大家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下。阳五行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是一个引向。仁德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仁慈、柔容。一般仁德强盛的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道生观表现的特点是什么呢?由于仁德的慈柔,所以它就会表现在至善无恶、宽容忍辱、柔和畅达、举止端正、慈怀虚心、博爱万物、主意合德、能利万物,这就是仁德常见外显的一些表现。由于仁德是为元性所替代,最符合道性,所以老子才在这里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就会出现一种“而有以为”的状态。我们分析一下“上义”,义属金,是庚金,是真金;真金就不怕火炼,它里面含的是元情,它的五德特性就是善待万物。可以说“上义”就是道情,它具有济安扶危、助人为乐、处善聚缘、助弱扶危、果断有力、利生舍己、排忧解难、扶生万物等的一些表现。这些表现都是明显地超出了内环境之外的具体实施和作为,而不单单只是一个思想和观念,可以说它就是行道的一种表现,是行德的一种表现。由于有这些特点和特性,老子才在这里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个“有以为”就是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具备了上乘的义德,但是这些义德的表现,还必须在后天的有为状态中去进行实践,产生的能量又反馈到无为之中。“为而不为,为而有为”,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先天占主导地位、后天占辅导地位的仁德以及义德,这两者之间相比较,就有一种自然的差异性,把握好了这个差异性对我们修养自己的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义德的重要特点就是善待万物,我们都能善待万物了吗?义是否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之中?如果没有这些表现,那么你的义德就是空的。所以透发于内的仁德,行之于外的义德,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要整体把握住,结合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结合自己内环境的点点滴滴,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看看你的五德只是意识上的缺德,还是实质上的缺德?如果只是意识上的提升,那就还需要行道、修德,通过行德来进行改变和再造。

礼德失时伸手臂

对第四段在这里先提示一下。“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对“礼德”和“莫之应”该如何理解?“攘臂”就是举起手臂。“乃”,有引的意思,也就是举起手来引导、召唤。当你把这个意思理解清楚以后,再来解读这一段的内涵,也就比较容易掌握。当然如果把它当作扔垃圾的“乃”,也并无不可,也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但是作为我们来解析五德而言,那就要整体去考虑,社会的效应、实质的效应与内在的效应,还是有差异的。
在春秋时期出了两个伟大的人物:老子通于大道,精通于道德;孔子精于常道,以人伦礼仪为要。孔子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宣传礼德,跑遍了列国。但他受到的待遇却是“莫之应,困于郊”。这种窘态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状态下,也是对提倡礼德的的正常反应。其实把手臂举起来问一声也好,招招手呼唤大家都来遵守礼德也好,如果不建立在德、仁的基础上,单纯去宣传礼德,必会有“莫之应”的状态。就像我们提倡“文明礼貌”四个大字一样,看看它的效果如何?真的讲文明礼貌了吗?就是所谓的“文明礼貌”所教导出来的一些人,当他走出国门的时候,随地吐痰、擤鼻子,给人的印象是完全没有礼德。为什么呢?原因在哪儿?我们可以进行分析。如果把德、仁、义、礼都弄清楚了,我们再来展开后面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对这几句的理解、解读、掌握就比较容易。
《道德经》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总结和对后世的一种预言,这是《道德经》所含的根本宗旨。她是用道、用德对我们每个人体内的道德环境,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逐步远离变化,对道德的必然回归而进行的一个纲领性的总结和指导,其中也包含了方法论。所以我们在理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上礼”的特点和“莫之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结合我们自身的现象,可以结合家庭、社会的现状去分析这一段真实的双重意义,这样对于整体把握这一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上礼”也就是真火,是阳火。它的特性主要是明理识法,我们对它的表现,道生观的表现、人生观的表现、世界观的表现,在这里先提一下,便于大家理解。 “礼德明亮,光明圆通,秉规持范,明白道理,不争不躁,不惑不迷,知时达物,能化万物,不为物拘”这是上乘礼德的一些内涵和外在表现,紧扣着它来理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在这里点的是“上礼”而不是“下礼”,一个完整的礼德、美好的礼德为什么会“莫之应”?我们在社会上专门提倡文明礼貌是不是会“莫之应”呢?我相信只要联想起来思悟,整体一观,也就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了。

  (二)

人而无信祸之首

前面我们讨论了四个自然段。对于“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一段要深入展开讨论,主要是围绕德的上礼、中礼、下礼,联系本身的实践,结合阳性的真五行、真五德来进行讨论。在理论上是否将上德中的礼德特性抓住明理识法?是否透现出光明圆通?围绕“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来展开讨论。要掌握三把钥匙:一把是道的钥匙,一把是德的钥匙,一把是仁的钥匙。德中的义、礼、信、智都是基础,其中礼德比真土、真金、真水来说又要重要一些。
要把握这个纲领来研究、复习《论德》章,并且展开与对应自己的内环境,去求得、修得上德、上仁、上义、上礼,全面了解先天五元对内环境心身健康的重要意义,在自己内天地里很好地展开。今天我们先把文字上的内容弄清楚,将五德与五元的结合性很好地提升一下,以后再逐步深入地展开讨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里谈的是礼德问题。这一段又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以及“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紧密相连。要把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联系起来看,才能看出其中的味道,而掌握老子在这个章节所强调的核心。强调的核心是什呢?就是一个心,就是要把上礼直接转换成为真心。对“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两句如何理解呢?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心修得非常好的人,处在一个已经失道、失德、失仁、失义的环境中,很难得到大众响应的,他如果想表达自己的德性想法,就需要对民众进行振臂高呼,要进行教化,要通过道德的讲演进行教育。
第五段最后谈到了“失义而后礼”。因为前面这几个关键“道、德、仁、义”是进道的基础。如果“道、德、仁”都丢失了,“义”德也丢失了;连“义”德在社会都无法显现出来的时候,修心复“礼”德就上升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所以老子在这里用了四段文字的内容,包括后面的“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都是在强调修心的重要性。因为上乘礼德所表现的都在我们的心中。

修复上礼心光明

第六段“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里没有用“上礼”,而只用了一般的礼字。这个一般之“礼”如果不规范到“上礼”的状态,那么“忠信”也就必然非常淡漠,也是内环境引起祸乱的开端。对社会而言,如果人们都不讲究修德,不注意修自己的心性,那肯定就是祸乱之端,是内乱之首,也是社会动荡的因素。所以老子在这一段特别强调了“上礼”,如果我们只是讲究一般礼义,只讲一般规矩去制约于心,而不是用 “上礼”来讨论和实践修心。如果不把修心放在第一位而空泛地谈礼德,最后必然导致“忠信之薄”,从而衍生出“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这个“前识者”,实际上也是谈的“夫礼者”,指的是只注意表面上的修心,口头上的修心,一般性的规范心性,而没有进入 “上礼”状态,这就是“道之华”。“华”就是表面,是浮光掠影。只抓住后天系统的转变,单纯地在智识上教化,就是“愚之始”;是不识大道、不识真经、不识根本的愚蠢作为。“大丈夫处其厚”,指的就是修心,修上礼,而不是“居其薄”。“薄”是道之华,是表面的东西,要求“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浓缩起来看,从开始用两段内容讨论上德、下德,强调这个德性之外,紧接着就用上仁、上义这一段内容将它们囊括其中;又用了四、五段文字内容来强调这个礼,而且将礼分为“上礼”和一般礼来讨论,从而教导我们如何重视修心。这才是《论德》章的根本所在。
心为身君,心中君要有礼德。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普通的礼德来解释这四段的文字内涵,而要上升到元性去领悟,在五元系统中去实践它的实质,整体地把握住体元、质元系统的升化。这样理解这一段就抓住了纲。
为什么很多同学在理解这几段的时候,觉得有点儿迷糊了,不太好理解呢?这是由于老子通于大道,而孔子精于常道。孔子精于常道,所以他对“夫礼者”花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来阐释它,而成为二千五百年以后历代尊崇的一种儒家文化,所以才使我们后来者的大脑中,对老子所阐释的礼德概念和孔子所阐释的礼制概念有点混淆。在我们大脑皮层中所建立的礼性概念,大多是孔夫子所阐释的礼德、礼仪的内容,这些礼德的内容多是做人的常规,也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其中也具有德性的能量。但是真正要跨越孔子所论的常规礼德层次,而达到老子所言的“上礼”状态,从常道迈向大道,首先在观念上要跨越历史的障碍和认识上的壕沟,真正去用大道、大德、上德、上仁、上义、上礼来理解老子在这一段中对修心的阐述。

  我们自己内环境将心修开了,修到了真心,那么你的礼德对外界就能很快起到相应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感慨:一颗好心在浊流之中,在私欲、私心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很难得到响应。我看到一则消息报道:一个汽车司机,在路上遇到了被汽车撞伤的伤者,而不敢下车去救助,为什么?因为在浙江就曾经有先例:一位司机在路上看到前面的车把一位妇女撞伤,扬长而去。他用一颗善心主动将这个妇女送到医院抢救,但是患者的亲属和朋友却反而将他的车砸得粉碎,将他打成重伤。这是不是 “莫之应”?是不是需要对每个人进行心灵的教化,要对人们振臂疾呼呢?!所以要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做起,从社会上的点滴做起,使世人都懂得修心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都重视了修心,都能用“上礼”来规范自己的心性,那么这个礼也就不会丢失了。

当我们还强调这个礼德的时候,那内心里肯定充满了自私自利,充满了欲望,充满了自我败伤道德的阴性能量。因此才强调要抓住修心,用“上礼”之德恢复元性的阳性能量。所以在阅读这一段内容时,要细细地逐字研究。同时也要整体把握这一段对我们修道德的重要指导意义,跨越历史,跨越文字的障碍。
我们要联系历史,联系社会,联系我们自己的心来解读这一段。而不要被文言文字所障碍。上面我们提到“乃”字,这个“乃”和“扔”在文言文中是通用的,其意是振臂疾呼,进行教化,进行宣传。因为人类失道离德确实己经到了一个危险的状态,连上礼行于世、行之于人们的内环境身心,都已难以回应,所以需要更加强化、强调和宣传。要在心里建立起一种正觉、正念。神居于心、居于脑,这两大内环境都要同步地与德、仁、义相协调,主宰好内环境身心的整体性逆返。
正觉正念的建立过程,就是“攘臂而乃之”。我们建立起“道医天地”这个课堂,也是一个进行“攘臂”的过程。如果大家心都相应了,而不是处在“莫之应”状态,那么学习也就是道和德自然回归的过程,回归到以道德力量改造身心的过程。如果大家都学好了,把握住了修心,那么道德的复归过程就容易完成。在内环境身心里道德的影响力就能逐日上升,内部道德的力量强化了,你的道德影响力在家庭、在单位、在社会都会产生良好效应,作用力也就随之升华。所以在讨论这一段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历史,联系社会,联系家庭,联系自己的心,联系自己的内环境进行学习和实践。

振臂疾呼扶道德

强调几点。第一点,对《论德》章,特别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可以结合其它章节加深理解。“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离。下士闻道,大笑之。”这是人们对大道的几种不同态度。现在很多人对道德恨之、骂之,发展到这样一种严重状态,这可以说是对“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的最好解释。我们应以上礼的状态而应世,生活在家庭中、社会中,应当担任起“攘臂而乃之”的责任和义务,去振臂而高呼!去弘扬道德真义!因为我们明白什么是德?什么是自然规律?使人们懂得无情的规律,无情的法则。是道德养育了天下万物的生命,乃至每一个人的内环境身心。当人们学习道德,并得到道德的任何一个元素的时候,一定会引起心身健康的变化。修持上德是保持内环境中心身健康不可须臾离开的先决条件,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要从自己心身内环境做起,弘扬《道德经》所提倡的修德。
第二点:当我们掌握理解好这段经文的基本内涵之后,可以诵读。运用经文中所含有的上德信息、上仁信息、上义信息、上礼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内环境身心,使自己心身中所缺失的五元元素,重新进入复归的状态,通过真心地诵读,复归于上德状态。严格来说,我们身内道德的丢失,是我们自己的道德损耗造成的。只要我们重新整理内环境身心,主动去完成整理过程,使内环境恢复到与所丢失的能量相应相亲,那么这些道能、德能、所有上德的能量,都会整体的复归。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上仁、上义德能的修复还需要一个过程,金、木、水、火、土这五元素是上德的五个子系统。但是只要按照目标一步一步去做,必能实现内环境身心的道德回归。大家要把握好这种机缘,尽快将内五行中的阴性部分加以清理,而将真五行、阳五行的质性,真实不虚地求证出来。要在自己心身内给出空间,给出位置;呼唤它的位置,呼唤它的回归,对它“攘臂而乃之”。从现在做起,去实现人生最愉快的目标——道德的回归。

  第三点:近一段时间,今天过小年到三十这段时间,是积德的好时机。大家要重视,将内环境身心清理好,找出空间,找出位置,来装载自己的仁德、礼德、智德、信德,把五德都装载进去。

愿大家在春节之前都能将自己心里的污浊化净,以一个非常清净的内环境身心迎接猴年的到来。

(三)
丢失礼德众扶臂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对这一段可以连贯起来理解,也就是说,上礼的修心,慧观得道。把“上礼为之”展开来理解。“上礼”,深入地展开来看,就是修心,就是观心得道。如果礼德非常完整,那就是正觉性、道性状态的一种内环境身心状态。所以要把“上礼”展开来理解和思悟。
“上礼为之”。上礼是最接近道性状态中的上德、上仁、上义的最后一道底线,礼德是道德的底线。人心正,道德才能在内环境尚存;人心邪,道德在体内必然会殆丧。人心正,人身就有道德,才能称得上道义之邦、道义之国。如果人心的五德都丧失了,那么整个大环境就会出现一种难治的状态。当人心道德下滑到连“上礼” 还要有作有为地去保持,时时刻刻警惕维持它的状态的时候,那就是“上礼为之”。这种状态对应到我们体内和社会而言,那就是已经到了一种难以取得感应和响应的状态。当道德下滑到“上礼”状态的时候,甚至连这种状态也难以维持,那就需要人为、有为地去维护它。人的道德内环境身心出现了危机,是因为心不正;人心不正就难以与先天大环境相连通,而是沉入那种麻木、非感应与非响应的阶段,完全落入了后天,背离了那种自然之德的状态。
“莫之应”,也就是难以感应,难以认知,难以同步,难以同频。将这两句结合我们的内环境身心和社会的状态展开来看,都可以把它阐释清楚。当道德下滑到第一步的时候,就需要振臂疾呼:“攘臂而乃之”!要大力强调内修上礼之德,也就是要人们要高度强调修心,保持住心与道的相印相通,保持心灵与自然的同频共律。要通过观心维护住礼德,通过修心来维护上义、上仁的体悟,使道德在人心中、在社会上存留。如果心上的礼德都把握不住,那么上义、上仁在我们体内的保存、发展与维护,也就肯定丧失了。人心如此,社会也是这样。整个社会如果不重视民心的向背,不重视礼德的教化,那么人心、社会的上义、上仁之德都会丧失殆尽。
“上仁、上义、上礼”这三个层次,可以说是逐级而下,“上礼”更是从全德的状态下降到了最底线的状态,德的能量已经开始分散,开始出现一种支离破碎的现象。在这种支离破碎当中,如果把握不好上礼的维系、保持与稳定,那么上仁、上义都会丧失殆尽。所以老子紧接着就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个“故”就是所以、故而的意思,用白话可以这样解释:之所以人类的离道失德,不能明白自然真理,是因为人们道德的逐步下滑和丧失。人体内的道和社会的道丢失以后,人体内环境身心状态、社会状态就进入了德治阶段;当人类社会完整的德性状态出现缺失以后,德就开始分离为五大系统,进入“五德”之首的“仁德”来主宰人体内环境身心和社会的治理状态;当“仁德”也丢失以后,就进入了靠“义德”主持人的心身环境身心和社会的治理状态;当义德也丢失以后,就进入人身内环境身心最佳境和社会环境较好状态的最后一道防线――礼德状态,也就是心的德性状态,人心的背向状态。这一段所讲的仁、义、礼,是指的上仁、上义、上礼,也就是真仁、真义、真礼;就五行而言,是讲的阳木、阳金、阳火。要注意这个特性,真正理解了这一段,就容易把握道德的整体性修持,而不至于思维上混乱。

复返全德归道基

我们曾经联系历史讲到这个问题。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其实也是逐步由离道失德的状态走到了现在,实际上是滑到了现在。就象有位柏林同学说的“祝大家滑到了 2004年”。德语中就是用滑,下滑的滑。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环境也是这样,从这一年滑到那一年,总体是下滑的态势。道德在人类的这种下滑态势,什么时候能向上爬呢?期盼着再重新依次爬到上礼、上义、上仁,继而复归全德,复归于道。在我国历史上的三皇时代、五帝时代确是如此。大家学过历史的都有印象。

  三皇时代就是道治社会状态。那时候,所有的人都是自然地处在先天状态,与自然毫无障碍地交流与沟通。在那种社会状态当中,人们非常淳朴。打开《山海经》和有关历史文献看一看,那时的部落领导人、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大智慧者,能感知到自然界的一切,从而能很好地运用道德的作用力,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身心。人类在那种自然状态中,都会自觉地去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任务,完成自己的生命进程。

随着人心物欲的追求,人类渐渐失去道治环境。到了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就是德治社会时代。我们从现在所能看到的一些史迹和历史文献当中,便可以知道五帝时代的德治状态。那时无论是君主的心,还是民众的心,都非常淳朴厚道,他可以禅让君王位,能够礼贤下士,能够处下;能无私奉献,舍己为天下。当感觉自己的德行不足以引导大众的时候,就主动去寻找比自己德性更高的人出来带领民众。那个时候是德治社会状态。人们对所有的东西都能表现出不争。那时候人们的五德俱全,不像现在的人心,既争而且不择手段。到了五帝时代之后,德治逐渐演滑下来,随着人心道德的丢失,社会出现了短暂的仁治状态时期。“仁治”状态出现以后,就不足以制约人心了,因而便进入了文功武治时期,争霸现象就出来了,人治社会环境随之出现。两条腿的人以后天思维状态来治理社会,这就离道德治世状态去之已远。“大道治世”也就演变成了“霸道治世”。为什么讲霸道而不讲大道呢?因为它凌驾于道德之上,所以称之为霸道。
“人治”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靠当权者的后天智慧、后天智识、后天人心,也就是阴我之心,阴火主宰下的人的心身状态来治理社会。这样一来,就由先天无为治理自己的个人身心,全面转入了后天的有为时期,整个社会也就开始由道德和仁治的状态,由先天为主导的状态,全面转入到后天的有为时期。老子当时正是因为看到了道德的离散,在这种演化状态之下,在这个下滑变化过程中,已经下到礼德、上礼这个道德关键元素的分支系统了,所以才发出了“攘臂而乃之”。这个 “乃”,仍然是有复归人体道德境界或社会道德环境的可能性。
发展到现在看一看,老子在这里是预言性地揭示了这一状态――下滑的必然。虽然他没有想到预言它,但确实起到了预言的作用。无论人的心身内环境,还是社会大环境,都是下滑的趋势。要把自身内环境的道德状态和社会的道德状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整体去看。要首先修证自己,解放自己,并要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不能脱离社会去修养道德;脱离社会背景只管自已,是不符合整体社会道德复归的。所以要结合历史,我们再深入地带着大家去思悟。

立起忠信从头起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礼的丧失,人心就处于阴火之性中。阴火之性有哪些表现?当上礼丢失,人们心灵深处处在阴火昏君的主宰下,那么人的苦难也就开始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苦难也就全面开始了。因为阴火之性统治了人的心身内环境,人身这个小天地里便开始出现明显的内乱,自伤自损,自我消耗,火烧功德林,阴邪呈凶狂。怎么烧的?就是这个心阴火烧的,就是因为离了上德而自己烧的,外人别人是不会去烧你内环境身心功德林的,是自己引火烧心身,自己把自己损伤了;是心动意摇而损耗的、而毁掉的。再看人类社会上,自从离开了上德上礼以后,人类社会的战争也就狼烟烽起,永远也难以熄灭。如果不复归到上礼治理社会的状态,那么地球上也就难以安宁。为什么?因为战爭是是阴邪之火,是人类好争、好斗、仇恨的反应,表现得有些神经紊乱、崩乱、烦乱、颠狂,五心烦乱。因为他们贪欲太重,以掠夺别人为乐,所以杀害生灵心不痛,也给目己造下无边罪恶。
我们内环境身心这个阴我如果不清除,还是处在阴火的秉性状态下,想复归于道、复归于德,简直不可能,也不可行。如果不抓好修心,清除心灵中的阴火之性,那么修义德、修仁德都难以达到。所以老子在这里特别强调修五德的重要性。因为心阴主事以后,后天的智识当家,尤其是失了礼德之后,自然阴性就兴,阳退阴进,使心身内天下失去了动态平衡。

  后天智识一旦主事,就必然导致信德丧失,丧失忠信,而最终抛弃了做人的基本诚信,毁掉了信德,不信因果,不信自然法则,恣意妄为,法律难治,戒律难施,而导致心身内乱,也促使了社会的动乱。所以老子在这里说“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人心永远也难以满足,因为是阴火之性,后天智识用事,私欲一旦上升到一定的界限,肯定丧失忠信,信德肯定会被抛弃,成为一个无忠无信之人。后天意识主事以后,智德也必然被压抑。智德属水,心属火,心火已经把肾水烧干了,蒸发完了,上乘的智德就没办法存在。而信德又被他抛弃,忠信之薄,从而身心内部紊乱,五行之间互相克伐攻打,争斗难息,由此体内的相生机制也就停止,百病遂之而起。所以古人说:“病由心生,祸由心起,运由心成”,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丧失了上礼,丢失了先天之礼、礼德的消失而造成的。
在理解这一段时,不要被显态一般的礼法制约自己的思维观念,要看到“礼”中更深层次的先天。可以说,“上礼”一旦丢失,人类社会或者一个生命体也就失去了先天系统,完全处在后天系统状态中,那就完全甩到了太极弦阳侧这一端,没办法把握整体。所以人们丢失了“上礼”之德以后,就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干什么?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正确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人生路应该如何走?都丢失了,都茫然了。如果人们能真正重视这个“上德”、“上礼”,心里五德常存的时候,阳火在体内就处在比较强的状态,未到丧失殆尽的状态,就很容易亲近道德,尊重因果,相信自然法则,遵守法律的制约。
先天的场性,先天的物质,无论是炁,还是德光,都无法直接作用、影响到丧失道德者的心灵,那么他的内环境的五行中就会出现明显的危难,各种罪恶的影响就极为容易触发。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什么怪事都出现了,其中的原因就是人心中的礼德丢失了,而是阴我主事,没有先天环境的主事、提醒、制约,没有先天系统的作用力了,所以这种状态越来越暴露出来。人们由于完全甩到了后天系统――太极弦的阳侧,因而不能去亲近道,也不会进入真信的先天状态、无为状态,那么道德的一些元素与能量,也就无法及时补充到体内;相反体内的道德元素、道德能量被消耗殆尽,因而就容易得多种多样的心理病,以及器官功能性疾病都会生成。这是因为丧失道德后天光能量无法继续补充到体内来维持生命消耗的原因。体内失去了先天生命灯油的补充,先天的储存不足,本身积累的德能又不足,这样一来,心里面的错误和身体的病患也就会接踵而至。人为什么就不能主动将自己的身心敞开,接受大自然、接受道德的
 

“前识者”,作为我们而言,要结合你的内环境身心去理解什么叫“前识”?在外面主宰言行举止的这个阴我之心,就是“前识者”;处在里面的这个真我之心,那就是真道,是道体,是厚德。再看看人的大脑,大脑的表层就是前识,大脑的深层就是厚,实际上大脑的表层有多薄啊,肯定是薄。大脑的质层、大脑的核心多么厚啊!但人就是不肯去开发它,不去运用它,不去启发它。从理论方面来看, “前识者”的含义就是对道德粗浅的理解,有为的阐释,利用主观意识理解道德的内容,用后天的智识去认识天地人万物的表层现象。
形而上为炁,形而下为器。“前识者”是只是注意形而下为器这一部分事物的外在表象,任何事物的外表都是“道之华”,而并不是事物的核心本质,所以这种浅薄意识就是众愚的开始。一旦离开了上德,背离了上礼,丧失了做人最基础的上礼状态,没有抓住修心的状态,那就是“愚之始也”。因为落到了后天,后天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注意表面的假象,只用阴我之心作主宰,只在大脑皮层浅处开发利用,这就是“愚之始”的根源。

  在最后一段老子强调:“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要高度重视“去彼取此”,取这个厚,在心里要取真火,取真阳;要去其薄,离开薄,使大脑的质层学会君临先天的状态,而不要深陷在后天状态中。看一看这段文中对先天状态与后天状态的分析,查一查对自已体内的影响,分析一下这种先天状态与后天状态对整个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显而言之,人类离开了太极弦的中央,也就丧失了道德,就开始了离道失德的全过程,越退越远,也就更难以回头。反过来说,人们只要把握住了心――“上礼”这个关键,也就很简单了。因为如果在心里面将阴火之性转化成为真实不虚的阳火,那么“上义”、“上仁”也就很容易产生和保持,信德也就能够稳固;像大地一样稳固,象泰山一样坚实,象昆仑山脉一样构成我们的脊梁--道德的脊梁。那么其中的智德、上乘的智德在体内水火既济。只要开了心锁,将心的变化完成,就能全面地带动了我们内环境身心的变化。
首先要觉悟到修心的重要性,把握修阳火、清除阴火的关键性,那么“上义”就容易保持,“上仁”就容易诞生,“信德”就会更坚实,“智德”也就容易提升。如果体内还是妄火、阴火的状态,你想单纯修智德、修义德、修信德、修仁德,能修得出来吗?心不开,这一切修都是妄,不可能!因为你失去了心君。心君未立,内王未动,外圣难成。但是抓住了这个帅,以修心为帅,其他五德的修持自然也就纲举目张。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阳五行状态中进行分析,解剖自己的心和内环境,系统性地识别一下自己。希望大家人人都“处其实而不居其华,处其厚而不居其薄”,早日修出上礼、上义、上仁,复归于道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