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训心得1500字:重访俄罗斯——让人难忘的圣彼得堡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45:03

重訪俄羅斯——讓人難忘的聖彼得堡建築

 上圖:聖彼得堡示意圖(圖片掃瞄)


重訪俄羅斯至此已近尾聲,最後一篇博文將我以前從相關書籍中摘抄整理的一些關於聖彼得堡建築歷史和建築風格的文字,配上圖片(絕大部分是本人拍照,個別為圖片掃瞄)轉貼於此,以供對聖彼得堡或說對俄羅斯建築有興趣的博友分享。

 

每一個親眼見過聖彼得堡的人,無不認為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俄羅斯人更是將「全國最美城市」的桂冠獻給了它。法國文豪伏爾泰曾這樣說:「彼得堡集歐洲所有城市的精妙於一身」。彼得堡的建設對俄羅斯建築和城市建築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它的城市建築群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完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來到這裡的人無不驚嘆它們的宏偉、華麗與和諧。

 

聖彼得堡的建築經歷了從巴洛克風格到古典主義,再到折中主義和現代派建築風格的變化。城市至今完好保留著所有這些風格的建築,不能不讓人佩服俄羅斯人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這不僅僅需要設計師、建築師的智慧和創造,更需要對前人建築風格的繼承和發展,需要對這片土地的摯愛。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人的驕傲,是俄羅斯的脊樑和民族精神的象徵與體現,聖彼得堡的締造者曾把它作為打開歐洲文明的窗口,而它的繼任者們最終將它變成了向世界展示俄羅斯歷史的窗口。

 

下圖:聖彼得堡(圖片掃瞄)

 

聖彼得堡城市建築氣勢恢宏,裝飾富麗堂皇,充分體現俄羅斯帝國的氣勢與豪華。聖彼得堡最初的建築受到16世紀源於法國、1718世紀達到鼎盛的「巴洛克」風格的影響。巴洛克風格的特點是摒棄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平衡而傾向於豪華、浮誇,追求動勢起伏,以求造成幻想。

 

巴洛克風格反映在建築上的特色是:空間規模大,追求建築的龐大與厚重,通常連成一體,具有變幻複雜的、往往是曲線的形狀;大量使用華麗、貴重的建築材料,建築富麗堂皇;用許多裝飾來增加建築的動感,將建築與雕塑、繪畫融為一體。巴洛克建築構圖嚴謹,氣派渾厚而莊嚴,被稱為巴洛克之魂。而俄羅斯的巴洛克式建築彙集歐洲其他風格(18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和洛可可風格)的特徵和自己的傳統於一身,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主要是建築物的正面飾有豐富的雕塑和色彩,佈局和結構清晰鮮明。代表性建築有梅恩什科夫宮、冬宮、斯莫爾尼宮、斯特拉加諾夫宮等。

 

下圖:梅恩什科夫宮(建於18世紀20年代)

 

下圖:珍藏館(建於18世紀20—30年代)

 

下圖:冬宮(始建於18世紀中期)

 

 

下圖:斯莫爾尼宮(建於18世紀中期) 

 

 

下圖:斯特拉加諾夫宮(建於18世紀中期)

 

下圖:葉卡捷琳娜宮(始建於18世紀中期,後多次改建)

 

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前30年,俄羅斯古典主義取代了俄羅斯巴洛克風格。古典主義是17世紀法國君主制度極盛時期的一種文藝思潮,它以古希臘羅馬文化為範本,從中吸取美的理想和典範,要求藝術形式完美和諧,語言準確、明晰。表現在建築領域,主要特點是外形整齊,具有幾何形式,平面佈局合理,外牆配有柱式,裝飾嚴謹。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使聖彼得堡獲得了普希金所頌揚的「端莊嚴峻的容顏」。

 

俄羅斯古典主義在18世紀下半葉經歷了兩個階段,早期古典主義(6080年代)和嚴謹的古典主義(80年代中期—90年代)。第一階段以公共建築為主,其主題是有規則的幾何圖形(圓、方、三角形)建築,其建築渾然一體。第二階段以私人府邸和莊園為主,一般是中央建築物與兩側的廂房由走廊相連。其代表作是彼得堡美術學院、彼得堡發展銀行及黃村的亞歷山大宮等。

 

下圖:聖彼得堡美術學院(建於18世紀中晚期) 

  

 

下圖:米哈伊洛夫城堡(始建於18世紀末)

 

古典主義直至19世紀初才達到繁榮時期。嚴謹的對稱、筆直的線條、整齊劃一的圓柱創造了許多俄羅斯的建築精品。這一時期的古典主義代表作為喀山大教堂、冬宮廣場等。

 

下圖:喀山大教堂(建於19世紀初期)

 

下圖:冬宮廣場(1754—19世紀中期) 

 

19世紀前30年內,在俄羅斯已經形成的18世紀建築、雕塑和實用藝術的風格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成熟的或曰極盛的古典主義,也稱俄羅斯帝國樣式。

 

俄羅斯帝國樣式在聖彼得堡的城市建築群的構建中功不可沒。傑出的建築師卡爾·羅西,以「用建築群進行思維」的方法建造了米哈伊洛夫宮(現為俄羅斯博物館)。在宮殿前面羅西設計了一個廣場(現為藝術廣場),並開出一條通向涅瓦大街的路。他憑藉自己完整的構思和罕見的藝術才華,在聖彼得堡建造了多個主要廣場,組成了一系列精美絕倫的城市建築群,如冬宮廣場及總參謀部大樓、參政院廣場、參政院和教會大樓等。

 

下圖:米哈伊洛夫宮(俄羅斯博物館)(建於19世紀20年代)

 

下圖:藝術廣場上的普希金雕像 

 

下圖:冬宮廣場及總參謀部大樓(建於19世紀20年代) 

 

下圖:參政院和教會大樓(建於19世紀30年代)

 

下圖:參政院和教會大樓(建於19世紀30年代) 

 

下圖:俄羅斯文學院(原海關大樓)(建於19世紀30年代)

 

19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古典主義經歷著危機,建築群思維已失去昔日的光輝,折中主義逐步取代了古典主義風格。對這一新潮流的形成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是追求忠實再現過去的浪漫主義思想。這一時期,設計師們傾向於採取更加豐富多彩的佈局方案,把各種「歷史」建築風格——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主義甚至東方式等建築風格的要素摻雜在創作中。原籍法國的俄國建築師蒙費蘭建造的代表建築為伊薩基輔大教堂、涅瓦大街上的彼拉澤爾斯基宮。

 

下圖:伊薩基輔大教堂(建於19世紀中期)

 

下圖:伊薩基輔大教堂(建於19世紀中期) 

 

下圖:彼拉澤爾斯基宮(建於19世紀40年代)(圖片掃瞄)

 

 

19世紀下半葉,是折中主義一統天下的時期,它的最流行的變體是仿俄羅斯樣式,也稱羅佩特樣式,代表作是聖彼得堡的基督復活教堂(聖血教堂),教堂具有濃郁的17世紀莫斯科建築風格。

 

下圖:基督復活教堂(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圖片掃瞄)

 

下圖:基督復活教堂(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反映折中主義特點的巨型雕塑,如亞歷山大劇院前建於1873年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雕像紀念碑,就反映出折中主義熱情、奔放以及自然主義式細節化的特點。

下圖:葉卡捷琳娜二世雕像紀念碑(建於19世紀70年代)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的進步帶動了建築領域的巨大變化。城市裡,新型建築物(銀行、商店、工廠、車站)的佔地面積迅速擴大。科技進步帶來的新型建築材料和新的建築技術,為藝術手法的創新提供了物質基礎,現代派風格建築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現代派建築師廣泛採用金屬零件和新的裝飾材料,參照民族建築傳統和哥特式建築,使用不對稱、不勻稱手法,將建築結構與藝術手法加以統一。階梯式結構,空間舒展的佈局,懸樓、陽台和台階的不對稱的凸出部,凸出很多的房簷——這一切都展現了現代派建築物類似有機形式的特有的建築理念。現代派內部裝飾典型手法,是門窗使用彩色玻璃,以及環繞整個建築物繪有植物圖案的鑲嵌腰飾。植物圖案詭異的曲線反覆出現在窗戶的彩色玻璃上、陽台柵欄和臨街的圍欄裡。

 

這一時期現代派建築風靡聖彼得堡。代表作有維捷布斯克火車站、古比雪夫街和克洛維爾克大街拐角處、葉利謝耶夫商場、俄羅斯政治史博物館、地理協會樓等建築。

 

下圖:葉利謝耶夫兄弟商貿樓(20世紀初期建造)

 

下圖:圖書大樓,原名「金蓋爾」公司大樓(20世紀初期建造) 

 

下圖:圖書大樓,原名「金蓋爾」公司大樓(20世紀初期建造) 

 

以下未註明的建築均為街邊拍攝,建築年代不詳,但都是現代建築。 

 

 

 

 

 

 

 

 

 

 

 

 

 

 

20世紀30年代,俄羅斯開始建造大型工業綜合體建築、住房建築群,彼得堡開始在遠離城市歷史中心的地方建造住宅小區,沒有破壞城市古老的風貌。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彼得堡及周圍的小城市遭到嚴重的破壞,許多宮殿、教堂和名勝古蹟等在德國軍隊的炮擊轟炸下,損壞嚴重。戰爭一結束,彼得堡就開始了對被毀建築的修復工作。如彼得夏宮、普希金城、巴甫洛夫斯克、羅蒙諾索夫等地的古建築都以精湛的技藝陸續進行修復。也有一些古建築的修復工作完成較晚,如葉卡捷琳娜宮中的琥珀廳,直到2003年彼得堡300年慶典前才宣告修復完畢。

 

衛國戰爭後,在聖彼得堡開始建造紀念性綜合建築,用來紀念犧牲的戰士、名人或重大事件。它們通常由建築物(如紀念性的博物館、廣場、紀念碑)、雕塑和繪畫等組成。如建於莫斯科大街上的勝利廣場,廣場地下是博物館。

 

下圖:勝利廣場(建於20世紀70年代) 

 

下圖:勝利廣場(建於20世紀70年代) 

 

下圖:拉多日斯基火車站(21世紀初期建造) 

 

下圖:拉多日斯基火車站內部(21世紀初期建造)。這也是我在聖彼得堡(2007年)見過的最新建築,方案原型來源於羅馬風格。 

 

聖彼得堡建築的另一個特點,也是俄羅斯所有城市的特點,就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聖彼得堡的建築儘管緊靠馬路,但大多是側面對著車水馬龍的大街,建築物的正面通常是車少人稀的偏僻街道或是幽靜的胡同,住宅區更是如此。

 

在聖彼得堡的市中心,也是城市最古老的地方,莊嚴華麗的建築幾乎一步一個,讓人目不暇接。每個建築都記載著聖彼得堡乃至俄羅斯的歷史。正因為如此,聖彼得堡整個歷史中心都被列入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不僅僅是其中一兩個建築物。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將俄羅斯首都遷至聖彼得堡的呼聲不斷,普京任總統期間,曾表示支持,普京是彼得堡出生,自他擔任俄羅斯總統起,他一直在打著彼得堡的外交牌,各國首腦凡到俄羅斯出訪,勢必要到聖彼得堡(就在我們參觀冬宮博物館時,普京總理也正在陪同某人在館內參觀)。有人提議遷都時間定在2018年,也就是俄蘇政府從彼得格勒遷都莫斯科100週年之際,重新成為俄羅斯的首都,讓我們拭目以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