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中学校花: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33:12

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三)

[2011-3-19]

 三藏教的声闻位次,请见附图五(第三七八页)
  
  六、藏教的究竟即
  
  原文
  
  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余涅盘;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断见思惑,与罗汉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语译
  
  所谓藏教的究竟即菩提者,是指三乘无学位的圣者。所谓三乘无学位,便是指的1.声闻乘的四果阿罗汉为小乘,2.辟支佛为中乘,3.八相成道的佛为大乘。
  
  阿罗汉有三种含义,那就是杀贼、应供、无生,已经全部断尽了三界的见思二惑,子缚的烦恼之因,虽已断了,果缚的烦恼之报,此身心尚存,名为有余涅盘;若在此身死后,火化成灰,此心寂灭,不再用其智慧,名为无余涅盘。
  
  中乘的辟支佛果,根性要比声闻乘人稍微利些,独自以顺逆二种方式,观察十二因缘的流转及还灭,而得悟入;此人亦与阿罗汉相同,断三界的见思二惑,唯其更能侵除习气,所以其果位居于尚有习气的阿罗汉之上。
  
  注释
  
  1.「子缚」与「果缚」:这是天台学的专有名词,若以烦恼系身而不得自在,名为子缚;若以生死苦果将我系住不得解脱,名为果缚。也就是说,招此苦果的业因,使我被缚者,名为子缚;纵然罗汉已不再因惑造业,而现前五蕴所成的这个果报体尚活在人间,名为果缚。
  
  《教观纲宗》的这一段有关阿罗汉的文字,几乎与《四教仪》的行文全同,可抄录对照:「阿罗汉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盘,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盘。」
  
  其实,在《法华玄义》卷三上也有云,若灰身泯(灭)智,永断生死苦果,离三界二十五有,便断果缚。
  
  2.「灰身泯智」:通常都写成「灰身灭智」,灰其身、灭其智,略称灰灭及灰断,也就是小乘四果圣者,于此世间所用的色身死后,焚烧成灰,其能证的心智,也从此灭绝,所以称为无余涅盘。例如《金刚仙论》卷九有云:「小乘之人,以自身所证,灰身涅盘,毕竟灭故。」又云:「小乘人断三界烦恼,尽分段生死,灰身灭智,入无余涅盘,善恶因果,一切俱舍。」这是大乘释经论中,对此灰灭,作了最完整的说明。可知小乘的无余涅盘,又名为灰身涅盘;这是由于印度佛教的葬仪,习惯采用火化,阿罗汉身故之后,必皆成为灰身,由其不再应化世间,故必成为灭智。
  
  智者大师的《维摩经玄疏》卷五、《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以及《摩诃止观》卷五等,亦用灰身灭智,指出小乘圣者的无余涅盘,犹如虚空,无所施为,乃为有作四谛,天台家也常以这四字和「焦芽败种」并用,以突显小乘圣者是可怜愍者,虽证解脱果,在生前不堪学大乘摩诃衍法,到此身死后,便又无所施为。
  
  3.「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涅盘是梵语Nirv???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大小乘各有有余及无余的两种涅盘,可作三门分别:(1)单就小乘而言,已断生死之因,犹存生死的苦果者,名为有余涅盘;断了生死之因,当下的生死之果,亦毕竟不生,名为无余涅盘。(2)若单就大乘而言,已尽变易生死之因,名为有余涅盘;若变易生死之果亦尽,名为无余涅盘。(3)若就大小乘对比而言,小乘涅盘为有余,尚有变易生死之故;大乘涅盘为无余,已断分段及变易两种生死故。
  
  对此涅盘的分别,在中国也有相宗及性宗诸家之差异,此可查检工具书得知。
  
  4.「习气」:习气的梵语是V?san?有译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等。即是由于数数生起之烦恼所熏成的,称为余习,依据《大般若经》卷五十五所说:「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住佛地。」可知要到成佛,才习气永断。小乘的阿罗汉,虽然已断烦恼正使,而尚残留烦恼余习,例如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见到,难陀有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有瞋习、卑陵伽婆蹉有慢习、摩头婆私咤之跳戏习、憍梵?提之牛业习等,可知阿罗汉的余习难除。辟支佛,比起声闻,根性稍利,声闻闻四谛法而证涅盘,辟支佛自观十二因缘而得解脱,义为缘觉,若就断除见思惑而言,虽与声闻的阿罗汉相同,亦有不同之处,即是辟支佛虽未断尽习气,但已侵损习气,阿罗汉尚未能损余习。
  
  原文
  
  三大乘佛果,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即名菩萨,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六度既满,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次入补处,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余;坐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根性;缘尽入灭,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旭师自注云〕:(成劣应身:如释迦丈六,弥勒十六丈等。)
  
  语译
  
  三乘无学位的大乘佛果,由于此人的根性,大而且利,从初发心开始,便缘四谛境,发起四弘誓愿,即名为菩萨,修行六度法门。至第一阿僧祇劫修满时,事相的修行工夫虽很强烈,理观的功力则尚微弱,若以声闻的行位标准来看,相当于外凡的三贤位。第二阿僧祇劫满时,于四谛理,解渐分明,仍未极明,准望声闻,是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满时,于四谛理解,又复转明,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准望声闻,是在顶位。修满六度的福慧之时,再住一百大劫,修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因行,准望声闻,是下忍位。接下来便入一生补处,生于兜率天上,乃至下降人间,于王宫入胎、以王子身出胎、出家修行、在禅定中降魔,安坐不动之时,是中忍位。下一剎那,入上忍位。最后一剎那,入世第一位,发起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三界见思二惑,烦恼的正使及余习,从此断尽无余,坐在木质的菩提树下,以世间的生草为座垫,成就了有如释迦牟尼的劣应身佛。接着受到大梵天王之劝请说法,三转四谛法轮,化度三乘根性的众生,直至化缘已尽,入于涅盘。这样的劣应身佛,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同样是灰身灭智,故无身智;正报既绝,依报亦不可得。
  
  注释
  
  1.「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及谛观的《四教仪》,都说以四弘誓愿配缘四谛境,如《四教仪》云:(1)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缘苦谛境。(2)未解者令解,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此缘集谛境。(3)未安者令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此缘道谛境。(4)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此缘灭谛境。
  
  四弘誓愿是一切菩萨,初发心时的通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为别愿。四弘誓愿,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摩诃止观》卷一下、《止观大意》等,均可见此四弘誓愿。
  
  《四教义》所举的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也是四弘愿,是出于《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类似的四弘愿句,也出现于《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类似的内容,也早就出现于《长阿含经》卷八的《散陀那经》:「瞿昙沙门,能说菩提,自能调伏能调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共有五句,乃是释尊成佛之后的如来所行,不是初发菩提心时的弘愿。
  
  缘四谛境,发四弘誓的完整句形,应该出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厚集一切善根,所谓四弘誓,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盘令得涅盘。」
  
  2.「三祇」、「百劫」:三祇修福慧,百劫相好因,是众生从初发心成为菩萨而至成佛的时间过程,主修的法门,便是奉事诸佛,实践六度。三祇,具名三大阿僧祇劫,意为三无数大劫,此在《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有云:「(佛言)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善男子(善生长者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四,也有菩萨于三阿僧祇劫之后,种三十二相业因缘的记述,并谓:「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虽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作佛。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剌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从剌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二阿僧祇……便授其记,汝当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从燃灯佛至毘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若过三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此段文字亦被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引用。
  
  事实上有关三阿僧祇劫成佛之说的大小乘经论文献不少,例如尚有《大毘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七与卷一百七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摄大乘论本》卷下、《摄大乘论》卷下、《华严五教章》卷二等,均可见到。
  
  《教观纲宗》于此段藏教究竟即菩提的原文中,所说的三阿僧祇修证六度而成劣应身佛,与声闻修证位次相配的资料依据,应系出于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等所说。第一阿僧祇劫,得外凡位,即是得到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之位;是用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而行六度。第二阿僧祇劫,得内凡的暖位;即是用暖法的智慧,修六度行,故云:「谛解渐明」。第三阿僧祇劫,得顶法之位;此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行六波罗蜜,故云:「四谛观解,转更分明,如登山顶,四顾分明」。过了三阿僧祇劫,则为种植三十二相业因,而入下忍位;用此忍智修六度行,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大智度论》卷四所载「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
  
  此段内容的所谓三祇百劫、三祇九十一劫,乃系依据不同的论典所说,若据《大毘婆沙论》卷一百七十八所载,于三阿僧祇劫,总共逢事二十二万八千尊佛之后,开始修三十二相业因,更须历九十一劫,逢事六尊佛,才成为八相成道的佛。若依《大智度论》卷二七则云:「菩萨已满三阿僧祇劫,后更有百劫」,卷四亦云:「过三阿僧祇劫,然后种三十二相业因缘」,「一一相,百福庄严」,是为在下忍位。嗣后坐于菩提树下的寂灭道场,住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一剎那发真无漏三十四心,成等正觉。
  
  所谓三祇百劫成佛的内容,及其所依的数据,大略如此。这是从小乘三藏教的立场,所见的释迦牟尼佛。虽然承认释尊曾以菩萨身所修六度而成的悲智福慧,超出于阿罗汉及辟支佛的功德,但仍以为在人间成佛的导师,所证亦为偏真法性,当与声闻及辟支佛相同。
  
  3.「下忍」、「中忍」、「上忍」:此三种忍,于天台大师的《四教义》卷五,解释四善根的第三「明忍法位」项下,有较详明的解释:「若顶法善根增进,即生柔顺忍,亦缘《俱舍论》卷二十三所说的四谛十六行,尔时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法,并得成根,以(五根中的)慧根故,于四圣谛,堪忍欲乐,故名忍法。忍法有三品:下忍于十六行,依法谛观,比谛观(此三字疑为衍文);中忍十番缩观;上忍但观欲界苦下四行,随观缘一行。若下中二品忍,虽起烦恼恶业,而不受三涂报,由受人天百千生报;若上品忍成,但有人天七生业在,增上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也。」又于《四教义》卷五的「明世第一」项下有云:「世间善(根)有九品,下下、下中、下上,名暖法;中下、中中,名顶法;中上、上下、上中,名忍法;上上,名世间第一法。」又云:「若观五阴无常等善根,名暖法;观三宝功德,名顶法;观察(四)圣谛,名忍法;观苦圣谛次第圣道,名世间第一法。暖法,若退法舍、若命终舍、若度界地舍;顶法,亦如是;忍法,无退法舍,余二舍同上;世第一法,一剎那无舍。」
  
  由此可以明白,在三藏教的究竟即行位中,菩萨于初阿僧祇劫,相当于声闻外凡三贤位;至第二阿僧祇劫,方始进入相当于声闻内凡四善根的暖位;至第三阿僧祇劫满,才进入相当于声闻四善根的顶位;更向上去,便是相当于声闻四善根的忍位。此忍位,又细分作下中上的三位:百劫修相好业因,是下忍位;由入补处菩萨位至降魔而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剎那的无间道,为上忍位;最后一剎那成等正觉,即相当于声闻的无学位。
  
  《四教义》用「柔顺忍」一词,来标明四善根的忍法位,是借用《维摩经?法供养品》第十三所云:「闻如是(无生法忍之)法,得柔顺忍」句。我们由上引《四教义》的说明可知,四善根的世间善法,共有九品,暖法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顶法有中下、中中二品,忍法有中上、上下、上中三品,世第一法有上上一品。在「明忍法位」项下,特别标明三品忍法的修证项目及其位次。又说明了四善根位的暖法及顶法二位,尚有三种舍;至忍法位,即无退法舍,下品及中品的忍法位,即不再受到三恶道的果报。若上品忍法成就,再一剎那便入世第一位,复经一剎那便入见道位,证初果,最多再过七生往返人间天上,决定解脱。此对修证次第的明确指导,绝非一般暗证禅师,所能清楚的。
  
  4.「真无漏三十四心」:此在旭师的《释义》第十八条,有如下的解释:见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共十六心;修道位中,约三界的九地,各有一无碍及一解脱,名为十八心。以此见修二道相加,共成无漏道的三十四心。
  
  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为「增上缘」,无始法尔「无漏种子」,为「亲因缘」,故得顿发、顿断、顿证。然约所断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约能断、能证,唯是无漏定慧而已。所证只是我空真如,亦名「择灭无为」,无为真如,不堕诸(法)数;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名三十四心,复分顿渐,种种不同。
  
  从以上这段文字,可知旭师往往引用如括号中的唯识名相,来阐释天台教观,此非天台家的立场,乃是出于旭师本人采取性相二宗融合论的观点,是为《教观纲宗释义》的特色。
  
  《释义》所说,约修道位于三界九地,各有一无碍一解脱。是说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每品各各皆于九地中,地地渐断各品思惑的一分,在各地各断一分思惑的过程中,皆有无碍道(即是无间道)及解脱道的前后二心;正在断惑之位,名为无间道,既已断惑之位,名为解脱道。三界共九地,每一地皆有此无间道及解脱道的前后二心,故有十八心了。以八忍八智及九无间九解脱,合起来便是有名的所谓「三十四心断结」。在《教观纲宗》的此段原文中,则云「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
  
  5.「无复身智依正可得」:这是从小乘三藏的立场,所认知的释迦如来,是经过从兜率天下降人间、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盘,所谓八相示现或八相成道的人间佛陀,八十岁时,化缘既毕,入于涅盘的寂灭境界。此与二乘圣者阿罗汉及辟支佛相同,只证人空的偏真法性,未证人法二空的真实法性,所以也是灰身灭(或泯)智,依正二报皆无可得。
  
  七、藏教的修证果位
  
  原文
  
  此教具三乘法: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劫,得证四果。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语译
  
  此教具有大小三乘:
  
  1.小乘的声闻人(?r?vaka),以四圣谛为其所观之法,初以观苦报身心的五蕴法,为入道基础,故谓以四谛中的苦谛为修证之初门。最利根人,三生即得解脱,最钝根人,六十大劫方出三界,证得第四阿罗汉果。
  
  2.中乘的辟支佛(Pratyeka-buddha),逆观顺观十二因缘,顺观苦的原因是集谛,逆观苦的原因灭除,也是集谛,故以四谛中的集谛为其所观之初门。最利根的人,四生解脱,最钝根的人,百劫证果,唯其不若声闻有四阶,乃是直接悟脱,故谓不立分果。出在有佛之世的辟支佛,名为缘觉,出在无佛之世的辟支佛,名为独觉。
  
  3.大乘的菩萨(Bodhisattva),初发心时,即以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故以四谛中的道谛为其初门,以大悲愿,利益众生故。不像二乘人之速断见思二惑、速求出离三界。故谓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方以三十四心顿悟成佛。
  
  以上三类圣人,虽其所修的法门及他们所证的果位,各不相同,却同样是断见思二惑,同样是出离三界,同样是证偏真涅盘。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的譬喻那样,全程五百由旬的旅途,三乘圣者的涅盘,只像走了三百由旬,暂时进入化城息宿而已。
  
  注释
  
  1.「三生六十劫」:修声闻道,从初发心,至证四果阿罗汉位的时岁,大致上说,在部派佛教时代,就已有定论,那便是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连贯着说即是「三生六十劫」。
  
  初见于《大毘婆沙论》卷百一,介绍解脱道的阿罗汉,分为时解脱及不时解脱的二种,此二解脱又各有心解脱及慧解脱的两类。于时解脱项下,即说明了三生六十劫的证道时岁,其论文有云:「复次,依狭小道而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余不决定,依广大道而得解脱,名不时解脱;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此中将极速三生得解脱者,名为狭小道;声闻六十劫,独觉百劫的极迟得解脱者,名为广大道,颇足玩味。因此,古来诸家,对于极速极迟之说,虽皆一致,利根钝根之说,则有歧异。天台家等,以极速为利根,极迟为钝根,依据《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则云:「佛时长故,其根最利,声闻三生,独觉四生,要非利根,亦通钝根。若极利者,要经六十,要经百劫。」《华严五教章》卷二,亦持速钝迟利的看法,并设问答:「问:何故下根返经时少,而上根等乃多时耶?答:能于多时,修炼根行等,以为难故,是故多也。」此与极速为狭小道,极迟为广大道的意义是相通的。
  
  2.「四生百劫」:辟支佛修证的岁数,速则四生,迟则百劫,所以「四生百劫」,也是定说。依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的记载:「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也说:「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俱舍论》卷十二等处,将经百劫修行菩提资粮的独觉圣者,称为「麟角喻独觉」。
  
  3.「辟支佛」:有音译为辟支迦、辟支迦罗、辟支、毕勒支底迦等。意译是独觉、缘一觉、因缘觉、缘觉等。若依据《慧苑音义》卷一所说:「旧翻独觉,得其正意,或翻缘觉,为译人谬。」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说,独觉种性有三相:(1)薄尘种性,(2)薄悲种性,(3)中根种性。《大毘婆沙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诸圣典,均说独觉有不同的两种,一是部行独觉,二是麟角喻独觉。部行独觉者,先修声闻道的顺决择分,证得胜果时转名独觉。麟角喻独觉的麟角喻者,必是独居,要修一百大劫的菩提资粮,然后方证麟角喻独觉。
  
  至《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也说缘觉有三种:(1)缘觉之缘觉,(2)声闻之缘觉,(3)菩萨之缘觉。
  
  可知独觉也有是从声闻道转入的,名为部行,独居的名为麟角喻独觉。独觉即是缘觉之异译,故在缘觉中亦有三乘。非如《教观纲宗》所引的「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那是由于不知梵文原意而产生的误解。

, 总相念。即是外凡的资粮位。
  
  五停心者,包括五项调心的方法:1.对于多贪淫欲的众生,令修不净观,2.对于多起瞋恚的众生,令修慈悲观,3.对于多生散乱心的众生,令修数息观,4.对于愚痴执着的众生,令修因缘观,5.对于障缘太多的众生,令修念佛观。以此五种方法,作为入手方便,调停其心,令心渐渐安住平稳,以便进修四念处法,故取名为停心。
  
  四念处法,分作两个阶段:
  
  别相念者,即是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观此四法,是为对治凡夫众生依于五蕴身心而起的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见。各别观此四法,故名别相念。
  
  总相念者,即是1.当在观身不净之际,受、心、法的三相,亦皆观于不净,2.当在观受是苦之时,心、法、身的三相,亦皆观于是苦,3.当在观心无常之际,法、身、受的三相,亦皆观于无常,4.当在观法无我之时,身、受、心的三相,亦皆观于无我。任观四相中的一相,其余三相,也一体总观,故名总相念。
  
  注释
  
  1.「五停心」:我有一篇〈五停心观修行法〉,介绍得比较详细,请参阅。(收录于《禅钥》一书中)
  
  2.「四念处」:我有一篇〈四念处〉及〈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现收录于《禅的世界》一书中,请参阅。详细修习则宜参研智者大师的《四念处》一书。
  
  3.「多贪众生」:依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即是《禅门修证》卷四所说,贪欲分为三类:(1)外贪欲者,修行人于修禅定之时,贪欲心起,男子即缘女人,女人即缘男子,取其色貌姿容,威仪言语,烦恼心生,念念不停,此是外贪淫结使相发。(2)内外贪欲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欲心发动,或向外缘男女身相、色貌、威仪、姿态、言语,或亦自缘己身形貌,摩头拭颈,念念染着,起诸贪爱,障诸禅定。(3)遍一切处贪欲者,修行人除了爱着前面的两类贪欲境,并于一切五尘境界,一切资生之物,例如田园、屋宅、衣服、饮食等,皆起贪爱,不能禅定。有此三类贪欲,宜令修不净观。
  
  4.「多瞋众生」:依据《禅门修证》卷四所说,瞋恚相发,亦有三类:(1)违理瞋恚者,修行人于习禅定时,瞋觉炽然而起,不问自己有理无理,不问他人有犯无犯,无事起瞋,是为无理邪瞋。(2)顺理正瞋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实有外人前来触恼,以此为缘,生起瞋觉,相续不息。(3)诤论瞋者,修行人于习禅定之时,执着自己所解为是,他人的所行所说皆非,既对他人所说,不顺己意,觉恼心起;有一些修行人,对于财物尚可不太介意,遇到见解与自己不同时,便起大瞋怒。有此三类瞋恚,宜令修慈悲观。
  
  5.「多散众生」:依《禅门修证》卷四所说,称为觉观发相,亦有三类:(1)明利心中觉观发者,修行人因过去不深种善根,于修定时,都不发该书卷三所说的种种善法,仅有觉观攀缘,念念不住。有时缘贪,有时缘瞋,有时缘痴;而所缘之事,分明了了。如是虽经年累月,而不发诸禅定。(2)半明半昏心中觉观发者,若修行人于摄念之时,虽然觉观烦恼,念念不住,但随所缘时,心中有时明利,有时沈昏。明利则觉观攀缘,思想不住;沈昏则无记发呆,无所觉了。(3)一向沈昏心中觉观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虽心昏闇,似如睡眠,而于昏昏之中,仍切切攀缘,觉观不住。有此三类觉观散乱心者,宜令修数息观。
  
  6.「愚痴众生」:依《禅门修证》卷四所说,愚痴相发,亦有三类:(1)计常计断愚痴者,修行人于修定中,忽尔发邪思惟,作如是念言:究竟是过去的我及诸法为灭而有呢?还是现在的我及诸法为不灭而有呢?如此推寻三世之中,若谓灭而有,即堕断见,若谓不灭而有,即堕常见。这般的用心辩解,能障正定出世之法。(2)计有计无愚痴者,修行人于习禅定之时,忽尔分别,思惟觉观,谓我及五蕴等诸法,是一定有呢?是一定无呢?乃至是非有非无呢?这般用心推辩,即障碍正定。(3)计世性愚痴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忽作是念,由有微尘,所以即有实法,有实法即有四大,有四大即有假名众生及诸世界,如此思惟,念念不住,能问能答,高心自举,以是因缘,不得发诸禅定,纵然得禅定,亦堕邪定聚。有此三类愚痴,宜令修因缘观。
  
  7.「多障众生」:依《禅门修证》卷四所说,称此为恶业障道相发,亦有三类:(1)沈昏闇蔽障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沈昏闇睡,无记发呆,无所别知,障诸禅定,不得开发。(2)恶念思惟障者,修行人欲修定时,恶念心生,或念欲作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无时暂停,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3)境界逼迫障者,行人于修定之时,身或猝痛,或见外境,或见无头、无手、无足、无眼等,或见衣破、或觉陷入于地,或见火来烧、高崖堕落、二山隔障、有罗剎虎狼来袭等。有此三类恶业障,宜令修念佛观。
  
  8.「四倒」:亦名四颠倒,是指凡夫众生,于生死有为的无常法中,起于常想;于诸苦相之中,起于乐想;于不净的身相之中,起于净想;于无我的五蕴法中,起于我想。此于大小乘诸经论中,数数可见。四念处的功能,便是对治凡夫的四种颠倒想,主要的目的是由观身、受、心、法的不净、苦、无常、无我,而生起观慧,为进入七方便第四至第七位次的四善根,作好准备工夫。
  
  四、藏教的相似即
  
  原文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
  
  语译
  
  藏教的相似即菩提者,已由外凡的三贤资粮位,进入内凡的加行四善根位了。那就是: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得色界的有漏善根,能入见道位了。
  
  注释
  
  圣严识:在观行即菩提的行位中,已修五停心,破诸障碍,已修四念处,观于苦谛,到了相似即的行位中,再以四念处观,加修四正勤,缘四谛境,以伏烦恼,能发相似解,心游理内而身居有漏。由于依稀彷佛见真谛之理,故名为相似即菩提。
  
  1.「暖、顶、忍、世第一」:旭师的《释义》第十六条,对此四善根位的说明是,由于修行四念处,加上四正勤,便能断已生及未生之二恶,便能修未生及已生之二善。此有四个行位:(1)勤观四谛,能发相似理解,犹如钻木生火,先得暖相,故名为「暖」。(2)由修欲、勤、心、观的四如意足,发生禅定,观力转明,如登高山,洞览四方,故名为「顶」。(3)由于定慧均平,善法增进,能成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安住不动,故名为「忍」。(4)由修五根增长而成五力,能破欺、怠、瞋、恨、怨等五障,而将阶于见道,于诸世间有漏位中,最为胜妙,是故名为「世第一」。以此有漏的闻、思、修三慧,作为增上缘,来资助本具的无漏种子,令发现行,便入见道位了。
  
  2.「色界有漏善根」:在此藏教相似即的行位中,已得相似解,有异于三贤的外凡位,而称内凡位。又以其尚未出离三界,身住色界禅定,故此四善根位,仍居世间的有漏位中,唯其已是世间法中最胜殊妙的第一位了。
  
  五、藏教的分证即
  
  原文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语译
  
  所谓藏教的分证即菩提者,是指声闻四果中的前三果,又总称为有学位。
  
  初果名为须陀洹(Srota-?panna),具称须陀般那,意谓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内的见惑,这是最初预入圣人之流,故名见道位。
  
  二果名为斯陀含(Sakrd?g?mi),汉语为一来,已断欲界六品思惑,尚余三品思惑未断,必须再来欲界的人间与六欲天界,一度受生,故名为一来。
  
  三果名为阿那含(An?g?mi),意谓不还,断尽欲界九品思惑,进一步复断色界及无色界一共八地的思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舍此身已,或住色界五净居天,亦名五不还天。
  
  二果及三果,名为修道位。
  
  注释
  
  1.「有学」与「无学」:声闻四果中的前三果名为有学,第四果名为无学。《法华玄?》卷一云:「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2.「八忍八智」:此系入于见道位观四圣谛,每一圣谛,各各生起无漏的法忍及法智,合计名为十六心见道。所谓「八忍」,是忍可印证欲界、色界、无色界四谛之理的智。忍可印证欲界的四谛,名为四法忍,即是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忍可印证色界及无色界的四谛,名为四类忍,即是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以此八忍,正断三界见惑。既已断了三界见惑,观照明了,便成八智;八忍是无间道,八智是解脱道;八忍是因,八智是果。
  
  所谓「八智」是:印证欲界四谛之智,名为四法智;印证色界及无色界四谛之智,名为四类智。以此八智,观八谛,正断烦恼之无间道位,名之为忍;既断烦恼的解脱道位,名之为智。总称为八忍八智。
  
  此在俱舍宗说,前十五心是见道位,第十六心为修道位。唯识宗则主张十六心皆是见道。此十六心的次序排列如下: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
  
  《教观纲宗》以此八忍八智的十六心,皆属见道位,《释义》第十七条,以八忍八智即是无漏禅定智,亦即无漏之观慧;于无间道中的三昧断惑,名之为忍,乃是即慧之定;于解脱道中的观慧证理,名之为智,乃即定之慧。八忍八智的见道位,是由相似即的行位,修行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有漏的闻思修三慧,观四谛理,得相似解之后,进阶便断三界见惑,而入见道的初果位。
  
  3.「三界见惑」:天台家所说的烦恼障碍,共有三类,即是见思、尘沙、无明,已见于前文「为何有化法四教」注2.(页一五一)。此处是介绍在藏教分证即的初果见道位中,所断的烦恼,名为三界见惑;至二果及三果的修道位中,所断的烦恼,名为欲界思惑;到了第四果的无学位中,便断尽三界思惑。而此四个果位的界定,便在依据所断见思二惑的数量多少为准。可知见思二惑,各有定额的数量,那便是见惑有八十八使称为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见惑于见道位上顿断,思惑于修道位渐断,于无学道位才断尽。
  
  所谓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是指欲界三十二使,色界及无色界各二十八使。基本的则是十惑:(1)身见,(2)边见,(3)邪见,(4)见取见,(5)戒禁取见,(6)贪,(7)瞋,(8)痴,(9)慢,(10)疑。三界各以四谛为所观境,于四谛却各有见惑障碍,所以不见谛理;今以八忍八智,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便见谛理,故名为见道。
  
  兹将十惑配三界、四谛,而成八十八使的关系,条例如下:
  
  (1)欲界有三十二使:?苦谛下具十惑的全数。?集谛下具七惑,少了十惑中的身见、边见、戒禁取见的三惑。?灭谛下具七惑,少了身见、边见、戒禁取见。?道谛下具八惑,少了身见及边见。
  
  (2)色界及无色界各有相同的二十八使:比起欲界四谛,各各皆少一瞋惑,因在上二界为定地,不像欲界是散地,所以不会生起瞋恚那样的粗动烦恼。那也就是说,上二界的苦谛下具九惑,集谛下具六惑,灭谛下具六惑,道谛下具七惑。
  
  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图,请见附图三(第三七六页)
  
  4.「欲界六品思惑」:声闻乘所说三界思惑的基本数,也是十个。欲界四个:贪、瞋、痴、慢;上二界的色界及无色界,各有三个:贪、痴、慢,合计为六个。相加是十个。
  
  将十惑配属九地,每地有九品,合为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又名九地,即是欲界一地,色界及无色界的八个禅定天,合为八地:1.欲界五趣地,2.离生喜乐地,3.定生喜乐地,4.离喜妙乐地,5.舍念清净地,(2.至5.为色界四禅天)6.空无边处地,7.识无边处地,8.无所有处地,9.非想非非想处地(6.至9.为四无色定)。
  
  所谓九品者,是以上所举九地的每一地,各有九品思惑。例如欲界的五趣地,有四个思惑,各各皆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色界的三个思惑及无色界的三个思惑,亦各皆有九品。三界的九地,各有九品,便是八十一品思惑。
  
  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图,请见附图四(第三七七页)
  
  《教观纲宗》所说,二果斯陀含,「断欲界六品思惑」,便是欲界五趣地所属九品之中的前六品。因为在初果须陀洹位已断三界见惑,至此进而断欲界思惑之一品乃至五品,都名为一来向位,断第六品思惑,即成一来位的第二果。其次再断余下的欲界三品思惑,便进不还的第三阿那含果。其理由是二果圣者尚须来到欲界的人间天上受生一次,所以欲界的思惑断了六品,尚余三品;待已证了三果的圣者,不复再来欲界受生,身后住色界五不还天,所以断尽了九品全数的欲界思惑。这也就是如上文所说「思惑于修道位渐断,于无学道位才断尽」的原因。
  
  5.「上八地思」:这是说,在三果阿那含位,不仅已断尽欲界地的思惑,也渐断上二界八地中的思惑。八地的每一地都有九品,共计七十二品,从断初禅初品,到非想第八品,共七十一品,都名为阿罗汉向。再断非想最后一品,即入阿罗汉位。
  
  三藏教的声闻位次,请见附图五(第三七八页)
  
  六、藏教的究竟即
  
  原文
  
  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余涅盘;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断见思惑,与罗汉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语译
  
  所谓藏教的究竟即菩提者,是指三乘无学位的圣者。所谓三乘无学位,便是指的1.声闻乘的四果阿罗汉为小乘,2.辟支佛为中乘,3.八相成道的佛为大乘。
  
  阿罗汉有三种含义,那就是杀贼、应供、无生,已经全部断尽了三界的见思二惑,子缚的烦恼之因,虽已断了,果缚的烦恼之报,此身心尚存,名为有余涅盘;若在此身死后,火化成灰,此心寂灭,不再用其智慧,名为无余涅盘。
  
  中乘的辟支佛果,根性要比声闻乘人稍微利些,独自以顺逆二种方式,观察十二因缘的流转及还灭,而得悟入;此人亦与阿罗汉相同,断三界的见思二惑,唯其更能侵除习气,所以其果位居于尚有习气的阿罗汉之上。
  
  注释
  
  1.「子缚」与「果缚」:这是天台学的专有名词,若以烦恼系身而不得自在,名为子缚;若以生死苦果将我系住不得解脱,名为果缚。也就是说,招此苦果的业因,使我被缚者,名为子缚;纵然罗汉已不再因惑造业,而现前五蕴所成的这个果报体尚活在人间,名为果缚。
  
  《教观纲宗》的这一段有关阿罗汉的文字,几乎与《四教仪》的行文全同,可抄录对照:「阿罗汉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盘,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盘。」
  
  其实,在《法华玄义》卷三上也有云,若灰身泯(灭)智,永断生死苦果,离三界二十五有,便断果缚。
  
  2.「灰身泯智」:通常都写成「灰身灭智」,灰其身、灭其智,略称灰灭及灰断,也就是小乘四果圣者,于此世间所用的色身死后,焚烧成灰,其能证的心智,也从此灭绝,所以称为无余涅盘。例如《金刚仙论》卷九有云:「小乘之人,以自身所证,灰身涅盘,毕竟灭故。」又云:「小乘人断三界烦恼,尽分段生死,灰身灭智,入无余涅盘,善恶因果,一切俱舍。」这是大乘释经论中,对此灰灭,作了最完整的说明。可知小乘的无余涅盘,又名为灰身涅盘;这是由于印度佛教的葬仪,习惯采用火化,阿罗汉身故之后,必皆成为灰身,由其不再应化世间,故必成为灭智。
  
  智者大师的《维摩经玄疏》卷五、《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以及《摩诃止观》卷五等,亦用灰身灭智,指出小乘圣者的无余涅盘,犹如虚空,无所施为,乃为有作四谛,天台家也常以这四字和「焦芽败种」并用,以突显小乘圣者是可怜愍者,虽证解脱果,在生前不堪学大乘摩诃衍法,到此身死后,便又无所施为。
  
  3.「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涅盘是梵语Nirv???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大小乘各有有余及无余的两种涅盘,可作三门分别:(1)单就小乘而言,已断生死之因,犹存生死的苦果者,名为有余涅盘;断了生死之因,当下的生死之果,亦毕竟不生,名为无余涅盘。(2)若单就大乘而言,已尽变易生死之因,名为有余涅盘;若变易生死之果亦尽,名为无余涅盘。(3)若就大小乘对比而言,小乘涅盘为有余,尚有变易生死之故;大乘涅盘为无余,已断分段及变易两种生死故。
  
  对此涅盘的分别,在中国也有相宗及性宗诸家之差异,此可查检工具书得知。
  
  4.「习气」:习气的梵语是V?san?有译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等。即是由于数数生起之烦恼所熏成的,称为余习,依据《大般若经》卷五十五所说:「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住佛地。」可知要到成佛,才习气永断。小乘的阿罗汉,虽然已断烦恼正使,而尚残留烦恼余习,例如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见到,难陀有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有瞋习、卑陵伽婆蹉有慢习、摩头婆私咤之跳戏习、憍梵?提之牛业习等,可知阿罗汉的余习难除。辟支佛,比起声闻,根性稍利,声闻闻四谛法而证涅盘,辟支佛自观十二因缘而得解脱,义为缘觉,若就断除见思惑而言,虽与声闻的阿罗汉相同,亦有不同之处,即是辟支佛虽未断尽习气,但已侵损习气,阿罗汉尚未能损余习。
  
  原文
  
  三大乘佛果,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即名菩萨,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六度既满,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次入补处,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余;坐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根性;缘尽入灭,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旭师自注云〕:(成劣应身:如释迦丈六,弥勒十六丈等。)
  
  语译
  
  三乘无学位的大乘佛果,由于此人的根性,大而且利,从初发心开始,便缘四谛境,发起四弘誓愿,即名为菩萨,修行六度法门。至第一阿僧祇劫修满时,事相的修行工夫虽很强烈,理观的功力则尚微弱,若以声闻的行位标准来看,相当于外凡的三贤位。第二阿僧祇劫满时,于四谛理,解渐分明,仍未极明,准望声闻,是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满时,于四谛理解,又复转明,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准望声闻,是在顶位。修满六度的福慧之时,再住一百大劫,修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因行,准望声闻,是下忍位。接下来便入一生补处,生于兜率天上,乃至下降人间,于王宫入胎、以王子身出胎、出家修行、在禅定中降魔,安坐不动之时,是中忍位。下一剎那,入上忍位。最后一剎那,入世第一位,发起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三界见思二惑,烦恼的正使及余习,从此断尽无余,坐在木质的菩提树下,以世间的生草为座垫,成就了有如释迦牟尼的劣应身佛。接着受到大梵天王之劝请说法,三转四谛法轮,化度三乘根性的众生,直至化缘已尽,入于涅盘。这样的劣应身佛,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同样是灰身灭智,故无身智;正报既绝,依报亦不可得。
  
  注释
  
  1.「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及谛观的《四教仪》,都说以四弘誓愿配缘四谛境,如《四教仪》云:(1)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缘苦谛境。(2)未解者令解,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此缘集谛境。(3)未安者令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此缘道谛境。(4)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此缘灭谛境。
  
  四弘誓愿是一切菩萨,初发心时的通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为别愿。四弘誓愿,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摩诃止观》卷一下、《止观大意》等,均可见此四弘誓愿。
  
  《四教义》所举的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也是四弘愿,是出于《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类似的四弘愿句,也出现于《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类似的内容,也早就出现于《长阿含经》卷八的《散陀那经》:「瞿昙沙门,能说菩提,自能调伏能调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共有五句,乃是释尊成佛之后的如来所行,不是初发菩提心时的弘愿。
  
  缘四谛境,发四弘誓的完整句形,应该出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厚集一切善根,所谓四弘誓,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盘令得涅盘。」
  
  2.「三祇」、「百劫」:三祇修福慧,百劫相好因,是众生从初发心成为菩萨而至成佛的时间过程,主修的法门,便是奉事诸佛,实践六度。三祇,具名三大阿僧祇劫,意为三无数大劫,此在《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有云:「(佛言)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善男子(善生长者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四,也有菩萨于三阿僧祇劫之后,种三十二相业因缘的记述,并谓:「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虽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作佛。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剌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从剌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二阿僧祇……便授其记,汝当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从燃灯佛至毘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若过三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此段文字亦被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引用。
  
  事实上有关三阿僧祇劫成佛之说的大小乘经论文献不少,例如尚有《大毘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七与卷一百七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摄大乘论本》卷下、《摄大乘论》卷下、《华严五教章》卷二等,均可见到。
  
  《教观纲宗》于此段藏教究竟即菩提的原文中,所说的三阿僧祇修证六度而成劣应身佛,与声闻修证位次相配的资料依据,应系出于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等所说。第一阿僧祇劫,得外凡位,即是得到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之位;是用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而行六度。第二阿僧祇劫,得内凡的暖位;即是用暖法的智慧,修六度行,故云:「谛解渐明」。第三阿僧祇劫,得顶法之位;此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行六波罗蜜,故云:「四谛观解,转更分明,如登山顶,四顾分明」。过了三阿僧祇劫,则为种植三十二相业因,而入下忍位;用此忍智修六度行,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大智度论》卷四所载「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
  
  此段内容的所谓三祇百劫、三祇九十一劫,乃系依据不同的论典所说,若据《大毘婆沙论》卷一百七十八所载,于三阿僧祇劫,总共逢事二十二万八千尊佛之后,开始修三十二相业因,更须历九十一劫,逢事六尊佛,才成为八相成道的佛。若依《大智度论》卷二七则云:「菩萨已满三阿僧祇劫,后更有百劫」,卷四亦云:「过三阿僧祇劫,然后种三十二相业因缘」,「一一相,百福庄严」,是为在下忍位。嗣后坐于菩提树下的寂灭道场,住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一剎那发真无漏三十四心,成等正觉。
  
  所谓三祇百劫成佛的内容,及其所依的数据,大略如此。这是从小乘三藏教的立场,所见的释迦牟尼佛。虽然承认释尊曾以菩萨身所修六度而成的悲智福慧,超出于阿罗汉及辟支佛的功德,但仍以为在人间成佛的导师,所证亦为偏真法性,当与声闻及辟支佛相同。
  
  3.「下忍」、「中忍」、「上忍」:此三种忍,于天台大师的《四教义》卷五,解释四善根的第三「明忍法位」项下,有较详明的解释:「若顶法善根增进,即生柔顺忍,亦缘《俱舍论》卷二十三所说的四谛十六行,尔时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法,并得成根,以(五根中的)慧根故,于四圣谛,堪忍欲乐,故名忍法。忍法有三品:下忍于十六行,依法谛观,比谛观(此三字疑为衍文);中忍十番缩观;上忍但观欲界苦下四行,随观缘一行。若下中二品忍,虽起烦恼恶业,而不受三涂报,由受人天百千生报;若上品忍成,但有人天七生业在,增上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也。」又于《四教义》卷五的「明世第一」项下有云:「世间善(根)有九品,下下、下中、下上,名暖法;中下、中中,名顶法;中上、上下、上中,名忍法;上上,名世间第一法。」又云:「若观五阴无常等善根,名暖法;观三宝功德,名顶法;观察(四)圣谛,名忍法;观苦圣谛次第圣道,名世间第一法。暖法,若退法舍、若命终舍、若度界地舍;顶法,亦如是;忍法,无退法舍,余二舍同上;世第一法,一剎那无舍。」
  
  由此可以明白,在三藏教的究竟即行位中,菩萨于初阿僧祇劫,相当于声闻外凡三贤位;至第二阿僧祇劫,方始进入相当于声闻内凡四善根的暖位;至第三阿僧祇劫满,才进入相当于声闻四善根的顶位;更向上去,便是相当于声闻四善根的忍位。此忍位,又细分作下中上的三位:百劫修相好业因,是下忍位;由入补处菩萨位至降魔而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剎那的无间道,为上忍位;最后一剎那成等正觉,即相当于声闻的无学位。
  
  《四教义》用「柔顺忍」一词,来标明四善根的忍法位,是借用《维摩经?法供养品》第十三所云:「闻如是(无生法忍之)法,得柔顺忍」句。我们由上引《四教义》的说明可知,四善根的世间善法,共有九品,暖法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顶法有中下、中中二品,忍法有中上、上下、上中三品,世第一法有上上一品。在「明忍法位」项下,特别标明三品忍法的修证项目及其位次。又说明了四善根位的暖法及顶法二位,尚有三种舍;至忍法位,即无退法舍,下品及中品的忍法位,即不再受到三恶道的果报。若上品忍法成就,再一剎那便入世第一位,复经一剎那便入见道位,证初果,最多再过七生往返人间天上,决定解脱。此对修证次第的明确指导,绝非一般暗证禅师,所能清楚的。
  
  4.「真无漏三十四心」:此在旭师的《释义》第十八条,有如下的解释:见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共十六心;修道位中,约三界的九地,各有一无碍及一解脱,名为十八心。以此见修二道相加,共成无漏道的三十四心。
  
  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为「增上缘」,无始法尔「无漏种子」,为「亲因缘」,故得顿发、顿断、顿证。然约所断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约能断、能证,唯是无漏定慧而已。所证只是我空真如,亦名「择灭无为」,无为真如,不堕诸(法)数;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名三十四心,复分顿渐,种种不同。
  
  从以上这段文字,可知旭师往往引用如括号中的唯识名相,来阐释天台教观,此非天台家的立场,乃是出于旭师本人采取性相二宗融合论的观点,是为《教观纲宗释义》的特色。
  
  《释义》所说,约修道位于三界九地,各有一无碍一解脱。是说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每品各各皆于九地中,地地渐断各品思惑的一分,在各地各断一分思惑的过程中,皆有无碍道(即是无间道)及解脱道的前后二心;正在断惑之位,名为无间道,既已断惑之位,名为解脱道。三界共九地,每一地皆有此无间道及解脱道的前后二心,故有十八心了。以八忍八智及九无间九解脱,合起来便是有名的所谓「三十四心断结」。在《教观纲宗》的此段原文中,则云「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
  
  5.「无复身智依正可得」:这是从小乘三藏的立场,所认知的释迦如来,是经过从兜率天下降人间、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盘,所谓八相示现或八相成道的人间佛陀,八十岁时,化缘既毕,入于涅盘的寂灭境界。此与二乘圣者阿罗汉及辟支佛相同,只证人空的偏真法性,未证人法二空的真实法性,所以也是灰身灭(或泯)智,依正二报皆无可得。
  
  七、藏教的修证果位
  
  原文
  
  此教具三乘法: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劫,得证四果。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语译
  
  此教具有大小三乘:
  
  1.小乘的声闻人(?r?vaka),以四圣谛为其所观之法,初以观苦报身心的五蕴法,为入道基础,故谓以四谛中的苦谛为修证之初门。最利根人,三生即得解脱,最钝根人,六十大劫方出三界,证得第四阿罗汉果。
  
  2.中乘的辟支佛(Pratyeka-buddha),逆观顺观十二因缘,顺观苦的原因是集谛,逆观苦的原因灭除,也是集谛,故以四谛中的集谛为其所观之初门。最利根的人,四生解脱,最钝根的人,百劫证果,唯其不若声闻有四阶,乃是直接悟脱,故谓不立分果。出在有佛之世的辟支佛,名为缘觉,出在无佛之世的辟支佛,名为独觉。
  
  3.大乘的菩萨(Bodhisattva),初发心时,即以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故以四谛中的道谛为其初门,以大悲愿,利益众生故。不像二乘人之速断见思二惑、速求出离三界。故谓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方以三十四心顿悟成佛。
  
  以上三类圣人,虽其所修的法门及他们所证的果位,各不相同,却同样是断见思二惑,同样是出离三界,同样是证偏真涅盘。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的譬喻那样,全程五百由旬的旅途,三乘圣者的涅盘,只像走了三百由旬,暂时进入化城息宿而已。
  
  注释
  
  1.「三生六十劫」:修声闻道,从初发心,至证四果阿罗汉位的时岁,大致上说,在部派佛教时代,就已有定论,那便是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连贯着说即是「三生六十劫」。
  
  初见于《大毘婆沙论》卷百一,介绍解脱道的阿罗汉,分为时解脱及不时解脱的二种,此二解脱又各有心解脱及慧解脱的两类。于时解脱项下,即说明了三生六十劫的证道时岁,其论文有云:「复次,依狭小道而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余不决定,依广大道而得解脱,名不时解脱;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此中将极速三生得解脱者,名为狭小道;声闻六十劫,独觉百劫的极迟得解脱者,名为广大道,颇足玩味。因此,古来诸家,对于极速极迟之说,虽皆一致,利根钝根之说,则有歧异。天台家等,以极速为利根,极迟为钝根,依据《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则云:「佛时长故,其根最利,声闻三生,独觉四生,要非利根,亦通钝根。若极利者,要经六十,要经百劫。」《华严五教章》卷二,亦持速钝迟利的看法,并设问答:「问:何故下根返经时少,而上根等乃多时耶?答:能于多时,修炼根行等,以为难故,是故多也。」此与极速为狭小道,极迟为广大道的意义是相通的。
  
  2.「四生百劫」:辟支佛修证的岁数,速则四生,迟则百劫,所以「四生百劫」,也是定说。依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的记载:「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也说:「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俱舍论》卷十二等处,将经百劫修行菩提资粮的独觉圣者,称为「麟角喻独觉」。
  
  3.「辟支佛」:有音译为辟支迦、辟支迦罗、辟支、毕勒支底迦等。意译是独觉、缘一觉、因缘觉、缘觉等。若依据《慧苑音义》卷一所说:「旧翻独觉,得其正意,或翻缘觉,为译人谬。」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说,独觉种性有三相:(1)薄尘种性,(2)薄悲种性,(3)中根种性。《大毘婆沙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诸圣典,均说独觉有不同的两种,一是部行独觉,二是麟角喻独觉。部行独觉者,先修声闻道的顺决择分,证得胜果时转名独觉。麟角喻独觉的麟角喻者,必是独居,要修一百大劫的菩提资粮,然后方证麟角喻独觉。
  
  至《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也说缘觉有三种:(1)缘觉之缘觉,(2)声闻之缘觉,(3)菩萨之缘觉。
  
  可知独觉也有是从声闻道转入的,名为部行,独居的名为麟角喻独觉。独觉即是缘觉之异译,故在缘觉中亦有三乘。非如《教观纲宗》所引的「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那是由于不知梵文原意而产生的误解。

, N>总相念。即是外凡的资粮位。
  
  五停心者,包括五项调心的方法:1.对于多贪淫欲的众生,令修不净观,2.对于多起瞋恚的众生,令修慈悲观,3.对于多生散乱心的众生,令修数息观,4.对于愚痴执着的众生,令修因缘观,5.对于障缘太多的众生,令修念佛观。以此五种方法,作为入手方便,调停其心,令心渐渐安住平稳,以便进修四念处法,故取名为停心。
  
  四念处法,分作两个阶段:
  
  别相念者,即是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观此四法,是为对治凡夫众生依于五蕴身心而起的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见。各别观此四法,故名别相念。
  
  总相念者,即是1.当在观身不净之际,受、心、法的三相,亦皆观于不净,2.当在观受是苦之时,心、法、身的三相,亦皆观于是苦,3.当在观心无常之际,法、身、受的三相,亦皆观于无常,4.当在观法无我之时,身、受、心的三相,亦皆观于无我。任观四相中的一相,其余三相,也一体总观,故名总相念。
  
  注释
  
  1.「五停心」:我有一篇〈五停心观修行法〉,介绍得比较详细,请参阅。(收录于《禅钥》一书中)
  
  2.「四念处」:我有一篇〈四念处〉及〈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现收录于《禅的世界》一书中,请参阅。详细修习则宜参研智者大师的《四念处》一书。
  
  3.「多贪众生」:依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即是《禅门修证》卷四所说,贪欲分为三类:(1)外贪欲者,修行人于修禅定之时,贪欲心起,男子即缘女人,女人即缘男子,取其色貌姿容,威仪言语,烦恼心生,念念不停,此是外贪淫结使相发。(2)内外贪欲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欲心发动,或向外缘男女身相、色貌、威仪、姿态、言语,或亦自缘己身形貌,摩头拭颈,念念染着,起诸贪爱,障诸禅定。(3)遍一切处贪欲者,修行人除了爱着前面的两类贪欲境,并于一切五尘境界,一切资生之物,例如田园、屋宅、衣服、饮食等,皆起贪爱,不能禅定。有此三类贪欲,宜令修不净观。
  
  4.「多瞋众生」:依据《禅门修证》卷四所说,瞋恚相发,亦有三类:(1)违理瞋恚者,修行人于习禅定时,瞋觉炽然而起,不问自己有理无理,不问他人有犯无犯,无事起瞋,是为无理邪瞋。(2)顺理正瞋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实有外人前来触恼,以此为缘,生起瞋觉,相续不息。(3)诤论瞋者,修行人于习禅定之时,执着自己所解为是,他人的所行所说皆非,既对他人所说,不顺己意,觉恼心起;有一些修行人,对于财物尚可不太介意,遇到见解与自己不同时,便起大瞋怒。有此三类瞋恚,宜令修慈悲观。
  
  5.「多散众生」:依《禅门修证》卷四所说,称为觉观发相,亦有三类:(1)明利心中觉观发者,修行人因过去不深种善根,于修定时,都不发该书卷三所说的种种善法,仅有觉观攀缘,念念不住。有时缘贪,有时缘瞋,有时缘痴;而所缘之事,分明了了。如是虽经年累月,而不发诸禅定。(2)半明半昏心中觉观发者,若修行人于摄念之时,虽然觉观烦恼,念念不住,但随所缘时,心中有时明利,有时沈昏。明利则觉观攀缘,思想不住;沈昏则无记发呆,无所觉了。(3)一向沈昏心中觉观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虽心昏闇,似如睡眠,而于昏昏之中,仍切切攀缘,觉观不住。有此三类觉观散乱心者,宜令修数息观。
  
  6.「愚痴众生」:依《禅门修证》卷四所说,愚痴相发,亦有三类:(1)计常计断愚痴者,修行人于修定中,忽尔发邪思惟,作如是念言:究竟是过去的我及诸法为灭而有呢?还是现在的我及诸法为不灭而有呢?如此推寻三世之中,若谓灭而有,即堕断见,若谓不灭而有,即堕常见。这般的用心辩解,能障正定出世之法。(2)计有计无愚痴者,修行人于习禅定之时,忽尔分别,思惟觉观,谓我及五蕴等诸法,是一定有呢?是一定无呢?乃至是非有非无呢?这般用心推辩,即障碍正定。(3)计世性愚痴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忽作是念,由有微尘,所以即有实法,有实法即有四大,有四大即有假名众生及诸世界,如此思惟,念念不住,能问能答,高心自举,以是因缘,不得发诸禅定,纵然得禅定,亦堕邪定聚。有此三类愚痴,宜令修因缘观。
  
  7.「多障众生」:依《禅门修证》卷四所说,称此为恶业障道相发,亦有三类:(1)沈昏闇蔽障者,修行人于修定之时,沈昏闇睡,无记发呆,无所别知,障诸禅定,不得开发。(2)恶念思惟障者,修行人欲修定时,恶念心生,或念欲作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无时暂停,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3)境界逼迫障者,行人于修定之时,身或猝痛,或见外境,或见无头、无手、无足、无眼等,或见衣破、或觉陷入于地,或见火来烧、高崖堕落、二山隔障、有罗剎虎狼来袭等。有此三类恶业障,宜令修念佛观。
  
  8.「四倒」:亦名四颠倒,是指凡夫众生,于生死有为的无常法中,起于常想;于诸苦相之中,起于乐想;于不净的身相之中,起于净想;于无我的五蕴法中,起于我想。此于大小乘诸经论中,数数可见。四念处的功能,便是对治凡夫的四种颠倒想,主要的目的是由观身、受、心、法的不净、苦、无常、无我,而生起观慧,为进入七方便第四至第七位次的四善根,作好准备工夫。
  
  四、藏教的相似即
  
  原文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
  
  语译
  
  藏教的相似即菩提者,已由外凡的三贤资粮位,进入内凡的加行四善根位了。那就是: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得色界的有漏善根,能入见道位了。
  
  注释
  
  圣严识:在观行即菩提的行位中,已修五停心,破诸障碍,已修四念处,观于苦谛,到了相似即的行位中,再以四念处观,加修四正勤,缘四谛境,以伏烦恼,能发相似解,心游理内而身居有漏。由于依稀彷佛见真谛之理,故名为相似即菩提。
  
  1.「暖、顶、忍、世第一」:旭师的《释义》第十六条,对此四善根位的说明是,由于修行四念处,加上四正勤,便能断已生及未生之二恶,便能修未生及已生之二善。此有四个行位:(1)勤观四谛,能发相似理解,犹如钻木生火,先得暖相,故名为「暖」。(2)由修欲、勤、心、观的四如意足,发生禅定,观力转明,如登高山,洞览四方,故名为「顶」。(3)由于定慧均平,善法增进,能成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安住不动,故名为「忍」。(4)由修五根增长而成五力,能破欺、怠、瞋、恨、怨等五障,而将阶于见道,于诸世间有漏位中,最为胜妙,是故名为「世第一」。以此有漏的闻、思、修三慧,作为增上缘,来资助本具的无漏种子,令发现行,便入见道位了。
  
  2.「色界有漏善根」:在此藏教相似即的行位中,已得相似解,有异于三贤的外凡位,而称内凡位。又以其尚未出离三界,身住色界禅定,故此四善根位,仍居世间的有漏位中,唯其已是世间法中最胜殊妙的第一位了。
  
  五、藏教的分证即
  
  原文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语译
  
  所谓藏教的分证即菩提者,是指声闻四果中的前三果,又总称为有学位。
  
  初果名为须陀洹(Srota-?panna),具称须陀般那,意谓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内的见惑,这是最初预入圣人之流,故名见道位。
  
  二果名为斯陀含(Sakrd?g?mi),汉语为一来,已断欲界六品思惑,尚余三品思惑未断,必须再来欲界的人间与六欲天界,一度受生,故名为一来。
  
  三果名为阿那含(An?g?mi),意谓不还,断尽欲界九品思惑,进一步复断色界及无色界一共八地的思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舍此身已,或住色界五净居天,亦名五不还天。
  
  二果及三果,名为修道位。
  
  注释
  
  1.「有学」与「无学」:声闻四果中的前三果名为有学,第四果名为无学。《法华玄?》卷一云:「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2.「八忍八智」:此系入于见道位观四圣谛,每一圣谛,各各生起无漏的法忍及法智,合计名为十六心见道。所谓「八忍」,是忍可印证欲界、色界、无色界四谛之理的智。忍可印证欲界的四谛,名为四法忍,即是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忍可印证色界及无色界的四谛,名为四类忍,即是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以此八忍,正断三界见惑。既已断了三界见惑,观照明了,便成八智;八忍是无间道,八智是解脱道;八忍是因,八智是果。
  
  所谓「八智」是:印证欲界四谛之智,名为四法智;印证色界及无色界四谛之智,名为四类智。以此八智,观八谛,正断烦恼之无间道位,名之为忍;既断烦恼的解脱道位,名之为智。总称为八忍八智。
  
  此在俱舍宗说,前十五心是见道位,第十六心为修道位。唯识宗则主张十六心皆是见道。此十六心的次序排列如下: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
  
  《教观纲宗》以此八忍八智的十六心,皆属见道位,《释义》第十七条,以八忍八智即是无漏禅定智,亦即无漏之观慧;于无间道中的三昧断惑,名之为忍,乃是即慧之定;于解脱道中的观慧证理,名之为智,乃即定之慧。八忍八智的见道位,是由相似即的行位,修行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有漏的闻思修三慧,观四谛理,得相似解之后,进阶便断三界见惑,而入见道的初果位。
  
  3.「三界见惑」:天台家所说的烦恼障碍,共有三类,即是见思、尘沙、无明,已见于前文「为何有化法四教」注2.(页一五一)。此处是介绍在藏教分证即的初果见道位中,所断的烦恼,名为三界见惑;至二果及三果的修道位中,所断的烦恼,名为欲界思惑;到了第四果的无学位中,便断尽三界思惑。而此四个果位的界定,便在依据所断见思二惑的数量多少为准。可知见思二惑,各有定额的数量,那便是见惑有八十八使称为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见惑于见道位上顿断,思惑于修道位渐断,于无学道位才断尽。
  
  所谓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是指欲界三十二使,色界及无色界各二十八使。基本的则是十惑:(1)身见,(2)边见,(3)邪见,(4)见取见,(5)戒禁取见,(6)贪,(7)瞋,(8)痴,(9)慢,(10)疑。三界各以四谛为所观境,于四谛却各有见惑障碍,所以不见谛理;今以八忍八智,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便见谛理,故名为见道。
  
  兹将十惑配三界、四谛,而成八十八使的关系,条例如下:
  
  (1)欲界有三十二使:?苦谛下具十惑的全数。?集谛下具七惑,少了十惑中的身见、边见、戒禁取见的三惑。?灭谛下具七惑,少了身见、边见、戒禁取见。?道谛下具八惑,少了身见及边见。
  
  (2)色界及无色界各有相同的二十八使:比起欲界四谛,各各皆少一瞋惑,因在上二界为定地,不像欲界是散地,所以不会生起瞋恚那样的粗动烦恼。那也就是说,上二界的苦谛下具九惑,集谛下具六惑,灭谛下具六惑,道谛下具七惑。
  
  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图,请见附图三(第三七六页)
  
  4.「欲界六品思惑」:声闻乘所说三界思惑的基本数,也是十个。欲界四个:贪、瞋、痴、慢;上二界的色界及无色界,各有三个:贪、痴、慢,合计为六个。相加是十个。
  
  将十惑配属九地,每地有九品,合为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又名九地,即是欲界一地,色界及无色界的八个禅定天,合为八地:1.欲界五趣地,2.离生喜乐地,3.定生喜乐地,4.离喜妙乐地,5.舍念清净地,(2.至5.为色界四禅天)6.空无边处地,7.识无边处地,8.无所有处地,9.非想非非想处地(6.至9.为四无色定)。
  
  所谓九品者,是以上所举九地的每一地,各有九品思惑。例如欲界的五趣地,有四个思惑,各各皆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色界的三个思惑及无色界的三个思惑,亦各皆有九品。三界的九地,各有九品,便是八十一品思惑。
  
  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图,请见附图四(第三七七页)
  
  《教观纲宗》所说,二果斯陀含,「断欲界六品思惑」,便是欲界五趣地所属九品之中的前六品。因为在初果须陀洹位已断三界见惑,至此进而断欲界思惑之一品乃至五品,都名为一来向位,断第六品思惑,即成一来位的第二果。其次再断余下的欲界三品思惑,便进不还的第三阿那含果。其理由是二果圣者尚须来到欲界的人间天上受生一次,所以欲界的思惑断了六品,尚余三品;待已证了三果的圣者,不复再来欲界受生,身后住色界五不还天,所以断尽了九品全数的欲界思惑。这也就是如上文所说「思惑于修道位渐断,于无学道位才断尽」的原因。
  
  5.「上八地思」:这是说,在三果阿那含位,不仅已断尽欲界地的思惑,也渐断上二界八地中的思惑。八地的每一地都有九品,共计七十二品,从断初禅初品,到非想第八品,共七十一品,都名为阿罗汉向。再断非想最后一品,即入阿罗汉位。
  
  三藏教的声闻位次,请见附图五(第三七八页)
  
  六、藏教的究竟即
  
  原文
  
  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余涅盘;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断见思惑,与罗汉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语译
  
  所谓藏教的究竟即菩提者,是指三乘无学位的圣者。所谓三乘无学位,便是指的1.声闻乘的四果阿罗汉为小乘,2.辟支佛为中乘,3.八相成道的佛为大乘。
  
  阿罗汉有三种含义,那就是杀贼、应供、无生,已经全部断尽了三界的见思二惑,子缚的烦恼之因,虽已断了,果缚的烦恼之报,此身心尚存,名为有余涅盘;若在此身死后,火化成灰,此心寂灭,不再用其智慧,名为无余涅盘。
  
  中乘的辟支佛果,根性要比声闻乘人稍微利些,独自以顺逆二种方式,观察十二因缘的流转及还灭,而得悟入;此人亦与阿罗汉相同,断三界的见思二惑,唯其更能侵除习气,所以其果位居于尚有习气的阿罗汉之上。
  
  注释
  
  1.「子缚」与「果缚」:这是天台学的专有名词,若以烦恼系身而不得自在,名为子缚;若以生死苦果将我系住不得解脱,名为果缚。也就是说,招此苦果的业因,使我被缚者,名为子缚;纵然罗汉已不再因惑造业,而现前五蕴所成的这个果报体尚活在人间,名为果缚。
  
  《教观纲宗》的这一段有关阿罗汉的文字,几乎与《四教仪》的行文全同,可抄录对照:「阿罗汉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上也有云,若灰身泯(灭)智,永断生死苦果,离三界二十五有,便断果缚。
  
  2.「灰身泯智」:通常都写成「灰身灭智」,灰其身、灭其智,略称灰灭及灰断,也就是小乘四果圣者,于此世间所用的色身死后,焚烧成灰,其能证的心智,也从此灭绝,所以称为无余涅盘。例如《金刚仙论》卷九有云:「小乘之人,以自身所证,灰身涅盘,毕竟灭故。」又云:「小乘人断三界烦恼,尽分段生死,灰身灭智,入无余涅盘,善恶因果,一切俱舍。」这是大乘释经论中,对此灰灭,作了最完整的说明。可知小乘的无余涅盘,又名为灰身涅盘;这是由于印度佛教的葬仪,习惯采用火化,阿罗汉身故之后,必皆成为灰身,由其不再应化世间,故必成为灭智。
  
  智者大师的《维摩经玄疏》卷五、《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以及《摩诃止观》卷五等,亦用灰身灭智,指出小乘圣者的无余涅盘,犹如虚空,无所施为,乃为有作四谛,天台家也常以这四字和「焦芽败种」并用,以突显小乘圣者是可怜愍者,虽证解脱果,在生前不堪学大乘摩诃衍法,到此身死后,便又无所施为。
  
  3.「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涅盘是梵语Nirv???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大小乘各有有余及无余的两种涅盘,可作三门分别:(1)单就小乘而言,已断生死之因,犹存生死的苦果者,名为有余涅盘;断了生死之因,当下的生死之果,亦毕竟不生,名为无余涅盘。(2)若单就大乘而言,已尽变易生死之因,名为有余涅盘;若变易生死之果亦尽,名为无余涅盘。(3)若就大小乘对比而言,小乘涅盘为有余,尚有变易生死之故;大乘涅盘为无余,已断分段及变易两种生死故。
  
  对此涅盘的分别,在中国也有相宗及性宗诸家之差异,此可查检工具书得知。
  
  4.「习气」:习气的梵语是V?san?有译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等。即是由于数数生起之烦恼所熏成的,称为余习,依据《大般若经》卷五十五所说:「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住佛地。」可知要到成佛,才习气永断。小乘的阿罗汉,虽然已断烦恼正使,而尚残留烦恼余习,例如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见到,难陀有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有瞋习、卑陵伽婆蹉有慢习、摩头婆私咤之跳戏习、憍梵?提之牛业习等,可知阿罗汉的余习难除。辟支佛,比起声闻,根性稍利,声闻闻四谛法而证涅盘,辟支佛自观十二因缘而得解脱,义为缘觉,若就断除见思惑而言,虽与声闻的阿罗汉相同,亦有不同之处,即是辟支佛虽未断尽习气,但已侵损习气,阿罗汉尚未能损余习。
  
  原文
  
  三大乘佛果,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即名菩萨,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六度既满,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次入补处,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余;坐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根性;缘尽入灭,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旭师自注云〕:(成劣应身:如释迦丈六,弥勒十六丈等。)
  
  语译
  
  三乘无学位的大乘佛果,由于此人的根性,大而且利,从初发心开始,便缘四谛境,发起四弘誓愿,即名为菩萨,修行六度法门。至第一阿僧祇劫修满时,事相的修行工夫虽很强烈,理观的功力则尚微弱,若以声闻的行位标准来看,相当于外凡的三贤位。第二阿僧祇劫满时,于四谛理,解渐分明,仍未极明,准望声闻,是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满时,于四谛理解,又复转明,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准望声闻,是在顶位。修满六度的福慧之时,再住一百大劫,修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因行,准望声闻,是下忍位。接下来便入一生补处,生于兜率天上,乃至下降人间,于王宫入胎、以王子身出胎、出家修行、在禅定中降魔,安坐不动之时,是中忍位。下一剎那,入上忍位。最后一剎那,入世第一位,发起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三界见思二惑,烦恼的正使及余习,从此断尽无余,坐在木质的菩提树下,以世间的生草为座垫,成就了有如释迦牟尼的劣应身佛。接着受到大梵天王之劝请说法,三转四谛法轮,化度三乘根性的众生,直至化缘已尽,入于涅盘。这样的劣应身佛,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同样是灰身灭智,故无身智;正报既绝,依报亦不可得。
  
  注释
  
  1.「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及谛观的《四教仪》,都说以四弘誓愿配缘四谛境,如《四教仪》云:(1)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缘苦谛境。(2)未解者令解,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此缘集谛境。(3)未安者令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此缘道谛境。(4)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此缘灭谛境。
  
  四弘誓愿是一切菩萨,初发心时的通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为别愿。四弘誓愿,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摩诃止观》卷一下、《止观大意》等,均可见此四弘誓愿。
  
  《四教义》所举的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也是四弘愿,是出于《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类似的四弘愿句,也出现于《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类似的内容,也早就出现于《长阿含经》卷八的《散陀那经》:「瞿昙沙门,能说菩提,自能调伏能调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共有五句,乃是释尊成佛之后的如来所行,不是初发菩提心时的弘愿。
  
  缘四谛境,发四弘誓的完整句形,应该出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厚集一切善根,所谓四弘誓,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盘令得涅盘。」
  
  2.「三祇」、「百劫」:三祇修福慧,百劫相好因,是众生从初发心成为菩萨而至成佛的时间过程,主修的法门,便是奉事诸佛,实践六度。三祇,具名三大阿僧祇劫,意为三无数大劫,此在《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有云:「(佛言)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善男子(善生长者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四,也有菩萨于三阿僧祇劫之后,种三十二相业因缘的记述,并谓:「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虽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作佛。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剌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从剌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二阿僧祇……便授其记,汝当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从燃灯佛至毘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若过三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此段文字亦被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引用。
  
  事实上有关三阿僧祇劫成佛之说的大小乘经论文献不少,例如尚有《大毘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七与卷一百七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摄大乘论本》卷下、《摄大乘论》卷下、《华严五教章》卷二等,均可见到。
  
  《教观纲宗》于此段藏教究竟即菩提的原文中,所说的三阿僧祇修证六度而成劣应身佛,与声闻修证位次相配的资料依据,应系出于天台智顗的《四教义》卷七等所说。第一阿僧祇劫,得外凡位,即是得到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之位;是用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而行六度。第二阿僧祇劫,得内凡的暖位;即是用暖法的智慧,修六度行,故云:「谛解渐明」。第三阿僧祇劫,得顶法之位;此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行六波罗蜜,故云:「四谛观解,转更分明,如登山顶,四顾分明」。过了三阿僧祇劫,则为种植三十二相业因,而入下忍位;用此忍智修六度行,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大智度论》卷四所载「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
  
  此段内容的所谓三祇百劫、三祇九十一劫,乃系依据不同的论典所说,若据《大毘婆沙论》卷一百七十八所载,于三阿僧祇劫,总共逢事二十二万八千尊佛之后,开始修三十二相业因,更须历九十一劫,逢事六尊佛,才成为八相成道的佛。若依《大智度论》卷二七则云:「菩萨已满三阿僧祇劫,后更有百劫」,卷四亦云:「过三阿僧祇劫,然后种三十二相业因缘」,「一一相,百福庄严」,是为在下忍位。嗣后坐于菩提树下的寂灭道场,住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一剎那发真无漏三十四心,成等正觉。
  
  所谓三祇百劫成佛的内容,及其所依的数据,大略如此。这是从小乘三藏教的立场,所见的释迦牟尼佛。虽然承认释尊曾以菩萨身所修六度而成的悲智福慧,超出于阿罗汉及辟支佛的功德,但仍以为在人间成佛的导师,所证亦为偏真法性,当与声闻及辟支佛相同。
  
  3.「下忍」、「中忍」、「上忍」:此三种忍,于天台大师的《四教义》卷五,解释四善根的第三「明忍法位」项下,有较详明的解释:「若顶法善根增进,即生柔顺忍,亦缘《俱舍论》卷二十三所说的四谛十六行,尔时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法,并得成根,以(五根中的)慧根故,于四圣谛,堪忍欲乐,故名忍法。忍法有三品:下忍于十六行,依法谛观,比谛观(此三字疑为衍文);中忍十番缩观;上忍但观欲界苦下四行,随观缘一行。若下中二品忍,虽起烦恼恶业,而不受三涂报,由受人天百千生报;若上品忍成,但有人天七生业在,增上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也。」又于《四教义》卷五的「明世第一」项下有云:「世间善(根)有九品,下下、下中、下上,名暖法;中下、中中,名顶法;中上、上下、上中,名忍法;上上,名世间第一法。」又云:「若观五阴无常等善根,名暖法;观三宝功德,名顶法;观察(四)圣谛,名忍法;观苦圣谛次第圣道,名世间第一法。暖法,若退法舍、若命终舍、若度界地舍;顶法,亦如是;忍法,无退法舍,余二舍同上;世第一法,一剎那无舍。」
  
  由此可以明白,在三藏教的究竟即行位中,菩萨于初阿僧祇劫,相当于声闻外凡三贤位;至第二阿僧祇劫,方始进入相当于声闻内凡四善根的暖位;至第三阿僧祇劫满,才进入相当于声闻四善根的顶位;更向上去,便是相当于声闻四善根的忍位。此忍位,又细分作下中上的三位:百劫修相好业因,是下忍位;由入补处菩萨位至降魔而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剎那的无间道,为上忍位;最后一剎那成等正觉,即相当于声闻的无学位。
  
  《四教义》用「柔顺忍」一词,来标明四善根的忍法位,是借用《维摩经?法供养品》第十三所云:「闻如是(无生法忍之)法,得柔顺忍」句。我们由上引《四教义》的说明可知,四善根的世间善法,共有九品,暖法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顶法有中下、中中二品,忍法有中上、上下、上中三品,世第一法有上上一品。在「明忍法位」项下,特别标明三品忍法的修证项目及其位次。又说明了四善根位的暖法及顶法二位,尚有三种舍;至忍法位,即无退法舍,下品及中品的忍法位,即不再受到三恶道的果报。若上品忍法成就,再一剎那便入世第一位,复经一剎那便入见道位,证初果,最多再过七生往返人间天上,决定解脱。此对修证次第的明确指导,绝非一般暗证禅师,所能清楚的。
  
  4.「真无漏三十四心」:此在旭师的《释义》第十八条,有如下的解释:见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共十六心;修道位中,约三界的九地,各有一无碍及一解脱,名为十八心。以此见修二道相加,共成无漏道的三十四心。
  
  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为「增上缘」,无始法尔「无漏种子」,为「亲因缘」,故得顿发、顿断、顿证。然约所断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约能断、能证,唯是无漏定慧而已。所证只是我空真如,亦名「择灭无为」,无为真如,不堕诸(法)数;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名三十四心,复分顿渐,种种不同。
  
  从以上这段文字,可知旭师往往引用如括号中的唯识名相,来阐释天台教观,此非天台家的立场,乃是出于旭师本人采取性相二宗融合论的观点,是为《教观纲宗释义》的特色。
  
  《释义》所说,约修道位于三界九地,各有一无碍,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盘,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盘。」
  
  其实,在《法华玄义》卷三一解脱。是说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每品各各皆于九地中,地地渐断各品思惑的一分,在各地各断一分思惑的过程中,皆有无碍道(即是无间道)及解脱道的前后二心;正在断惑之位,名为无间道,既已断惑之位,名为解脱道。三界共九地,每一地皆有此无间道及解脱道的前后二心,故有十八心了。以八忍八智及九无间九解脱,合起来便是有名的所谓「三十四心断结」。在《教观纲宗》的此段原文中,则云「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
  
  5.「无复身智依正可得」:这是从小乘三藏的立场,所认知的释迦如来,是经过从兜率天下降人间、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盘,所谓八相示现或八相成道的人间佛陀,八十岁时,化缘既毕,入于涅盘的寂灭境界。此与二乘圣者阿罗汉及辟支佛相同,只证人空的偏真法性,未证人法二空的真实法性,所以也是灰身灭(或泯)智,依正二报皆无可得。
  
  七、藏教的修证果位
  
  原文
  
  此教具三乘法: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劫,得证四果。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语译
  
  此教具有大小三乘:
  
  1.小乘的声闻人(?r?vaka),以四圣谛为其所观之法,初以观苦报身心的五蕴法,为入道基础,故谓以四谛中的苦谛为修证之初门。最利根人,三生即得解脱,最钝根人,六十大劫方出三界,证得第四阿罗汉果。
  
  2.中乘的辟支佛(Pratyeka-buddha),逆观顺观十二因缘,顺观苦的原因是集谛,逆观苦的原因灭除,也是集谛,故以四谛中的集谛为其所观之初门。最利根的人,四生解脱,最钝根的人,百劫证果,唯其不若声闻有四阶,乃是直接悟脱,故谓不立分果。出在有佛之世的辟支佛,名为缘觉,出在无佛之世的辟支佛,名为独觉。
  
  3.大乘的菩萨(Bodhisattva),初发心时,即以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故以四谛中的道谛为其初门,以大悲愿,利益众生故。不像二乘人之速断见思二惑、速求出离三界。故谓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方以三十四心顿悟成佛。
  
  以上三类圣人,虽其所修的法门及他们所证的果位,各不相同,却同样是断见思二惑,同样是出离三界,同样是证偏真涅盘。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的譬喻那样,全程五百由旬的旅途,三乘圣者的涅盘,只像走了三百由旬,暂时进入化城息宿而已。
  
  注释
  
  1.「三生六十劫」:修声闻道,从初发心,至证四果阿罗汉位的时岁,大致上说,在部派佛教时代,就已有定论,那便是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连贯着说即是「三生六十劫」。
  
  初见于《大毘婆沙论》卷百一,介绍解脱道的阿罗汉,分为时解脱及不时解脱的二种,此二解脱又各有心解脱及慧解脱的两类。于时解脱项下,即说明了三生六十劫的证道时岁,其论文有云:「复次,依狭小道而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余不决定,依广大道而得解脱,名不时解脱;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此中将极速三生得解脱者,名为狭小道;声闻六十劫,独觉百劫的极迟得解脱者,名为广大道,颇足玩味。因此,古来诸家,对于极速极迟之说,虽皆一致,利根钝根之说,则有歧异。天台家等,以极速为利根,极迟为钝根,依据《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则云:「佛时长故,其根最利,声闻三生,独觉四生,要非利根,亦通钝根。若极利者,要经六十,要经百劫。」《华严五教章》卷二,亦持速钝迟利的看法,并设问答:「问:何故下根返经时少,而上根等乃多时耶?答:能于多时,修炼根行等,以为难故,是故多也。」此与极速为狭小道,极迟为广大道的意义是相通的。
  
  2.「四生百劫」:辟支佛修证的岁数,速则四生,迟则百劫,所以「四生百劫」,也是定说。依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的记载:「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也说:「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俱舍论》卷十二等处,将经百劫修行菩提资粮的独觉圣者,称为「麟角喻独觉」。
  
  3.「辟支佛」:有音译为辟支迦、辟支迦罗、辟支、毕勒支底迦等。意译是独觉、缘一觉、因缘觉、缘觉等。若依据《慧苑音义》卷一所说:「旧翻独觉,得其正意,或翻缘觉,为译人谬。」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说,独觉种性有三相:(1)薄尘种性,(2)薄悲种性,(3)中根种性。《大毘婆沙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诸圣典,均说独觉有不同的两种,一是部行独觉,二是麟角喻独觉。部行独觉者,先修声闻道的顺决择分,证得胜果时转名独觉。麟角喻独觉的麟角喻者,必是独居,要修一百大劫的菩提资粮,然后方证麟角喻独觉。
  
  至《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也说缘觉有三种:(1)缘觉之缘觉,(2)声闻之缘觉,(3)菩萨之缘觉。
  
  可知独觉也有是从声闻道转入的,名为部行,独居的名为麟角喻独觉。独觉即是缘觉之异译,故在缘觉中亦有三乘。非如《教观纲宗》所引的「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那是由于不知梵文原意而产生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