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内扣怎么烫视频:被误读的中美防务磋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3:34

被误读的中美防务磋商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2012年01月04日10:53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罗援
  • 打印

    罗援

  第12次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于2011年12月7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就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美售台武器、共同安全挑战以及相关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磋商是在坦率、建设性的气氛中进行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扩大两军共识、管控风险、避免误判。

  但对于此次中美防务磋商,媒体也有几种错误的解读。

  比如,美联社12月7日的文章写到,2011年9月,美国宣布了对台军售计划,但中美军方对话未受美台军售影响如期举行,“似乎表明中国认为双方军事关系的全面停滞不利于中美两国的利益”。

  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判。美国对台军售已经给两军交往造成了严重挫伤,比如,中方主动推迟了2011年计划的联合反海盗演习、医学交流活动以及一支美国军乐队和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威拉德海军上将的对华访问,表达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也就是说在双方都有所让步的情况下,才得以维系了本已脆弱的磋商机制,这说明双方对两军交往的高度重视和期待。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坐下来谈,并不意味着中国吞下了美国对台军售这个苦果,不谈或中止谈是一种斗争手段,谈也是一种斗争手段,而且是面对面针锋相对的斗争手段,中方必然利用这个平台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并对美方违反“八一七公报”的行径给予严厉谴责。

  对于此次中美防务磋商,还有一种错误的解读,就是认为现在中美军事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怎么可能呢?美国最近高调重返亚太,不断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插手南海纠纷,挑拨或偏袒南海声索国与中国对抗,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驻军,在中国周边频频军演、玩枪舞剑,严重毒化了中国周边的安全氛围,中国怎么能结城下之盟?在这里,要区分对话和磋商的差别,对话是要进行交流,磋商是要进行交涉。中方将利用这个平台,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质疑,要求美方对上述问题做出解释和交代。美方总要求中国军方进行军事透明,现在是中方要求美方做出军事透明的时候了。

  对于此次中美防务磋商,第三种错误的解读是,既然谈而无用,不如不谈。

  中美之间,谈,总比不谈好;摆明矛盾,总比掩饰矛盾好。中美之间有些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是结构性的矛盾。比如,美国要称霸全球,美国要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要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问题中国是说什么也不能同意的,而且要在防务磋商中明确地表示反对意见。再比如,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三大障碍——美方对台售武、限制两军交流的相关法案和美舰机对华高频度抵近侦察等——都是由美国造成的。责任在美方,美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排除这些障碍,否则,中美关系就难以进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一遇风吹草动还会出现动荡。这些也需要摆到桌面上,向美方讲清楚。中美之间也有些分歧是由误解、误读、误判造成的,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释清楚,很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以致造成擦枪走火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谈,就是危机预防,谈,就是风险管控。

  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不仅密切关乎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全局,也对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中美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超越中美双边关系,将辐射影响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中美若发生冲突,其危害不仅是双方都难以承受的,也将波及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中美两个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二、第一的国家,就像两艘平行而驶的巨轮,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但若迎头相撞,则是灾难性的。防务磋商机制起码可以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警笛的功能,在两船靠近时提前预警;二是减震阀的功能,在两船磕碰时减少震荡。

  来源:2012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