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少适合烫内扣吗:美专家发警告 称日本为生存将侵略邻国:三则信息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2:44
已有 762 次阅读 2011-4-18 14: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侵略邻国 气候变冷 日本 战争
美专家:日本为求生存很可能发动战争侵略邻国2011年04月14日12:36新华网我要评论(73)
字号:T|T
 
原文配图:日本气仙沼,日本自卫队士兵在废墟中搜寻遇难者遗体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资料图:日本自卫队士兵参加演习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资料图:苍龙级AIP潜艇第四艘“剑龙”号(SS-504)潜艇的下水仪式
据俄罗斯多家媒体日前发表消息称,美国两位未来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称气候变化可能在近年引起全球范围的政治动荡,而日本为了要生存下去,很可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报告中强调,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2012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陆领土。此外,来自加勒比岛国的难民潮将涌向美国、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
报道指出,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认为,上述灾难主要应归咎于包括墨西哥湾流在内的大洋流的激烈变化,这将使北冰洋内因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北欧的天气也将急剧变冷。
报告预测在2015年,欧洲可能因水资源、食品以及能源问题爆发冲突,而东京与莫斯科将就西伯利亚和萨哈林能源利用达成战略协议,美国则再次面临来自欧洲的移民潮,不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富人。报告还预测称,2020年,石油价格将急剧上扬,海湾及里海地区将发生严重武装冲突;2022年,法国与德国之间将因莱茵河产生冲突;而在2025年,中美两国海军可能在海湾地区发生冲突。
http://news.qq.com/a/20110414/000816.htm
美专家发警告 称日本为生存将侵略邻国
2011-04-12 15:36:42 燕赵都市网www.yzdsb.com.cn
订阅燕赵都市手机报,新闻零距离,“悦”读新体验,详情http://mobile.yzdsb.com.cn/
俄罗斯多家媒体日前发表消息称,美国两位未来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称气候变化
可能在近年引起全球范围的政治动荡,而日本为了要生存下去,很可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俄罗斯《一周论据》、《俄罗斯观察家》、《自由媒体报》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这份报告
名为“2012-2020年气候综述”,是美国未来学家自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应五角大楼之邀所写。
两位学者在报告中强调,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2012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
领大陆领土。此外,来自加勒比岛国的难民潮将涌向美国、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 2015年,欧洲可能因
水资源、食品以及能源问题爆发冲突,而东京与莫斯科将就西伯利亚和萨哈林能源利用达成战略协议,美国
则再次面临来自欧洲的移民潮,不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富人。
报告还预测称,2020年,石油价格将急剧上扬,海湾及里海地区将发生严重武装冲突;2022年,法国与
德国之间将因莱茵河产生冲突;而在2025年,中美两国海军可能在海湾地区发生冲突。
报道指出,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认为,上述灾难主要应归咎于包括墨西哥湾流在内的大洋流
的激烈变化,这将使北冰洋内因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北欧的天气也将急剧变冷。
编辑:王玮 来源:环球时报
http://world.yzdsb.com.cn/system/2011/04/12/011044487.shtml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4-3-18 上海环境热线 绿色论坛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
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
来。
历史教训:从小冰期的惊呼到对温室效应的曲解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
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
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1,2]。但是70年代中期
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年Kellogy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2050年,
全球平均气温大于要增高4摄氏度,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3]。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
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
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
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2001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
趋势。
与温室效应同样著名的南极臭氧洞曾引起全球的臭氧洞恐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造化合物
氟里昂破坏了南极臭氧层。对二氧化碳和氟里昂排放限制的各种国际方案,给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
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新技术新产品的输出为美国的新经济增添了活力,使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超过
8年;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
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
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温室
气体的研究,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问题,其中既有科学问题,
也有经济和政治问题。在科学上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应轻易做出结论[4]。
近期观测表明,太阳风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氟利昂大的多;海底甲烷水合物的释放可造成更强烈的
自然温室效应[5,6]。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
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
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
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
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
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
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7]。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30余年来南纬50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1957~1993年10年平均变化趋势为0.20摄氏度,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0.3~0.6摄氏度。
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30余年来, 尤其是近10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
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1973年到199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1973年到1989年,
海冰范围有一个约0.16纬度/10年的减少趋势,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
渐增多的趋势,因此,1973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8]。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
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
“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
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
“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9]。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
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年,1978-2000年)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
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全球变冷的信号及其危险性预警
近30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
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1947-1976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
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
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
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10]。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
的最大威胁。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
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8],90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
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
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
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
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11]。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
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
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
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
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
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12]。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
7oC,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
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13]。
寒冷天气初露锋芒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2004年3月4日下午开始,百年来3月份最大的一场暴雪袭击了包括韩国首都
汉城在内的中部地区,部分地区积雪厚达30厘米,导致道路交通瘫痪,学校被迫停课。自2003年
11月以来,暴雪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2003年11月7日天津大暴雪70年罕见;2004年1月末,欧洲
大部分地区遭暴雪袭击[14]。
新华社索非亚2月14日电(记者郭爽)巴尔干国家近日遭受暴风雪袭击,致使这些国家的海、空和
陆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保海港城市瓦尔纳和布尔加斯的港口因暴风雪在13日被迫关闭,保首都索
非亚机场也因强风被迫取消了大部分航班。在保加利亚南部邻国土耳其,暴风雪阻断了土耳其
2700个村庄通往城镇的公路,并使该国的铁路和机场陷于瘫痪。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80%
地区的电力、自来水和供暖因暴风雪而中断。希腊首都雅典也遭受近10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袭击,
市内积雪深达50厘米。气象专家说,雅典和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温度已降至冰点。罗马尼
亚近日气温骤降,罗中部城市米耶尔库雷亚丘克市的气温已达零下32摄氏度。
2000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8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与往年相比,其发生频率、涉及
范围已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16]。2004年中国的沙尘暴又趋于强烈,截至2004年3月12日,已
发生6次沙尘暴。
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参考文献
1. 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2. 赵希涛, 杨达源.,等. 全球海面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48~149
3. Kellogy, W W.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lobal climate. W M O
Bulletin. 1977, 26 (4): 229~240
4. 周光召.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科学. 1996, 48(5): 4~7
5. 杨学祥.关注全球灾害频发的地磁境境 (2004-2-24),光明观察,2004,第8期
6. 杨学祥. 火星探测对地球的警示 (2004-3-9), 光明观察,2004,第10期
7. Francisco P. Chavez, John Ryan, Salvador E. Lluch-Cota, et al. From
Anchovies to Sardines and Back: Multidecad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Ocean.
Science. 2003, 299: 217-221.
8. 周秀骥, 陆龙骅 主编.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北京: 气
象出版社. 2, 12, 44, 133, 271, 380, 381~392.
9. 杨学祥.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 22(4): 380-384
10. 郭增建.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4(3): 287.
11.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 D辑. 1998, 28(4): 366~384
12. 任振球.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见: 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
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7.43~48.
13. 汪品先, 翦知湣.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第四纪研究. 1999,(1): 1~17
14. 信莲. 韩国汉城遇百年罕见暴雪 交通瘫痪学校停课.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5日14:09.http://news.sina.com.cn/w/2004-03-05/14091973584s.shtml
15. 郭爽. 暴雪席卷巴尔干国家保加利亚等四国海陆空交通受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10:24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4-02-16/10241812694s.shtml
16. 主编:刘英健 编著:黄宇 王长锁. 《小学环境教育丛书--抚平大地创伤》.
http://www.pep.com.cn/200304/ca191075.htm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