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中学生遭三人围殴:盘点:人生逆淘汰,坑爹的生存规则(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39:39

盘点:人生逆淘汰,坑爹的生存规则(组图)

2011-09-28 04:31:02

浏览 1215 次 | 评论 0 条

前言:今日之中国,劣质淘汰优胜、坏蛋淘汰好人、罪恶淘汰道义,“逆淘汰”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官场、商场、学界……无一幸免。在这个漩涡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迷惘:即便费尽千辛万苦,正常的上升空间仍是海市蜃楼。

逆淘汰何以产生?它产生于体制的弊端里,生长于人性的幽暗中,确切地说是体制弊端与人性幽暗结合的产物。善恶不分让人悲愤,“逼良为恶”更是悲剧。倘若“逆淘汰”毁掉了我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善有恶报”、“恶有善报”真的成了社会生态,在四面楚歌和名利双收之间,又会有多少人“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财富逆淘汰——全民“炒”时代 劳动致富是神话

眼见着多少人勤勤恳恳劳动一生,却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而那些会炒股炒房善投机的人则一夜暴富,农民、农民工、工人……对于这些人来说,现行体制下辛勤劳动一辈子,最好的结果只是“脱贫”,致富只是一个传说。无论是正规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难以实现财富积累,更谈不上是向上流动。曾经无比光荣的“劳动致富”,现如今却如此苍白无力。

脚踏实地者一分耕耘不能有一分收获,而投机者却能转手一套房赚普通人一辈子的钱,面对这种现实和诱惑,“劳动致富”“多劳多得”只能被淘汰。

 

 

 

学术逆淘汰——学者忙创收 科研成副业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选名单出炉,呼声极高的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这个“顶级海归”在科学网上发博客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很容易让大家想到,是不是饶毅曾经对中国科研体制的“炮轰”。当下,学者把教育和学术当做牟利的工具,他可能混得越好;而反之,如果学者坚持做高质量研究,坚持说真话,不做突破底线的事,他就很可能被边缘、被淘汰。在这种机制下,中国专家学者数量全球领先,但科技产出却严重滞后。

 

 

 

商人逆淘汰——守法者吃亏 违规者生存

在“民以添为食”的时代,“守法吃亏”成为经营现实时,添加剂实际是对本来成本更高的守法者予以逆淘汰。1年才能长大的猪现在4个多月就能出栏,利益驱使是经营者选择添加剂的最大原因。另外,消费者喜好纯瘦肉白馒头,这种畸型消费心态更让添加剂堂而皇之地进入食物链。

 “优质无优价”逼迫生产者提供不放心食品。不用添加剂,采取传统技术,生长周期长,投入人力多,损失的部分又得不到合理的价格补偿。商人为生存,只能多用添加剂。

 

 

 

官场逆淘汰——要么同流合污 要么清出官场

审视当今中国的官场生态,“权力的丛林法则”、“背景化生存”、“官场潜规则”、“腐败食物链”等问题丛生。德才俱亏、有背景门路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迅速上位;得过且过蝇营狗苟的干部对环境无能为力而随波逐流;坚持原则不肯妥协的干部则因无法适应环境,或自动走开,或淘汰出局。如果能做到“谁当公仆,主人做主”,这类潜规则就会不攻自破。否则“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将成为官场逆淘汰的消极格局。

 

 

 

 
    医者逆淘汰——人民医生被孤立 人民币医生才合格

山东滕州市中医院的医生杨国梁因为拒开回扣药和单位的同事发生冲突,同时还举报医院里回扣成风,于是杨医生不仅遭到同事孤立,被领导批为不团结的个别人,还被怀疑有人格障碍倾向。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而现在隐藏在口号下面的却是赤裸裸的利益分配。当正常开药的医生成了异类,当集体吃回扣成为秘而不宣的团队共识,那么医生开的药就无法对症下药,而是有利可图。这样的医院谁还敢去瞧病呢?

 

 

 

道德逆淘汰——好人难当 坏人易做

天津记者许云鹤驾驶没有强制保险的汽车违法上路,与违法翻越马路护栏的王秀芝相遇 。许云鹤说王秀芝是自己摔伤,而他是做好事搀扶,而王秀芝坚称是许云鹤撞伤。一审判决许云鹤赔偿10万元。不断翻版的“彭宇案”让社会付出了如此巨大的道德代价,如果每个人都只愿意充当看客,那靠谁来打捞我们自己?图为许云鹤庭审后接受采访。

 

 

 

教育逆淘汰——高分人才 低分庸才

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应试教育学分教育必然衍生死记硬背怪胎,死记硬背怪胎必然导致状元创新实践能力先天不足。中国教育强调共性而不是个人的个性,有独特个性和怀疑批判意识的学生易因低分被淘汰,而遵规守据死板教条的学生则更能取得应试教育的高分。如此,教育成一潭死水,鲜活的人放进去,出来便是全身腐臭气。

 

 

 

文化逆淘汰——畅销非好书 好书不畅销

学者止庵说:“什么书好卖就出什么书,无可非议;什么书好卖就读什么书,愚不可及。” 畅销书此起彼伏,“跟风书”更是哗众取宠。畅销书拼的不是文字内容而是包装营销,因为有大批抱着炫耀性读书心理的人买账,他们为了一句“这书我看过”只买畅销书。于是,不跟风不浮夸的好书少有销路,又能有多少个卖字为生的作家执着坚守?

 

 

 

电影逆淘汰——好片不叫座 烂片高票房

今夏,被誉为“口碑年度最佳”的《钢的琴》乏人问津,而被扣上烂片帽子的《财神客栈》却票房过亿;另一部烂片《孤岛惊魂》成票房“黑马”。有口碑无票房,坏口碑赚大钱,票房与影片质量长期不成比例,会抑制有责任感电影人的创作激情,还会培养观众的审美惰性,长此以往,只能使烂片更泛滥。

 

 

 

政绩逆淘汰——官赏工程大行其道 民惠工程少之又少

 “官赏工程”是地方官作秀作出的,造假造出的,专供上级“雾里看花”、“走马观花”,只有“官赏”价值,无实际功用。官赏工程多快速上马、投入巨资,而轮到民生工程,资金总是捉襟见肘、有关部门总有畏难情绪。官员打着民生的幌子搞官赏工程,在扭曲的政绩观引导下,所谓的民心工程不仅没有暖民心,反而伤民心。图为江西赣州,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塔钟“和谐钟塔”竣工庆典。

 

 

 

改革逆淘汰——提倡口头改革 警惕实干改革

原陕西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被调任,他自称“被贬”与推行免费医疗有关,上级认为这一措施给当地“捅娄子”、“抹黑”。显然,郭违反了权力秩序,成了“破坏者”,虽福泽百姓,但少了上级支持。尽管郭宝成说“每个县都可以搞神木模式”,可谁还敢去模仿?改革总是停留在喊口号,一旦胆大者付诸行动往往会被挫伤,于是,机构越改越多、官越改越多、权力越改越大、浪费越改越严重、问题越改越得不到解决,真正的改革本身被淘汰。

 

 

 

标准逆淘汰——低标准越定越低 逼行业倒退

乳业新国标被指是“全球最差乳业标准”,随后官方回应标准是从国情出发。“保护奶农”,编造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挽救不了公众被重创的心。无论是拿国情做说辞,拿牛情做开托,还是利益做交换,最不应该让步的就是人的健康。

新标迁就落后而让行业倒退,让消费者的利益被忽略,面对越调越低的牛奶标准,我们宁愿喝白开水。

 

 

 

人才逆淘汰——人才选拔暗道多 有才有能靠边站

 “萝卜招聘”、“官二代接班”、“因人设岗”等问题招聘不断上演,“爹影重重”演化成了一种社会病,权力通吃成功验证了“投胎成第一生产力”。很多人才选拔遍布迷局,拼钱权拼背景,成了埋葬人才的陷阱。“逆淘汰”是比“论资排辈”更有破坏力的用人乱象,以致贪者上、廉者下,庸者上、能者下,使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失去用武之地。

 

 

 

创新逆淘汰——盗版猖獗 正版艰难

中国人是盗版的忠实拥泵者,因为“物美价廉”的盗版产品往往比正版上市快,品种多,禁忌少,内容新。报告称,在中国个人电脑上安装的软件中78%为盗版,这是中国软件业最大的痛。“没钱买正版”成了盗版盛行的最大借口,“是窃不是偷”的孔乙己思想让知识产权无从谈起,遍地都是盗版碟、盗版书,正版连生存的夹缝都难觅,最大的创新只能沦为山寨。

 

 

 

论文逆淘汰——“钱论文”肆虐 真论文被“撂荒”

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突飞猛进的量与每况日下的质形成鲜明对比,因为本应保持纯粹的学术在“钱”的裹挟下越来越污浊。发表论文得交“版面费”、费力拼凑论文的终极目标更是逃不了钱的干系,在金钱的收买下,论文丧失了质量和纯洁。无学术,抄袭成风,没创见,没思想,一种浮躁的心理弥漫着整个学术界。

 

 

 

提拔逆淘汰——会“做人”步步高升 能做事当牛做马

官场职场提拔升迁中“劣胜优汰”现象最为典型,内行话说“官场看门道,升迁看暗道”,是不是人才,能不能得到重用,并不取决于你自己。官场职场中能够呼风唤雨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都会“做人”,而难得会做事。有的人奉承拍马,讨好上级,得以上位;有点人自视清高,不善钻营,淘汰出局。

 

 

 

股市逆淘汰——股市成圈钱市 小散变老长工

有人说:“中国股市就是万人坑,其中白骨皑皑。”病态的股市让散户成为大户和机构的牺牲品。股民根本不是投资者,而是献血者。成熟稳健的资本市场,当以价值投资理念为主流,然而中国股市恰恰相反,逻辑是“要投就投最烂的”。机构投资者如蝇逐利,靠内幕信息操纵股价,牟取暴利,而最终在高位站岗的往往是被套的散户投资者。中国股市在“圈钱市”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后记:对可怕的“逆淘汰”不能再麻木下去;假如一个人遭遇“逆淘汰”之后,选择沉默和忍受,甘愿被“逆淘汰”,这样,自己不仅成了受害者,无意中还成了“逆淘汰”纵容者。既是其本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