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述职报告:2009文化经典检测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10:20

文化经典检测题

一、(09厦门市质检)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①。,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③。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达⑤。”(《孟子?尽心上》)

  []①术:方法。②客光:细小的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④成章:通晓文理,精熟所学。⑤达:通达。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孟子认为,看过大海的人,就会觉得江、河等难以称得上是水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世间的其他言论吸引了。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C.孟子以流水“不盈科不行”为喻,说明为学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学识积累到一疋程度,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和境界。

  D.孟子认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晓文理,精熟所学,透彻地体悟圣人思想,才能够登上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

  (2)从文中来看,孟子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

  答:

  

  二、(09泉州质检一 8.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 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 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 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三、(09泉州质检二)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手仁义也,所以不愿②人之膏粱③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④也。”(《孟子?告子上》)

  []①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②愿:羡慕。③膏粱:肥肉叫膏;精细色白的小米叫粱。④文绣:古代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孟子认为人们都有希望尊贵的心理,而且每个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不过平时没有想到罢了。

  B.别人所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一个人要自尊自贵,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有值得尊贵的东西。

  C.在孟子看来,厌恶膏粱文绣的生活,安贫乐道,修仁养义,能获得社会广泛的赞誉,才是真正可贵的。

  D.选段引用《诗经》的话,意在说明拥有仁义道德和好名声就不用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和绣花衣裳。

  (2)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答:

  

 四、(09漳州市单科质检)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

  ②子夏②曰:“贤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③贤贤:尊重贤者。④易色:改变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⑴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是一个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B.孔子在承认自己不具备忠信的忧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

  C.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

  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⑵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五,(09龙岩市单科质检)8. 阅读下面《论语?为政》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②馔③,曾是以为孝乎?”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①色,脸色,此处指好脸色。难,不容易。②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③ 馔:吃喝。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敬父母就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悦色。

  B.孔子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

  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

  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要让父母先吃,只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是行孝道了。

  (2)孔子认为,孝为人之本。结合上面的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请你谈谈对孔子“孝”的认识。(3分)

  答:

  

 六,(09龙岩市质检)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①至:极。②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⑴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曲尺和圆规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孟子由此引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观点。

  B.人们行事是否做到“敬”、“爱”,孟子认为应以“君”、“臣”为标准。

  C.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治国如果实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D.得到“幽”、“厉”之类的谥号,就“百世不能改” ,因此君主应施仁政。

  ⑵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公孙丑上》)请结合文段中“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七,(09宁德市质检)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参考答案】

一、(09厦门市质检)

  8. (1)B(孟子以观水和日月之光为喻,指出学习必须具备观大海、观日月的眼光,由波澜可以想见大海之深广;由缝隙中的光可以想见日、月之本体。)

  (2)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1)孟子通过这一事例,说明达到较高的水准和境界,眼界自然就开阔了;(1)为学之人立志要高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准和境界(1)

  【参考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临东山觉得鲁国渺小,登临泰山觉得天下渺小。所以,看过大海的人难以注意一般的水流,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难以注意一般的言论。观看水有方法,必须观看它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光线能透过就一定照得到。水流这种东西,不流满洼地不再向前;君子所志向的大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二、(09泉州质检一

   8.⑴D(两人都重视精神上的事奉)

  (2)要做到“孝”,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答对一点得2)

  【参考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怎样去分别呢?

  孟子说:“曾子奉养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哲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一定回答‘有’。曾皙死了,曾元奉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便说‘没有了’——要留下预备以后再进用。这叫做口体之养。像曾子那样,才可以称为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三、(09泉州质检二)

  8(1)(3)C(“厌恶”和“安贫”有误)

  (2)(3)君子应该把高尚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致力于进德修仁,而不应计较吃和穿等物质生活的质量。

  【参考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每个人自己其实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平时没有想到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使你尊贵,赵孟也同样可以使你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了,德已经饱了。’这是说仁义道德很富足了,也就不羡慕别人的肥肉细米了;到处皆知的好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

  四、(09漳州市单科质检)

  8C(“没有什么学问”“ 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的说法有误。子夏的意思是,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的伦理道德。)

  ⑵【示例】②爱好仁德还应该爱好学习,不爱好学习就容易受人愚弄。孔子的话意在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但儒家所说的“学”不仅是一般的知识学习,还包括修身如子夏所说的重贤、忠孝和诚信。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即使是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也必然有同我一样忠诚而又守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

  ②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五,(09龙岩市单科质检)

   8.1D(子女尽孝不仅要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内心真正地孝敬父母。)

  (2)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就是依礼而行,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是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我们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孝”成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参考译文】

  孟懿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六,(09龙岩市质检)

  8.⑴B(孟子认为应以尧舜为标准)

  ⑵圣人大智大德,是人类中最理想的人格,代表着孟子对人格的最高追求,(1分)但圣人与一般人之间不是具有不可逾越的距离(或“圣人其实是从一般人中升华出来的” ),平凡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是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的。 2分)

  【参考译文】

  孟子说:“曲尺、圆规是方、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标准。要做国君,就应尽国君之道;要做臣子,就应尽臣子之道,这两者都是效法尧、舜而已。不用舜侍奉尧的方法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奉自己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虐自己的百姓。孔子说:‘治国之路有两条,行仁政和不行仁政罢了。’残虐自己的百姓太历害,君主自身就会被杀,国家会灭亡;不太历害,自身就会危险,国家会削弱。死后被称为‘幽’、‘厉’。即使他有孝顺仁慈的子孙,经百世之后也无法更改。《诗经》上说:‘殷商的鉴戒并不遥远,就在那夏朝统治的时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09宁德市质检)

  8、(1)(C、不能据此反推得出结论)

  (2)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大原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

  【参考译文】

  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坚决、果断),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都輗要果断,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说:“君子不讲求诚信,还有什么操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