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培训多少钱:养老金入市天经地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39:48

养老金入市天经地义

(2012-02-03 13:02:28) 转载标签:

杂谈

很久看不到养老金的数据了。不过,一场养老金该不该入市的讨论,再度把中国养老金问题摆到了桌面上。我们看到,养老金个人空账户还有1.3万亿元,尽管比10年前的两万亿元有所减少,但在每年经济增长10%的前提下,10年解决不了两万亿元养老金的问题,这也着实令人汗颜。

 

现在讨论养老金是不是该入市的问题,当然该!早就该!我们必须看到10年之间错过的机会。当然,养老金投入股市是不是风险巨大?我认为,有风险,但绝非巨大。依据现实和投资理论,笼统地谈股市风险如何巨大是不客观的。实际上,股票市场的风险并不均衡,有风险大的股票,也有风险小的股票,不可以流通一概而论。

 

汇金公司拥有中国国有银行的股票,每年的分红“肥得很”,如果我们的养老金能够享有同样的权益,哪有什么不好?又有多大的风险?所以我们说:养老金该入市,但前提有二:第一,选择收益稳定、高分红的低风险股票;第二,入市时机的把握。实际上,在所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养老金管理者都会在股票投资方向配置一定的比例,这些钱按照风险约束合约,交给专业的投资者打理。

 

养老金入市原本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中国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片反对之声。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反对者无视自己的养老问题?不是。从现在看到的问题是:公众担心中国养老金的管理水平、投资水平,以及许多制度根本不匹配养老金进入股市投资。

 

这些担心是对的。但这和养老金该不该入市是两个问题。说白了,养老金该入市,但必须尽快以此为契机,去除一切障碍养老金入市的制度羁绊,改革养老金的现行管理制度,这才是从根本上对中国老百姓负责的态度。绝不相反,有问题就躲起来,在本金本来就不够的前提下,为了所谓的安全,忽视养老金投资收益过低、而越来越不够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出在官方。养老金的管理者为了保官,不愿意去承担风险。只要本金不受到威胁,就可以顺利升迁,置于老百姓有没有足够的养老钱,那是中央政府的问题,与我无关。试想:养老金的管理者要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养老金能管得好?

 

当然,提高统筹层级,变省、市、县分散管理为中央集中管理等养老金制度改革是必要的,而股市的改革更是必要的。比如,稳定收益的高速公路公司、传统大型企业、银行等低风险股票的分红制度必须尽快建立,大幅提高中国股市对稳健投资者、长线投资者的吸引力。否则,人家凭什么要进入一个赌场般的股市?全国老百姓又凭什么放心他们的保命钱是安全的?

 

所以,这是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养老金该不该入市?第二,养老金入市,养老金管理制度是不是需要改革?第三,养老金入市,股票市场是不是也需要改革?

 

我看,应当先从股市自身改起。必须先让股市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养老金等稳健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认为“不进股市就亏了”,让全球人民认为“养老金不进股市是个巨大的错误”。这时,才会增强养老金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力。我们不能否认,改革往往需要利益的交换。

当然,还有一个方面的问题,同样在于股市。那就是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现在看,这方面的问题很大,如果老鼠仓泛滥,基金经理不尽职、高频流动,亏别人的、赚自己的,那谁敢把钱交给你去管。

 

所以,养老金入市问题提得好,它把许多过去大家不曾关注到的问题阳光化了。做好了,也许双赢、甚至多赢。养老金入市推动了股市的改革,股市的改革激励了养老金入市,同时增强了养老金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力,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不是良性循环吗?不是改变了过去越希望安全越不安全――钱安全了,但养老越不安全――恶性循环。

 

我们必须尊重投资――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基本原则。绝不能为了避开风险,而放弃收益。不错,风险可以归零,但风险归零的同时,收益也同样归零。据《经济参考报》估算,由于养老金在“低风险”的旗帜下,主要依靠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利息收入,所以在CPI不断攀升、养老金保障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基本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自2010年以来已经实际缩水100—300亿。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40

阅读(2328) 评论 (13) 收藏(2) 转载(7)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