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康美发学校:第三节 海岸带分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48:34
    第三节  海岸带分区http://rcs.wuchang-edu.com/RESOURCE/CZ/CZDL/DLBL/DLTS0110/14520_SR.HTM

我国海岸带从北到南情况各异,优势各不相同,在海岸带的区域划分上,不仅要考虑经济区域划分所要遵循的区域内自然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这一普遍原则,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把这个具有海陆双重特征的区域,作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及进行交往联系的纽带和窗口,并通过它把沿海经济的发展与内地的开发联系起来。同时,为了适于我国各级政府兼有行政和经济管理的职能,划分的区域还要保持一定级别的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因此,党和国家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和保持一定级别行政区划的完整,也应是海岸带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从宏观战略考虑,可以把全国海岸带划分为北部岸带区、中部岸带区和南部岸带区3个岸带区。 

一、北部岸带区

(一)概况与特点

北部岸带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沿岸地区59个县(市、区)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该区的海岸线北起中朝界河的鸭绿江口,南至山东、江苏两省海岸线交界处的绣针河口。全区的陆域面积为95 469平方公里,人口为3 935.79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412人,大陆岸线长 5 823.4公里,滩涂面积为 6 663平方公里,岛屿有889个,岛屿岸线长1534公里。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约为939.2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占81.85%,人均工农业产值为2 386元,按土地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平均为98万元。

从地理位置看,该区位于我国海岸带的北部。在自然地理单元上,北部岸带区包括辽东半岛、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山东半岛,以及渤海和北黄海部分水域。全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这里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腹地辽阔,是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与世界交往的海上门户。该区中的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对峙,是首都北京的大门,因而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重要。该区中的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不同于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3个海区,更利于开发管理。北部岸带区的主要特点有:

1.海洋资源开发优势明显

该区所环绕的渤海,是我国4个边缘海中的内海,其总面积为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18米,基本上都在海岸带范围之内。渤海具有发展海水养殖、晒盐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港口、旅游等资源优势。

渤海沿岸有黄河、海河、辽河等大河入海,营养盐丰富,初级生产力较高。这里每平方米水域中含有90克碳,远大于黄海的68、东海的65、南海的40,是多种鱼虾贝蟹产卵和索饵洄游的良好场所,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是个天然的大“养鱼池”。在渤海东邻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北黄海基岩岸段,礁石林立,水温和底质适宜,风浪流较为平稳,更少受台风袭击,是理想的海珍品增殖和浮、筏式养殖贝、藻和海珍品的海区。

北部岸带区滩涂辽阔,尤以渤海为最。从我国4个海区海岸线长度与滩涂面积之比来看,渤海为2.43、黄海为0.99、东海为1.1,南海为0.57。因此,渤海海区具有发展滩涂贝类养殖和人工养殖对虾、鱼类等有利条件。此外,这里还可利用广阔的滩涂和净蒸发量大等优势发展晒盐业。环渤海沿岸和水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过长期勘探证明,环渤海无论陆上、滩上和浅海水域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继“大庆”所在地的松辽盆地后我国又一个石油基地。从60年代至今,环渤海已逐步形成了胜利、辽河、华北、大港、渤海海上等五大油田。与中部、南部岸带区比较,该区港口众多,且多优良港址,目前全国 4 000万吨以上的 3个大型港口,该区就占两个。北部岸带区特定的自然环境,滨海广阔的沙滩,冬暖夏凉的气候,沿岸绚丽的自然景观,众多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环渤海旅游带,并从陆上和海上可以组成多条大小环形旅游线路。

2.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和主体

在全国海岸带的3个岸带区中,北部三省一市环渤海分布,构成了完整的大渤海经济圈。北部岸带区正处于经济圈的前沿,是经济圈的主体。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5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经济圈环列,天津、大连、青岛三大中心城市成为东北、华北的主要门户和面向世界的窗口,构成了北部岸带区“三点一环”(3个中心城市、环渤海经济圈)大格局。从发展区域经济来看,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的沿海城市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秦皇岛、天津、沧州、东营、潍坊、龙口、烟台、威海、青岛等已经组织横向经济联合,其联系日趋紧密。同时,它们凭借有利的铁路、公路运输及海运、航运条件与腹地和国内外进行联系,其经济日益发展。

北部岸带区的腹地东北和华北,是全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以及其他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等资源丰富的地区。而环渤海地区又盛产温带水果、花生,其中苹果、梨、花生产量均占全国首位。其黄河中、下游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产区,全国柞蚕茧70%产于辽东半岛。该区的金刚石、菱镁矿、硼矿占全国70~80%以上,其滨海的砂矿和黄金矿分布较广,大理石和花岗岩等建筑材料也相当丰富。东北和华北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石油、钢铁、原盐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多种农副产品和木材生产基地。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盐化工、木材加工、造纸,以及利用丰富的棉毛原料发展起来的轻纺工业等都很发达。目前,在北部岸带区的沿海已经形成了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直接腹地,以港口城市大连为龙头,以丹东、营口为两翼的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和以天津为窗口,与北京、冀东紧密联系的京津唐经济区,以及以青岛、烟台为窗口,包括其东西两翼向内陆延伸到淄博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

3.交通运输发达

北部岸带区内,以及其与腹地和其他地区的交通运输方便:陆上运输有沈大、沈丹、金城、城庄、沟海、京沈、大秦、津浦、胶济、蓝烟、兖石等铁路干支线环岸带区分布;海上运输有大连、天津、青岛、烟台、龙口、威海间的客运及沿岸各港口间的货运;大连、天津、青岛、丹东、锦州、秦皇岛、烟台、东营等均设有机场,与区内外有定期航班;区内的公路更密如蛛网,它们把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紧密地连在一起。特别是这些城市沿渤海呈环状分布,这就把海上运输距离大大缩小了。例如,大连到烟台和青岛,其海上距离仅分别为90海里和 272海里,而陆上距离则均有2 000多公里。从沿海与其东北、华北腹地看,东北区通过哈大、滨洲、滨绥这一丁字型铁路干线以及其他铁路干线和哈(哈尔滨)大(大连)、沈(阳)三(明)、瑷(珲)旅(顺)等多条公路干线,将全区连在一起。华北更以其纵横交织的津浦、京广、京山、德石、石太、京包等铁路干线及其支线相连,并以区际间方便的铁路、航空、海运结合在一起。从全国看,北部岸带区与华东、西北的铁路、海运联系也较方便。特别是大连和上海之间,可以通过组织江海联运,把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和最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结在一起,把我国沿海和沿江这两大基本轴线联结起来。从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看,该区与世界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它现在已与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外贸额多年来居全国之冠。在航空运输上,它已开辟了多条国际航线。

4.淡水资源不足

淡水资源不足,一直是北部岸带区开发的最大限制因素。引滦(河)济津、引碧(流河)济连、引黄济青,以及目前拟议或计划实行的北水南调引松济辽和引长江水的南水北调等措施都是为了解决北方沿海工农业发展所需的淡水问题。虽然以上这些措施是必要的,但从海岸带面向海洋和长期发展战略上看,在淡水缺乏、工业集中的港口城市,利用海水作某些用水量大的工业的冷却水,应予以提倡。此外,结合滨海港口燃煤电站、热电站、核电站等建设,实行海水综合利用,进行海水淡化,发展海洋化工,应是其长远的战略方向。

(二)开发战略布局

1.港口和城市

在海岸带,主要城市与港口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特别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更是这样。就其发展规律来看,一般是先有港口后有城市,城市随着港口的兴衰而变化。北部岸带区的大连、天津、青岛等主要港口城市都是如此。但是,先有城市,后有港口也是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另一种客观事实,例如锦州市(锦州港)、潍坊市(央子港)都属于这种类型。因此,海岸带的城市和港口布局的基本骨架和主体,往往均是由港口城市群构成。

北部岸带区主要港口目前有10个,从北到南依次为丹东港、大连港、营口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龙口港、烟台港、威海港、青岛港、石臼所港。 1985年这10个港口的吞吐量为14 574.1万吨,占全国海岸带主要港口吞吐量的43%。按吞吐量计,秦皇岛港最大,为4 419万吨,其余依次为大连港4381万吨,青岛港2 611万吨,天津港1856万吨,烟台港689万吨,龙口港329万吨,威海港112.9万吨,营口港98万吨,丹东港54.2万吨,石臼所港24万吨。

我国在1984年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中,分布在北部岸带区内的有5个,其中以天津市为最大。1986年,天津市区非农业人口为 424.41万人,大连市142.91万人,青岛市 117.6万人,这 3个城市属特大城市;烟台市35.49万人、秦皇岛市32.02万人,二者为中等城市。此外,在沿海还分布有丹东、营口、锦州、东营、潍坊、龙口、威海等大、中、小城市和县级市与县镇,以及近年来新设建制的众多乡镇。它们构成了北部岸带区的城镇体系。从发展方面来看,今后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经济活动将不断向沿海集聚,位于沿岸的这些大、中港口城市将逐步形成庞大的港口城市组群,并与其他城市和港口组成沿岸城市化地带和大、中、小结合的港口群。可以预见,将要形成的港口城市组群从北到南主要有:丹东—东沟(大东港),大连(大连湾及大窑湾),营口(营口—鱼圈港),锦州—锦西(锦州港—葫芦岛港),秦皇岛(包括北戴河、山海关),天津(天津到塘沽),烟台及威海,青岛(包括沿胶州湾沿海的黄岛及其东部的浮山所)等。这些城市组群将构成北部岸带区的城市体系和港口群的骨干,其中又以天津、大连、青岛这3个特大港口城市为主体。

天津市是北部岸带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沿海仅次于上海的综合性港口工业城市。它地处环渤海沿岸的中部,经济发达,科学文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1984年北部岸带区5个沿海开放城市进行对比,天津市的人口是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4个市总和的131%,工业总产值是4个市总和的146.5%,上交利税是4个市总和的135.3%,全员劳动生产率居5市之首,人均工业产值为5 151元/人,可见其经济技术实力之雄厚。

天津的发展最初得利于海河(津)。随着海上运输船舶大型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天津的经济日趋外向化,从而使其经济逐渐由河岸向海岸迁移。现在的塘沽新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天津市区 50公里,其发展很快。1988年,天津港的吞吐量已超过 2 000万吨。天津的工业正在加速向滨海区东移,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沿海河和沿海岸呈T字型的天津、塘沽、汉沽港口城市组群。

大连市是北部岸带区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其港口是我国仅次于上海港的第二综合性大港。该市的年出口额为50多亿美元,居全国五大城市之首,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充当黄、渤海的要冲,其地理位置重要,建港条件优越。大连市邻接着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东北区腹地,又接近朝鲜、日本、苏联等国。因此,大连市是东北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最大门户,是联系北方沿海丹东、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港口海上运输的中心点,是沟通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与经济最繁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江海联运的联结点,同时也是我国发展欧亚“大陆桥”集装箱运输理想的转运枢纽之一。近年来,大连市在距离市区33公里的马桥子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大窑湾新港已经开始建设,全县已划入大连市(金州区)。目前,一个包括原市区、金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大连湾、大窑湾等呈新月型的港口城市组群已初具雏型。

青岛市是北部岸带区第三大中心城市,是山东省第二大城市和全国五大对外贸易中心口岸之一,它与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青岛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胶州湾西部,其北面的前湾海港正在兴建,而正在建设中的年输出17 00万吨的石油码头,建成后可停泊20万吨级的油轮。目前,胶州湾沿岸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港口城市组群。

2.临海工业

北部岸带区工业基础雄厚,1985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海岸带工业总产值的31%。从北部岸带区的资源优势、工业现状与3个岸带区各有侧重等方面看,其临海工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重化工(石化、盐化)、机械、能源和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

1)油气资源开发与石油化学工业。经过长期调查研究证明,我国海岸带及近海大陆架是环太平洋巨大含油气带西带的主体部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海岸带内的油气资源基本分布在渤海及其沿岸地区(由于渤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大部分油田处于海岸带范围)。据估计,渤海石油资源的地质储量约有12亿吨,它是渤海周围辽河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向海上的自然延伸。胜利、辽河、大港油田的滨海区现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约为35.8亿吨。1986年环渤海的辽河、大港、华北、胜利、渤海海上等油田共生产原油 5 300万吨,这里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

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北部岸带区的石油化学工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且石油管道运输、海上石油开发后勤基地建设也正在兴起,并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一些城市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在历史上,北部岸带区的石油加工业基本分布在辽宁的大连、锦州、锦西,石油输出主要通过大连港。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我国最大的原油基地分布在大庆,而我国又是靠国产原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现在,由于胜利、辽河油田的开发,东营、盘锦正在建设石油加工业,秦皇岛、青岛也成为了原油的重要输出港,塘沽、龙口建设了海上油田后勤基地。如胜利油田,现在除了通过输油管道将原油输往山东省辛店、滨州、沾化等地外,还敷设了孤岛经东营、济南、临沂至南京等城市的运输管道,从而也正在改变着一些沿海城市的工业结构和布局。现在,大连、盘锦、锦州、锦西、东营等市的石化工业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随着北部岸带区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石油输出码头的建设,在沿岸一些城市还将出现新的石化工业基地。同时,石化工业本身也必将向深度加工方面发展,并有可能成为沿岸最大的经济支柱。

2)海盐与盐化学工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盐生产国家,海盐年产量在1300万吨左右,占全国海、湖、井、矿盐业总产量1 800万吨的70%以上,我国海盐主要产区分布在北部岸带区的黄海北部及渤海沿岸。其中,长芦、山东、辽宁三大盐区分别居我国四大海岸盐产区的一、二、三位,占全国海盐产量的 2/3。

影响晒盐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净蒸发量(蒸发与降水之差)、滩涂面积和底质,以及海水浓度等。而渤海沿岸各盐场的条件是全国海岸带地区最适宜的。同时,北部岸带区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又接近全国工业发达的东北和华北区,因而对大吨位的原盐运输和原料供需均十分重要。从目前来说,以长芦盐区(包括天津市、河北省的大清河、南堡、塘沽、汉沽、黄骅等大、中型盐场)最大,其原盐产量约占全国海盐产量的1/3;山东盐区次之,辽宁盐区占第三位,它们的产量各在230万吨左右。现在,这里的工业用盐主要是供大连、天津、青岛等市的碱厂及其他工业用。长期以来,北部岸带区的原盐产大于销。但是,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盐不断增长,特别是该岸段中大连、天津碱厂的扩建,南堡、寿光两个60万吨级碱厂的新建,以及供给国内其他地区用盐,现在已供不应求,因此必须对原有盐场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新的盐场,增加原盐生产量。其中,莱州湾地区是适合于新建大型盐场的最好地区。

莱州湾地区不仅净蒸发量大,有大片荒滩荒地可供盐田用地,同时,地下还蕴藏有浓度高于一般海水的高浓度卤水。卤水分布总面积为1795平方公里,其中矿化度大于50克/升的面积有1674平方公里,储量约有58.5亿吨,从而为发展原盐、盐化工、卤水化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88年,年产量为60万吨的寿光碱厂已试车投产,这里大型溴素厂的溴产量可占全国60%以上,其氯碱厂也在施工。据估计,莱州湾沿岸各盐场的原盐年产量可能发展到500万吨,从而成为北部岸带区和全国最大的原盐和盐化工基地,并将与大连、天津成为北部岸带区盐化工的三大中心。

辽宁省是北部岸带区的缺盐地区。长期以来,大连碱厂依靠长芦盐区供盐,但自1987年开始,改由莱州湾的羊角沟盐场供盐,并由小清河通过水路运送,目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无论从辽宁省或东北区来看,都应增加辽宁盐区的原盐产量。这样,除了要对现有盐场进行技术改造以外,还需增加新的盐田面积,就条件而论,以在复州湾盐场和锦州盐场扩大盐田面积为宜。

盐是基本化学工业的原料,除主要用于制碱之外,各盐场还利用制盐工业的母液(老卤)生产溴、钾、镁等。目前,卤水资源还未能充分利用,其开发潜力还很大。

3)港口电站与滨海核电站。长期以来,电力不足是制约沿海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虽已经在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建设了一批规模不等的港口电站,但电力供应仍然紧张。因此,目前还有一批港口电站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之中。例如,利用大连港和尚岛煤码头建设的港口电站正在兴建,其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且第一台机组已投产;鱼圈港的港口电站也将动工兴建;计划中的潍坊燃煤电站,其装机也在100万千瓦以上。此外,还有更多的港口电站正在选址和进行可行性论证,预计在2000年前,将有一批新的港口电站环列在北部岸带区沿海。同时,随着我国核发电技术的进步,建设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之后,在北部岸带区建设核电站也是必然的趋势。特别是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建设核电站,可以促进这两个经济开放区的经济发展,因而选址工作应加速进行。

4)修、造船业和冶金工业。修、造船业是典型的“港口工业”或临海工业。北部岸带区的主要港口都有修、造船业,其中以大连和天津为主。大连主要生产油轮,天津主要生产客货轮,两地同时生产石油钻井平台。目前,大连造船厂已能建造10万吨级的油轮,并正在建设20万吨级的船坞。

我国钢铁产量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矿(特别是富矿)资源也不足。因此,现已在上海宝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外国矿石的临海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北部岸带区河北省的王滩,有条件建港,并可利用冀东的大型铁矿建立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辽宁省原有钢铁工业技术力量雄厚,也可利用国外矿石、国内焦煤,通过水运在辽东半岛西侧选择适宜的地点建钢铁厂。

3.农业

1)海水增养殖业。北部岸带区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滩涂浅海水域,是我国海水增养殖业、尤其是海珍品增养殖业的主要产区。辽东半岛从鸭绿江口至登沙河口段,以泥沙质滩涂为主,滩面宽广,贝类资源丰富;长海、金州、大连和渤海沿岸瓦房店市以南的岸段,以基岩海岸为主,港湾众多,水深多在5~15米之间,其底质多为岩礁、石砾和泥沙,海水透明度高,又为辽东半岛的冬季暖水区,是全国的海珍品产地和浮筏养殖区。从发展方向看,北部滩涂宜于养殖贝类和港养对虾;南部浅海面积大和立体空间广阔,避风条件良好,宜于发展浮筏养殖和网箱养鱼;海底适宜底播海珍品和进行经济贝类增殖。因此,这里有条件建成一个包括港养鱼虾,滩涂养贝,浅海浮筏养殖贝、藻、海珍品,底播增殖海珍品等在内的多层次的立体开发结构。现在,北部沿岸利用滩涂人工养殖对虾发展很快,1986年仅东沟、庄河两县养殖面积已达15万亩,产对虾1.5万吨,位居全国前列。辽东半岛南部1984年海水养殖面积为73万多亩,产量为17.5万吨,养殖品种已由原来的海带、贻贝,发展为海带、贻贝、裙带菜、石花菜、扇贝、海参、鲍鱼等。在养殖方式上,这里已由单一品种养殖发展为贝类、藻类套养和网箱养鱼及底播增殖,并开始了对虾等放流增殖,此外,还根据海洋生物的可塑性,从国外引进海湾扇贝、黑鲍、红鲍等进行养殖和试养,并取得了成功。近年来,辽东半岛的水产养殖产量不断增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水养殖区之一。

山东半岛周围多属基岩海岸,这里海湾岬角相间,岛礁星罗棋布,浅海水域辽阔,水温适宜,也是一个理想的海水增养殖岸段。该半岛的北侧,岸陡水深,水质比较肥沃,且掩护条件好,历来是山东省海珍品的主要产区,最适于发展贝类、藻类、扇贝等浮筏养殖和利用海底岩礁增殖海珍品。该半岛的南侧是浅海、滩涂及岩礁底质兼有的海区,其掩护条件虽不如北侧,但也适于发展浮筏式养殖和海底增殖。围绕山东半岛的庙岛群岛、崆峒岛、刘公岛、养马岛、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沐官岛等的周围都礁石林立,是海参、扇贝、鲍鱼等海珍品的栖息生长的良好场所,很适宜发展浮筏养殖和海底增殖。

此外,对渤海水产增养殖的布局,经过长期研究而得到的方案是,通过对渤海的综合治理,逐步把渤海建成为一个以对虾种苗放流增殖资源为主,重点是发展具有出口价值的珍稀名特品种,兼顾一般品种,形成以秦皇岛和天津为中心的辐射状的鱼、虾、蟹、贝商品基地。

北部岸带区历来是我国水产增养殖的重点区域,技术力量比较强,也有加工基础,因此,应在原有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水增养殖业、加工业、饲料工业,并结合外贸出口形成养殖、加工、饵料供应、外贸出口一体化的体系。

2)种植业。北部岸带区的种植业是比较发达的。全岸带区的垦殖指数为31.9%,人均耕地为1.16亩。特别是环岸带区盛产水果、花生和棉花。例如,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及辽西、冀东岸段是全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区,山东、河北沿海是重要棉花产区,辽东半岛的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70%,盘锦、东沟、庄河岸段稻谷商品量占50%,天津小站大米更久负盛名。但从全岸带区看,由于城市密集,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 278公斤(1985年)。因此,在发展经济作物和创汇农业的同时,还要加紧对部分开垦程度低的土地进行开发,要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及进行深加工,以便满足城市需要和提高出口创汇收入。

黄河三角洲是北部岸带区农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岸段。其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共有荒地700万亩,草场286万亩。并且,黄河自1855年改道以来,还以 0.28公里/年的速度向海推进造陆。但是,由于近代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短,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要与黄河口的治理相结合,对农业的开发利用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搞好土地利用,实行农林牧兼营,统筹安排。

辽河三角洲经过建国后的开发,已开垦出水田 200多万亩,成为辽宁省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这里有苇田 100万亩,占全国海岸带苇田面积的60%,同时也是世界上河口区最大的苇田之一。现在,辽宁省正在实施辽河三角洲的二期开发规划,综合发展农牧渔业,以便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4.滨海旅游

北部岸带区有比较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各旅游景点绕渤海呈环状分布,主要旅游景点多分布在大中城市或其附近地区,由于气候原因最适宜于消夏避暑、欣赏大海风光等,这些都是北部岸带区发展滨海旅游和休疗养的明显特征。

北部岸带区的旅游景点自北向南有:丹东市的沿鸭绿江公园,温泉,东沟县大孤山古建筑群;庄河县的冰峪沟,仙人洞;长海县的海上石林;二砣子海珍品自然保护区;旅顺口的日俄战争遗址;大连市区南海岸的星海公园,老虎滩公园,以及蜿蜒30公里滨海路上的众多的景点和金州区满家滩的金石滩;熊岳城的温泉,海滨浴场;营口市区的楞严寺,西炮台;锦州市的大笔架山;兴城的古城,海滨浴场,温泉,首山,菊花岛;绥中到山海关的碣石宫,姜女庙,姜女坟(海蚀残礁),九门口,点将台,古长城;昌黎至山海关间的碣石山,七里海以及北戴河等海滨浴场;天津市的水上公园;潍坊的十笏园,风筝,木版年画作坊;蓬莱仙境,水城;长岛月牙湾和烟台毓璜顶,芝罘岛射鱼台遗址;牟平县的养马岛;威海市刘公岛上的北洋水师提都署;青岛市市区的前海海滨浴场,公园,栈桥,八大关,崂山胜境;日照市区的大沙洼海滨沙滩;石臼所的万平口和奎山等。它们各有发展旅游观光,建设海水浴场,进行水上运动和海上垂钓,休疗养度假等有利条件。

在布局上,近期应重点发展:以大连为中心,以旅顺、金州为两翼的大连市滨海旅游区;由青岛市区、崂山风景区组成的青岛滨海旅游区;以兴城、北戴河为中心的辽西冀东滨海旅游区;以烟台市区和蓬莱为主的滨海旅游区。这四大滨海旅游区,目前在建设上已有一定的基础,近年各区游客都超过300万人次,且大连、青岛、烟台本身就是大城市,交通方便,而辽西冀东又是关内外交通要道。它们的功能主要是消夏避暑、休疗养、游览。根据这4个区的地理位置,还可组成大连—青岛,大连—烟台,大连—青岛—烟台,辽西—冀东—承德间不同的环状旅游线路。

二、中部岸带区

(一)概况与特点

中部岸带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沿岸地区56个县(市、区)的陆域、滩涂及其-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其海岸线北起江苏、山东二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浙江省与福建省交界的虎头鼻。全区陆域面积为 55 253平方公里,人口为4 520.23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8人。该区有滩涂面积7 131.5平方公里,有岛屿2 190个。其海岸线全长 7 56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 3 461.2公里,岛屿岸线长4 103.8公里。 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约为1 407.23亿元,人均工农业产值为1 113元,按土地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平均为255万元。在全国3个岸带区中,中部岸带区无论是人均工农业产值或单位土地面积工农业平均产值都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岸带区。

中部岸带区位于我国海运航线和长江内河航道的结合部,是上海经济区的精华和核心。全区地处亚热带(苏北北部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全区主要由苏北、长江三角洲、杭州湾两岸和舟山群岛4个地理单元组成。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两岸城市化水平较高,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就座落于岸带的中部。这个岸带区的主要特点有:

1.海洋优势资源突出

该区海岸线漫长。在2 966.2公里的大陆岸线中,大部分为泥沙质海岸,滩涂淤长速度快,沿海滩涂面积有1000多万亩,并接近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也高。

全区可供建港的岸线有200多公里,且尤以上海市及其以南的杭州湾两岸和舟山群岛为集中。苏北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岸线有20多公里;杭州湾北岸自浙江乍浦至上海金山咀港口岸线有52公里;宁波至舟山水域的港口岸线约120公里。此外,还有长江口和崇明岛等岸线。这就为上海经济区对外开放,面向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特别是宁波—舟山水域,具有建成几亿吨吞吐能力的深水大港的港口岸线。

以舟山群岛为中心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它北起长江口和苏北吕泗洋渔场,南达台湾海峡,是我国海洋水产资源的最富集区域。

该区是一个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并接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杭州、绍兴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宁波是浙东名城;上海更是国际旅游门户,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多采;舟山群岛海洋环境优美,又是我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普陀山素称“海天佛国”。

此外,东海、南黄海丰富的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不仅将为该区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油田后方基地的建设、海洋产业技术群体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又可缓解该岸带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2.新的沿海城市带正在形成

在历史上,随着该区平原农业的开发,通过由内河到铁路交通干线的建设,已经在沿铁路和内河干线上形成了沿沪杭通铁路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及沿线的其他城市等组成的城市化带。它们是目前中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带,其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但是,随着港口,特别是深水港的开发,生产力布局的趋势将在连云港、长江口和杭州湾两岸展开,从而将形成沿海岸线分布的新的城市化带。连云港的发展,将以陇海铁路为通道,连接内地的九省市;沿长江的水运干线,将把上海与其内陆的广大腹地紧密连接起来;而宁波、舟山等沿海港湾资源的开发,更将强化上海经济区在全国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经济发达,交通方便

以上海和杭州湾两岸为中心的中部岸带区,是我国3个岸带区中最发达的地区。1985年,该区工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都占全国海岸带的47%以上,人均工农业产值是北部岸带区的1.30倍,是南部岸带区的2.50倍;其经济密度(万元/平方公里)更为北部岸带区的2.6倍,是南部岸带区的5.1倍。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等沿海开放城市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基础雄厚。其中特别是上海,它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对外贸易口岸。从江苏的盐城至浙江的慈溪县沿海,包括苏北、上海郊区和杭州湾两岸是主要的棉麻生产基地,这些棉麻产区大部分是在围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区盛产稻谷、小麦、油菜籽,以及柑桔、枇杷、杨梅等水果,其江河水网更以养殖淡水鱼著称,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中部岸带区交通也比较方便,且尤以海上、内河运输最为发达。这里拥有我国最大的内河航运网和最集中的江海港口群,同时,铁路、公路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也比较齐全,从而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提供了有利条件。

4.城市和工业分布过于集中

中部岸带区的城市和工业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杭州湾两岸。尤其是上海集中了岸带区工业产值的64%,而且仅上海市区就集中了岸带区城镇非农业人口的59%,分别为浙江省和江苏省海岸带城镇非农业人口总和的2.11倍和5.42倍(1984年统计),从而造成交通运输紧张,港口、铁路超负荷运载等现象。

此外,沿岸滨海平原的大部分地区的地势高于内陆水网平原,且自北向南形成一条狭长的缺水地带,因而急需在开发中加以解决。

(二)开发战略布局

1.港口和城市

中部岸带区目前主要港口有连云港、南通港、上海港、宁波港、海门港、温州港、沈家门港等。1985年这7个港口的吞吐量合计为14 267.8万吨,占全国海岸带主要港口吞吐量的 42%。按吞吐量计算,上海港为11 291万吨,为我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十大港口之一。宁波港次之,为1040万吨;连云港第三,为929万吨。其余依次为南通港368.2万吨(指海轮吞吐量),温州港301.1万吨,海门港274.7万吨,沈家门港63.8万吨。1984年国家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在该区范围内的有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5个城市,其中以上海市为最大。1986年,上海市区非农业人口为698.73万,是全国最大的特大城市;宁波市为50.77万人,属大城市;温州市37.56万人,连云港市29.40万人,南通市29.27万人,均属中等城市。从海岸带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地处钱塘江口的杭州市(102.5万人)也是该岸带区内的大城市。此外,绍兴市、余姚市、海宁市、椒江市等城市非农业人口在7~16万之间,都是规模不大的小城市。从岸带区来看,沿海虽然有分布众多的县镇及乡级镇,但从沿海这一城镇体系来看,目前大城市过大,小城市过小,中间环节还相当薄弱。因此,从今后的发展看,应进一步完善上海及其与沿江的南通等港口城市的协调,要充分发挥长江港口城市组群的作用,要发展宁波(包括宁波市区、北仑、镇海),以及舟山的定海这一港口城市组群和宁波与舟山海陆协调的城市群。在该岸带区的北部应重点建设连云港港口城市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使港口城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使其成为沿陇海铁路九省广大腹地的真正“窗口”。此外,温州市是浙南唯一的中等城市,目前的城市规模和港口吞吐能力还满足不了浙南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应加强建设。根据这一发展战略,可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以宁波为主,北以连云港为主的三大港口城市群。

上海地处我国沿海南北航线的中枢和长江流域出海的门户,是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沿海、沿江两大轴线的结合部。上海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比较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拥有一大批大型先进的骨干原材料工业。同时,上海市科技文化发达,具有很强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能力。从1984年开放的中部岸带区5个沿海港口城市看,1985年,上海市市区工业总产值达653.21亿元,为宁波、南通、温州、连云港4个市市区总和的6.10倍,占中部岸带区工业总产值的55.28%,是全国海岸带工业总产值的27.26%。此外,上海港的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三分之一。

上海市的发展与上海港互为依托。上海港濒临东海,地扼长江入海口,具有临江面海的有利位置和广阔的腹地,背靠我国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联结内河和沿海运输、远洋运输的枢纽。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市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发展战略上,上海市正经历着在改造更新传统的轻纺工业的同时,重点开发钢铁、石油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性产品,并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方向发展。按照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作用的要求,应大力发展内外贸易、金融、信息、咨询、旅游,以及其它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使上海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在城市布局上,将重点发展金山和吴淞南北两翼,并利用崇明岛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加强崇明岛的建设,向滨江、滨海推移。

宁波市在中部岸带区是仅次于上海市的港口城市。宁波市濒临东海之滨杭州湾的南岸,有三江(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于市区相汇和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宁波港区不仅有舟山群岛作为天然屏障,且主航道水深在20米以上(金塘水道最浅处为17.6米),流顺风浪小,陆域开阔,易于物资集散储存,现已成为具有大中小泊位和不同功能的组合性海港。1986年宁波港口的吞吐能力达3 357万吨,其北仑港已建有 10万吨级矿石码头,它的深水良港的优势正在补充上海港航道水深的不足。现在,宁波的海运可通往我国的各沿海港口,另外,还有通往日本、朝鲜、香港三条远洋定期航线,与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美国、苏联等十多个国家有通航往来。

从宁波市的发展看,现在正由原市区向沿海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由原市区、镇海(1985年划入宁波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组成的新的沿海、滨江开放地区。并将与舟山的定海港(老塘山港区)组成为该区和全国最大的深水港口城市组群。

连云港市是1984年我国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新兴的对外贸易口岸,也是中部岸带区北部的最大港口城市。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它南距上海383海里,北距青岛、大连分别为107和342海里,东距日本长崎550海里,并与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相连,向西可直达新疆,是我国中原、西北内陆与沿海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它的腹地辽阔,其直接腹地和与其他港口重合的复合腹地包括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江苏、山东等省(区),其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亿。

连云港市原有基础薄弱,目前为一个中等城市。自1984年列为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以来,发展比较迅速。现已完成了老港区的改造,新辟庙嶺港区一期工程,在中云台地区开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正在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港口建设。但是,连云港市的港、城原有基础都比较薄弱,因而今后的发展应协调好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以便有效地发挥其两个扇面和枢纽作用。

2.临海工业

从中部岸带区的区位优势、工业现状、资源特点,以及3个岸带区应各有侧重的原则出发,其临海工业的发展,应在加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向以出口为主的高档纺织品和新型机电产品及精细化工等方向迈进。在区域开发上,上海市根据建设浦东、发展两翼的部署,其北翼开发宝山、吴淞滨江带和崇明岛,南翼开发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咀港区;浙江省应重点开发杭州湾南岸的宁波、镇海、北仑区;江苏省应重点开发南通和连云港区。

1)钢铁冶炼和石油化学工业。中部岸带区的原有工业以轻纺工业为主,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较薄弱。自从在上海建设计划年产生铁650万吨、钢670万吨、钢材422万吨的宝山钢铁联合企业以来,这种局面开始改变。1986年,上海各钢厂(包括上钢一、三、五厂等主要炼钢厂)钢的产量为801万吨,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并在上海工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正筹划利用北仑港10万吨级矿石码头(原计划为宝钢进口矿石用)进口矿石,并在其附近建设大型钢铁厂,从而将形成岸带区内第二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中部岸带区目前虽然远离原油产区,但有方便的海上运输条件和接近消费区,并可直接利用海水作冷却水,以及围涂造地建厂等条件,因而也可建设大型石化工业。例如,建在金山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就是根据上述条件选址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的产品以化纤为主。它不仅为上海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也促进了纺织品结构的改变,使大量中、低档纺织品开始变为高、中档混纺和纯化纤织物。

此外,在宁波镇海滨海现已建成年产量为250万吨的炼油厂(这将扩建250万吨)及年产量为30万吨的合成氨厂,还拟建年产量为30万吨的乙烯厂,以提高石油化工的开发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可以预见,随着东海和南黄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在中部岸带区还将会出现新的炼油厂和石化厂,以及实施其产品综合利用和为这些厂服务的工业部门。

2)海盐和盐化学工业。中部岸带区的淮北盐区,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这里发展海水晒盐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现淮北盐场已有盐田面积102万亩,其中生产面积79.5万亩,原盐生产能力为每年200万吨(不包括地方、集体等盐场22.5万亩,年产盐量37万吨在内)。这里有中型盐化工厂6座,其设备能力为年产氯化钾6000吨,溴素 400吨;并且,在利用当地原盐的条件下,在连云港市建设一座年产量为60万吨的纯碱厂。此外,该岸带区的舟山本岛和岱山岛是浙江省的重点盐区,但多为分散的小盐场,仅具有地方意义。

3)滨海电站。能源短缺、电力不足是中部岸带区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的普遍性问题。为适应这些城市工业的发展,已在上海等地建设了火力发电站或港口电站,而且如镇海等大型港口电站还在继续建设。与此同时,国家还在浙江北部乍浦—海盐滨海建设我国第一座试验性核电站,在潮汐资源丰富的南部建设4座潮汐试验电站。其中,秦山核电站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4座潮汐试验电站分别位于沙山、岳浦、海山和江厦。

从中部岸带区及其所在的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一市以及其相邻的山东、安徽二省看,虽有苏北和淮北等大煤田,但由于这里工业发达,煤炭长期供不应求。例如,1984年,江苏、上海、浙江除国家统配调入煤炭外,仅靠外协解决的煤炭就达1100多万吨。因此,今后在沿海发展核电站是解决电力不足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利用潮汐能建设潮汐电站,对缓和部分地区电力不足也将起一定作用。

4)以修、造船为主的制造业。上海是我国最大的船舶制造中心之一,并以客货轮生产为主。随着东海石油的开发,生产海上钻井平台等也将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市还通过与美国合作,开始组装麦道(MD82)中型客机,与联邦德国合作生产桑塔纳牌轿车。今后其他港口城市,特别是宁波市也将会成为重要的船舶制造或修造中心。

此外,上海其他工业的发展也都与海上和长江航运有密切的关系。这不仅历史上的纺织工业是如此,而且现在对传统的轻纺工业改造更新,以及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民用航空工业等的发展也都是这样。上面这些都说明,上海的整个工业区和城市在向沿江、沿海方向推移。同样,浙江沿海的工业区和城市,也在以港口、电力为先导,向乍浦—海盐区、宁波—镇海—北仑区推移。连云港市的工业正在向沿海发展,并且江苏省还计划建设射阳港,开辟新的港口工业区,以推动盐城等苏北北部工业的发展,这样,最后必将形成新的沿海工业带。

3.农业

1)水产增养殖业。中部岸带区的苏北、上海和象山以北沿海,滩涂及浅海辽阔,浙南沿海和舟山群岛港湾众多,具有发展海水增养殖的有利条件。此外,该区陆上气候温暖湿润,水网沟渠交错,其江南部分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重点产区。

该区的江苏、浙江,滩涂面积分别居沿海各省(市、区)的一、四位。这里经济贝类资源丰富,其中尤以苏北的文蛤为大宗,分布广、可采面积大,且主要分布在如东、启东、东台、大丰一带。特别是启东,历来是我国文蛤养殖与出口的重要基地。在沿海各河流入海的闸口盛产河鳗、蟹苗和鲻梭鱼苗,在各县还围涂港养对虾。此外,启东等沿海滩涂还是我国的紫菜养殖区之一。就中部岸带区的发展来看,目前滩涂开发已由单一品种养殖向建立多品种商品基地发展。从该区情况来看,应重点巩固发展文蛤出口基地、鳗鱼和紫菜出口基地、对虾养殖基地;港养应以对虾为主,积极开展鲻、梭、罗非鱼等的养殖或对虾与鱼类混养。

该岸带区北部连云港的西墅—烧香河口是苏北的基岩岸段,适于发展浅海养殖,现已建有海珍品养殖场和养殖海带等藻类。象山县石浦镇以南的浙南沿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自北向南分布有三门湾、隘顽湾、漩门湾、乐清湾等大小10多个海湾,并在沿海分布有700多个岛屿。现在三门湾和乐清湾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和苗种基地。舟山群岛是我国中部岸带区岛屿最集中的区域。舟山市有岛屿894个,岛屿岸线长 2 278公里,浅海水域辽阔,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场,近年来海水养殖发展也较快。当前,这些地区的海水养殖业是浅海与滩涂并举,今后应逐步把增养殖的重点转移到潜力较大的浅海中层水域和海底进行。在防风抗浪好的内湾发展浮筏养殖。外围岛屿湾口的透明度大,浮游植物密度小,因此,应以发展藻类和扇贝为主。海底可依水深、底质的不同,增殖经济贝类和海珍品。中层水域主要是底栖和近岸栖息的鱼虾蟹类放流,实行浅海立体增养殖。

此外,在江南平原地区,历来有种稻与水网池塘养鱼等结合的基础。近年来,在上虞滨海又开辟了以挖塘养淡水鱼为主与种植相结合的新形式,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已成为滨海滩涂围后开发的一种好形式。

中部岸带区是全国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要求供应更多的高档水产品。因此,在郊区或靠近大城市的沿海地区开展高档鱼类的养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种植业。中部岸带区是种植业发达的地区。垦殖指数高,平均为38.4%;人均耕地少,平均为0.7亩,其中苏北较高为1.2亩,而浙江只有0.52亩。该区是全国稻、麦粮食作物和棉、麻、桑、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以及以柑桔为主的水果等的主要产区之一。各地都有许多优质的创汇农产品和商品生产基地。这些商品、农产品基地或创汇农业基地,今后还将要不断巩固提高,尤其是创汇农产品基地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将不断增多或扩大。因此,充分利用岸带区宽广的沿海滩涂,扩大土地面积,对解决沿海农业发展和工业用地等都十分重要。尤以苏北沿海滩涂围涂造地的潜力最大。

据调查,苏北沿海共有滩涂面积500多万亩,围涂造地的潜力很大。从历史上看,苏北沿海的经济发展与海涂的关系密不可分。实际上,沿海的广大平原,都是长江、黄河、淮河的冲积平原。据考证,南通市在6 000年前除狼山等五山外,都是长江口水域;由于长江泥沙的堆积(长江年输沙量约4.5亿吨以上),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沿海平原;而北部灌河与射阳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则是1125年黄河夺淮以后逐渐淤涨起来的三角洲平原。而且,随着原有的海涂成陆,新的海涂也随之下移。在人为的干预下,围涂造地对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江苏省来说是重要的,而对全国来说也有着重要意义。

从沿岸开发的历史看,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一般是沿“盐渔”、“农渔”模式发展的。例如,南通海涂的开发,在清代中期以前,始终是以盐为主,但以后由于海岸下移,而形成了大片的盐碱地;到了清朝末年,开始废盐兴垦。著名的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建立了垦殖公司,种植棉花,兴办棉纺厂,促进了植棉事业的发展。建国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又在围垦、建立文蛤商品基地的基础上发展了港养对虾、鳗鱼等基地,从而使海涂的开发进一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从今后的发展看,稳步扩大海涂围垦,加强垦区的综合利用仍然是开发利用海涂的主要方式之一。

4.滨海旅游

中部岸带区是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带。其特点是,中部沿长江两岸及杭州、绍兴、宁波一线,以及舟山群岛开发得较多,而北部连云港市和浙南还处于待开发阶段。

连云港是江苏省三大旅游区之一(苏州、太湖、连云港)。连云港市古称海州,在历史上是东海名郡,素有淮海巨镇之称。这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此外,连云港市还有别具新姿的滨海风光,有东汉时期的孔望山摩崖造像艺术珍品,有西游记传说中神奇的花果山水帘洞胜境,以及温泉等,是开辟海滨浴场、海上旅游、温泉浴、休疗养的良好场所。浙南的风景名胜颇多,尤以温州市为最。这里的雁荡山影、瓯海朝踪、海光山色,得天独厚。其主要风景点自北向南有:乐清县境内的北雁荡山,平阳县境内的南雁荡山,以及南溪江风景区和江心屿等,其中尤以北雁荡山为最。北雁荡山方圆300平方公里,风景点300余处,其著名风景点有灵峰、灵岩、雁湖、大小龙湫等,人称“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位于市区的江心屿,素有“瓯江蓬莱”之称。岛上有唐宋时期所建的东、西两塔,其间有江心寺、文天祥祠、谢公亭等古迹。但是,由于连云港和温州两市因目前中心城市不大,经济还不够发达,且交通等条件较差,因而其旅游资源还开发得很不够。

杭州、绍兴、宁波一线和舟山群岛是中部岸带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杭州和绍兴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杭州的西湖名闻中外,灵隐寺、岳飞墓等都是湖畔著名的景点。绍兴是古越国都城,宁绍平原人杰地灵,古今历代名人于此多留下了蛛丝马迹。例如,市内有越王台和周恩来、鲁迅、秋瑾、黄炎培等人的故居,有东湖风景区和禹王陵、兰亭等。宁波的天童寺是我国兴建的第一个森林公园,占地面积约5 000亩;其天一阁藏书楼,内藏书30余万卷,多为国内孤本。这里的江南最古老的保国寺,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大殿木结构的建筑完整罕有。此外,这里的阿育王寺系禅宗五山之一。寺中保存着驰名中外的法物“释迦女佛真身舍利”,为佛国珍品。舟山群岛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以普陀山为中心的普陀、沈家门、朱家尖所组成的三角地带。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沈家门是舟山渔场、渔港的中心,朱家尖是正在开发的风景旅游区。由于它们接近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以及拥有海岛独特的旅游资源,因而具有明显的优势。

地处该岸带中心的上海市,既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同时也是国际旅游的门户。上海不仅有豫园、玉佛寺等名胜古迹,而且还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等众多的革命遗址,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等。位于长江左岸的南通市距下游吴淞口96公里,位于该市南郊的狼山风景区是江苏七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山上的广教禅寺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寺院规模宏大,颇为壮观。

从上述滨海旅游资源的分布看,首先应开发以上海市为中心的海上陆上不同的旅游线路,以及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绍兴旅游线路。例如,上海至南通,上海—舟山,上海—宁波,上海—杭州;杭州—绍兴,杭州及其周围地区的旅游景点。由于宁波与舟山隔海相望,因此,宁波—舟山也是一条很好的旅游线路。据此而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上海的大环状旅游线及大环内的不同旅游线。浙南的旅游区主要应以温州为中心,而且现已开发的有南溪江旅游区,温州—瑶林—莫干山等线路。连云港市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

 

三、南部岸带区

 

(一)概况与特点

南部岸带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4省(区)沿海82个县(市、区),以及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的陆域、滩涂及其-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其大陆海岸线东北自闽浙交界的虎头鼻,西南至中国和越南交界的北仑河口。全区陆域面积为 126 489平方公里,人口为5 066.94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1人,大陆岸线长9 115.9公里,滩涂面积为 5 604.74平方公里,岛屿有3 235个,岛屿岸线长为6 786.5公里。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629.5亿元,人均产值为1242元;按土地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平均为50万元。在全国3个岸带区中,无论人均工农业产值还是按土地面积平均的工农业产值,南部岸带区都低于北部、中部岸带区。

南部岸带区位于我国海岸带的南部,地处台湾海峡两岸和南中国海的北岸,历来是我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地区。全区属热带、南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淡水资源丰富。全区大体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两翼分别向粤东、福建岸带和粤西、广西岸带展开,外有台湾和海南岛两个大岛,它们构成了岸带区的总体轮廓。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上的广州市是我国的8个特大城市之一。位于珠江口的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也是我国目前外贸物资主要中转港和农副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南部岸带区的主要特点有:

1.濒临东海和南海,面向东南亚

南部岸带区濒临我国面积最大的南海及东海的部分区域,面向东南亚,联结内陆广大腹地,扼通往亚、欧、非航道的要冲。该区不仅大陆岸线、岛屿岸线长度居3个岸带区之冠,而且还有如群星拱月的众多岛屿散布在南海海域和台湾海峡。我国最大的两个海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均分布于该区的沿海。在该区漫长曲折的陆、岛岸线上多天然深水港湾,适于建设大型深水港和地方性港口。在历史上,该区经济的发展就与海上运输紧密相联,一些港口很早就与东南亚、东非有贸易往来。唐代以后的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广州和泉州一直是中国沿海最大的商港。现在,广州已有许多外国商人,使节居住。同时,东南亚各地的商港也散居着闽、粤籍中国人。以上这些都逐步奠定了该区与东南亚的密切关系。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今天,该区也正是依托沿岸港口来联结广大腹地和通往世界的。

2.地处低纬度,热带资源丰富

南部岸带区大部分位于北纬18°9′~25°20′之间,是我国最宝贵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光热水分组合良好,陆上、海洋生物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其中许多是热带独有的珍稀品种,是全国海岸带建立热带、南亚热带农(渔)业生产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的唯一地区。而热带、亚热带风光和热带海洋的奇特海底世界又构成了该岸带区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

南部岸带区的多数地区年降水量达 1500~2400毫米。全区年径流量达1625亿立方米,过境客水约 5 500亿立方米。淡水资源充裕是该岸带区的一大优势,从而为发展港口工业、港口城市,以及农田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该岸带区中的东海和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尤其是珠江口、莺歌海、北部湾等油气田靠近陆岸,为今后解决该岸带区的能源、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3.华侨众多,少数民族分布集中

南部岸带区对外联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祖籍在该区的华侨、华人、华裔人数约有2 500万。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潮汕、海南琼东北、福建的闽东南等沿海地区是全国最主要、最集中的侨乡。居住在香港、澳门的近600万人口中,原籍也多为广东、福建、广西等地。该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当中有一批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实业家、专家、学者,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海外侨胞爱国爱乡,关心祖国四化建设,为引进外资、设备、技术、人才、信息,兴办各种事业和经营国货,对该区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都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海岸带地区居住有3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南部岸带区集中分布的地区有: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这里有黎族人口80多万、苗族人口 4.2万,我国黎族人的绝大部分、苗族人的全部都集中于此;我国的畲族人绝大部分集中在福建省,人口约20多万,其中80%分布在闽江口以北海岸带地区的6个县;广西为我国的壮族自治区,海岸带中的4个市、县也是壮族人的主要分布地区,并且在4个市、县中,尤以防城为多。目前,上述这些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加快这些地区的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最早,开放类型最齐全

南部岸带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1979年7月,中央50号文件批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确定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以便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都在该岸带区之内。1984年4月,中央决定把该区的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列入全国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行列,并先后在广州、福州、湛江市开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3月,中央决定开辟该区的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以及中部岸带区的长江三角洲为全国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经中央批准,海南省于1988年8月正式成立,并实行特区的特殊政策。可见,该区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最早,开放类型最为齐全的地区。

5.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薄弱

由于历史和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南部岸带区的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过于薄弱,这是其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今后应利用国内、国外原料和该地区淡水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在沿海港口城市发展一些必要的原材料工业,以保证其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

(二)开发战略布局

1.港口和城市

南部岸带区目前的主要港口(未包括我国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的港口)有福州港、秀屿港、厦门港、汕头港、黄浦港、广州港、湛江港、北海港和防城港。1985年这9个港的吞吐量合计为4 515.4万吨,占全国海岸带主要港口吞吐量的 14%。按吞吐量计,黄浦港1772万吨,广州港554.6万吨,二者合计为2326.6万吨,它们是南部岸带区最大城市广州出江入海的门户和口岸。其次是湛江港,吞吐量为1231万吨,它是联结我国大西南最方便的出海口。其余分布在大陆岸线上的港口依次为:福州港334.3万吨,秀屿港 37万吨,厦门港 291万吨,汕头港 201万吨,北海港 55.1万吨,防城港39.4万吨。此外,海南岛各港合计为636万吨。1986年,该岸带区有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广州),大城市两个(福州、汕头),中等城市7个(湛江、厦门、东莞、佛山、中山、海口、深圳),小城市8个。其中,8个小城市中的江门、漳州、泉州、北海、珠海在10万人以上,三亚和莆田为  7万多人,通什仅3.37万人。在上述的18个城市中,有7个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这7个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合计为390.68万人,占岸带区城市人口 673.03万人的58.04%,从而构成了南部岸带区最大的城市群。

广州市是该岸带区最大的港口开放城市,是华南地区的门户,也是全国非农业人口超过200万人的8个特大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6年广州市区的非农业人口为264.99万人。

广州市地处南部岸带区沿岸的中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它面向南海,邻近港澳,西、北、东三江在此汇流入海,水运便利,内河、沿海、远洋运输兼而有之。广州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秦汉以来即为南方对外贸易港之一,是我国对外交往的要冲。隋唐时期,广州曾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最远的航线沿印度半岛曾到达非洲东部,现在,广州又是我国的主要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它与世界上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位于珠江口左、右岸的深圳市和珠海市是两个特区城市,它们是广州市向珠江口外伸展的两个点,是我国沿海观察世界、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

深圳市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1986年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达21.56万人,现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深圳自1980年8月中央决定创办特区以来,短短的几年间,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6年,深圳市的工业总产值为36.67亿元。其中,出口工业产品的产值为18.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1%;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3.5%。由于深圳市的工业产值在国民收入中居各行业之首,从而初步奠定了工业在特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以出口产品为主的地位。

珠海市是珠江口右岸的特区城市,市中心区距广州约140公里,南距南海油田80海里。珠海经济特区经过几年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86年,市区的非农业人口有9.99万,全市完成的社会总产值有 23.14亿元,国民收入为8.75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1907元。现在,珠海的经济建设已从打基础阶段进入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建设外向型经济的阶段,其产业结构主要是以工业为重点,兼营商业、农牧业、旅游业、住宅业等。

连接深圳南界的香港和连接珠海南界的澳门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85年香港地区人口约540万,澳门地区人口约50万。现在,香港的工业、商业、进出口贸易、海运、航空等在亚洲均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其海港年吞吐量为3 500万吨。澳门的经济以工业、旅游业、建筑业为三大支柱。

东莞、佛山、中山、江门4市位于广州市与深圳、珠海两个特区之间的珠江两岸,近年来发展很快。从人口方面看,1986年,东莞市为26.48万人,佛山市为25.42万人,中山市为24.52万人,江门市为17.72万人。

从以上各个方面可看出,北起广州、沿珠江两岸南到深圳、珠海,以及香港、澳门的港口城市群,其城市人口已达900多万,港口吞吐量达 6 500多万吨,且港口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实力极为雄厚。这里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初具雏型绵亘160多公里的城市、港口连绵带。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对港口、城市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完善这一港口城市连绵带,更好地发展外向型经济。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全国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是南部岸带区的第二大城市,1986年市区非农业人口有80.55万。福州市地处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入海处。它东濒东海,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内接闽江流域的广阔腹地,交通便利。福州港以马尾作为外港,为我国的主要港口之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5月筹建,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其面积为4.4平方公里,起步区为0.6平方公里,现已初见成效。今后要进一步依托马尾港的优势,加快其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汕头市是南部岸带区仅次于广州、福州的大城市,1986年市区非农业人口有50.02万。汕头地处粤东沿海,是我国南方重要贸易口岸之一,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的美称。汕头也是全国4个经济特区城市之一。汕头经济特区依托汕头市,其面积为52.6平方公里,分为龙湖、广澳两个片区,并分别位于汕头市区的东部和东南部。汕头经济特区是以工业为主,农业、旅游、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房地产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1986年,汕头经济特区已拥有工业企业96家,其中三资企业27家。同时,还有农业企业20家,有果蔬基地7 000余亩,水产养殖基地 1.75万亩,并建立了11个加工厂和6个示范场。

厦门市是福建省南部沿海的一座海港风景城市,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以“海上花园”著称。厦门市也是我国现在4个经济特区城市之一,1986年市区非农业人口有35.11万,属中等城市。厦门港处在金门湾内,港阔水深,万吨级货轮可随时出入,现已拥有4个万吨级泊位,其中有一个泊位为5万吨级。为了充分发挥厦门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198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以发展出口加工业为主,同时发展对外贸易、科学文化和旅游业。由厦门市及其北部的泉州市和南部的漳州市,构成的闽南“金三角”,是我国最早确定的3个对外经济开放区之一。

此外,地处南部岸带区西部的湛江市、北海市也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目前,湛江市规模较大,并建有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市区非农业人口为35.16万,是一个中等城市。北海市现有人口12.25万,为小城市。在南部岸带区的港口中,湛江港1985年的吞吐量仅次于黄浦港,是我国新兴的对外贸易港。湛江港与北海港面向世界航线要道,且更接近广西及川、云、贵大西南腹地和海南省。今后,它们在对内、对外贸易上的地位将会日趋重要。

2.临海工业

在历史上,南部岸带区的工业生产一向以轻工日用品等为主,重工业比较落后。建国以后,由于东南沿海不是发展的重点,因而该区的工业发展不快。1985年其工业总产值为555.76亿元,占全国海岸带工业总产值的22%,尚不及中部岸带区的1/2,也远低于北部岸带区。从分布上看,它主要集中于广东省,尤其是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岸段。例如,广东省岸带区的工业占南部岸带区的80%以上,而珠江三角洲岸段就占南部岸带区的一半以上。“广货”向以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性能享誉国内外。今后,南部岸带区工业的发展,仍应发挥现有的轻工日用品、家用电器等优势,并加强原材料生产。其临海工业建设布局的重点应是5个经济特区(包括海南省)、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1)石油化工和晒盐业。石油化工和海水制盐,现在都是南部岸带区工业中的薄弱部门。但是,珠江口、莺歌海、北部湾油气资源丰富,且靠近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从而为南部岸带区大力发展以石油炼制为主的石油化学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汕头特区已将广澳开辟为石油化学工业区,建设了年处理原油1000万吨的大型炼油厂,并将在此基础进行深加工,发展石化工业。珠海市距南海油田仅80海里,是南海油田的后勤服务基地;北海市临近北部湾油田;海南岛南部靠近莺歌海大型气田。因此,珠海和北海市也将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海南岛也有条件建成为南部岸带区的重要石油化工基地。

南部岸带区的海盐年产量约150万吨。其特点是,盐田多,零星分布。其中,以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为最大,其次是福建莆田的东矫盐场。目前,这两个盐场的机械化程度都较低。因此,今后一方面要提高其机械化程度,同时也还要发展盐化学工业。

2)滨海电站。在南部岸带区中,目前正在建设的有大亚湾核电站,正在运行的小型潮汐电站有福建长乐县的东筹电站(40千瓦)、广西龙门港果子山电站(40千瓦),正在筹建的有福建平潭岛(县)的潮汐电站等。大亚湾核电站靠近该区工业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在沿海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核电站。电力紧张是目前南部岸带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随着新的港口建设和工业区的发展,还应当建设新的火电站。例如,湄州湾的港口建设和港口工业的发展,首先应以港口、电站建设为先导,以满足其他工业建设和生产的需要。

3)造船和钢铁工业。该岸带区主要港口都有修、造船业,目前以广州的规模为最大,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和大连,其次为福州。湛江、汕头、厦门,以及湄州湾等港口城市,都有条件发展船舶制造和海上钻井平台、港口机械制造等产业。

钢铁工业不仅在南部岸带区是个薄弱部门,而且就是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4省(区)也是如此。广州、韶关、柳州、南平等钢铁厂的钢铁年产量只有  100多万吨,自给率很低。今后应有条件地利用方便的海上运输,利用国外的矿石,在大型深水港口地区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如湄州湾的开发,就规划了以大型深水港口建设为先导,建设港口电站、石化工业和钢铁联合企业。

3.农业

1)水产养殖业。南部岸带区发展海水、淡水养殖业条件优越、潜力大,而且又接近港、澳及特区市场。该区优越的热带、亚热带气候,鱼类一年四季均可繁殖生长,且雨量充沛,水源充足。而广阔的滩涂,众多的海湾、岛屿又为海水养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是一种渔农结合、相互促进的土地利用形式。北部湾沿海的珍珠养殖(南珠),珠江口和福建沿海的养蠔(牡蛎)更是历史悠久。现在,珠江三角洲的鲜活鱼已成为满足当地市场和向港、澳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从水产养殖的发展看,福建沿海岸线曲折,岬湾众多,发展浅海养殖条件特别优越。如官井洋是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东吾洋是对虾产卵场。因此,应在稳定传统的牡蛎、紫菜、缢蛏等养殖的基础上,在内湾大力发展浮筏养殖、放流增殖和滩涂港养对虾。在广东沿海,除发展牡蛎、泥蚶、江蓠等传统产品外,还应利用其接近港、澳及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和广州等沿海开放城市的特点,积极开辟名特产品(如石斑鱼、黄鳍鲷、光吻鲈、对虾、青蟹、珍珠贝、扇贝、江瑶、海参、鲍鱼等)的生产,并发展网箱养鱼。此外,还应结合这里敞口海湾多的特点,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底种苗放流增殖。海南岛周围系浅海,多热带特产,应以增养殖热带特产品为主,并积极开发珊瑚资源,以便成为我国的海水特产区。

2)种植业。南部岸带区地处热带、南亚热带,其热带、亚热带作物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最大的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及热带、亚热带水果产区和甘蔗产区。

南部岸带区的雷州半岛以南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这里具有发展多种热带作物的条件,尤其以海南岛条件最为优越。目前,这一地区栽培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腰果、咖啡、可可、胡椒、槟榔、香茅、剑麻等。其中,橡胶是重要战略物资,以海南岛分布最为集中。海南岛有优越的橡胶宜林地400万亩,年产干胶10万吨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

南部岸带区热带、亚热带水果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有鲜果成熟,有“水果王国”之称。该区作为经济作物栽培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有几十种,例如荔枝、龙眼、香蕉、大蕉、菠萝、柑、桔、橙、杨桃、番石榴、枇杷、橄榄、芒果、菠萝蜜,以及果蔗等,其中不少是名稀品种。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福建东南沿海平原、雷州半岛、海南岛等都是上述水果的主要产区,而广州、汕头、福州、厦门、湛江、海口等城市都是其主要的集散中心。

南部岸带区是我国甘蔗最大产区之一,其中,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雷州半岛、福建东南沿海是其主要的产区。

此外,该岸带区的珠江三角洲还是我国重要的蚕桑产区,福建闽东沿海是集中的商品茶产区。

由上述介绍可知,该区是多种热带作物、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生产基地,而珠江三角洲还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目前多数市、县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相当严重,据珠江三角洲岸段调查结果表明,1979~1984年这里减少耕地7万多亩,除了创汇农业基地有所扩大外,粮食基地已不能保证岸段城乡用粮的需要。因此,为了稳定农业基地所需的耕地面积,必须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占用耕地,要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还要加快已有的60万亩适宜围垦滩涂的开发,以补偿耕地的不足。此外,凡可以利用丘陵和台地种植的水果,也要严格控制占用粮田。现在,南部岸带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条宽窄不一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带和出口创汇农业带。如珠江三角洲建设了一批热带、亚热带水果和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出口水果、鲜活水产品等;还建设有机械化畜禽养殖场和农场,以生产肉蛋类、乳猪、鲜花、蔬菜等。但是,该岸带区的海南岛、粤西桂南、闽北等岸段中的农业生产还不发达,应有计划地进行开发。

由于历史等社会原因,建国前,粤西、桂南沿海平原的沿海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在沿海形成了一条宽窄不一的沙荒地带。经过建设,现在虽然已经有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但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仍很普遍。不过,由于这里是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因而有条件建设成为经营水平高、经济发达的多种热带、亚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福建省的福州以北沿海各县,是老革命根据地,也是畲族人集居的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这里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发展水产养殖的条件优越。同时,这里还是我国有名的茶区,其茶叶生产历史悠久,“闽红”更驰名中外。这里的岸段开发,可以从水产资源开发、建设茶叶生产基地入手,并以此作为振兴岸段经济的突破口。

4.滨海旅游

南部岸带区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的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既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千年以上的寺院、城、桥等建筑和唐宋时期以来的对外通商遗迹,也有近代具有纪念意义的文物等。此外,还有热带、南亚热带的自然景观和风景优美的山、石、温泉、滨海沙滩。而且,这里华侨多,接近港澳,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也比较集中等。现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州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旅游业已经随着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日益发展。1986年仅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州6个城市就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游客约500万人,其旅游外汇收入达16亿元左右。湛江市和海南岛的滨海旅游业也正在开发。这些城市的滨海旅游不仅有观光游览,还多有各具特色的娱乐、度假休息,而且旅游设施也比较完善。

广州市是南部岸带区目前最大的旅游中心,是我国旅游业中的主要入境口岸之一。这里可供游览的文物古迹、革命历史纪念地和风景区众多,如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粤秀公园、动物公园、华南动物园、白云山风景区等,而且,这些地方都是旅游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的旅游点。1986年广州市接待外国及港、澳旅游者251.44万人,共收入外汇人民币8.93亿元。深圳、珠海、汕头等特区,不仅利用滨海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建设成了风景旅游区,而且还建有众多的游乐园、度假村等。例如,深圳市有西丽湖度假村、香密湖度假村、石岩湖温泉度假村,珠海市有珠海度假村、游乐场、珍珠乐园,汕头市的度假胜地有妈屿岛度假村、龙湖乐园等。而厦门是以其特有的风光——“海上花园”鼓浪屿,千年古刹南普陀,侨乡集美镇等吸引广大的海外游人。

海南岛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热带动植物园。岛上有各类植物42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20多种;野生动物41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2种;热带海洋生物800多种,其中40多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热带气候,不仅产出许多在我国其他地区看不到的“独家”珍稀动植物和热带风光,而且还是冬泳避寒的理想场所。从当前来看,首先可围绕海口、三亚两市的建设,开辟以三亚市为中心的三亚、崖城、陵水旅游区和以海口为中心的北部旅游区。三亚可辟为冬泳避寒娱乐中心。三亚海滨不仅有风景优美的沙滩,冬季表层海水最低温度为15~18℃,而且附近有鹿回头、大东海、小洞天、落笔洞和天崖海角等风景区。海口市是海南省会所在地,是海南岛的门户。市区座落于玄武岩台地上,北临琼州海峡,西南有死火山群,滨海有红树林,可以开辟为以火山、红树林、文物、游乐场和度假村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旅游中心。随着海南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环岛和五指山区还可以开辟更多的旅游、娱乐区。

现在,湛江市的滨海旅游业也开始发展,市区已建成游乐公园多处,同时还开辟了距市区18公里的湖光岩风景区,南海三岛滨海浴场等。北海市的滨海旅游业还尚待开发。

综上所述,南部岸带区的滨海旅游,在布局上应以经济特区和开放港口城市为中心,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为重点,组成沿海各岸段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陆上与海上之间各不相同的旅游线路。其特点不仅是游览观光,而且更注意娱乐、购物和度假。

   相关资源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