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美容哪个好:清华百年史图?为国为民的历史自觉?组图--人民网教育频道 中国最权威教育网站--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47:41
清华之立,其源实导自庚子拳匪之乱,……且自美雨西来,留美学生之势力寝盛,将来中国之命运,殆全操诸留美学生之手。质言之,清华学校与将来中国之命运,实为莫大之关系。关心中国前途者,对于清华已往之历史,盖不可以忽焉者也。———1924年,《清华人》 梁朝威 余绍光

  清华二校门是清华园内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1911年,在清华园内,清华学堂开学,开启了清华的历史。

  为国为民的历史自觉

  写清华校史之难,不是难在追忆,而是难在断代。一百年的清华,究竟应该如何划分自己的历史阶段?

  姑且放下写史的难题,问问今天的清华究竟是少年之风发,还是青年之强劲,还是中年之成熟,不同的人恐怕有不同的答案。因此,我们对清华百年历史的断代,其实也就是对清华定位的一个追问。

  大学的断代大抵有三种,政治断代,以国家发展政权变革来断;经济断代,以校园扩充钱物增长来断;文化断代,以学术方向治校理念来断。无论哪一种方法放在清华大学,都很难简单准确划分。不过这倒也是件幸事,因为百年来的清华学子,每一届每一代自成体系却又不可分割。

  所以,讲清华大学的历史,更多的时候要讲故事。清华大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每一位校长,在每一个历史转折关头,都留下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命题。不过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宿命。与海外不同的是,百年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风起于青萍之末,从一出生便注定:虽有象牙塔之名,而更重救国为民、社会改良之实。这一百年来的救国革命、社会发展、直至改革开放,大学都是源头之一。

  当然,在这一百年中,也能逐渐看到一种规律,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承担中国未来研究的任务也更加繁重,说真话说实话的使命也更加艰巨。清华大学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和数位知名校长的经历都证明,无论时代变化浮沉兴衰,兼济天下的历史自觉从没有离开过北京西北角的这座校园。

  这样说起来,有一种读法显得简单得多,那就是对照中国这一百年,你会掩卷恍然,清华大学的历史,其实就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格物穷理、经学致用,为国为民的历史。而做得怎么样,自然留予后人说。(周庆安 清华大学中文系1996级)
1909年游美学务处(清华前身)招收的第一批留美学生合影。


  1911—1928 留美学子拳拳报国

  1901年清政府向列强支付“庚子赔款”,美国分得白银近3300万两,加上39年的利息,共计约5355万美元。经清政府驻美大臣多方交涉,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退还1070万美元,加上利息共2892万美元,要求中国政府将这笔退款用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

  1909年7月,清政府批准了外务部、学部关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办法的奏折。在随后颁布的《遣派游美学生办法大纲》中规定:“设游美学务处……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当月,游美学务处成立。宣统皇帝将原属内务部的清华园旧址约450亩,拨给游美学务处。年底这里即开始修建围墙,建筑校门。

  这就是游美学务处的校舍“清华学堂”,今天清华大学的前身。

  游美学务处

  留美英才训练营

  1917年,周诒春校长对留学生们说:“他日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为母校增光!”

  1909年9月4日至5日,游美学务处在北京史家胡同招考第一批留美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名,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清华校长的梅贻琦。第二年7月招考第二批留美学生70名,其中包括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人。

  1911年4月11日,清政府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高等科“以美国大学及专门学堂为标准”。清华的学制和中美两国学制均不相同,采用了相当于美国六年中学和两年初级学院的八年制教育。这个有点另类的学制,一方面缩短了留美时间,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资金,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到20世纪30年代,赴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超过了日本。1917年夏,周诒春校长向即将出洋留学的学生致训词:“他日学成归国,报效祖国,贡献社会,为母校增光!”多数留美学生抱着拳拳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回到清华。

  清华学校

  初具规模的预备大学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演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辛亥革命后,北京政府外交部将游美学务处裁撤,所有职权归清华学堂。清华学堂首任校长为唐国安,1913年8月病故,周诒春由美国回国接任校长。

  1914年11月5日,学者梁启超以“君子”为题在清华演讲。这次演讲后,清华即以源自《周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沿用至今。

  初创的清华学校,百事待举,不仅校内事务全凭校长决断,而且每年六七十万元的费用也全由校长一人支配,这笔钱在当时算是巨款。周诒春一手为清华筹建了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和科学馆四大工程,花费不菲。

  事实证明,周诒春具有长远的眼光。早在1916年,他就呈文外交部,要求将清华学校“逐渐扩充学程,预备设立大学”。这一建议,得到了清政府批准。

教授治校

  先进模式影响深远

  “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的确定,对初期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授治校”模式源自德国,而清华学校模仿美国模式,由董事会聘任校长及少数职员治理学校。教员地位偏低。这引起了清华师生不满。1921年12月,40位华籍教职员为争取与美国教职员同等权益,成立了“清华华员大会”。清华大学站在了改革的关口。

  经过几年调查讨论,清华在1926年制定了《清华学校组织大纲》草案,设有两个重要的权力机关:评议会和教授会。评议会由校长、教务长和教授会评选的7人组成,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和各部门主任组成,和评议会互相牵制。由于教授完全参与了这两个组织,所以此时的清华已经进入“教授治校”的时代。

  更为难得的是,清华的“教授治校”从1926年起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这保障了清华在军阀混战以及日寇侵华的年代能得以维持校务稳定,并在学术研究方面领先于同时期国内大学,跻身世界学术之林。(记者 张弘 实习生 高建荣)

  ■ 钩沉

  辛亥革命爆发 清华停课半年

  清华诞生之日,正值晚清政府风雨飘摇之时。清华园僻处城外,无城内车马喧嚣,本是一处静心读书的好去处。然而清华学堂原定1911年10月16日举行新学期开学仪式,因为辛亥革命爆发后外事紧急,学部及外务部大臣都临时决定不参加,开学仪式被迫延缓。后来,清华学堂监督唐国安两次到校,在食堂对学生发表演说,既希望学生留在校内,又不能保证学生安全,前后颇为矛盾,学生更觉形势危急。

  于是,校方威胁学生离校将被开除,大量学生仍然离校逃命。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挪用这年“退还”的庚款去弥补支绌的军费,清华学堂的经费来源断绝。在内外交困情况下,11月8日晚8时,校方宣布:“事情紧急,美兵既不来保护,则实无法维持。故现定办法,将本学堂暂行解散。”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待北京局势刚一稳定,清华即在国内各大报纸发布通告,宣布恢复上课。1912年5月1日,停顿了半年的清华学堂重新开学,但返校学生仅有360人,流失较多。
1934年左右清华图书馆阅览室。


  1928年6月,奉系军阀被赶出北京,清华学校转归南京国民政府管辖。8月,国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30岁的罗家伦被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上任之前,经过罗家伦努力,国民政府最后确定“国立清华大学”校名而不是“清华大学”。

  清华改办大学从1916年提出,经几任校长近10年的努力始告成功,第二年,最后一级旧制生毕业,留美预备部结束,清华大学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清华的在校学生人数,从1928年的400人,增加到1936年的约1200人。

  启动改革

  进入高速发展期

  “国立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强力推行的改革,奠定清华迅速崛起。

  1928年9月18日,罗家伦就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发表题为“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的就职演说。他对清华的设计是,“我们的发展,应先以文理为中心,再把文理的成就,滋长其他的部门。”在就职演说中,他还说:“我想不出理由,清华的师资设备,不能嘉惠于女生。我更不愿意看见清华的大门,劈面对女生关了!”清华大学在罗家伦手里终于实现了男女同校。

  罗家伦认为“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为了提高清华的教授水准,他采取了重发聘书的措施。1928年10月29日送出教授聘书18份,为期一年。原来学校有55名教授,这就等于解聘了37人。与此同时,他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历史学家蒋廷黻,政治学家张奚若、萧公权,哲学史家冯友兰、化学家张子高等等,多达几十人。这些人的到校,大大增强了本校教授阵容。

  上世纪30年代清华黄金时代的名教授,大多数是在罗家伦任上聘请来的,有些甚至是罗家伦亲自请来的。据说,罗家伦亲自到天津南开大学去请蒋廷黻,但蒋廷黻不答应,罗家伦便坐着不走,熬了一夜,蒋廷黻终于答应了。

  在增强清华教学力量的同时,罗家伦也推行了行政系统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两项,是清华改归教育部与整顿基金。

  1931年,经教育部长李书华推荐,梅贻琦回国任清华大学校长。

  在1928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清华实行的是比较民主的领导体制,有校务会议、教授会、评议会三个机构,教授对学校的重要事务决定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对清华在30年代迅速发展也起到了推进作用。

  对此,有人曾评价:“清华实行了十八九年的校内领导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环境下的产物。在校内,它有以民主的名义对抗校长独断专权的一面;在校外,它有以学术民主的名义对抗国民党派系势力对教育学术机构的侵入和控制的一面。这一体制的确立和巩固,是和梅贻琦先生掌校时的作风和支持分不开的。”
清华学派

  蓬勃发展的“青春期”

  在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上,抗战之前,可谓清华蓬勃发展的“青春期”。

  冯友兰在《清华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曾对罗家伦为清华所作贡献进行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清华大学之成立,是中国人要求学术独立的反映。在对日全面战争开始以前,清华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对于融合中西新旧一方面也特别成功。这就成了清华的学术传统”。

  罗家伦不拘一格,摒弃门户之见,淘汰不合格教师,积极延聘名师。“余聘教授,毫无门户之见,概以学术标准为衡。”

  在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后,在罗家伦,以及后来的梅贻琦努力下,清华聘请了杨振声、温源宁、冯友兰、朱自清等教授。

  加上张奚若、陈达、金岳霖、钱基博、杨树达、温源宁、叶公超、钱稻孙、郑振铎、张申府、吴景超、俞平伯、沈有鼎、张荫麟、刘文典、闻一多、王力、顾颉刚、钱端升、潘光旦、雷海宗等等,清华大学的文科力量极其强大,这使清华迅速成为学术重镇。

  虽然清华国学院于1929年关闭,但是并未影响到清华的文科教育。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到1950年的二十几年里,以清华大学师生为主体,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清华学派”。其主要学术特点是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而维系命脉的则是陈寅恪祭王国维文中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理工发力

  成国内科研重镇

  清华理科,发展迅猛,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成为中国理工研究的重镇。

  1928年,清华大学的《校务进行计划大纲》规定,清华大学的经费固定每年为120万元,每年购置图书仪器的费用,至少为总预算额的20%。1933年以后,根据发展理工的思路,实验室和设备都有了很大扩充,每年至少有14万元购买仪器和设备,特殊需要时还有特别设备费。

  到1936年,清华大学共有43个实验室,大都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土木、水利、机械等方面的设备,与当时美国一流大学相比毫不逊色。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得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实验训练。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李郁荣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时候,与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建立了友谊,他诚恳地邀请维纳来清华访问。

  维纳遂于1935—1936年间应邀来清华大学访问讲学。这是当年清华的一件盛事。以维纳当时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他能接受清华的邀请,而且在清华呆了两年时间,这是中国大学的骄傲。

  维纳回国后,又鼓动著名数学家、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终身教授冯·诺伊曼来清华访问,还正式向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李郁荣和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做了推荐,诺伊曼夫妇对此很感兴趣,可惜两个月后抗战爆发,这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清华大学理学院在此期间的成绩也值得一书。在此一时期,主办的学术刊物《理科报告》(英文)是我国科学界对外学术交流的主要杂志之一,在国外颇获好评。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1935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从1930年至1933年4年内国内物理化学领域重要论文共有16篇,清华物理系为9篇。由此可见,清华理工科研在中国当时情境之下,分量之重。

  正当清华大学迅速发展之际,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也随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联大八年。
 1937—1946 联大办学刚毅坚卓
1945年寒假土木工程系学生在昆明大观楼做水文测量实习时合影。


  联大办学

  校长从众 “教授治校”

  清华大学“教授治校”原则引入西南联大,使西南联大具备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1937年,清华大学辗转南迁。1938年初,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合组的西南联合大学落户昆明。1938年度,西南联大学生人数分类统计,不包括在昆明招收的新生,清华、北大、南开三校旧生共814人,其中清华学生412人;教职员有434人,其中清华教职员共达200多人。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风格,要和谐融合到一起殊非易事。三校能否有机融为一体,并将各自的优长发挥出来,是西南联大能否成功的关键。

  西南联大主持校务的梅贻琦将自己在清华早已形成的民主作风和“教授治校”的精神带到了西南联大。常委会每周举行一次会议,讨论研究联大的人事安排、经费支配、各种专门委员会的设立或撤销、处分学生等等。常委会作出决议后,由各部门贯彻执行。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集体领导与民主精神。此外,西南联大还设有校务会和教授会,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每学年至少一次,选举参加校务会的代表,教授会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设施、学生学习都有相当影响,是“教授治校”的直接体现。而梅贻琦的名言“吾从众”,不仅在实际中被教授们所赞赏,更被学生们传为美谈。
教学风气

  师道严谨,学术自由

  虽然西南联大条件艰苦,但原清华教师,克服困难,坚持严格认真的教学传统。

  闻一多每天在豆油灯光下工作至深夜,认真备课。他讲《楚辞》时,拿着四易其稿的《天问疏正》给学生逐句讲解。朱自清讲《中国文学史》时仍坚持让学生定期交读书报告,他还认真给学生改笔记。他反对那种只顾教师个人学术研究,不肯为学生花工夫批改作业的态度。他说:“文化是继续的,总应该给下一代人着想,如果都不肯替青年人服务,下一代怎么办?”他开的新课《文辞研究》虽然只有一个人选课,他也按时上堂讲课,从不缺席。

  理学院的教师也克服教学设备上的种种困难,设法维持教学。生物系的动物生理实验缺乏原料与设备,不能做肌肉神经实验。生物系的老师就地取材,以昆明本地特产蝾螈为材料做蝾螈呼吸实验。地质气象系把校舍附近的碉堡改做气象台。工学院各系教师在基础课方面对学生仍保持严格的要求。战前清华的严格考试制度(周考、月考、期考)仍继续执行。

  另一方面,西南联大延续了清华严谨的校风。联大对有关入学、注册、选课、转系、请假、退学、考试、毕业、学位、留级等都有严格规定。学校考试要求极严,教师评分标准较高。每次考试下来,不及格的学生较多。

  西南联大的8年里,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学校彼此团结一致,亲密无间,内创学术自由之风气,外树民主堡垒之形象,在战乱年代弦歌不绝,为国家和民族保存了元气,造就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等在内的一大批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卓有成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夸张地说,西南联大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1944年,梅贻琦校长曾说“抗战期中的母校,虽失去了美轮美奂的校舍,虽颠沛流离的侷居在西南一隅,一切的教学研究,总算勉强照旧进行,从未间断。”在艰苦环境中,清华师生与北大、南开师生一起,克服种种困难,维持弦歌不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1946年,清华北还之际,云南全省商会联合会、昆明市商会分会分赠三校“复校纪念”联幅,其中赠清华的联幅为:

  万里采葑来载将时雨春风已为遐方开气运

  九年移帐去种得天南桃李常留嘉荫咏清华

  1946年8至10月,清华师生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清华园,面对惨遭日军蹂躏、满目疮痍的校园,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复校工作中去,清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

  ■ 钩沉

  自由精神无处不在

  1941年,清华在昆明庆祝建校三十周年,许多欧美著名大学都发来贺电,其中一篇电文是“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

  在西南联大的三校中,论设备、论经费、论师生的人数,都是清华最多。在1937年到1945年,除了1939年和1940年,清华聘任的教师人数近半之外,其余的几年均超过联大教师的半数。这些教师遍布了联大各系。

  清华的师生之间,同样有着浓厚的自由精神。逻辑学家金岳霖是沈有鼎的老师,沈有鼎留学回国后,两人都受聘于清华,任教于联大。在一次逻辑讨论会上,金岳霖说想看看哥德尔的著作,沈有鼎说,老实说,这个东西你看不懂的。金岳霖“哦”了一声,说那就算了。这一情形,影响了殷海光终身。

  冯友兰在西南联大教书,留有长髯,身穿长袍,颇有道家气象。一次,他去授课,路遇金岳霖,金问:“芝生,到什么境界了?”冯答:“到了天地境界了。”两人大笑,擦身而过,各自去上课了。(记者 张弘 实习生 高建荣)
1946—1948 “蒋管区”里的解放区


  1947年7月2日,北平清华大学大礼堂,闻一多死难周年纪念。张祖道/FOTOE

  非常年代

  经费匮乏,停教抗议

  物价飞涨使得清华大学的资金紧张,教职人员生活难以为继。

  1946年10月10日,清华大学在清华园重新开学,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学生却增加到2300多人,加上教师380人,职工340人,全校总人数超过3000人,校园面积也从抗战前的1200多亩扩大到1600多亩。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的院系也进一步增加。文学院增设了人类学系,理学院增加了气象学系,法学院增设了法律学系,工学院增设了航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和建筑工程系。科学研究机构则增设了心理、地学、社会、气象等十多个研究所。此时的清华共有文、法、理、工、农五个学院,26个学系,1个研究院,23个研究所。

  清华复员之初,梅贻琦和他的同事们意欲重振旗鼓,让清华园恢复战前繁荣。然而,南京政府因为“剿共”,弄得物价暴涨,教育经费短缺,师生员工难以维持生计,不仅复兴清华的愿望成为了泡影,战前的《清华学报》《科学报告》等集中刊物,勉强出了一期后就因为难以为继而停刊。

  1946年8月到12月,政府拨款39.22余亿元,由于抗战中校园被日军严重破坏,所拨的修建费远远不足敷出,当年没有一分钱购置图书仪器。为此,不得不在次年向教育部报告,“请于今明两年提拨基金(即清华基金,美国退款没有用完的部分)利息100万元(美元)。”4月3日,教育部批复先拨50万美元。8月26日,学校再次向教育部报告,希望将每年基金利息十三四万美元拨交学校,用于补充图书仪器,留美公费生费用以及教授出国研究补助。12月20日,教育部批准了报告。

  经费的匮乏不仅开始制约清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影响到清华的教师队伍。国民党经济政策失败所导致的物价上涨,更加重了这一苦难。在1937年的北平,100元能买到一头牛,到1947年,300元才能买到一盒火柴。以面粉为例,战前每市斤为4元。1947年1月,面粉价格为每市斤800元,12月就达到了13833元,一年之内竟涨了17倍。玉米面年初每市斤260元,年底就达到5800元。

  物价的上涨,使得抗战前待遇不错的清华教师也苦不堪言。1947年5月8日,清华的讲师、助教280多人联名上书给梅贻琦,申诉薄俸无法维持生活,要求调整待遇。7月18日的校评议会上,梅贻琦做了报告,用学校一次性借款的方式给教师拨不同级别的数额。

  为了挽救危机,国民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起实行“八一九”限价,采取冻结工资、限制物价、冻结生活指数等措施,并发行金圆券,以法币300万元兑换金圆券1元,强行收兑金银钱币和外汇。没过几天,物价继续飞涨。1948年10月25日,清华的讲师、教员、助教联合会发表停教宣言,提出“我们曾经三番五次吁请政府合理改善待遇,政府总是不闻不问,不让我们温饱”。
解放前夕

  运动交迭,保校护生

  1948年,随着解放军进入清华园,清华大学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除了经费的问题让梅贻琦头痛之外,一浪接一浪的学生运动,更让梅贻琦看到,清华的局面已非他所能控制。早在西南联大末期,各派政治势力深入西南联大校内,梅贻琦就已经看到了自己教育事业所面临的难题。

  1945年11月5日,梅贻琦应闻一多、闻家驷邀请,参加了有曾昭抡、吴晗参加的酒会,有人对他进行了共产主义的宣传。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在清华复员两年多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的学生运动,使得清华大学的教学秩序被严重扰乱。作为校长的梅贻琦,仍然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学生。

  1948年8月19日,北平特刑庭发出传票,限令各校20日前交出列入黑名单上的学生。20日清晨,清华大学被军警等包围。幸亏梅贻琦与北大校长胡适早在联名致电给教育部长朱家骅,以“去留”谏阻军警进校抓人。

  当年清华地下党的骨干成员白祖成等回忆说,“实际上,梅校长和代训导长李继侗等采取了同情和尽力保护学生的态度,想法应付敌人,拖延时间。20日,校方出了一张大布告,照抄‘特刑庭’通知和拘传名单,然后说×××等早已休学,×××等已毕业离校,×××等暑假探亲,×××等现不在校中,并利用敌人名单中的笔误,说名单上的×××本校并无此人。……同学们看了,都哑然失笑。在后来军警进校前,李继侗先生还悄悄问胡聚长:‘你们的人走得怎么样了’?”

  一位当事人后来满怀豪情地回忆说,“经过一次又一次胜利的斗争,党团结了广大同学,彻底孤立了反动势力。清华变成了党利用来争取、团结、教育广大知识分子和反动派作斗争的重要阵地。清华被人誉为‘蒋管区里的解放区’。”

  两年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梅贻琦,不得不考虑放弃他最为钟爱的事业。1948年12月14日,梅贻琦进到城内。第二天,解放军进驻海淀,清华园解放。而梅贻琦21日从东单临时机场登机飞往了南京,然后辗转到了香港,继而在纽约中华文化基金会服务,继续保管清华基金。

  1948年11月2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的压力下,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来北平与清华、北大校长商谈“迁校”事宜。并于12月14日、15日派专机接走清华5位老师。12月13日,解放军由南方进兵至北京西郊。解放军绕开圆明园古迹,从万寿山以西绕行,并于次日占领丰台。

  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于15日凌晨2时加急电令指示:“请你们通知部队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等”。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肉搏战于学校墙外,不久国民党军退守城内。15日,解放军进驻海淀镇,清华园成为华北地区最早被解放军占领并宣告解放的高校之一。12月18日,解放军第13兵团政治部在清华大学西校门及体育馆前张贴布告,称:

  为布告事:查清华大学为中国北方高级学府之一,凡我军政民机关一切人员,均应本我党我军既定爱护与重视文化教育之方针,严加保护,不准滋扰,尚望学校当局及全体同学,照常进行教育,安心求学,维持学校秩序。特此布告,俾众周知!
□ 钩沉

  1946至1948 清华抗议运动

  ●1946年12月28日,清华学生自治会召开紧急代表大会,决议为抗议美军兽行(24日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和北平各校一致行动。30日罢课一天,清华学生1000余人步行进城,与北大等校汇合,近万人举行游行示威。

  ●1947年5月15日,清华学生代表一百多人开会,一致认为经济崩溃,源于内战,要想免于饥饿必须根本反对内战,决定成立反内战反饥饿巴克委员会,从17日至19日罢课3天。

  ●1948年4月5日,清华、北大的讲师教员助教联合会等联合发表《为争取合理待遇告社会人士书》,宣布从6日起罢教、罢职、罢研、罢工3天。随后,清华、北大的教授也签名响应。清华、北大等5校学生为反饥饿反迫害,支援教职员工罢教罢工,继续罢课3天。4月9日,军警暴徒闯入北平师范学院殴打、逮捕学生,师院学生到清华宣传,清华800余名学生步行进城,与师院、北大等校学生6000余名到北平行辕请愿,迫使当局答应释放北师院8位同学,停止传讯北大12名同学。

  ●5月30日,清华700余名同学进城参加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的华北11院校学生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纪念五卅运动大会。

  ●6月9日,清华等11所学校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举行反美扶日大游行并罢课两天。

  ●6月11日,“北平市民反罢课清共委员会”(以特务、三青团分子为骨干)组织游行,冲击北大、北师院。清华教授致电教育部长朱家骅表示抗议,并宣布13日罢教1天,为了对付“下乡清共”的暴徒,清华同学组织成立防卫部,900余名同学参加纠察队,日夜守卫校园。(记者 张弘 实习生 高建荣)

  1949—1976 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上世纪60年代,清华师生步行在第二教学楼前。


  1949年1月10日,清华校务委员会宣布:“清华以后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教育改革逐步进行……”解放之初提出的教育改革口号,在上世纪50年代拉开大幕。

  院系调整

  综合大学转型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为了“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国”,清华由一所综合性大学,逐步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对“旧教育”的改革,是以苏联模式为样板的。在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上,有苏联专家分析了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改革旧教育的情况,认为中国高等学校遇到了相同的任务,即大学应培养具体的专才,而非抽象的学者。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精简理工学院课程的号召,清华师生也展开院系和学制调整的大讨论。1952年4月,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公布。调整到清华的院系,包括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两校的工学院,以及察哈尔工业学院水利系、天津大学采矿系、北京铁道学院材料鉴定专修科等。而清华的文、理、法学院基本都调入他校,例如清华文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系科转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的财经部分转入新成立的中央财经学院,法学院政治系转入新设的北京政法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取消,等等。

  1952年9月底,清华应设专业系科才最终确定,计有机械制造、动力机械等8个系,共22个专业。1953年,石油工程系又脱离清华,另立北京石油学院。

  这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适应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使清华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急需的人才。不过,这也对学校原本的“大清华”规划产生影响,老清华的“通才教育”和学分制,被苏式专业教育和学年制取代,所有教学大纲和绝大部分教材都取自苏联。

  由于院系调整后的教学制度和教材内容都要采用苏联的,一部分教师组织成一个速成工程俄文试验班。1952年8月20日至9月7日,绝大部分教师完成了学习任务。清华首创的专业俄文阅读速成法后来被广泛推广,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学习俄文的热潮。

  1955年,校长蒋南翔率考察团前往苏联,重点考察了新技术领域的教育和科研成果。1955年末,清华陆续建立了实验核物理、同位素物理等10个新技术专业;1956年设立工程物理系,随后几年又增设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和自动控制等系,并有意识地发展应用理科。1957年9月,国家从全国十所高等院校抽调了287名四、五年级学生,到清华自动控制系学习,为五院(航天工业部前身)和二机部(核工业部)对口培养。新技术专业为“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和国家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求,培养了最早的一批技术骨干。
十年动乱

  给工农兵送学上门

  十年动乱期间,开设工人进修班与办学基地,并招收了6届工农兵学员。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全国陷入动荡。清华的正常教学科研工作也被打乱,成为十年动乱的重灾区。师生被迫停课参加运动,大批教师和干部遭受批斗。

  1969年清华大学开展“教育革命”试点,开办工人进修班,至1976年共有42个班一千多名学员毕业。清华的“开门办学”策略还包括举办多种专业进修班和短期培训班和办学基地,“给工农兵送学上门”。

  1970年8月,清华开始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恢复了教学工作。工农兵学员学制3年,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毕业后回原地区原单位工作。至1976年,清华共招收6届学员,毕业生16353人。学员们文化基础薄弱,但清华教师们传道授业,为这些难得的学生们倾尽心力。

  “文革”期间,清华大学系科设置变动频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也遭受严重破坏。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师生们依然坚持开展了许多科研项目。等到“文革”阴霾散去,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清华有77项科研成果获得嘉奖,其中很多就是动乱年代清华人的奋斗结晶。(记者 武云溥)

  1977至今 回归综合性 建世界一流
进入21世纪后新建的紫荆学生公寓与大操场。


  1976年10月,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清华大学也走出了“文革”的阴霾,开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拨乱反正

  恢复校长负责制

  “文革”结束,清华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并调整了教职工队伍结构。

  1976年10月16日,中共北京市委派联络组进校,开始恢复整顿校园秩序。次年6月,学校取消革委会体制,恢复校长负责制,刘达出任校长。

  刘达主持清华工作期间,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平反冤假错案,二是恢复教学科研。学校推翻了1969年1月关于知识分子“再教育”的假经验、1973年的“三个月运动”、1975年对刘冰等人的批判等几个大案。同时,对立案审查的1120人逐个复查并做出书面结论,落实政策,对“文革”前的历史老案也进行了复查,绝大部分做了处理。

  接着,改善教职工队伍结构。“文革”期间,教职工队伍极度膨胀,总数曾达到9600人,而当时在校学生仅为6000人,教职工与学生人数比例倒挂为3:2。学校精简人员和调整教职工比例,广开门路妥善安置,先后将1000多人调离清华,提高了教师比例。同时,安排因“文革”耽误了大学完整训练的年轻教师“回炉”进修。
教学改革

  确立综合性大学战略

  清华大学逐步成为拥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1977年冬,全国恢复高考,1978年2月,清华中止招生十年后,迎来了第一批新生。清华调整了学校的规模和布局,先后将绵阳分校、水利系三门峡基地、团河农场、西山林场撤销,部分人员撤回学校。同时,刘达听取教师、干部的建议以后,决定了学校院系结构调整的方向,做出了把清华大学从多科性工业大学逐步转变为以工科为主,兼有理科、文科和经管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的初步规划。这是清华大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1979年,清华制定了新的五年制教学计划,稳步推进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学校开始研究实行计划培养与按学分累计成绩的办法,到1985年发展为计划学分制。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领域大量引入的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强烈地依托于基础学科,理工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清华大学在专业调整中,增加了一批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的理科专业。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素质和学校的学术水平,增设了一批经济管理学科和文科专业,鼓励学生交叉选修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推进系科专业结构的综合化。从1984年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开始,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继成立或复建。

  清华已基本完成学科布局,成为一所拥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1982年召开的清华大学第六次党代会,明确地把办学指导方针归纳为“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方面结合”:“一个根本”即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两个中心”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国家重点高校“既是办教育的中心,也是办科研的中心”。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研究生很少;1984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研究生院以后,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

  三个九年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清华的奋斗目标。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清华大学也对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5年8月召开的清华大学第七次党代会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清华的奋斗目标。

  1993年8月,清华大学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到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争取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2003年,清华大学进一步制定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提出到2020年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时至今日,百年之约已到,“高龄”却又崭新的清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过去的一百年中,清华培养了众多的学术大师。据统计,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中,23%曾在清华工作或学习过。清华还培养了很多国家栋梁,共和国有400多位省部级以上干部出自清华,更有无数的企业家、教育家也是清华人。十七万毕业生,分布在祖国大地,各个工作岗位上。

  新时期的清华依然名师荟萃,成果斐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国际数学大师林家翘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等几位世界级学术大师和一批优秀学者纷纷落户清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近300人,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至2010年底,清华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总数达到419项,名列全国高校首位。

  清华研制的高温气冷堆属于第四代核反应堆,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的反应堆;被列为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通过缜密的安全审核已获准开工。

  “集装箱检查系统”不仅武装了我国海关,而且出口80多个国家,国际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应急平台体系”在我国汶川玉树地震、低温雨雪冰冻及“甲流”等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引起世界关注的抗肿瘤新药“恩度”已被批准进入临床实验。

  在“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研制和“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中,都有清华的科研贡献。

  中央工艺美院与清华合并成立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对北京奥运会重要标志物和部分场馆的设计以及为国家许多重大展览项目的设计得到了高度评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源自《周易》的这两句话勉励学子。百年沧桑过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依然回荡在清华人耳边,这或许就是百年清华之真精神。(记者 武云溥)
■ 路径

  “三个九年”总体战略

  综合性大学之路

  第一个九年(1994-2002):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

  第二个九年(2003-2011):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第三个九年(2012-2020):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综合性大学之路

  ★1984年,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成立经济管理学院。

  ★1985年,恢复理学院。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恢复建立法学院,建立应用技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建立医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从精密仪器系分离出来建立工业工程系。

  ★2002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8年,恢复心理学系,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成立教育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和全球变化研究院,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

  ★2011年,成立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