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木炭窑烟气处理:苦活累活没人干 蓝领短缺让多国发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8:28
苦活累活没人干 蓝领短缺让多国发愁   

  国内媒体近日开始关注一种被称为“发泄经济”的经济模式。它包括真人枕头大战、虚拟砸电脑、砸汽车,哭吧等。经营者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为城市白领减轻心理压力,为自己赚钱。因为统计显示,41.1%的白领觉得工作压力过大。尽管如此,“成为白领”、出入高楼大厦、拿高薪仍是绝大多数未就业者的首要目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们则很难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这种现象在国外同样存在,而且其带来的危害也让很多国家十分头疼。

  德国:愿“穿蓝制服”的人减少了49%

  提到德国,人们想到的大多是其发达的工业和闻名世界的产品质量。这些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相融合,使得工人在德国很受尊重。德国的不少产品广告都以普通工人的形象为主题。即便如此,德国工人的地位仍然发生了变化。5年前,一位柏林洪堡大学的教授自豪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的孩子是一名技术工人。当时,穿着蓝制服行走在街上的工人很多,他们都很自信。现在,这种现象少了。从收入上来看,以工人为主的德国蓝领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他们的平均年薪可达3.9万美元。但和白领的6.5万美元年薪相比,他们仍是低薪阶层。甚至连刚毕业的一些大学生,只要进入稍好一点的公司,起薪也能达到4.5万美元。更何况那些在法兰克福金融机构工作的白领了,他们的年薪很多在25万美元以上。

  德国劳工局官员弗理克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蓝领阶层绝大部分没有大学文凭,一旦失去现有工作,很难找到能维持中产阶级生活的新职位。德国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也表明,只有34%的人愿意干蓝领干的工作,而10年前这一比例高达83%。德国制造企业协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德国的机械制造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然而近来却遇到了技术蓝领紧缺的问题,以至于“德国制造”的美名可能受损。究其原因,德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特劳夫德教授说:第一个冲击是日益紧密的全球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二个冲击是欧盟东扩。2004年新加入欧盟的国家工资成本只有德国西部的14%。低薪竞争的结果是大规模外包和境外活动,降低了对国内劳动力的需求,也拉低了工资。第三个冲击是脑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结构的主力军。上世纪50年代,西方白领人数首次超过蓝领。80年代蓝领下降到30%左右,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15%,甚至“蓝领”的概念也在消亡。这一进程仍在继续。

  目前,德国等欧洲国家面临的现实的确印证了特劳夫德教授的说法。今年1月1日,即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进入欧盟的第一天,两国的大批劳工就纷纷拥入德国等欧盟国家,这让当地政府非常担心,因为这会抢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的饭碗。弗理克博士说,在德国,东欧劳工已占劳动力市场的15%左右。以德国肉类食品企业为例,它们委托东欧国家的公司加工肉类食品,这些公司则派遣工作团队赴德服务,平均每小时工资以3欧元计,而德国劳工每小时工资至少11欧元。很多东欧劳工却不以为然地告诉记者,他们没有抢走德国工人的饭碗,因为他们干的都是些德国人不愿干的“卑贱的”工作,如粉刷、搬运等。类似现象使当地人开始担心德国会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质。为此,德国等欧洲国家正在制订“重振蓝领计划”,内容包括硬性规定企业蓝领与白领待遇的平衡,职业教育的改革等。同时,限制外籍低水平技术劳工的进入,使“蓝领”不变成低工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性质单调的代名词。

  海湾国家:社会基础发生变化

  德国与中东的海湾国家,尤其是与那些石油富国相比,其国际化程度还差得很远。以阿联酋为例,当地人只占其总人口的1/3,而且一水儿是白领。其余的都是“外来户”,从事体力劳动。不要说家政、环卫、出租司机等最基层的行当,连一些政府部门秘书之类的活,也都打发给来自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等地的人来干,本国人只当“领导”。因此,当《环球时报》记者走进阿联酋的政府部门后,居然会感到阿拉伯语派不上用场,因为办事的人都是讲英语的外籍人。在其他海湾国家,本国人与外国人的具体比例稍有区别,但本国人不占多数是总体情况。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员流动是很正常的事;二是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海湾国家人口少,人口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不严重依赖外国劳动力,因为本国劳动力本来就不够,加之女子足不出户,这样就形成活多人少、大量工作无人干的现象。

  海湾国家严重依赖外国劳工,给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一,外籍工人事实上已经成了这些国家的真正建设者,一旦这些工人罢工,国家和社会将陷入混乱。二是当地人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进而造成工作上普遍的“眼高手低”,最终使得当地人的工作能力出现滑坡。三是冲击海湾国家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工作和交流中,外来劳动力的习惯和传统与当地文化接触和碰撞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融合效应,又因为外来者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从而使这种融合朝着不利于本土文化的方向发展。对这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文化上的负面影响,海湾国家的媒体十分关注,这也引起了国家高层的重视和戒备。因此,海湾国家纷纷出台保护民族文化的措施。如阿曼就推出发展本国传统“古堡文化”和“造船文化”的项目,科威特、巴林等重视其历史上的“珍珠文化”,以此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日本:拯救“制造文化”

  日本与德国类似,人们对于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十分重视。日本孩子从很小就开始到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中学习劳动。因此,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特别看重“白领阶层”,但是蓝领短缺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肮脏、劳累、危险的工作被称为“3K”工作,长期以来都是日本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的。“3K”这个词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由于劳动力不足,脏、险、累的工作没人干,日本政府只好修改了入境管理法,并设立了外国人研修制度。修改后的入境管理法允许居住在国外的日本人后代到日本打工。新设立的研修生制度也允许企业以最低的工资招收以亚洲人为主的廉价劳动力到日本合法工作。所谓“研修”大多数都在渔业加工,农业生产,缝制产业中进行。这些工作都可以归为“3K”工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超过80万。《环球时报》记者曾经采访过一家日本渔业水产企业,该企业负责人说,他企业中90%以上的员工都是外国人,如果没有这些人,那么企业就会倒闭。从事“3K”职业的日本人很少,那些对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种也不受日本年轻人的青睐。为此,很多有识之士呼吁不能让日本的“制造文化”丢失。于是,日本中小企业经营者福利事业团设立了“制造大学”。这所大学一反普通大学重设计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掌握蓝领工人的专门技术和制造技巧,以“保持日本高质量产品的未来”。

  美国:新移民补充蓝领队伍

  与欧洲国家和日本不同,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06年12月28日,美国联邦人口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估计2007年每27秒将增加一个移民。《环球时报》记者的美国朋友汤姆·戴维斯说,特殊的国情决定了美国并不像欧洲国家那样担心外来者抢占蓝领职位。根据美国联邦劳工统计局的调查报告,美国危险的职业包括渔民、伐木工、垃圾回收工、电网维修工、农业工人和建筑工人等,这些工作大都由新移民来干。近年来,美国蓝领工人的地位也在变化。例如,在底特律,福特、通用汽车制造厂的蓝领工人的工资一直在涨,现在已达到每小时40多美元。与以往相比,他们也可以与白领一样买房、买车、买奢侈品,也可以与白领一样到世界各地度假旅游。

  对于美国年轻人来讲,他们显然不愿意从事上述体力劳动。戴维斯说,现在的美国年轻人甚至不愿意下苦功学习数学,他们坚信机会很多,出路很多。一般来讲,多数人想在金融、IT行业谋求更大的发展。整个美国社会的风气就是,人们都在不停地想如何通过吸引世人的眼球获取最大利润,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记者曾见到过20多岁的华尔街证券、外汇公司的副总裁。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新思想、新观点、新计划。创新是他们发展、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

  从总体上看,美国人不担心新移民抢蓝领的饭碗,而是担心自己在更高层次上出现真空。例如,2006年12月21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在多个分校开设“专业科学硕士学位”,这是为满足生产行业需要而创立的两年制学位,以便为数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在科技产业中生存的必要技能。该校校长说:“专业科学硕士计划将为劳工市场与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高技能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