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最贵的别墅:经络、中药、器脏、五行、六因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2:19
         口苦是胆上有热,口气是胃底积热,噩梦是心血不足,口渴是肾虚不能举升水液输布全身,急躁、发火是肝阳上亢,频繁的自慰是阴虚阳亢,房事不能射精而是流出是精囊没有收缩能力,过食辛辣是膀胱上有湿热,不能喝牛奶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够,不足以消化分解牛奶。

 1、烫脚:用开水慢慢的沾着烫,三个4磅的暖瓶的水量,烫完要20-30分钟,一身大汗,7-10天就能有反应,会有稀便,甚至便水。刚开始还很害怕,可是到了今天才知道,便水拉稀,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否则都无从谈起。在烫脚的过程中,还曾经分别出现过一次大便出鸡蛋大小的一团白色脓样和黄色脓样的大便,白色为寒痰,黄色为热痰。中医经络所述:肾经、脾经、肝经、胃经、胆经、膀胱经等三阴经和三阳经都在脚上,烫,能使三脏三腑得到刺激,加速工作,最明显的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除了要出一身大汗外,很快的就能感到饥饿,晚上就要加餐。出汗能够疏通毛孔,排除垃圾,同时,热量能够补充身体,加速血液的流动,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不方便的是要用开水,要防止烫伤。
    2、洗盆堂澡:每个星期一次,一次1-2个小时,春夏秋冬不要间断,发现头晕或者胸闷就出来休息一下或者结束洗澡,水温应该在38至41 。同样是周期性的便稀、便水,有黑黄色的,也有淡黄色的,还有绿色的。夏天泡澡效果更好,坚持一段时间后,泡澡完毕,眼睛里就会出现一圈的“眼屎”,还会出现一小股咖啡色的深黄尿液,几个小时后会有十分浑浊的尿液排出。这说明夏天环境气温高,更能够用热量将体内的“垃圾”驱赶排出。泡澡,把身体置身于热水当中,中医所强调的“筋经百骸”都处于热水之中而得到温煦濡养,疏通经络,更能够排除垃圾毒素。
    3、热水袋:冬天用橡胶热水袋灌上开水用毛巾包好,捆在腰上,在家做活,看电视都可以进行,晚上睡觉还可以灌上半袋,排出空气包上毛巾放在腰下睡觉,半夜水凉就撤出。
 
    4、煤球炉:冬天取暖用的煤球炉,就是一个巴掌大的金属器物,里面填充了玻璃棉,中间放上烧燃了的核桃大的煤球,盖好,装在套子里,放在身上,它能燃烧十个小时,比起热水袋它且体积小,热量大,它将热量不断地输送的身上。
    5、灸疗:是用艾条在身上每天灸2个小时,此法为几种方法之最烈。

中药
1、人参、天麻:熬水(汤)服用。人参补气,天麻平肝。常人以每天3克开始,以月为时间单位逐步增加,最后达到每周50克人参、50克天麻熬汤服用。
2、六味地黄丸:为中成药的基础,也是调理人体阴虚之基本的中成药,所谓阴虚,就是五脏虚弱,脏虚发热,如果体胖,夏天发热难耐,手心发烫,身体躯干发热的等,可以视为阴虚。与人参、天麻配伍,效果更佳。无论阴虚还是阳虚,重点在“虚”上,补于不足,效果就不好。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3、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肉桂、附子两味中药加工而成,其成分变成了五补三泻。其作用为温补肾阳,主治:腰膝酸软,型寒肢冷,口渴等阳虚之症,一般中年男子多半都可服用。 “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在中成药的调理上,六味地黄丸和八味地黄丸将其分开,在服用时,要自我区别是阴虚还是阳虚症状。口渴——中医叫做“消渴症”,其症状主要是,口干不适,杯不离手,稍不饮水,就口干舌燥,饮水后马上就排泄,饮水量偏多,小便次数偏多。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原因是肾气虚弱,无法举升水液输布全身而造成的结果,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桂附地黄丸对消渴症有一定的疗效,但真正解决问题,还需求助他法。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如果体瘦,冬天手脚冰凉,怕冷,所谓“畏寒肢冷”的阳虚症状。此药对长年胃病、消化不良、经常性拉稀、五更泄等均有不错的效果。他的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
4、归脾丸:中医补气养血的最基本的成药,老年、中年、青年、儿童都可适用,笔者有多年的实践。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急、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体乏力、食欲不振等。体形消瘦、面无血色、经常感冒、青春痘、胃痛胃酸等,都可以服用。建议药量加大到每日两次,每次10克通常用于小儿脾胃不足,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儿童生长痛等都有效果。成份:党参、白术、黄芪、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甘草等。
5、补中益气丸:调理气血之成药,意在对中气不足,消化不良等现象进行调理。长年稀便、50岁左右的人“五更泄”,就是中气下陷的具体表现,中医对此早有认识。
6、乌鸡白凤丸:女性使用基本的中成药,补充气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通经)、崩漏带下,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产后虚弱、阴虚盗汗等。

 1、肾虚:中医讲“腰为肾之府”,由于肾虚,不能完全共给腰部血液,导致腰部过度疲劳,长期会导致腰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等症。用热水袋效果很好,只是要坚持。理由是热量能够及时疏通血液到达腰部,要疼就会很快的缓解;肾虚导致脑空,记忆力减退,中医有“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虚不能供给大脑而导致记忆力减退;肾虚导致缺钙,因为“肾主骨”的缘故,导致无法身体无法完全消化吸收食物中的钙而造成缺钙;
    2、胃病:肾阴养心阴,肾阳养脾胃,胃病是肾的问题,用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就能很好的治疗胃病。到了老年就不会出现胃病现象了,因为上了年纪,许多脏器内存积热,会变得机能亢奋,胃热可导致消食,牙石,喜食异物,如食土、食生大米、食草等,常常能在电视上报道。
    3、痛经:痛经是女性由于子宫内聚集了大量的死血,中医叫作“血瘀”,当例假来临,需要能量开窍时,由于体虚能量不足而导致经血无法冲出,形成疼痛。一般用乌鸡白凤丸来补充气血,达到经血冲出的目的。热水袋、煤球炉、泡澡等效果更好。
    4、感冒:中医讲感冒为“寒邪束表”,刮背能获得好的效果,加上燃酒搓背,效果会更好。
    5、龋齿:肾主骨,牙为骨之余。这样看,龋齿,牙疼,牙齿怕酸怕冷,都与肾脏有关,龋齿,不管老少,是牙齿的表面缺少津液来维护,被口中的酸碱所腐蚀。治疗龋齿用补肾方法
    6、高血压:老年性疾病,是肝脏由于聚集了大量的垃圾,导致“肝藏血”的功能消失。人在运动时,用血量增大,需要把肝脏内储藏的血液释放出来,以供运动之需。一旦静止或者睡眠,需要的血量减少,多出部分就回到肝脏储藏。由于这个功能消失,心脏以一个定量不断供给,就造成了高血压,血压的高低,由肝脏堆积垃圾多少而定,堆积得越多,血压就会越高。使用泡澡、灸疗,大量的体内垃圾被排出,降低血压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7、糖尿病:普通人知道糖尿病“三多一少”——喝水多、食量多、小便多、体重减轻在中医看来,喝水多是消渴症,。食量多:是胃热消食,所食食物无法消化吸收,而是随大便排出。小便多,是因为肾气不足,无法举升水液输布全身,而是随小便排出,造成口渴。体重减轻,是脾脏的问题,因为“脾管肌肉”,“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无法消化吸收营养,造成肌肉萎缩。糖尿病是由于胰腺释放胰岛素不足,导致无法分解食物中的糖,使之糖份从尿液中排出,如果能将胰腺中存在的“垃圾”,胰腺就能正常的发挥作用。
    8、心脏病:中医认为“肾阴养心阴”,心脏病的早期是肾气供给不足,产生不开心、胸闷、气短、心累等症状,使得心脏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导致功能不足,在老年的时候,心脏内聚集了大量的“六邪”,曾经得知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她的心脏是正常人的三倍,这样的心脏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不久就由于心力衰竭而去世。
    9、肥胖:肥胖是身体迅速下降的一种表现,通常在40岁前后,会出现皮下脂肪增厚,肚腹上廷,俗称“发福”、 “将军肚”等等。肥胖追究起来是虚胖,首先是脾胃消化吸收出现问题,二是肝脏疏泻功能不好,从现代医学看,应该是人体的胰腺出现问题(中医没有胰腺的概念),是脂肪无法被完全分解吸收后成为营养物质,而成为了“垃圾”堆积在皮下,时间长了,脂肪细胞会浸透到内脏、血液中。同时,肥胖人体力十分低下、心累的状况,更加反映出肥胖人体素质不好。我理解肥胖是虚胖,就更加要用补的方法。
    10、垃圾论:现代人们普遍认为人体内堆积了“垃圾”,叫做“垃圾论”,实不知,中医致病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才是真正论述了体内的“垃圾”状况,且都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在调理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
1、便秘偏方:
取少许的红花油滴在手指上,涂抹到肛门内侧,3——5天一次,直到痊愈涂抹时,最好使用一个安全套套在手指上,以便干净卫生。
2、关节炎小偏方:
抓几个蜜蜂,用蜜蜂的针来蜇刺痛处, 每次取三只,7至10天一次,效果很好,可以坚持作到关节炎痊愈,不管什么季节,销售葡萄的小贩那里就有蜜蜂,有关节炎的网友不妨试一下,此法为绿色疗法,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的。这个方法对肩周炎、腰疼、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都有效果。
3、静脉曲张:
找一小饭勺,钢、木质都可以,用红花油做介质,在患处刮痧,力度已能够刮出紫痧为度,如果用力,可见黑色包块,此为最佳。7-10天一次。
4、腰疼:热水袋
5、 皮肤病:
皮肤问题,都是肺脏出问题。皮肤病就是体内的垃圾在往体外排出,排出了皮肤病就好了。上面说的是局部的皮肤病,如果出现周身瘙痒,周身刮痧的办法会有好的效果。
6、牙疼:
牙疼有胃火牙疼和肾虚牙疼。在牙齿的缝隙之间,用针将牙龈扎破,将里面的血水放出来(中医叫做刺血),很快就会好的。如果牙龈肿痛,无法刺血,就患处以外面颊部(腮帮子)用针把皮肤扎破,挤出血水,第二天就会好的。
7、胸闷气短:
找一胡豆,放在脚下走路(最好是半圆型的橡胶球,厚度以能够正常走路,而脚下感觉每走一步就感觉到疼),女同志不要穿高跟鞋,每天有意识的以散步的形式走一圈,强度以疼痛能够忍受为度,每天坚持,很快就会有好转。
胸闷气短的症状,在中医上讲:“肾阴养心阴”,出现胸闷,就是肾气共给心脏不足而产生,刺激肾脏可以加强肾脏功能,使心脏得到应需的营养,胸闷气短就能够得到初步的缓解。如果是年轻人,就要引起相当的主意。是要经过相当的健康调理才会彻底改变此种现象就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如果不加调理,或者没有有效的方法,上了年纪,就是心脏病的结果。
8、青春痘:
青春痘不能泄,只能补,把虚火补出来,或者在痘痘上扎一针,把里面的血挤压出来,会好的。
9、美容:
中医讲“心华在面”。面部血色好,气色就好,是心脏好的具体表现,如果人到30岁或者到了中年,许多人脸上会出现斑和皱纹,是脸部堆积了许多垃圾,严重的会出现眼圈发黑,嘴唇发青,给本人带来了许多的压力。
每周泡澡。这样,大量的出汗,把体内的“垃圾”通过汗液排泄出一部分,热水能温煦筋经百骸,促进血液的循环,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
补气补血。人到中年,随着年龄的增大,脏腑功能的减退,气血逐渐的显示不足,中医有“百病治气血”的说法,气血充足,不仅不会得病,而且会让人年轻漂亮。如“乌鸡白凤丸” 、“桂附地黄丸”、“ 归脾丸”、“ 人参粉”、“ 天麻粉”等。
热疗的方法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如使用能够喷出蒸汽的家电或者仪器,将蒸汽喷洒在面部,这个需要每天定时来做,最好是形成习惯。花费不是很大,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坚持。
不能放纵和熬夜。熬夜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如果我们因为消遣和玩乐经常熬夜,就会得不偿失。
10、脚气:
俗称“香港脚”,是人体产生的湿,大陆南方由于气候潮湿,中医有“北方多火,南方多湿”的说法。人体产生湿气是必然的,有脚气的现象说明身体能够将它从脚上排出,乃为好的现象,人体有湿气,不能排出,反而不好。这些“垃圾”将随着天长日久而堆积越多,造成后期不好医治。烫脚能够缓解。
11、春天手掌脱皮:
春天气温升高,人体血液活动加强,随将体内的“湿气”排出,在手掌上形成小的水泡,平时不注意观察,待“水泡”破裂,就形成以“水泡”为中心向外脱皮。
12、灰指甲:
中医认为,灰指甲乃为脏器之“湿气”寻经络下行,阻塞了经络,指甲特别是脚趾甲无气血供应而产生,很难治愈,这也表示手上、脚上相对经络的脏腑存在问题。
13、白癜风: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人体的皮肤、汗毛出现问题,就是肺脏的缘故,人体白发、少白头与此有关。白癜风可以用刺血和补肺气的方法医治。
14、亚健康
不思饮食,口苦,口气,喝浓茶,头晕,过食辛辣,多梦或者是噩梦,小便赤黄,口渴,经常拉稀。消化不良,冬天怕冷,面色恍白,四肢冰凉,夏天手心脚心发烫。眼圈发黑,嘴唇发乌,体力不支,无作劳累,肌肉酸疼,牙齿色黄,牙齿松动,牙龈出血、萎缩,无法消化牛奶,舌苔厚、黄、白等等。这些都是由于身体素质下降,导致的明显的症状,这些都是潜在的疾病,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并且认真调理,如果不去理会,毛病会越积越多,麻烦不断。
15、饮酒
冬季要饮“热酒”,老人说“喝凉酒、花脏钱,早晚都是病”,因此“热酒”对人体具有养生
保健作用最好加上人参、鹿茸,适量饮用会有养生保健功效。夏季饮用冰啤酒的人,是明显的“阴虚内热”之症状。

1、领养孩子与养父母长相想象和夫妻多年相像;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气”在起作用。父子、夫妻常年生活在一起,人体的“气”相互传导,向着相像的方向发展。
2、厕所内尿矸石现象:人体产生垃圾,年轻时,在气血充足,可以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但是到了中年或者老年,身体素质下降,自身所产生的垃圾无能力排出体外,长时间堆积就形成了“胆结石、胆管结石、尿道结石、肾结石等”。中医认为,胆结石原因是由于胆热熏蒸胆汁,使得胆汁浓度加大,达到一定程度就可结合为胆结石。
3、牙石、口气:产生于胃热,治疗胃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不要长期佩戴手表、手镯等,佩戴手表,会吸收消耗手腕处体热,造成腕部虚弱,外部寒、湿入侵造成。
1、做菜:多用生姜、八角、花椒等。
生姜有暖胃、通气之功效;八角就是中药肉桂的种子;花椒能除湿散寒。
2、秋冬季节多吃羊肉,狗肉。
羊肉、狗肉都属热性,能温胃散寒,夏季食用狗肉,还能够排出稀便。
3、 煮啤酒:冬季饮品,煮啤酒时,要加醪糟、大枣、枸杞、生姜片,冬季经常饮用,有活血散寒之功效。
4、注意水的硬度:在水硬度大的地区,烧饭、做菜一定要使用沉淀后的开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水垢”。如果用生水直接煮饭做菜,会导致这些“水垢”随食物食用,时间长会滞留在体内形成“垃圾”而无法排出。
5、煮肉的第一道水一定要倒掉:猪肉、鸡肉等食物,在煮或者炖时,第一道水中会泛黑沫子浮在水面上,进行打捞过滤,这些是动物体内形成的垃圾,打捞不能完全除去,把紧肉水倒掉才能彻底。
6、病人护理:家有病人住院,无论老少,都要特别注意在输液时,取一热水袋,灌上开水将输液管压住,理由是大量的环境温度的液体(特别是在冬天)输入体内后,会消耗相当的体内热量,年老体寒者,输入冷水会造成痉挛,这个小节不可忽视,热水袋的目的是增加液体的温度,能达到病人早日康复的效果。

(一) 人参的作用与养生
人参,性甘、微苦,微温而不燥,性禀中和,阳气、阴津均可补益,其效甚佳。大补元气,挽救虚脱,尤为擅长。无能出其上者。补益肺脾之气(古方)。常用为要药。生津止渴亦有著效,知非存阳之济。在安神益智增强智力活动方面颇有特殊的功效,其扶正祛邪的作用也较强。野山参较园参作用强、疗效好;红参的温补作用较生晒参更明显。
1、用于气脱及血脱、亡阳、亡阴等虚脱危重的病证。大病、久病或大出血后,气虚欲或气随血脱,症见神疲少气、脉微欲绝等,重用本品既有效验,如《景岳全书》独参汤。若气脱兼见阳气衰微,汗出肢冷着,常与附子配伍,如《世医得效力》参附汤。若血脱、亡阴而有气脱的表现者,可以阿胶、熟地黄等配伍。
2、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腹泻。常与白术,茯苓配伍,如《和济局方》四君子汤。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者,可与黄芪、白术、生麻等配伍。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气血两亏着,又常与熟地配伍,如《景岳全书》两仪膏。
3、 用于肺气不足,短气喘促等证。常与蛤蚧、胡桃仁、五味子、阿胶等配伍;
4、用于热伤气阴及消渴证。热伤气阴,短气神疲、口渴多汗脉虚细微者,常与麦门冬、五味子配伍,如《内外伤辨惑论》生脉散。用于消渴证,口渴多尿、常与熟地黄、天花粉、黄芪等配伍。
5、 用于心脾两虚,惊悸失眠、精神恍惚者,可与茯苓、远志、枣仁等配伍。
(二) 天麻的作用与养生
天麻性能甘,平。归肝经。息风,平肝,止痛。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因能化痰,故以风动痰壅者最为适宜。用以驱散外风,利咽喉、清头目、止头痛、除瘙痒。软坚散结。
1、用于惊风、破伤风、癫痫等痉挛抽搐之证,治小儿急惊或温热病之抽搐,可与羚羊角、钩藤、全蝎等配伍;治小儿慢惊,常与江参、人参、白术等配伍,如《古今医统》醒脾散;治破伤风,常与蚕蜕、全蝎、天南星、白附子等配伍。
2、用于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所致之头痛、目玄等证,前者,常与钩藤、石决明、黄芩等配伍,如《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后者,常与半夏、白术、茯苓等配伍,如《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
3、用于风湿痹痛、头风痛等证。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与杜仲、牛膝、附子等配伍,如《十便良方》天麻酒;治头风头痛,如与川芎配伍,即为《普济方》。 [用量]3——9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为平肝的要药,中医认为,肝脏比较娇气,肝阴易亏,肝阳易亢,用天麻平肝,不可缺少。我的理解,无论孩童还是中年人、老年人,身上都可以捕捉到肝阴亏、肝阳亢的具体表现。孩子多动、性格张扬,中年人的头疼、急躁,老年人的激动发火,怄气、“钻牛角尖”、忧郁症等,都是肝阴亏、肝阳亢的具体表现。天麻可以补亏抑亢。

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未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味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等。运用到人体,主要就是:五脏为阴(心、肝、脾、肺、肾);六腑为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血为阴,气为阳。
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肾阴养心阴,肾阳养脾胃”,胃病是由于肾阳虚弱,胃病调理肾阳非常有效。胸闷、气短是由于肾阴不足,调理肾阴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脏病则是肾阴不足多年导致的。
五脏,即:心、脾、肺、肾、肝等脏,在中医理论当中,脏既是阴,如果病变到达五脏,就说明问题有些严重了。
1心脏:心主神志,是人体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神志的含义包括精神状态,意识思维等,中医学的心脏包括了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心脏还主血脉。心脏开窍于舌,在体为脉,心华在面。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肝脏:肝主疏泄,性喜舒畅条达。肝脏的疏泄正常,则脾胃健强,故能助脾胃生化气血。肝脏藏血,开窍于目,在体为筋,其华在爪(指甲)。肝与胆相表里
3脾脏: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脾主消化吸收食物当中营养,产生血液和津液,输送于其他脏腑、器官,以供给营养之用,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脏统领周身的血液,使之能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开窍于口,主四肢、肌肉。脾的健康情况可以在嘴唇上反映出来。脾和胃相表里。
4肺脏:肺主气,司呼吸,为吸收转换氧气的唯一器官。肺主治节,能辅助心脏进行血液循环。肺能通条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肺开窍于鼻,与气管、喉、鼻等连成呼吸道系统,中医学称为肺系。肺主皮毛,与声音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肺于大肠相表里。
5肾脏:肾主水,是人体水液代谢最重要的器官。肾主纳气,是人体元气之根。肾藏精,主骨(齿为骨之余),生髓(脑为髓海)。肾在上开窍于耳,在下开窍于二阴。肾华在发。肾为先天之本。肾和膀胱相表里。
1、心与肝的关系:
心主血液循环,肝主藏血。心血充足,循环旺盛,肝脏才能发挥其藏血和条达的功能;肝脏的藏血和条达功能正常,又有助于心血的正常运行。心血旺盛,肝血也储藏充盈,即可营养筋脉,促进人体和四肢屈伸的正常运动,若心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血不养筋,就会出现筋骨酸痛、手足痉挛等症;血虚生风,肝风内动,就会出现视物昏花、头晕耳鸣等症。此外,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而化火,可上犯心神;反之心火亢盛,也可导致肝血受损,出现心烦易怒、狂躁不眠等症状。
2、心与脾的关系:
脾的运化功能,有赖于心血的濡养和心阳的推动。而心血的生成,又需要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供给。而这不仅相互资生,而且相互为用。心血足则脾得其所统,脾气健强,统血正常,则心血的运行源源不断。若脾运不健,心血的化源不足,即可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
3、心与肺的关系:
心主血,肺主气。心肺之间主要是气血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虽为心主,但必须依赖肺气推动;肺气输布,又必须通过心脉的运行才能布达于全身。因此,在病变上,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可导致气滞,二者往往是兼见的。此外,心肺虚损病变也可相互累及,如肺气虚可导致心气虚,而出现呼吸气短、心累心跳等。反之,因心气虚的心累、心跳,也可导致呼吸气短等肺虚症候。
4、心与肾的关系:
心肾之间,具有升降相因,水火相济的关系。心火之降,有赖于肾水之升;肾水之升,又有赖于心火之降。这种升降相因,水火相济的关系,称为水火相交。如果肾阴不足,心火过盛,两者失去协调,称为心肾不交,则出现健忘、虚烦失眠、心悸、遗精等症心阳与肾阳也是相互促进,互相为用的。肾阳虚可导致心阳不足,心阳不足也可伤及肾阳。
5、肝与脾的关系:
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得肝之疏泄则运化健旺,肝得脾所传输之饮食精微的滋养,则肝气条畅。由于肝脾的关系密切,所以肝脾不调的现象是多见的。脾气不调,可导致肝脾不和,出现肋痛、腹胀、厌食吞酸等症。如肝气横逆,肝气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识脾”的说法。
6、肝与肺的关系:
肝以升发为顺,肺以肃降为常。脾气升,肺气降,则人体的气机通达畅行。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犯肺,导致阴虚肺燥,则可出现痰中带血,甚则硌LUO血等症状,通常称为肝火犯肺。肝阳上亢,肺失肃降,也可出现眩晕头晕、胸膈涨闷等不舒的症状。
7、肝与肾的关系: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资生,精可转化为血,血可转化为精。肝得肾精的滋养,则功能正常。如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就会引起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的症候,常采用滋肾养肝的方法。又如眼部疾病、生殖功能方面的疾病、温热病热入下焦等,也多实肝肾同治。
8、脾与肺的关系:
肺主全身之气,须赖脾传输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呼吸正常,气血畅行;脾传输水谷精气,又须肺的布散才能运行于全身。因此,脾与肺对人体元气的化生和维持密切有关。一般所说的气虚,如少气懒言、咳嗽痰多、食少便溏、疲乏无力等,为肺脾两虚,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调理。脾主运化水湿,肺主通调水道,在水液代谢上,二者也是相互促进,协同完成其其化过程的。
9、脾与肾的关系:
脾的运化作用须得肾阳的温助,而肾精、肾气虽禀受于父母,但须脾输送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源源不断地发挥其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力。如肾阳不足,则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泄或浮肿等症,常用温补肾阳为主的方法调理;反之,脾虚水泛,会出现腰膝酸冷、水肿等肾虚症状,常用健脾补肾的方法。
10、肺与肾的关系:
从水液代谢方面来说,肾合膀胱,在水液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肾主水的功能,以及通过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的作用,才能完成水液代谢的过程。因此,肺、脾、肾的功能失常,都会使水液停留而发生水肿等症。 从气的关系来说,肺主呼吸,但要靠肾的纳气作用。人体气机的出入升降与肺肾密切相关,所以有“肺为气之王”、“肾为气之根”的说法。若肾气虚衰,纳气功能失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动则气喘的症状。另外,肺能输布津液,为水之上源。若肺阴不足,常导致肾阴亦虚,可出现潮热盗汗、梦遗、咽干口燥等症。

(一) 气
1、气的含义:一是指人体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古人说:“上焦发宣五谷味,熏肤冲身泽帽,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另一是指脏腑机能活动,如说:“饮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条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中的脾气就是机能活动的气。物质的气发生的作用,便是活动的气;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2、气的来源:气最初禀赋于父母的遗传,来源于精,而后有赖于营养物质为其资源。例如,精卵结合,胚胎形成之时,新的生命开始(元气)已经产生并开始了活动,故精为元气之根。一是天空的氧气,由肺的呼吸而来。另一是水谷之气,由饮食通过脾胃消化吸收而来。古人说:“人受气于水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以上两种气的来源,一是氧气,一是水谷之气,都是具有营养物质的气。空气与水谷之气相结合,藏之于肾,充沛与全身,称为真气,是温养全身组织,推动脏腑功能活动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3、 气的作用:可分别为物质的气与机能活动的气两个方面来叙述。
物质的气,概括起来有温煦、保卫、生化、固摄及动力等作用。由于气的活动范围及作用不同,它有着不同的名称。例如,循行与脉外,具有刚悍性质的称为卫气,它活动于机体内部有温煦作用;运行与皮肤有体表防御外邪的作用。循行于脉中,具有柔和性质的称为营气,它具有生化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活动于胸中的叫宗气,有帮助肺脏维持呼吸的正常进行和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
机能活动的气的作用,因脏腑功能不同而名称各异。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名为脏腑之气,如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胃气等等,其主要功能在脏腑一节中有叙述。脾气和胃气综合称为中气,有固摄脏腑组织,增强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物质的作用。经络之气,主要在人体内产生联络和传导作用。扎针时所产生的感觉,称为“得气”,既经络之气。
(二)精
1、精的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身形的生殖之精。古人曰:“故生之来,为之精。”、“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生身,是谓精。”,另一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水谷之精(食物消化、吸收转化成为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分布于全身,在五脏者称为五脏之精。两者关系密切,没有水谷之精,就无所谓生殖之精。
2、精的来源:最初禀受于父母之精(精卵结合),而后有赖于营养物质为其资源。人体经过胚胎发育离开母体之后,新的个体生命便开始了从自然界当中摄取水谷之精,经过气化作用,在营养身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同时,又不断的转化、储备为五脏之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而五脏之中,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中所藏之精更为重要,称为“元阴”,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的物质基础。
3、精的作用:是营养全身脏腑组织,为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资源,是促进身体发育成长的物质基础,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能潜纳阳气,使阳气不致亢旺,保持“阴平阳秘”,增加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和抵抗病邪的能力。古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精可转化为气,为人体元气之根,故精为气母。精虚则气乏,精绝则无气而死;精气充盛,可以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精,为构成新的形体和生命的基本物质,从而延续个体生命,使种族得以繁衍昌盛。
中医特别重视保持肾精,不能使其过度消耗,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内经》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除房室劳倦可致肾精亏损而外,其他外感(风寒、病毒等)、内伤种种致病因素,皆可影响人体精气,发生不足现象。这是由精的来源所决定了的。而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耗损精气,影响它的滋生和补充,最终必然影响肾精的储备。所以,有“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病理过程。
精气的充足与否,可以从形体的表现而得知。古人说:“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精之巢为眼”,精气不足则瞳孔散大,视物不明,又“精脱者耳聋”,所以遗精病人,常常出现耳鸣、眼花、头晕、目眩等症状。
(三)血
血是在人体内流动着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物质。古人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就是说由脾胃消化吸收了食品物中的精微(营养),再经心、肺一系列的气化作用而成为红色的物质,成为血。可见血的来源,是由饮食物的精气所化生的。
血液流动与脉管里面,在心气的推动下,循环于全身,其作用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
1、营养作用:血在体内流注,濡养五脏六腑,脏腑得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液这种濡养脏腑的功能,是在脏腑的支配下进行的,例如,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并以脉管为道,才能使它发挥作用。血在外润泽形体组织,如两眼之所以能视,两手之所以能握,两足之所以能走,皮肤之所以润泽,都是受到血液灌溉营养的缘故。
2、运载作用:“气行则血行”,血由于气的推动,才能正常循行,但气又必须依靠血来运载,这就是“血以载气”的运载作用。人体自外环境中摄取的天空之气和水谷之气,都是靠血的运载作用而后才能杂体内发挥作用变化的,这也是“血为气海”的道理之一。
血与气的关系密切,二者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因此,在生理上血具有同等于气的重要地位。血与气正常时在人体内相互协调,保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旦气血失调,不相依随,就要出现或虚或实的偏向,而发生疾病。
气 血
属阳 属阴
无形 有形
在外(为阴之使) 在内(为阳之守)
主动 主静
为血帅(气以运血) 为气母(血以载气)
主温煦 主濡润
可以化气 可以生气
肺主气,肾纳气,脾生气 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
注:由于营气与血都在经脉中运行不能分离,营是血液中具有营养价值部分,运用中不能把营和血分开,故往往和称为营血。
血的病理变化,大体上可分为血虚、血瘀和血热三种类型。
1、血虚:主要是指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所引起的面色苍白,舌淡,头晕眼花等病理现象。
2、血瘀:主要是指血流不畅或局部有淤血停滞引起的局部肿胀,痛如针刺,痛处不移,唇舌及皮肤青紫等病理现象。
血的病变,还可表现为气不摄血,血热妄行等所引起的各种不同部位的出血。
血与气的关系已如上述,血与津液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津血是同源的。
临床上根据气血相依,津血同源的道理,在血的治疗上,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即直接治血和间接治血。
直接治血,例如输血、补血、养血、活血祛瘀、止血以及针灸学中的针刺放血等都是直接治血的方法。
间接治血,一是从气的方面治血,例如固气、益气、行气等调气方法,这是气为血帅的道理;一是从津液的方面治血,例如补阴、增液等法,由于津液是生成血的原料;补充津液,有助于血的资生,这是津血同源的道理。
(四)津液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它分布于全身,有清、稠之别。性质清稀的,属阳,渗透、浸润于肌肤之间,以滋养肌肉,充养皮肤,保持肌肉的正常活动;性质粘稠的,属阴,叫做液,流行、浸润于关节、脑髓之间,已濡润空窍。
从整体上看,津与液,两者又同属一体的,它们不仅都是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而且在环流周身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所以在临床上,常常是津液并提。由于出汗太多或利尿太过,都可以损伤人体津液。津液来源于水谷,它是由胃的消化吸收,脾的运化,小肠的分清、泌浊,三焦(上焦、中焦、小焦)的气化等共同作用形成的。
津液的作用:概括地说,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
1、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皮肤的润泽,肌肉的丰润,肢体与关节的运动自如,都是津液的润养作用。从津液化生出来的涕泪、唾液等,可以润泽及保养鼻眼、口腔;而脑髓、骨髓也靠津液的滋润而获得营养。
2、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津液常随着体内的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使阴阳获得了相对的平衡。天热或活动量大时,汗多而小便少;天冷或活动量少时,汗少而小便多,就是明显的例子。
津液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脏腑组织赖以营养和润泽。它循行于经脉内的部分,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分布于五脏,流注于肾的,为肾精化生的物质原料之一。津液与精(此精为水谷之精)和合而为膏,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此即,古人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的意思。
津液在机体内完成了全身的营养作用后,又经气化作用而转化为机体不需要的汗、尿等废水而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由此可见,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因此,在病理上可出现两方面的病变;一是津液缺乏;一是水液过盛。
津液缺乏者,诸如高温汗出过多,温热病的热邪煎熬津液,消渴病的小便过多,以致人体丧失津液,导致津液缺乏,从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临床上的亡津、伤液、脱液、伤津等,都是津液缺乏的病理名称。《内经》指出:“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理、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大汗、色夭、耳鸣、屈伸不利等,都是津液缺乏的症状表现。如果大汗不止或高热持续,亡津,脱液,就有生命危险。水液过盛者,是脾的运化失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气不降不能通条水道下输膀胱;肾者主水,开阖失职,三焦水道闭塞等,皆可影响水液的正常气化与运行,停滞于体内,泛滥于全身,则变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而导致多种内伤杂病。痰饮之病,多表现咳喘、气短、心悸、呕吐涎沫、目眩等症,甚至伴有浮肿。病因涉及肺、脾、肾三脏,而主要在于脾阳不运和肾阳不化两个方面,所以,张仲景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病的大法;水湿泛滥积聚于全身,则产生水肿病,治疗方法可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发汗、攻下、利小便的治法,目的都是消除积留于人体内的过多水液。

一、六因
(一)风
风,具有范围广与变化多的特点:发病较急,变化较快;症状常表现游走不定;风邪伤及皮肉可以发痒;多有怕风的症状。
具体可分为外风和内风。
外风:由外界流动的风侵袭人体,使人体受凉而引起。主要症状是恶风、发热、出汗,脉浮等。单纯由风邪引起的,称为伤风;如果与寒、湿等因素一起发病,则发生风寒、风湿等病,统称为外风。
1、伤风:恶风、发热、出汗、头痛、闭塞、流涕、喷嚏、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缓。治疗益用接表法驱风。
2、风寒:恶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者汗出不多、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益用疏风散寒。(以上两种一般属于感冒,用刮痧疗法比较有效)
3、风湿:由风、寒、湿三气侵入人体引起。中医又称为痹症,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
内风:主要症状为眩晕、四肢麻木、抽搐。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内风泛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病变。由于表现的症状变化较大,与风相似,故称为风。还可细分为:
虚风:多是由肝血虚,或肝肾阴虚引起,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耳鸣、肢体麻木。治疗益滋阴养血,镇肝息风。
热极生风:由高烧感染等因素引起抽搐、角弓反张,在小儿称为惊风,在成人称为抽风。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等。
中风: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属于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
(二)寒
寒:1、寒性收引、凝滞,故易出现筋脉痉挛和气滞血瘀而疼痛;2、寒邪易于伤人阳气;3、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4、多有恶寒或畏寒症状。
寒邪致病分为外寒和内寒症状。
外寒:由于外界气温降低,人体受寒而引起。单纯由寒引起的外感病,中医称为伤寒。症状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肢体疼痛,或背项强急、舌苔白润、脉浮紧。
内寒:多位人体内部机能衰退所引起的寒象。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暖、精神困乏、食欲减退。大便清稀、小便清长,可有胸腹疼痛、不渴、舌苔白润、脉沉微。
(三) 署
署:1、署为热邪,热症的表现。身热、口渴、心烦、多汗;2、署邪易耗气伤津,身倦、四肢无力、口燥、唇干;3、夏季多湿,故署多挟湿。胸闷、倦怠、饮食减退、腹胀、腹泻。
署只有外署而无内署,署分为:
伤署:由于气候炎热,人体感受署邪而引起。主要症状是身热、烦渴、多汗、身倦、脉虚数等。因此,夏季炎热之候,宜清解暑热。
如伤气伤津较重,则有汗出不止、口渴、气喘、脉散大等症状。
署湿兼表症:多由暑天乘凉不慎而得感冒所致。症状表现为头重、痛、恶寒、发热、口渴、身重、有汗或者无汗、胸闷、舌苔腻、脉浮濡。治宜解表(刮痧解表)清暑除湿。如兼有恶心、呕吐、腹泻,是挟里湿,治宜解表和中。
中署:多在烈日或高温下工作,受高温影响,体温调节不适应而引起。突然昏倒、神志不清、发热、多汗、手足冷、面红、尿赤、脉沉浮症状。治宜人中穴、少商穴急救后,清热解毒。
(四)湿
湿:1、起病缓慢,湿性粘腻停滞,故病后常缠绵留着,不易除去;2、湿性重着,故常感身体沉重,四肢酸沉,头重如裹等;3、湿性秽浊,故白带、白浊、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症;4、湿邪重着凝腻,能阻碍人体气机流畅,常出现胸闷、脘腹胀满等气滞症;5、大便糖稀,小便少;6、舌苔白腻,脉濡。
外湿:多见于夏秋,因感受外界湿邪而发病。单纯由湿邪所致的,称为伤湿;与寒邪联合侵犯脾胃所致的腹泻,称为寒湿腹泻;与风、寒联合侵犯而发病的,称为风湿;湿与热相合侵袭人体引起疾病的,称为湿热。
1、伤湿:症状表现为鼻塞、头胀重、胸闷、全身沉重倦怠、四肢关节疼痛,或有低热、舌苔薄白腻、脉浮濡等症状。
2、寒湿腹泻:寒湿侵犯脾胃引起腹泻,大便清稀、身体困倦、胃纳不佳、腹痛一般不剧、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
3、湿热:湿与热恋和侵袭人体引起是热。湿热郁积于肝胆脾胃,即可出现黄疸湿热在肠胃储结,则产生热痢,里急后重湿热在膀胱停留,则有尿频、尿痛、尿涩、尿混浊。疮、疖、湿疹皮肤化脓渗出性炎症,多数亦可归入湿热范畴。
内湿: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浮肿、面黄、消瘦,这是由于脾阳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引起的。健脾化湿。
(五)燥
外燥:由于气候干燥引起,常发生在秋季。主要症状是唇干、口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大便干燥。一般又分为凉燥和温燥。
1、 凉燥: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胸痛和前述干燥症状,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治宜宣肺解表。
2、 温燥:头痛、发热、恶寒不明显、口渴、舌苔薄白而干、脉数大,其余症状与凉燥相似。
凉燥容易化解,化热后的症状如温燥,治疗亦相同。
内燥:是全身某些器官的干燥现象。主要原因是津液不足,其次是血虚。
津液不足,多由于急性病的高热、多汗、腹泻,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造成。因高热多汗引起的;因呕吐、腹泻失水所至,甚至出现衰竭症状的,治宜益气养阴。
由干燥气候及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称为废燥。治宜清肺润燥。由津液不足引起的大便干燥,称为肠燥。治宜润肠通便。
(六)火
火和热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热之极便是火。人体火病的产生,有直接感受温热之邪而生火,也有因感受风、寒、湿、燥之邪入里而化火。此外,脏腑机能失调,精神活动异常,如暴怒等,也可化火(内生之火)。火邪致病的特点:1、火为热极,伤人会出现火热之症,如面红、目赤、红肿、怕热、喜冷、尿赤、舌苔黄、舌红等;2、发病较快,变化较多;3、火邪易伤津液,故有口干、舌燥、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4、火邪易使血液加速,迫血妄行,或灼伤脉络,因而出现脉数、出血等症状。外因引起的火症,多为实火。
火在运用上分为:
外火:由外感燥热之气,或由风、寒、署、湿、燥等症转化而来。例如湿热后期化火,可出现唇焦舌燥、神魂谵语症状;伤寒化热后出现发热、心烦、咽痛、舌深红、不眠等症状,就是寒邪化火。外火可以理解为感染性疾病热盛期出现的症状。
内火:以内因(如体内脏腑功能改变、情绪和精神因素等)为基础,加上外因(如气候条件、病原微生物等)的作用,则火从内而生,如心火、肝火、肾火等。
1、 心火:心烦、失眠、口渴、面赤、尿黄、胸内热闷、吐血、衄血。
2、 肝火: 目赤肿痛、口苦、口干、头胀、面热、烦躁易怒、夜卧不安等症状。治宜寒凉泻火。
3、 肾火:潮热、遗精梦泄、咽喉干痛、或腰膝酸软等症状。治宜滋阴降火。
七情,即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在正常的情况下,七情是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外界各种精神刺激因素的反映。如果精神刺激程度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造成情志的过渡兴奋或者抑制,就可以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五脏六腑的功能紊乱而发病。一般地说,情志失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表现为神志方面的改变,如心烦、易怒、头晕目眩、胸闷肋痛、健忘、失眠、喜怒无常,甚则颠狂不识人等症状。心主神志活动,肝主情志调解,故精神刺激引起的疾病,中医认为多与心、肝两脏有关。[依据此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女性的更年期当中的一种症状——多疑,就可以通过中医补心血、疏肝气的方法进行调理。]
2、肝脾功能失常。精神刺激,忧郁过度,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出现胃纳呆滞、食后腹胀、胸脘痞闷、大便不调等脾病症状。

1、劳倦:正常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会致病。但长期的过度疲劳,可耗伤元气,出现精神不振、四肢困倦、动则气喘、低热自汗、心悸不安等虚热症状。
劳倦的另一种含义,就是房劳过度。房劳过渡则肾精受损,可以引起肾虚的症状。
过度疲劳可以致病,与此相反,不积极劳动,也会产生气血不运、食欲不振、肌肉萎箬等症状。
过度的房事,是中医讲的“阴虚阳亢”,会导致过份的消耗体能,出现“半百而衰”的现象。
2、饮食不节:饮食过度、暴饮暴食,超过胃纳正常容量,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就会产生食不甘味、胸脘痞闷、腹痛、嗳腐吞酸、或大便泄泻等症状。特别是小儿食无节制,如吃零食,故容易患伤食或食滞的肠胃病症。
小儿积食,可将手掌搓热。轻轻按摩半个小时以上,或者用热水袋的方法就很有效。
过食辛辣油腻厚味,可能生热、生湿、生痰,产生嗳腐吞酸,痰多胸闷或发生风痰、眩晕等症状。
过食生冷(如瓜果、冷饮),或食腐败不洁之物,脾胃阳气受损,往往发生腹痛、呕吐等症状。
小儿一定不要吃冰糕,它可大量的消耗胃热,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产生营养不良。
饮酒过渡,易生湿热 。
饮食不足(如母乳不足),营养不良,可出现脾虚的症状。
饮食中某些物质的缺乏,也可以引起疾病,如佝偻病、瘿瘤等。

痰是肺、脾、肾三个脏器功能失调、水谷津微不能生化津液,或津液不能正常敷布凝集而成。痰可随气升降而达到全身各处,蓄积则可致病。中医认为它是脏腑功能活动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条件。狭义的痰,是指咳吐痰液、喉中痰鸣等有形可征的痰;广义的痰,除了有形的痰之外,还包括一些并无咳吐痰液、喉中痰鸣等症状,而用化痰药物治疗有效的疾病,如某些眩晕、癫狂等,中医也认为由痰所致。此外,肌体上的某些肿块,如:瘰疬(淋巴结核)、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等,中医也认为由痰所致。
1、寒痰:痰稀色白,兼有寒象2、热痰:痰稠或黄,兼有热象; 3、燥痰:痰稠而粘,不易咳出;4、湿痰:痰稀白,量多,容易咳出。
眼屎、白带、鼻涕、脓肿等,都应该是痰的表现,痰的生成是津液与湿气的结合物,应该视为亚健康状况,不可小视。女子白带为正常,在中医看来就不很正常了,最好能得到调理。
红色:主热症。
红色为火之色,亦为血的颜色,由于热盛于内,迫血充盈于面,故面现红色,但有虚实的分别,如面色红赤、发烧、口渴、汗多、脉洪大或大便秘结,则为实热,常见于热性病和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又如午后低烧,两颧发红,则为阴虚火旺,这是属于虚弱症,每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
青色:主风,主(寒)病,主肝病。
小儿急惊风,在面部多发生青紫色,这是青紫色主热的一个方面,但是青色还有主寒的一面。如体内阳衰阴寒独盛,阻格不通时,可产生疼痛,在面部口唇处出现青色。此外,在肝病过程中,由于肝肾阴虚,虚火内熏,或肝血淤滞时,患者亦可出现青而晦滞的颜色。
黄色、白睛及全身发黄,属于黄疸。黄疸黄赤明亮的为阳黄,多时湿热,黄疸暗晦的为阴黄,多是寒湿。面色淡黄、枯萎,多属脾虚、血虚。
白色:主虚症。
面色白为气血虚弱,正气不足的表现;或因急性失血,则常呈现皮肤及粘膜苍白;面上有血点、白斑,每见于肠寄生虫病患者。
黑色:主寒,主水,主痛。
黑色每由于寒邪凝聚,肾气虚衰所致。多见于腹中疼痛,或久病肾虚、痰饮、水肿、妇女带下等症。
此外,某些患者的皮肤,还可出现斑疹、白痞。斑形如锦纹,点达成片,摸之不碍手。疹形如小米,高出皮肤之上,但也有夹斑带疹的。在运用上热性病出现斑疹,多属营血郁热,透达肌表,一般以红润鲜明为佳,紫赤属热毒较重,色泽暗晦则属病情严重。如慢性虚弱病,皮肤出现紫斑,斑色青色暗淡的,属于虚斑。白痞,是一种白色小疱疹,多见于热性病挟湿的患者。痞色亦以明亮滋润者为佳,如颜色晦暗无光泽,属津液枯竭的重症。

(1)头与发:小儿注意观察囟门,囟门下陷,多属虚证,囟门高起,多属热证,无论成人、小儿,头项无力抬起者,多属病情较重;头发稀疏或落发,多属肝肾虚弱,精血不足。
(2)眼:眼红、肿、痛,多属肺经风热,或肝火上升;白睛发黄,多为黄疸;目眦淡白,属血虚;眼睑及目眦生疮肿痛,多属湿热;眼胞浮肿,多为水肿;眼窝下限,多为脱水的表现;黑睛瞳孔内呈青绿、淡白或银白色的,多为内障,眼突项肿,属于瘿瘤;目睛不灵活,上视、直视,或不自主地转动,多属肝风重证;瞳孔散大,多属肾阴不足。
(3)鼻:鼻流清涕,多属外感风寒;流浊涕,多属外感风热;长期流涕而有腥臭味的,多是鼻渊;鼻翼煽动,在热性病,伴有咳嗽等症状时,属肺热较重;在慢性病,鼻煽,喘息,自汗者,属于肺气虚。
(4)唇口:唇色淡白,多属血虚;唇青紫,为淤血凝滞;唇深红而干,
(5)牙齿:牙齿干燥,多见于高热,津液不足;齿痛,齿龈红肿,或兼出血的,是胃火;齿只痛而不红肿,或齿龈出血,牙齿松动而不痛,(或微痛)的,多属肾虚有热。
(6)咽喉:咽喉红肿疼痛,多属肺胃有热。咽喉部有白膜很快扩大,不易剥去者,应注意是否是白喉。如有白腐物刮之既去,并不出血,下见红赤色着,多属肺胃郁热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