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学生作文的ppt:《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教育故事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3:26

『经典教育故事之一』 倾听

问题:假如您是一所小学的校长(老师),一个与您从未见面的一年级的小女孩子,中途准备转到您的学校(班级)来,在小女孩子和她母亲敲开您的办公室的门的时候,您会做些什么呢?

一般说来,只是礼节性的接待,询问些自己认为有用的话题。但在小豆豆第一次去巴学园时,小林校长整整听她说了四个小时的话!然后小林校长说:“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信任和倾听,打动了小豆豆。(网友·林竹舞)

引我深思的一件事:

小豆豆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却让老师头痛万分。小豆豆总是不停地开关她的书桌,“她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她把笔记本、文具盒、课本等一样一样地全部放到书桌里面,然后又把它们一样一样拿出来。比如说,听写的时候吧,她先打开书桌的盖子,取出笔记本,然后立刻‘啪嗒’一声关上盖子。接着,马上又打开盖子,把头钻到里面从文具盒里取出用来写‘a’字的铅笔,匆匆关上盖子,写了一个‘a’字。但是可能写得不好,或者写错了吧,只见她又打开书桌的盖子,又把头钻到里面,找出橡皮来,关上盖子,飞快地擦起来。然后,又匆匆地打开盖子,把橡皮放进去,再把盖子关上……”可是,小豆豆为什么要这样呢?老师不理解,甚至为之生气,因为这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只有妈妈明白,因为小豆豆第一天放学回来后,就兴奋地向妈妈报告:“哎,学校就是了不起!家里的桌子的抽屉,是这个样子地往外拉。但是学校的桌子,却是把盖子往上提。就像垃圾箱的盖子那样,要光滑得多。桌子里装得下好多东西,棒极了!”

读到这儿,我才恍然大悟。孩子的世界与大人不同,他们因为新奇,因为好奇,因为调皮,甚至因为好心,却经常会做出许多与大人世界格格不入的事情。而大人们却用大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事情,所以,总会批评他们。“蹲下来与孩子交谈”,类似的话讲过许多了,可我,又何曾蹲下来过呢?我因为孩子们的好奇曾经责备过他们,因为他们的探知性的调皮批评过他们,用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其实,我也曾经是“小豆豆”,现在我面对的是“小豆豆”们,该如何与他们平等交流,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呢?值得我深0思与实践。(网友·童谣)

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好动,是创造的“母亲”,只是我们成人在孩子刚有这种创造苗头的时候,就将它掐灭了!

懂得孩子的父母,才是天才父母;懂得孩子的老师,才是天才老师!

所以,黑柳彻子被冠为“最懂得孩子”的人,被封为联合国“亲善大使”。

书中的小豆豆是“最懂得孩子”的孩子;小林宗作校长先生是“最懂得孩子”的校长;小豆豆的妈妈是“最懂得孩子”的母亲;书中的阿良是“最懂得孩子”的“校工”!

——他们都是“大师”!

书中的故事(经编辑改动,下同)

忐忑不安的妈妈带着刚被一所学校“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

小豆豆和妈妈敲开校长先生的门,说明来意。头发已经有些稀疏的校长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小豆豆坐到椅了上,然后对小豆豆的妈妈说:“下面我想和小豆豆谈谈,您请回吧。”妈妈走出去了,并且把门也关上了。

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着小豆豆坐了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在校长先生的不断鼓励下,一年级的小豆豆拼命地说着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说就是四个小时——从上午八点钟到“已经是午饭时间啦”!

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直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

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呵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

读了这个故事,您有什么看法,期待分享!谢谢您!(黄国才)

像小林校长那样倾听4小时我一定做不到。去年在您博客文章里看到您感谢子尧给您女儿送了这本书,便感觉这是一本好书,因此上学期在给学校图书馆添置图书时也买了这本书,可是一直没有借阅。今天看了您的推荐及博客的文章,以及网友的跟帖,很感动。(网友·李南梅)

我觉得现在像小先生那样的老师已经很稀少了,所以老师们要学习小林先生那样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而且在巴学园很有意思,是我们现在学校做不到了。(网友·心雨心情)

小林校长的学校,我们心中的太阳城!(网友·戴慧萍)

【我的感悟】

“教育即培养人。”(刘铁芳张伯邑《人·生活·教育》 转引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大支柱》余文森编)

培养人从尊重人、关注人开始。尊重人和关注人的一个外在标志是倾听——哪怕倾听的对象是一个小孩子,甚至于一个因“怪怪”的而被其他学校退学的小孩子,而倾听者却是“头发已经有些稀疏”的校长先生!

你的专注地、耐心地、饶有兴趣地倾听给倾听的对象带来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看,小豆豆说,一开始还“有点儿担心”,一瞬间就觉得“放心”、就“开心”,还为没有话说感到“可惜”、感到“伤心”。仅仅“四个小时”,小豆豆就感觉到“和这所学校的校长先生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

还有什么“教育”能够在短短的四个小时里,就让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子产生“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这样巨大的影响呢?

唯有倾听!

分享才子的读书感受,真好!感受书中一颗颗对教育怀着美好的善念的细腻而伟大的心灵。(网友·陈燕香)

《窗边的小豆豆》的确是本教育的经典之作,很佩服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很想拥有一所像巴学堂那样自由、民主、充满生活气息的学校。(网友·周紫英)

 

『经典教育故事之二』 “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问题:如果你的学校有寄午餐或者寄宿的学生,你对他们的午餐的菜会提什么要求?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你会怎么做?

书中的故事

巴学园的孩子都是寄午餐的。小林宗作校长先生对孩子午餐的菜提出了明确规定:每餐必须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山的味道”指蔬菜啦、肉类啦;“海的味道”指鱼啦、紫菜啦。校长先生强调说,尽管要有海里和山上出产的东西,但千万“不要太勉强”、“不要太奢侈”,就是“紫菜和梅子干”也行。

每次午餐,校长先生都要来检查,看大家是否带齐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如果没有怎么办呢?

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因为,在过来看盒饭的校长先生身后,跟着校长夫人,夫人系着白色围裙,两只手里各拿着一个锅。每当校长先生看到没有带够菜的孩子,就说:“海!”

于是校长夫人就从放海味的锅里,取出两个煮的鱼丸子,放在饭盒盖上。如果校长先生说的是:“山!”

夫人就会从另一个放山味的锅里,取出一块煮山芋。

这样,还有孩子会偏食吗,还有孩子会有“谁的菜很高级,谁的菜总是很寒酸”这样的想法吗?

没有!小豆豆说“只要盒饭具备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这两样,孩子们就非常高兴,笑着闹着,吵吵嚷嚷。”

那么,孩子们饭前要做什么呢?

唱歌!校长先生写了一首《饭前之歌》:

好——好——嚼啊

把吃的东西

嚼啊,嚼啊,嚼啊,嚼啊

把吃的东西……

这首歌的曲子则是用一个英国人写的《划船歌》。

这“山的味道”!这“海的味道”!您有何感受?是否勾起您儿时住校的美好回忆?(黄国才)

孩子的营养当然是首要的!(网友·珊瑚)

如果家庭达不到有“山”有“海”的要求怎么办?(黄国才)

如果不能兼而有之,要大师!(黄国才)

【我的感悟】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民以食为天。”“吃”理应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的“学生读什么书,是国家大事”一样。

我忽然想起,我们政府规定,有学生寄午和寄宿的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热汤,汤里要有紫菜和蛋,政府也拨出一些款子补贴学校。这是了不起的事!但是学校落实得怎么样呢?据我的了解和观察,有检查时,有;没有检查时,难说。

我是一个老住校生,从小学五年级(1982年)起到师范毕业,都住校,深切体会寄宿生之难之苦。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寄宿生又怎么样呢?

我的回答是:除了被子软一点之外,基本没有变化!住的还是大教室、睡的还是大木床、吃的还是咸菜萝卜干、坐的还是超载车(我那时多数走路和挤火车,安全)、空闲时还是写作业……

怎样的表扬是有效的?让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一段叙述:

每当校长有机会,就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如果一个大人仔细听这句话,就会发现,“真是”这个词含有非常大的意义:“虽然别人觉得你有好多地方不像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你真正的性格并不坏,有好多好的地方,老师理解你。”

校长小先生,一定是想把这个意思传达给小豆豆。但是,遗憾的是,小豆豆明白这一层意思,是在经过了几十年之后。不过,当时的小豆豆虽然不能理解先生话中的真正的含义,在她的心中,也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因为,每当小豆豆要做一件什么事情的时候,她都会想到先生的这句话。不过,有时候,做完一件事之后,会发现“哎,怎么这样”,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正是这么一句宝贵的话,可能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而且,令人感动的是,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日子里,小先生不断地对她说着这句话:“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话,注一腔情;一句话,记一辈子;一句话,铸一世魂。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从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网友·陈燕香)

是的,老师的一句往往可以点燃学生的希望!甚至“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黄国才)

昨天下午,全校教师会上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部分教师上台,参与了“赏读一本专著”的推介活动。其中,就有一个教师用隆重推荐了《窗边的小豆豆》。尽管这之前我对这本书有所了解,但经这位老师一介绍。我深深发现自己身上还缺少小林校长那种气质。看来一辈子能当名好校长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网友·肖腾伟)

 

『经典教育故事之三』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

我的问题:如果你在上语文课,一位学生却在画画;你在上数学课,一位学生却在看小说……你会怎么对待呢?

课上低调处理,课后一定要和他谈谈画画和小说的问题。(网友·周紫英)

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不爱上我的课?(网友·公孙老师)

书中的故事

巴学园的学生,没有固定的同桌,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坐位。

巴学园的课堂,也不是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整齐划一,而是“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

“然后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算术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总之,教室里这样的风景随处可见。……”

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计划完成了的话,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散步!这一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都是一样的。”

上图书室——一节电车车箱读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五十来个学生,挤在一节电车车箱上,大家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读着,有的站、有的坐;有的静静地读、有的互相交流;有的圈圈点点、有的说说笑笑……好一幅自然读书图!

在人满为患的学校里当老师做校长有的只是对小林校长学校的羡慕与期盼。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相距太远太远。(网友·黄淙滨)

您发现了吗,在只有五十个学生或者六七十个学生的学校,也是这样。这又怎么说呢?(黄国才)

也许平时对学生太多的压制,影响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但这是我们的国情。(网友·珊瑚)

这样行吗?今天下午,我和黄主任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目前我们有两座大山阻隔在前面(相对农村小小的学校或班级而言):一是我们没有这种制度,比如省颁课程计划,一刀切,多么不合理啊,凭什么福州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与我们牛田小学(革命老区村)的老师和学生教一样的课程、学一样的课程?我们条件不同、师资不同、生源不同、班生额不同,等等,要学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课时、一样的考试,行吗?这是最大的不公平!

我们能下田,他们能上图书馆;我们能下河,他们只能去游泳馆;我们能劳动,他们洗洗碗都是天大的事;我们成天就在自然中,他们要亲密接触一次自然,没有十个公章成不了行……

我为什么要一样?

二是我们的老师,的确还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

不敢多说……

(黄国才)

《窗边的小豆豆》的确是本教育的经典之作,感受书中一颗颗对教育怀着美好的善念的细腻而伟大的心灵。敬佩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学校充满自由、民主、生活气息。(网友·榕树)

【我的感悟】

先听听小豆豆的评价:“这样上课的话,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够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因为在放学之前做就可以了,也都能够完成。所以,上课的时候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子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这是真正的学习,所以不会发生心不在焉地听讲的情况。”

对于“散步”,小豆豆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散步’的时间是自由的,是可以尽情玩耍的时间,但实际上,散步时间却是可以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的时间,这一点,孩子们还没有察觉到。”

你看孩子们路过油菜地,欣赏了黄黄的花海和翩翩的蝶舞后,老师问:“油菜为什么要开花呢,大家知道吗?”接着,老师讲起了雌蕊和雄蕊的知识。小学生们都蹲到了路上,观察油菜花。

对于在图书室自由自在地读书,小豆豆认为,“由于巴学园的孩子们每天都是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如果觉得‘旁边太吵闹的话,自己就没法学习’,那就很麻烦了。要练习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

我赞同。

有一句名言:“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读它。”(《不识字的老师》梁国  转引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余文森编)

是的,不识字的人尚且能在天地之中学习“真理”,识字的人就更需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真理了。

但是对于学生数过大的班级,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小林宗作先生认为“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对不超过三十人”。对于农村,特别是农村村级完小,学生数少,又置身大自然中,这样的上课方式值得尝试。

不管怎样,这里面蕴含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相通的,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张扬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

林宗作先生认为“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对不超过三十人”。对于农村,特别是农村村级完小,学生数少,又置身大自然中,这样的上课方式值得尝试。 小班制的确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不仅能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受到关注,而且容易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分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只有二十多名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总是居于我们全区的前列,这就很说明问题。(网友·王峥)

『经典教育故事之四』 民主

问题:你的学校(班级)有校歌(班歌)吗?若有,是谁创作的?是为谁创作的(孩子听得懂吗)?假如孩子不喜欢,你会怎么做呢?

我的学校目前还没有校歌、班歌,如果由每个班的学生自己创作他们所喜爱的班歌,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网友·卢永霞)

书中的故事

有一天,小豆豆突然想起自己原来那所学校的校歌,并大声唱了起来:“洗足池水虽清浅,能慰伟人之胸怀……”(只记得这一句)同学们虽然听不懂,但是都显出很佩服的样子。他们又想,巴学园有校歌吗?为什么不去请校长先生写一首校歌呢?大伙儿一商量,就集体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校长先生听了小豆豆的歌,又听了大家的心愿,说道:“好的,明天早晨一定写好!”

第二天早晨,校长先生通知全体师生到校园里集合。校长先生站在校园的正中央,拿出一块黑板,写下了巴学园的校歌,“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并且指挥大家唱起来。

可是同学们觉得太简单,不肯接受这首校歌。

“这么简单的歌,还不如没有呢!”同学们说。

校长先生有点遗憾,但并没有生气,用黑板擦把校歌擦掉了。

于是,巴学园最终依然没有校歌。

您认为小林宗作校长先生创作的校歌怎么样?如果此时,您站在操场听着孩子的议论、看着孩子的表现,您会做何反应、会做何感想?(黄国才)

哈哈,我想现实中的校长们可能会觉得很没面子呢!(网友·珊瑚)

其实看到这里觉得很是好玩,巴学园的饭前之歌、校歌,乍一看就想笑的那种,怎么那也算是歌,特别是校歌,校长是不懂音乐的人吗?怎么也那么草率地为自己的学校制作一曲那样的校歌?不过认真一想小林宗作是因为太爱巴学园了,所以……过多的言语都无法诠释他的爱。或许是这样吧!(网友·魏惠娟)

【我的感悟】

先看看小豆豆的感受吧,“实际上,那首简单的校歌,饱含着校长先生‘热爱学校、热爱孩子们’的感情,能把这种感情如此简练地表达出来的校歌,应该没有第二首了吧。”

我非常赞同。

校歌是唱给孩子听的,是孩子能够唱的,因此,校歌是用孩子的语言写成,是充满孩子气的。

这使我联想到一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之类,又长又难,师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背下来,一两天就忘了,更不用说入心入行了。比如,我在某中学看到写在墙上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每“风”都是四言八句三十六个字,句与句之间又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谁能记住呢?

再如一些学校的“教师誓词”,那么长,有多少老师能背下来呢?背都背不下来,又怎么能刻在心里、化为行动呢?

如果让我来写教师誓词,就两句话:

“我是一名教师!我爱自己,更爱学生!”

另外,从故事中,我还读出了更为重要的信息——民主!你看,同学们要校歌,小林宗作校长先生就马上创作;同学们不喜欢,小林宗作校长先生也不坚持,这是何等的情怀!

民主、自由,就是从这样的小事,从这样的小孩子开始的!

用微笑和认可欢迎小豆豆的到来,用拥抱和倾听让她感受爱的传递,用宽容和鼓励支持她的成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可亲可敬的老师有这样的能力。(网友·馨婕)

 

『经典教育故事之五』 信任

问题:如果你看到一位一年级的小女孩子,在学校厕所的掏口,用比她身高长两倍的长把舀子,一舀一舀地舀便池里的秽物,堆在身边像一座小山,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看到那实在是好笑,小豆豆好专心啊,难道她不觉得臭吗?实在童真,我无话可说。呵呵!校长做得很好,只是像平常样问候下而已,若是我肯定会说,“你干吗?影响校园环境。好臭啊,不要了不要了……”之类的话,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然而认真想想,小孩这么专注于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出来,确实是值得我们鼓励的。这是在培养一种精神——坚持自己,一种责任——东西哪来哪去,不影响正常。校长在运用算是一种自然后果法吧。(网友·魏惠娟)

不可思议、制止。这不仅仅是信任,更多的是这个学校给了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像尼尔笔下的夏山学校。(网友·阿香)

谢谢阿香!或者帮助,或者制止,或者训一顿,或者组织全校批判……(黄国才)

书中的故事

小豆豆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上完厕所以后,总是习惯往下面看一看,从小就这样。

这天上课前,小豆豆去了一次厕所,终于忍不住又往下看了看。就在这时候,“啪”,自己的宝贝钱包掉了进去,被水冲到了黑黑乎的洞里,不见了。

小豆豆立刻跑到校工阿良叔叔放工具的库房里,扛了洒水用的长把舀子出来。然后在校园深处转来转去,寻找厕所的掏口。终于在离外墙有一米左右的地面上,找到了厕所的掏口。小豆豆使劲移开圆形的混凝土盖子,把长把舀子伸进深深的洞口,开始向外面舀起来。

在舀出来的东西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的时候,校长先生路过,看到小豆豆正在忙活着,问:“你在干什么呢?”

小豆豆顾不得停下手里的活儿,一边舀一边答道:“我的钱包掉到池子里面了。”

“是吗?”说着,校长先生把手背在身后,就像平时散步那样,又走开了。

又过了一会儿,钱包还是没有出现,地上的小山却越来越高。

这时,校长先生又走了过来,问:“找到了吗?”

小豆豆满头大汗,脸上也红彤彤的,被围在小山当中,回答说:“没有”。

校长先生稍微凑近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

说完,他又像刚才那样走开了。

“嗯——”小豆豆精神十足地回答,又继续干起活儿来。

最后,小豆豆没有找到钱包。按照和校长先生约好的那样,小豆豆把那座小山完全放回了原来的便池中,还用舀子铲下一层渗进了水分的泥土,也送进便池里,把地面弄平整,盖上混凝土盖子,把舀子送回工具房里。

读完这个故事,您又有什么想法?您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您怎么处理?为分享您的智慧而幸福!(黄国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一个童话!当时,我读到的时候就想,如果这是在我们身边,一定要高呼“安全教育不可放松”了!是呀,如果这个掏粪的孩子不小心掉进去了,家长该要来找麻烦了吧?校长走过而不制止,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吧?左思右想,所以觉得小豆豆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只好归结为童话故事了。(网友·林竹舞)

是啊,童话是美的,现实也是美的!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小林宗作校长先生就有这样的思想,的确是“超人”!(黄国才)

呵,小林校长深谙教育学、心理学,更重要的是他真心的爱每一个孩子,有了爱,就有了宽容、赞扬、期待、鼓励、尊重……(网友·海棠依旧)

小林校长真得很了解学生,他的教育理念重在释放学生的个性,一切从学生出发,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就有了这种超前的教育意识。(网友·春意盎然)

巴学园里小林宗作校长目睹小豆豆为了寻找小钱包,一个人独自移开深不见底的化粪池的盖子,拿着长长把子的尿勺辛苦的掏粪时只是走到她的身边漫不经心的说:“结束后把它们放回原处去。”读到这个故事时我被小林宗作校长的胆略和智慧折服。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是我们的校长看到这一场景不知会有何反映?(网友·山城水杉)

【我的感悟】

信任,是一种高贵的“传染病”。老师信任学生,学生就实现老师的“信任”;校长信老师,老师就实现校长的“信任”;领导信任员工,员工就实现领导的“信任”;朋友信任朋友,朋友就实现朋友的“信任”……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比信任更令人愉悦的呢?

哪怕是一年级的小女孩!

小豆豆说,这时的小豆豆已经觉得“即便钱包没有了也挺满意的”,因为自己干了这么多的活儿,更重要的是因为“校长先生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生气,很信任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

经过这件事之后,小豆豆上厕所的时候,再也不往下看了。

信任是教育的催化剂。人性都是向善向上的。(网友·阿香)

这种“向善向上”的人性,如果早一些被发现、被张扬、被鼓励,则将更快更强地生长,反之,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淡薄,甚至逆转!(黄国才)

信任是人生成功的武器。校长瞧得起自己,对自己没有隐瞒实情(不该知道的除外),这是一种纯洁的信任,让人感动的信任,让人心服的信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亦如此。(网友·愉悦作文教学)

『经典教育故事之六』 体验

问题:假如,你的学校将在下半夜发生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看起来与学习没有什么关系(比如拆除学校某一建筑),但是,学生对这件事却很感兴趣,要来观看,你会答应学生带着“睡衣和毛毯”来学校露宿,然后叫醒他们观看事情发生的全过程吗?

书中的故事

巴学园的教室,都是废弃的电车车箱。

一天午休的时候,校长先生的三女儿、和小豆豆同班的美代告诉大家,晚上会有一辆新的电车,到学校来当图书室用。听美代一说,大家立刻兴奋起来,对电车是怎样来的产生了浓厚了兴趣。他们纷纷猜测电车的来法,但谁也不能肯定。最后,大家决定:“今晚不回家了吧,我们就在这里看电车是怎么来的。”

美代被推举为代表,让她去问她爸爸——校长先生,大家可不可以晚上一直呆在学校里?

校长先生答复:电车要到深夜才能来,因为要等到会跑的电车全部都下班了才行。不过,要是有人实在想看的话,要先回家问一问家长,如果家里人说“可以”,就可以在晚饭后,带了毛毯和睡衣到学校来!

“哇——”大家更加兴奋了。

与家长商量的结果,有十个学生带了睡衣和毛毯聚集在学校。

校长先生把学生安排到礼堂里,裹着毛毯睡觉。“等电车来了,我会叫你们的。”校长先生说。

“来了!来了!”耳边刚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小豆豆他们就一骨碌爬起来,向学校的大门外跑去。这时候,电车正好在蒙蒙晨雾中显露出它那巨大的轮廓。电车由牵引车运来了。

于是,小豆豆他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比拖车大得多的巨大的牵引车;看到了运送电车过来的大哥哥们,怎样在电车下面垫上好几根粗大的圆木,让电车在圆木上一点儿一点儿滚动,慢慢地把电车从牵引车上,卸到了校园里;看到了合着大哥哥们“嗨哟嗨哟”的节拍,冉冉升起来的朝阳……

校长宽容我好喜欢,这样的学校生活很有乐趣。(网友·魏惠娟)

【我的感悟】

知识,错过了,可补上;体验,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小豆豆他们也许可以通过书本、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电车是怎样来的、知道电车是怎样卸下来的,但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在一年级就有露宿的体验、不会有亲眼见到巨大的牵引车的体验、不会有亲历电车从牵引车上利用“滚轴”滚动的事实……这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多么美好的记忆啊!

小豆豆说:“孩子们穿着睡衣站在清晨的阳光里,能够站在这里看到这幅情景,孩子们从心里感到幸福。他们实在是太高兴了,欢呼雀跃,一个个地扑到校长先生身上,搂住他的肩膀和胳膊。”

“大家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快乐的一刻。”

我想:美好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美好的记忆” 营造的、由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快乐的一刻”融会的!

现在的孩子回忆中都是电视剧和电脑游戏了!(网友·珊瑚)

同感。不仅中国,世界如此。前两天的《新闻30分》还报道,西方国家也为现在孩子的“童年”担忧——现在的童年已经远离自然、远离游戏、远离本真!(黄国才)

『经典教育故事之七』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问题:假如你的学校(班级)有一两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或永远也长不高的、或智力有问题的孩子,你将怎样对待他们呢?是不是每项教育、每项活动都考虑他们的特殊需要、都在乎他们的感受呢?

我想,我会尽力考虑他们的感受吧!但是我会比较注重孩子们和他们的交往,毕竟他们是特殊生。(网友·绿苇)

“虽不能至”,我们努力之。(网友·李南梅)

书中的故事(一)光着身子游泳

巴学园的礼堂的正中间,有一个游泳池。游泳池并不是普通的四方形,而是顺着地势建造的,像一艘船的模样。天气热了,游泳池放上水,大家游泳;天气凉了,游泳池放干水,大家游戏。

天气突然热起来了,校长先生宣布把游泳池里放上水,午休的时候,先做一套体操,然后游泳。

小豆豆心想:校长先生临时通知,大家没有带游泳衣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

巴学园的孩子游泳,一是不用穿游泳衣,“瘦弱的孩子也好,胖胖的孩子也好,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全都像刚生下来时那样光着身子,大家笑着闹着,吵着叫着,在水里尽情地嬉戏。”

二是有专门的游泳老师指导,游泳老师是校长先生的儿子,一位体操专家,但他并不是巴学园的老师,而是一所大学里的游泳队的选手。

校长先生让孩子们不穿泳衣也可以游泳,并不是一条规定,就是说如果有人带了泳衣来,当然可以穿上泳衣再游。

为什么要光着身体呢?

校长先生说:“如果男孩和女孩觉得对方和自己的身体不一样,是很奇怪的事,那就不好了。”

校长先生反复告诉孩子们:“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

因为在巴学园的孩子们之中,有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如泰明;有身体极为矮小永远长不高的孩子,如高桥君,像这样身体有障碍的孩子有好几个。但是大家都光着身子一起玩耍的时候,这些孩子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的念头就在不知不觉之间消除了,这样就不会使他们抱有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劣等意识”。

书中的故事(二)特别的运动会

巴学园的运动会定在十一月三日举行,这是校长先生四处询问的结果。据说秋天里下雨最少的日子就是十一月三日

巴学园运动会的项目别有用心,全是校长先生设计的。这些项目并不需要使用特别的用具,也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节目,只要利用学校原有的设备,都可以完成。比如说拔河(老师也参与其中)、二人三脚、钻鲤鱼、找妈妈(家长也参与其中)、全校接力赛等等。

最后的全校接力赛最富有巴学园的特色,虽然说是接力赛,但跑得并不长,决胜负的地方是在学校的中央、正对着大门通向礼堂的扇形台阶上。要跑上台阶,然后再跑下来,这真是独一无二的接力赛。乍一看好像是一项莫名其妙的接力赛,不过这个台阶的一级,比一般的台阶要低得多,坡度也非常缓。接力赛的时候,不允许一步迈上好几级台阶,只能一级一级地上去,再一级一级地下来。这样一来,对腿长个子高的孩子来说,反而更难了。所以第一名都被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拿走了!

巴学园运动会的奖品,也是富有校长先生的特色。一等奖是“一根萝卜”,二等奖是“两根牛蒡”,三等奖是“一束菠菜”之类。

拿到奖品的学生,挺难为情的。

校长先生好像知道大家的心思,乐哈哈地说:“怎么啦?不想带回去吗?今天晚上,请妈妈把这些做成菜,用你们的努力得来的蔬菜,做全家晚饭的菜肴,不是很好吗?肯定很好吃!”

校长先生希望学生们在一家人吃晚饭时,一边吃着得来的蔬菜奖品做的菜肴,一边高高兴兴地谈论白天运动会的事情,更希望,在饭桌上摆满了自己赢的一等奖的高桥君,能够记住这个时刻的喜悦心情。虽然高桥君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了,但在他怀有这种肉体上的自卑心理之前,先生希望他“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

书中的故事(三)尾巴事件

小豆豆的班主任,在给大家讲关于进化论的初步知识。老师说:“古时候,人是有尾巴的……”大家都觉得非常有趣,当老师说到“……所以,现在我们都有尾骨,这是尾巴退化后留下来的”时,大家开始互相摸哪一个是尾骨,教室里乱成一团。

老师突然开玩笑似的问:“有没有人还有尾巴呢?高桥君,你有没有呢?”

高桥君急忙站了起来,摇着小小的手,认真地说:“我没有。”

时校长先生正在教室后面“参观课堂”,以为这是一件实在欠考虑的严重的事情。

下午下课之后,校长先生把班主任叫到厨房,严厉地批评道:“到底为什么,您要那样随便地问高桥君‘有没有尾巴’?”

班主任回答道:“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只是看到了高桥君,觉得很可爱,就随口说了一句。”

“您难道不知道这有多严重吗?我对高桥君费了多少心思,这一点,您怎么才能理解呢?”校长先生的声音,充满了悲伤,“您有没有想过,高桥君被您问‘有没有尾巴’,会是什么心情呢?”

班主任哭了起来,说道:“确实是我做错了。我怎么向高桥君道歉才好呢?”

校长先生沉默了。

的确如此,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身体上没有任何缺陷,所以,即便老师问“没有没尾巴”,也一点不会不意。但是,高桥君的个子,已经不可能再长高了,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校长先生在开运动会的时候,特意设计了适合高桥君的项目,让他可以取得好成绩;而且为了去掉身体上有障碍的孩子的自卑心理,让大家都不穿泳衣,一起到池子里游泳。

读完这三个小故事,您又做何感想?期待分享您的智慧。(黄国才)

运动会的奖品太特别了,这真是教育的经典。令人可叹可感!(网友·繁心)

“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运动会项目的设置也很有意思,特别是奖品,实在是……都是青菜,太有创意、太有个性了!(网友·魏惠娟)

这个阴影是谁制造的呢?是旁人的目光和冷漠! 我想残疾人本身的内心也有阴影,那就需要旁人用热情的火来驱赶他们心中的阴影。(网友·珊瑚)

那场专门为高桥举办的运动会,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他那因身体残废而产生的害羞心理。小林宗作先生绞尽脑汁想出这个创意,他那人文关怀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课改精神。运动会的奖品特殊是我难以忘怀的主要原因。冠军是一根萝卜,亚军是两根牛蒡,第三名则是一捆菠菜。而且这种蔬菜奖品还以各种名义发给了第四名以下的同学,这种想法在我们中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在中国,运动会的奖品无非是文具用品之类,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生运动会最好的奖品就是一个水杯。每次举行运动会我们都无法让家人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而巴学园的学生们开完运动会手里都拿着蔬菜,等着妈妈用手中拿的蔬菜烧个特别的菜,也让小学生明白靠自己得到的东西或奖品让全家人一起分享是多么魁岸了的一件事,我想在他们的印象中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现在让我回想自己小学时的运动会,几乎一片空白。这场运动会的主角---高桥君凭着自己的本事使饭桌上摆满了冠军菜,小林宗作先生期望他能感受到这种快乐,并且希望他在幼小的心灵里还没有因为身体不再长高而形成的自卑感之前“永远不要忘记夺取冠军的信心”。在我所接触的范围,很少有这样想法的教育家,即使他们有,付诸实践的又有多少呢? 在巴学园,我们能感受儿童那最原始和最质朴的想法,不带杂质,如爱校,与同学和睦相处等想法,他们不需要老师的直接教育,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并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网友·老师)

【我的感悟】

残疾人的最大敌人不是残疾本身,而是残疾在心里留下的阴影。阴影遮蔽了眼睛、阴影蒙蔽了心灵,进而丧失了人的尊严。

这个阴影是谁制造的呢?是旁人的目光和冷漠!

“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卢梭语)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对健康人最大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尊重和关爱,是真诚的、出自天性的、自然而然的,则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温暖如春、在任何地方都春光明媚。

这是天下父母的情怀!父母亲总是对弱小的、困难的、不如意的那个孩子特别操心、特别疼爱。

 

『经典教育故事之八』理解

问题:假如你是校长(老师),你希望学生们穿什么样的服装来学校呢?

讲到衣服先让我想到的是小豆豆每次都要穿铁丝网,然后把衣服的背后弄得破破烂烂的回家,“你好,我进来了 ”“再见,我走了。”每次看到这里是在是好笑,笑死我了。真是。不过妈妈很是宽容的对她,小豆豆的妈妈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的,而且教育方式也很是好,民主家庭对小孩的成长无疑是很好的。我认为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重视家庭的影响。(网友·魏惠娟)

书中的故事

小林宗作校长先生要求学生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他总是对巴学园的学生们的家长说:“请让他们穿上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校长先生认为如果孩子们担心“弄脏了衣服,妈妈要骂的”或者“会弄破衣服的,所以不能和大家一起玩”,那对于孩子们来说,就会减少很多乐趣。所以就让他们穿上最差的衣服,无论弄得怎么脏,或者弄碎了都没有关系。

我就因为自己的孩子弄脏衣服而批评他。看了这样的文章,我明白了,孩子连一件衣服都会成为束缚他的枷锁。(网友·珊瑚)

我庆幸小时候我家里很穷,我都是穿着“最差”的衣服去上学。现在想想,的确,这身最差的衣服让我成为“野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还是不免为弄脏了衣服、弄破了衣服而受到妈妈的责罚,因为妈妈一手要洗近十个孩子的衣服、要补近十个孩子的衣服,那是一件多么不简单的事!可惜,这快乐、这忧愁,当时都不甚了了。总是怪“为什么没有新衣服穿啊!”“为什么破衣服再打一个补丁,妈妈还要责骂我呢!”少年不经事,只做彩色的梦啊!现在多想常常回到那个“彩色的梦”中!(黄国才)

【我的感悟】

孩子天性好动。但是,有多少束缚,紧紧捆绑了孩子的双手和双脚啊!规则、作业、书本、环境、安全、甚至于衣服,都在不断地奴役着孩子自由的心灵,使孩子不断失去乐趣、失去本真。

服装也是一祸!

如果不必在意衣服的事情,能够尽情地玩耍,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这才是童年吧!

小林宗作校长先生是最能理解童年的成年人!

 

『经典教育故事之九』生命

问题:如果你的学校(班级)有一位同学不幸死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你会怎么做呢?你知道他的同学对他的死怀有怎样的情怀吗?

书中的故事

泰明(患小儿麻痹症的小豆豆的同学)死了。

小林宗作校长先生把全校的师生集中在校园,像平时那样,两只手放在上衣口袋里,但他一直默默地站着,一动一动。过了一会儿,先生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看着孩子们,脸色肃穆,好像哭过一样,缓缓地说道:“泰明……死了。今天,我们去参加他的葬礼。泰明是大家的好朋友。真是可惜,老师们也都难过极了……”

说到这里,小先生的眼圈通红,泪水落了下来。

学生们都惊呆了,谁也不说一句话,大家的心里,浮现出泰明的音容笑貌和有关泰明的种种回忆。巴学园被一种悲哀的寂静笼罩着,巴学园的空气中第一次充满了悲伤……

【我的感悟】

生命是最可贵的。

教育是使人从了解生命开始,到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到完善生命,到敬畏生命,最后到善待生命为止。这里的“生命”,理所当然地包括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和自然界一切生命。

生命与生命和谐相处、相济相融,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一个学生死了,全校师生都去参加葬礼,为他的最后一次远行相送,这是最难得的(但愿永远不要得)一次生命教育啊!

如果我的同学像泰明一样,我会非常伤心,也会参加他的葬礼。表现了小豆豆的校长关爱学生的心。我希望世上所有的校长都这么做。(网友·琪琪)

这就是真正的生命教育,小林校长总是能在一些细节上做到教育的效果!(网友·原点)

看完了这些故事我被小林宗校长办学理念,育人方针深深感动了,也被老师您那由表至深的感悟所震撼。我们教师是要用“心”来教育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活动,要为孩子一生发展服务,尊重其个性发展,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他的能力范围以最积极的态度发展,我想这样我们就能更多地感受到教育带来的欣慰!(网友·淡茗)

教育是使人从了解生命开始,到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到完善生命,到敬畏生命,最后到善待生命为止。说的好!这是富有人性的教育方式,我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事例发生,小学的时候,没人提,大专的时候更多人在躲避,我不知道为什么!(网友·木白)

 

『经典教育故事之十』童心

问题:如果你是校长(老师),你的女儿喜欢某个同学头上戴的蝴蝶结,但是转遍了整个城市都买不到,你会怎么办呢?

也许我会找一个她可以接受的理由让她“放弃”,或许我会用其他足以吸引她眼球的东西(活动、游戏)转移她的注意力。(网友·杏子)

不让孩子偏食,不让学生偏爱。统一校服正好遏制了攀比之风,学生没有贵贱之分。不是山珍,不是海味,享受同等的生命化教育。(网友·愉悦作文教学)

书中的故事

校长先生的女儿美代(小豆豆的同班同学),看中了小豆豆戴的蝴蝶结,缠着要一个,但是,校长先生转遍了自由之丘的蝴蝶结店,都找不到同样的。

于是,校长先生找到小豆豆,问她是哪里买的。小豆豆告诉校长先生,这个蝴蝶结是“姑姑过去的裙子上的蝴蝶结”,还是“外国货”,自己是多么得爱不释手。

校长先生显出很为难的样子,说:“小豆豆,美代总是吵着要这样的蝴蝶结,你上学的时候,可不可以不戴这个蝴蝶结呢?如果这样,就太谢谢你了。实在对不起,拜托了!”

小豆豆抱着胳膊,站在那里思索着。但只过了一会儿,她爽快地说:“好啊。从明天起,我就不戴这个了。”

先生说:“是吗,太谢谢你了。”

【我的感悟】

读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小林宗作校长先生是一位孩子,永远葆有一颗天真可爱的童心!

“童心是最好的老师。”

正是校长先生那颗天真可爱的童心,使得巴学园的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正是校长先生那颗天真可爱的童心,使得巴学园的每一位孩子都释放了最大的热情和最深的潜能;

正是校长先生那颗天真可爱的童心,使得巴学园充满了孩子的欢歌笑语和希望梦想……

至此,我的《窗边的小豆豆》10个经典故事及感悟全部结束,但是,关于教育的思考还在继续!感谢阅读本帖和参与讨论的网友,是您的参与使本帖更为精彩,因为分享您的智慧而倍受鼓舞,谢谢您!

我想起卢梭在《爱弥儿》开篇第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权当本贴的结束语吧。(黄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