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手工剪纸窗花:对“方氏养蜂法”的理论诠释与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18:29
“方氏养蜂法”,即中蜂活框组合箱养蜂法的简称,为安徽省肥西县民间养蜂家方耀斗先生所创,是一种有别于近百年来所倡导和推广的活框继箱饲养模式的新型养蜂法。我认为既是一种有着巨大的推广潜力、具有很高商业养蜂运用价值的新型养蜂法,又是一种与时俱进、与中国传承数百年来的“豆腐格子蜂箱养蜂法”有着千丝万缕内在联系和血缘关系的养蜂法。因此在对其评价的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之者称其为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1],应当申请发明专利[2];贬之者称其为倒退[3]。但是,无论是褒者还是贬者,对这种养蜂法基本上尚未进行过认真的、严肃的、心态平和和实事求是的理论诠释。为了探索这种养蜂法的成功奥秘,推动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笔者特撰文,愿与关心这种养蜂法的蜂友们进行探讨和交流。
1 方氏养蜂法的血缘关系探秘
方氏养蜂法是否有历史渊源?是否有演变的过程?方氏养蜂法与传统的中蜂饲养法是否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是能够接触到这种养蜂法的人想要弄清楚的首要问题。方氏养蜂法的特点是:浅箱,三箱体养蜂;浅框,由3 个浅框组成的大组合框;从蜂团下添加箱体扩巢,将蜂群发展的自由空间留在蜂团下方。就以上3 个特点而言,除浅框外,其他2 点———多箱体养蜂,从蜂团下方添加箱体扩巢实现多箱体养蜂,与我国古人的豆腐格子蜂箱养蜂法管理原理是一致的。为了探索方氏养蜂法与豆腐格子蜂箱养蜂法的传承关系、血缘关系,就有必要对豆腐格子蜂箱养蜂法作一简要的述说。据成书于我国明清之际的古农书《增补农圃六书?畜牧?蜜蜂》所载,湖南和长江下游的大部分地区的蜂农,多采用一种被称之为豆腐格子蜂箱的箱体,运用从蜂团下方适时叠加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多箱体饲养中蜂。据该书介绍,其单个箱体为木制方格,长宽均为一尺,高四五寸。在箱的内壁上下适中处,置4 根相交作“井”字的竹条,颇似民间制作豆腐的格子,故称之为“豆腐格子蜂箱”。箱底为活底,其目的是便于饲养者对蜂群生活垃圾的清理和从蜂团下方添加箱体扩巢。用豆腐格子蜂箱饲养的中蜂,蜂群始于底箱之内,当群势发展壮大后,再在其下方添加1 格,如此循序渐进,有加至十余格者。取蜜时,从已叠加的箱体上,敲动箱壁,驱赶蜜蜂往下聚集,然后将上面的若干格,从箱体之间缝隙连接处,用细线横穿截断巢脾,然后将已截断连接脾的上部箱体取回家中,破蜡榨取蜜汁。余下的各箱内的巢脾,因有竹条支撑,故不致下坠。由于蜜蜂特有的向上储蜜,向下造脾育儿的特性,故上层箱体皆为成熟的封盖蜜,取蜜时,也不会损坏虫卵,每年仅取蜜一次。我们只要对豆腐格子蜂箱养蜂法与方氏养蜂法稍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养蜂法的原理是一致的———同为多箱体养蜂法,都是从蜂团下方添加箱体扩巢。但是,方氏养蜂法决不等于是豆腐格子蜂箱养蜂法的翻版和复制,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方氏养蜂法在借鉴逆向思维养蜂法原理的同时,成功地引入了现代蜜蜂饲养法的活框技术,从而对豆腐格子蜂箱这种古老的养蜂法,进行了与时俱进的革命性改造,使其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所以说,方氏养蜂法是一种与传统的养蜂法有着近亲血缘关系的新式养蜂法,方氏养蜂法的血管里,流淌着豆腐格子蜂箱养蜂法的血液。这样分析和看待方氏养蜂法,笔者认为就是尊重历史,不割断历史,就是充分尊重中国古人的知识产权。应该承认,探寻方氏养蜂法的“根”在何处,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会有多种解释。以上分析,仅是一家之言而已。笔者认为方氏养蜂法对中蜂饲养业的贡献还在于:用实践回答了摆在中蜂饲养界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一个绕不开的严肃的问题,即怎样对待传统?怎样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所以,让方耀斗先生戴上民间养蜂家的桂冠,他是当之无愧的。
2 谈谈方氏养蜂法与现代中蜂活框饲养法的关系
20 世纪初,西蜂及西蜂饲养技术开始传入我国。伴随着西蜂及西蜂技术的传入,中蜂开始了模拟西蜂饲养模式的活框饲养。客观、公正地讲,这是中蜂饲养业具有革命性变革的大事件———中蜂的饲养实现了与世界现代蜂业的对接。十分遗憾的是,在批判中蜂土法饲养落后的咒骂声中,对其饲养精华———多箱体养蜂,从蜂团下方添加箱体扩巢———也被作为“糟粕”彻底抛弃了,就像倒洗澡水时,连同婴儿一同倒掉一样。方耀斗先生对中蜂饲养业的贡献就在于,他将人们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婴儿”重新捡了回来,并成功地进行了对传统逆向思维养蜂法的革命性改造。这里,又涉及到我们在评论方氏养蜂法时另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方氏养蜂法与现代活框继箱饲养法之间,有何联系?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此,笔者将从下面3 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就技术层面上来讲,是“联婚”关系;用形象化语言来表达的话,是“嫁接”关系。笔者认为,中蜂传统养蜂法的精髓在于多箱体养蜂,在于从蜂团下方添加箱体扩巢的逆向思维的思想方法;中蜂活框饲养的精华在于活框。方耀斗先生将巢框下横梁去掉,从而顺利地实现了传统的逆向思维养蜂法与现代活框技术的顺利“联姻”,让风马牛不相及的2 种养蜂法经“嫁接”成为一个“新植株”、一个“新品种”。这是现代园艺嫁接技术在养蜂学上最成功运用的生动例证!当然,发明权属于方耀斗先生。第二,就蜂群生物学特性的应用层面上来讲,是“孪生兄弟”关系。一部蜂业史反复证明,任何一种成功的养蜂法,无不是蜂群生物学特性巧妙运用的结果而已。现代活框继箱饲养法,运用的是蜂群向上储备蜂粮的生物学特性,故采用的是巢箱上加隔王板,隔王板上加继箱,以便取得更多的商品蜜;方氏养蜂法运用的是蜂群向下筑造新脾扩巢育儿传宗接代的生物学特性,故采用的是从蜂团下方添加箱体扩巢,以壮大群势,采用的是迂回的方法以便获得更多的商品蜜。常识告诉人们:中蜂弱群是难以取到商品蜜的,所以无论是从巢箱上方加继箱,还是从蜂团下方添加箱体扩巢,无一不是中蜂生物学特性的运用不同而已。难道这不足以说明,方氏养蜂法与现代活框继箱饲养是孪生兄弟吗?故此,笔者斗胆预测:今后的中蜂饲养书籍上,方氏养蜂法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请拭目以待。第三,从实践运用的角度来讲,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之关系。方氏养蜂法在添加箱体扩巢时,由于不添加隔王板,从而省去了三天两头翻动巢脾之苦,对“应激反应型”的中蜂来讲,管护过程中将人为的干扰降到了最低限度,因此更吻合中蜂生物学特性。由于大大减少了蜂群管理程序,因而这种管理法,一般蜂农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学就灵,可谓是“下里巴人”;而中蜂活框继箱饲养,技术含量高,非技术娴熟者难以养好中蜂,可谓是“阳春白雪”。有了方氏养蜂法,中蜂饲养者就多了一条门道,多了一种选择的余地,这有何不好呢?故笔者认为,对方氏养蜂法,你可以不赞成、不实践,但不可以诋毁。难道就因为它有“土”字的血统,就应该打入另册吗?这就有点“血统论”的味道了。笔者认为,在怎样看待土法饲养的问题上,韩国人非常聪明[1],其心态,很值得国人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