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剪男生头发好的店:【用心原创】明朝才引进烟草为何迅速普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36:15
    中国的烟草历史,从何时开始,如今有许多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

    第一种,万历三年(1575年)烟草由吕宋传入台湾、福建。1579年,利玛窦把鼻烟带入广东,中国吸烟人口大升。

    第二种,清末人赵之谦之说,最先传入中国的是鼻烟,由利玛窦自广东带人,他在《勇卢闲诘》中这样记述: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意大利),明万历九年(1581)利玛窦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

    第三种,是源自1980年广西博物馆文物队,在广西合浦县上窑明窑遗址发现3件明代瓷烟斗和1件压槌,压槌后刻有“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造”13字(见郑超雄《从广西合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谈及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农业考古》1986年第二期)。这一实物的发现比以前所有谈及中国烟草传入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如果进一步为历史学家所证实,则表明中国在1549年以前早于欧洲许多国家已经有了烟草和吸烟的嗜好。

    不管怎么说,烟草大约于明代嘉靖末至万历初经菲律宾传入我国南方,后迅速在全国推广种植,吸烟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至清代吸烟已成为国人的基本嗜好,如陆以湉《冷庐医话》所说:“今人嗜此者众,烟肆之多几与酒肆埒。”可见当时风气之盛行。

    如今,科技高度发展,禁烟宣传使我们都知道,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现代医学认为,香烟含43种致癌物,吸烟会得14种癌症。 吸烟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危险。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还有缺血性心脏病、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呼吸道癌症、慢性梗阻性肺病、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和糖尿病等。烟能刺激肝脏产生药物代谢酶,加速药物的代谢,降低血液药物浓度,从而降低药物疗效。所以对于正在服药的患者来说,吸烟无异于雪上加霜。烟草和酒精合在一起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比单独饮酒或吸烟更大。吸烟危害的不仅仅是吸烟者本人的健康,周围的其他人也会因被动吸烟而影响身体健康。等等……难以一一枚举。

    那么,在明朝对如此不良习惯嗜好,何以会快速传播呢?翻开中国烟草历史,我们不难找出众多原因,其中最为明显和特殊的原因有以下种。它们是:

    其一,医学界对烟草作用的误解和误导起了关键作用。

    据最早著录烟草的医学书籍《本草汇言》载:“此药气甚辛烈,得火燃取烟气吸入喉中,大能御霜露风雨之寒,避山蛊鬼邪之气,小儿食此能杀疳积,妇人食此能消癥痞。”明代的大医家张景岳更是对烟草大加颂扬,他在著作《景岳全书》中称赞吸烟可以壮阳、祛风湿,认为是“顷刻取效之神剂也。”

    明朝时期,像张景岳这样的医学大腕,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们既然认可烟草的正面作用,并极力主张不仅能治病,还可保健,故对烟草传播肯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是万万没想到,如今走在戒烟运动最前沿的医学界,最初其实恰恰是烟草传播的推动者,真是太令人意外和惊讶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当初对烟草的那些溢美之词显然非常不负责任,但作为一个引进的新品种,医学界对它寄予某种厚望虽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探索热情。但医学界对于烟草的这种草率热情和盲目推崇,却给社会习俗及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后果,实在让人遗憾。

    其二,吸烟对烟草功效的传说和认识起了重要作用。

   在烟草传入之初,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讲的是:明朝军队征滇之时,很多部队感染了南方传染病而全军覆没,唯独有一支军队毫发无损,事后发现这支部队都是由带着烟枪的吸烟者组成的。这个传说被多种书籍所记载,虽大多语焉不详,但大家都相信一个故事,尽管这个故事可能有多种版本,却从来就没有人追究故事的真实性。这个传说不仅迎合了吸烟者的心理,为吸烟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同时也吸引着更多的人成为烟民。传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某种风尚和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不过,此种现象,却一定程度上很符合传播学的理论。人口众多的地方,风尚追求和攀比常常会让某种物品短时间热门起来。拿吸烟来说,第一次吸烟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好奇心的驱使让人们愿意忍受某些不适。当好奇的尝试逐渐成为一种风尚,那些追逐时尚的人士又岂在乎那一点点的痛苦,这就像如今的某些流行服饰,一旦成为时尚就会有人竞相穿戴,即使在大冬天被冻得瑟瑟发抖也在所不辞。从众心理和时尚潮流,有时就这样“可怕”。

    其实,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在我工作过的地方,在非典大爆发的那年,曾经因有传说吸烟能够预防非典,吸烟者明显增多。即便是前不久,在日本地震期间,有说法食盐可以防止核辐射,不是也有很多盲目信任者在大肆抢购食盐吗?结果,辟谣后个别家庭的食盐储藏量惊人。

    其三,吸烟行为与传统文化的不谋而合也起了辅助作用。

    一般来讲,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烟草的本土化必然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否则难有立锥之地。中国的道家文化强调养生修行,强调气息调理,而烟雾这种虚无缥缈的物质恰好与之暗合,这一点可以从某些文人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比如清代诗人陈义贞就做过四首非常有代表性的五律诗,现举一首为例:“神农不及见,博物几曾闻,似吐仙翁火,初疑异草熏,充畅无滓浊,出口有氤氲,妙趣偏相忆,萦喉一朵云。”陈义贞的四首诗描写的都是一种神仙般的境界,按照作者的看法吸烟简直就是一种修炼和养生了。文化上的接纳对于烟草的长久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使吸烟行为可以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土壤,最终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眼下禁烟活动一直在提倡,禁烟宣传一直在努力,但烟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一方面,名人的吸烟故事,明星的潇洒烟姿,悄悄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埋下了吸烟的种子;另一方面,在交际场合,烟早已超出了它的物质范畴,成为一种社交工具甚至一种身份象征。更不用说,烟草专卖制度,每年给国家和地方增加了占很大比例的税收。有了这样一种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土壤,禁烟谈何容易?

    其四,明朝皇帝片面禁烟导致逆反心理具有催化作用。

    据《福建日报》1992年11月24日刊登的文章介绍,明末天启年间,明朝与后金交战,一队广东兵赴山海关应援,把吸烟的习惯传到了北方。很快,长城内外各民族都染上了吸烟的习惯,不管男女老少,都扛着一根旱烟杆,吞云吐雾。

    然而,这一习惯引起了皇帝的烦恼。原来,明代北方人不说吸烟,也不说抽烟,只说“吃烟”,与“吃燕”谐音。而北京位于幽燕,别称燕城,这“吃烟”,不是要把北京吃掉吗?加上明军老打败战,皇帝一恼怒,便下令百姓不准吃烟,违者斩首!这条命令在国内其它地方很快被人忘掉,但在北京城里可是严格执行的。福建有位举人赴北京赶考,他的仆人不知禁令,到北京后,即把随身带的一包烟拿到市场上去卖,不料被巡卒发现,押赴菜市口,砍了脑袋。

    严厉的禁烟却使烟草价格直线上升,山海关外的女真人不惜以一匹马换一斤烟草;另一方面,禁烟反而宣传了烟草,很多人都想尝尝这皇帝不准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烟草销路更好。

    可见,明朝皇帝只因忌讳而搞的别出心裁禁烟,不仅没有真正禁止住吸烟,反而起到催化剂的宣传广告作用,这是始料不及的。

    其五,崇祯帝调洪承畴北上抗金而开烟禁使吸食者愈众。

    透过史料,我们发现,1637年崇祯为了禁烟,勒令以斩首示众惩罚私种私售者。不过辽东与后金苦战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却上奏说「辽东士卒,嗜此若命」,导致禁烟失败。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南安人洪承畴本人大概也是一位“老烟枪”,崇祯皇帝让他带兵到山海关外打仗,他便上了个奏本提了许多条件,要这要那,最后顺带一笔:北方士兵雪夜巡逻,抽一袋烟不仅能添点暖气,还可提提神,对带兵打仗有利,皇上能否开烟禁,体恤士兵?皇帝这时正倚重洪承畴,本不想批准,又怕影响洪承畴的威信。如果这点小事都不答应,怎么让洪承畴带兵?于是烟禁重开。不几年,北京真的让清朝“吃掉了”。新坐龙庭的满洲贵族全是“老枪”。这样,皇帝与百姓“同心同德”,这烟灾泛滥便再也挡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