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跑女运动员:狗老爸道德经解译 - 第3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46:49

第三章 / 狗老爸《道德经》解译 (二稿)

 

3-1.       原文修订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智无欲也。使夫智不敢,无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l       楚简本无此章。帛本甲乙有缺句。修订以通行本为基础,个别文字有异,取帛本。帛本实有部分用“上” ,异于通行本之“尚”;用“使民不乱”,异于通行本之“使(民)心不乱”;用“无为而已”, 异于通行本之“为无为”。

 

3-2  白话译文

别逞能,管理百姓戒争强好胜;别贪稀罕之物,管理百姓戒巧取豪夺;别只图私利,管理百姓戒胡作非为。圣人就是这样治理天下的,去除心中的一己之私,装满天下百姓之疾苦,淡薄个人名利之追求,增强为民谋福之能力。管理百姓要坚持去心机摒私欲。如果杜绝谋私,只行无私之为,天下不会管理不好。

 

3-3  推理过程

解老子,此章可谓难迈之坎。自古文人、官家、帝王之解所用皆为通行本。字句单解,各由各口,无不成理。然,求全章理之贯通,求此章与全文理之相应,似有不足。王之身、王之举、民之心、民之行,或取此舍彼,或纠缠不清。以为,王与民之理可有三种,以首句为例: 

 

           一、王不尚(推)贤,民不为当贤而争。

二、王不上(好)贤,民不仿之为当贤而争。

三、王不上(好)贤,治民不为争贤名。

 

理必取其一。合而混,混而歪,字解必随之杂乱,似是而非。理之取舍,虽必有章节贯通、经文相应之求,但也少不得字解之佐证。以下余做字句之解,以供详参。

           

3-3-1  不上(尚)贤,使民不争

“上”虽通“尚”,但两字之义非完全重叠。“上”之义源自高低。作动词用,物于上而仰视,延认定而逑之意,为自施之动作。“尚”之动,有自动,有驱动(带动)。后人以“尚”代“上”,形似通假,弃自动择驱动,有无识妄辩之嫌。

 

“使”作动词,本义为用,延役、令、遣之意,楚方言作用沿用至今。其作驱动之用(英文的make sb do sth、法文的faire qn faire qch)当在文字发展的后期。汉之前,“使”作使动用的习惯不多见。前人无人单解“使”字,而用因果关系来将“不尚贤”与“民不争”联系在一起,估计与“上”变“尚”有一定的关系。

 

12章河上公本、王弼本有“五色令人目盲”句,而帛本(甲、乙)用“五色使人目忙”。帛本早100多年,但不足以证明真本老子用的就是“使”字。相反,全文无他处再有“使”作使动用。清《康熙字典》中没有使作使动的解释。其解“使”有注古之用,所引皆上古之考,无使动用。此典有记“使音史。令也,役也”,考证有:

 

《豳風》序:說以使民。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

《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集韻》遣人聘問曰使。

《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

《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但看通篇,老子无民性本恶之论。老子论道,不为治民之性,而为束王之行。将此句解为劝王用“不尚贤”的手段去除百姓之恶性,与理有悖。后文有证,如“为而不有”、“成而不居”,尤其是“夫唯不争,故无扰” 明白白劝君王不与民争利。再者说,贤人非害人不能当吗?不害人而争当贤人有何不好?再者再说,民既争,会只为 “贤”而争?笑话!

 

对“使”字的不解和对此句的谬解,不但污蔑了老子,而且贻害了整个所谓的国学。《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至今不得合情合理之解,就是一个证据。

 

3-3-2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余之解,此句与上句通理,仅“贵”可议。“贵”作动词,稀罕而贪得之意,为自动之动,与“上”对应。可见“尚”代“上”之谬矣。

 

3-3-3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传统解译基本解“见”为出示之意,解“可欲”为可勾引起欲望之物之意,解乱为乱心之意。从而使将全句的意思定格为:不出示可勾引欲望之物,从而使百姓之心不乱。单看注释或译文,此解似非不成理,然与经文文字及环境条件不合。

 

“见”,确通现,作动词用,有露出之意,也有行为表现之意。但,其本义看见,延义有眼中只有的意思。老子论道,倡的是“无”字,导的是“德”字,解的是王治己身的“慈、啬、不争”。“不见可欲”解释为不要只图私利,与原文、原义显得更为适当。

 

可欲,可勾起欲望之物,即私利的意思。但若将“见”皆为出示,句理不通。不要出示可欲之物,虽然可以支撑句子的语法结构,但必要检核一下小理是否合大道理。据传统解译之逻辑,“可欲”之物或之利皆为管民者所有。王尽有,而民不可欲,天理何在?

 

“可欲”之“可”解为可以,也许太过机械,前文1-3-1已有交代。可以之外,“可”有一用,可作合其意、尽其意或任其意解,如可人、可心(pleasing or satisfying)、可着劲儿来(up to)。若取此解,此句的意思便为:(王)不可为所欲为,管百姓不可祸乱百姓。思路合常理,与前后文也非为不何。但,无论如何“见可欲”不可解释成“出示可欲之物”,因为如此之解把老子针对君王的话锋转对百姓。传统释义的做法估计不独因有解“使”之谬,更因有附权趋利之私。

 

此外,此处“可”另有一考。疑原文为“夥”,读录或口传过程中被谬读“可”。“夥”意多,与“欲”组合意为贪婪;再与“见”组合意为:不要表现得贪婪。以为是个不错的推理。若得见物证,愿从之。

 

3-3-4  是以圣人之治也

此句帛本有“也”,而通行本无。原文修订取帛本。此句有“是以”和“也”,可见此句与前三句有着必然的承接关系。从对此句的理解,可以倒推出前三句所说的行为究竟是自动还是使动。

 

“也”在古汉语中多作语气助词,以表判断、疑问、停顿。此“也” 用在句尾,且句首有“是以”,显然作定性判断之用。前三句是对三个代表性行为的描述,此句是对三个行为的性质判断(或总结)。贯穿四句的逻辑是:怎么样、怎么样和怎么样的行为是圣人治国的行为。“是以”是今天的“以+是”结构,“是”作代词,在上古汉语中置于“以”前,意思相当于“可以说”或“所以说”的意思,而不是因此之意的“所以”。第38章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用的也是这个句式。

 

从“是以”和“也”构成的此句判断性质,可以推溯前三句应是代表性行为的描述,表述方式当是直陈性的,而不是条件性的。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为例,若将“使”解作使动用,“不尚贤”就成了条件性的辅句,“使民不争”就成了目的性的主句。此与“是以”和“也”构成的判断句式不合。由此推测,通行本之缺“也”有可能不是无意之为。

 

3-3-5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此句之解,难在“其”,难在“腹、骨”。问题出在老子说事,究竟在谁的身上找原因。但看通篇,老子所论,治与不治,其根在君。可前有“使”字之惑,此有“其”字之惑,更有“腹”、“骨”之惑。此句犹如埂骨,柱塞前后意之贯通。此句与紧接的“恒使民无智无欲也”句构成判断句式。

 

“其”之古用,在第一章1-3-4处已做交代。其作代词,指向有两种,其己和其他。上古汉语其多作其己用,全经文作此用不只一处。 “其他”一词本身就是证据。其他,过去无它,由其和他合成。其为立点,他是指向。可见,汉语之初,“其”代己身。后人解其为他,句义颠覆不可避免。“虚”和“弱”二字经文中多次出现,皆为君王(以圣人为楷模)治己身之为。此处解作百姓受动之为,究天下治否之因于百姓,凸现怪异。非权贵之为,即攀附权贵之为。

 

虚心、弱志文经中多见,用君王之为,所指性质抽象。而实腹、强骨经文独此一处,所指为实物。若视四“其”皆代君王,有概念性质不一致的问题。老子说的是君王守道与修德,盖不会把填肚子和练筋骨也包进去吧。若强做此解,“实其腹”、“强其骨”就只能被视作衍文。不过,去掉“实其腹”、“强其骨”,判断句所需的指向陈述似乎太少了点。有一假设可能成立:老子原文为“虚其心,实民腹;若其志,强民骨”,而后人换“民”为“其”。

 

若假设成立,句子理清义通。前人解老,朝此方向者甚少,仅两例。宋徽宗(赵佶)有虚上心,弱上志之会意。而明太祖(朱元璋)之解方正而堂亮:“圣人常自清薄,不丰其身,使民富乃实腹也,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然更不恃民富而国壮,他生事焉。是为实腹弱志强骨也。”叹千年文人墨客,解此句不如一个帝王。

 

原本究竟如何,无从考证。故,原文修订依取帛本。我对“实其腹”和“强其骨”的白话译文乃勉强之为。

 

3-3-5  恒使民无智无欲也。

此句是对“虚、弱”句的定性判断。恒,原义久,延意持之以久。修订虽取此字,但有一疑难去。此句以“也”结尾,为判断句式,以“恒”起领,与句式不合。怀疑,“恒”是“亙”(同亘)字的讹误。亙有穷尽之义,延作极、根之意,会意也。如此,此句便是对“虚、若”句义的定义性判断,意为“前面讲的……,说到底就是……”。若此,前后畅通。经文通篇多用“恒”字,此疑虑不止一处,而“恒”作亙,句义皆畅。

 

3-3-6  使夫智不敢,无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此三句从意思上来看,是一个条件性的假设句。“智不敢”和“无为而已”是条件,“无不治”是结果。“智”在第二章2-3-1点已做解释,不赘述。通行本“智”后有“者”,盖为误解或歪曲老子话锋的衍文。“不敢”,义通今,不是没有胆量的意思,而是绝不要、绝不能的意思。“而已”与今有别,非意少做,而意只做。“使夫” 全经文独此一处,其意全为推测。本人非古文专家,同近期文献阅读有限,无例证可引,故不敢多言。

 

3-4  思考综述

传统解译对《道德经》内容性质给出了两大的定义:面南术和养身术。面南术之说与此章关系甚大。初读时的感觉,与众人没什么两样,被“善、使、其”绕了进去,还觉得蛮有道理,沾沾自喜以为有所得。可读完通篇,仔细琢磨,发现得了小道理,丢了大道理。用正义的尺子量一量,谬误立显。原来自己的理解不但幼稚,而且还夹杂着求得的私心。所以,被人用芝麻换了西瓜。

 

凭什么说百姓争当贤人就有害社会?凭什么难得之货该由君王掌管,而民非做盗贼不可得?凭什么可欲之物或可欲之利,君王可尽有,而民想一想就成了贪婪?老子立说砭时风,戒君王。说老子进言治百姓之恶。老子、君王、百姓、解者,究竟恶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