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全家福唐装哪家好:高考语言运用题答题指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29:25

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在外延上包括《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这些基本的表达技能,也是最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想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和我市模拟试题,谈谈语言表达题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其中有一些是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命题的基本方向(指导思想)。

1、实用性。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作为一种语文能力,表达应用是技能性最强,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求面最广的一种能力。它不像一般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鉴赏、文学文化常识那样,处在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公益广告、自我介绍、主持词、新春联、贺卡、短信,在网络上的留言、评论、加帖,在生活中的道歉、拒绝、转告,每年都会冒出新题型新思路。试题表达的话题和运用的材料多来自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与为人处世密切相关的领域,新鲜活泼,丰富多彩,较少书卷气。很难通过事先背诵或猜题押题去应付。我省命题将突出语言运用,因此不会出那种需要更多阅读理解和对材料进行分析评价的试题,而注重联系生活,运用语言。去年试题中“写得好”一语根据不同的表达要求而写出上下文,虽然遭到一定的批评,但它命题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实用性还表现在它的操作性强。它不是识记、理解那种接受性的,而是表现性的,并且技能性强,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光是理解题意还不够,需要考生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它和作文的表达也很不相同,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而是专题性的,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和考点,在语言表达上既能展示考生的个性,在基本考核目标上又必须整齐划一。教师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逐题点评,还要让学生实际动手,是最适合演板训练的一种题型。

2、综合性。一方面试题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联想和想象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一道试题的语言表达形式又往往是多种兼用,一道题只考一种表达形式的试题相当少见。它往往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字表述)等全方位的语文能力。

3.开放性。它的命题思路十分活跃,答案通常不是标准化的,更能展现考生的个性和文采,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说来,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或者提供一种情境,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例子,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并按照要求作答。因而答案灵活而富有弹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写出丰富多彩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来。

譬如2002年第25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水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道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都十分明显。你仍然可以像试题所给例子一样去描写自然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可以是校园生活的感受,也可以是阅读中的体会,既可以写今天的现实,又可以写往昔的历史,甚至可以合理的科幻虚构等等。而在形式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一个开放的比喻系列。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可以对应的系列,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各有所长的学生可以各展所长。考生没法把句子造得和别的考生一模一样。

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隐含着对创新精神的关注,对考生能力和技能的检验,这些意义对于培养高中生的能力素养十分明显。

二、应试的基本策略

鉴于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需要建立三个意识。

1.建立目标意识

这里所说的“目标”,就是语用题的中心要求。平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总是有一定目的、围绕一定的中心。高考语言表达题,也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差别只是有的直接明确,有的间接含蓄,需要我们去体会。譬如2000年第26题,根据两条格言,仿写两条新的格言,仿写的文字要表达对“友谊”、“勇敢”、“信任”的积极作用的评述,这就是它的中心;又如前举2002年第25题也没有明示中心,但所给材料中隐含着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目标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关键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如果对这道试题的核心目标都不明确,那解答起来就只能南辕北辙了。

2.建立语境意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请看2003年的第25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

(2)提示语:(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

这是一道仿写题,“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而“教学楼内”、“阅览室里”就是一种语境,因此,本题的答案既要符合内容、表达效果的要求,又要符合语境要求。不少考生似乎不明白这一点,第(1)小题有人竟然写出这样的答案:“用耳用眼不用嘴,动心动脑不动手。”这样的答案就意味着在“教学楼内”不能读书,不能讨论问题,不能写作业、作实验等等。显然是错误的答案。第(2)小题有人写出这样的答案:“黄金屋不要付钱,颜如玉不要付钱,唯有那纸张要付钱。”这答案自然是从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三句话化用而来,姑且不论这句考生对古语的理解是否正确,也不论这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仅从语境的角度来判断,这样的答案与“阅览室里”有什么关系呢?

3.建立互相渗透的意识(也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能力的意识)

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的基础。考生要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调动多种语文能力,避免在答题时顾此失彼。

高考大纲规定的语言表达题型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下面分别谈点个人看法。

三、几种基本题型的复习方法

一、扩展语句

所谓扩展语句,就是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结构简单、内容单薄、表达不具体、描写欠生动的语句加以扩充,使之具体、鲜明、丰富、形象起来。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驾驭语言的能力。它包括将关键词或话题扩展为语段,根据规定的情境、提示或中心句展开描写,根据简单的资料进行介绍,对图表加以评述,将古代诗句改写为现代散文,将未完成的段落补写完整,根据一定的要求撰写公益广告等。扩写相当于一种微型写作训练,是写作的准备和基础,又具备单项应用的现实需要,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由于答案有时不易调控,评分标准不易制定,又受到赋分的限制,在高考试卷中表现得不够充分。同时,扩写和仿写有时存在交叉现象。

扩写的原则:1、一致性原则:即扩展的语句要尽量保持与原句的情境、结构、风格、语气各方面协调一致。2、合理性原则:即扩展的内容要合情合理,不能偏离话题,离开重点,背离生活。3、新颖性原则:即扩展的语句不仅要包孕原句的内容,而且要使语意在原句的基础上更充分、更具体、更形象、更透彻。常需要用多种修辞手段进行大胆的创造。

例1: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50字左右)

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分析:做这种题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加以具体描写,使语句生动具体,形象丰满。根据提供的中心句,应注意一致性原则,展开合情合理的描写。例句的两句话,显然第二句话是重点,其中有两个要素要体现:一是“襟袖间”,二是“春天的气息”,应在扩写中加以落实。

参考答案: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怀着对春姑娘的深深眷恋,我挥挥衣袖,告别了青山绿水,衣襟上还沾满了花间露水,嗅一下,还能闻到花的芳香;裙角边还残留着小草的新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春天的气息”通过触觉、嗅觉、视觉等表现出来)

例2、扩展下面的语句,不少于40字。

王老师是一位可敬的老教师。

分析:该句主谓宾结构完整。扩展时可在主语“王老师”前加定语,交代王老师的年龄和外貌;可在宾语“老教师”前添加介绍其品德、学问、奉献精神的语句。就是说扩展后的语句既要体现“可敬”,又要体现“老”。

参考答案:年逾花甲、满头银发的王老师是一位品德高尚、学问渊博、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可敬的老教师。(“可敬”的意思也可以用另一个句子来表达。)

例3、阅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以“蝴蝶”为中心描写对象,扩展成一段情景生动语意连贯的话。(不少于40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分析:这种题型要根据诗句的内容,发挥想象,通过优美的意境,表现出诗句的意蕴来。

参考答案: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上下飞舞,下面一个小孩在追逐,蝴蝶左右盘旋,忽东忽西,一下子飞入大片金色的菜花之中,再也难寻它的踪迹了。(重点体现原诗中有关诗句三个要素:“走”,“追”、“无处寻”;“黄蝶”“菜花”等也作了恰当的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对字数的限制,扩写和压缩相反,它往往是不得少于多少字,只可多不可少。联想想象能力欠缺、拙于表达的学生常常达不到要求。但也不能多多益善,因为写得越多越容易暴露表达上的毛病。

例4、用两个比喻句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生动具体。

如今,我们语文使用的词汇丰富起来。

依题干的要求可知原句中需要变得“生动具体”的地方是“丰富”一词,并规定用两个比喻使之达到要求。这就限制了考生不得通过举例来说明。答案(示例):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语文使用的词汇,也像我们吃的食品,穿的衣服一样大大丰富起来。

二、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因为这种题型不仅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而且与社会生活结合紧密,对学生无论文理,将来继续学习深造或工作生活都是十分需要的一种能力。

压缩语段的考查方式较多,传统题型有:给概念下定义、概括语段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较新题型有:为语段补写总结句、新闻点评、概括论点或结论、提取关键词等。

压缩语段的解题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条:

(一)弃枝取干

所谓“弃枝取干”,就是在压缩语段时,删除原文段中的次要信息,保留其中最主要的信息。例如: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信原公司日前在上海推出一种具有安全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功能的杀毒软件。这是他们推出的第三代反病度软件。该软件首次宣告结束了杀毒软件“只管杀病毒、不管恢复系统”的旧格局,既可以适时防杀电脑病毒,又能在系统发生崩溃时及早恢复系统运转,全方位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料的安全、完整与可用。

这个语段包含如下四条信息:(1)信原公司在上海推出了一种杀毒软件。(2)这是他们推出的第三代软件。(3)该软件结束了原来杀毒软件的旧格局。(4)该软件具有安全、完整与可用的优点。显然,15个字是无法把上述信息都传达出来的,只有采取删削枝叶保留主干的办法。分析一下四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很容易看出第(1)条信息是主干,其他信息是枝叶,是附属于它补充它的。根据字数要求,取舍的结果是:信原公司推出了一种新杀毒软件。

(二)避虚就实

从近年高考压缩语段试题的供材类型看,新闻语段是首选材料。深入辨析,可以发现好多新闻语段并非句句都是新闻,往往虚实相间。这类语段,在压缩时,可采用“避虚就实“的方法。例如,我们用过的2007届江西高三联考语文试卷有一道语言表达题如下:

20.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4分)

中新网8月24日电:针对有关媒体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区食堂耗资百万安装观光电梯一事进行了报道和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在该校的官方网站上做出了说明。说明指出,加装电梯,是适应人大发展的形势、改善师生员工就餐和学校学术交流用餐条件的必要举措,是“最为经济、适宜的方案”。

学生有如下不同类型的答案:

(1)人民大学安装观光电梯。

(2)人民大学安装观光电梯受到质疑。

(3)人民大学对安装观光电梯遭质疑一事作出回应。

这篇100多字的新闻,内容比较复杂,按时间层次交代了三件事:①人民大学安装观光电梯;②人民大学此举在媒体上遭到质疑;③人民大学有关负责人对质疑作出回应,称此举必要。

标题应当突出哪件事?这时就要考虑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是新闻传播速度的时新性,要求记者以最快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从以上三件事来看,最具新闻时效性的显然是第三件事。因为(1)(2)两件事都是读者已知的事件,第三件事才是在以上两件事基础上发生的最新消息。从新闻的构成来说,前两件事只是新闻的背景。因此,媒体的新闻应当突出最新发生的事件,以满足读者“先睹为快”的阅读心理。当然,回应的最主要内容也值得报道。按照“避虚就实”的原则,标题可提炼为:

(4)人民大学回应观光电梯报道,称装电梯最经济适宜。

其次,是新闻的客观性。新闻不等于时评,新闻虽然也有自己的倾向性,但新闻的倾向性是体现在事实的选择和报道的角度上,而不附加记者的意见。因此新闻最主要的是报道事实,评论的任务主要交给读者和时评作者。答案(4)中的“最经济适宜”是人民大学方面的语言,不是记者的观点,虽然“称”略有否定的倾向,但记者并没有发表意见。因此这个标题是客观的,中性的。而以下答案是不正确的:

(5)人大耗资百万安装观光电梯。

(6)中国人民大学安装观光电梯利大于弊。

以上(5)倾向于否定,(6)倾向于肯定,都不符合新闻的要求。

最后,新闻中的“观光电梯”不能简化成“电梯”,这在新闻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另外,人民大学也不能简称为“人大”,避免出现误解。如果受字数限制则只能从其他地方压缩。

(三)整合要点

有些语段,信息要点比较分散,其内涵是若干要点组合而成。在压缩语段时,要对文中信息要点加以整合,使得答案全面、完整,不遗漏。

体现这一原则的最好的例子是提取“关键词”。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2005年高考试题中,令人耳目一新。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提取“核心信息”,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取关键词可以和提取关键句结合起来,几个关键词加起来,按适当顺序组合就是一个关键句。如2005年河北卷的提取关键词的答案是:古籍、修复、人才、缺乏。按适当顺序组合就是:古籍修复缺乏人才。如果要求提取3个关键词,就是:古籍修复、人才、缺乏。关键词不只是“词”,也可以是短语(主要是名词性短语)。通常提取的关键词主要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动词一般只有一个。

下定义也是常见题型。下定义可以根据是否需要筛选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筛选信息,一类是需要筛选信息。今年我市一模第20题,给“文化产业”下定义,就是需要筛选信息的。原材料中有与文化产业相对应的“文化事业”的介绍,有关于文化产业外延的举例,就是次要信息。对概念的认识,内涵与外延都是必须的,但是内涵比外延更重要。限于字数的规定,外延只能舍弃。学生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学过下定义和作诠释,可以帮助学生复习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区别。下定义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追求精确和简洁,作诠释则可以介绍某些外部特征以及相关概念,比较灵活。

关于文化产业定义的正确答案是: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一个定义的结构由“属概念”加“种差”构成,严格地说,属概念应是相邻属概念,也就是上位概念。下定义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找到定义构成的中心词,即事物的属概念,在所提供的材料中,一般能找到现成的属概念。如一模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有“经营性行业”就是,一切被称作“产业”的都属于“经营性行业”。第二步就是找到作为这种经营性行业的本质属性,即“种差”。值得注意的是,“种差”可能不只一条,即有若干条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其区别于其他属概念的本质属性,那就都要提取出来,并注意排列顺序。一模考试结果,提取中心词即确定属概念一般问题不大,而筛选种差却存在较多问题。

下面说一下拟写画外音的题型。这是一种新题型。最近我市高三模拟统一考试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

小骆驼问妈妈:我们的睫毛为什么这么长?妈妈说:为了挡风沙。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呢?妈妈说:为了储存水和养料。小骆驼继续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妈妈说:为了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小骆驼很高兴,但它又问:“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呆在动物园里,而不是去沙漠远足呢?”

请你给这则寓言写一段“画外音”,揭示它蕴含的道理。(标点之外,不超过30字)

参考答案: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或: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展现一个人的才能。

或:如果没有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机会,天才、人才和庸才就没有区别。

[答案要点:才能(潜能);环境(机会;舞台)。如果只体现一个方面,给2分;只谈骆驼,不给分]

    原材料用拟人的手法虚构了一则骆驼母子的对话,表达的是人生的哲理。但是不少考生却是“就事论事”,谈论起保护动物、让动物回归自然等道理。例如:

①动物园里的骆驼虽然具备去沙漠远足的能力,却没有去沙漠远足的条件。

②动物园的建设违背了自然规律,给生态平衡造成危害。

③动物园对动物的约束、管理使动物的自然特征退化。

④让动物回到属于自己的家园,使大自然更加和谐。

⑤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标榜自由,却限制了其他动物的自由。

    诸如此类的言论看似有理,却没有确切理解原材料的寓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些学生把批评的矛头针对人类,针对动物园的建设,这不是画外音,而只能看作是“画内音”。动物园的存在方便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直观地了解各种动物,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好奇和好感,这对增加人和动物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是有利的。动物园的建设是集科学养护、传播知识和观赏休闲于一体的有益之举,和保护野外动物并不矛盾。人类驯化动物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文明的发展,地球上的人类与动物正在建立更加和睦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将放弃对动物资源的蓄养、利用(包括观赏、动力、食用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类还不能拒绝肉食。即使人类毁灭了,在动物世界也存在食物链的关系。今天,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努力维护,对人与动物共同家园的和谐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如果为动物“请命”,指责人类对动物的“残酷”,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哲学的话题,不是中学生所能胜任的。更重要的,寓言所蕴藏的道理只能是人生的哲理,而不应当属于自然科学或环境伦理的范畴。那些由动物扮演主角的寓言,都不是谈论动物的话题,而是借动物来讽喻人类。如“狐假虎威”的旨意就不是指责狐狸的狡猾,而是讽刺那些靠欺骗过日子的人只能得逞于一时。

对寓言或其他生活材料的寓意的理解,与写作有密切的关系。2006年江西省高考作文是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则“雨燕减肥”的寓言。正如江西师大《读写月报》主编王福河所说的,“雨燕减肥”讲的是雨燕,实际折射的是现代生活。王福河分析,“反映现代父母只注意孩子的物质生活,养尊处优,以至出现许多胖墩、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孩子;根据这个现实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王福河还提到,雨燕要想飞上蓝天,要自己对自己进行磨砺,不是外力所能强迫的。这也告诉考生,要从励志、脚踏实地、克服自己的弱点这一思路进行拓展。(《信息日报》2006/6/9)如果就雨燕谈雨燕,或就动物谈动物,显然违背了命题者的意图,也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所不能胜任的。

三、仿写

仿写也叫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内容则要创新。所以有人说,仿写句子的基本原则是形似质新。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仿写的原则是:形式是他们的,内容是我们的。在这点上正好和改变句式相反,后者的原则是:内容是他们的,形式是我们的。因此,仿写既要形式模仿,又要内容创新。二者缺一不可。一模有一道仿写的试题。根据余秋雨散文中的一段话,仿写出四个句子。这道试题有一定难度,原因是它的限制比较多。它要求“重新立意”,中心词就不应该重复“伟大”。有的仿写题是续写句子,与例句共同构成对偶或排比,可能要求保持与例句共同的“话题”,但素材与构思则是考生自己的。那是和扩写形式交叉的仿写题,我们这道仿写是更典型的仿写。它是要求另写一段话,并明确规定“重新立意”。那么所写句段的中心话题就应该另立,而不应重复例句的“理念”。但是很多学生都是重复写“伟大”,我带的一个文科补习班学生,写“伟大”的占学生总数的47%。

另外,四句话的内容应当是有层次的,即应当“从自然写到人类”,自然界的事物和人类社会的事物不一定各占两个,但应先写“自然”,后写“人类”。但是光写自然,或光写人类的都有,还有的交叉写自然和人类。如:“大树——轮船——大地——父母”。像这些限制,每次的试题各有千秋,就不能一概而论,教师要在考试讲评中给学生讲清楚。一般在仿写时,原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重复的,一类是不可重复的。可以重复的多半是连接词,虚词,起结构作用的词语(如判断词),不可重复的则是表现实质性内容的词语。有的词语是否能够重复,则要从修辞角度看,是需要反复强调,还是需要避复变化。

四、选用、变换句式

这种练习我们通常叫做改变句式。这种练习的特点,一是有较多的理解的成分,要把原句彻底消化掉,原句表达和隐含的所有信息都要心中有数;二是考生较多地需要语法观念;三是对考查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有较好的功效。用得较多的题型有长短句的互换,整句与散句的互换,句子重组等。近年来重组句子出现得比较多。

改变句式的练习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改变后的句式要符合规定(比如要你改变成复句就不能再是单句),二是改变后的句子必须通顺,不能出现新的语病;三是必须忠于原文,原句的信息不能有丝毫的改变或增删。就是说:内容是他们的,形式是你们的。

2006年三模出了一道重组句子的试题:

以“巴勒斯坦诗人加桑·察滩”为开头,重组划线的句子。(可以增减个别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60字)

7位伊斯兰作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却共同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感和仁爱心:在沿着攀援而上的阶梯行走的时候,来自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作家穆罕默德·舒卡尔和来自黎巴嫩的小说家哈桑·达罗德细数着阶梯的数字;一只蝴蝶在飞行中被人折断了双翅,高大的来自拉马拉的巴勒斯坦诗人加桑·察滩把断翅的蝴蝶捡起来,放到紫荆花丛中。(《南方周末》2005/12/1)

参考答案:巴勒斯坦诗人加桑·察滩来自拉马拉,身材高大,但当他看见一只蝴蝶在飞行中被人折断了双翅,就把它捡起来,放到紫荆花丛中。

这个素材是从报纸上直接找来的,我当时看到这个句子(“高大的……”)觉得好像翻译句子,在汉语中有点别扭,于是发生兴趣。我自己先试着改变语序,打乱原来的顺序,看是不是可以将原句更加“汉化”一些。评分标准很详细:强调加桑“高大”是为了突出他的“仁爱心”,得弯腰把断翅的蝴蝶捡起来,故先交代他的“来自拉马拉”,让“(身材)高大”靠近后面的内容;改写之后,“一只蝴蝶”与“断翅的蝴蝶”靠得较近,可用代词指称;“高大”由定语改做谓语后,需增加一两个字,如“很高大”“身材高大”;每遗漏一个信息扣1分,如写成“巴勒斯坦诗人加桑·察滩把一只在飞行中被人折断了双翅的蝴蝶捡起来,放到紫荆花丛中”,遗漏了“来自拉马拉”“高大”两个信息,扣2分;增添信息或歪曲原意的也按信息点扣分;不通顺、超过字数的酌情扣分;不是以“巴勒斯坦诗人加桑·察滩”开头则不给分。其实原句把“高大的”放在对这位巴勒斯坦诗人修饰语的开头,也是为了起到强调作用。改写前后的句子孰优孰劣不必计较,至少说明一个意思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而无论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其原意都不得歪曲。考生应当把内容和形式分清楚。比如有的学生少了“检起来”,虽然从逻辑上说,要把蝴蝶放到紫荆花丛中,必须先把它检起来,“检起来”的信息似乎可以包含在“放到……”的动作中,是个不言而喻的信息。但这也是不行的,是违反改变句式的“游戏规则”的。从表达效果上说,实际上“检起来”的动作是一个需要突出甚至夸张的动作,如果换成图像这应该是一个特写镜头,让观众目睹他弯腰拾物的艰难缓慢程度,从而突出他的爱心,很好的体现了这一个文段的主旨:7位伊斯兰作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却共同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感和仁爱心。就是这个细微的动作,体现了作者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的匠心所在,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由于时间关系,语言表达中还剩下修辞方法,简明、连贯、得体就不能谈了。

 

 

 

语言运用易错题分析

一、仿句题——形似神非

【试题展示】

仿照下面的例句,以“春之色”或“夏之色”为句首,另写一组句子。

例句: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失误指正】

○春之色为美的景,如柳树,如桃花,愉悦了劳动的人们。

——偏正短语“寒的白”中的“寒”与“白”实为两个形容词,而“美的景”里的“美”与“景”,前者为形容词,后者为名词;偏正短语“万物的苏醒”中的“苏醒”是名物化了的动词,而“劳动的人们”里的“人们”是名词。

○夏之色为热的红,如战旗,如炉火,预示着前程的美好。

——“战旗”“炉火”不能预示“前程的美好”,物象与蕴意之间缺少合理的联系,强行挖掘物象的意蕴,牵强附会。

【答案示例】

之一: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寄予了人们的希望。

之二:夏之色为热的赤,如艳阳,如篝火,意味着激情的投入。

【名师指要】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以及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注意仿写内容必须围绕“春之色”或“夏之色”这一中心,即写春天或夏天的色彩;其次要注意运用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最后还要注意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语意的合理和连贯。在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注重审题,既要重视显性要求,又要重视隐性要求,要透彻地研究例句,看清句式,分清结构,辨识语体色彩和感情基调。第二,平时注意思想积累,做题时要深入地思考话题,有思想内涵才能做到形神兼备。

二、语段压缩——以偏概全

【试题展示】

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他的话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超过30个字。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你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潢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失误指正】

○寓言内容极其丰富,寓哲理于故事之中。

——原文有三层意思,只归纳了两点,概括不全。

○寓言是一个魔袋,也是一个怪物,是一奇特的桥梁。

——注意到三层意思,但没有将比喻句还原为一般叙述句,未能达到直白的要求。

【答案示例】

寓言内涵丰富,通过故事表达哲理,促进心灵成长。

【名师指要】

语段压缩试题类型较多,解题方法也不尽相同,阅读材料是前提。面对一个语段,只有从分析层次入手,认真阅读,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中心句、支撑句、过渡句、线索句,才能进行压缩。无视材料的层次,跟着感觉走,随意找答题点,胡乱归纳,一定做不好题目。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将形象的语言转换成抽象的语言,语段有三句话,即三层意思,归纳必须根据这三层意思进行,同时要将描写改为叙述,将修辞句还原本意。

三、图文转换——寓意不明

阅读下面一则“实习医生第一课”的漫画,请概括其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失误指正】

○内容:一个老年医生在训斥病人,一群年轻的护士在旁沉默不语。

——忽视漫画的标题,错把实习医生看成护士,人物关系搞错。

○寓意:讽刺医生态度恶劣,年轻人没有正义感。

——忽视了画中人物的语言,不知“再不交钱就停止治疗”是揭示画意的关键所在。

【答案示例】

内容:导师在病房里给实习生上一节课,内容是指着病人说“再不交钱就停止治疗”。

寓意:讽刺了某些医生不顾病人生死、只看中金钱的不良社会现象。

【名师指要】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有敏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解答时要注意三看一联:一看标题,标题可以告诉你图画的主题;二看文字,图中的文字往往能帮助你理解漫画的寓意;三看形象,漫画主要靠形象来表达主题,所以要看清、看准形象;一联是指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找不到漫画的中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就能豁然开朗。有些同学在读图时不细心,不全面,因而不能准确理解画意,或造成信息遗漏,使得答案要点不全面。

四、情境对话——身份不合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一学生考上大学,特举办大型宴席庆贺,学生受家长指派,邀请老师出席,老师婉绝,学生坚请。

要求:(1)老师要说出委婉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请说:

【失误指正】

○(老师婉拒说)谢谢你爹妈的好意,情义领了,人就不去了。

  (学生坚持说)尊师重教,理当如此,这有什么客气的呢?

——老师的拒绝只有客套,没有理由,不见思想;学生的坚请居高临下,在教育老师。

○(老师婉拒说)送礼不受,请吃不往,清白为人,我当如此。

  (学生坚请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不能忘恩负义。

——师生均有自我标榜、故作姿态之嫌,不符合人物身份;老师的拒绝为书面语,与对话的情景不合;学生的坚持未针对老师的拒绝,与题干要求不合。

【答案示例】

(老师婉拒说)师生情谊不在一两次礼尚往来,老师从不接受学生宴请,敬请谅解。

(学生坚请说)因时而异,就请老师破一次例,权当为学生踏上新征途壮行吧!

【名师指点】 

 写情景对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牢牢抓住有关情景要素,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②根据不同需要选择语体风格,或直露,或含蓄;或针锋相对,或委婉提醒;或尊敬礼貌,或谦逊礼让。③语言要简明、得体,有理有据,有节有度,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答本题,首先要为老师设置拒绝的“理由”,生硬的拒绝,没有“理由”,既不符合老师的身份,也有违题目要求;同时要为“理由”安排符合对话情景和老师身份的语言。其次,针对老师的“理由”为学生设置“坚请”的理由,不能各说各的,用语应当符合学生的口吻。

五、拟串台词——顾此失彼

学校举行大型诗文朗诵会,一位同学朗诵完《岳阳楼记》,另一位同学将要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60个字左右的串词,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衔接自然。                      

【失误指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作家,他的散文文质兼美,他的诗歌也脍炙人口,下面请欣赏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只顾及将要朗诵的作品,未顾及已经朗诵的作品。

○刚才,我们听完了某某同学朗诵的范仲淹作品《岳阳楼记》,下面请再听某某同学朗诵的苏东坡的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

——未顾及两部作品思想内容,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的作用。

【答案示例】

之一:刚才我们领略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景色。

之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刚转身而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又向我们走来,下面请欣赏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名师指要】 

首先要分清所拟串台词的类型,明确是串主题与节目的,还是串节目与节目的,类型不同,写作要求也不同。其次在写作上,要寻找串联点,也就是衔接点;善于抓住节目特点,写出特色,语言精辟有力,文采斐然,内涵深刻,亲切自然,上下贯通。就这道题而言,既要评点朗诵结束的作品,又要介绍即将朗诵的作品,还要点击作品的内容,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写镜头脚本—— 意境不合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50字。

【失误指正】

○骑着马向西前行,出了阳关就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了,孤零零独自一人,任你有鸿鹄大志,任你心肠如铁,你也会感到孤独难耐的。

——基本是记叙加评述,描写不足,缺少画面感和镜头感。

○阳关外,大漠前,只有独自前行的旅人,不见城市,不见村庄。西下的夕阳燃起大片大片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

——夕阳燃起大片火烧云,壮观热烈,与诗句意境不合。

【答案示例】

城越来越近,城门凸现在眼前,城门上两个隶体字“阳关”如磨盘大小,特别醒目,关外一片茫茫的戈壁,风烟滚滚,一眼望不到尽头。

【名师指要】

写好电影镜头脚本,首先要全面理解诗歌,领悟诗意,体会诗歌的意境;二是要根据诗意作大胆的想像和补充,不能像翻译古文那样采用直译的方法简单地译述诗句;三是在作答的时候要以描述性的句子形式出现,写出的句子要有镜头感,富有动作性,形象生动,想象合理。

语段扩展易错题分析

一、描写重点不突出

例1 扩展下面语句,使之具体、生动,字数在70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倾听。

[错例] 琴声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倾听。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在那专注地拉着小提琴,琴声优美极了,在他身旁有一只纸箱,上面写着“希望工程”,一曲之后,人们纷纷拥向捐款箱……

[解析]此题应抓住“琴声如何吸引人”这一扩展点,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着笔描写;另外,既然要求具体就必须写出乐曲名。这位学生的答案没有抓住“琴声如何吸引人”这一重点进行扩展,却对与扩展内容无关的为希望工程捐款一事大做文章,显然背离了扩展重点。

[参考答案]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轻轻地飘而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晨雾,撒落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对需扩展的内容缺乏理解

例2 将下面一首唐词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扩展到60个字左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错例]初升的太阳撒落在江面面上,映得波光粼粼的浪花像一团团跳动的火苗;春天来了,整个江水绿得像蔚蓝的天空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解析]本题是对诗词内容进行扩展,因此必须对原词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想象、联想。这个学生将“江花”理解成“浪花”,将“蓝”理解成“蔚蓝的天空”,显然误解了词的本意。这里的“江苍白”应为“江边的花”,“蓝”则为“蓝草”,“绿如蓝”则是指江水呈现出一种深蓝色。

[参考答案]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在阳光的映衬下,江边的红花显得更加鲜艳夺目,远看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春天的江水波粼粼,像蓝草一样,绿得格外湛蓝。

 

三、扩展内容与提供的情境不吻合

例3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 歌声

[错例]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齐声高唱《小芳》,悠扬的歌声从心中飞出,表达了同学们之间深深的留恋之情。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十分紧张,这时一首《爱的奉献》在我耳边响起,这婉转的歌声给我增添了一份坦然和自信。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扩写的两段话,应注意区别情景。两种情景的不同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场合不同,“情景一”是“毕业典礼上”,“情景二”是“考试前夕”;二是人物不同,“情景一”是“同学们”,是群体;“情景二”是“我”,是个体。有的学生在解题时忽略了具体情景,毕业典礼上唱《小芳》显得不伦不类,考试前夕唱《爱的奉献》唱得莫名其妙。正是由于脱离了具体情景,以致闹出了笑话。

[参考答案]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高唱《毕业歌》,激昂的歌声从心中飞出,每一个音符如一声声进军的号角,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唱起《爱拼才会赢》,这活动人心的歌声使我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坦然中增添了几分自信

 

扩展语句,顾名思义,即对题目给出的语句补充、展开,以使其更丰富、充实。近年高考试题中还没有为"扩展语句"单独设题,这一方面的考查往往与其他考查结合在一起进行。

例如1999年高考第五大题第27小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这道题目在考查"扩展语句"(由一组三个比喻句,扩展为四个比喻句)的同时,还考查了"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

"扩展语句"首先需要对原有语句的内容和形式给予关注和理解。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语句--即在整个语段中妥贴,与上下句关联适当,句子本身也要通畅。

 

[训练题]

1.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使①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②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的潇洒,有曹孟德"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①有________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②_________,_________,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简析:本题考查重点是"扩展语句","扩展"的手段有"仿用句式",还有概括语句。

参考答案:①(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或) (有)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潇洒),(或)(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②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2.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_;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②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

 

简析:题目考查"扩展语句",兼顾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要特别注意连贯性与合理性,三个小题又有兼顾性。

参考答案:①壮而好学,如正午之日(或:如正午之光;如日中之光;如当空之日;如繁星之光;如霞蔚之辉;如艳阳之照;如燎原之火);②老年,我爱你的德行(或:目光,风范,静默、胸襟,豁达,沧桑,深邃,慈祥,持重,故事,淡泊,智慧,心灵,阅历,成熟)③少年是梦幻的,一个一个地编织(或:浪花的,一朵一朵地跳跃;阶梯的,一级一级地迈进;美术的,一笔一笔地描绘;玉石的,一点一点地雕琢;蓝图的,一页一页地绘制;晨曦的,一层一层地明亮;朝阳的,一点一点地升起;空白的,一页一页地填写;花蕾的,一朵一朵地绽放)。

 

3.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内容完整,形式连贯、整齐。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________。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简析:这是一道以考查"扩展语句"为主,兼顾考查"仿用句式"的题目。

参考答案: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4.修改加横线的词和句,并在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比喻句。

当今世界,竞争无所不在,"竞争",已成为这个世界的口号。学生间的竞争虽不能与世界相比,但性质是同样的,________。竞争也许会使世界飞跃进步,但竞争必定影响同学关系。

 

简析:本题的考查点有二:一、"修改病句--正误之改、优劣之改";二、"扩展语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又是"选用句式")。

参考答案:当今世界,竞争无所不在,"竞争",已成为这个世界的特征。学生间的竞争虽不能与世界相比,但性质是同样的,也是世界竞争大潮中的一朵浪花。竞争影响着世界的格局,竞争也必定影响同学关系。

 

5.依据给出的文字,续写一个段落,句式要大体相同。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_________,也是人生一笔_________的储蓄。这储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本题考查点为"扩展语句"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对偶、排比"。

参考答案: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