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特与加特林:沈园、陆游、唐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6:08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孙丹林,这位东北学者用范德彪式语调把这段感情讲述的抑扬顿挫、情真意切,看来老孙也是个性情中人那。

1,陆母生陆游时,梦见秦观,于是取名大有关系。“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
2,陆游自称是楚狂陆通后代。“浩歌陌上君无怪,世谱推原自楚狂”
3,陆家世代为官,而且大多为著名文人,有籍可查有高祖陆轸、祖父陆佃
4,陆游最崇拜的是祖父陆佃,为王安石学生
5,唐婉是陆游表妹,两人属于近亲结婚
6,唐婉不孕,陆母休之的重要原因

陆游二十岁(绍兴14年)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陆游与唐婉分手之后,两人各自建立了新的家庭。陆游娶了王氏,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从此,他们开始了各自的新生活。

在绍兴当地,每年三月五日是祭拜大禹的日子,全城的男女老少都会在这一天祭大禹、逛庙会,而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成了大家经常光顾的一个好去处。陆游和唐婉在分手六年之后(绍兴20年),竟然意外地在沈园相逢了,双方很尴尬。唐婉的后夫知道他们两人情缘未了,就主动为他们安排一个单独谈话的机会,于是唐婉就带了一个丫鬟走了过来。双方各说分别后事,知道今生缘分已尽,再无复合的机会。说不尽的伤心。唐婉亲手向陆游敬了一杯酒。陆游饮后,在沈园题写了那首《钗头凤》。写罢,搁笔而去。Quote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沈园一会后,唐婉悲恸不已。此时的唐婉,犹如一石击起千重浪,百感交集,心绪难平。回家后,反复玩味陆游的词,于是,在情感上“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唐婉也写了一首《钗头凤》的和词。Quote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和唐婉两个人在沈园重逢后不久,唐婉就由于过度的忧郁而死去了,留给陆游、也留给后人以无尽的遗憾与无奈。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经历令人扼腕叹息,两人同作《钗头凤》,更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绝唱。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从此他陷入了深深的追念和痛悔之中,而沈园也成了陆游的伤心断肠之地。每游沈园甚至是梦游,几乎都会有伤心断肠的哀曲从心底自然流出。


63岁偶过沈园,触景生情,题二绝句诗云:Quote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泌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67岁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写下《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Quote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旧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75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二首》:Quote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79岁再次在梦中游沈园:Quote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82岁作《城南一首》:Quote 城南亭榭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84岁作《春游》:Quote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尽管这类作品在陆游的全集中比重很小,却有着独特的地位。正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说:“无此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陆游部分名句: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夜行湖上》穷死士所有,权门不可谒。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矮低斜行闲作草,睛窗细乳戏分茶。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沈园·钗头凤·梅花 http://www.80t.net/homestead/travel/hb/200606/5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