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香柚 阅读答案:静坐是调和气血,祛除疾病的良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0:08
  

    曾经有一个高二的学生来找我治疗疾病,是因为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彻夜不眠,整天无精打采,曾经在专业的失眠门诊进行治疗,效果不佳,后来到中医院进行针灸治疗,刚开始效果很好,后来逐渐又失去了效果。断断续续加起来已经治疗了两年了,几乎已经丧失信心,现在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家长和孩子本人都很苦恼。

    

    我对他进行诊断以后,除了采用常规的诊疗手段,还建议他每天午后和晚上睡觉前练习静坐。要求端坐床上,大腿平放,小腿要直,两脚分开,放松腰带.头颈正直,下颔微收,背伸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闭目闭口,舌抵上腭,两手交叉放于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捂于脐下,然后排除杂念(初练时难以排除,以后杂念会逐渐消失,切忌操之过急),主动调整用腹式呼吸,要尽量慢慢地鼓起下腹作深吸气,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同时,将意识集中在脐下手掌捂处(丹田穴上),如此便可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三结合”境地,进入一种似有似无、如睡非睡的忘我虚无状态,这就是所谓“入静”,会使你感到全身非常轻松舒适,一般地每日早晚做2次,一次做30分钟。结束后,两手搓热,按摩面颊双眼以活动气血。家长听我讲解完以后半信半疑,觉得这样有用么。但是在这种绝望的状态下,答应回去就试试。

     一个星期以后,孩子的家长拿着大包小包来找我,兴奋异常,忙不迭地说:“神了,孩子坐到第三天,晚上就能睡觉了,虽然中途会醒,但比起以前已经是很大进步了。”我也很高兴,建议他把静坐当成一种每天的功课去做。

    以后每过一段孩子或者他的家长就会向我报告好消息,一年后孩子顺利的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教授称,习静坐能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减少血清乳酸量的分。测试表明,每天练习静坐20 分钟,持续一周后,专注力和情绪控制力都有所改进,焦虑、情绪低落、愤怒等负面情绪则大幅下降。不仅如此,静坐训练还可以疏通脑部的血液循环,使脑部反应从“对抗或逃避”转为“接受现实”,从而增进一个人的幸福感。

   《黄帝内经》认为“百病生于一气”,此“一气”即指情志失调而言。中医认为认为,生气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内经》提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论点。气上、气缓、气消、气下、气乱、气结,即指生气、情志失调而引起的体内生理机能失调所出现的病理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好动怒、脾气暴躁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黄帝内经》认为善于涵养精神的人“亦可以百数”,即可以活到百岁以上,并提出养生学说的至理名言,即“淡泊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内经》调摄精神的养生之道的理论原则。从而达到防老抗衰,延年益寿之目的。坐禅延年益寿的道理也本于此。 相关机构曾经对一批高血压患者进行过静坐干涉疗法,结果发现,静坐训练让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4.7 毫米/ 汞柱和3.2 毫米/ 汞柱。可见静坐对于降低血压十分有效,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不会产生药物副作用。
    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在传统医学中被称为午时,普通人可以选择睡一个小觉,其实还有更好的休息方式,那就是午餐后静坐半小时左右,再去做别的事情,这对肝脏保养很有必要。人们在吃完饭后,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的消化,当身体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脏的血流量会减少30%,如果再走动起来,流入肝脏的血液继续减少。如果肝脏处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之中,它的正常新陈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吃完饭后静静坐下,闭目养神10 ~ 30 分钟,尽可能使血液多流向肝脏,供给肝细胞氧气和营养成分。

    当双腿盘坐时,原来滞留于腿部的约人体血液总量1/3的血液,向上返流。上体的血液供应量一下增加了1/3,脏器和大脑就得到了充分的滋润,大脑相对贫血的现象得到改善,神经系统的疲劳就会很快消除,使人体工作系统保持清洁状态,同时有助于把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免疫力。静坐时,脑海中原来活跃的意识渐渐趋于平静,全身精神漫漫松弛,直至“深度放松”,使大脑得以充分休息。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全身各脏器的活动会随着其功能的加强而更加协调有效。静坐可以改善全身的“体液循环”,补充脸部皮肤的水分,增加其营养,变得容光焕发,头发乌黑,眼睛清澈。静坐能加快体内气体交换的速度,消除精神紧张,放松肌肉,缓和某些病痛症状,使人体内的温度、血液的酸碱度、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钾、钠、磷等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证明,静坐有助于肺结核、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心脏病和头痛、失眠等疾病的治疗,另外对增强耐寒和消化能力均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