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豪放洒脱的诗:《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35:42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纲要

[日]绫部恒雄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序号

理论

理论简介及特征

时间、人物、作品

1

文化进化论

主张从时间线性发展上研究人类文化状况;两个主要特征:比较法和“残存”概念。

19世纪末;摩尔根《古代社会》(1877)和泰勒《原始文化》(1871)等。

2

文化传播主义 

主张从空间传播上研究人类文化状况;反进化论;强调实证。“其理论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就是在某些社会中创造出来的文化要素,通过民族的移动和接触,传入其他民族中,从而扩展开来。”(第三章概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格雷布内尔《世族学研究方法》、安卡曼、博厄斯、埃里奇·奇·霍洛博斯特尔等。

3

功能主义人类学

主张走出书斋,实地考察。马凌诺夫斯基:“从其不仅是对孤立的各种事实的认识,而且还包含了对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联系的认识来看,就是功能主义的。”卡伯里总结马凌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共同特征:

(1)否定了根据推论对人类历史的重构;

(2)重视对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的研究调查;

(3)不是把构成社会与文化的各个要素互相割裂而是力团作为整体来理解;

(4)认为各个要轰在整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称之为“功能”。

20世纪初;[波兰]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拉德克利夫·布朗《非洲的亲属和婚姻体系》(与D·福德编著)(1950)等。

4

文化模式论

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探究文化的内部价值,把该文化的制度和习俗作为人们主观态度的显现来把握。因为功能主义者把作为客观事实的统一整体视为静态的,而几乎无视其主观的方面。本尼迪克特的方法,目的在于弥初功能主义存在的这种弱点。如《文化模式》中:阿波罗式(日神)、底俄尼索斯式(酒神)、偏执症式三种模式。

20世纪30年代;[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1934)、《菊与刀》(1946)

5

荷兰结构主义

强调社会组织和宗教观念的对应关系的观点以及寻求整体的分类体系的趋向性;理论特征:

第一、是“民族学的研究领域”这一概念。(P.64)

第二、重点循环婚所具有的意义。(P.65)

第三、是对包容的分类体系的强烈关心。(P.66)

“莱顿学派所努力从事的,是以经验事实为准则,记述作为民族学研究领域的印度尼西亚社会中包容的分类体系。他们的研究着眼于贯彻社会整体的原理;在这一点上,是以社会结构的探索为目的的”(P.135)

20世纪30年代;[荷兰]莱顿学派

6

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

重视个人和文化关系。受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的影响。使原来的人类学由“研究异文化的学问”转向“当地社会中人们的心理过程——学习、知觉、智力发育等方面”。后来涉及到国民性研究。

20世纪20年代;博厄斯《文化模式》、米德、林顿、卡迪纳等、本尼迪克特、克拉·杜波依斯。

7

新进化主义

包括第一代L.A.怀待的“普遍进化论”(演绎性的)和J.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经验性的),第二代的E.R·塞维斯和M·塞林斯的理论“特殊进化”(相当于多线进化)、“一般进化”。前者如怀特的进化论和19世纪进化论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在技术体系中重视使用能量的度量。后者把历来作为静态类型来处理的民族志资料,重新进行整理、归纳,提出了政治组织的进化阶段论。

20世纪50年代;怀特《文化的进化》(1959)、斯图尔德、塞维斯、塞林斯

8

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同时形成于19世纪中叶,受进化主义思想影响,二者有着内在的同轨关系,即都主张人类是按单线向前进化的,都把西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顶蜂来构想人类历史单系和普遍进化的庞大理论。但后来人类学向前发展,逐渐摒弃了这种观点,而相反这一观点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存活一个世纪之久(马克思吸收了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历史观)。则唯有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例外,因为其从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人类学资料的重新研究,其中一部分就是现在正在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派”。

相关: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序言》;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法国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等。

9

结构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受俄国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森音韵理论决定性影响。从研究有意识的语言现象向研究无意识的深层结构过渡,从分析作为独立实体的项目向分析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过渡引入体系这一概念在经过这种程序的基础上发现一般法则。从而提出了与基于实体分析的抽象程度较低的结构并且缺乏与之有关的理论尝试的荷兰结构主义不同的富于理论色彩的抽象程度较高的结构理论。

列维·斯特劳斯与尼达姆的异同:二者都终止了对功能的追求而探索结构,两者的结构也都是无意识的。但是,后者的“无意识”,其意义是成为分析对象的社会的人们所意识不到的;前者的“无意识”,其意义是只有分析者才能意识到。即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是从分析者一方抽象出来的,而尼达姆的结构,则是从被分析者一方抽象出来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是唯理主义的、封闭的,尼达姆的理论是实证的、开放着。后者最终超越结构主义,后来将之当成一种过时的理论加以批判。

20世纪50、60年代;[法]列维·斯特功斯《野性的思维》(1966)、尼达姆等。

10

生态人类学

分为主要研究社会与文化方面的文化人类学和主要研究社会与生态学方面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研究人类与对这种相互关系施加影响相反也接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学说史的角度说来,是通过文化生态学、文化进化论、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等的发展而形成的。

20世纪50、60年代;M·莫斯、埃文斯·普里查德、斯图尔德、塞林斯、塞维斯和谷诚等。

11

象征论

两种象征观或者研究倾向。一种由列维·斯持劳斯所代表,是以结构人类学、结构语言学、认识人类学为中心的“抽象的系统学派”;只—种则以V·特纳为首,是由微观让会学、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艺批评等领域所共同具有的“象征和社会的动力学派”(根据V·特纳的分类)。大体说来,前者具有在神话研究中强调象征分类和逻辑的特点,后者则重视庆祝祭把和表演。

特征:

1、  认为文化是通过象征形式而得以表现的意义的样本;

2、  明确了作为文化的问题,重要的研究对象是礼仪、神话、戏剧、会面行为、打趣诙谐和俏皮话等语言表现;

3、  超越了民族志的记述和田野工作的重新研讨等简单分析与解释的范围,认为对于客观性的神话,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具体象征所进行的间接主观理解,极为重要。

4、  追求象征的意义,促进了对于多义性和现实的多层次性的理解。

5、  对象征不是给予“单纯的象征符号”、或者“不是事实”、“虚构”之类的否定性评价,而是赋予它积极的重要性和创造性的意义。

6、  具有为承认人类表现行为重要性的共同立场奠定基础的包容性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R·赫茨《右手的优越》、弗雷泽和博厄斯(开始)、利奇、特纳等

12

认识人类学

又被叫做民俗分类(Folk Classifcation)或者民俗分类学(Folk Tax onomy),主张采用精密为文化所内涵的事象分类的方法记录并分析各个社会所具有的内在知识体系。

一方面汲取着此前的学术源流,另一方面进而与认识心理学等相邻学科相互渗透,是把作为知识体系的文化,不从人类学家的范畴出发,而从其内部加以观察,并没法生动地描绘出各种文化内在的特性,这是构成认识人类学的基础此。

受“萨皮尔·沃夫假说”影响最大,认为“在语言和人类的经验方式即思考之间存在着联系”,极端者认为“语言决定思考”。

认识人类学为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分析带来了新的武器和新的梦想。它的领域已经限定,精确的民族志则开始得到积累。

20世纪50年代;伯林、劳恩斯伯里、古迪纳夫等。

13

解释人类学

或可作为象征人类学的一部分。解释人类学中的“解释”是指“对理解进行理解、对解释进行解释的双重作业。”

文化分析“不是寻求规律性的实验科学,而是寻求意义解释的科学”。这句话是对解释人类学的简要归纳。(P.189)

20世纪50年代;格尔茨《爪哇岛的宗教)(1960年)、《文化的解释》(1973)等。

14

文化:符号论

文化符号论的方法,以索绪尔语言学和雅各布森诗学为理论模式。既把有关语言的理论作为模式,又将非语言的文化现象(习惯、印象、姿势等)作为分析对象。

符号论试图在各种各样的文化领域,完成与阅读语言蓝本相类比的解读尝试。被时间、空间所划分的文体体系,其构成要素既集中表现了周围社会文化的脉络,又产生了多样的组合。这种符号论包据了从部市和村落的空间、建筑、画像、面具、服装到节日、杂技、马戏,姿势等文化人类学的领域。

20世纪60年代;克里斯待瓦(的批判符号学)、勃卡托伊廖夫、巴夫琴;刊物:

《语言学》(1967年创建)

15

现象学与人类学

主张回到我们理解的源泉——活生生的经验中,通过注意其构成,在与应当予以理解的他人的关系中,重新组织经验,并“超越和重新审视”它。

舒茨与现象学的社会学;兰辛《世界之晨的恶——由现象学看巴厘岛上的一十共同体》与现象学的人类学;民族方法论;第一人称民族志

20世纪70年代;舒茨、兰辛等。

 

    书评:本书结构清晰,按时间顺序将人类学的各种理论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且每章大致都按“背景——特征——事例分析——展望”式的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性较强。较英国作家罗伯特·莱顿的《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一书更有线性逻辑顺序,二书都提到了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及生态主义,前者较全,后者较深,尤其是在提到结构主义时,前者全书中始终未提到后者十分重视的涂尔干的影响,也未对后者最后重点论述的后现代主义作专章论述。出现这种差别,一方面是版本的原因,前者较早,为1988年版,后者较新,2005年版(但实际上是1997年版的);一方面后者作者本身处在人类学较为发达的欧美文化圈内,因此对人类学的论述已不像前者停留在普及性的理论罗列层面,而是从思想流派更深层次展开论述。总之,二书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参考和比对,从而在比较中达到互相启发和互相补充说明的效果。

 

 

——游似2009-4-16于南宁相思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