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精进的近义词: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 经典言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55:28

发布人:金莉敏 发布日期:2010-11-03 浏览次数:992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主动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 展为本。

 

叶澜论点: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 我把 21 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践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 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 “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 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践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 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 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践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

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 “潜在性” “差异性” 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师生双方共同参与, 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 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 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地在育人。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⑴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即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⑵知识结构。即 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包括“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⑶新的能力结构。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他人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主管领导、社区人员等。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组织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成熟标志是形成教育智慧。这种教育集中地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是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是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再次是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最后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

 

“新基础教育”创建新型学校的要求:

 第一,价值提升。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性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

第二,重心下移。首先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最后,重心下移还包括管理重心下移。

第三,结构开放。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一个是外向的, 开放包括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交流开放。另一个是内向的,在管理上向师生的开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

第四,过程互动。

第五,动力内化。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是最深层次的转换。

 

十大要义:

 1、“新基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上。这是“新 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一义。

2、我们在学生观上提出要把学生当做“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 那就是“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与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这是教育价值观中的生命性在学生观中的具体展开,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二义。

3、人的主动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更新中始终关注的问题。主动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只能在人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和本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复杂、多元、多变、具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中,实现把握和创造新的确定性的人。让学生学会在不确定性中, 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是在培养目标中最富有当代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选择,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三义。

4、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

第一层次指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即课堂教学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 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将教学的价值指向与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第二个层次涉及到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教师是以学科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只有一般层面的价值观重建还不足以落实“育人”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

第三个层次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科知识内容。第一,把本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由点状积累转化为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并做出“长程两段” 的教学设计。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各种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实现沟通,也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态,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为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可能和提升主动探求的欲望与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研究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需要,而不只是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教书和育人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就朝着统一的方向转换。 以上三个层次的价值观重建,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四 义。

5、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发展性研究在深入探讨了学生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的区别后,把教学基本任务定位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 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这一届定是“新基础教育”之“新” 的第五义。

 “个性化”,是指个人的动机、需要、基础、兴趣、特长、倾向性、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性的占有”过程,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是对创造性活动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意义,它不仅表现在丰富、形成和发展了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各种能力和加速社会化的进程,而且表现在学生对自我的期望、信心、发展意识和策略等方面的提升。

6、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单位”,不是由“教”与“学”两个单位相加而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 所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这里的互动,不只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全体或小组),也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节点的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 者。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处于多元变动之中。教学中的“生成”,一 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称其为“资源生成”; 二是指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的新过程,故我们称之为“过程生成”。以上从认识方法论突破到教学过程“单位”的重新认识和提出,对教学过程的重新理解和表述,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六义。

7、确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把最难做到的“生成”要求落实到课堂中不同资源的认识,提出了课堂五大资源和“互动生成式”的教学内在逻辑,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七义。

 

课堂五大资源: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

学生已有的差异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它不只是教学要面对的事实,而且是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互动性资源”

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 “原始性资源”和“方案性资源”

8、传统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关注只限于儿童已经能独立做到的一切,而好的教学在于激发、形成当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它走在现有发展前面、且是可能实现的领域。这一研究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方法论的,即我们应从发展的意义上把握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在发展 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殊的、与成长相关的需要。这种内在的需要是由学生生理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氛围、提供的刺激或实践可能、周边包括同伴和教师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发展主体已有生命史的积累等内外因素综合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既反映发展可能性所指向的领域,也包含着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领域。这可以说是“新基础教育”在班级建设领域中“新”的视角和“新”的重点,是“新基础教育” 之“新”的第八义。

9、通过对实验学校开展的大量“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综合过程的抽象,我们提出了以“研究性变革实践”这一综合抽象概念,作为“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实践特殊性的概括。这是“新基础教育”之“新” 的第九义。

“研究性变革实践”的特质主要包括:

第一,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内含变革理论的实践。每一名教师参与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不仅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理解与领悟这些理论与传统的、已经成为自己头脑中的个人理论的差异乃至冲突,从而产生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和行为的需求、愿望与行动,逐渐使自己成为自觉的、有理念作为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

第二,研究性变革实践是超越经验的实践、具有更新指向的实践。 “研究性变革实践”强调教师日常教学与反思,要求研究渗透于实践之中等方面,都有与行动研究相通之处。但它更强调行动前的探究指向和行动设计中的理论渗透,强调实践本身内含着自觉变革,以及教师反思参照系因新理念的介入而更新,因参照系的更新而带来反思的新质量和重建的可能。在实验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很明显地呈现理论及理论工作者的介入的价值。

第三,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创生性实践,它指向实践中变革成败的原因及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实践后的反思及重建的设想与再实践,是研究性变革实践促成教师在实践中最终达成新的观念与行为统一,新的实践能力、素养和习惯的全面养成的重要一环。

第四,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将研究的态度、意向和内容贯穿到实践全过程和多方面的实践。

10、进行评价改革,使评价成为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的重要力量。“新基础教育”要求的评价,是对变革本身的评价,而不是对变革结果的评价。因而,促进变革和反映变革过程的新质,成为研究形成“新基础教育”评价指标的指导思想。此外,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尤其是作为一种推进变革的手段,不能只靠集中进行,它要渗透在变革的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它本身就是变革的组成。“新基础教育”的评价改革不局限于指标体系改革,不局限集中评价,而且还深入到评价观、被评者的评价期望、日常教育实践与研究中评价等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的特征,发挥了评价在学校管理和改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评价改革的新路。这可称为“新基础教育” 之“新”的第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