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妖怪xy蒂安希获得:近代史学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2:48

近代史学史

2010-04-02 11:27:31 来自: 華夏(宁遇琐碎之非,不著凿空之文)

第六章 传统史学的延续与分化——清代后期史学
清代前期,中国传统史学在总结中已经出现了嬗变的端倪。清代后期,开始发生嬗变之后的明显分化,即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史学以其深厚的根基,还在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在民族危机的震撼下,人们对历史和现实重新思考而萌生了新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研究。一个是古老的传统,一个时代的脉搏,反映着当时中国的历史。
第一节 传统史学的转型
一、传统史学的延续
主要是对清朝前期史学的延续,多为重修、补订之作,开创性的著述少。
1、关于前朝史的撰述。如:魏源《元史新编》、洪钧《元史译文补证》、屠寄《蒙兀儿史记》、夏燮《明通鉴》等。
2、关于人物传记汇编。主要有钱仪吉《碑传集》160卷、缪荃孙《续碑传集》86卷。
3、关于史注和史书辑佚。王先谦《汉书补注》和《后汉书集解》、李文田《元朝秘史注》15卷、沈曾植《元朝秘史补注》;汤球辑诸家晋史、刘珍等《东观汉记》、谯周《古史考》等,辑佚成就突出。
二、近代史学的萌生
中国近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动,使近代史学带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
1、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注入了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意识。龚自珍、魏源、夏燮、张穆、何秋涛、姚莹等言论和著述。
2、传统的历史变化观点注入了近代改良注意的社会思潮,成为了近代改良活动的历史论上的依据。王韬、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以倡言变法、改良为主旨。邹容、陈天华、章太炎、孙中山等宣扬社会革命的历史理论等。
3、传统史学中朴素的历史进化观点注入了近代进化论思想。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的言论和著述。
第二节 近代史学思想的先驱
一、反封建史学思想的发展
反封建史学思想的出现与当时政治形势有关,内忧外患使中国面临危机,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变”与“新”的口号,学术上也要适应此变化,而在学术上与政治最密切的就是史学,逐渐掀起了反封建史学的浪潮。于此有贡献的人物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几位:
龚自珍(1792~1841)是最早谈反封建史学思想的,他在鸦片战争前就主张废除科举,禁止鸦片等。其史著主要有《古史钩沉论》、《蒙古图志》。他的史学思想主要是史与道相结合,“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所谓道是治乱兴衰,国家存亡之道。他说“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被认为是近代启蒙思想家,是开风气的人。讲近代思想史要首先提到他,讲近代史学史也要首先提到他。龚自珍有名诗“但开风气不为师”。
与龚自珍同时的魏源(1794~1856)和龚齐名于当时,号称“龚魏”。他们的政治思想一致,都与林则徐是好友,是主战派。魏源还是有名的经学家。在史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魏源也反考证,他说考证不是无用,但在当时政治形势下不该搞考证。他极力反对复古主义,主张“变”,“愈变愈尽,便民愈甚”。在历史上极力提倡历史进化论,分封到郡县,察举制度到科举制,租庸制到两税法,一条鞭法都是近化,不可能倒退了。他主张完全改变封建的史学思想,但没有提出新的方案。
康有为(1858~1927)在戊戌变法前思想界学术界的进步人物代表,他批判封建的复古主义思想,其戊戌变法以前主要的史学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主张历史进化论。康有为有一次提出历史的时期划分,提出中国历史三世(分三世是沿袭《公羊传》的名称赋予新的内容):据乱世~酋长制~秦以前;升平世~君主制~秦到清;太平世~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将来(清以后)。除商鞅变法划分上古时期以后,一直没有人对历史时期划分,康有为首次划分历史时期。
戊戌变法以前,改良派重视史学宣传变法的作用,梁启超编的《西欧丛书》,把史志放在最前面。改良派办的报刊《实务报》、《湘学报》、《湘报》发表了许多反对封建史学的文章,《湘学报》所办专栏把史学放在首位。他们宣传的史学不是少数人的学问,而是“四民(士、农、工、商)与知之业”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许多文章常常提到历史有三种:君史、国史、民史。二十四史是二十四君史,国史也叙述君臣范围大了,但还不够,而应学习西方盛行的民史。谭嗣同也在《湘报》上发表文章赞成梁启超的提法。徐仁铸也在《湘学报》上发表文章提倡民史。他们的宣传使一般的史学思想得到改变。另外他们也反对无关国家之乱兴衰的考证。戊戌变法以后梁启超有了新的资产阶级的史学思想,到二十世纪初年梁启超的资产阶级史学思想成了系统,从而使得资产阶级史学思想建立了。
二、外国历史的介绍与研究
中国要变法,须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更需有外国的历史知识,魏源《海国图志》是最早介绍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的著作,其中包括历史。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免职后见到魏源,把《四洲志》原稿交给魏源,委托他写一部介绍外国的书。《四洲志》是林则徐在任时令人翻译的外国资料的排比稿。魏源于1841年接受任务后,第二年成50卷,到1847年成60卷,到1852年成100卷,最后定稿。魏源自称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林则徐有“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魏此思想是源于林则徐。当时最大的外敌是英国,此书对英国介绍最详。书中不仅有介绍,还有作者的见解。
徐继畲于1848年写成《瀛环志略》,也是介绍外国的书,同魏书一样起了很大作用。1862年成立同文馆专门从事翻译,其中也翻译介绍了一些外国历史知识,如《世界史纲》《各国史略》等。1868年上海成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也翻译了一些外用历史书,如《法国新志》、《俄国新志》等。
此后有几部著名的外国史著出现。
王韬(1828~1897)他是清改良派的政论家,他青年时期在上海英国教会工作,1862年曾与太平天国有书信来往,因此受到政府通辑,逃往香港,后游历英法等国。回到香港后办报,宣传维新,晚年回到上海主持格致书院。1870年以后在香港编著《法国志略》,至1890年完成。该书详细介绍法国的政治制度,物质文明,文化制度,包括历史与现状。普法战争结束后,他又写了《普法战纪》详细介绍了欧洲各国的政治情况。写此书的目的是打破清的“天朝”观念,是为了让人们睁开眼睛看世界。同时也打破了旧的史学观念。
黄遵宪(1848~1905)是著名的诗人,也是外交官,最初作过驻英日使馆参赞,后驻旧金山和新加坡的总领事。戊戌变法前奉命任驻日公使,因政变未赴任。他在1877年任日本使馆参赞时就开始准备写日本历史。自1879年动笔,到1887年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参考200多种书籍,写了40卷,50多万字,特别详细介绍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此书很有名气,改良派在湖南办时务学堂时就列《日本国志》为必读之书。
尤其在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以后,许多学者都介绍外国亡国的历史,如梁启超1896年发表《波兰灭亡记》,以波兰被瓜分的事实教育中国人。上述著作为资产阶级史学开辟了道路。
三、外国资产阶级史学著作的传入
当时懂英法德文的人很少,懂的人则限于译科技书和哲学书,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振动很大,日文也好学,所以主要是日本的著作。日本的著作从体例到观点,也是运用西方的。
1、世界史方面:(1)冈本监辅《万国史记》,是用汉文写成的,中国于1897年翻译过来,此书用西方的方法写成。(2)日本箕作元八、峰案米造著《欧罗巴通史》用日文写成,1900年中国翻译成汉文出版。
2、日本史方面:石村贞一著《日本新史揽要》以汉文写成,写神武天皇至明治维新时的历史,1899年翻印。
3、中国史方面:(1)桑原骘藏撰《东洋史要》,主要讲中国历史,涉及到东亚其他国家,写上古至中日战争以前的中国历史。1899年由樊炳清译成汉文。(2)那珂通世《支那通史》以汉文写成。写上古至宋代的历史,1899年翻印到中国。此书用西方的方法写成。(3)日本箕作元八、峰案米造著《欧罗巴通史》用日文写成,1900年中国翻译成汉文出版。
第七章 新史学与史学诸流派——二十世纪前半期史学
第一节 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梁启超、夏曾佑
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需有二条件:史学理论的建立,须是中国人结合自己历史的特点建立的理论,而非照搬外国的;须有流行的中国通史,不能是专门史或断代史,流行的就是指教科书。
资产阶级史学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前十年建立。在史学理论方面的创建者主要是梁启超,他是建立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代表人物,当然创建者不只是他。在历史教科书方面主要是夏曾佑。二者相比较,梁启超的作用更大。
一、梁启超的新史学
1、梁启超(1873年~1929年)生平
梁启超一生可以分三个阶段:(1)二十岁以前是学习时期。他天资很高,三岁始读书,六岁就读完四书五经;七、八岁已会写文章,九、十岁就能写一千字的文章;十二岁研究训诂学、考证学;十六岁中举,十七岁从学于康有为,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知识,如世界史、哲学、文学。至二十岁结束学习生活。梁已在二十岁之前打好了做学问的基本功,中国的世界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都通了。(2)二十一岁到四十七岁,主要从事政治活动,既便是学术也是在当时政治相联系的。这时期参加了戊戌变法,二十一岁始协助康有为作宣传工作。他写文章文笔很好,笔锋常带感情,社会上都知道有其人,世称“康梁”。二十一岁以后活动主要是办报和写文章,二十三岁始任上海《时务报》主笔,二十四岁离沪到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即总教师,培养了许多学生,如蔡鄂等。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逃到日本,至辛亥革命,其间也到过美国、南洋、澳洲,主要在日本,仍宣传变法思想办了许多报。在日本期间读了许多西方哲学、历史书籍,读了许多政治、经济、史学、哲学的文章,文章的中心是宣传中国要结合自己的历史特点学习西方。辛亥革命后回国办报,袁世凯做总统时做过司法总长,段琪瑞内阁时做过财政总长,但做官时间都不长,他与袁世凯、段琪瑞的思想是合不来的。1918年到欧洲游历英、法、意、瑞士等国,巴黎和会期间做中国主权顾问。(3)45岁以学术活动为主。1920年从欧洲回国,不再参加政治活动,也不写政治性论文,偶尔发表一些政见,专力于学术研究,文章全是学术性的。1925年清华办国学研究院,梁启超任导师(时研究院有四大导师:梁启超52岁,陈寅恪35岁,王国维48岁、赵元任33岁。)总之,梁启超学问渊博、精力过人,一生著作宏富,涉猎极广,其著作收在《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是国学大师,是开创风气之人。人称其天资聪颍,写出来的稿子不用改动,往往等稿的人就在身边,他一挥而就,不加改动便付之来人。
2、梁启超的史学理论
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封建史学。在19世纪末年,他大声疾呼进行“史界革命”曰:“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他把史学与救国联结在一起。他写的《变法通义》就援引历史说明非变法不可。在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上有代表性的文章是《中国史叙论》(1901年)、《新史学》(1902年),论述了为什么反对封建史学、要建立怎样的史学。其史学理论有下列几方面:史学原则;中国历史分期;史学的定义。
关于史学原则有四点:(1)反对封建王朝的历史,建立国民的历史。二十四史都以朝代命名,《资治通鉴》也是分周纪、秦纪、汉纪,没有打破封建王朝的历史。历史家评述史之善恶,亦以封建王朝的厉害为准。过去的正统都是君统而不是民统,都不是正统。过去以年号纪年是不科学的,过去的年号共一千多个,汉武帝以来正统的年号亦有300多个,说年号不能明示距今有多少年。西方以耶酥纪年,中国应以孔子生年纪年。梁本人写文章就曰“孔子纪元××”,章太炎亦以此法纪年。直到辛亥革命以前,许多学者以孔子纪元纪年。(2)反对个人的历史,建立群体的历史。中国过去写的都是个人的历史,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的历史人物。人物的画像。人物只是历史的材料,而不是历史,人物应附属在历史中,而过去的历史是历史附属在人物后面了。(3)历史不仅记载事实还要说明因果关系。(4)历史不仅记载过去还要益于今务,今务主要指几个方面:唤起爱国心(此说法章太炎等都有响应);要起团结全体的作用;要起改造社会的作用。
关于中国历史的分期:梁启超学习西方史学家的历史分期法,把中国历史分为上世史、中世史和近世史。上世史:三皇五帝到秦的统一,特点是中国之中国(中国各民族在中国疆域内竞争,不与外国发生关系,活动不受外国影响)。中世史:秦统一到乾隆末年,特点是亚洲之中国(中国与亚洲各民族发生了关系,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亚洲各国互相影响)。近世史:从乾隆到当时,特点是世界之中国(中国与欧美、与马克思主义发生关系)。梁启超的这种分期法完全学习西方的分期法,现在看来是从现象上的分期,是从对外关系上看的,但在当时是一种新观点,总之是要说明中国史在世界史上有地位。此分期法对后代亦有影响,现在仍有人称先秦史为上古史。
关于史学的定义,其原文曰:“历史者(即指史学)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公理公例当时的意思是道理和法则,即现在的规律之意。梁启超的定义比封建学者的定义进步多了。梁启超还解释为什么要研究公理公例,他说是为了造福于后世,这也是接近真理的。
梁启超的史学理论有几个特点:(1)顺应西方的理论,读了西方的许多书。(2)把中国的事实与世界的理论相结合。在当时学界都认为梁的理论是公认的。梁启超在学术界的影响比在政治上的成就要大的多,他居史学建立的前功。
3、梁启超在史学上的贡献及影响
梁启超对史学的最大贡献是开创史学的一代风气。尤其是晚年在清华研究院讲学,是以史学为主的。一生为反对封建史学,建立资产阶级史学而努力。
(1)在史学理论、史学著作上都写了许多东西,反对封建史学,是值得肯定的。
(2)二十世纪初期撰写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中国历史著作,对激励爱国、爱民族、奋发图强之心起了很大作用。1902年写《张博望、班定远合传》,讲了班、张通西域敢于进取和冒险的精种,有胆、识、有毅力,开发了土地,亦开发了西域文化,在世界亦可称毫杰。1904写年《中国殖民八大伟传》,写了中国到海外开发事业的人,用以说明中国亦有人到海外建立事业,如三佛齐(印尼)国王梁道明、清代暹罗国王郑昭都是中国人。1905年写了《郑和传》,用以说明中国在航海事业上不比外国人差。这些都是针对民族自卑感、要激发民族自豪感的。1908年写《王荆公传》、1909年写《管子传》,都是写变法图强的人,以激发人们爱国爱民族之心。梁的文章不是堆砌事实,笔锋带感情,有声有色有胆识。
(3)介绍并借鉴外国历史知识以进行历史教育。二十世纪初年,人们对外国史知识知之甚少,梁启超以戒鉴为目的,介绍外国知识,主要有二方面:一方面介绍外国亡国的历史。19世纪末写《波兰灭亡记》,1904年写《越鲜亡国史略》,1905年写《越南亡国史》;另一方面介绍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1902年写《意大利建国三杰传》,1903年写《新英国巨克林威尔传》(克是十七世纪英国独立党首领,推翻国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899年写《自由书》是总起来介绍日本美国等世界史,1902年写《斯巴达小志》、《雅典小史》是两部介绍世界史的著作。许多研究世界史的人是由此产生的兴趣,梁在中国的世界史学界亦有贡献。
(4)对史料学的研究。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史料的范围、收集鉴别、整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既继承中国传统的史料学又吸收西方史料学的研究成果,自其论史料的观点发表后,始有人关注、重视研究史料学。
(5)对学术史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文化的研究,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皆有研究。他当财政总长并非空牌,他研究货币史、财政史颇有成就。1902年写《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20年写《清代学术概论》,1924年写《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至今写学术史著作都引用梁启超的话,梁对清代学术的研究尤其细致入微。
(6)倡导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因梁的倡导,中国才有史学史这门学科。各大学才开此科之课,各种史学史著作才出版,无论课或书都是按梁所设计的史学史的内容体例等讲授或撰写的。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始人。他说:中国史学史“很有独立做史的资格。中国史学史,最简单也要一二十万字才能说明个大概,所以很可以独立著作了”。“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部分内容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与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
(7)培养史学研究人才有很大贡献。清华研究院的许多学生是此。既便是没考上研究院的社会上的爱好者也悉心指导,如蔡尚思即通信向梁启超、王国维求教。
梁启超的缺点是晚年跟不上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持对立的态度,他一生很自负地是思想求新,但还是没能跟上时代。但他与其他的资产阶级史学家还是不同的,他死于1929年,他当时还是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还没有建立(从李大钊开始传播,到正式建立经了一段时间,30年代才正式建立。)所以他未接受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是有其时代的局限的。
二、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中国通史最普遍的当是教科书。二十世纪初有许多人立志写一部通史。章太炎1901年曾写信与梁启超探讨,表示自己要写一部中国通史,但都未能完成,直到1904年才正式出现。
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1904年出版第一册,1905年出版第二册,1906年出版第三册,到隋为止。虽未完成,但也是第一部用资产阶级观点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夏曾佑(1865年~1924年)是当时著名经史学家,变法前就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与梁启超是好友,参加变法的宣传活动,失败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开始写中国通史,其观点和方法都受到梁的影响,对史实有自己的见解。此书是专为当时的中学写的,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时在本书前冠以“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当时各地有中学,所以惟有用于中学的教科书是最普遍的。当时的中学生多在20岁以上,许多人二十四史已经念过了,所以不同于现在的中学。1933年商务印书馆将该书改名《中国古代史》列为大学丛书,解放后重印也列为大学参考书。
这部书的特点:
(1)体裁:第一部用章节体写的史书,其优点是能说明历史发展规律,表明历史事件间的联系。章节体源于欧洲史学家,后传到日本,夏曾佑主要是从日本学来的(日本的那珂通于1891年写《支那通史》即用章节体)。但此书初次运用章节体,所以有不得当的地方,每章最少分25节,最多分75节。节的分法不当,且每节按顺序类似纪事本末。但“创始者难为功”,不可苛求。
(2)分期:分三大时代,七小时代,即三期七段,比梁启超详细。上古时代分:传疑时代(开辟~西周)没有信史可考;化成时代(春秋~战国)即文化形成时代。中古(春秋~唐)时代分:极盛时代(秦~三国);中衰时代(晋~隋)分裂外族侵入,佛教传入;复盛时代(唐);近古(五代~清末)时代分:遇化时代(五代~宋元明)汉族形势衰退,外族政权建立;更化时代(清)从清起有了新的变化,即中国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了。夏曾佑的分期比梁启超要进步了。
(3)内容:叙述历史有重点,每个时代有详有略,写西周以前在传说神话方面详细,春秋战国对各学派思想写得详细,秦详于政治制度,西汉详于疆域和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详于民族关系。
(4)史观:进化论史观,即用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一些历史现象。对“知有母不知有父”的解释,用母系社会来解释;将社会发展分为渔猎、游牧、耕稼几阶段。书中突出的是极力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此书被认为有崭新的见解,使人学习历史“心开目览”。他自己也称此书为“文简于古文,而理富予往籍”(此处之“理”作内容讲)。所出版的三册,从上古至隋朝只30万字,确实是简。
此书缺点有四:(1)有浓厚的儒家传统观念。(2)大汉族主义,把少数民族都称为外族。(3)持英雄支配历史观点,认为中国历史是三个伟大人物支配:孔子、秦始皇、汉武帝。(4)政治文化方面的多经济方面的少。此外,作为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篇幅太长,且没有写完。但无论如何,此书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夏书出后,又有一些历史教科书出版。如:1907年吕瑞廷、赵微壁合写《新体中国历史》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08年,一年之间印了六版,这是一部从上古到清记载完整的历史教科书。1908年刘师培写了《中国历史教科书》也为许多学校所采用。
从梁启超提倡新史学到夏曾佑出版《中国历史教科书》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正式建立了。
第二节 考证学派:王国维、陈垣
一、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陈寅恪总结其治学方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校”;“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梁启超、王国维皆是资产阶级史学大师,二人贡献不同,梁启超研究的范围广,开风气,系统而全面。王国维是专门而深入的,王是用资产阶级学术方法对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早并有杰出成就的人。
王国维20岁以前大体受封建传统教育,对中国过去的学问掌握得很渊博,很扎实;20~24岁开始学日语和英语以及自然科学(数理化);24岁到30岁主要研究哲学,以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为主,如康德、尼采、叔本华,同时也结合研究中国哲学;30~35岁专门研究文学、古典文字,他有二部有关于此的重要著作是中文系必读的《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35~39岁专研究金石、古器物、古文字、音韵、甲骨文、金文并结合上述研究殷周历史;39~48岁研究古代史,出了许多研究古代史的著作,后集为《观堂集林》,1925年起任清华研究院导师。48岁至去世,研究元朝历史和西北地理。1927年其50岁时于颐和园昆明湖跳湖自杀,关于其自杀原因一般认为其有忠君思想,看到清复国无望而死;也有人认为是因家庭和朋友关系不睦。他死在梁启超之前,梁启超死后,清华研究院就停办了,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两个人了。王国维的著作全收于《王静安先生遗书》,研究古代史不可不读。
王国维的史学成就主要在二方面:(1)在殷周史的研究上卓有成就,郭沫若多次称赞王国维在中国研究殷周史上放出了异样的光辉。(2)对元史的研究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王国维在史学上为什么有如此大成就:(1)有渊博而坚实的学术基础,古书念得好,凡古代学问都通,对金石、音韵、古器物、文字等的研究都是近代第一流的,又有哲学、文学、日语、英语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有这样的学术基础,研究什么学问都无往而不胜。(2)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虚构、不夸张、不落空、有充分的依据。当时许多著名学者都很佩服他,梁启超虽比他大四岁,但梁启超在学术上算王国维的前辈了,因为梁启超二十几岁名扬天下,王国维四十多岁才出名,但梁启超很称赞王国维。王国维自称《尚书》只读懂了一半,这是很谦虚的。王国维写文章发现有与前人相同的,虽是自己的研究亦删去不写,决不掠人之美。他的文章有人称“字字珠玑”。鲁迅说王国维是老实人,郭沫若说王国维有科学头脑。他的文章经过分析、比较、联系、综合,最后才下结论。他有自然科学的知识,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并吸收考据学的方法研究学问,其独到的是“二重证据法”,即以新史料与旧史书互相证明,以新证旧,以旧释新。他用甲骨文证实《史记•殷本纪》的可靠。再者他重视传说性的史料,《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被认为不可信,王国维以新史料证明了其中一些史料的真实性,至此有人从小说中找材料。王国维的这种研究方法开阔了历史研究者的眼界,扩大了古史研究的史料范围,使许多问题得以解决。
二、陈垣的历史考据学
竭泽而渔;
“史源学”:考寻史料来源的史学方法。
陈垣(1880年~1971年),是公认的有重要贡献的学者。清朝末年做中小教师,作过编辑,学过医。辛亥革命以后专门研究历史。1917年发表论文《元也里可温教考》受到中外学界的重视。后开始转入学术界和教育界,从二十年代开始历任北京大学国学馆导师、京师图书馆馆长,燕京大学图学馆馆长、北京大学历史教授和主任,辅仁大学校长。1932年辅仁合并到北师大,又任北师大校长,兼任第二历史所所长。解放后没有新的研究,主要是整理旧的成果。陈垣主要是研究宗教史,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世界三大教都作深入研究。对火袄教、摩尼教、道教等也精心研究。他主要不是研究宗教的教义,只研究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日本、欧洲的许多学者都很推崇他。1924年《基督教入华史略》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整理研究基督教在华史的著作,他把基督教入华史分作四个阶段。他的著作考证精细、分析入微、文字不多,价值很大。《元西域人华化考》搜集资料十九万字,最后发表时才一万多字,经过严密提炼。从陈垣起,中国宗教史研究才正式成为专史。
陈垣对元史的研究也有贡献,《元西域人华化考》享誉中外。对年代学的研究有《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前者是研究历史的必用书,后者是世界史学上的创举。在校勘学上有《校勘学释例》,把中国过去的校勘方法作了总结,归纳出校勘的四种方法:对校、本校、他校、理校。避讳学有《史讳举例》。抗战时,他继续留在北平任辅仁大学校长,不受日伪拉拢,撰写《资治通鉴胡注表微》,把学术研究与抗日救国联系起来,表彰胡三省的爱国思想。陈垣的书都颇具实用价值,他的贡献都是实实在在的。
第三节 方法学派:胡适、顾颉刚
一、胡适的“实验主义史学”
“为真理而求真理”;“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二、顾颉刚的“古史辨”学说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等。
顾颉刚的学术成就首先是主持古史辨的讨论。从1925~1941年共出版了七册,1、2、3、5册是顾亲自主编的,4、6、7册分别由罗根泽、吕思勉、童书业主编。古史辨是关于先秦史的论史集,主旨是辨伪。顾颉刚的主要见解是:层累的造成的古史。此辨的缺点在于没有分明古史与古书的关系,当时就有人指责此是古书辨而非古史辨。其积极的影响是唤起人们科学地整理先秦史料,重新审视先秦史。其辨的方法是很值得重视的,辨伪的成就也是值得肯定的。
顾从30年代开始研究历史地理、创办《禹贡学礼》和《禹贡》半月刊,在那时培养了许多人才,现今两位著名的历史地理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谭其骧、西北大学副校长史念海都是顾颉刚的学生。顾颉刚于历史地理学科有开创的功绩。
顾从20年代开始研究《尚书》,中间有中断,晚年以全部精力研究《尚书》,其学生刘起釪正帮助他整理这方面的成果。
顾颉刚有学术事业心,是令人推崇的。解放前顾颉刚为了搞学术研究,为了出书,印书赔钱,后开书店以筹费用。
第四节 史料学派:傅斯年、陈寅恪
一、傅斯年的“史学便是史料学”
把西方的历史学移置到中国来,把史学的立足点放在史料上,把自然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史学研究中。
二、陈寅恪的“以诗文证史”
贡献:史料的扩充与考释;方法的缜密;议论的精到。
陈寅恪被认为代表资产阶级学术的最高水平,是梁启超、王国维去世后首屈一指资产阶级史学家。但在一段时间里,许多人不知道他,因为他不写通史之类的,而是研究很深的问题。当时有教授的教授之称。
他学问如此之大,但连大学毕业的文凭都没有,其实他念的大学还不少。十几岁在日本,二十几岁到德国,又在法国、瑞士、美国念了十年书,三十岁重到德柏林大学研究梵文。他为研究学问只去学习,不要文凭,往往快取得文凭了,他却走了。三十五岁时到清华研究院当导师时全凭内行学者的识见,因为当时还没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当导师后逐渐受学界推崇。
其学术特点:
(1)掌握非常丰富史料,通晓十四五种文字,包括英法德日为现通行的文字,欧亚的古代文字如希腊、拉丁、阿拉伯、波斯、巴利、梵文等,中国少数族文字为蒙、满、藏、西夏文等。
(2)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成就。1929年清华研究院停办后,任清华大学文史哲三系合聘的教授,后任文史两系教授直到抗战。他虽不任哲学系教授了,但哲学还是很有造诣的。冯友兰当时要出哲学史的书,商务印书馆请陈寅恪和金岳霖作审查报告,冯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还要经陈寅恪审查,可见陈寅恪的哲学造诣。陈寅恪特别在宗教史上研究精到。在文学上对诗、小说都有研究,有《元白诗笺证考》、《论再生缘》。在史学上特别对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有研究,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制度述论稿》。元史的许多问题也须由他来解决,因为他懂许多语言。他自称先秦史不敢摸,但研究先秦史的人向他请教,他讲讲的头头是道。他还是《明清史料》的编委。他当清华史学导师时也兼任语言学导师。
(3)精于考证。特点是用常见的材料,不用偏僻的材料。《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只引《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不用杂史。这种方法说明他读书认真,善于发现问题;以正史证正史,《元白诗笺证考》是典例。诗反映历史是不自觉的,所以一般不会伪造;注意运用小说中的史料,小说是作者的虚构,但其中有真实的东西,虚构多是在故事中虚构,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则是真实的;善于从各种现象上进行联系,不是单纯的考证,往往在考证之中或考证之后对历史现象进行解释。尤其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联系分析入微,发挥精细,其考证《崔浩与寇谦之》,虽题目是两个人,但在内容上把两个人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广泛联系起来,所谓小题大做(写论文小题大做,大题小做都不容易)。有人讲他的文章充满了辩证法,有人评价他“辨正而不唯物”。资产阶级史学家确实是能掌握辩证法的。解放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并受聘为中央文史馆馆长。眼睛失明,党和政府待他很好,专为他铺了白色道路供他散步。五十年代初刘大年到莫斯科作报告,介绍资产阶级史学家时即以陈寅恪和陈垣为代表。
第五节 史观学派: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919~1949)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919~1930年为建立时期,30~49年为初步发展时期,49年以后为普遍发展期。现对分期有争论,有人认为应分三期:1919~27是李大钊为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同资产阶级斗争期,1927~37为第二期,37~49为第三期。我们所以认为,到30年为第一期是认为建立期当包括史学理论的建立和史学著作的问世。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1919~1930)
在中文报刊,最早出现马克思的名字和他的著作的是1899年在教会办的《万国公报》上,当时写为马客偲,只是在一篇翻译文章中提到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中国人写文章最早提到马克思并加以介绍的是梁启超1902年起到1903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数篇文章。他提到“麦喀士”是社会主义的泰斗。1906年于《民报》翻译了马克思的文章,并介绍马克思。写为“马尔克”。孙中山的战友朱执信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活动。孙中山很推崇马克思,在1912年的演说中常提到马克思(称“麦克思”)并介绍了《资本论》。1915年陈独秀在他创办的《青年》杂志中撰文提到马克思和他的学说。上述文章只是介绍,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把马克思主义自觉地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是在十月革命以后,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李大钊对于史学的贡献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第一篇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文章(1919年),指出如果不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不可能懂得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不但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最早的创始人。1920年在《新青年》发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强调中国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1920年始李大钊在北大史学分开讲《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的课,还在其它大学兼课也讲此课。同时也发表了一些谈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文章。到1924年出版了专著《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专著,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书内容:(1)什么是历史:历史是社会的变革。自清末许多资产阶级学者给历史和历史学下定义(杨鸿烈的书搜集最全。)李大钊的是最进步的。他说历史是变革的是活的,横看是社会,纵看是历史。他说历史记载不是历史,二十四史是历史记载而不是历史。(2)什么是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变革的学问,并着重指出要研究社会变革的规律,规律就是理论。历史学是科学。(3)历史观:资产阶级学者不承认历史观,李大钊指出不管承认不承认,人们研究历史都要有历史观。(4)历史家的三大任务:必须不断改写重要历史;必须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研究历史不限于研究特殊的历史,要研究一般的历史,探求普遍的理法;必须重视理论的研究。(5)研究历史的意义:历史是一门学问,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对人生有用,能树立科学的态度,树立进步的世界观;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变革社会,创造社会。
李大钊对具体的历史问题也有研究,但由于革命实践需要,他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历史问题。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在李大钊论著问世之后,资产阶级学者同李大钊展开了论战。首先是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梁启超则于1924年发表《非唯》,说既反对唯物也反对唯心。论战中,瞿秋白、李达站在李大钊一方,瞿秋白同梁启超等人直接辩论,梁启超、梁漱溟站在胡适一方。
2、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1892~1978)卒年八十六岁。他的旧学主要是在私塾学的。1913年(21岁)才在中学毕业,1914年留学日本,上高等预科一年,后上高等学校。1918年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1923年毕业。在留日间读了许多文学著作,亦从事文学活动。1920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办“创造社”是进步的文学团体。1921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轰动文坛。1922年创办《创造季刊》。1923年毕业后回到上海,放弃医学,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活动。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军副主任。1927年发表文章《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2月到日本,在日本十年,研究甲骨文、金文、殷周史以及中国史等。他在日本留学时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书,又有国学根底,所以研究很快,他吸取罗振玉、王国维的研究成果,所以成绩大。1930年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包括五篇文章。此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历史,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写成的史书。第一次划分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西周以前是原始社会,西周是奴隶社会,春秋到鸦片战争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是资产阶级社会(此划后来分有三次改变说法。(1)春秋以后是封建社会。(2)西汉以后是封建社会。(3)春秋战国之交,战国开始是封建社会。
从李大钊建立史学理论到郭沫若的专著问世,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起来。这时期,还有与资产阶级史学的斗争,此处不多讲了。
二、马史学的初步发展(1931年~1949年)
1、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与伪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史问题的论战。伪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马克思主义史学。论战从1931年开始。31年前许多伪马克思主义者发表了许多文章,曲解马克思主义。1931年起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反击,到1933年达到高潮,1937年抗战以前,才完全结束。主要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方面: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李达、王学文、刘梦云、刘苏华。伪马克思主义方面有两派:托派:李季、严灵峰、任曙、王宜昌、叶青、胡秋原;新生命派:实际上是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开办了“新生命书局”办了《新生命月刊》,故称新生命派:陶希圣、梅思平、李立中、樊仲云、萨孟武(这些人政治上都是跟汪精卫的。)论战的主要原因: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制;中国封建社会的起讫;中国历史有没有前资本主义,也称先资产阶级。商业资本义。马克思主义史家认为有奴隶社会,断限不一样。伪马克思主义史家绝大多数认为没有奴隶社会,只有叶青认为西周是奴隶社会。这问题实际目的是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适合于中国。关于封建社会的起论、马克思主义者内部也不一致。但都是到鸦片战争,伪马克思主义把封建社会划得很短,李季认为西周春秋战国是封建社会,战国以后是前资产阶级社会,陶希圣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无常。关于前资产阶级社会的问题,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有前资产阶级社会的阶段,而不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前社会发展阶段
2、中国通史的著作
(1)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
第一个用马理论观点和方法写中国通史的是吕振羽。吕振羽是文革前所称史学界四老之一(郭、吕、翦、范)。吕振羽(1900~1980)湖南人,1926年长沙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上大学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在上学时听李达的“新社会学”课,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日本明治大学研究院学经济,1928年回国。在京做过编辑、教过书、同时参加进步的学术团体,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至1931年前,主要是研究经济问题,同时研究经济史和古代史。1931年后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1933年到中国大学(北京私立)教经济史(由李达推荐)后在该大学的国学系讲中国政治思想史。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回湖南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到重庆在中共南方局工作(由恩来领导)。同时兼任复古大学教授,1941年到苏北抗根据地在新四军总部工作,1942年随刘少奇回延安,直到1945年做刘少奇秘书,45年后到东北工作,1949年任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1年任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4年入京,1956年任中央党校校长。其间写了许多论文。1963年突然被捕(后才得有人诬告他)。坐狱四年,1967年刚出狱,又赶上刘少奇被打倒受牵连,又坐八年狱,1975年出狱,重病在身不能工作,1980年去世。
吕振羽从1939年调到重庆工作后开始撰写《简明中国通史》,到1941年写了前八篇,5月由香港生活书店出版,此书因工作调动中断到1947年在大连完成了全部,1948年由大连光华书局出版。此书出版后,由于政治原因不明公开发行,解放后普遍应用,此书简明扼要,观点鲜明,适合于大学参考,也可以做高中课本。此书写作时吕振羽正做地下工作,所以没有时间搜集和核对资料,所以写得不够完备,材料不够全和精确。解放后吕老每次出版都修改。直到1961年作了一次大修改,出了一个大的一卷本,是最后一次修订本,比较确切了。
(2)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
范老浙江绍兴人(1893年~1969年)从小念私垫十年,1907年上学堂(中学),1912年毕业于杭州安定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本科国学系,1917年毕业,毕业后从1918年始在沈阳、河南、天津等地教中学和大学的国文。自毕业到抗战前,出版了经学、史学、文学等几部著作:《群经概论》《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正史考略》是二十四史加《新元史》的考证,直到解放后还被引用。)还出了《大丈夫》等小册子。在南开大学教书时曾参加地下活动,在政治上进步很早。但在学术上还是旧的观点。抗战时1938年~1939年在新四军游击区工作,1939年在河南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延安,开始在学术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开始写《中国通史简编》。1941年在延安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接受党中央给的写通史的任务。助手是尹达、荣孟源等。1946年任北方大学校长(在晋北鲁豫边区)1948年任华北大学副校长,兼任研究部主任和历史研究室主任。1950年后任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中国通史简编》开始写于1940年,1941年写出上册,1942年写完中册,在延安新华书店出版。(上、中写到鸦片战争。)后来改成了上下二册。成了中国古代史。后此书出版修改多次,在延安写的稿有偏颇性:强调反封建,所以对帝王一再贬斥,不提进步作用;往往用古代的及影射蒋介石,把蒋介石做的事强加给古人;叙述方法比较紊乱,头绪不清,加上参考材料困难,材料有不完全和错误的地方。到1949年范老又重新修改分三册,解放后所见的《简编》是1949年修改的,而不是最早延安新华书店出版的。50年代范老又重新修改,即现在见到的“《简编》修订本”。共三编至唐。解放后范老的书在大学普遍使用。当时中央为了让干部学历史把三册印成一大册。范老自己讲,自到延安开始终生研究历史。范老讲研究是不容易的。范老的著作不是简单地引马列原话,而是融会精神。范老为写隋唐的佛教,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佛经,完全可以把文化部分作专史读。范老的著作水平高,是学术著作。他的旧的根抵很厚,在抗战以前,正是有名的学者了,他说研究学问不能赶时髦,要实事求是。他在《简编》修订本中有许多说法是与众不同的。如孙恩卢循起义他不认为是农民起义,对有些帝王将相评价较高,范老说学术研究不是投票选举,要动脑筋。他治学很谦虚。他对古代、近代都有研究,有近代史专著。
(3)翦伯赞著《中国史纲》
翦老(1898~1968),湖南人,维吾尔族,1916年在湖南长德中学毕业,入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后回常德教书。1924年夏到美国研究经济,1925年冬回国。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他逃亡到上海,开始研究历史。1931年后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1937年5月在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直到60年代才公开。抗战后从事抗战工作,抗战期间在重庆。1938年出《历史哲学教程》,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当时人们都知道他是持进步观点的,所以都不敢请他去教书。他在中英协会工作,还在国民党司马部做秘书,他的同乡覃振是国民党的元老,任司法部长,是进步的,他为掩护翦伯赞让他做司法部秘书。抗战胜利后到南京上海工作,1947年到香港教书,同时主编《文化报》副刊,1948年与郭沫若等回大连,辗转到解放区石家庄,1949年随解放军入京参加接管文化的工作。任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当时各大学还为资产阶级所把持,资产阶级史学家从资料上挑毛病,翦伯赞难以进历史系。1952年院室调整后,才当北大历史系主任。文革后戚本羽就开始写文章写批判他,1966年被关入牛棚,1968年服毒自杀。
《中国史纲》是计划40年代开始写的,但没有写完,只出了二卷,1946年出版第一卷,史前史、商周史。1947年出版第二卷,出版秦汉史。解放后他工作忙,且研究兴趣在专史,所以一直没有完全通史。翦伯赞在解放前还出《中国史论集》两集、《史料与史学》。《中国史纲》的特点:首先叙述中国史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此书发挥了很多作用、意义、影响等;翦老的文笔很好,生动流畅。翦老学识渊博。此书若能继续写下去就太好了。北大的《中国史纲要》是他主编的,许多见解也采用他的,所以质量就高。
解放以后就用马克思主义教历史,所以上述三部著作被广泛采用,因为解放前,只有这三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的通史。
3、断代史的研究与著作
着重在两头:先秦和近代。先秦贡献最大的是郭沫若和吕振羽。1931年出版了《甲骨文字研究》,1932年出版了《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1933年出版了《卜辞通篡》、《古代铭刻汇考》,1937年出版了《殷契粹编》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郭老比王国维、罗振玉是后来居上。郭老在日本参加了中国的社会史论战。抗战时郭老回重庆任政治部第三厅之长,受周恩来领导。当时第一、二厅都是国民党把持,只第三厅受共产党领导,搞抗日宣传。这时写了些文学作品,停止了研究工作。抗战后,1945年出了《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吕振羽1934年出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1936《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西周为封建社会,殷为奴隶社会的观点是由他首发的。
近代史主要是范老的《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分册)1946年出版。再一部是1947年出版的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4、专史的著作
主要是吕振羽和侯外庐。1937年吕振羽出版《中国政治思想史》1948年出版《中国民族简史》。吕振羽在通史上是开创人物,在断代史上是继郭沫若之后的杰出人物,在专史上又是开创的人物。侯外庐的思想史研究是以思想史为主而兼收政治经济文化。1944年《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
三、毛泽东对于史学的贡献
毛泽东在抗战期间写了许多重要著作,不是专门论史学的,但对史学的发展是有影响的,较集中的有四篇: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9《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从这些著作来看毛泽东对史学有很深的研究。特别是解放以后,研究历史的人都引他的观点,所以对史学有影响。(1)研究历史的意义是为革命服务,当时一方面是国内革命,一方面要反对外国的侵略,为此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予总结,承继这份遗产;还说没有历史知识不能指导革命运动。以前曾出过《毛泽东论历史科学》编汇了毛泽东的有关论述。(2)指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三个:一是封建社会特长,自周秦以来封建社会有三千年(可知他认为西周是封建社会)。二是农民起义次数多,势力猛,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三是中国没有正常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三点有的前人已说过,但没有他讲得透彻明确。(3)中国史研究的重点当是近代历史,理由:一是为了政治需要,为了今天当主要研究昨天,缓之再研究前天。二是解放前研究近代史很薄弱,主要是研究了资本主义侵华史,而经济、文化等都没有研究。
这时期(1931年——1949年)所以叫初步发展,因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的人还不多,出版的著作亦很少。从地域上看解放区可以公开用马克思主义,国统区只有翦伯赞、郭沫若等极少数人用之,可见不普遍。
第六节 其他著名史家和史著
一、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和《中国通史》
《白话本国史》是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把中国历史分为六时期:秦以前为上古,秦到唐安史之乱为中古,安史之乱到宋为近古,元到清中期为近世,清中期到清亡为最近世,辛亥革命以后为现代。此书流行颇广,影响最大。其特点:(1)第一部以白话文写的史书。白话文写史的益处在于读者广了。(2)研究有系统和条理。(3)强调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歧视少民族。(4)既有重要历史事实的叙述,又有作者的见解和议论。(5)既可用为教材,又便于自学。此书对于历史教学和普及历史知识有很大作用。顾颉刚认为此书开了写中国通史的新纪元。
《中国通史》上册1940年出版,下册1944年出版,皆由开明书店出版。上册专讲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学术、分十八门从古到今,下册专讲政治史、即政治事件。此书在各大学中流传甚广。
吕思勉(1887—1957)一生在中学大学教书,一度做过书籍编辑,讲过中文和历史,主要是讲历史。解放前为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解放后任华东师大的历史系教授。他学问功底厚实,二十四史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三遍,《资治通鉴》读了八遍。他写了上述二部通史,还写了四部大的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还出过民族史、学术史的著作。他治学谨严,每读一部书都作札记,他的札记有《燕石札记》、《燕石续札》都已出版,还有许多未出版的。其著作多有价值,虽解放前未读马列的书,但许多观点是进步的,结论是合理的。如以经济原因解释政治,还用阶级之词划分士、农、工、商。他长期教书,弟子满天下,唐长孺就是其学生。
二、章嵚著《中华通史》
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原称《中华新史》出版时改为《中国通史》。1913年开始写此书。1920年基本写成,但屡次修改。其去世以后两年,才由人为之整理出版。正文即一百万字,附录是对中国通史的研究。分中国历史为四期,战国以前为上古史,秦后为中古,五代到明为后古,清为近世。出版后风行一时,是第一部最适当的大学的参考书。特点:(1)以民国年号纪年,民国前标为“民元前×年”。(2)着重民史,当时资产阶级史学观点是打倒君史,提倡民史。以很多资料研究民数(历代户口)、民级(即阶级:士、农、工、商四类,士,指知识分子,一般士是包括做官的,而此书特意声明士不包括做官的知识分子)、民德(中国民族的好传统好道德)、民风(风俗和风气)。(3)强调民族团结,当时中华民国提倡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当时以红黄兰白黑五色旗,标帜汉满蒙回藏)。此书说各民族应当“力为团集,永相结合”。他重视研究五族的历史,指出五族都建过朝代,汉建了十九个;满族建了五个朝代(满源于东胡,后有鲜卑、女真、契丹,皆属东胡族统系);蒙族建元朝;回族在五代时建了三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沙陀即回族之先);藏族建西夏(西夏是羌建的,羌是蒙族之先),吐番也是藏族建立的。(4)注重典章制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很广,艺术、医学等皆有。(5)强调地理的重要,强调地理与历史的关系,指出中国地理有三大优点:一为形势善,益于振兴;一为变更屡,而终归于一统;一为建国古,而区划之方随时而改。
三、邓之诚著《中华二千年史》
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列为大学丛书,解放前出了前四卷,后一卷为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邓之诚认为秦以前许多事实不确,材料无证,故自秦开始写。分历史为五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此书流行很广,以纲目史的方法写成,纲是叙述,目是史料。因此作大学的参考书很适用。此书对民族关系、经济状况、社会风俗习惯都很重视,所引的史料都很珍贵,难见到,珍贵到如果他不引那史料,读者根本不知该书有此史料,所以有搜集史料的指导作用。邓之诚解放前在燕京大学,1960年退休。
四、钱穆著《国史大纲》
此书自1940年出版后到解放前夕是最盛行的中国通史,此书特点:(1)全书贯彻着作者独到的见解,有分析、综合、论断,对通史有通盘的研究而非材料编纂。(2)融会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说明时代的特点。(既便是现在的通史也有的不能联系综合这三方面。)(3)简明扼要:是章节体、纲目式,纲是见解,高一格,目是事实,低一格,其纲目与邓之诚的纲目不同,邓之诚的目是引原书的史料,钱穆的目则是从各种史料中综括的事实。邓之诚是引一部书的史料,钱穆是引多部书的史料。(4)有重点、有条理、有自己的体系。有重点是指不把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写上,而是选择与时代关系密切的重要方面写。有条理是指其既是纲目式,又是章节体。(5)分中国史为八段:一西周;二春秋战国;三秦汉;四魏晋南北朝;五隋唐五代;六北宋;七元明;八清。八编46章,每一编都与前后相比较,说明其在历史中的地位,说明其时代的特点,所以每一章每一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个中国历史相联系。钱穆自称著此书的宗旨是“通览全史而觅取其动态”。
钱穆是资产阶级史学家中的杰出人物,他从农村小学教师到全国第一流教授,当小学教师九年,打下了学术基础,时曾发表文章,就教于吕思勉,后称吕思勉为老师。后任中学教师(苏州中学)五年,其间写了几部书,参加了古史辨的讨论,其先秦史研究很精。中学教师升到大学教授。1930年由顾颉刚推荐到燕京大学任教,1931年被胡适聘到北大,抗战到西南联大,后到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院任导师,解放前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60年代退休到台湾。
其学术特点:(1)擅长考据,代表著《先秦诸子系年考辨》1936年出版,其考证先秦诸子系年的成果多已成为定论,解放前后的研究者多引用之。(2)融会贯通,有独到的见解。其第二部大部头著作是1937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其书颇能融会贯通。(3)极力宣扬中国的民族文化。30年代资产阶级学术界有一场关于文化的争论。有二派:一派主张全盘西化,一派主张本位文化,即以传统文化为主。钱穆所谓的民族文化就是传统的封建文化,所以他反对当时一些进步学说,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四十年代时写了一些政论性的文章,他对现实政治也不怎么懂,只是出于维护传统的封建文化,就反对中国搞马克思主义、搞社会主义。
五、教科书的编纂——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出版)
中学堂办起后,称世界史或万国史,但没有专门的研究,一般是翻译一下而已。到二十年代出现了较有水平的教科书。第一部中国人自己著的西洋史教科书是陈衡哲的《西洋史》(1924年出版)。虽是高中课本,但也被列为大学的参考书,也为社会上学西洋史的人所用。该书从上古写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陈衡哲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女史学家,1914年到美国留学,1920年回国任北大教授,1922年在上海、中山、东南大学任教授。他不仅是近代第一个写西洋史,还是第一个研究西洋史的人。20年代还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与谢冰心同时,是女文学家。30年代还在做学问的同时在当时有影响的大公报上发表一些政论文章。其中有影响的是《救救中学生》抓住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抗战时她住昆明,曾在西南联大学作讲演,许多西洋史专家去听,奉之为西洋史前辈。解放后已六十多岁,退休在上海,任政协委员,1976年去世,八十多岁。其《西洋史》是当时水平最高的:(1)融会贯通,线索分明。(2)夹叙夹议,有说明有论断。(3)完全用自已的语言文字来写,深入浅出。(4)文笔优美,使人感觉是在看文学书,引人入胜,尤其宗教革命、法国革命等写得很精彩。此书不知出过多少版,风靡一时。到三十年代人们所学世界史的要求高了,此书才不适用了。
六、雷海宗和中外历史比较研究
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较知名的有陆懋德、雷海宗、齐思和他们都在大学教书,陆懋德在北师大,雷海宗在燕大,齐思和在清华教书。都教二门,中国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讲中国史时用世界史比较,讲世界史时用中国史比较。
雷海宗抗战前是清华的教授,抗战中在西南联大任历史系主任,抗战后回清华任历史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到南开大学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他讲四门课:《中国通史》、《中国上古史》、《世界通史》、《世界中古史》,到南开后,专讲世纪上古史,雷海宗40年代以前是有名的研究世界史的学者,许多人向他请教。解放以前没接触马克思主义,解放后开始学,由于世界史知识较丰实,所以学时有自己的见解,1957年被打成右派,身体垮了,1963年死去,卒年63岁。
雷海宗研究世界史是中国少有的,他写世界史都用中外比较,文章较多,书有两本:《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文化形态与史观》(与林同济合写)。雷海宗解放前非常有名,解放后批判的是其战国策派的史学,他1940年在昆明办《战国策派》半月刊,1942年在重庆办《战国副刊》,他们认为20世纪40年代初期世界形势是中国战国时代的重演,他们用战国时的七雄比喻现在中、日、德、意、美、法、苏七雄。这种比喻是历史重演论,他们说现在是战国,将来就是志向统一,这个大一统的帝国,这个帝国在战国策派中有两种认识,一个认为是美国,一个认为是德国,战国策派有各方面的人,历史方面是雷海宗。同时雷海宗还写了许多政论性文章,许多是帮国民党的忙,政论很不高明,与钱穆相似,解放后发表的是学术文章,他说马克思主义从恩格斯以后就对古代史停止了研究;他主张奴隶社会不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都是其受批判的罪状(沈刚伯是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懂许多语言,对世界史中古史都通,但不写文章,别人在文章中采用他的名字也不让)。
七、何炳松与史学理论著作的翻译
有翻译,有著作,最早是何炳松,何炳松提倡翻译外国史学理论的书,20年代翻译了《新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议论。接着李思纯译《史学原论》,董之学译《新史学与社会科学》,翻译的都是资产阶级史家的论著。在翻译中有人也写著作,何炳松写《历史研究法》、《通史新义》,介绍资产阶级史学理论。还有三部流行较广的周容的《史学通论》、胡哲敷的《史学概论》、杨鸣烈的《史学通论》,此书介绍西方的,其中有影响的论点有:第一、关于历史的范围,历史应当包括人类过去全部的活动。以前认为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不是历史,从这时开始重视,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出现了“先史时代”、“史前时代”之词。后来有人研究史前时期的历史。第二、西方过去历史书都偏重于政治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到政治、经济。第三、十年以内的历史不能写,因此很多资料都没有公布,只从报纸上看不行,三十年以内是政治,这在当时史学界有争论,解放以后也有人提出此论。第四、历史是一门综合的学问,要解释历史必须用综合的知识和眼光。第五、历史研究的目的,西方认为研究的目的一是求真一是求用。求真就重视史料学,欧美史家总结出了一套史料学的理论,对中国影响很大,当时中国史家讲史料学就是吸收他们的理论讲的,求用就是学历史要了解现在推求将来,用历史知识进行社会改革,很多历史学家参加政治,做顾问。用历史提高人的智慧,历史知识丰实的人聪明。
对西方史学进行翻译研究的有何炳松、郭斌嘉译的《西洋史学史》,向达译的《史学史》。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普遍发展与新时期史学的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普遍发展(1949~1976)
解放后至“文革”前史学界主要有三件大事。
一、中国史学会的成立
1949年7月成立中国史学会的筹备会。由郭沫若、吴玉章、范文澜主持,1951年7月在北京举行史学会成立大会,郭为会长,吴、范为副会长,翦老、侯外庐等人为常务理事。会上郭老做《中国历史学上的新纪元》说有六个转变:(1)从唯心史观转到唯物史观。(2)从个人研究转变到集体研究。(3)从名山事业转变到为人民服务。(4)从贵古贱今转到注重近现代史的研究。(解放前大学许多不开近代史课)。(5)从大汉族主义转变到注重少数族历史的研究。(6)从欧美中心主义转变到注重亚洲史以及其他各洲历史的研究。这次大会之后,各地成立史学分会,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是由中国史学会主编的有几千万字。
二、对资产阶级史学的批判
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必须批判资产阶级史学。史学界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从1955年开始。(文艺界从1954年批俞平伯的红学开始),对象是胡适等。批判对象从人物讲分二类,一类是在美和港台的人;一类是国内的以前在资产阶级史学界有影响的人物。前一类视为敌人,后一类则进行学术批判,批判持续到1957年。1957年的反右斗争对史学界的右派分子的批判,从政治上看是错误的。当时史学界在全国有影响的四个右派分子是向达、雷海宗、荣孟源、陈梦家。当时的批判是采取政治方式。1960年后又一次批判高潮,是批周谷城、刘节、尚钺。周谷城是复旦大学教授,他解放前写的中国史和世界史都有很大影响。刘节认为研究古代史不一定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尚钺是老党员,他的观点有许多与当时的流行观点不合,由于当时政治上反修正主义,所以他被指为修正主义。1965年批判吴晗。以上批判有许多从政治上看错误的。
三、对历史重大问题的讨论
(1)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封建社会之始在何时,有西周说(吕振羽、范老),春秋战国之际说(是郭老),魏晋说(尚钺),1954年尚钺出了二十九万多字正式合大学通史教材的《中国史纲要》持魏晋封建说,尚钺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古代史教研室的主任。尚钺发表了许多汉代是奴隶社会的文章,另外王仲牵、何兹全等一些著名史学家都持此观点。分期问题一直还有分歧。
(2)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一种认为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只有占有权,一种认为地主土地所有制。结果后种观点占上峰。
(3)农民战争问题。从1960年到文革前,现在还在继续。60年代前半期有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农民有无阶级觉悟。第二、农民革命是否反封建制度。第三、农民对地主是否作为一个阶级来反对。第四、农民政权问题。第五、让步政策问题。
(4)关于资产阶级萌芽问题。有四种意见,第一、从唐中期以后开始。第二、从南宋开始。第三、从明中叶开始。第四、从明末开始。大致统一于第三种说法。
(5)关于民族问题。讨论主要在两个问题上,其一、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得较激烈。由范老一篇文章认为汉民族形成于汉而引起的,有人认为斯大林讲过民族形成是资产阶级时期的产物。但范老又指出斯大林讲民族形成有四个因素。经讨论普遍认为范老的观点对。其二、少数族与汉族的关系。批判大汉族主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6)关于历史人物评价。关于殷纣王、秦始皇、曹操、武则天、岳飞、康熙为被评的主要人物,还对评价的标准问题等展开讨论。
(7)中国近代史分期。1954年由胡绳提出此问题,相继近代史的内部分期有三分、四分、五分、七分之说,持三分、四分的观点较多。还有近代史下限问题也有讨论。
第二节 新时期史学的多元发展(1976~今)
一、史学理论研究的展开
二、史学史学科的建设
三、历史文献的发现与整理
四、中国通史著作的撰述
五、世界史研究的繁荣
六、断代史研究的成就
七、专门史研究的拓展
八、现代地方史志的编纂
九、现代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