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镜头是什么意思:请归还孩子们的“玩”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14:06
                                                        请归还孩子们的“玩”权吧                                                                                                                                    —— 德国有“学龄前教育”

                                                              令  今

      我们国家孩子们在学龄前学龄前,的的确确在接受者实实在在的“学前教育”——在寒暑假期、在平时的假日、周末、甚至每天的课余、晚间,都会有各式各样、各种各类、名目繁多的“学习班|”、“培训班”、“辅导班”、“提高班”、“加强班”、“兴趣班”、“爱好班”、“作业班”.....,让孩子们去参加并不一定是自己喜爱的唱歌、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表演、各种乐器等等的学习、培养和训练......,或是课后加重和补充作业,其效果与结论,历史自有其公正。
      翻开德国《基本法》(即宪法),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就是不允许进行学龄前前期教育。有关专家告诉我们,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国家要做就是要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如果说孩子在上学前非要进行什么教育的话,那所谓“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是要使孩子们懂得基本的社会常识,公众的道德、卫生、文明习惯等,比如不能使用暴力、不要大声说话、不可随地吐痰等;二是要使孩子学会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注意是“自己的”兴趣,而非刻意、统一的安排,去参加手工制作之类的诸多活动,养成从小就能够主动去做可以做好事情的愿望;三是要注意培养“情商”,特别是亲情、友情、尤其是对别人的组织、领导和带动能力。
      不仅德国如此,欧洲的许多其他国家,做法都大同小异。
      我们只来看看德国的教育成果:自1901年诺贝尔奖(Nobelprize)设立以来,含德裔在内的德国人获得的诺贝尔奖的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只有8200万德国人的德国,分享了近50%的诺贝尔奖金,全球的另一个50%,即60多亿的人口的数十成百的国家(当然有我们中国),只获得了剩下的另一半。请记住,德国是没有“学前教育”的,这是玩大的孩子们所挣来的结果!!!
      难怪日前国内许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呼吁:要尊重孩子们的“玩”权,并且应该把“玩”作为一种学问,一门科学,建立起中国的“玩学”。      众所公认,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幸福地成长,是国家、政党、政府、社会、学校、老师、家庭、家长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重任。      难道不觉得我们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已被繁重的平时课外作业所吞噬吗?难道不觉得越来越深的教材、越来越快的教学进度,还有越来越多的测试、测验、摸底、试考、考试,犹如三座大山压得孩子们难以喘气吗??
      玩,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土壤。联合国制定的国际儿童权利公约,明文规定少年儿童享有娱乐和休闲的权利,要保障少年儿童有正当、健康的玩的自由和权利。
      有专家称,玩、游戏有四大好处:一是发展身体;二是养成应有的优良品质;三是能促进脑筋敏锐;四是歇息之灵丹。
      不止少年儿童,连他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成年人们,也同样需要一起玩将起来!玩吧!!玩吧!!!玩吧!!!特别是少年儿童们。
     请归还孩子们的“玩”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