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补土喷多了:玉溪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4:09:15
中共玉溪市委督查室关于对2011年全市主要工作的督查报告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0132
2011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玉溪市、县区和乡镇三级党委顺利换届。在中共玉溪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继续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文化和市”发展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6.6亿元,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达37900元;财政总收入343.5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收入96.5亿元,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2.5亿元,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4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7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6616元,增长15.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一、实施农业稳市战略,“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预计:农业总产值完成141亿元,比上年增8%;农业增加值完成80.5亿元,比上年增7.7%;农民人均纯收入6616元,增长15.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0.5万亩,比上年增3.9%;粮食总产量52203万公斤,比上年增15.6%;畜牧业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5%;肉蛋奶总产量37317公斤,比上年增8.2%。
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6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5个,示范带动农户20多万户;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全市共有48家企业的84个产品持有证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设立禁用农药残留监测点15个,共抽取蔬菜水果样品11711个,合格率为97.3%,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继续推进规模养殖“一二一”工程,建成养殖小区10个、专业村22个,发展规模养殖大户117户,圆满完成了规模养殖目标任务。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投资33264.6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6.45万亩,完成高稳产农田建设1.7万亩;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稳步实施;建设沼气池400口,农村节能改灶20150眼,太阳能推广340台;总投资21319万元、里程419.8公里的46项农村公路行政村通畅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峨山、华宁客运站投入使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公路优良率达63.41%;总投资18615万元的4件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竣工验收;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快、效果好,投资61172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42件,解决了14.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烟水路工程579件、新建卧式烤房538座、育苗大棚123座,项目总投资22167.86万元,受益面积18.28万亩。
烤烟生产政策完善,资金直补力度加大。全年扶持资金达到3.5亿元,收购烟叶203.85万担,上等烟比例达到68.59%,收购均价达18.86元/公斤,烟农收入达20.7亿元,实现了烟农、政府、企业三满意。
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家佳超市李棋配送中心、玉溪市农产品配送中心及水果市场、元江热带水果商贸城、玉溪林产品加工贸易中心等重点专业市场建设速度加快,汽车专业市场建设顺利推进;深入开展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相继启动了县农资配送中心和日用品配送中心建设,全市完成了20个“农家店”新建、改造和30个农家店信息化建设试点任务。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扎实有效,完成劳动力培训21028人,成功转移21537人,实现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80元,比上年增40%;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逐渐规范,全市全年土地流转面积达23万亩;开展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全市林权流转面积6.59万亩,流转金额7106.68万元;林权抵押面积6.74万亩,抵押贷款17695.3万元;完成人工造林17.06万亩,中低产林改造20万亩,种植核桃10万亩、竹子10万亩。
二、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37.2亿元,增长21.3%;实现增加值542.2亿元,增长16.1%,重点工业投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继续组织实施工业项目“531”投资计划,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7个。逐步形成以仙福钢铁为依托的大开门—化念片区、依托玉昆钢铁的红塔区北城片区、以汇溪钢铁为主的红塔区大营街片区和以纳山钢铁为主的峨山小街片区等布局相对集中的600万吨以上钢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研和数控产业园、峨山铸造产业核心区、通海五金特色园区为主的三大装备制造聚集区。通过不懈努力,玉溪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和工业园区的园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高新区生产总值达41.4亿元,同比增长18%;经济总收入(技工贸总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0.1%;工业总产值(现价)72亿元,同比增长2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2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4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同比增长19.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亿元,同比增长66.9%;进出口总额2586万美元,同比增长20%。预计研和工业园区实现经济总收入150亿元,增长25.0%;企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33.3%;企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增长30.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11.3亿元,增长30.2%。
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市非公经济户数达到9.5万户,工商登记从业人员41.6万人,实现增加值284.4亿元,上缴税金32.5亿元;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2.5亿元,增长30.2%;全年市级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00项,完成投资137亿元;续建项目119项,完工21项,完成投资90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91873万元,其中:玉蒙铁路玉溪段正线建设完成投资25591万元,完成计划的113%,征地拆迁(含道路、沟渠改移)完成1850万元,完成计划的92.5%;昆玉铁路扩能改造玉溪段正线建设完成投资40098万元,完成计划的80%,征地拆迁完成24334万元,完成计划的81.1%;易—峨—高和新平—三江口公路主体工程、东风水库路坝合一工程建设完工;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3亿元。
三、进一步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县区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高
市对县区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逐年增加,各县区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高。红塔区完成:生产总值511.9亿元(其中红塔集团完成326.8亿元),增13.8%;财政总收入25.36亿元、增2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增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增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亿元,增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58元,增11.1%;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12.9%。通海县完成:生产总值55.95亿元,增10.5%;财政总收入5.88亿元、增1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增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增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9亿元,增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5元,增11.5%;农民人均纯收入7436元,增13.6%。江川县完成:生产总值43.1亿元,增13.6%;财政总收入4.3亿元、增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增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增7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增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0元,增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374元,增13.1%。澄江县完成:生产总值44.1亿元,增13.3%;财政总收入6.1亿元,增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7亿元、增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8亿元,增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增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0元,增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5元,增9.9%。华宁县完成:生产总值40亿元,增13.5%;财政总收入4.46亿元、增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增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增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增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6元,增12.1%;农民人均纯收入6668元,增19.8%。易门县完成:生产总值38.6亿元,增12.3%;财政总收入5.66亿元、增1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5亿元,增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8亿元,增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增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46元,增11.6%;农民人均纯收入6003元,增15.6%。峨山县完成:生产总值37.9亿元,增10.5%;财政总收入7.65亿元、增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6亿元、增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3亿元,增3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增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6元,增12.3%;农民人均纯收入6089元,增16.4%。新平县完成:生产总值72亿元,增13.5%;财政总收入18亿元、增3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5亿元、增2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1亿元,增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增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9元,增13.1%;农民人均纯收入5667元,增18.1%。元江县完成:生产总值36亿元,增10.1%;财政总收入4.36亿元、增2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亿元、增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增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3亿元,增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0元,增12.1%;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增16.3%。
四、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和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明显
以抚仙湖保护为重点的“三湖一库”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成效显著,计划建设项目15项,计划投资88072万元,截至10月底,累计到位资金12155万元。抚仙湖被纳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中央下达保护资金8000万元;实施退、调、保战略,抚仙湖东岸退田退房还湖生态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星云湖退田还湖及湖滨带恢复工程(一期)进展顺利;启动江川县孤山村委会“三退三还”试点工作,退出沿湖100米范围内农田6083.68亩;东大河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河床清淤10300立方,退出鱼塘186.4亩,实施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155亩,种植生态苗木16000多株;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稳步推进,全市22个治污项目总投资11.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05亿元,13个治污项目已完成省市责任目标任务,在建项目9个。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成效明显。全市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774.67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03%;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步推进,玉溪福玉钢铁1座15万吨高炉、峨山宏峰建材公司13.5万吨立窑水泥生产线、洛河钢铁和仙福钢铁2座220立方高炉已经拆除。污染减排及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全市13个重点减排项目已完成7个,完成投资11854万元,占计划投资的93.8%;开展了以“三湖”、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地、新上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为重点的环保整治专项行动,严查重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共受理查处环境污染投诉案件295件,结案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措施,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云南省玉溪城市管理条例》已由省人大颁布实施,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明显,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中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称号。江川、易门、华宁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澄江龙街、新平漠沙镇等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被省政府命名为第六批云南省生态乡镇,14个城镇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
五、深入实施文化和市战略,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着力保障民生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建设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新平、易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届“云南省文明县城”。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4个已投入使用,完成18个乡镇和320个村的“农文网培学校”建设,市县乡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第二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玉溪系列活动;澄江化石地申遗工作顺利推进,玉溪滇剧、李家山古墓群遗址公园、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建设、“彝人家园”彝族文化园等一批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的上报工作已经完成,农家书屋建设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先进水平。深入实施“文化和市”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基本完成市、县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不断夯实义务教育基础,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快推进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继续推进“三免一补”惠民政策,全市小学生193741人、初中生97894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2425人全部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免”全覆盖;逐步构建山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保障体系,少数民族聚居区上学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和值班用房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已建成7659套住房、15.7万平方米教师值班房,华宁县、元江县二期工程建设已于年内启动;安排校安工程建设项目71个,排除D级危房106320平方米,新建校舍106464平方米,安排资金18147.44万元;投入资金5741万元,加固改造校舍38.28万平方米,彻底消除了一大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D级校舍。
大力培育休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良好。稳步推进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抓好太阳山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社区、仙湖锦绣、抚仙湖国际老年康体养生度假中心等项目,“湖畔圣水”一期工程、悦椿度假酒店等旅游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哀牢山—红河谷旅游线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并投入营运,10个省级特色旅游村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已经完成,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共接待海外游客2938人次,增长13.48%;接待游客总数1308.9万人次,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57.11亿元,增长40.85%。
认真实施创新型玉溪行动计划。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完成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行业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任务;继续抓好科普宣传培训工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管理好106名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和56名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申报准备工作,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的殊荣。
内外贸易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40055万美元,增40.2%,其中出口35799万美元,增35.1%;进口4256万美元,增106.2%,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外贸进出口目标任务。对内贸易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4亿元,增长19%。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共实施市外国内资金项目220项,使用市外国内资金115.4亿元,增23%,其中使用省外资金103.2亿元,增31%;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795.5万美元。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了新农合补贴标准,人均统筹资金达300元,建立了参合农民大病救助、慢性病门诊补偿制度,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极大提高。1至11月,全市有362.8万人次得到新政策医药费补偿,共补偿资金3.07亿元,受益面达229.16%;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成市中医医院、4个县级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中心卫生院建设,共投入资金1.3亿元,总建筑规模43749㎡;30个村卫生所危旧房改造及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任务全部完成;落实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公共卫生成效显著;加大卫生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药品、食品等各种违法经营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
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市新农保应参保人数1020237人,实际参保登记969225人,参保率达95%。城镇居民应参保人数38497人,实际参保登记37355人,参保率达97%,累计发放养老金9820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各县区54055人投保,累计收取养老保险费40823.9万元,领取待遇人数17086人,累计支出4748.75万元,基金累计结余36205.99万元。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6171户37514人,累计支出低保金7690万元,全年月人均补差171元;农村低保共保障87443人,累计支出低保金7043万元,月人均补差71.7元。
积极实施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计划,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截至10月,全市累计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2.2亿元,扶持4.6万人实现创业;发放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小额贷款7.7亿元,扶持1.4万人实现创业;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37户,贷款资金7990万元,带动新增就业1450人;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扶贫开发任务圆满完成。完成扶贫项目总投资17438.5万元,有效解决了5.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230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5618.9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工程6件,沟渠7件,进村道路水泥硬化14件,村内道路水泥硬化219件,安居房164户,230个自然村、1.69万户、6.26万人直接受益;元江甘庄省级整乡推进扶贫试点项目完成投资4773万元;易地搬迁转移安置4个迁入点的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50万元,完成转移安置1276人;下达省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540.8万元,5个县(区)、7300户、3.09万人直接受益。
以彝族山苏支系为重点,继续抓好人口较少民族和特困民族支系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作。投入各类资金19971.1万元,143个山苏村民小组全部实现通电、通公路、饮用水安全,配套建设了小水窖、沼气池等设施,完成了3837户山苏群众安居房建设。启动了对4223户苗族、拉祜族、蒙古族、彝族仆拉支系、哈尼族布孔支系5种人口较少民族(占总户数的47%)安居房建设工作。切实抓好盘溪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盘溪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产业发展明显提升,民生问题明显改善,社会和谐明显巩固。
扎实抓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保障性住房改造项目工程。全市68个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37.77亿元,年内完成9.803亿元;完成了17760户农村危房及地震安全工程改造任务农户档案信息指标录入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发展。启动了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农业人口“奖优免补”政策、农村独生子女和城镇下岗失业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兑现工作。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12805人,政策内生育的12627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落实省“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资金224万元,补助5个乡镇、58个村体育设施建设,完成60个村农民体育设施建设;成功承办了2011年中国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玉溪站暨云南体育舞蹈邀请赛、全国射箭锦标赛暨伦敦奥运会射箭选拔赛、易门全国沙滩排球大奖赛、全国女排联赛云南队主场等重要赛事;圆满完成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参赛工作。
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市委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司法机关公正执法,各级人大、政协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建言献策,党委、政府与社会各族各界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紧密联系,全市上下政治文明,决策科学民主,社会稳定和谐。各级政法机关继续保持对各种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妥善处置了35起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切实维护互联网安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实现命案全破,开展了打黑除恶、“破案追逃”、“清网行动”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平安玉溪”、“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加大对重大经济犯罪打击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全市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提高了全市人民的安全感。荣获“五五”普法全国先进市称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市和县区均成立了群众工作局,乡镇(街道)成立了群众工作站,确保了群众对党委、政府和社会诉求渠道畅通,确保了党委、政府能及时倾听群众呼声,从而有力推动了社会和谐。
七、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
圆满完成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工作,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严肃换届纪律工作实施方案,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实现了零投诉、零举报、零违纪目标;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全面推行干部考察工作“两书一表”制度;县(区)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全部实行异地交流任职,对部分县(区)委常委进行计划性轮岗交流;在市、县直单位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31名中层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规范完善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工作制度”,72个部门561名县处级干部上报了目标承诺,45个单位建立和完善了新的议事决策机制;干部教育和监督管理不断加强。组织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339名新提拔任用干部接受了评议;继续抓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37名厅级领导干部、7名县委书记和979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向省委、市委报告了2011年度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率达100%;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组民主自治机制,开展后进村整顿建设活动,整顿组织软弱涣散村10个、党务村务管理混乱村6个、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村34个、矛盾问题较为突出村11个;认真开展好社区党建“三有一化”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学习践行杨善洲精神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入,干部工作作风得到转变。全市11万余名党员干部参与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把村组干部岗位补贴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组干部待遇,探索离任补偿和养老保险等制度,全市村干部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继续坚持由市级领导带队考核制度,对八县一区和63个市直责任单位2011年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对新提拔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制定出台《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组“三公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三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程序和监督管理进行了统一规范;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动态监管,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实施“村账乡管,组账村管”代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基层党风廉政巡察制度;加强对社区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层层签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家庭廉政承诺书》,将责任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党员;深入开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了教育收费情况、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收费和行政管理行为,完善了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体系,结合农民“一卡通”账户制度,切实加强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管;严肃执纪执法,进一步加大查处腐败案件力度。1—11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692件(次),立案查处135件,处分130人,查办案件挽回经济损失1612.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