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心咒功德作用:中国皇族的封爵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02:12
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扣除周朝以前的「裂土封王」的封建制度,从秦朝一直到清朝,每个皇朝对待皇室、宗室的态度,各有不同。
      总的来说,秦朝的皇帝对皇室、宗室的态度最严苛,明朝的皇帝对皇室、宗室的态度最宽大,唐朝、清朝的皇帝对皇室、宗室的态度较为适中。

      秦朝是实行宗室无功则无爵最彻底的朝代。秦始皇对亲生儿子也一律按照无功则无爵的制度办理。秦始皇使其亲生儿子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不轻易授予爵位、赐予食邑。因此秦始皇一再遭人批评:「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比较而言,秦始皇的制度比较接近「大公」的标准,一切凭能力得到爵位,减少人情的因素。缺点是皇族全无政治力量,一旦有野心家,则皇族全无抵抗能力。例如秦始皇死后,赵高欲专权,因此煽动胡亥将其兄弟全部屠杀。

      因为秦朝制度使然,宗室的政治地位偏低,基本上没有实权,所以赵高的作为未遇到丝毫抵抗,秦始皇的诸皇子均被杀,这也是导致秦朝享国最短的原因之一。

      明朝和秦朝完全不同。按明太祖的制度,皇子封为亲王,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至万人。然在北方防御蒙古的几个亲王,其护卫均超过此数。亲王的长子立为世子,其它诸子则封为郡王,以后各世子孙均有封爵,六世孙以下为奉国中尉。

      这批宗室皇族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之类的职业,只是坐享俸禄。明初宗室人数尚少,但到了明末时,宗室人数达到三十多万人,造成了国家财政极为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此种制度也容易造成亲王叛乱。如明初发生「靖难之役」,明成祖起兵夺了建文帝的皇位。明朝末期还有宁王辰濠叛乱,幸好被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学大师王阳明平定。

      由此可知,从明初到明末,均有亲王为夺皇位而叛乱。

      但它也不像其它朝代,虽也有亲王举兵叛乱,但大多发生于开国的时候,如汉朝的「吴楚七国之乱」、晋的「八王之乱」。明太祖让亲王拥有相对于历朝较大的实权,或许也是造成亲王叛乱的原因之一。

      唐朝也封皇子为王,但是只有王号而没有土地,而且都要住在京城的住宅里,不得到外地去。如唐玄宗的皇子们住于「十王宅」,皇孙们住于「百孙院」。唐代的王爵无法世袭,但子孙可参加科举考试。

      如唐玄宗时的宰相李适之、晚唐时的大诗人李商隐,均为李唐宗室出身,经科举考试而参与政事。此种制度可使近枝宗室得享富贵,远枝宗室则不成为国家的负担。

      清朝对待皇族宗室的制度不像秦朝那么苛,也不像明朝那么滥,可能是比较中庸适当的方式。

      清朝皇族宗室依赖和皇帝的血缘关系,爵位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一直到不入八分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

      关系更远的宗室则没有爵位,只是腰带为黄色,作为与一般民众的区别。此俗称为「黄带子」,代表为清太祖的子孙。

      另有「红带子」,代表为清太祖诸弟的子孙。「黄带子」、「红带子」可参加科举考试。如清末文坛领袖盛昱为「黄带子」出身,宣统时的良弼为「红带子」出身。

      清朝的爵位制度有一特点为「降封制度」,即父为亲王,子为郡王,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只剩一个「黄带子」的资格,必须靠自身的力量过活。

      清朝的爵位制度的另有一特点为「世袭罔替」,即父为王,子孙永远为王,此即俗称的「铁帽子王」。此荣衔为特别的恩遇,非有对清朝立有大功者不可能得到。

      有清一代受封为「铁帽子王」者共有十一位,均对清朝立有大功。十一位「铁帽子王」中,清太祖之子三人:礼亲王在清太祖过世时,以家长之尊拥立胞弟清太宗;睿亲王在山海关一片岩击败李自成,后为摄政王,奠定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根基;豫亲王下江南 ,扫平南明福王政权。清太祖之侄一人:受封郑亲王,目的在显示家族团结。

      清太宗之子二人:肃亲王入四川,平张献忠;承泽亲王(即庄亲王)随豫亲王下江南,平南明福王政权。清圣祖之子一人:怡亲王为清世宗时朝廷的核心人物。清道光帝之子二人:恭亲王在同治朝、光绪朝时,掌权近二十五年;醇亲王为光绪帝生父。

      另有二郡王亦为「铁帽子王」,因始封者非皇子而是王子,故为郡王。二郡王为礼亲王子克勤郡王(平郡王)及顺承郡王。

      清朝共十一位铁帽子王,而礼亲王一家占有三位。清朝待礼亲王如此厚重的原因,在于礼亲王为清朝的吴泰伯。

      另有一「铁帽子王」为怡亲王子宁郡王。不知何故,在乾隆时即不见记载。按理此种世袭罔替的爵位,纵使本人犯罪,爵位也不可革掉,皇帝可由子侄辈选择一人来继承。

      我平素喜欢研读历史,从秦朝到清朝均略有涉读,每个朝代均以皇帝为重心。在读历史过程中,皇帝对待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