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ius什么意思:滇中稻区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2:50:25

滇中稻区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11-12-8 11:19:14    发布者:红塔区农技站    点击量(1)

    杂交稻与常规稻在育秧及栽插时有显著的区别,从形态上看,杂交稻主要表现有根系优势、分蘖优势、穗粒优势,以及生理上的光合作用优势、物质积累优势。要获取杂交稻种植的高产,首先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组合。选择的原则是产量高,抗性好,熟期适宜又能充分利用光、热、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品种,此外还必须掌握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

    1.1培肥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微酸性或中性的田块作苗床;冬季农闲时翻挖、晒垫,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结合深翻地,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播种前,每亩秧田施尿素20千克,磷肥30千克,锍酸钾10千克,混合均匀施入0-15厘米的土层中;整理成宽1.5米的苗床,墒面要求平整,土细均匀,为操作方便,墒面之间要留30厘米宽的沟,以便管理。

    1.2扣种稀播。①晒种、浸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1-2天,应精选饱满的杂交稻种子,用浸种灵浸种48-62小时(以62小时为宜),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洗晾干,并催芽至露白为佳。②严格控制播种量,掌握最佳节令播种。每亩秧田播种15-20千克,每亩秧田移栽大田10亩即秧本比1∶10,做到减种不减秧田,每平方米约播种30克;一般应在3月15-18抢晴播种;播种前每亩秧田用扫弗特1:500倍液喷施进行秧田化学除草或敌克松1.5千克配成6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将刚破胸露白的稻种均匀撒于墒面上;播后均匀地撒盖覆盖物,以不露谷种为宜,并及时盖膜。

    1.3加强秧苗管理。搞好苗期病害防治工作,培育带蘖壮秧。①水分。播后至出苗期间应保持墒沟里有水,保持墒面湿润;播种后10天齐苗应及时揭膜,揭膜后保持苗床上有一层薄水即可;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在大幅度降温前应灌水护苗。②防治立枯病。揭膜后1.5叶期每平方米床面喷洒1000-1500倍敌克松药液3-5千克。③及时追肥。根据秧苗的长势,揭膜后及早施断奶肥及送嫁肥,亩可用尿素5-10千克对水浇施。

    2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为避开8月低温对杂交稻的影响,秧龄在40-45天时,应及早移栽。采取南北定向条栽,最适宜的种植规格为株行距3×8寸,每亩栽2.5万丛,每丛栽1-2苗,基本苗2.5-5万/亩。

    3  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在杂交稻施肥上应把握“前促、中稳、后保,增施有机肥,控氮增磷钾”这一原则。

    3.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大田整理,每亩应视大田肥力情况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尿素40千克,过磷酸钙(普钙)30千克,锌肥2千克,硅肥30千克。

    3.2早施追肥。为保证杂交稻移栽返青后能早生快发,应在移栽后5-7天,每亩追施碳铵50千克,普钙30千克,硫酸钾10千克,追肥时将除草剂野草光18%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 与所有化肥混匀后一次性施入田中。切忌在分蘖后期追施氮肥,以免生长过于旺盛引发病害,产生大量空秕粒造成减产。

    4  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

    大田管水的总原则是: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苗够适量晒田;深水扬花,灌浆期干湿交替,收获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粒重和品质。

    4.1返青分蘖期。此期应及时查苗补缺,保证全苗,返青后应及时结合化学除草追施分蘖肥,促进有效分蘖;同时要注意及时排水晒田,提高成穗率,做好螟虫、稻飞虱的防治,用药剂闪锐4.75%(氯青菊脂+毒死蜱)600倍液加金刹(70%吡虫啉)750倍液喷施防治。

    4.2拔节孕穗期。巧施穗肥且氮磷钾配合施用;合理管水,保持田间3厘米水层,保证不缺水,不受旱;综合防治病虫害,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粘虫、螟虫等。

    4.3抽穗结实期。此期要保穗、攻粒,增加千粒重;做到由浅水管理向干干湿湿过渡,防止断水过早造成干旱逼熟和灌深水造成的倒伏等以利于丰产增收;同时还要做好破口时穗颈稻瘟的防治。5%破苞亩用75%三环唑60克对水60千克均匀喷雾预防。

    5  适时收获

    应在黄熟期后及时收获。过早、过迟收获,稻米食味均较差,且加工后碎米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