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ia白雪日语版: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触摸北宋沧州的大地之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57:52

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触摸北宋沧州的大地之脉

时间:2011-06-03 08:52:22  来源:沧州晚报  作者:殷毓平

(一)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触摸北宋沧州的大地之脉

    在林冲刺配的背景下,古老的沧州城被蒙上一层荒蛮、苍凉的色彩。然而,当我们回望一千多年前的沧州,认真翻阅古城的那段历史时,却发现,北宋沧州是一座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蕴含着丰厚人文积淀的城市。她的每一阵季风,都展示着沧州风物的万丈豪情;她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动的传奇与娓娓的诉说。

    掩卷遐思,梦回千年,北宋沧州的影像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

    “沧州”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北魏熙平二年,也就是公元517年——

    北魏延昌四年,一场“大乘”农民起义震动了朝廷。在这场起义中,受到最大冲击的是冀、瀛二州。直到熙平二年,起义终于被镇压。随后,北魏政权派宗室大臣前往当地安抚百姓。派往冀州的是位颇有学问的王室后裔,他的名字叫做元洪超。

    黄门侍郎元洪超来到冀州,发现这里的土地太辽阔了,茫茫的大海也是无边无际。他想,应该把这里的地盘化整为零,才便于统治。回到京城,他把自己的想法上奏给皇太后,建议朝廷将冀州一分为二,在靠近渤海的地方,另立一州。朝廷经过讨论,基本采纳了他的建议:从冀州拿出一块地方,又从跟冀州毗邻的瀛州拿出东边的一块地方,共同置立一州,因濒临沧海,故取名“沧州”。州治饶安(今盐山县),领浮阳、乐陵、安德三郡十三县,辖境大略包括今运河以东,马厂减河以南,黄河故道以北的广大地区。

    从北魏到北宋,沧州之名几经变迁。到了北宋时期,沧州辖区比建州时要小了许多。据《沧县志》载,北宋“沧州景城郡,隶河北东路横海军,领五县(清池、无棣、盐山、南皮、乐陵),以清池为治所。乾德二年,省长芦县入清池,治平二年,徙饶安县,治于张为村(即今之张壁村)。熙宁二年,又省饶安乾符二县俱入清池,此后,沧州境内只清池一县。”

    这里,需要搞清楚几个词语,即什么是路、军、县?

    路、军、县都是北宋的行政区划。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把全国分为十五路,开始建立“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府州军监,虽名称不同,但为同一级。“军”,多设在沿边地区,统辖县、城、镇、寨、堡,内地所设,均兼领县政,形同州级。“县”,则是三级当中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划。县,仍分作赤、畿、次赤、次畿、望、紧、上、中、中下、下10等。“次赤”、“次畿”是指陪都,辅京所在的城池或郊区。

    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沧州在北宋时期隶属十五个路中的河北东路,由于她地处宋辽边境,所以作为“州”的同时,又属横海军。她当时基本管辖着清池、无棣、盐山、南皮、乐陵五个县,也就是现在的沧县旧州、盐山、南皮一带,以及山东与沧州接壤的部分地方,州府设在现在的沧县旧州。

    北宋熙宁二年,即公元1065年,沧州发生了一场水灾。为了躲避水患,沧州州府迁至今天的盐山西南部,以张壁村为治所。后来,行政区划不断改变,沧州境内只剩下了清池一县归她管辖。

    “沧州”自建州以来,在不断的朝代更叠中,被不断地赋予不同的地域承载。触摸北宋时期的沧州大地,面对边境重地的特殊身份,她既平静宽容地养育着生生不息的沧州人民,又充满激情地演绎出一段段不可磨灭的真实故事。她的每一缕阳光都真实地灿烂过,每一轮明月都曾被宋词浸润得饱满而丰盈……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沧县志》、《魏书》。

    (二)水浒时代的真沧州——包拯与沧州

 《水浒传》中,多次写到与沧州有关的人物,比如豹子头林冲、小旋风柴进等。其实,在《水浒传》的一开头,就有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物隆重出场。书中虽然没有提及他与沧州的联系,但在历史上,他却是一位当时与沧州真正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包拯。

    《水浒传》中的包拯,是以天神“文曲星”的形象神话般出现的——

    仁宗皇帝降生的时候,不分白天黑夜,啼哭不止。请遍了太医,却没办法医治。朝廷只好贴出黄榜,召天下名医给太子治病。天上的太白金星变成一个老医生前来治病,他在太子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太子便止住了哭声。《水浒传》中写:“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西夏国大元帅狄青。”

    这书中说的“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龙图阁直学士”包拯,那是在1052年的3月,包拯在53岁的时候被任命的。当时的包拯,同时被任命为河北都转运使。7月,改任高阳关路都部兼安抚使,知瀛州(今河间)。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包拯,在成为龙图阁直学士的这一年,与现今沧州的这片大地,有着真正的亲密接触。

    高阳关路,直接与辽国相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052—1053年间,包拯任高阳关路安抚使,是全面负责11个州军的军务治安长官,这11个州军是:瀛州、雄州、霸州、莫州、恩州、冀州、沧州7个州,以及永静军、乾宁军、保定军、信安军等4个军。他又兼任高阳关路政治中心——瀛州的知州,整个高阳关路的军政大权,都落在包拯身上。

    在戏剧和传说中的包拯,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包拯。而考证包拯在瀛州一年左右的作为,我们会了解到更多侧面的包拯形象。

    ——重视军事情报工作的“谍战包公”。

    包拯来到瀛州以后,首先发现了一个军事上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军事谍报工作比较被动。高阳关路与辽的边界之间,道路平坦,民众杂居,本州衙校等公人成分复杂,甚至是有“彼中人充役”。想商量处置一些事情,往往事先就泄漏出去了。所以,他请求朝廷派出“慎重有材略及武艺之人”,来充当雄州和高阳关的官吏,使瀛州的军事情报工作得到加强。

    ——算细账、过日子的“理财包公”。

    包拯到任后发现行政经费开支过大。过去,瀛州是一个普通的州,行政经费定额是每年二千贯。宋夏交战后,特别是高阳关路单独建路后,瀛州社会地位改变,成为高阳关路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行政开支大幅增加。原来的二千贯,明显不符合新的情况。

    对此,包拯算了一笔细账,除了朝廷上拨的二千贯外,尚缺四千贯。以商补缺,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向百姓摊派的口子一开,下面就难以控制。为了既不伤公,又不害民,行政经费中尚缺的四千贯,他建议由高阳关路转运使,在全路范围内统筹解决,以减轻瀛州人民的负担。他还趁着“南郊大赦”的机会上奏朝廷《请放高阳一路负欠》,诚恳请求除放高阳关路过去的负欠。

    ——奉公也爱家的“温情包公”。

    1053年,包公正在瀛州处理政务的时候,合肥家中忽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件。包公当时三个孩子(一儿二女)中的惟一的儿子包繶,染病身亡。噩耗传到瀛州,包公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这时的包公已经五十五岁,年逾半百,痛失爱子的他,除在感情上蒙受巨大的痛苦外,还在伦理上承受着不孝的沉重思想压力。一贯服从朝廷调遣,不计个人得失的包公破天荒地向朝廷提出申请,要求调到离老家合肥近一点的州郡任职,以照顾家庭,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朝廷批准他的请求,调他为扬州知府,很快转到故乡庐州(今合肥市)任知州。

    包拯在瀛州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在称颂和怀念他。正如清人倪象恺在《包孝肃公庙碑》中,对包拯在作河北都转运使时所做的评价:“公独守祖宗之法不闻别有改创,利遍渔盐,威慑戚贵,其所为政寓慈于刚毅之中,故至今士大夫犹想见其风徽,以相感厉。”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文章:《宋史·包拯传》《沧县志》《沧州志》《河间府志》,程如峰著《包公传》,包拯《论瀛州公用疏》《请放高阳一路负欠》《请选雄州并高阳关官吏》。

     (三)水浒时代的真沧州——包拯在沧州的故事

    包拯在沧州,除了正史上的记录外,还留下了不少生动的故事与传说。

    《沧州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当年包拯在任转运使的时候,办公的衙门前有一个芦苇塘。包公办公时,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包公走出来,对着青蛙说:“太吵了,别叫了!”于是青蛙就不敢叫了。“至今蛙出池则鸣,入池即默,其威慑之远如此。”

    那么,包拯是怎么一路来到河间的?他新官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百家公案》又名《包公传》,是明代钱塘散人安遇时编纂的一部传奇小说。其中的第三十四、三十五回,写的都是包拯在沧州的故事。

    书中说,包拯被任命为瀛州节度使的时候,只带了一个随从。他骑着一头驴,戴着旧头巾,穿着布衣裳,完全是个普通老百姓的样子。路上的人们都不知道他是朝廷派来的官员。

    包拯来到瀛州城,装作访亲的秀才,在一家店里安歇。店主问:“秀才有什么亲戚在本州?”包拯说:“亲戚是务中的监酒人。”店主人忍不住说:“监酒的最不怎么样!务中酿造的各种酒,最好的留着自饮,薄酒送官家。最平常的酒一升三十文,卖与百姓军人。”包拯记在心里。

    第二天,包拯到务中买酒。他来到台阶下问道:“有人在吗?”监务徐温在厅上出来,听得有人买酒,便命令使唤人宋真量酒。宋真说:“秀才你给我些钱,我会多打些酒给你。”包拯说:“哪里还有钱送你。”宋真见秀才如此,就减着升量酒。

    包拯看见旁边有一个买酒的妇人,先数了五六文钱送给宋真,然后再交钱量酒。宋真就多量酒给这个妇人。包拯怒道:“务中监酒是什么人,敢如此卖弄法度,欺瞒下民?”边说边高声大骂。监酒者大怒:“你这个狂夫要在此撒泼吗?”命令左右:“拉出去吊在廊下,用大棒给我狠狠地打!”

    左右正要把“秀才”吊起来,包拯的随从走向厅前说:“住手!秀才便是包待制,现任瀛州节度使,怎能吊打?”监务大惊,连忙走过来跪下谢罪。

    这下可哄动了瀛州的满城官吏,他们忙来把包拯迎接入衙。包拯随即传徐温来责问:“你又如何利用职权榨取百姓钱财?”徐温低头不语。包拯命人把他监押起来,并上奏朝廷。圣旨既下,将徐温监贮,罢停现任之职。宋真不应接受百姓赃钱,押赴法场杖杀。

    包拯在瀛州上任之初,便以此儆戒暴官污吏,百姓大悦。

    另一回故事,说的是包大人爱惜小鸟的故事。

    包公为瀛州节度使期间,百姓安居乐业,贼盗消潜,“为士者知习诗书,为农者尽力畎亩”。满城父老见包拯如此清正,作歌赞美:“谷雨桑麻暗,春风桃李开。只因民有福,除得好官来。”

    一天,包公正在厅前办公,忽然飞来一只鹊鸟,这只鸟口衔纸钱,盘旋了一阵,放下纸钱而去。包拯没有在意。

    过了几天,包拯正闲坐,那只鸟又飞了过来,还是口衔纸钱,放到阶前,哀鸣不已。包拯觉得十分奇怪,心想:“一定有什么冤枉事。”

    于是吩咐值堂公吏夏安:“看看这只鸟飞到哪去?”夏安赶忙追随着鹊鸟,来到城外同福寺门外。鹊鸟停在了松树之下,大声鸣叫不止。

    夏安爬到那棵松树的树梢上,发现一只鸟巢中,有两只雏鸟,羽毛不全,却被人用小绳系着,绑在了松枝上。

    夏安下得树来,走出寺门,碰到一个卖鱼人,名叫郑礼。郑礼对夏安说:“你别上树取这鹊雏,羽毛还没长全呢,不经吃。日前我已上树去用小绳系定了,且等它们长大了,取来与老兄买酒同饮一杯,岂不快哉?”夏安假装答应他,相别而去。

    夏安回来后,将情由一一报告包拯。包拯让夏安唤郑礼来审。包拯责问郑礼:“你本来以卖鱼为生,为何要系缚鹊雏,害物伤生!”命令夏安押郑礼前去树枝上,将鹊雏解脱下来,鹊鸟遂复欢鸣。包拯判将郑礼臀杖八十,以为戕物伤生者之戒。

    闻声知人,不言而喻。传说故事虽然不足为凭,然而,正如《河间府志·包孝肃公庙碑》中所写的那样:“公之政虽不传,而所以传之者至矣”。这些千载流传的动人故事,真实反映了世代人民对包拯的由衷赞誉。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明·钱塘散人《百家公案》《沧州志》《河间府志》。

     (四)水浒时代的真沧州——包公轿与包公祠

    乾隆年间一个寒冷的冬日,沧州运判史尚廉走出公署。前面不远处是土地祠,上任以后,他还没有进过土地祠。而此次前来,他并不是要祭拜土地爷,而是专门来观看“向往者久之”的包公轿的。

    包公轿,是包拯在沧期间留下的一件宝贵的文物。在他离任之后,当地的官吏和百姓为了怀念他,将这只轿舆珍存下来,放置在衙门前的土地祠中。

    从宋到清,沧州历经朝代更叠,兵火洗礼,乃至屠城之祸,许多文化古迹毁于一旦。而包公轿奇迹般存留了下来。

    史尚廉对于包公轿从宋代能够保存下来,颇为感慨。他说,“包公一轿犹得奉其故物,诵其遗爱,以馨沧人百世之思,谓非沧之厚幸不可也。”

    毕竟是八百年的遗物了。史尚廉发现,这只包公轿虽然幸存着,但已经“尘封剥落,几至朽蠹”,不禁万分慨叹。

    史尚廉十分珍视这顶包公轿。1742年,在他主持重建了包公祠之后,又对包公轿进行了维修。本着以旧修旧的原则,“丹涂斤削,一如旧制,不敢有所增损。”之后,包公轿被移放到包公祠中东壁之下。

    据说,从此以后,沧州凡是有新官上任,都要先坐一次包公轿,以表示对包公的敬仰与效仿。

    这样,包公轿在包公祠中安然度过了两百年的春秋。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沧城。期间,包公祠内驻扎了日伪汉奸教导队。日伪军真是无恶不作,这些家伙将古代流传下来的包公轿砸毁,竟然当作烧柴烧掉了。

    包公轿就这样毁于一旦。而人们为纪念包拯修建的包公祠,现在也了无踪影。

    沧州一共有两座包公祠,一座在沧州市,一座在河间市。河间的 “包公祠”,是以包拯的谥号命名的,叫做“包孝肃祠”,坐落在河间城的西北角,建祠年代不详。后来,祠久毁废。

    坐落在沧州市区的包公祠,幸存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现在,沧州的有些耄耋老人,在小的时候还到包公祠中玩耍过。

    据清《沧州志》记载:“包公祠为宋长芦运使龙图阁待制包拯建,初在南关,后移朗吟楼下。国朝乾隆七年分司史尚廉移建官署大门内左方分司祭。”

    包公祠最初坐落在小南门内,后来移至南川楼运河东畔的朗吟楼下。清乾隆七年又移建在分司署大门内的左面。光绪二年再次得到重修。

    民国初年的包公祠依然完好。从东朝西进入大门,是一宽敞院落,东房三大间,北房三大间。二道院有东西厢房,正北房包括两耳室为五大间重檐起脊古式建筑,便是包公祠。

    包公祠殿内正中有包公塑像,像前是供桌香案,两侧是侍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威武塑像。屋顶上方悬有“公正廉明”、“铁面无私”两块金字蓝底匾额。

    中院东侧有过道可通后殿。殿中供奉一米多高的观世音菩萨铜像,坐在精雕细刻的木制佛龛内,后殿两侧还有单间为祠内和尚居住。包公祠于每年四月初八至十五有春季庙会,延续五至七天。

    辛亥革命后,包公祠内建立起了民众教育馆。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沧城期间,包公祠内民众教育馆因难以开展活动,故暂时关闭。后来这里驻扎了日伪汉奸教导队。

    1947年沧城解放,这里一度成为沧镇工商业者联合会办公场所,后逐步改为沧县、沧市工商联。1981年春,原包公祠房屋殿宇被全部拆除。至此,当年包公祠旧貌荡然无存。

    对于包公轿和包公祠,清末民初的书画家、诗人隋恩湛((1862-1941)有《谒包公祠》诗:

    长芦留惠政,笑乃比河清。

    关节无从到,阎罗此得名。

    至今新庙貌,隔世重乡情。

    故物肩舆在,甘棠一例评。

    虽然我们没有老乡隋恩湛那么幸运,能够拜谒包公祠,并见到包公当年乘坐的轿子,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包拯在沧州的那些佳话,记住北宋时期的沧州,有过包拯这样真实可敬的生动形象。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文章:

    《沧县志》  《沧州志》  史尚廉《重修包公轿记》  沧州日报《包公祠:往日威严难寻觅》

(五)水浒时代的真沧州——北宋散文家曾巩“知沧州”

  在包拯离开瀛州的28年之后,又一位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任沧州知州。他就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曾巩(公元1019~1083年)字子固,江西南丰县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曾巩任沧州知州。此前的曾巩,先后在齐、襄、洪、福等许多地方任知州,颇有政声。别的不说,单就距我们沧州很近的齐州(今济南市)来说,就有“绝桥闭户”的佳话。说的是由于曾巩政绩卓著,深受爱戴,以致在他离任时,济南百姓以“绝桥闭户”的方式挽留他,曾巩只好在夜间悄悄离开了济南城。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位著名的人物作沧州知州,却很少被人提及呢?

    曾巩早在来沧州任职之前,就对河北,特别是沧州一带的百姓给予了殷切的关注。那是在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的时候,河北数十州连续发生地震,楼宇、民居大多倒塌,死伤的人很多。受灾最严重的是瀛州(今河间)一带。九月,霸州、保定、恩州、冀州又发生了水灾。当时还在京都的曾巩,作《救灾议》,向朝廷提出打破常规,大力扶持灾民生产自救的建议。

    当时,曾巩的一位堂兄在瀛州任职,曾巩通过这位堂兄了解了瀛州抗震救灾的情况,写了《瀛州兴造记》,记述了瀛州知州李肃之在大地震时的救灾表现。

    当时,瀛州发生地震,谣言四起,民众惊恐欲逃。知州李肃之派人到各处安抚劝解,制止了传言。他命令军队加强警备,维持治安。结果,全城“人无争偷,里巷安辑。”地震之后,又下起了大雨,粮食物资暴露在外面。李肃之亲自指挥查看,使粮食物资得到妥善处理。

    曾巩的文中说,李肃之“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由于曾巩的推介,李肃之受到了朝廷嘉奖。

    读曾巩的《瀛州兴造记》,我们看到了李肃之这样恪尽职守的官员形象,也看到了河间人民在灾难到来时,由一开始的慌乱,到后来的理智守法的表现,看到了这个诗书传承之地,百姓们的文明素质。

    曾巩任沧州知州的时候,已经61岁了。此前,他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能够在年迈的母亲身边尽一份儿子的孝心。

    “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 这是曾巩移徙洪州时写的诗,流露出倦于转徙的感叹。此后他多次表示为了养亲而不愿远仕。

    1079年,他上书皇帝说,我辗转了五个州郡,大约十年了。其间从没有一点怨言。可是现在,我已经60岁了,88岁的高龄的母亲住在京师,我守在闽越,我的二弟守在南越,请求能够暂且回到京师,或者给个闲职,或者离京师近一点的地方,也好照顾老母亲。

    可是,不论这位大散文家的申请写得多么情真意切,都打动不了圣上一颗坚强的心,他还是不能回到京师工作。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曾巩被调任沧州知州。到沧州赴任,要经过开封。这一次,大概是吸取了前几次申请失败的教训,曾巩先是在《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中,对于宋朝的现状进行了一番大大的称赞。然后又继续申请,有《沧州乞朝见状》。在这篇申请中,他不是说自己想念老母亲,而是说自己远离京都12年了,太想面见圣上亲耳聆听教诲了。这个伟大的理由终于触动了神宗皇帝内心中柔软的部分,曾巩受到了皇帝的召见。大概是人有见面之情吧。召见之后,满鬓斑白的曾巩终于如愿以偿,被留在京师,“勾当三班院”。

    这样,曾巩任过沧州知州,却并没有到任,就改任了他职。沧州,这片曾巩曾经为之鼓与呼的土地,终于成为曾巩得遂心愿的福地。而曾巩的两个弟弟,曾分别来到瀛州任职,留下了属于他们的诗篇和深深的足迹。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文章:《宋史》《沧县志》  田国福著《河间遗韵》

    曾巩《救灾议》《瀛州兴造记》《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辞直龙图阁知福州状》《福州上执政书》《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移知亳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沧州乞朝见状》 

(六)水浒时代的真沧州——曾布、曾肇兄弟的瀛州诗话

   曾巩和他的两个弟弟曾布、曾肇,被并称为“三曾”。三兄弟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并且都与沧州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巩28岁时,父亲、大哥相继去世,而当时曾布只有12岁,曾肇则1岁不到,曾家的重担则落到了曾巩身上。

    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曾巩带领着弟弟曾牟、曾布、曾阜,妹夫王无咎、王幾共赴京师,参加当年由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结果是一门六人全部中第,曾家困窘状况至此终于得以改变。后来,同父异母的弟弟曾布、曾肇也都成为朝廷重臣。

    值得一提的是,在曾氏兄弟的宦海生涯中,除了曾巩任过名义上的沧州知州外,曾布、曾肇两兄弟曾经对易任瀛州知州。

    曾布(1036-1107),字子宣,累官知枢密院、尚书右仆射。

    曾肇(1047一1107),字子开,任过礼、吏、户、刑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在14个州、府任过地方官。

    早在哥哥曾巩知沧州之前,曾布与曾肇都先后知瀛州,他们在这里不仅写下了优美的诗文,还留下了良好的政声。当年曾布为战备而筑造的高阳台,更成为后来人吟咏的佳景名胜。

    虽然我们现在无从找寻高阳台的风貌,但从元代王结的《高阳台记》中,尚可领略高阳台当日的风光。

    “城中东北有高阳台,乃为政者观游之所也。其崇倍差于城,而闳廓壮大仿佛乎峰岩之形焉。其上为堂为楼,以燕以息。更衣膳饔莫不毕具……”

    时间回溯到北宋年间。

    这一年的春天,建成不久的高阳台气势恢宏,与对面的瀛台屹然相望。刚刚种下的新柳和万千桃李,为这宋辽边界的军事重地平添了几分诗意。瀛州知州曾布登高望远,更加想念着远在南京的弟弟曾肇。

    楼台丹碧照天涯,

    塞北江南未足夸。

    千里烟波方种树,

    万株桃李未开花。

    一麾同下西清路,

    两镇高迎上将牙。

    回首林塘莫留恋,

    风流还属阿连家。

    ——《高阳台寄弟子开》

    这是曾布写给弟弟曾肇的诗。诗中引用了“阿连”的典故,以谢灵运、谢惠连兄弟的佳话,来表达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

    曾肇收到哥哥的诗后,依原韵回赠哥哥一首:

    文物河间信可嘉,

    风流江左亦堪夸。

    水南水北千竿竹,

    山后山前二月花。

    久愧迂儒怀郡绂,

    聊须隽老驻军牙。

    两州耆宿无多怪,

    鲁卫从来是一家。

    ——曾肇《答寄原韵》

    大概就是在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的这一年,曾肇自金陵与兄长曾布相互对调,也就是曾布从瀛州到南京就任,曾肇从南京来任瀛州知州。

    曾肇到了瀛州后,对当地的诗书传承和风土人情多有感慨。当时,河间有龚彦和、龚大壮两兄弟。彦和为瀛州佥判,其弟龚大壮性情孤傲,特立不群。

    曾肇任知州后,想见见龚家两兄弟,但都不能如愿。无奈之下,曾肇便径直来到了龚家。见本地知州来到了家里,两兄弟推辞不过,才不得不见了面。

    想不到这一见,竟是“即为置酒,从容终日”!真的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他们在一起竟喝了一天的酒!曾肇趁着酒兴,赋诗《河间》一首,当即挥挥洒洒写于墙上:“南北车书久混同,河间今有楚人风。独惭太守非何武,已见州闾出两龚。”一时传为佳话。

    曾布、曾肇在瀛州的时间都不长,但他们的诗话流传了下来。从曾布、曾肇的瀛州诗话中,我们读到了宋代瀛州千里烟波、万株桃李的优美景象,读到了“文物河间信可嘉”“今有楚人风”的由衷赞誉,也读到了曾氏兄弟的手足深情。

    在哥哥曾巩去世的14年之后,曾布、曾肇两兄弟相继去世,而两人去世的时间只相隔了一天。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宋史》《河间府志》,田国福著《河间遗韵》 

(七)水浒时代的真沧州——神箭将军何灌“知沧州”

   我们常用“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等来形容一个人的箭法高明。在北宋时期,有这样一位将军,他能够把箭头射到山石里面去,而且,能够一箭射中两个敌人——从第一个人的背后穿透,再射中第二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何灌,曾经作过沧州的知州。

    何灌来沧州做知州的时候,是在大观元年和二年期间。此前,他基本上是在河东路为官,是个令辽人、西夏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何灌是开封祥符人。年轻的他因武选登第。河东经略使韩缜数次考察他的才能,很赏识他,但并不重用他。过了很久韩缜对他说出原因:你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位子。果然,何灌后来担任了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负责边防治安。当时边境上有个强盗叫苏延福,十分狡悍,在边境上是个祸害,何灌亲自把他拿获并予以斩首,首次展示了他高强的武功。

    边境有个地方叫贾胡疃,有泉水,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并告知辽国人,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带领兵马犯境。何灌身先士卒,在两军阵前朝着山崖上射箭,每射必中山石,而且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大惊,以为他是个神人,悄悄地退去了。三十多年后的一天,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这件事,说当年有一位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连忙向何灌行礼。

    何灌在河东路带兵,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洞穿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穿出来,再射中后面的敌人,可见何灌弓力之大。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

    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再次发射却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说罢重新拔弓,一箭命中靶子,旁边观看的人赞叹不已。皇帝亲自赐酒慰劳何灌,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

    何灌还是个不媚权贵,很有个性的人,见到权臣童贯也不跪拜,童贯为他的气势所震撼。后来大臣张康国向徽宗推荐何灌,徽宗召见了何灌,询问起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以御榻为桌案,以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满意地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

    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沧州有功,再升转运使。

    何灌在沧州的作为,《宋史》上只有“……知沧州,以治城彰功,转引进使”寥寥数字,笔者未能查到更多这位神箭将军在沧州的具体作为。但“治城彰功”,足以说明这位神箭将军在沧州一定是造福百姓的。

    何灌离开沧州后,又到过很多地方赴任,并先后参加了多次与西夏、辽国、金兵的交战。

    靖康元年,金兵直下京城。何灌逃回东京,皇帝令他控守西隅。 这场战斗十分激烈,皇帝甚至派遣了2000名身边的卫兵参战,才最终确保了西城的安全。而“何灌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帐下韩综、雷彦兴,奇士也,各手杀数人,从以死。”

    可见,何灌在此战中身先士卒,亲自到城下与金兵苦战而亡。钦宗为了表示哀悼,赐金帛,命官员护葬。

    何灌一生,勇武过人,箭法超群。最后在东京保卫战中,以死报国。这位在北宋时期做过沧州知州的名将,应该成为沧州人的骄傲。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宋史》、《沧县志》,李之亮著《宋河北河东大郡守臣易替考》。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八)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地震中的两位“李知州”

  作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那是为官的福气。若赶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则是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对于北宋神宗时期的官员们来说,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年。那一年,河北连续发生了严重的地震,河南开封、广东潮州等地也发生了地震,其历时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比起历年的自然灾害,《宋史》对这次灾难用了较为详尽的笔墨:

    “熙宁元年七月甲申,地震。乙酉、辛卯,再震;八月壬寅、甲辰,又震。是月,须城、东阿二县地震终日,沧州清池、莫州亦震,坏官私庐舍、城壁。是时,河北复大震,或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居多摧覆,压死者甚众。九月戊子,莫州地震,有声如雷。十一月乙未,京师及莫州地震。十二月癸卯,瀛州地大震。丁巳,冀州地震。辛酉,沧州地震,涌出沙泥、船板、胡桃、螺蚌之属。是月,潮州地再震。是岁,数路地震,有一日十数震,有逾半年震不止者。”

    与大地震先后相伴的,是大水。河水漫出,冲毁了河堤,流入了州郡。瀛州乐寿、沧州南皮、清池以及阜城等都遭受了水灾。

    这个时候,李肃之正在瀛州做知州。李寿朋则在沧州做知州。两个老李家的人都在经受着水与火的严峻洗礼。

    先说李肃之。

    李肃之(1000~1081),字公仪,河南濮阳人。按照宋朝的官制,知州的任期最长三年,而1068年,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赶上了那场罕见的灾难。

    耳边有沉闷的声音从大地的胸中传出,大地摇晃着,哗啦啦房屋倒塌的声音,人们奔走呼救的声音。还没来得及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大雨如注。老百姓的房子倒了,官舍衙门也倒了。河水裹着泥浆四处泛流。刚刚平息的大地忽然又摇晃起来,原来是余震发生了。

    李肃之,这位68岁的老知州侥幸自己还活着。眼下,他得赶紧想办法处理眼前这乱七八糟的局面。他把自己的人马清点了一下,迅速把他们分成几路,让他们去安抚灾民。

    当务之急,是住的和吃的。灾民们没有地方住,赶快就地取材,给他们搭建茅屋。没有粮食吃,打开公家的粮仓,赈济灾民。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稳定。他下令严儆盗窃,如若发现,以军法从事。

    李肃之整天在泥淖中呼来奔去。很快,百姓安然了,社会安定了。瀛州,这个与辽国毗邻的军事重地,避免了地震之后有可能发生的内忧外患。

    李肃之一下子觉得自己更加苍老了。但他不能歇口气。县城原来是土城,城门狭窄简陋。地震中,土城毁了,必须重建。不然,辽国的大军一旦打过来,就会如履平地。李肃之边着手救灾,边着手重建。

    瀛州的百姓们都投入了重建家园的浩大工程。大家齐心协力,把旧的城门进行了扩建,城内铺设了南北若干里的甬道,原来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了通途。修建后的河间城,周十五里,高三丈三尺,广一丈五尺,还建起了4600间用于作战的楼屋。

    从抗震救灾到重建家园,李肃之和官兵百姓们一起奋战,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瀛州,这座高阳关的重要城池,从灾难的废墟上,挺立出了一座“高广坚壮”的新城。

    老百姓和士绅们感念李知州的恩德,表示要把李知州的事迹刻于石碑上,让他的事迹永垂青史。而当时,曾巩的一位堂弟正跟随着李肃之,在写给曾巩的书信中,堂弟情不自禁地说起李知州。曾巩了解了情况,于是写下了《瀛州兴造记》。神宗皇帝也由此了解了李肃之的“先进事迹”。不久,李肃之迁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受到神宗皇帝的重用。

    无独有偶。再说沧州的李寿朋。

    李寿朋(?—1071),字延老,一作廷老,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地震发生在八月份,沧州的城池、民宅官舍、储藏粮食与财物的仓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十二月,又发生了地震,这次没有大的损失,但地上涌出了泥沙、船板、胡桃、贝壳等东西,叫人觉得稀奇古怪。

    李寿朋,这个平日喜欢喝酒吃肉的知州,在第一次地震之后就没有了闲暇。他把办公室设在用席子搭建的大棚中,口干舌燥地调度指挥物资的采集、房屋的修缮等工作。由于措施得利,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沧州城的原貌。

    性格上“疏隽任侠”的李寿朋,对灾后的沧州倾注了更加深厚的感情。灾害中的同舟共济,让他觉得自己的子民太可爱了,他要让他们过上更加幸福安宁的日子。一方面,他开拓荒芜的土地,一下子开拓了三万亩之多,鼓励老百姓耕种、收获;一方面,挑选精壮的青年学习作战知识,掌握作战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在沧州,治水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大雨倾盆,河水泛滥,他带领人们赶快堵塞河水。河水堵住了,但李寿朋想得更加长远。过去的河道狭窄,李寿朋考虑到河水一定会在东面造成溃堤,便告知附近居民赶快迁移躲避,从而保证了百姓的生命安全。

    后来,司马光来到沧州,了解到李寿朋的政绩,向皇帝推荐了李寿朋的才德,李寿朋升为直史馆,入直舍人院,进户部、盐铁副使。

    地震中的两位“李知州”,都经受住了灾难的考验,他们因祸得福,受到了嘉奖。不知道在他们踏上升迁之路的时候,是否还会想起沧州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是百姓们的理解与配合,成就了他们的作为。而他们的勤勉奉献,也为沧州人民所永远铭记。透过北宋时期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了九百多年前两位“李知州”勤政爱民的可敬形象,也看到了沧州百姓在灾难面前表现的理智、善良与坚强。

    本文参考书目文章:

    《宋史》《赣辅通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四)《沧县志》潭家健《曾巩的救灾理念与实践》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九)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许道宁,令“大腕”倾倒的“草根”画家

  提起北宋时期的绘画,人们大都会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米芾的枯木松石……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灿若星辰的北宋绘画史上,有一位以描绘寒林、野水而声名大噪的河间籍画家。他卖药出身,却引得无数达官贵人争相求画;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令许多文人墨客竞相赋诗。在他谢世之后,仍不断有人为之赋诗赞叹,连见多识广的清代乾隆皇帝也对其大加赞赏。他,就是活跃于北宋早期的河间画家许道宁。

    许道宁曾是个玩劣少年,他酷爱绘画,也喜欢恶作剧。见到有人睡觉的姿态十分难看,他便把那人难看的样子画下来,还把画张贴到酒店里广而告之。可能是他画得太像了,人们见了画都忍俊不禁。被画的人恼怒不已,揪住许道宁就打。许道宁衣服被撕破了,脸上也开了花,可是,他依然不改“恶习”,以后还是照画不误。

    长大了的许道宁和当时许多青年人一样,为了自己的未来,开始了游历生活。他来到了长安,游览了五岳之一的华山。在鬼斧神工的华山面前,许道宁被深深震憾了。他从此下定决心,要以手中的画笔,描画这神奇壮美的山山水水。

    后来,他来到东京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生活无着,便以卖药为生。与众不同的是,人家买他的药,他就赠送人家一幅自己的山水画。不知他的药效如何,但他的画人们都很喜欢,“得者无不称其精妙”。就这样,他的画名就从街头巷尾传播开来,引得一些达官贵人也请其作画。他又师承当时极负盛名的大画家李成的笔法,在中年之后,加入了自己的创新,艺术上更是炉火纯青。在画家李成和另一位山水画家范宽故去之后,许道宁的山水画更是显得弥足珍贵。当时的宰相张士逊特邀他为自己作壁画和屏风。壁画、屏风完成了,张宰相十分满意,不禁赞道:“李成谢世范宽死,惟有长安许道宁。”

    也许,我们可以怀疑这位张宰相的艺术鉴赏力,但我们不该怀疑著作《资治通鉴》的大名鼎鼎的司马光。有一天,司马光从江边经过,忽然看到江岸上一幅许道宁的寒林壁画。那分明是自己当年顶风冒雪,骑马过寒林的真实写照!司马光感觉画家的写意和自己的心灵有了超越时空的真切沟通。于是写下了《观江上人壁许道宁画寒林》五言绝名一首:

    昔曾骑瘦马,冲雪过荣阳。

    不悟当时景,萧然在此堂。

    不仅是司马光,我们还可以从当时几位“大腕”的诗作中,领略许道宁绘画的风采。员外郎梅尧臣写道:“山情水思半轩间,试问来居有底闲。惟有才高方暇佚,无论岁月能自攀。”(《依原韵和甫庭壁许道宁山水云是富彦国作判官时画》)

    出使过契丹、著作有《春秋权衡》《七经小传》的刘敞在百忙之中,也会为许道宁的画所吸引。那些繁杂之事都不重要了,只愿在画前驻足欣赏:“许生擅邱壑,融结随毫端。醉埽堂上壁,参差皆可观。飞雪暗连峰,对之中夏寒。吾能捐万事,于此聊盘桓。”(《凉榭许道宁画山》)

    翰林学士韩维见了许道宁画的松树,赋诗道:“……许翁写生意,独得毫墨外。”另一位翰林学士陈与义同样称道许道宁画的写意功力:“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都说同行是冤家,而北宋工诗文、善书法、尤长画竹的“笑笑先生”文同,称道许道宁的寒林有自己的特色:“许生虽学李营丘,墨路纵横多自出。”

    曾经观赏过许道宁作画,与许道宁本人有过亲密接触的大诗人黄庭坚,在许道宁故去之后,在一座寺观里,又见到了许道宁的画。睹画思人,黄庭坚不禁回忆起当年许道宁醉酒之后,挥毫疾画的狂放情景,作了一首44行的七言长诗《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

    一日踏门撼门钮,巾帽欹斜犹索酒。

    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将八九。

    醉拈枯笔尝墨色,势若山崩不停手。

    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

    ……

    黄庭坚不仅写了我所见到的有关许道宁最生动形象、也是最长的诗,而且在诗后注道:“郭若虚图画见闻录云,许道宁河间人,学李成山水,笔墨简快,峰峦峭拔,自成一家。”

    在这里,黄庭坚不仅对许道宁的绘画特色给予介绍,也为许道宁是沧州河间人提供了可靠的佐证。

    中国的绘画史上,名家名作璨若星辰。但是,像沧州名画家许道宁这样,有众诗为证的实不多见。在他去世之后,他的画依然成为诗人吟咏感叹的对象。金人赵之杰有《许道宁群峰暮雪》、元代集贤大学士姚燧有《许道宁幽曳杖图》、清代乾隆皇帝《许道宁翠巘精蓝》都对许道宁大加赞赏。

    可惜的是,许道宁的传世之作留存已经很少。据说,清故宫原存有他的《秋日山居》《云山秋啸》《烟溪夏景图卷》,现在都已不知下落。

    许道宁,这位宋代的杰出画家远去了,被诗人们吟诵的那些绝世画作也消逝于岁月的风烟。幸好,还有他的《渔父图》留了下来,还有许道宁自己写给“英公大师”的一首诗可供我们欣赏。让我们穿越时空,听一听这位沧州名画家的真情放歌吧——

    业就携筇别五湖,御簾香暖几曾趋。

    清搜象外吟情逸,玄达禅中惠性殊。

    江坞秋思霜桔美,云房高寄海峰孤。

    白莲共结他年约,还放疏慵入社无。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辞海》《宋史》田国福著《河间遗韵》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水浒时代的真沧州--北宋名臣权邦彦

  他曾与金兀术展开面对面的城池保卫战,坚持守城两年之久。

    他曾与同僚共同参劾秦桧,终使秦桧被降免官职。

    他能文能武,被称作“文武权公”。

    在他故去几十年之后,那位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南宋诗人杨万里,亲笔为他写下了一篇洋洋大观的墓志铭。

    他,就是沧州河间人、北宋名臣权邦彦。

    权邦彦(1080~1133)字朝美,他的曾祖、祖父皆赠正奉大夫,父亲赠光禄大夫,是当地名儒。生长在这样一个儒学世家,权邦彦从小便头角崭然。七岁时闻听别人讲《毛公诗》,马上就能为大家解说大义。

    权邦彦在25岁的时候取得了足以令家族引以为荣的功名:“登崇宁四年太学上舍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改宣教郎,除国子司业。”

    也就是说,在这一年,权邦彦不仅拿到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的最高“学位”,还出任了沧州(一作青州)教授。当时的州学教授,是地方官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职位不高,却很有清誉,许多名臣都曾任过地方学官。

    权邦彦很快又从一位地方教授,成为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的老师。一次,徽宗来太学视察,让权邦彦讲解《诗经》中《下武》一诗。这个题目,对来自诗经传承之地的权邦彦来说,真是如鱼得水。权邦彦的讲解,声音宏亮,条理分明,徽宗龙颜大悦,很快将权邦彦升为正六品国子司业。

    当《水浒传》中的好汉们大闹江湖的时候,沧州人权邦彦已经功成名就。宣和二年,他被派遣出使辽国。辽人命令他下跪接受国书,权邦彦说,这不是我们国家的礼节,我不能这样做。辽人只好作罢。

    靖康年间,权邦彦多次与抗金名将宗泽共同奋战,在古刀马河抗击金兵。在任东平知州时,金兀术集结20万兵围城,城内粮尽而没有救兵到来,以至城内易子而食。权邦彦仍以忠义之气激励军士,并且亲自摧锋陷坚。金兵深以权邦彦为患,写了一封劝降信射入城中,说:“投降即可富贵,何必顽抗,自讨苦吃?”权邦彦大骂敌寇道:“我深受国恩,为国家死而无憾,岂能为异类之臣!”

    就这样,他以“疲卒孤垒”抗击强虏近两年之久。东平被围太久,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终被攻破。军士百姓共同保护权邦彦突出重围,而他的父母、妻子均落入敌手。

    权邦彦不仅作战勇猛,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多次上谏皇上,提出好的意见建议。绍兴二年,任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的他,献十议以图中兴。他还和左仆射吕颐浩共同参劾权倾一时的秦桧。此前,就有殿中侍御史黄龟年弹劾秦桧专主和议,植党专权,秦桧便嚷嚷说要“辞职不干了”,高宗没有同意。而这一次,权邦彦与吕颐浩在皇帝身边痛陈秦桧主张议和、结党营私,第二天,高宗赵构对大臣綦宗礼说,秦桧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我就是北人,我将归往何处?第三天,怒责秦桧说:“凭恃其党,排摈所憎。岂其汝心,殆为众误。 顾窃弄于威柄,虑或长于奸朋。”于是罢去了秦桧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的官职,降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权邦彦风骨奇伟,才气过人。有古律诗280首,杂著、书、启、章、奏103篇。书法则以草书见长。有《瀛海残编》十卷,可惜已经佚失。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星星点点流传下来的权邦彦的诗文中,领略我们这位沧州老乡的文采与胸怀。

    江西婺源,是近些年开发的重要旅游景点。权邦彦曾在婺源之东,筑室其上,自号“且然居士”。他在《浙源山》中,称颂婺源的浙岭“巍峨俯吴中,盘结亘楚尾”。又有诗《又行浙岭路中》:“一抹冷云遮半岭,千重古木满岩隈。山深林合失昏昼,路转溪回迷去来。……”

    权邦彦另一首《乐平道中》则讴歌了江西乐平的美好田园:“稻米流脂姜紫芽,芋魁肥白蔗糖沙。村村沽酒唤客吃,并舍有溪鱼可叉。……”

    除以上三首诗外,1991年,权邦彦写给一位沧州老乡的墓志铭《宋通直郎通判洺州楊公墓誌銘》被发现。这是他作朝散郎守辟痈司业时,受同乡的远亲张愨之请,为张的岳父杨泳而撰写的。时在墓主死后的25年。写作者是权邦彦,而篆刻者杜从古是当时有名的书法篆刻家,与米芾等人齐名。由此可见,权邦彦的文章,在当时也是备受推崇的。

    绍兴三年,权邦彦在签书枢密院兼参知政事位上因病去世,年54岁,归葬于江西婺源。高宗皇帝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赠他为正议大夫。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宋史·卷三九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宋)杨万里《枢密兼参知政事权公墓志铭》(见田国福著《河间遗韵》)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十一》

    《全宋诗》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一)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苏轼 高俅 沧州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您会感觉有些奇怪。其实,笔者也极不情愿把人们喜爱的苏东坡,与奸臣高俅并列在一起。但是,高俅的发迹的确与苏轼有关,而林冲的发配又与高俅有关,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题目。

    历史上,高俅曾作过苏轼的小文秘,而正是苏轼的推荐,才使高俅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

    《水浒传》第二回讲述到太尉高俅的发迹史。说他原本是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后来,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不想留他,于是转荐他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结识了当时为太子的宋徽宗,由于踢得一脚好球,平步青云,做了太尉。

    书中的这位“小苏学士”指的是谁呢?

    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史称“三苏”。苏洵为“老苏”,苏轼为“大苏”,苏辙为“小苏”。小苏学士,应该是指的苏辙。

    不过,历史上的“小苏学士”苏辙与高俅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倒是“大苏学士”,也就是人人熟知的东坡居士苏轼,还真的与高俅有关:高俅曾在苏轼门下做过抄抄写写的小文秘。而且,苏轼真的把高俅推荐给了好友、驸马王诜王晋卿。

    据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可见,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从京师外调到中山府(今河北省定州市),将高俅送给曾布。虽然苏轼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祐年间还是有所交往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驸马王诜,即王晋卿,这样,高俅到了东京,并从此开始了仕途上的一路高升。而苏东坡,却遭政敌陷害,不断被贬,最终客死他乡。不过,高俅还没有完全丧失良知。据说,在苏轼被贬的时期,凡是苏门弟子来到东京,高俅都会加以热情招待。

    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他自己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也许正是这样宽容、豁达的性格,才为他的弟子们行下了春风。

    苏轼推荐高俅的举动,并不影响人们对苏轼这位伟大诗人的喜爱 。苏轼本人虽然没有来过沧州,但苏轼的儿子苏迈曾经作过瀛州知州。而苏轼有许多沧州的朋友,他们之间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十二)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苏迈知河间县

 苏轼有三个儿子——苏迈、苏过、苏遇,苏迈是苏东坡的长子。

    苏迈6岁那年,母亲王弗去世。苏轼那首著名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悼念苏迈的生母王弗的。母亲去世后,苏迈先后随父亲等人在开封、凤翔、眉山、杭州、密州等地读书。

    苏迈来河间任职的那一年,是在1090年。在此之前,苏迈有两个故事值得一提。其中一个故事与苏轼的一篇名作有关,另一个故事则与苏轼的生死有关。

    那是在1084年6月的一天,苏轼从湖北黄冈市调任今河南临汝县,顺便送苏迈赴任江西德兴任县尉。

    父子俩来到了鄱阳湖湖口,游览了石钟山。此前,关于石钟山名称的来历,父子二人一直心存疑问。这天夜晚,父子俩在明亮的月光中,乘着小舟来到绝壁之下,只听阵阵清畅高扬的声音传来。原来,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宛若乐队中的钟鼓齐鸣一般……父子俩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为让儿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实”的重要性,苏轼提笔撰文,写下了那篇著名的《石钟山记》。

    苏迈除了间接地成就了父亲的散文名篇《石钟山记》外,还阴差阳错地救了苏轼的命!

    1079年4月,苏轼因在诗文中对新政说了几句牢骚话,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下狱后生死未卜,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21岁的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父子俩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有个准备。一天,苏迈有事要办,将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的约定。偏巧那个朋友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给弟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诗中除了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外,其中 “圣主如天万物春” 等句,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赞美。神宗皇帝本来就欣赏苏轼的才华,读到苏轼面临“绝命”时流露出的忠诚,十分感动,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苏轼虽然躲过一劫,但因为反对新政,在政坛上起起落落,不断遭受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迈的仕途也是坎坎坷坷。尽管他在出仕的第一个位置德兴县尉的任上,尽职尽责,颇有作为,正如《德兴县志》上说,“迈公有政绩,后人立‘景苏堂’仰之。”但是,时间不长,苏轼的政敌吕惠卿之弟吕温卿知饶州,为防温卿报复,苏迈的叔叔苏辙上《乞罢兄子德兴尉状》。1086年,苏迈罢德兴任,责授酸枣县令。1089年元祐四年改任西安县丞,很快又因为与朝中程颐政治分歧而途中被免。

    美好的青春岁月就这样在上任又罢、又上任又免中匆匆而过了。1090年,苏迈授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令的时候已经33岁了。大概是没有了初次步入社会的欣喜与激情,他的上任十分低调,甚至还遭到一些人的嘲讽,这从叔父写给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得到。

    苏辙有一首诗《送侄迈赴河间》:“老去哪堪用,恩深未敢归。谁能告民病,一一指吾非。尔赴河间治,无嫌野老讥。仍将尺书报,勿复问从违。”

    苏轼得知儿子上任河间的时候,正在做颖州太守。虽然朝中群小皆闹,人言可畏,但他的心情还算怡然。不久前,他收到了好朋友、名僧参寥托人送来的新茶,于是挥笔给参寥写信说:“某在颖一味适其自得也……迈已赴河间,来书续附去次……”

    苏迈在河间任上是在1090到1094年间。据《河间府志》载:“苏迈,上世出高阳,东坡长子,为雄州防御推官,知瀛州河间县。”

    寥寥数字,记录了苏迈曾经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真实地生活过、操劳过,但县志上没有更详细地介绍苏迈在河间的所作所为。或许,是父亲的光环太过绚烂,反而遮掩了苏迈人生的微光?或许,是父亲在政坛上屡受排挤,使得苏迈不得不在自己的职位上谨小慎微,不敢有大的作为?其实,在那样一个政局动荡的年代,苏轼的政敌们对苏轼及其弟子一直虎视眈眈,苏迈的任职之处绝对是敏感地带。在这种情况下,苏迈没有被挑剔出任何瑕疵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在有限的资料中探赜索隐,发现在苏轼的一封书信中,提到了苏迈的政绩。大体可以推论,苏迈在河间的作为应该是可圈可点的。

    苏轼有一封写给好朋友陈季常的信。这位陈季常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妻子柳氏是位悍妇,被苏东坡誉为 “河东狮吼”,由此进入成语而名垂千古。

    苏轼在《与陈季常书》中说:“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

    苏轼写这封信的时候,是他被发配惠州后的1095年的三四月间。这时的苏迈刚刚罢河间县,还没有到下一任的韶州任职。所以,苏轼对儿子的夸奖,应该是对儿子在河间表现的夸奖。

    苏迈不仅在职位上学习承继着父亲求真务实的作风,而且在文学造诣上,也遗传了父亲的文化基因。《宋史》载:“轼三子:迈、迨、过,俱善为文。迈,驾部员外郎。”在黄庭坚写给他的《答苏大迈书》中,也可以看到,苏迈在为官之后,依然勤学好问,努力精进。

    苏迈被罢河间令后,辗转韶州、惠州、颍昌、嘉禾等地。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徐州龙岗泉,终年61岁。

    苏迈生活和离开的年代,正是《水浒传》中的好汉们纷纷扰扰、闪亮登场的年代。如今,好汉们的故事还在不断地被演绎着、传说着,而当年那位努力求学、勤恳做事的名人之子,只留下了两幅亲笔信《辱书帖》和《别纸帖》。《别纸帖》只有短短五行,是苏迈“拜问台眷,一一万福”的字条。而《辱书帖》是写给主管学士的信。本该挥洒自如的行草,却写得小心翼翼,显得拘谨而谦恭。如今,它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静静地铺展着,珍存着,仿佛在轻轻诉说着一个鲜活生命的真实存在。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三)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苏轼苏辙兄弟的沧州情结(一)

   苏轼苏辙虽然没有来过沧州,但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情结。这不仅是因为苏东坡的长子苏迈曾经在河间做过知县,而且,他们的一些朋友都先后与沧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沧州又是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所以,在他们传世的作品中,多次提及沧州的那些人和事。

    苏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被并称“三苏”,同居“唐宋八大家”之列。1073年,35岁的苏辙来到齐州(今济南市)任掌书记。

    济南与沧州本来就很近,巧合的是,苏辙服务的前后两任知州都姓李,而且都与沧州有着不解之缘。前一任知州叫李师中(字诚之),苏辙与他相处数月,然后送他到瀛州赴任。接替李诚之的,叫李肃之,就是在熙宁元年河间大地震中,救灾有功的那位老知州。(关于李肃之,可参见《地震中的两位李知州》一文。)

    李肃之这时候离开河间已经7年了,他在齐州遇到了苏辙这样一位好秘书。苏辙有《齐州代李肃之谏议表》《代李谏议谢免罪表》《代齐州李谏议问候文侍中启》《代李谏议贺郭宣徽知并州启》《代李谏议谢二府启》等,说明苏辙是位很称职的机要秘书。

    而苏辙与前任知州李师中的交往,更像是两位诗人的湖上笔会。

    美丽的齐州西湖(即现在的大明湖)之上,苏辙与知州李师中经常乘一只木船,在徐徐清风中饮酒赋诗,互相唱和。

    李师中是在熙宁六年九月知齐州的。这位15岁就因为上言时政,直面宰相而少年成名的人物,此前辗转过许多地方,在兴修水利、安定边防等方面均有杰出贡献。现在,他来到了齐州,这里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奇石流泉,令人流连忘返。一直想创造一番业绩的李师中,真想在这里终老此生。然而,北方的重地更需要这位文功武略的臣子。几个月之后,也就是熙宁七年二月,李师中被调任知瀛州(今河间)。

    李师中与同僚们依依惜别,苏辙作《送李诚之知瀛州》一诗相赠:

    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

    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

    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

    忆惟西羌桀,始建元戎纛。

    恩威炳朝日,号令靡秋草。

    功勋不容究,孤高易摧倒。

    归来易三邦,但养胸中颢。

    宁知北边将,还须用耆老。

    春风吹旌旂,先声遍城堡。

    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李师中也是个喜欢作诗的人,离任之前,他与美丽的大明湖做了一次告别游。酒酣之后,不觉诗兴大发。李师中挥挥洒洒,一首《燕别西湖》充满感慨。苏辙随后唱和一首《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诗云: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

    安边本余事,清赏信良图。

    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李师中到瀛州后不久,因为与苏轼、司马光走得比较近,再加上他喜欢直言,不懂低调,遭到当朝权臣吕惠卿的排斥,被贬为和州团练副使,后还右司郎中,在66岁时故去。在他去世的日子,为他送行的百姓哭泣着拥塞了道路,《宋史》上说:“去之日,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

    李师中的朋友苏轼、苏辙兄弟都作了挽词,表达了对这位好朋友的沉痛哀悼。

    苏轼在《故李诚之待制六丈挽词》中,称颂他是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哀叹“九原不可作,千古有余悲”。苏辙在《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中,追思当年他们“济南风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车”的情景,而今物在人非,真是 “泪落西堂歌洒地,杉松空见岁寒余”。

    李师中本人做过大量的诗词,著有《珠溪诗集》,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首《送唐介》诗:“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而他的词现在仅存留《菩萨蛮》一首:“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透过这些或气魄恢宏,或景色清丽的诗句,我们感受到了官员李师中当年胸中的万丈豪情和曾经涌起的缠绵悱恻。那么,他在瀛州之时,又有着怎样的作为和情怀呢?可惜岁月沧桑,流水无痕,我们已经很难查找得到了。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四)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苏轼苏辙兄弟的沧州情结(二)

   苏东坡对沧州丰厚的文化积淀颇有了解,在他的诗作中经常提及发生在沧州大地上的典故。比如招致他“乌台诗案”的那首《山村》诗,就以汉代沧州人龚遂劝人卖剑买牛、卖刀买犊的典故,表达了他希望宽平盐法,让百姓不带刀剑而买牛犊,自立耕作的思想。诗中写到:“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还有他的《豆粥》诗,一首诗里,就提到了发生在沧州的两个典故:

    一次,有人请他吃一碗豆粥,他虽然处于“蓬头曳履”的状况,仍不忘拿当年刘秀在沧州吃豆粥,以及沧州人石崇做豆粥的典故,来进行一次“革命乐观主义”的唱颂: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

    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

    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

    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

    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

    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自不知,

    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

    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

    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

    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

    蓬头曳履君家去。

    而更多的时候,这种有关沧州的情结,是与熟悉的人分不开的。

    有一段时间,苏轼与一个叫梁交的人相处得很愉快。梁交即梁仲通,曾经在国库任职。他文武兼备,既能征善战,又出口成章。

    那是苏轼在做徐州太守的时候。一个个鸟语花香的日子,苏轼和梁仲通一起开怀畅饮。席间,佳人舞袖,猛士列操,笛声阵阵,弦歌悠扬。大家喝得东倒西歪的,喊都喊不起来……

    欢聚的时光总是显得太短,分别的日子真是令人神伤。随着一张诏书的到来,“论诗说剑俱第一”的梁仲通肩负了更重要的责任——他要到鄚州(今任丘市)任职去了。

    鄚州历史悠久,地处交通要冲,自古为争战鏖兵之地。苏轼想起东汉末年,公孙瓒在鄚州因为骄逸而城失人亡的故事,告诫梁仲通到鄚州任上,一定要记取公孙瓒失败的教训。

    燕南垂,赵北际,

    其间不合大如励。

    至今父老哀公孙,

    燕土为城铁作门。

    城中积谷三百万,

    猛士如云骄不战。

    一朝鼓角鸣地中,

    帐下美人空掩面。

    岂知千骑平时来,

    笑谈謦欬生风雷。

    葛巾羽扇红尘静,

    投壶雅歌清宴开。

    东方健儿虓虎样,

    涕泣怀恩廉耻将。

    彭城老守亦凄然,

    不见君家雪儿唱。

    ——苏轼《送将官梁左藏之鄚州》

    他还作词《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

    怪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从教娇泪洗红妆。 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归来衫袖有天香。

    弟弟苏辙与梁仲通也交往甚密。早在梁仲通来徐州的时候,苏辙就曾有诗相赠。现在,得知梁仲通又要到鄚州赴任了,他想起当朝名吏何承矩在沧州时颇有政绩,让梁仲通以何承矩为榜样,词语中充满鼓励——

    猛士当令守四方,

    中原诸将近相望。

    一樽度日空闲暇,

    千骑临边自激昂。

    谈笑定先降虏使,

    诗书仍得靖戎行。

    君看宿将何承矩,

    安用摧锋百战场。

    ——苏辙《送梁交供备知鄚州》

    沧州一带的朋友还有很多,除以上谈到的李诚之、李肃之、梁仲通等,还有在高阳(今河间一带)的王待制,苏轼在他的《贺高阳王待制启》 中,说王待制镇守着素有“武垣城”之称的要地,这是天降大任,好让他有一番作为。称颂王待制“有恩有威”“允文允武”。

    苏轼的许多朋友与沧州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沧州人与苏东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著名的,当是东光人刘挚和盐山人李之仪了。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五)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苏轼与刘挚——坎坷为逐臣

 四川眉山人苏轼与沧州东光人刘挚的初次相逢是在湖北荆州。那时的他们还都年轻。苏轼才华横溢,乐观豁达;刘挚手不释卷,忠正耿直。两个人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快,同为进士出身的他们在宫廷里相继担任了要职。同朝为官,又有荆州的邂逅,自然多了一份往来。而相处最愉快的,是离京后在扬州的一段时间。

    由于对王安石倡导的新政持有不同意见,他们分别被外任出京。在扬州一带,苏轼与刘挚、刘贡甫、孙巨源等同僚相遇了,大家相聚数月,用逐人字作诗,度过了一段彼此唱和、惺惺相惜的宝贵时光。这段时光记录在苏东坡的《刘莘老》一诗中:

    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

    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

    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

    了不见喜愠,子岂真可人。

    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

    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

    苏轼的弟弟苏辙还以苏轼的这首诗为韵,写了《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其三刘莘》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

    俨然自约束,被服韍与绅。

    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

    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

    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

    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

    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

    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

    其实,苏轼和刘挚并不是同道中人。他们虽然都对王安石的新政持有不同见解,而他们的政见却并不相同。到了元祐年间,朝臣们不同的政见,再加上风格、趣味的不同,逐渐演变成了三党之争,即以程颐为首的洛党,以苏轼为首的蜀党,以刘挚为首的朔党,史称“元祐党争”。洛、蜀、朔三党,不同处本来很多,只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走到了一起。维护新法的王安石一派被驱除出朝廷后,他们的不同便显现出来,很难相安于一朝。

    尽管党争日演日烈,苏轼与刘挚这两位不同党派的领袖却是君子之争。为了国家社稷,可以光明磊落地分庭抗礼,但彼此之间并没有人身攻击与陷害。这与他们正直的人格是分不开的。

    但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将政治作为自己投机钻营的平台,一旦占有这个平台,就把政治作为自己挟私报复的武器。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受到哲宗重用的原新党人物章惇,将旧党的主要人物吕大防、刘挚、苏轼、梁焘等人一一贬到岭南。章惇在贬逐元祐党人时,还有个别出心裁的做法,就是以被贬者的姓名来定贬所。苏轼贬儋州,是因为苏轼字子瞻,“瞻”类似“儋”。刘挚贬新州,因为“新”字音近似刘挚字莘老之“莘”。苏辙字子由,贬雷州,因为雷的田字与由相近。黄庭坚贬宜州,因为“宜”字似其字鲁直之“直”字。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刘挚贬鼎州(湖南常德)团练副使,新州(广东新兴)安置。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三日,68岁的刘挚卒于贬所。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苏轼当年为刘挚作这句诗的时候,可能想不到更严厉的贬黜还在后面。刘挚去世的时候,苏轼正在谪居海南儋州。那个了无喜愠、醉语天真的刘莘老再也不会和他一起饮酒作诗、争论朝政了。而苏轼又何尝不是天真之人呢!1101年七月,苏轼在北返途中,病逝于常州。 

    附:苏辙《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 》:头上黄花记别时,樽中渌酒慰清悲。画船牵挽故不发,红粉留连未遽离。小雨无端添别泪,遥山有意助颦眉。十分酒盏従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

    苏辙《送交代刘莘老》:建元一二间,多士四方至。翩翩下鸿鹄,一一抱经纬。功名更唯诺,爵禄相馈遗。纵横圣贤业,磊落君臣意。慷慨鲁诸生,雍容古君子。扶摇云汉上,睥睨千万里。入台霜凛然,不肯下词气。失足青冥中,投命江湖里。区区留都客,矫矫当世士。空使往来人,叹息更相指。我生本羁孤,无食强为吏。褰裳避涂泥,十载守憔悴。逝将老茅屋,何幸继前轨。念君今尚然,顾我真当尔。百年同一梦,穷达浪忧喜。有酒慰离愁,贫贱非君耻。

    苏辙《次韵王巩怀刘莘老》:两都来往太频频,真是人间自在人。十载读书同白屋,千金为客买朱唇。结交京邑倾心肺,寓思禅宗离垢尘。为问西归天禄客,何时同看洛川神。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六)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东光走出的北宋名相刘挚

提起包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位与包拯同朝代的沧州人,他铁面无私、襟怀坦荡,人们都拿他和包拯相提并论。他就是从东光走出的北宋名相刘挚。

    古老的大运河波光荡漾,在东光县城西部穿流而过。北宋年间,这里是河北东路永静军的治所。宰相刘挚(1030~1098)就出生在这里。

    刘挚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尤其是他的父亲刘居正,对儿子的要求十分苛刻。有人对此看不过去,劝刘居正说,你现在就这么个宝贝儿子,这样对孩子是不是太过了?刘居正说,正因为是一个儿子,所以才严格要求他!

    刘挚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没有了父亲的教诲,刘挚依然苦读不止。在他30岁的这一年,刘挚考取了进士甲科,很快到冀州南宫(今邢台市南宫县)任县令。

    毫无背景的刘挚刚一“出道”,就一举成名。当时,南宫的赋税很重,刘挚为民请命,要求减轻百姓负担,得到了朝廷的允许。百姓们赋税少了,收入多了,有人高兴得欢呼雀跃,有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因为刘挚政绩卓著,他与当时著名的信都令李冲、清河令黄莘一起,被称作“河朔三令”。

    此后,刘挚先后得到韩琦、王安石的推荐,不断得到重用。后来,又得到司马光的赏识,官至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宰相之职。

    刘挚是个非常率直的人。因为王安石的推荐,他官升中书检正(即内阁侍读,掌勘奏章等重要的事务)。几个月之后,王安石推行新法,刘挚认为新法有许多弊端,便直言上谏,反对变法。神宗皇帝是主张变法的,心想,王安石举荐了你,你怎么反对他呢?便很策略地说:“你是王安石的学生吧?王安石十分赞赏你,经常在我面前表扬你。”刘挚说,“我生在北方,是个孤儿,自学成材的,不认识王安石。”

    刘挚就是这样,为了国家的利益和自己认定的真理,把什么都可以置之度外,有时显得不近人情。他不接受拜谒送礼什么的,也不去关照亲戚朋友。子弟或亲戚有了做官的条件,本来希望他通融一下,可他让这些人都到国家选拔官吏的部门去走正当程序,从不加以干涉。在他执宪的几个月间,他对一些官员该弹劾的弹劾,该贬黜的贬黜,百官都十分敬畏他。《宋史》上说,“时人以比包拯、吕晦”,拿他和铁面无私的包拯、刚直不阿的吕晦相比美。

    刘挚是个十分有器识的人。他在政治上反对变法,不论政治风向如何,都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一以贯之。旧党司马光主政时,刘挚重新被任用,但他并不完全赞同司马光的政治主张,而是独树一帜,后来成为朔党的领袖人物。在他被章惇陷害、贬谪蕲州(湖北蕲春)居住时,临出发之前,他对众人说,如果章惇重视国家大事,不迁怒于百姓,只是责难我这样的人,我死而无怨!言谈话语之间,忧虑的都是国家和百姓,毫不在意自己被贬谪的处境。这种过人的器识,令在场的人无不感佩。

    而刘挚看中的正是一个文化人的器识。他常说:“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意思是说,知识分子应该把器度与见识放在第一位,一旦被称作文人,就没有什么值得显扬于世的了。他的这种过人的见识一直启发着历朝历代的士大夫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从《宋史》里读到刘挚的这番话,感慨万千,在一封拒绝为他人去世的母亲写传记的信中说:“仆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悬牌在室,以拒来请,人所共见。”

    刘挚是个博学勤奋的人。他不甘于“文人”,不是他不学无术、盲目地排斥学问,而是学而不厌,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论是青春岁月,还是白发苍苍,不论是身居高官,还是被贬异地,他都保持着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他一方面手不释卷,天天读书,一方面天天写东西记日记。他一生留下了大约四十卷著作,主要有《刘挚集》《忠肃集》《刘挚奏议》《刘挚遗稿》和《刘挚日记》等,可惜后三种今已失传,留下的大多作品都收录在《忠肃集》里面。

    与“峭直”的性格相对比,刘挚的诗词细腻深情,颇具文彩,如他的《湖上口号》诗:“绿荷深不见湖光,万柄清风动晓凉。莫恨红葩犹未阑,叶香元自胜花香”。《题其己草堂》诗:“一曲流泉对草堂,何人与续帐前香?清诗自共秋风老,依旧钟声送夕阳。”多年之后,清代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专门给乾隆皇帝写了一道奏章,极力推荐老乡刘挚的文采。乾隆阅后,肃然起敬,当即御题《忠肃集六韵诗》,以称颂刘挚的作品。

    刘挚的一生,历经位及人臣的辉煌,也遭遇多次被贬的磨难,最终客死岭南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68年的人生不算太长,却浓缩了他风骨品行的精彩华章。燕赵大地赋予刘挚的人格力量,穿越了千年的时空,给人以无限的遐思与仰望。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七)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李之仪:一曲相思寄幽怀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相思》,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而词的作者,正是我们的沧州老乡,北宋著名文人李之仪。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宋史》说:“李之仪,沧州无棣人。”如今,无棣的行政区大体划分为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与滨州市无棣县三部分,所以,山东人也把李之仪认作老乡。而纪晓岚则认为李之仪是他的沧州老乡无疑。他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之仪字端叔,《宋史》称沧州无棣人。而吴芾作前集序,乃曰景城人。考《元丰九域志》,熙宁六年省景城入乐寿,则当为乐寿人。史殆因沧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治平九年尝由清池徙治无棣,遂误以景城即无棣也。”而在《河间府志卷之二十一·人物志》中,明确记载李之仪是沧州人:“李之仪,字端叔,沧州人,登第岁三十年,乃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李之仪的一曲《卜算子·相思》,承载了无限的深情。那么,这首情真意切的词曲,是写给怎样的一位佳人呢?

    李之仪的夫人是位大家闺秀,名叫胡淑修,字文柔,常州人。她的祖父胡宿,官至枢密院副使。胡夫人品性贤淑,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精通数学。北宋著名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遇到数学方面的疑问,常常要通过朋友李之仪,向胡夫人请教。沈括常常叹息说,假如胡氏是位须眉,一定会成为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才女胡夫人同时也是一位贤妻良母。李之仪因为追随苏轼,受到陷害,蒙冤入狱,胡夫人千里迢迢从家乡赶到京师,照料丈夫。后来,李之仪被贬太平州(今安徽省当涂县),胡夫人又伴李之仪同赴太平。来到太平的李之仪一家并不太平。当年,他们的儿子得了重病,第二年离开人间。病中的胡夫人受不了丧子的巨痛,次年也撒手人寰。

    失去了发妻爱子,李之仪悲痛欲绝。他为妻子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墓志铭》,其中称道妻子“性高严,喜风节,自许甚重。通经史,尤精于算数”。

    在李之仪处境艰难、抑郁寡欢、身体患病的时候,一位美丽的女子走入了他的视线,拨动了他的心弦。她的名字叫杨姝。

    一天,朋友请李之仪饮酒。席间,有歌伎弹琴助兴。琴声响起,李之仪不觉心头一震!那是一曲《履霜操》,是一首来自家乡的名曲!当年,西周名臣、南皮人尹吉甫功勋卓著,而他的儿子伯奇却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伯奇被后母陷害而被放逐,他晨朝履霜,自伤见放,忧愤之下作《履霜操》:

    “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

    想不到,在这江南一隅,竟听到了来自家乡人的曲子,而曲中的苍凉悲咽,更让李之仪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李之仪向歌女望去,只见她花容月貌,素指纤纤,仿佛家乡神话中那位美丽而又能医治百病的麻姑降临世间。于是挥笔写下:

    殷勤仙友。劝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清平乐·听杨姝琴》

    顿时,身体的不适,心中的块磊,全部得以消解。

    然而,李之仪毕竟是戴罪之身,杨姝则是当涂著名歌伎,追求她的达官贵人数不胜数。李之仪的心情十分矛盾。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常相守。这天,他来到钓鱼台边,远望暮色苍茫的长江水,近看碧波荡漾的姑溪河,一股诗情在胸中萌动:“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篇发自肺腑的“爱情宣言”,深深打动了杨姝的芳心。虽然,身边不乏公子王孙的献媚,但他们有谁是真心爱慕?不过是一时娱乐而已。面对年过六旬、贫困潦倒的李之仪,杨姝决定和这个真正懂得自己、欣赏自己、尊重自己的人终老一生。于是,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之仪还为杨姝创作了不少的诗词:

    玉室金堂不动尘。

    林梢绿遍已无春。

    清和佳思一番新。

    道骨仙风云外侣,

    烟鬟雾鬓月边人。

    何妨沈醉到黄昏。

    ——《浣溪沙·为杨姝作》

    依旧琅蝗境尽?

    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

    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浣溪沙·再和》

    一曲相思寄幽情。红尘女子杨姝,不为金山玉谷所动,心甘情愿地嫁给了身处逆境的李之仪,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沧州词人李之仪,将刻骨铭心的爱情,书写成了心曲,吟唱到了极致,并以此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八)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苏轼与李之仪的师友情

   李之仪是“苏门”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他的诗词,深受苏轼的影响。正如《四库全书》中所评价的,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

    李之仪与苏轼的感情是非同寻常的,这从他们的作品和信件往来中可见一斑。在李之仪的《姑溪居士全集》中,与苏轼有关的作品有40首。在《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中,与李之仪有关的作品有20余首。苏轼遇赦北归途中,也就是苏轼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写给李之仪的信,达7封之多。可见,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同寻常。

    李之仪早年师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与著名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相比,李之仪认识苏轼比较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情谊。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受到排挤,出职杭州、密州、徐州,再贬黄州,颠沛流离十余年。此间,李之仪积极联络好友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返回京师。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写成书信,远投苏轼。苏轼接信后,十分激动,旋即复《答李端叔书》。这种特殊处境下的交往,加深了二人之间的友谊。

    元丰八年(公元1087年),苏轼被召入京,受到重用,“苏门”再度兴盛。此时,李之仪成为苏门常客。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雅集于西园。画家李伯时为李之仪作了一幅肖像画,苏东坡欣然为之题《李伯时画李端叔真赞》,称赞李之仪“须发之拳然,眉宇之渊然,披胸腹之掀然,以为可得而见欤?……”

    相比于形象,苏东坡更欣赏的是李之仪的才华。李之仪善诗词,尤工尺牍,苏东坡称赞其“入刀笔三昧”。说他名气虽稍不如黄庭坚、陈师道,但妙语活脱,与张耒、秦观不相上下。他还把李之仪与孟浩然相比,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文章与李之仪的诗编录在一起。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哲宗亲政,旧党皆被贬谪,苏轼出守定州。他奏请李之仪为签判,作为自己的助手,一同赴任。

    苏、李二人在定州朝夕相处,度过了一段最为难忘的美好时光。他们“朝夕唱酬,批讼理案,宾主甚欢”。然而,好景不长。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四月,苏轼一月之内,连接三通贬谪之令。苏东坡深知厄运当头,他把自己珍爱的牛戬《鸳鸯竹石图》送给李之仪。自此,二人天各一方,再未相聚。

    然而,天涯海角,隔不断彼此的友谊。他们以书信、诗词传情达意。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再贬海南儋州。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原来热闹的门下客,大都害怕受到牵连,避之惟恐不及,而李之仪依然我行我素,诗和信反倒写得更多更勤了。正如后人评价李之仪:“如端叔之徒,始终不负公者,盖不过三数人。”而苏东坡也为李之仪的这份患难之情所感动,在《答李端叔十首》及数件信函中,称赞李之仪才华超群,光明磊落,并殷切地关心李之仪的饮食起居,叮嘱李之仪注意养生之道。

    建中靖国一年(公元1101年)七月,苏轼在北归途中,猝死于常州。噩耗传来,李之仪悲痛欲绝,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十计日来,方有生意”。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五月,苏轼灵柩运至颖昌,李之仪号啕涕零,含泪挥写挽诗:

    从来忧患许追随,

    末路文词特见知。

    肯向虞兮悲盖世,

    空渐赐也可言诗。

    炎黄不死疑阴相,

    汉水相招本素期。

    月附昨沉岂人力,

    辉光他日看丰碑。

    两年后,李之仪被贬太平州。在当涂的日子里,李之仪常常怀念亦师亦友的苏东坡:“几度惊回窗下梦,新来添得雨中寒。伤心不见东坡老,纵有鹅溪下笔难。”

    当年苏轼谪居黄州时,自号“东坡居士”,李之仪以太平州城南姑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他朝耕夕拾,草篱结伴,徜徉于田野之上,吟唱于山水之间,在当涂终老一生。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十九)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以循良著称”的御使中丞李之纯

 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东风路,有一座著名古寺--大慈寺。这里,古木参天,殿宇森严,特别是寺内的唐代壁画,精美绝伦,极为珍贵。宋神宗年间,有位沧州人经常光顾这里。他一边认真地欣赏这里的唐代壁画,一边告诉手下要把这里的艺术珍品作好统计和保存。他,就是在成都前后做官九年的李之纯。

    李之纯是著名词人李之仪的堂兄。虽然,他没有堂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缠绵悱恻,但他对艺术珍品的热爱,却是情有独钟。他多次到大慈寺观赏壁画,深知这些唐代壁画的价值,命令侍从会同该寺僧官逐一清数统计,造册保存,以传后世。他写下了《大圣慈寺画记》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大圣慈寺之盛。” “……总九十六院,按阁、殿、塔、厅、堂、房廊无虑八千五百二十四间,画诸佛如来一千二百一十五,菩萨一万四百八十八,帝释、梵王六十八,罗汉、祖僧一千七百八十五,天王、明王、大神将二百六十二……”这篇文章,成为现在大慈寺最给力的“广告”,也成为佛学研究上关于大慈寺的珍贵资料。

    李之纯的名气,当时要比李之仪大得多。

    李之纯(约1035--1110),字端伯,沧州无棣(今盐山县庆云镇)人。中年考取进士后,先后担任过江西转运使、成都府路转运使、御使中丞等职务。

    元祐元年(1086年),李之纯加龙图阁直学士,出任沧州知州。后又出任河北都转运使,晋升宝文阁待制,出知瀛州(今河间)。

    在这段任职家乡一带的时间里,李之纯更是恪尽职守,政绩卓著,这从皇帝的诏书上就可以略见一斑。有一封苏轼代为撰修的诏书,上面说:你龙图阁直学士李之纯,在知事沧州期间,经屡次考核,都以循良著称,虽然配备有主持者,对钱粮的出纳,还是不吝气力,事必亲躬,理应受到超越等级的提升……

    在另一封苏轼为皇帝代写的诏书《李之纯可集贤殿修撰河北都转运使》中说:“敕。乃者役钱贷息之弊,民兵马政之劳,萃于北方。而天不靖民,河溢为灾,老幼奔走,流离道路,十年于此矣。呜呼,其孰为朕劳来安集,使复其旧乎?以尔具官李之纯,治办之能,尝见于用。忠厚之质,不移于势。是用进登书殿,增重使指。其往抚疲瘵之俗,察贪暴之吏。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朕将酌民言以观汝政,可不勉欤!可。”对李之纯的政绩和为人予以肯定,并对他寄予厚望。

    如果说,皇帝的高度表扬略嫌空泛的话,那么,有一件小事,足以说明李之纯的仁厚与德行。李之纯辗转数地为官,每次公差外出,身边总跟着一位仆人,专门负责收葬路野的无名尸首。这件事看起来不起眼,但数十年来,李之纯让万余露尸荒野者入土为安。

    与堂弟之仪一样,李之纯与苏轼、苏辙兄弟也相交甚密。苏家兄弟也没有拿之纯当外人。有一次,苏东坡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批评李之纯工作的失误,李之纯毫无怨言。相反,在二苏的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元祐八年(1093),苏轼、苏辙受到反对派的弹劾,时任御使中丞的李之纯与丞相吕大防在朝堂之上,极力为二苏申辩,结果,二苏没有受到影响,倒是弹劾二苏的人被降了职。

    李之纯与苏东坡的弟子黄庭坚也有很好的关系。当黄庭坚被贬为叶县尉时,为了安慰朋友,李之纯将自己珍爱的黄石山砚石送给了黄庭坚。黄庭坚爱砚及山,到叶县不久就前到黄石山游览,亲眼目睹孕育佳砚的灵山秀水,写下《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研》一诗:“探囊赠研颇宜墨,近出黄山非远求。乃知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

    李之纯在文学、史学等方面也卓有成就。在北宋的文学革新中,他和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人一样,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他强调文章的内容重于形式,反对内容肤浅空泛。李之纯各种题材的文章,大都写得简洁明畅而又丰满生动。他的诗平实中寓以深意。如《西园辩兰亭和韵》:

    绿叶织长间紫茎,蜀人未始以兰名。

    有时只怪香盈室,此日方传誉满城。

    恩意和风扬馥郁,光荣灏露滴清英。

    庭阶若不逢精鉴,何异深林静处生。

    李之纯在他的《雪后》一诗中,表现了更多的文采与豪情:

    玉环晕月蟠长虹,飞沙卷土号阴风。

    黄云幂幂翳晴空,屋头唧唧鸣寒虫。

    天符夜下扶桑宫,玄冥震怒鞭鱼龙。

    鱼龙飞出沧海底,咄嗟如律愁神公,

    急襫北斗卷云汉,凌澌卷入天瓢中。

    椎璋碎六华,剪出寒珑璁。

    翩儇作穗大如手,千奇万巧难形容。

    恍如堕我银沙界,清光皜夜寒朣胧。

    肝肠作崇耿无寐,试把往事间追穷。

    男儿生须衔枚卷甲臂琱兮,径投虎穴策奇功。

    不然羊羔酒帐玻璃钟,侍儿醉脸潮春红。

    谁能蹇驴驼著灞陵东,骨相酸寒愁煞侬。

    李之纯的命运同样受到了苏家兄弟的影响。绍圣中,御史刘拯弹劾李之纯阿附苏辙,被降职单州太守。不久,75岁的李之纯去世。虽然,李之纯没有什么绝佳的传世名作,但他以自己的人格和政声,将忠直勤勉的形象,永远存留在史册、祠堂、口碑之中,得到后世无尽的敬仰与怀念。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二十)水浒时代的真沧州——盐山知县李参:影响王安石变法的人

  李参这个名字并不如雷贯耳,李参的职位也非常一般,这样一个小人物,如何会影响王安石的变法呢?

    山东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李参是以“荫补”而任职盐山知县的。所谓“荫补”,也就是靠着祖上的官位和恩德而补官的。

    对于“官二代”这种官僚世家的子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因为养尊处优而碌碌无为,用宋太祖的话说“惟知饮酒、弹琵琶耳,安知民间疾苦?”更有甚者,仰仗权势,为所欲为,干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来。另一种则因为几代传承的家教修养,少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责任;少了一些浅薄,多了一些洞彻。他们一旦有志于事业,往往做出不同凡响的成绩,从而成为业界的精英。事实证明,李参属于后者。

    出身官僚世家的李参,懂得体恤民间疾苦。

    在盐山任职期间,正赶上荒年,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吃饭成了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李参做通了当地富豪的工作,让他们打开粮仓,以平价出售粮食。对于没钱买粮的灾民,无偿送给他们糠和秕谷。这项措施,救活了数万人。

    李参没有读多少圣贤之书,但有着非凡的经济才能。

    李参最早实行了“青苗钱”之法。在任淮南京西陕西转运使时,为解决兵士缺粮问题,他先贷钱给百姓,等百姓粮食收获后,百姓拿粮食来偿还借贷的钱款,史称“青苗钱”。这是一项极富创意而又能达到“双赢”的举措。后来,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青苗法”,即是学习参照了李参当年“青苗钱”的做法。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李参实行的“青苗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创新,它影响了王安石变法,从而也影响了北宋王朝的历史进程。

    此外,李参还提出“辇钱”之法。针对边境地区收购、转运军用物资不便的状况,将钱运到边境州郡,按市价与商人直接买卖粮草。这样省却了中间环节,减轻了民众负担,体现了政府信用,实现了商人的商业利润,一举而三方便利 。到李参离任时,替朝廷省了榷货钱上千万。

    李参身处官场,成熟但不圆猾。

    在任定州通判时,李参的长官发现本路军事长官、真定府定州路都总管夏守恩贪赃枉法,其子元吉收受贿赂,强取民间财品,就派李参进行调查。夏守恩并不是一般的边将,他是当时刘太后的心腹爱将、先皇(宋真宗)的宠臣。李参不畏权势,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夏守恩父子的罪行调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纸奏章上去,连刘太后都难以包庇这个旧日的爱将。还是仁宗为了太后的面子,才免其死罪,除名连州(今属广东)编管。

    与北宋年间那些灿若星辰的大家们相比,李参的确算不上是个大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从盐山知县做起的普通官员,凭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改革创新的精神,行之有效的举措,得到了无尚的殊荣——宋神宗因为欣赏李参的才能, 竟把李参的名字刻到了廊柱之上!《宋史·李参传》,评价李参道:“参无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这样一位受到赞誉的人物,这样一位影响过历史的人物,这样一位拯救过盐山上万百姓的人物,值得我们了解他、记住他。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二十一)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王安石使辽过沧州

   在王安石令人瞩目的宦海生涯中,曾经有一段出使辽国的经历。这段短暂的经历,与他起伏跌宕的一生相比,只是个小小的插曲。但是,正是这段外交之旅,成就了他一系列的纪行诗歌。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发现,沧州这片大地上,曾留下王安石深深的足迹和纷扬的思绪。

    那是在公元1060年的一个冬天,王安石奉命伴送契丹使者由京师(开封)到边界。

    王安石与辽国的使臣语言不通,一路之上,他们只好各自默默前行。为了消除旅途的寂寞,王安石以诗遣怀,创作了大量的纪行诗。这些诗收录在他的《伴送北朝人使诗》中,包括《长垣北》《澶州》《王村》《冬日》等18首。

    北宋自澶渊之盟开始,与辽国和平相持了118年。其间,双方每年互派使臣,通聘礼问。王安石的使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行的。

    从京都出发,他们一路向北。正是农历正月间气候,风霜袭来,一片苍茫,王安石的心情也不是很好。他在诗中描绘到:“霜风急鼓吹,烟月暗旌旗”。但他很快转变了上路之时的苍寂之情,所到之处,都成了他调查研究和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比如在经过宋辽澶渊之战的故地时,他向当地老人询问当年澶渊之战事,感慨颇多。而在经过河间时,王安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当年汉王刘德。他为这位修学好古的贤王而感慨:像汉王这样如此好德之人,还不免受到排挤,而恃才傲物之人就更会遇挫折了!无限的幽思中,他写下了《过河间》一诗:

    北行过河间,千载想贤王。

    胡麻生蓬中,诘曲终自伤。

    好德尚如此,恃才宜见戕。

    乃知阴自修,彼不为倾商。

    区区三世家,庙册富文章。

    教子以空言,得祚果不良。

    王安石没有在沧州一带做过官,但他与沧州还是有一定缘份的。在完成了上述伴送使的任务之后,他又一次来到沧州一带。那是在伴送辽国使臣回国的第三年,他作为国信使又出使辽国。这段经历,纪录在王安石《奉使诗录》22首中。

    此次出使辽国是在一个春天。王安石北上大名府,又在大运河畔与朋友们好好地畅饮了一番。正是暮春时节,落花缤纷,暖意渐浓:“香草已堪回步履,午风聊复散衣襟”。从诗中可以看出,人在旅途的王安石,这次心情不错。更让他高兴的是,他还借机来到任丘,看望了自己的亲戚谢景温(字师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娶了谢景温的妹妹,当时谢景温正在莫州(今任丘)任通判。

    他在《寄谢师直》诗中云: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王安石在看望了弟弟的大舅哥之后,又在沧州一带做了短暂的逗留。这在另外几首诗中,可略见一斑。那是一个下雨的夜晚,王安石住了下来。细雨沙沙,触动了王安石的诗情,他记起了沧州的节度副使何承矩的有关佳话——宋太宗时,米信知沧州,由于米信不习吏事,朝廷派何承矩知节度副使。为了抵御契丹骑兵的入侵,何承矩筑堤贮水,广种稻田,春夏课农,秋冬习武。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了解塘泊的修建情况,何承矩本来想亲自查看,可又怕泄露了军机,就装做宴会同僚的样子,置酒泛舟,欣赏蓼花(俗称狗尾巴花),还作了数十首《蓼花游》的诗,一边让座客和诗,一边暗暗地把情况画下来。

    王安石来到沧州,触景生情:“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王安石这首《宿雨》中说的“塘水”,应该是指何承矩修的围塘。在《寄吴冲卿二首》中,有“契阔今看楚蓼红”“不欲与君为远别,沙台吹帽约秋风”句,与友人相约在秋季重逢。

    从春走到秋,王安石完成了一次赴辽之旅,也完成了一次文化之旅、思想之旅。正是通过这些诗,我们得知王安石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曾经来到过沧州大地,并且因为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了他的盎然诗兴和深深的思考。读着这些诗句,我们感受着王安石对他所经之地的认知与思考,也感受着他对沧州的亲近与触摸……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二十二)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杨六郎转战沧州御辽军

   宋朝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在我们沧州,流传着民间故事——“红蓑草的传说”。说的是穆桂英在旧州一带抗金时,生下儿子,血染草地,从此这里的草都变成了红色的。

    穆桂英是不是在沧州作战,正史上无从可考,而她的公爹杨六郎杨延昭,真的在沧州一带任过职,并且做出了一番成绩——杨延昭驻守东光时,曾到遂城救围。后任鄚州(今沧州任丘市)的刺史,因为守御有功,升为鄚州防御使。

    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来,为了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的名讳,改为杨延昭。

    杨延昭作战勇猛。他很早就跟随父亲杨业东拚西杀,征战疆场。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军大举攻辽,杨业任西路军副统帅,杨延昭任先锋,在围攻朔州(今属山西省)的战斗中,“流矢贯臂”而“斗益急”。就在这一年,杨业殉节,杨延昭升为崇仪副使,任景州(北宋时曾属河北东路河间府,此时直属京师)知州。

    杨延昭智勇双全。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十月,辽军攻打遂城(今保定市徐水西)。当时,萧太后亲临城下,猛攻数日,而遂城“城小无备”,“众心危俱”。杨延昭当时知定远军(驻今东光县),也就是主持地方的军队和民政事务,同时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正赶在遂城巡查。危急时刻,杨延昭调集城内的丁壮人员,汲水浇注到城墙上。当时,天寒地冻,晚上浇水,白天就结成了冰,城墙变得“坚滑不可近”。面对一夜之间变成一座“冰城”的遂城,萧太后只得撤围退兵。

    杨延昭敢作敢当。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萧太后率军大举攻宋。十一月,寇准坚请宋真宗亲征,北上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区西南)。杨延昭向真宗建议:契丹兵在澶州,离开北境千里之遥,人马俱疲,虽众易攻。如果“扼其要路,众可歼焉”。但一心求和的真宗不予答复。杨延昭便率兵直抵辽境,他身先士卒,众人士气高昂,一举攻破古城,俘获了大批的辽人。

    杨延昭在他57年的人生中,镇守河北边关十余年,沧州的河间、任丘、东光等地都是军事重地,杨延昭与这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他曾在东光主持定远军的工作,二是在他“冰城救围”之后的第二年,朝廷因为他的功劳,升他为鄚州刺史,很快又升任本州团练副使。景德三年,升领防御使,后又改任高阳关副都部署,连任九年。

    杨六郎一心为国,戎马一生。生活中,不曾见他过问家事。他所得到的赠赐,全都分给军士们,出入如同普通士卒。在战斗中,他号令严明,和士兵们同甘共苦,遇敌必冲在前面,胜利后则把功劳推让给下属。契丹人听到杨六郎的名字,皆闻风丧胆。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去世,皇帝专门派人护送他的灵柩归葬。所过之处,人们都哭泣着为他送行。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宋史》卷272《杨延昭传》

    王称《东都事略》卷34《杨延昭传》

    《河间府志》

    《续资治通鉴长编》

    恩泽《杨六郎河间事迹考》

    白寿彝《中国通史》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二十三)水浒时代的真沧州—— 与杨六郎齐名的河间名将杨嗣

  杨六郎的英雄事迹,因为文学艺术的演绎而天下传扬。当时,有一位与杨六郎齐名、被史书上并称为“二杨”的将军,他常常与杨六郎并肩作战,共御辽寇。二人共同享受胜利的荣光,也一起品尝失败的苦痛。皇帝说起“二杨”,常常是把他的名字放在杨六郎之前。他,就是来自于我们沧州河间的大将军杨嗣。

    河间人杨嗣的家庭其实也是可以用“一门忠烈杨家将”来称道的。哥哥杨信,北宋初年就步入军界,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将。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有人图谋军事政变,皇上赵匡胤命杨信逮捕反贼。杨信一夜之间,就将19名图谋不轨的叛逆者全部捉获。还有一次,太祖命人在后池演习水战。杨信在玄武门外听到鼓噪声,以为出了什么事,立即赶来,得知真实情况后才放心地退下。皇上当时对左右说,这真是个忠臣啊!

    杨嗣的弟弟名叫杨赞。虽然这个小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能,但也掌管禁旅,做到州郡的长官,在青史上留下了轻轻带过的一笔。杨嗣的儿子杨承宪任职侍禁,也就是皇帝的侍卫,直接负责皇上的安全,可见赵氏皇族对河间老杨一家人的信任。

    兄弟中排行第二的杨嗣,戎马一生,驰骋疆场,在抵御辽寇、保家卫国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完全不亚于传奇人物杨六郎。《宋史》上说:“嗣与延昭久居北边,俱以善战闻,时谓之‘二杨’”。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契丹在遂城(今保定徐水西)被杨延昭的“冰城计”所败之后,转而南下泰州(今满城)。杨延昭、杨嗣与另外的抗辽名将魏能等开城出击,尾追不舍,夹击辽兵,大战于廉良城(今保定西郊廉良村)。这一战,辽军死伤几千人,宋军俘获甚众。单就杨嗣的军队来说,就斩敌两千,获得战马辎重无数。皇上嘉奖他们的功劳,升杨嗣为保州刺史。杨延昭升鄚州刺史。人们都称赞延昭、杨嗣的勇猛,从此“二杨”的美名流传开来。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十月,萧太后、辽圣宗再次率军侵宋,杨嗣与杨延昭会师于遂城,他们伏精兵于羊山(今保定遂城西北)之西。辽军到来,宋军且战且退,诱使敌军进入伏击地。一时间,伏兵突起,辽军大惊。当时,正好下过一场雨,辽人皮质的弓弦被浸湿了,不能使用,最后只好在泥淖之中狼狈地退兵。这次胜利中,他们还斩获了辽军大将的首级,装在盒子里进献给了皇上。龙颜大悦,升杨嗣为保州团练使,杨延昭为鄚州团练使。皇上还对身边的宰相说:“杨嗣和杨延昭,共同抗击外侵,忠勇可嘉,值得众将学习。”

    共苦——与杨六郎共同打了一次败仗

    疆场纵横的拚杀,边境生活的磨砺……这些,对于忠心保国的将军来说,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奋勇战斗后的无果和失败。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契丹人侵扰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籍所在地保州(今保定市旧城南),杨嗣与杨延昭不计个人得失,提兵而援,共同抵御辽军。但这次战斗,他们很被动,损失了很多兵士马匹。面对战斗的失利,有人建议要治他们的罪,但宋真宗赵恒说:“嗣辈素以勇闻,将收其后效。”鉴于他们平时作战有功,皇上并没有降罪于他们。

    对于两位征战多年的将军来说,他们并肩作战,互相支援,共同完成着保家卫国的心愿和使命。这种战斗中结下的友谊是无比深厚的。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他们彼此间的看重。那是在咸平三年廉良大捷后,皇上因为杨嗣抗辽有功,将他由虚职保州刺史,升为掌管地方军事的长官——保州团练使。当时,杨延昭依然是刺史。杨嗣恳请圣上说,我过去与延昭同级,我们经常并肩作战,现在,我突然官居其上,这样不好,我请求还是让我继续做刺史吧。皇上很赞许他这种谦让的做法,很快就给杨延昭升了职,让延昭担任了鄚州团练使。

    此后,杨嗣、杨延昭基本上都出任北方边关的军事职务。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 杨嗣以左龙武大将军(正二品官职)致仕。第二年,八十一岁的杨嗣去世。而他的老战友杨延昭也在这一年离开人世。

    杨六郎与杨嗣,两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没有留下彼此的诗词唱和,却把横刀立马的英姿,定格在历史的背景之中;把以命相抵、肝胆相照的战友真情,存留在人们的仰望中。当我们为杨家将的故事而唏嘘不已时,别忘记,有一位与之并驾齐驱的来自河间的“杨家将”杨嗣,亦笑傲疆场,留下不朽的传奇。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河间府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守史·杨信传》

    恩泽《杨六郎河间事迹考》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二十四)水浒时代的真沧州——北宋时期的“沧州能人”索湘

   他,不善诗词歌赋,却以踏实努力著称。他,从不夸夸其谈,却以政绩才干服人。正如《宋史》评价的那样:“湘少文而长于吏事,历边部,所至必广储畜为备豫计,出入军旅间,颇着能名”。他,就是来自河北盐山的进士索湘。

    索湘的“能名”是由突出的事迹得来的。

    索湘善于破获大案要案。开宝年间,索湘中了进士后,成为郓州(今山东郓城县)掌管狱诉的参军。当时,齐州(今山东济南市)有一个大狱的案子,案情复杂,当时主管案子的官员下令逮捕了1500余人,还是不能做出决断。这时的索湘,刚刚步入仕途不久,受命接手审理此案。面对这个严峻的考验,他着手调查,破解悬疑。结果,这个复杂的案子在他手里得以真相大白。后来,索湘一度在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主持工作。当时,有一群强盗占山为王,十分猖獗,大白天就公然抢劫,为非做歹。附近的州郡发兵千人,捕捉强盗,却不能靠近盗贼,更别说展开战斗了。索湘选择相州精锐军士三百人,先是侦察情况,然后择机进入强盗的地盘,军士们奋勇冲杀,一番战斗后,猖狂一时的强盗们全部被擒获。

    索湘还善于化解难题。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契丹入侵,宋朝的军队在河间君子馆的战斗中受到重创。敌军乘胜将侵犯宋的军事重镇镇州。这让前来驰援的高阳关部署田重进一下子陷入困境。情况危急,田重进的众位将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索湘献上声东击西的一计:结阵东行,装作与高阳关兵会集的阵势,骗过了辽军。辽军于是集结兵力,要在平虏城(今黄骅市齐家务乡乾符村)与宋军决战。夜色中,宋军则直入镇阳,占据了唐河,趁敌无备而突破了许多障碍。等到辽军觉察后,宋军已经成功脱险了。还有一次,大将王超等率众师去乌白池(今宁夏灵武东南),到达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当时,水源涸竭,军士们干渴难耐。这时,时任河东转运使的索湘趋车赶到了。他没有用曹操望梅止渴的计谋,但他的行动,比望梅止渴更实用。索湘的车上,载着一千多把大铁锹!铁锹卸下来,让军士们就地挖井。水很快出来了,军士们吃水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

    索湘还是个懂经营、会管理的治世之才。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黄河决口,冲毁农田,索湘奉命与户部推官元玘一同巡查。恰逢皇上下诏封禅泰山,于是索湘和刘蟠共同掌管泰山路转运事务,又担任河北转运副使。索湘负责封禅的开销供应,这件事不好做,但他凭借才能而出名,并且因为这件事做得很好,升任屯田员外郎。 在朝廷任职期间,索湘还提出了很多惠民、安民的建议,都得到了皇帝的采纳。比如,过去德州的驿站,征调老百姓的马匹传递信息,还让老百姓做步行的役夫,索湘则改为用官马兵卒,国家的信息传递快捷了许多,百姓也都从中受益。有人建议,在边境地区贩卖茶叶药品等,索湘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请求罢议,均得到皇帝的认可。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索湘在任右谏议大夫、知广州的任上去世。临终前,一生辗转各地的索湘立下遗嘱,让儿子索希颜一定将他安葬在故乡盐山。

    岁月更叠,沧海桑田,我们现在很难找到索湘的墓地了。但我们知道,那位在一千年前为历史、为百姓做出过许多贡献的索湘大人,就埋葬在他家乡的故土中。他的踏实做事的风格,他不忘故土的情怀,值得我们常常地回望与怀念。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宋史·索湘传》

    《盐山新志》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宋沧州治迁饶安辩

——就《触摸北宋沧州的大地之脉》与殷女士商榷

刘立鑫

  近期,我读了殷毓平女士《触摸北宋沧州的大地之脉》,文中的“为了躲避水患,以张壁村为治所”一说,不禁心中存疑,求文以辩。我读后对这些说法存疑如下:

    据文献载,宋沧州饶安县曾因黄河水患迁至张为村是饶安县治,而不是沧州州治,张为之饶安只短暂存在了二三年,沧州州治迁于此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殷女士的文章所据有误,须以辩证。文“据《沧县志》载,北宋‘沧州景城郡……乾德二年,省长芦县入清池,治平二年,又省饶安、乾符二县入清池,此后,沧州境内只清池一县。’”

    一、长芦县:今沧州市区为古景州和长芦县的治所,长芦县为北周大象二年(580)所置,后周显德二年(955),同乾符县被废为镇并入清池县。宋初复设长芦县,太祖乾德二年(964)又废入清池县。后复设,至神宗熙宁四年(1071)再废为镇入清池县。

    二、饶安县:沧州从北魏熙平二年(517)设州治于饶安城(今盐山西南千童镇)始,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三迁至长芦镇,共迁州治九(八)次五处,但宋(金)时沧州州治始终治清池县治(今沧县东南旧州镇),而没迁至饶安县。东汉改千童县为饶安县,唐太宗贞观初移饶安县治(今盐山千童镇西北)故隋浮水县城(今孟村南新县镇,或今孟村北辛店西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八月,河决沧州饶安,溺漂居民,移治于张为村(《宋史·五行志》等)。”由此可见,宋饶安县迁治为“熙宁二年”,而不是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饶安、乾符二县俱入清池”也不是“熙宁二年”,乾符县在后周显德二年就已废县为镇入清池县,宋并没复设。废饶安入清池,《宋史地理志》记“熙宁四年”,宋《元丰九域志》、元《文献通考》并记“熙宁五年”,民国《河北通志地理志》为“熙宁六年”,王安石新政,大范围废县为熙宁四年,饶安县的废止为熙宁四年至六年。

    三、“此后,沧州境内只清池一县”的记载也欠准确。《宋史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北宋末期,河北东路沧州所辖包括清池、无棣(保顺军)、盐山、乐陵及南皮五县一军,州治沧州域(驻清池)也是一座不少于几十万人的城市,徽宗政和七年(1117),“瀛、沧河决,沧州城不没者三版,民死者百余万(《宋史五行志》)”。尽管这次水灾大超“北宋熙宁二年,即公元1065年……”(误,应为1069年),但也没证据说明沧州迁治及“后来,行政区划不断改变,沧州境内只剩下了清池一县归她管辖”。

    四、“沧州在北宋时期隶属十五路中的河北东路”等说法也和史实难符。北宋分十五路时称河北路沧州,而不是“河北东路”沧州。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改河北南道为河北南路,雍熙四年(987)分为河北东、西二路,端拱二年(989)河北东西二路并称河北路。至道三年(997)分全国十五路时仍称河北路沧州。仁宗天圣初析全国十八路仍称河北路沧州。神宗熙宁六年复分河北为东西二路,沧州属河北东路至宋亡(20、22、24路)。再者,宋的军、监区划情况较复杂,大致为二级;县为11等。11等县一般为升镇(寨)初设县,如乾宁军(清州)所统乾宁县(今青县城)即此等县。

    宋沧州的确如殷女士所言:“是一座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蕴含着丰厚人文积淀的城市。”我拙笔抛砖片言碎语,以求得“力所能及的探微”之引玉高见。

 

    曾布何时知瀛州--刘立鑫

  北宋曾布、曾肇兄弟对易知瀛州的史话发生在何时,近殷毓平女士《曾布、曾肇兄弟的瀛州诗话》(6月10日)《沧州晚报》说:“大概就是在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的这一年,曾肇自金陵与兄长曾布相互对调,也就是曾布从瀛州到南京就任,曾肇从南京来任瀛州知州”,又说:“早在哥哥曾巩知沧州之前,曾布与曾肇都先后知瀛州……”及“在哥哥曾巩去世的14年之后,曾布、曾肇两兄弟相继去世”等认识有欠准确。

    史载:曾布由哲宗“元祐初以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历真定、河阳及青、瀛二州。绍圣初徒江宁(今江苏南京市)过京留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兼侍读,拜同知枢密院、进知院事。”曾肇于元祐八年(1093)由知江宁府出知瀛州“与兄(曾)布易地(《宋史》曾布、曾肇传)。”据此,结合《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等史志文献,曾布知瀛州在元祐末(1090~1093),曾肇知瀛州在哲宗绍圣初(1094~1098),而曾巩历知沧州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六年四月卒于中书舍人,曾巩(1019~1083)曾历知齐、襄、洪、福、明、毫、沧诸州,所在多奇绩,“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曾巩为文自成一家,为欧阳修所赏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丰类稿》等文集。曾巩历知沧州早于四弟曾布、五弟曾肇知瀛州10余年,怎么能说“早在哥哥曾巩知沧州之前,曾布与曾肇都先后知瀛州”呢;曾巩卒于1083年,曾布、曾肇卒于1107年,辞世相距24年,又怎么能说“在哥哥曾巩去世的14年之后,曾布、曾肇两兄弟相继去世”呢。曾布、曾肇兄弟为政坎坷,曾布官至相位,曾是王安石变法推行者,后变为动摇派,曾肇的为政难免受影响。沧瀛二州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重点地区之一,探索三曾的相关活动尽可能准确可信,接近北宋沧州历史部分真相。

 

  权邦彦的另外八首诗--孙建

    近读晚报专栏“水浒时代的真沧州”中《北宋名臣权邦彦》一文,作者对权邦彦介绍颇为详细。由于权邦彦的诗文集《瀛海残编》的佚失,所以每有权邦彦的诗文发现,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其中介绍了权邦彦的部分诗作。笔者在查阅沧州文史资料中,发现了权邦彦的另外八首诗,特附录于后,以飨感兴趣的朋友。

    《寓卫初春起寻山兴正月九日游百门泉览彦由殿院有诗刻石因用其韵书之并律诗奉呈》

    其一

    西山招人巧相逼,兴欲乘风先两腋。

    犯寒策马古共城,未见春林眩红碧。

    土膏浮焰远沄沄,野烧旧痕明皪皪。

    造幽忽觉累物异,心莹如澄眼如拭。

    山根出泉泉涌窦,泓此一样玻璃色。

    炯然毛发立可数,我欲探之还杖植。

    郦元水经陆羽品,甲乙未许来轻敌。

    径须乘夜掬月影,且试飞桡拨云迹。

    寒垣奔驰厌长道,貂帽多尘更吹炙。

    偶来娱此得闲旷,尘土自无何用涤。

    境清意彻两相会,坐对行吟一倾臆。

    鸥鹭飞浮亦闲暇,知我忘机群可入。

    拟将笔力出仿像,但觉才悭费雕刻。

    荒乘野逸不知倦,是乐个中真自适。

    暮归穿邑惊市人,应笑新迁二千石。

    其二

    眼看绿净思悠哉,绉縠圆珠串欲裁。

    船稳恍如云外去,鸟飞惊自鉴中来。

    浺瀜陂浸秦山碎,觱沸泉萦济水回。

    何似此间弄明月,月中长啸有高台。

    ——以上二首见嘉靖《辉县志》、光绪《辉县志》卷十四、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三引石刻

    《过浙岭》

    不为湘岭行,未吃浙岭水。及兹放远目,所览固多矣,徽境遍皆山,此山特奇伟。巍峨俯吴中,盘结亘楚尾。却视五岭低,众丘俱迤逦。微霜占衣裳,浓翠迎步履。回岭望中原,勃郁烟尘起。五年未解战,四郊正多垒。省方遵海壖,躔次动天市。神京赤县远,瓦砾满荆杞。至今淮泗上,胡行尚如鬼。伤时叫苍旻,恸哭惊虎兕。长风震林薄,惨惨恨不已。谁施造化手,大器复料理。应知顾盼间,天地寄一指。

    《冒雨塔岭投宿》二首

    其一

    冻雨凌风细,寒晖出雾迟。村居莽牢落,客路正逶迤。

    何日车书混,中原寇盗衰。于时百无补,老矣易伤悲。

    其二

    客夜睡难稳,山深雨又风。三年走江左,五岭类河东。

    漱石抛樽绿,燃松赞烛红。艰辛成底事,荏苒浪衰翁。

    《芙蓉岭下水声》

    山深多乱流,水石富殊状。

    转为空谷声,昼夜响无量。

    初疑势奔冲,渐恐力佻荡。

    蜩螗沸喧呶,鼓吹浑三壮。

    震惊雷百里,轰嗑(石字旁)车万辆。

    首闻洞庭野,乐奏太始上。

    大音乃希声,妙理由虚旷。

    世人迷根本,淫声志流宕。

    岂知渊静中,蛙黾固已放。

    潮音亦寂寥,聒聒击盆盎。

    《出岭怀婺源》

    南荒岭表皆炎热,北岭传从旧歙州。

    婺女水边真乐土,镬汤滚处友清流。

    趁时货物来双市,比屋人家祀五侯。

    老懒抽身作蜗舍,应容逋叟赋三秋。

    ——以上四题五首见康熙《婺源县志》卷三十七《草堂寺鸠摩罗什之舍利塔偈》

    大士入东土,姚秦喜伏膺。

    当年罗八俊,尽是诸三乘。

    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

    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相思》,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而词的作者,正是我们的沧州老乡,北宋著名文人李之仪。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宋史》说:“李之仪,沧州无棣人。”如今,无棣的行政区大体划分为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与滨州市无棣县三部分,所以,山东人也把李之仪认作老乡。而纪晓岚则认为李之仪是他的沧州老乡无疑。他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之仪字端叔,《宋史》称沧州无棣人。而吴芾作前集序,乃曰景城人。考《元丰九域志》,熙宁六年省景城入乐寿,则当为乐寿人。史殆因沧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治平九年尝由清池徙治无棣,遂误以景城即无棣也。”而在《河间府志卷之二十一·人物志》中,明确记载李之仪是沧州人:“李之仪,字端叔,沧州人,登第岁三十年,乃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李之仪的一曲《卜算子·相思》,承载了无限的深情。那么,这首情真意切的词曲,是写给怎样的一位佳人呢?

    李之仪的夫人是位大家闺秀,名叫胡淑修,字文柔,常州人。她的祖父胡宿,官至枢密院副使。胡夫人品性贤淑,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精通数学。北宋著名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遇到数学方面的疑问,常常要通过朋友李之仪,向胡夫人请教。沈括常常叹息说,假如胡氏是位须眉,一定会成为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才女胡夫人同时也是一位贤妻良母。李之仪因为追随苏轼,受到陷害,蒙冤入狱,胡夫人千里迢迢从家乡赶到京师,照料丈夫。后来,李之仪被贬太平州(今安徽省当涂县),胡夫人又伴李之仪同赴太平。来到太平的李之仪一家并不太平。当年,他们的儿子得了重病,第二年离开人间。病中的胡夫人受不了丧子的巨痛,次年也撒手人寰。

    失去了发妻爱子,李之仪悲痛欲绝。他为妻子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墓志铭》,其中称道妻子“性高严,喜风节,自许甚重。通经史,尤精于算数”。

    在李之仪处境艰难、抑郁寡欢、身体患病的时候,一位美丽的女子走入了他的视线,拨动了他的心弦。她的名字叫杨姝。

    一天,朋友请李之仪饮酒。席间,有歌伎弹琴助兴。琴声响起,李之仪不觉心头一震!那是一曲《履霜操》,是一首来自家乡的名曲!当年,西周名臣、南皮人尹吉甫功勋卓著,而他的儿子伯奇却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伯奇被后母陷害而被放逐,他晨朝履霜,自伤见放,忧愤之下作《履霜操》:

    “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

    想不到,在这江南一隅,竟听到了来自家乡人的曲子,而曲中的苍凉悲咽,更让李之仪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李之仪向歌女望去,只见她花容月貌,素指纤纤,仿佛家乡神话中那位美丽而又能医治百病的麻姑降临世间。于是挥笔写下:

    殷勤仙友。劝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清平乐·听杨姝琴》

    顿时,身体的不适,心中的块磊,全部得以消解。

    然而,李之仪毕竟是戴罪之身,杨姝则是当涂著名歌伎,追求她的达官贵人数不胜数。李之仪的心情十分矛盾。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常相守。这天,他来到钓鱼台边,远望暮色苍茫的长江水,近看碧波荡漾的姑溪河,一股诗情在胸中萌动:“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篇发自肺腑的“爱情宣言”,深深打动了杨姝的芳心。虽然,身边不乏公子王孙的献媚,但他们有谁是真心爱慕?不过是一时娱乐而已。面对年过六旬、贫困潦倒的李之仪,杨姝决定和这个真正懂得自己、欣赏自己、尊重自己的人终老一生。于是,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之仪还为杨姝创作了不少的诗词:

    玉室金堂不动尘。

    林梢绿遍已无春。

    清和佳思一番新。

    道骨仙风云外侣,

    烟鬟雾鬓月边人。

    何妨沈醉到黄昏。

    ——《浣溪沙·为杨姝作》

    依旧琅蝗境尽?lt;/p>

    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

    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浣溪沙·再和》

    一曲相思寄幽情。红尘女子杨姝,不为金山玉谷所动,心甘情愿地嫁给了身处逆境的李之仪,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沧州词人李之仪,将刻骨铭心的爱情,书写成了心曲,吟唱到了极致,并以此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 

    阅读本栏相关文章可登陆今日渤海网

(二十八)水浒时代的真沧州--菊香飘香话丰年

    ——从赵鼎臣的诗看北宋沧州的丰收景象

秋风习习,鼓乐阵阵,枣实累累,菊花飘香,河间一派丰收的景象。忽然,衙门口涌来一群人,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百姓闻听县令过生日,争先恐后为这位爱民的好官作寿来啦!见此情景,一位诗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记录了眼前这和谐、欢乐的场面:

    东家的大豆堆得如山高,

    西家的庄稼多得放不了。

    你呼我喊聚集在南陌头,

    打起鼓,吹起箫,

    父老乡亲乐陶陶。

    ……

    这是诗人赵鼎臣在《河间令尹》中描述的丰收景象。不仅如此,诗人还赞美了河间的这位执政长官广施惠政,恩及百姓,大家从心里感激这位父母官。听说这位长官要过生日了,父老乡亲一齐来到县衙,诚心诚意地献上一杯酒,祝福这位为民造福的好官健康长寿。原诗是这样写的:

    东家载豆如山岳,西舍割禾无处著。

    父老欢呼南陌头,打鼓吹箫相燕乐。

    今年不复似常年,斗米都无百十钱。

    新来长官政及我,夜无吠犬人得眠。

    公家力役会不免,常苦里胥相扰乱。

    里胥不出今几时,我自输官不须叹。

    秋风嫋嫋乐无涯,枣有实兮菊有花。

    闻道长官作生日,相呼父老来排衙。

    排衙奉上一杯酒,再拜长官千万寿。

    三年替去不须臾,聊与斯民为父母。

    这是何等令人欣喜的丰收景象!

    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和谐场面!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重要作家。他字承之,自号苇溪蓊,是卫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

    虽然他的诗名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大,但在当时,他还是颇负文名的。他与苏轼、苏辙、王安石等人多有交往唱和,诗文也备受推崇,如诗人张纲《送赵承之出守邓州》赞道:“蓬莱宫中老仙伯,一首诗堪万人敌。”韩驹《送赵承之祕监出守南阳》称:“我独依杖商声讴,此公人间第一流。”

    在赵鼎臣的人生中,有一段在河间工作的履历。那是在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至政和二年(公元1112)的时候,赵鼎臣在执帅高阳的张近(几仲)的手下做幕府。正如他曾在《二十日发都门二十三日次颍昌过故府张几仲旧居》中回忆到的:“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而《河间令尹》正是在这期间写出的。由此,我们了解了宋徽宗年间,河间取得的一次大丰收;了解了百姓欢庆丰收、官民同乐的祥和景象。

    瀛州的丰收在诗人的笔下鲜活而生动,沧州的丰收在史官的笔下则简约而真实。据《宋史》记载: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的八月,“大名府、沧州并嘉禾生”;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是岁秋、冬,保、泽、赵、鄂、隰、沧、潍、密、简、饶、诸州、威胜军禾合穗,或异亩同颖。”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瀛、磁、代、丰州、安国军禾合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瀛、定、怀、汝、晋、昌州、平定、永康军合穗。七年,均、兖、祁、沧、资、华、柳州禾合穗。”

    ……

    嘉禾、合穗、异亩同颖,都是庄稼长势喜人的情景,有的是庄稼茁壮硕大,有的是一支禾上长出两个或多个穗头。这在当时看来,不仅是丰收的美景,更被认为是喜瑞之兆。

    当然,北宋时的沧州也像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有过丰收的好年景,也发生过不少的自然灾害,如旱涝、蝗灾等,这是毋庸讳言的。而历史上记载的丰收和祥瑞,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实不该被一个“发配”的字句所掩盖和误读。

    感谢文字,她让我们在千年后的今天,感受到了“水浒时代”这片大地的丰饶与欢乐。

    感谢生活,她让我们在日新月异的现在,汲取着文明的厚重营养,增添着创造未来的无穷力量。              (二十八)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彭国忠《赵鼎臣生平事迹新考》

    《宋史》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赵鼎臣《竹隐畸士集》

    田国福《河间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