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哾一杏2017作品:古往今来名利观(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8:51
名利不相等,然而相通 


  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神童诗》中有这样一段:“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个快字,一个早字,一个双亲未老时,活脱脱表现出士子们急于早成名的迫切心情。 


  宋朝制度当上学士,就有一个穿红衣的小吏给牵马,腰带可以绣金但没有“鱼”。再升一级入二府(汉为丞相与御史官署;宋为中书与枢密院),就有两个红衣小吏给牵马,腰带上可挂一个金鱼为饰,谓之重金。当时人们形容馆阁官员(相当今之县团级)急于晋升学士为:“眼前何日赤?腰下几时黄?”形容学士切盼入二府为:“眼赤何日两?腰黄几日重?” 


  名与利,两者不同却相通。名可以是利的阶梯,利可以为名开路。司马光说的:“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钱,就容易扩大知名度。《史记·货殖列传》载:在孔子的七十个学生中,最有钱的就是子贡。子贡“结驷连骑”(坐着四匹马并辔齐头拉的车子),每到一个国家,“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史记》讲,“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说孔子当时之所以能名扬天下,是有钱的子贡在人前人后大力活动的结果。 


  古人有“士重名轻利,吏重利轻名”(《资治通鉴》7285页);“众人重利,廉士重名”;“小人以身殉利,士以身殉名”(《庄子》)等等说法。道光皇帝在会见地方官员时也说:“捐班(指靠捐钱捐粮买官者)我总不放心,彼等将本求利,其心可知。科目(指靠科举做官者)未必无不肖,究竟礼仪廉耻之心犹在,一拨便转(一经批评指点,就会改过从善)”。这些说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也难免把读书人太理想化了。“利之所在,皆为贲诸(古代两个勇士),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总是人之常态。一般的读书人也不例外。 


  《杨朱篇》里讲:“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还有什么别的需要呢?“今有名则尊荣,亡(无)名则卑辱;尊荣则逸乐,卑辱则忧苦。”“名胡可去,名胡可宾?”有名才有尊严,才能享受,名怎么可以去掉,怎么可以抛弃呢?
 作者:官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