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2武器视频:让班集体成为沐浴灵府的深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42:15

集体是一汪深潭,可以包容个性,可以净化性灵。理想的境界是:教育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和乐观的期待上,存在于师生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在学校的生活,假如学生是愉悦的,就意味着心灵的舒展,没有疲惫和压抑;假如学生是充实的,说明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没有空虚和无聊;假如学生认为自己是有成就的,那么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慰,在自己的心里,也在强化着自我评价。这是校园生活质量衡量标准的三个维度。怎样提高学生在校园生活的质量?我以为打造集体的环境,营造集体欢娱的氛围,让集体的深潭充盈着鲜活,既洗涤着学生心灵的尘埃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一个活动都成为学生积极生活流程中的一个驿站。在这个时间流中,彼此诘难问疑,彼此对话与交流,唤醒着彼此心中的眷念与期待,带着理想,带着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走进课堂,走出校门,走向属于学生自己的未来的生活。

一、让集体成为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
集体充满人情味,集体洋溢着欢娱,集体主流里是明净的水域,是宽广的胸怀。在这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让自己在同学们的心里有一个显著的位置,这是十分荣耀的事情,谁也不愿意让自己从同伴的心目中轻轻地把自己的名字抹去。基于此,让集体成为展现个人风采和智慧的舞台,让大家关注集体的活动,让大家参与集体的活动,让大家沉浸在集体的氛围中,让大家融入到集体的喜怒哀乐之中,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我们曹校长说过,教育没有观众席。在集体的活动当中,也应该没有多余的人。在集体的活动流程中,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各有千秋。即使一时帮不上忙,也是集体的拉拉队,不要小看拉拉队的作用,他们的渲染、他们的铺垫,气氛的营造,背景的布置,无不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和威力。我班在学校组织的书市跳蚤市场的活动中,班级无闲人,从策划到货源的组织,从销售到财务部的收费,从广告宣传到记者采访,从推销到善后的卫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快乐。在总结的时候,班长要大家把目光投向默默关注和支持这次活动的人,比如在教室大扫除的人,在后台服务的人。这次水上运动会,我班没有闲人。写作班子宣传组、执勤人员后勤组、摄影组、服务组、拉拉队,全员支持,全员关注,全员参与。我班的歌声嘹亮,拉拉队的呼喊声狂热,游泳池的上空洋溢着我们班欢乐的呼喊声。

参与的人就有份荣誉,成功了,大家为他骄傲和自豪;失败了,也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因为他为集体尽力了。后勤和服务的人员在付出的同时,感受到同伴的成功和失败,感受集体的喜怒哀乐,深入其中,其乐也融融。加强总结,让成功者重温自己的喜悦,让失败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参与者分享集体的荣辱得失,让热心集体的人沐浴集体的温泉,如果有旁观者,他会有失落和孤单的感觉,也为下次活动做好充分的铺垫,为下次活动积聚能量。

我以为最主要的是,让每个人在集体中树立起自己的人格尊严。有尊严的人才会想办法保护自己的形象,在保护的过程中,也就在进行自我道德规范,在进行自我约束和要求。这样教师的许多要求和班纪班规,通过集体化的形式,转化为自我要求。这和教师充当警察的角色管理的班级应该是大相径庭的。

二、让集体成为异性间互勉互励的平台
在集体里,各成员没有不注意自己在异性间的形象的,特别是在高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倘能好好的利用这种健康而又是潜在的心理,并把她转化为对异性同学美好而又是热情洋溢的期待,这和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有些地方又开始建立女子学校,网上也在进行讨论。我以为这是一种落后和倒退,仅仅是怕学生早恋,就强行分开,这是愚昧和不明智的表现。刀是可以杀人的,那么是不是禁止用刀呢?关键是如何引导,如何调控。如果学生在集体里是充实的,如果学生在集体里是成功的,如果学生在集体里是愉悦和积极的,就会减少这种现象。悬崖勒马当然可以,悬崖勒牛是否合适?如果是牛,为什么不可以用青草去试试?这样也许效果会更好!

基于此,我布置作业:《男生、女生:我想对你说。。。。。。》。我在班上进行了充分的铺垫,告诉学生我这样做的意图,这样做的好处。具体要求是: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为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要求别人(异性同学)完全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和道德标准来生活和学习,所以我们不要急于求成,企图一夜之间把所有的异性变成完美无缺的人。二是要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异性,我们不一定欣赏某个异性同学,但某个异性同学一定喜欢欣赏他或她的人。用我们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异性同学,用期待、信任、友好的语气说出我们的希望。三是要具体,以具体的实例说服人,以具体的材料感染人。空洞的口号难以捉摸,也难以做到。具体的事情让人觉得是可行的,也是可以达到的,让人的感觉是:原来这样的事情也能让人感动啊!

我们把文章发在班级在线论坛里,大家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是一个不错的人。异性之间的表扬,异性之间的鼓励和期待,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成为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有激情赞美的,有慷慨讴歌的,有直言不讳的,也有善意劝告的。文章上传以后,关注读者反响,有对善良呼唤的肯定,有对意见批评的接受,有感动得要发疯说要去跑步的,也有心情凝重而决心反思的。写文章是个痛苦的过程,往往写出来后就完成了任务,没有结果。而发在论坛里,就有了读者群,就有了反应,那种被肯定的期待,那种被质疑的迷惘,那种被认同的惊诧,那种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愉悦,难以评说。在论坛里,拉钩加油,打气助威,协同一致,与时具进,凝聚的岂止时人气。在论坛里,相互切磋,相互激励,质疑答疑,辩驳问难,表现的岂止是互动。许多老师说出来的话老土而没有活力,他们之间沟通又没有障碍,勉励而又没有芥蒂和隔膜。看到对自己的鼓励,信心倍增;看到对自己的建议,知道自己还有不足;看到对自己的期待,知道自己有一个目标。目标在前,希望在前,行动就有了方向。

这样做的结果是,通过异性同学强化了同伴的优点,抑制了一些不良现象。让异性同伴充满愉悦和幸福的感觉,生活在异性的关注和期待的目光中,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三、让集体成为同学们进步的动力和见证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高山有大海,假如登高必赋,赋则情满于山,临海则诗,诗则情溢于海,那么可喜可贺。问题是在教育的跋涉路途中,并不都是充满诗意的。有人偏离了人生的轨道,有人你只须说,“你刚才走得多好,现在是不是有点偏了?”有人你大声疾呼,他才很不情愿的回来,有人你喊站住!回来!他理都懒得理你。有人你去拽他,他一甩手走了。有人烦了,干脆躺着,不动了。这不能不说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说明教育要不时的出新招,要与时具进。假如我们看见学生偏离了轨道,我们不妨跟着学生走,边走边聊,在不知不觉中,轻轻的“挤”他一下,过些时候,再“挤”他一下,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原来的方向,他还一直以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呢?

这种方法固然可行,但我们不可能去亲自挤那么多的学生。倘我们善于利用学生的力量,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挤”他,让集体在不知不觉中“挤”不同的人,这种效果可能要好得多。建立良好的班级,让班级成为一汪清泉,和水滴融为一体,载歌载舞,教师也不要只在岸上发号施令,有时候大可以深入水中,和学生一起前行。有些走在前面,有些在后面,在后面的可能正在港湾处,或许正在有漩涡的地方,不必性急,等等他,让他重新回到水流的中间来。实在是不想走的,让其他的水流去推他一把,去帮他一把,让他归队。只要回到队伍中,不走也难了。

在“班级在线论坛”里,有人述说自己的苦恼,大家你一把我一把的“挤”,你一把我一把的“拉”。大多是他们的同龄人,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语言中既体现了理解,又表示了关爱,在大家友好的关注以及热情地推拉挤的过程中,不觉得就完成了自己的转变。点滴的进步,集体及时的鼓励和喝彩,强化同伴的成功意思和长处,扬长避短,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回到了集体的溪流中。再在集体中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感受到集体的谢意和温馨,及时反馈集体感激的信息,无形中又被“挤”了一下,这是良性的互动。上面说的异性间的互动,实际上也有这种效果,一个是在前面引导,一个是在后面推一把而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自己的教育隐蔽起来”,也许说的就是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教育。这种教育需要悦纳和宽容,需要大智若愚的心胸和气量,需要运筹帷幄之中的镇定和智慧。让个体在集体中享受同伴的认同的愉悦,享受成功激动和快慰,享受充实的紧凑和校园生活的美好。在集体热情而积极的洗涤和沐浴下,“使鹅卵石臻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