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怎么保存到百度云:淮河的变迁与治理(摘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55:39

    淮河是由西向东蜿蜒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一条河道。全长约一千公里。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河流两侧气候和地貌条件有很大的差异。淮河干流的径流多集中在夏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夏汛季节流域多暴雨,强度大,历时长,范围广。如1975年8月,上游汝河地区河南泌阳县,一日暴雨量达一千零五毫米,强烈的大暴雨使干流洪水暴发。1931年洪水时,蚌埠站一次洪峰流量竟达二万六千五百秒立米,其洪水流量甚至大于黄河。这种洪水暴涨的特性,成为淮河洪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淮河成为一条水灾特别严重的害河是近七百年的事,在历史早期并非如此,其根本原因还不是由于洪水的暴涨,而在于人为的破坏及黄河的泛滥。它在历史时期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一、十二世纪以前独流入海时期
   远在四千多年以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淮”的记载。《尚书·禹贡》说:“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古代发源于河南境内桐柏山的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盱眙以下,与来自北面的沂、泗水会合,经淮阴、涟水到云梯关外入海。又《禹贡》扬州的贡道:“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因其时江淮未通,须沿江入海,自海入淮、泗。当时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春秋时,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秋,吴筑邗沟,“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①。说明当时沟通江淮之间的运河,水流方向是从南向北的,因为长江的水面高于淮河,运河始能导江水入淮。以上的事例,表明古代的淮河河槽低而且深,它的含沙量也很小,因而灌溉便利,航运通畅。即使沟通江淮的邗沟筑成以后,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上黄池会盟时,越军为了断吴王归路,也还是沿海北上驶入淮水的②。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即利用淮水发展灌溉和航运。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兴建了溉田万顷的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以及大量的塘堰和引水灌溉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沟通南北的运河邗沟、鸿沟、菏水的开凿,更使淮河流域交通发达,成为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江淮稻粱肥”以及“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谚。
    宋人的笔记里,还曾提到“在盱眙候潮”的故事。当时海潮由云梯关进入淮河,还可以上溯到盱眙,说明在十二世纪以前,淮河还是非常深广和航运通畅的。
    淮河北岸是一片开阔的向南微倾的平原,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等支流即由北向南顺着坡度流注入淮河,黄河的南堤便成为这些河流与黄河之间的分水岭,只要从郑州到寿张之间的黄河南堤有一处溃决,造成泛滥,黄水便顺着斜坡漫入淮河。在历史时期,因黄河溃决入准而造成的灾害,屡见不鲜。但从上古到北宋,黄河下游入海河道偏北,决徙泛滥较少,淮河基本上还是安定的,还是一条“利河”。
    二、十二世纪以后河、淮并槽时期
    1.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当时占据那里的金人统治者,为了以水代兵,借黄河洪水来杀害南宋人民,不去堵口,于是黄河水就滚滚而下,夺泗入淮。黄淮合流后从淮阴向东、由淮河的入海水道出云梯关入海。从此黄河占用了淮河河槽,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回复故道,改由山东入海止,前后达六百六十年之久。
    黄河由泗入淮,其实早在西汉元光三年(前132年)东郡濮阳瓠子决口即发生过,但不久即被堵塞,仍使河复故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也曾决堤借黄水以阻遏金兵南下。但1194年的决口,却使黄河正式改道,形成了长期夺淮的局面。淮河流域人民的灾难也就从此开始。
    2.明、清两代加重淮河灾害的措施
    明、清两代统治者,为了保障南北大运河的畅通,以维持皇室漕运,曾进行了一系列加重淮河灾害的措施。
   (1)“挽黄保运”
   他们首先实行了“挽黄保运”的政策,为了防止黄水北窜,妨碍漕运,不惜“逆河之性”,强使黄河南流。明弘治八年(1495年),堵塞了黄河黄陵岗等处决口,并于北岸大筑“太行堤”,引“东流”黄水经徐州南流入淮。从此,黄河北流完全断绝,河水全部入淮,加重了淮河的负担。当时除泗水外,黄河还不时分从其他道路入淮,特别是在十六、十七世纪的近二百年间,黄河曾分从泗、颍、涡、睢四道入淮。当其在郑州一带决口时,多从邻近郑州中牟附近的贾鲁河南下入颍,由颍入淮;在开封附近决口时,多经由发源于开封北面黄河南堤之下的惠济河南下入涡,由涡入淮;在商邱和徐州之间决口时,多经由散布在这一地区的睢河各支流,由睢入淮。由于黄河南堤在这一带决口次数最多,因而由睢入淮也最为经常。
    淮河从淮阴到海的河槽本来很深广,容纳淮河自身的水量原是有余的。而且淮河水清,泥沙极少,在河淮并槽以前,很少淤垫现象。自从同时容纳黄、淮两水以后,黄河带来的泥沙,逐渐淤塞了淮河河槽,河底淤垫到高于地面,只靠堤防约束,形成“水在地上行”的形势。淮水由于下流不畅,不得不在中上游造成泛滥之灾;再加上黄河还从颍、涡、睢、泗等道同时入淮,黄水泛滥于整个淮河流域,狭带的泥沙年复一年地沉淀淤积,使淮河干、支流的河床逐渐抬高,中游河道变成了半地上河,下游入海的出路也逐渐被淤塞,造成淮河水系的紊乱。每遇汛期,上游来水与下游泄洪能力悬殊很大,因此,经常决口泛滥成灾,淮河也就变成一条有名的“害河”了。

   (2)“蓄清刷黄”

    明清统治者另一个加重淮河灾害的措施,便是实行所谓“蓄清刷黄”的政策。淮阴附近是淮河、黄河、运河三条河流的交会点。由于黄河河槽的逐渐淤积和抬高,不但阻碍了淮水的下泄,也阻碍了运河的交通,使维持封建统治经济命脉的漕运,受到了威胁。于是,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总理河漕,治淮以大筑高堰“蓄清刷黄”为主,自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陵湖,修筑洪泽湖“高家堰”大堤三十公里①,用抬高洪泽湖水位的办法,把淮水清水蓄起来,借以冲刷黄河的浑水。但是黄强淮弱,不仅没有改变黄河泥沙对运河的淤积,反而更加重了淮河的灾难。因为淮河的水位被抬高以后,中游的淮水更加不容易下泄,淮河的上中游地区更加泛滥成灾,而且洪泽湖本身也被倒灌的黄河浑水淤高了。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淮河上游山洪暴发,下游宣泄不畅,洪泽湖洪水猛涨,湖堤溃决,把整个泗州城都吞没在滔滔湖水之中②。
    三、1851年改道入江时期
    黄河河槽日渐增高的结果,其下游入海出路已完全为泥沙所淤塞,不得不另找出路,这就造成了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大改道。这一年黄河从兰封铜瓦厢决口,重新回到北方,由山东利津入海。从此,淮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黄河改道后,在淮河流域留下了一条“淤黄河”,好像一道高冈由西北向东南,隆起在淮北平原上,俨然成了一道分水岭。“淤黄河”中淮阴以下的入海故道,因为淤塞太高,淮河已不能再用它泄水,在黄河改道北上之前,咸丰元年(185年),淮水已在洪泽湖大堤南端冲开决口,自蒋坝由三河经高宝湖,再横过运河,向南流至三江营注入长江。从此,淮河即由入海改道入江,变成长江的支流。
    淮河改道入江以后,并没有改变它的厄运。首先,长江虽然是条大河,但它本身的最大流量有八万多秒立米,再加淮水的流量也不小,最大时也有近二万秒立米,而且淮河和长江相距很近,一到汛期,往往同时发水,长江就无法兼收并蓄;其次,淮河唯一的出口
    由三江营入江的水道比较浅窄,遇到较大洪水也排泄不及。再加上几百年来淮河受到黄河的摧残,已是满身疮夷,下游河槽淤浅特甚。洪泽湖水位又高于里下河地面好几米,因高宝湖与运河相通,运河东堤就成为重要屏障。历代统治者不是积极地扩大下游洪水的出路,而是在运河堤上设置了五道所谓“归海坝”。为了保证漕运的正常通行,每当运河超过一定水位时,就开坝放水,使苏北低洼的里下河地区尽成汪洋。
    多少年来,淮河成了河南、皖北和苏北人民的一大忧患。据统计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的五百年中,全流域共发生了三百五十次较大水灾,二百八十多次较严重的旱灾,往往旱涝交错,连续发生。1929年,国民党政府成立了一个“导淮委员会”。“导淮”空气喧嚣一时,实际上都是以导淮为名,敲诈勒索,使人民遭受到更大苦难。1931年,淮水冲破运河东堤,淹没了里下河地区,受灾面积达七千八百万亩,灾民二千万,估计损失银元达五亿六千多万元。1938年,国民党政府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逼使黄河改道入淮,又一次造成淮河流域的严重灾难。花园口扒开后,黄河在中牟、开封以下的原道,很快断流。居高临下的滔滔黄水,沿着贾鲁河、颍河泛滥南流,到正阳关汇入淮河,贾鲁河、颍河河槽容纳不了,便在平地泛流,豫东的中牟、尉氏、通许、太康、淮阳、沈邱等十六个县份尽成泽国,劳动人民被淹死的达五十万人,被迫外出流亡的达五百万人。以后,黄泛的水顺着颍河河漕流到安徽,泛滥于颍河和涡河之间,遍及太和、阜阳、颍上以及亳县、涡阳、蒙城、怀远之间,并泛滥于睢水下游以至江苏境内洪泽湖、高宝湖一带,遍及豫、皖、苏三省六十六个县(市)。一千二百五十万人流离失所,死亡人数达八十九万之多。直到1946年花园口重新合龙,黄河又回到开封旧道,仍从山东利津入海为止,黄河泛滥了九年,黄水把近一百亿吨泥沙带到淮河流域,在地面上留下了三至五公尺不等的黄沙,填塞了淮河干支各流,造成五万四千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更破坏了淮河的水系,加重了淮河的创伤。
    解放前夕,淮河已是百孔千疮,破败不堪,千里淮河,两岸“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成了人间地狱。1950年7月,淮河流域普降大雨,从河南新蔡、息县等地东下的洪水,在洪河口相遇,水头高达三公尺多,从三河尖到正阳关,东西八十公里,南北十五到三十公里内,一片汪洋,即是由于黄泛淤垫,水流不容易下泄,造成淮河上、中游特别严重的灾情。豫、皖两省受灾田地四千三百五十万亩,受灾人口一千三百四十万人。由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对运河东堤大力抢救,才使里下河地区幸免于难。

    四、解放后江、海并流时期
    解放后,在治淮工作中贯彻了“蓄泄并举”的方针,在上游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南湾、响洪甸等大型水库三十余座,中、小型水库四千九百多座,总库容量达三百七十多亿立米;在中游,利用城西湖等湖泊洼地修建了十多处蓄洪滞洪工程,可滞蓄洪水二百八十多亿立方米;在下游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新沂河,使淮水分道东注黄海。完成了淮河入长江通道的扩大工程和分准入沂工程,使下游总泄水量达二万二千个流量。
    此外,在全流域的干流和支流普遍地进行疏浚和加固河堤工程,开挖以排涝为主的骨干河道,兴建了大量沟洫配套工程和机电排水设备,开辟新的灌区。截至1976年,灌溉面积已从解放初的一千二百万亩增加到一亿亩。航运、水电、水产事业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从此,淮河旧貌换新颜,又成为造福于人的“利河”了。

①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广陵国·江都县条。 ② 《国语·吴语》。 
① 参见115页图3-2。 
②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三四,泗州,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