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漫画星光流年:日本侵入东北的历史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6:00:56
日本侵入东北的历史背景

东北“中东铁路”之起因与历史
  马关条约之后,中国财政困难,实无力偿付巨额赔款。俄国又复慷慨解囊,令俄法两国银行借给中国4亿金佛郎,年息4厘(百分之四)使中国得以应付第一期赔款1亿两(中国给付日本之2亿两赔款,第一期于十二个月内付1亿两,余1亿两则于7年内分6次缴还),俄国既帮助中国索还割地,又帮助中国应付赔款,可谓仁至义尽。然而俄国之所以如此,非与中国有如何情谊,自然别有居心。李鸿章与清廷政府明知其故,但为了应付时艰,相互利用,也不得不表示感激与报酬。据说当李鸿章与日本会议马关时,便曾暗中与俄公使喀西尼(Cossini)订有密约,事关机密,外间传说异辞不得其详。及至李鸿章自马关和议归来的第二年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是俄皇尼古拉斯二世加冕之期,清廷特派李鸿章为专使,前往道贺。李鸿章于三月间到达俄京,谒见俄皇呈递国书,接受了俄国的隆重招待。便在这时和俄国正式缔结了一项‘秘密条约’,其目的为联合对付日本,性质近乎一种军事同盟。在李鸿章是藉此一抒马关条约的闷气;可是事实是将失诸日本的辽东利益取回,而转让给俄国。不仅铸成大错,而且引起后日无穷的纠纷,此亦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所形成。此项密约亦即‘喀西尼密约’的实践,其内容要点大约如下:一、日本如侵略俄国亚洲土地,或中国土地,或韩国土地,中俄两国联合军事行动,共同抵御。二、中俄两国如与日本发生战争,则两国中任何一国不得单独与日本议和。三、中俄如与日本作战,则中国所有口岸,必要时得许俄国军队或兵舰入驻。四、为俄国将来运输便利,允许俄国在中国境内建筑铁路,得穿过黑龙江与吉林地方以连接海参崴(时俄国之西伯利亚铁路方建至外贝加尔,有此横纵铁路可缩短500俄里)。为避免俄国政府侵犯中国土地主权,此项铁路,由中国交由中俄两国合组之银行代理建筑。五、条约以十五年为限。
  此项条约最重大的损失便是允许俄国建筑纵贯铁路,通过中国的满洲而与西伯利亚铁路衔接,使俄国军队可以畅行无阻进入中国,事实上是完全侵占了中国的土地主权。并且,此项纵贯铁路路轨规定其宽度与西伯利亚铁路相同,则可与俄国的运输衔接,而不能与中国铁路衔接,仅能供俄国所利用,反不能为中国人自己利用,岂不是引贼入室,授人以柄。
  为了实现此项条约任务,中国继与俄国合组成一华俄道胜银行,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名为银行,实际是俄国控制满洲的一个特殊经济政治机构。该银行虽由中俄共同出资经营,中国出银500万两(全部资金为1125万金卢布,中国股份约占三分之一),而主权却掌握在俄人手中。该银行有代中国征收税收之权,有代中国经营国库有关事业之权,有代中国铸造货币之权,有代中国布设内地铁道电线之权。于是即由华俄道胜银行负责建筑纵贯满洲之铁路,取名东清铁道。乃又由中国政府与该道胜银行为了建筑东清铁道,而合组一东清铁道会社,订立了一项东清铁道会社条约。条约中规定东清铁道的建筑经营与管理之权利,注明东清铁道自筑成开车之日起,80年内由会社管理,一切利益归会社所有,80年后则无条件交还中国政府。中国就在这种条约与层层圈套下,把北满洲的权益断送给俄国,并且将铁路两旁几十里的地区,归铁道会社管理,形成一条狭长的特别区。
  李鸿章作茧自缚的外交
  一、李鸿章的联俄外交,李鸿章联俄制日的美梦
  自鸦片战争以后,满清已无法闭关自守,俄英法列强诸国,接二连三的使用武力,迫清廷签订各种条约,而于每次条约签订中,俄使均从中斡旋,企收渔利,虽然已讨得不少便宜,可是在俄帝甜言蜜语下,清廷对之既惧之又有好感。朝野上下对白种人的态度,起初轻视,渐而畏惧。英国来自海上,对于俄国在华势力空前扩张,久欲予以打击,而俄国亦视英国为眼中钉。日本于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侵华野心日见暴露,俄国见机,乃欲先联日以制英,更欲于中日敌对中取利,故鼓励日本向我大陆发展,而于中国方面,则尽力怂恿与日敌对,从中挑拨,两面讨好,由是挑起中日甲午之役。
  李鸿章对于日本小国之入侵,总有点不服气,但中国又不能两面作战;一面对日,一面对俄。他认为中国处于日俄两强之间,而中国与俄国边界交广,约2万余华里,若开罪于俄,则俄国可随时突破一点,全面入侵,此实为中国边防大患。同时朝鲜为中国藩属,如对之未尽到保护的责任,任人宰割,则其他藩属国;如安南缅甸等,均将群起脱离祖国而独立,或转而倾向于列强各国,这对于中国亦是莫大的损失,因之李鸿章乃采取联俄以制日的外交政策;拉拢俄国,抵制日本之北进。当年俄驻华公使喀锡尼窥知李鸿章之用心,乃乘机大展其欺骗外交,愚弄李鸿章,使之入壳,李以情势严重,竟然饮鸠止渴,与虎谋皮。喀锡尼以武力援助中国对日作战为饵,而战争发生后又狡辩因交通不便,援军未及赶上,乃进一步要求谈判筑路及军港问题。
  二、进入同盟的大骗局
  中日甲午之战结束,我海陆军均为日本所败,清廷乃派李鸿章赴日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议定马关条约以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与日,俄国因日占辽东,影响其对东三省的企图,遂联合德法,向日抗议,迫其归还辽东,俄并以武力作为交涉的后盾,日本迫于国际大势,遂允中国出银3000万两,赎回辽东半岛,清廷因连年战争,经济日益紧迫,无法付出若大一笔款项,俄国乃自动表示愿借1亿两予清,1895年7月6日合同成立,以关税作担保,规定此后中国不得再以财政监督管理权许给他国,另外还要求借地筑路及军港等问题,历时半载,未获解决。直到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时,俄政府要求清廷派一有权望之人对‘中俄交睦’,唯有李鸿章‘方昭重典’,欲借此解决筑路及军港问题。而李亦藉此有所施展。1896年3月18日李鸿章乘法船经苏伊士运河及黑海直达俄京,庆贺尼古拉二世加冕,俄国深恐李氏受其他国家外交官影响,故特予隆重招待,由实际主持亚洲外交老手威特担任谈判,威特为迎合李之心里要求,申言中日交战时,俄曾调动军队,因交通不便,未及赶上,为永保中国领土与主权之完整,必须由俄筑成经过满蒙北部的铁路(自赤塔斜贯东北直抵海参威),将欧洲与海参威联络在一起,就经济上看,对中国亦属有利,李恐借地筑路,将引起他国效尤,并未立予答应。次日俄皇召见李氏,优遇有加,谓俄国地广人稀,断不侵占他人尺寸土地,中俄两国交情最密,筑路实为将来调兵之便,日后中国有事,俄国亦可出兵帮助。并对李氏予以特殊招待,暗中对李之子李经方行贿,李至是深感厚谊,致电清廷主张接受,此后与威特续议,由铁路问题而进一步及于同盟密约,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廷接纳李鸿章之意见,诏令照办,中俄密约于焉告成,其大要如次:(一)日本如侵占中俄或朝鲜土地,双方如约办理,两国海陆军互相援助,军粮互相接应。(二)如战争发生,中国所有口岸准许俄国兵船驶入。(三)非两国同意不得与敌人单独议和。(四)中国准许俄国在黑吉两省接建铁路以达海参威,建造由华俄银行承办,合同另行订定。(五)战争发生时,俄国运用该铁路运粮运械,平时亦可运兵粮过境。(六)铁路合同批准后,此约生效以十五年为有效期间。
  中俄密条事实上为一攻守同盟之军事协定,对象明白指出为日本,李鸿章于此约缔成之后,颇为得意,返国路过上海时,语黄遵宪曰:‘中俄可得二十年安也’。李氏联俄美梦虽达高潮,而帝俄侵华野心却变本加厉,因而造成列强瓜分我国之局面。
  三、中俄密约的后果
  中俄密约缔结以后,李鸿章联俄外交已达到高度的发挥,李氏和清廷所朝夕企望者,为联俄以制日,而俄国所想者,为筑路侵华。因之,此一密约实为一同床异梦之大骗局,其后果至为严重:
  帝俄独霸东北 帝俄既取得东清铁路(东省或中东铁路)建筑权,根据中俄密约,该路由华俄银行(后来名曰华俄道胜银行)承办,1896年9月2日(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银行合同订立。9月8日(八月二日)又和该银行订‘中俄东清铁路公司合同’,规定:(一)80年内所有铁路利益全归公司。(二)自通车之日起,36年之后,中国可以备价收回。惟铁路地段未明白定出,致后来俄藉护路以驻兵。
  俄国取得旅大,作为其远东海军陆根据地。1898年3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六日)中俄签订‘旅大租借条约’规定:(一)旅大租期为25年。(二)旅顺为军港,只准中俄使用。(三)大连除口内一港外,余为商港。(四)、允许俄人建造南满铁路。
  俄国索性对东北作事实上的占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拳乱爆发,波及东北,俄借故分路进兵,不及70日占领整个东北。11月9日(九月十八日)俄军总司令(Korostoretz)和盛京将军周冕订‘奉天交地暂且条约’(通称增阿暂章或旅顺密约),欲藉此取得法律上的根据。
  国际干涉中国内政的引起 增祺代表和俄方擅订‘增阿暂章’,消息传出,中外震惊,英美日对俄均至为忌疑,当时我驻俄大臣杨儒主张废弃暂章,另订正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会谈开始,俄代表威特(Witte)口述俄方条件,异常苛刻,难以接受,十二月二十八日俄方提正约草案十二条,威逼杨儒签字未成。英国正式对俄提出抗议,日本继之。因此一正约涉及范围太广,英日德美均忠告中国不可和俄单独成立有损领土和财政的条约,威特因知清廷亟于签订辛丑和约,其强硬如故,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二十七日李鸿章忧劳病故,俄国侵华政策受到打击。
  是年十一月东北撤兵谈判再起,各国更劝中国以自身主权和各国利益为重。俄国在国际压力之下,于1902年4月8日(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一)和中国在北京签订‘东三省撤兵条约’,俄允许于18个月内分三期自东北撤完占领军,后来俄违约不撤,日俄因同以东北为脔肉,遂演成战争。
  日俄战争的引起以中国作牺牲 时俄国之大敌为英日,而德国举足轻重焉,1902年初(光绪二十七年)英日同盟成立,俄受威胁甚大,1902年秋(光绪二十八年)德国威廉二世居间玩弄,1903年秋(光绪二十九年)俄国未履行二期撤兵,且向我提新要求,7月31日(六月初八)日本出面直接和俄国谈判东三省问题,向俄示威。
  俄不允与日讨论满洲问题,日坚持朝鲜亦在俄势力范围以外,1904年2月9日(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日俄战起,我国宣布中立,结果俄国战败,于1905年9月5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缔和约于朴次茅斯(Portsmouth)其内容大要为:(一)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有特殊利益。(二)满洲交还中国,日俄两国均不妨碍该地工商业的发展。(三)俄将旅大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四)俄将从长春到旅顺的铁路(即南满铁路)和附近矿权让予日本。(五)俄将库页岛南部让给日本。
  此一条约之成立,无异以中国之利益作俄人战败之赔偿!
  四、日俄重新勾结分割我满蒙
  日俄战后,因侵华目标相同,又转而联合对华,槟斥第三国插足,自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至1916年(民国五年)先后竟作三次协定,四次密约,以分割我国满蒙地区为出发点:
  1907年7月30日(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日俄签订第一次协定和首次密约规定:(一)日俄划分南北满的界限,彼此互不侵犯对方的利益。(二)俄承认日韩的特殊关系。(三)日本承认俄国在外蒙古的特殊利益。
  1910年7月4日(宣统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日俄作第二次协定和密约,这是由于俄日以共同立场,反对英美投资修建锦瑷路,和美国国务卿诺克斯(P.C.Knox)宣布满洲铁路中立计划而引起的,其内容大要为:(一)如他国有侵害满洲现状的事件发生,两国共商对付。(二)互不阻碍对方在其势力范围以内巩固或发展特殊利益。(三)必要时采取保护两国在南北满特殊利益之措施。(四)禁止第三国在满洲特殊利益范围内的一切政治活动。
  民国元年(1912)7月8日,日俄缔结第三次密约,这一次日俄勾结是为了要完成在外蒙古方面的各种措施,日本为欲伸足于内蒙,要求俄国将东部内蒙古之权益相让。
  民国五年(1916)7月3日,日俄联合对付美国,乃作第三次协定和第四次密约,内明白规定两国不参加反抗对方的任何措施或政治结合,同时又规定两国在远东地区的领土权利,一旦遭遇危害的时候,便互相协助保护,此次密约,俨然一攻守同盟条约,日俄前此勾结多以满蒙为其协约的范围,而今则更扩张至全中国。
  中东路事件:1896年李鸿章赴俄签订中俄密约,密许俄国取道中国东北建造中东铁路。1917年俄国大革命后,新的苏联政府曾经一度宣称将中东铁路无条件归还中国。可是到苏联政府渐渐稳定后就食言而肥,终于在1924年签订的中俄协定中规定,中东铁路由中俄两国共同经营。中俄协定签订后不久,苏俄代表加拉罕又与当时把持东三省的张作霖密订奉俄协定,内容与中俄协定大同小异。中俄协定和奉俄协定,表面上看来,似乎符合平等的原则。但在实际上,苏联方面左右了理事会,可以任意管理经营;而且铁路局长也由俄人担任,包办了人事权和财政权。苏联对中国的这种名实不符的不合理待遇,实非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能忍受,因此到了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统一全国以后,中俄两国很快就因为中东铁路而兵戎相见了。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10日,国民政府决定收回中东铁路,并驱逐所有俄籍人员。翌日,中东路督办兼理事长吕荣寰立刻罢免俄籍局长叶穆善诺夫,委任华籍副局长范其采代理局长,并将俄籍人员59人免除职务,遣送回国。同时,东北电政监督蒋斌也断然将中东路全线铁路专用之外的电信机关收回。
  苏联为了保卫他在北满的利益,剑及履及,迅速行动。7月13日,苏联同时向东三省当局和在南京的国民政府发送一项最后通牒,要求立刻开会解决有关中东铁路的一切问题,废除中国所发布有关中东铁路的一切法令,以及俄籍人员的解职和复职问题。苏联所提这些条件被中国拒绝后,立即于7月17日宣布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中国也随之于7月20日东施效颦,宣布与苏联断交。虽然中俄两国都刚刚签字于废战公约,信誓旦旦,墨迹未干。可是此时,双方都在边境集结重兵,准备以武力解决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