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名アスカ番号封面: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4:53:10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1日   来源:有机中心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吴文良



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发展速度保持高增长,产品开发加快;二是产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区域比较优势初步显现,部分地方已形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集中产区;四是发展较快的地区继续增长,相对滞后的地区发展加快。总体来说,中国的有机农业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市场份额不足0.1%,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市场,产品主要是有机茶叶、豆类和蔬菜等;

有机农产品的国内消费需求呈现强烈增长,中国将会成为欧盟、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发达国家、地区已经完成了有机农业标准、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组织管理体系的制定、组建并进入逐步完善阶段。

综合分析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存在如下制约因素:

一是有机食品产业的战略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近几年来,有机食品产业在政府、学术界和公众中的认识已经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国家发展农业和食品的有关文件中已经给予充分肯定,但是,由于这一产业的难度大、份额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

二是有机农业技术总体上在与现代常规农业技术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迫切需要解决可操作性问题,从经营管理上有机农业需要解决有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化的问题。

三是产品的可追溯性是有机农业的特质也是其面临的新问题。

四是有机农产品出口还面临着标准不接轨、机构不认可的技术性壁垒,从而造成优质不优价的现象。

五是相应的生产管理、市场监督和产业政策的执行所需要的组织管理机构还没有完全到位,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还需要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性更强的措施。

六是公共认识与诚信体系的缺乏,特别是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与诚信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不论是从出口、国内消费需求,还是从农业产业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都需要对有机农业的定位、产业政策、科学技术有着明确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以务实、客观和理性的态度,为有机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此,我们提出进一步加快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般来说,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难度要大于常规生产,这是事实,但是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开发相应的技术,价格优势没有得到实现。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相当部分有机农业不仅在技术和生产上可以与常规农业抗衡,而且完全具备竞争优势,关键是如何转型。国内在水稻、蔬菜、茶叶等生产中均已经得到证实,如果再加上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其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增强。另外在广大山区、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基本没有污染,只要解决好标准和经营管理,完全可以大规模发展,避开常规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有机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有机农业所占整个农业的比重来看,的确还很小,国外发展了几十年也才只有百分之几,国内还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直到上个世纪末,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建立起理想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生产、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才进行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这是本世纪农业发展应该解决的问题。综合比较各种农业发展的探索模式来看,现代有机农业至少代表了未来理想农业的雏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兼顾生产、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需求,所以我们决不能因为它的比重小而轻视。

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已经与国际上要求充分接轨。建议通过与发达国家标准同性接受等方式,短期内实现我国有机农产品的顺利出口,长期确保进口到我国的有机农产品能够符合我国的质量要求。在5-10年内,基本形成有质量保证的常规农业形式(农产品数量、质量、可追溯性都能得到保证)为基础,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占领高端生产和消费市场的二元农业发展形式。

有机农产品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形式,不会完全代替常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因此,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在有条件的地方、在有需求的阶段有机农业应该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不能通过搞运动等简单化,否则只能破坏有机农产品发展的大环境,有机农产品将会丧失其发展的优势。参考国外的发展经验,中国有机农业和农产品的在未来10年的发展规模将达到3%~5%的耕地面积。

在我国农业宏观发展战略特别是1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建议将有机农业作为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及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和替代方案。

二是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扶持政策。

在财政方面的产业政策包括补贴、税收、认证费用减免支持等形式,建议我国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采用灵活的经济手段,保证有机农业产业的有序、良性、稳定发展。参考欧盟等国家的操作方法,可以考虑对转换期的有机生产给予补贴,补贴幅度必须保证转换期的生产企业的收益维持在转换前的水平。在发达国家不断设置和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大背景下,建议以有机农产品为突破口,提升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继续实施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对于列入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的产地,在土地整理资金、生态补偿基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在面源污染控制项目中,将有机农业技术列入优先技术方案,并对其实施给予支持。将有机农业发展列入东北、中西部地区扶贫优先方案和措施;在科技扶贫、以项目为先导的扶贫活动中,将结合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有机农业发展作为优先产业予以支持。对贫困地区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环节的税收予以优惠。对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实施绿色通道和优先放行的措施,优先推荐国家免检产品等。对于在转换期或者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给予贴息或者免息贷款或者信用担保。

三是制定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2005年颁布实施的《有机产品》4个系列标准较好的考虑了发达国家有机农业标准的内容,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国情,但由于4个标准是由不同的单位制定的,标准的形式、体例、内容的连贯性、严肃性和系统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标准颁布后,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可以考虑与日本、美国和欧盟三个主要的有机市场进行谈判,确定标准等同性认可。

四是健全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从生产、认证、销售等整个环节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进行规范,这就需要农业、环保、海关、技术监督、认证认可、工商等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建议以农业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国家认监委、科技部、海关等相关部委积极配合,健全和完善在相关部委内对有机生产的管理机构,强化以促进生产和贸易、维护有机产品质量为目的的组织管理,确保有机农业的生产、营销、监管、认可、技术研发等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五是加大和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对有机食品和绿色农产品的认识。

建议各级政府通过教育、培训,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方式来提高各级领导和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手段,建设国家层次的有机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对于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或者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在电视、互联网和报纸等媒介上宣传有机农业。

在高等和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可以通过1)有机农业人才培养;2)课程建设以及实践课改革;3)教育与培训材料(参考书,录像等)制作;5)师资力量培训和能力提高等措施来加强。在广大农村和农业生产企业,通过财政等形式支持和推广以农民协会、商业性咨询服务公司/组织为主要形式的有机农业技术服务咨询网络,将技术需求和研发充分结合起来提高有机农业技术在有机农业产业中的科技贡献率。

六是加强有机农业理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建议国家将以有机农业关键技术为代表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列入11·5科技规划中,对包括有机农业适宜区、主要作物栽培管理成套技术、土壤质量管理和改善、有机肥生产、轮作套种模式、有效生物源病虫害控制技术和材料、畜禽中兽医动物疾病防治等在内的技术研究支持给予必要的倾斜。在国家高技术研究领域,建议对生物农药类给予倾斜,研究和开发能够符合有机农业生产要求的生物农药和技术。建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筛选和确定有机农业技术项目的研发机构,并成立松散型有机农业技术专家委员会,将国内不同领域(生产、加工、贸易)、不同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业以及农民协会研究实力结合起来,集中研究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编写简单、使用的有机产品生产手册。建议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将有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换资金项目、星火计划项目以及科技扶贫项目中,收集和推广一批实用性强、效果好的有机农业实用技术。

(本文吸收了由中国农业大学孟凡乔、蔡青年博士的部分研究成果,特予说明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