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乳中加入盐酸:明月在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31:30

于丹讲座《明月在心》文字稿

(根据录音整理,因水平有限,错误和纰漏在所难免,仅飨网友。)

                                        明月在心
                                ——于丹教授演讲会实录

    一轮明月之下,我们有了今天相聚的理由。都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明月是见证古今的,明月之光也是遍洒全球的。但是宜春这个地方,对月亮特别钟情,人人都有自己眼中之月,人人都自己心中之月。既然这里的人爱明月,那么明月就能够入心。所以我今天与大家沟通的题目就叫《明月在心》。

    说起月亮这个形象,最早从《诗经》就开始了。“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那种美好的月色,月色下的佳人,这都是多么长久的传奇。我们的多少神话中都有明月。比如,宜春就有一座明月山,它因山本身得名,因月儿这个人得名,还因为嫦娥奔月的神话而得名。嫦娥是中国人的嫦娥,有那么多的人知道这个神话。今天我们冲天的火箭,仍然是以嫦娥命名。宜春人愿意以自己的多情留住嫦娥,从这里起飞,对她的身上的眷恋,她温柔中演绎的神话,又更多地带有宜春本地的色彩。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的心可能也还会牵挂宜春这个地方。
                                                                                                                                                
    今天这个时代,大家看到是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科技空前发达的时代。人们往往忙于一些利润和数字,忙于自己当下的世俗功德,还有多少人有一线情怀和眷顾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静静于一轮清晖之下,仰望天穹呢?但是宜春有这种情怀。这是我到这里来,特别要对大家致敬的地方。就是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宜春还能推出主题为情月相融的第三届月亮文化节。人间有情,明月为证。但是,我们今天看月亮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人间用技巧的事情越来越多,真正动情用情义的事情却在减少。所以心系明月,既是中国自远古以来,一种久远的人文情怀,是我们内心的一份温柔感动,是天人合一交融中的神思,也是不朽的浪漫神话在今天的绵延和演绎。

    宜春月明水秀是个充满浪漫传奇的地方。我想起当年宜春刺史韩愈说过: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今天来到这儿的人,可能对这种感触会更加深刻了。宜春的江山为什么好,我想是因为明月含情。大家都是看阳光下的山水,但更多的人在阳光下沉迷于世事。明月一样,但人不一样。我们细心想想,阳光下的日子是公共的,月光下的日子是私人的;阳光下的日子是我们放电的,月光下的日子是我们充电的;阳光下的日子解决的是人与社会的问题,月光下的日子是解决人与内心和周围情感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只拥有阳光下的那些丰功伟绩,只有一些责任和价值,那么他失去了心中的明月,失去了留在自己心中最宝贵的那一段柔软情怀。所以在今天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人有充分的理由,唤醒明月,让明月在心。

    今天也是个节日的主题,今天是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整整一个月后,我们将迎来今年的中秋节。年年有中秋。从2008年起,我们的政府还规定中秋节是个法定的假日,可以放假。相比过去,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在家休闲,与朋友聚会,或在家看碟;用更多种的月饼去走亲串友,去送礼、慰问。除此之外呢?虽有了更多的时间,但我们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留给自己与月亮相逢的时间?很多的人把节日过成了假日。放假,放假,双休日的假日也就是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但节日不是假日,节日中充满了那种我们对于远古的肃穆、庄严,充满了我们内心平日里不能涌起的温柔与感动。在传统的中国,在朴素辽阔的乡村,但凡有节日,就会有庄严的仪式。人们祈福、人们祭天,人们见证自己亲人之间那种最深切的祝福。每个节日都是红红火火的。我们今天可能说那些节日中含有迷信的成份,它可能是粗陋的、可能是简单的;我们今天可能对乡村的节日、乡村的仪式充满了不屑,但我们可以问一问今天城市的白领,我们多久没有庄严的仪式了。

    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工业化,越来越模式化。在一些大都市,我们能看到,从公路、楼房、立交桥,到人们的名车、名房,到人们穿的名牌西装,中国的北京、上海和纽约、伦敦、巴黎,任何一个城市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当整个世界在生活方式上趋同的时候,我们也面临一种恐惧,就是我们内心这个民族所传承下来的、让我们可以幸福温暖的依据是不是正在减少,人是不是衣食无忧就一定能获得生命寄托的快乐呢?在这个时候,让我们从太阳坠落之后冷静下来,仰望天空,去真正感受万古明月随清风入怀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依然能有一点怦然心动。所以我说,宜春找了个好的节日。第三届月亮文化节是与全球同步,到时全球华人同在欣赏一轮明月。其实明月是一个珍爱的理由,在明月之下,我们会照见心中那些隐秘的欢喜和忧伤,我们会顺着人心上的纹路触摸到千古以前那些不死的诗魂,所有浪漫的神话不再被人耻笑,它引导我们放飞一束目光,去追逐、去祝福,我们希望自己成为广寒宫中的一个故事。

    所有的这一切,是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中久违的。所以明月是什么呢?从月亮的本体上来说,中国的哲学从来就是讲究天人合一的。这个天人合一,从来都是讲究阴阳相生的。中国哲学最早的起源就是在对立与冲突中找到平衡,找到循环的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它永远不是单一的,不是停滞的。所以,中国最大的事物就是阴和阳。而整个天空,白昼属于太阳,夜晚属于太阴,太阳文化和月亮文化共同构成我们的阴阳相生,而月亮本身最大的意味就是盈亏相济,这一月之间从上弦月、下弦月、半月、满月,每一天的月亮都在变化。所以天空中的月亮,不是中秋才值得举首仰望,不是只有每个月的月圆之时才值得我们驻足凝望。应该说每一天的望月就是望见月光下人的成长。

    没有一天的月亮是相同的,月亮在盈亏相济之间循回。你看他亏损到极致,浅浅一钩新月之时,就是它渐生圆满之刻,但真正到它饱满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后,那也正是它开始变成月芽之时。这是什么呢?这其实是中国人生命中最深刻的哲理,禅家有句话说得好,什么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呢?不是十五十六,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也就是说花还没有完全开,我们可以对它充满期待,月亮还未圆满,我们可以充满憧憬。一旦到了饱满的那一瞬间,接下来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花凋谢了要到来年春天才会再开,而月亮亏损之后一月之内又会丰盈,所以月亮就是一种生命中的张与弛,它是一种我们内心节奏的律动,催着人往前走。

    泰戈尔说过一句很好的话:人在前进中抬腿是前进,落脚也是前进。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看见抬腿的那一瞬间,谁也不愿意人生落步,但你总抬着不落又怎能前行呢。我们总是在月亮圆满的时候去庆祝,但是没有月亮的亏损,又怎会有月亮的丰盈呢?为什么苏东坡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古事,此事古难全。以平常心看明月我们就能获得人生中的一种通达,一种彻悟,一种放下,和一种对未来的更多坦荡和孩子一样天真的憧憬。这是太阳与月亮的不同之处,太阳永远是圆满的,但月亮是有盈亏的,这就是人生日夜不同的地方。一个人在白天,在职业岗位之内,在太阳之下,总是奋斗的,但是在夜晚你的心情可以随着月亮的盈亏有调整,并且坦然面对。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白天永远面对一轮满满红日,每天夜晚面对天空一轮明静朗月,我们的生命多么枯燥啊。我们都说春光好,如果四季都是春天,没有夏天的酷热,没有秋天的萧瑟凄凉,没有冬天的皑皑白雪,你想想,就是宜春人也还希望大自然有变化的吧。所以说明月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弹性,从它整个哲学意义来讲,它是审美的,它是让我们寄托情怀的,它是一种哲学关系,它教会中国人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我们的月亮文化节已经是第三届了,每一届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也越来越深刻。一开始,我们为明月而骄傲,想到的是团圆的主题,但是我们逐渐发现,人是在月亮下受到教育的,人是在月亮下萌生情怀的,人最终要达到与月亮的融合,向月亮学习,以掌握人生的节奏。所以想一想,这个过程不就是月亮和人生融合的过程吗?所以守着明月的人,如果你真正爱它,它就更多地祝福于你。尽管月亮普照千古,普照万物,但是宜春人这么爱月亮,所以就能从月亮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古而今,明月的意象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味呢?她给我们什么呢?应该说,在我们中国的文学、哲学种种的人文学科中,月亮有几个层面的意象,是其他任何一种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第一点是明月见证时空,它是一个见证,它是天空永远凝视万物的眼睛。见证时空,这是个伟大的事情,很少有人说太阳见证时间空间。

    明月见证时间与空间,这是两个概念,这个两个坐标。这就像宇宙。大家都知道宇宙。其实宇宙也是两个纬度。宇是我们的空间,宙是我们的时间。人的一生最根本的坐标就是时空这两个维度,我们的生命其实不过是从时空借来的一段年华,它是在流光中缓缓走过,被加入了意义、价值,承载了太多的故事,所以每个人都不能摆脱时间的流程。

    另外一点就是空间。宜春是个空间,江西是个空间,中国是个空间,亚洲是个空间,地球世界是个空间,整个浩瀚银河也是个空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他乡、异乡再到故乡、他乡的徘徊之路。一个从少年时远离故乡行走他乡的时候,渴望的是远方的梦想,但真正在远方,内心徘徊的却是对故乡的眷恋,这就是空间。

    谁能摆脱时空呢?但是时空的意象在哪?看看明月吧:明月浸染了中国的时空。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明月歌颂时间和空间的见证。我们来看第一个词,关于时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什么呢?我最不喜欢的是当今这个时代一个简单的界定:时间就是金钱。这好像是今天对商人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时间只是金钱吗?时间是一点一点堆积在我们生命中的流光,每一点流光因为我们内心的律动而获得意义。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不过是在积累故事而已。如果这些故事没有悲欢,只有金钱,你想你这一生该多么可悲啊。

    时间是什么?李白曾说过,“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亦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金樽美酒,见证万古明月,是多么的感伤啊!古人不见今时月,古代是什么样的呢?但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之下,也有人徘徊吗?也有忧伤吗?也有人欢喜吗?也有人团圆吗?大家都愿意看见什么样的时空?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说,当他看到天空中一轮明月皎皎,江天一色无纤尘。这个时候,他开始发问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就是明月的情怀,我们今天纵使是过中秋节的时候,人在明月旁边的寄托与眷恋到底有多么深刻啊?所以什么是时间?时间的流光其实是在月亮中去见证。这样的月光走过人生,走过历史,千古踽踽行来,照耀到今天。

    今天哪里有明月啊?我们曾在温泉中仰望一轮明月,当时我觉得所有的诗歌,在我心里就像不老的泉水一样,一点一点地在心里流过。大家不要以为,诗歌是要背的。有时候只要有情怀在,它只是一种唤醒。什么是明月啊?明月就是这样唤起了你,当你看见了,你会想起来那些更古老的追问。

    关于时光,明月在历史中所镌刻的故事是很多的。所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边塞上的明月。它见证了边关的雄起,见证了当年的老将,见证了国家的荣誉功勋。这就是当年的明月。其实我们想想,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多少明月见证着的时间故事。我们成长之后总会想起小时候的那轮月亮。李白曾天真地说: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天空上那么大一个白玉盘子多好啊。而成长以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孩子,启蒙以后了,不管是三岁四岁,还是七岁八岁,都会奶声奶气地念:床前明月光。所以这张床可以安在异乡,但月光一定还是当年的那轮明月。不管你走到何处,这个月亮和你童年在家中仰望的毕竟还是同一轮。所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照耀的时间,是人心中沧桑的模型。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有人会说,在天空中见到的不是明月,而是自己的内心。唐代的诗僧寒山,他说,圆满光滑不磨影,挂在青天是我心。一轮圆满光润的月亮,没有一点点磨损,那么挂在天空上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一颗内心。但愿今天晚上,大家看月亮的时候,能想起寒山的“挂在青天是我心”。人的心中是有一轮明月的。在时光蹉跎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失意,如果每个人能与明月相伴,那么悲戚就会少些。因为明月对人,会是一种陪伴。

    大家知道,纵使李白,这么一个热爱明月的人,这样一个洒脱旷达的人,他也有忧伤,他也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时候,但只有李白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当然知道,这月和影子都是暂时的,“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也不懂喝酒,影子白白跟着我,但是值此一刻,又有什么关系呢?“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个时候人心是会得到解脱的,因为人与明月终有一天会在云端相逢,李白的邀请多么豪奢呀!人与明月相期邈云汉,咱们共同期待有一天云汉之上,我必定与你重逢。相聚相散都是一时的,我们还会相逢。

    我们今天有很多人在苦恼的时候、烦闷的时候,宁可躲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去上网聊天、发帖宣泄,还有几个人能在真实的空间中去享受明月给你的支持呢?我们错过今天现实空间的东西太多,就像我想起一句谚语所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其实并不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资源太少,而是我们一些人看资源的眼光变得太功利。看饲料也没错,饲料是能充饥的东西,那叫做有用。但是如果我们只将“有用”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标准,那我们的生命会有什么意义?就像我们说,如果时间只是金钱,那我们不会给明月留出一点点空间,但如果明月不在,不是明月的悲哀,而是我们的不幸。因为当我们真正无所排遣的时候,我们没有李白那般豪情,我们不能仰望长空举杯邀月,对影零乱还翩然起舞,我们今天失去了多少种方式?

    明月它见证了时间的永恒。同时,明月在不同的空间里面,也映照了不同的悲欢离合。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说的是什么呢?是见证时空中的第二个坐标,就是空间。每个人都有她不得迁徒的空间,人这一生是要游历的,你总会走到不同的地方。杜甫说得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个人到秋凉的时候,觉得心生寒意。举头看天下的月亮,哪里的最亮?宜春人一定觉得是宜春的月亮最美、最圆、最亮、最大。每个人都会觉得月是故乡明,所以人的情思是跨越空间的。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写一个思妇在楼台上想念她的爱人,所谓“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你想想这段情怀多么忧切呀,如此团圆月夜,还有谁在扁舟之上浪迹天涯,释幻未归呢?你可知道,何处相思明月楼?有一座楼阁永远为你牵挂,楼上有月光徘徊,照在哪里?应照离人妆镜台。女为悦已者容,她的爱人不在身边,那座妆镜台就只凄凄冷冷地装载着月光,而不见花容。没有女子在里面梳妆,因为没有人来欣赏。这样的月色多恼人啊,所以月色一恼,女子心里就烦,哗啦啦把帘子放下来了,没想到玉户帘中卷不去,月光多顽固呀,帘子放下来了,它又从帘子缝中透过来了,心里就更恼火,月光不走我走,我离开这个楼,抱起洗衣盆出去捣衣,在捣衣砧上,月影又来了,这个女子很恼怒地用手把它给拂开,但是捣衣砧上拂还来。对这么恼人的月色她还怎么办?只好跟月色谈判,两个人和平共处,托月色一件事,叫“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说现在我和他相望不相闻,天各一方,没有办法互相听见。怎么办呢?愿我追逐月华照到他的身上,明月载着我的心情看一看他吧。“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当鸿雁无法传书的时候,就让鱼龙潜跃水面上写成我的情书,让这样的心思随着明月流光到你的身上吧。所以做了那么多的设想,这首长诗的结尾一句满怀深情地说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如果有一天你会回来,一定是乘月而归,当你归来的那一刻,“落月摇情满江树”,那时候的月华不再照出人心的戚惶,而是把所有的情思撒在所有的江树之上。今年的这个主题叫“情月相融”。一个人他的内心有忧伤,有别离的时候,就会恨月亮。苏东坡说“明月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明月不应该有恨,为什么跟我们捣乱,非得在人间离别时你就圆了,这不是故意在恼人吗?人们在分别的时候就有恼月之心。但人心团聚的时候呢?当空间被超越之后呢?就会有乘月归来的“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感觉。

    所以说,月亮其实是一个最好的承载,真是让人飞度千山,把相思的情感带给她思念的人。杜甫一个人在长安做官的时候,想念他老家的妻子和儿女,他写了一首“闺中望月”。他想,我的妻子和儿女是怎么想我的?他不会说,我的妻子在朝阳之下,起床带着我的儿女想我,而是所有的思念几乎都发生在月光之下。所以杜甫想像着长安月是什么样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他说,今天晚上长安的月圆了,老家的月应该也圆了吧,可怜你就一个人在看着月亮,咱们儿女还小,在旁边嘻笑玩耍,他们哪懂得妈妈忆长安的心呀。这个孤独的妻子是什么样子呢?“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他说,妻子你站得太久了,露水沾湿了你的头发,皎皎的月光照在你的手臂上,泛着粼粼的寒光。而你心中的期待是什么?“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今天晚上,你的脸上是挂着泪的,我的脸上是挂着泪的。什么时候我们俩能一起推窗面月,让月光照干我们俩的泪痕?这是在月光下对于时间的超越。中国人有多少的明月诗,我们今天也有忧伤,但我们的忧伤无法安顿。虽然我们今天相信网络胜过相信诗歌,相信虚拟世界,超过信任明月。但我们认为明月不是虚空的。其实你想想,古人那个时候没有飞机,没有超音速的火车,也没有互联网,没有e-mail,他们的思念都怎么去解脱呢?他们比我们更值得骄傲的,就是他们有万古明月。所以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不反对文明,但是我们在享受文明的同时,也不坠落心中的明月,这样我们的生命会更丰美,更富饶。所以一个进步的时代,人是不能陨落诗情的,这样的一种空间,它眺睇浩瀚,承载的是前世今生。

    有一些人在空间中眺望,譬如苏东坡,苏东坡看到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何等的气魄呀!一个人把酒问天,天上的楼阁亭台,你们到了什么样的纪年呀?你们也有悲欢离合吗?那种“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多少在人间还有心事的人,在明月下是无法入梦的。就是因为明月团圆,却人间离别,但是终归最后的祝福是什么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月的盈亏还在变化,人心就还有希望,这也是空间。这是人间、天上的一段追问。

    明月古今,在时空这个座标上,还有很多的悲欢。譬如说家国之痛。大家都知道南唐李煜,李煜是一个爱明月的人,明月照见的是他缭乱的心情。李煜看见的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所以大家都说月色好,要多看月,李煜追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明月之思,家国之痛,这在明月中是何等沉重?你想想当年的明月下,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日子,那是何等的一种繁华?但是呢,到他真正入宋之后,作为阶下囚,去追望故国,明月之中,一片凋敝。“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春水,在他的心中全是了不断的一种悲情,这就是他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

    明月是能够放大人心中的别离的。所以明月圆满的时候,照见逝去的家国,明月如钩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李后主一个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他想起来的是这些如钩新月下的往事,那些胭脂泪,相流醉,几时宠。所以你想一想,只有了解了这样的悲情,才知道时空对我们的眷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时间空间坐标中成长。这个世界,有一个这样的道理,就是谁的坐标大,谁的天地就宽。我们每一个人,就是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纬度,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天地坐标。一个人的格局,由他的坐标决定。一个人格局大了的话,他就会少掉一些烦恼。大家平时工作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局限性。何为局限,就是一个人自我格局太小,所以为其所限。也就是说,当领导批评你有局限性的时候,你不要怨领导挑剔,也不要怨你的对手为你制造了障碍,而是你生命中的局限太小了。一个人的局限怎样才能大呢?放大你的坐标系。所以不要认为李后主的诗太悲情,你就不去读它。也不要因为苏东坡的词太缥缈,你就不去爱它。不要认为李白是酣畅醉酒之后,你就可以去笑他。如果所有这些明月都在你心里,你的时空就被明月拓展了。

    所以明月,不光是一种审美的资源,它甚至也是生命拓展的力量。如果你的生命以明月作坐标的话,那你真的是会辽阔起来。也就是说,一个人把心系列在明月之上的时候,它是可以去飞渡千山的。李白所说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多辽阔呀!这也是空间。朗朗明月出自天山,几万里的长风飞渡玉门关。我们今天的眼界,会决定我们今天的胸怀,而我们今天碰到的问题,就是眼界太小。可以说,功利让我们患上了近视眼,这种“视力”是没法矫正的。我们只看眼前,我们只看大地,我们不看远方,我们不仰望,不看明月在天。其实,如果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解决了的话,那么其实我们会完成生命中的穿越。就是不纠结于始终,不停顿于小事,而能够一往无前。月都能始终不停地向前走,人为什么不能呢?所以我要说,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第一重最大的意象,不可替代的,就是明月见证了时空,时间的古今,空间的万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意象,它的见证意味着生命的成长。

    明月的第二重意象,就是文人内心那些孤独、彷徨时候的寄托。这一点,我想是一个审美的意象,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每个人来讲,一定是有启发,有建设性的。因为今天的人,外在的事业更辉煌了,面临的时代选择更多了,但是内心一定是更彷徨的。那么,我们的彷徨有明月分担吗?你去看一看中国的古人,他们在明月之下能看见什么样的内心?一个人在悲戚的时候,会看见月在身旁。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写诗,那是中国最早成型的七言诗,所谓“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然后看着这个牛郎织女呀,说:你们俩有什么过错呀,“牛郎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你们到底有什么过错在天上被隔开了。一个人内心伤痛的时候就会看见这样的“明月皎皎照在身旁,星汉西流长夜未央”。

    我们今天,也有这样一种对明月的寄托,你可能在明月的陪伴下让心洒脱起来。再有一个月就是中秋了。南宋时有一个中秋的夜晚,有一个叫做张孝祥的词人,他也是一个官员,但是由于他人格的光明磊落,屡屡被贬被迁。恰恰在中秋节这天,他孤独一个人乘着一叶扁舟过洞庭湖,洞庭湖离宜春也不远。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这番境遇发生在你身上会怎么样?中秋家家团圆,一个人贬官寥落,一叶扁舟走过洞庭湖,情何以堪?我们的内心会多压抑多忧伤多徘徊呀!但张孝祥有明月,所以他写了一首词,就是《念奴娇》。张孝祥说: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起笔的坐标就大吧,“洞庭湖青草湖近中秋时分更无一点风色”,两大湖相接,水波不兴。“玉鉴琼田三万顷”,好像是一面巨大的玉做的镜子,又好像是一片美玉连成的良田,一眼望去三万顷开外。“著我扁舟一叶”,我一叶扁舟在三万顷的琼田之上,我的心还不开朗吗?

    你看这跟我们想的是两个思路。我们今天要看见三万顷碧波一叶扁舟会觉得孤绝的,会觉得多么孤单呀,多么可怜呀,我是多么渺小啊。但是张孝祥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样的玉鉴琼田一叶扁舟,这是人生的安顿。秘密在哪里呢?就是他接下来说的这段话。他说: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他说,皎洁的素净的月亮,把它的光辉愿意分给我,一条银河,跟我共同照耀着影子。既然明月银河全都和我共同照耀,那我这个人表里俱澄流澈。我的外表,披着皎洁的光华,我的内心也是一样,一个表里澄澈的人有忧伤吗?所以他说那一刻: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说得多好啊!人与明月之间是那样悠然心会,会心一笑,那段绝妙之处,我跟你用语言是说不出来的。这就叫妙处难与君说。如果你想体会,你也静静的望望明月吧。听我说是没用的,说不出来。所以张孝祥坦坦荡荡地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溟空阔。”他说我回首过去,岭表经年,就是我被贬到这个地方来好几年了,跨越年度了。我一直仕途不顺,一直处于贬官流浪的途中,“短发萧骚襟袖冷”我的头发由于愁闷越来越稀薄了,叫做萧骚。一怀襟报都是冰冷的,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稳泛沧溟空阔”,苍天明海,一叶扁舟,我稳稳地泛舟,在空阔的江天之中,你想这个人多能安顿自己啊!他说即使有一天,没有月亮照耀我也没关系,叫做“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为什么我要讲“明月在心”?我们现在老看的是外面的月亮,但看久了它会成为你心中的月亮。当月亮在心里的时候,你就有了孤光自照。一个人孤独的时候,这份光芒在心里照着你自己,照成什么样子呢?“肝胆皆冰雪”。一个人的肝胆都像冰雪一样剔透明亮,你想这个人何因何惧?所以张孝祥以这样为骄傲,一个人孤独地在江上过中秋,过得真豪迈。他说:“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家家户户此刻团圆,座上都有嘉宾,我一个人在江中,有什么宾朋吗?那我抬头看见了,北斗七星,(大家知道,北斗星那个形状连在一起就像个大勺子)所以他说,我就摘下北斗星这个大勺子,舀尽西江水,遍宴山川,所有的山川林木都是我座上嘉宾,这叫“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当大家都来跟他喝酒的时候,他一个人“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一个人叩击船舷,仰天长啸:今天好啊,不知今夕何夕。这就是千年之前的一个中秋节,一个中国文人,与明月相过的一段冰雪情怀。你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思烦恼,张孝祥是用这一种排遣忧烦的方式。我们能像他一样潇洒,一样坦然吗?我们能够在明月之中找到这种穿透古今的怀抱寄托吗?我们能够“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吗?所以我说,我们今天以明月的名义慎终追远,我们唤醒的是这样一段不朽的光阴,我们唤醒的是浮躁人生中一种静观的能力,是生命的揖拜。所以你想想,人人都有孤寂吧,但孤寂之后没有关系,有明月在心,你还会找到自己应该去安顿的那个处所。

    我们再来说苏东坡。苏东坡也在类似的一个夜晚,一个人悄悄地起来,他写了一首《卜算子》,那个夜晚月不是圆的,他是在缺月之下,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之上。苏东坡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惟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当月亮缺损的时候,挂在残败的梧桐枝头,滴滴答答的漏水声都已经停顿了,人们都安静了,他一个人起来了。幽人独往来的时候,像缥缈孤鸿影。在月光之下,他望见了自己的心。“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所以《寂寞沙洲冷》是2007年网络里最红的一首歌。今天的人从明月这个意境中借来了多少灵感啊!你想想,苏东坡一个人一生夹杂在新旧党争之间,他怨新党改革太激烈,怨旧党太保守,两个党都不拿他当自己人,他秉承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居庙堂之高心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心系其君,一生徘徊。所以他是一个在月光下反省的人,他是一个坦荡的人,因为他可以看到人间天上举杯邀月,他也会在明月下孤独往来,最后看到寂寞沙洲冷。你想想这也是一个人在找自己的坐标。也许每个人白天的时候都在忙碌,你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看明月照澈下的内心吗?

    很多人在明月之下有很多的伤感,明月一起的时候目然就会触痛心中的一段乡愁。所谓“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其实三湘离我们这里也不远,我昨天就是从长沙坐车过来的),三湘愁鬓,一个人在外面,在三湘犹豫的时候,鬓角因愁思,都已经白了,三湘愁鬓啊,正好逢秋色,又赶上了秋天,“万里归心对月明”。人想要思归的时候,却相隔万里,偏偏又碰上了明月。所以秋天,有的时候人是会伤怀的。大家都知道,中国有悲秋之说啊。秋风一起,万户明月朗朗,照出这种万里之思。所以为什么杜甫说“月是故乡明”,也是要“露从今夜白”,要到白露这个时候,人就会有惆怅。但是,只要你自己心有明月,你就想的开。李白也想明月,也想送朋友,所以他说,“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心”:我送不了你没关系,等我的心挂在明月上吧,挂在明月上一路相随就可以跟你走得很远、很远。

    南宋诗人戴复古还说过一句很好听的话,他说:“故人西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我想一个朋友见不到他的时候,把你的心变成中秋明月吧,像我这样一介狂生,人世蹉跎,已经满头白发啦,用你的心来照耀我吧。这叫“故人西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当一个人白头寂寥的时候,有明月般的故人心来相照吗?

    所以这些诗是悲愁的,但是悲愁之中它是有寄托的,这样的一种悲愁啊,其实它寄在明月之上。你想一想,这个意象它就渐渐地生出了一种清寒中的温暖。因为有分担,因为有分享。所以也有诗人说得好,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时不关风与月”,说人间就是有这样一些情痴,就是要痴于情迷于情,“此时不关风与月”,可都是拿月亮说事了,其实跟风月没什么关系,那是人生中的情。这又回到我们第三届月亮文化节的主题,恰恰就是“情月相融”,人生自是有情痴,孰能无情。心中有情的时候,你说他不关风月吗?如果有明月分担的话,当情月相融的时候,那些欢喜就会更加欢喜,那些忧伤就会被分散。所以我说,关于这种明月,在心情惆怅的时候啊,其实它是一种抚慰,它也是一种眷恋,它有的时候还是一种渺渺的忧思。你说明月照耀了多少城?宜春是这样一座被明月照耀的城市,这样的城市中应该有很多的故事。

    其实在宜春之前,中国也有很多城市是与明月结缘的。宜春现在已经把明月变成自己的品牌,但这个品牌在它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注入更多的内涵,它不光是一个商标,它应该有人文的生活方式在里面。你比如说扬州,为什么大家想起明月,总会想起扬州呢?天下三分明月,说“二分明月在扬州”。扬州这个地方被明月见证了太多的沧桑与蹉跎。还是在鲍照《芜城赋》的时候,就写了荒芜之城中的明月照耀着扬州;隋炀帝大运河开通的时候,“锦帆向天涯,明月相照瘦西湖”,湖水上映照着明月。直到繁华的扬州在晚唐时分,杜牧写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明月夜下是有文人在生活的,你听到有箫声传来融入月色,而大唐繁华逝去。走入南宋的时候,皆已凋敝,诗人江白石,来到这里,写了著名的《扬州慢》,最后又到二十四桥旁边,看到的是什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他说我又来到了杜牧当年的明月桥,桥还在,波心里面月色也在,但是冷月无声,当年的繁华,明月不语。只有桥边繁盛的红芍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一切都照古今啊!所以你想想,从魏晋隋唐直至南宋,就扬州这个地方,明月诗词留下了多少?因为她是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当一个人惆怅的时候,在明月的寄托之下,她是会留下来一些见证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印证,因为她有故事,她有人的命运,她有悲欢。为什么一说杜牧,就说“三生杜牧,十里杨州”。大家一定会把杜牧的生命跟明月结合在一起的。明月、杨州、杜牧,这三个主题词摆在那,就是一个故事。所以,一个人,一个城市,在明月之下演绎了历史。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意象,就是中国文人内心的那种孤独、失意时候的寄托和排解,明月给了人舒朗的心情。

    第三点,中国的明月很有意思,她是一种禅悟的方式。明月这个意象出现在佛教、禅宗里面特别地多。禅宗中有一句话叫做“万川映月”,就是千山万壑都有明月,所以禅诗中有一句说得好,叫“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心”,说一个人呀,如果你心里头有事,心中有牵挂的时候,就“心似千江水”。天空只一个月亮,但是千江有水,千江映月。当你心里放下了这件事,不再牵挂的时候,那就是万里无云,万里心。天空上突然变得万里无云了。所以这两句是禅诗,禅诗中用了太多太多月亮的意象。所谓花之春满,天清月圆,这是一个月亮的意象。你看,没有看到禅诗中讲多少朗朗的红日,参禅,那种宁静也是月光下的事情。
禅诗说得好:“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他说,你去看山吧,山就是山吗,他也许不是山,你去看水吧,这水你何曾分别过。今天又相逢了,见水也不是水。说到底,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整个世界都在一轮明月之中。一个人独坐幽篁里,幽篁就是竹林,大片的竹林中,一个人静默地坐在那,“弹琴复长啸”,一边弹琴,长长地吟啸,周围林深人不知,没有人知道。“明月来相照”,明月与人的精神,形成一种映照。为什么大家都知道王维所写的明月跟山泉的那种辉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什么王维会写“月出惊山鸟,石鸣春涧中。”月色一起,山鸟陡然就飞了,鸣鸣的响遍春涧,王维写的就是一种禅境。所以,其实读禅境不一定要去读经,你其实读一些禅诗,就能够体会到那种静观的心情。

    什么是静观呢?大家知道中国的道家哲学,是提倡这种超然物化,能够有一种跟自然的相通。道家文化中讲明月讲得很多,她也讲了明月跟心灵的关系。庄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也!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这话什么意思呢?“水静犹明”,水这个东西,只有安静下来,她才是清明的。大家都知道,说水呀,能映照世间万物,但是你看看,如果这个水是湍急的、喧嚣的,撞在山崖上,冲过石头的时候,她能照见什么?什么也照不见。人的情绪也一样吧,如果每天你是愤怒的、冲动的、狂喜的,那你的心什么也照不见,你就是被自己的情绪笼罩着,蒙蔽着。人心什么时候能照见世界?跟水一样,安静的时候,所以叫“水静犹明,而况精神。”精神这个东西也得安静下来,才能照见万物。所以他说了一句话“圣人之心,静也!”什么是圣人之心?就是安静的心。所以他说一颗心要是安静了,能干什么呢?叫作“天地之鉴”,鉴定的鉴,就是镜子意思,“万物之镜”就是镜子的镜,一个人心要是安静了,你可以照见天地,可以照见世间万物。这说的就是心中的明月。一个人的生命在太阳下的时光很多,在月光下,好多时候我们都睡觉了。而现代生活的这种觉,睡得也常常是没有梦的。但是明月还能成为我们安静的心情吗?你能够像庄子那样去静观吗?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悟性,也是一种修养,也是对今天人这种枯燥生活的一种把握。

    我们今天生活在繁忙之中,如果你还能用心去做一面镜子,照见明月,照见生活,这也未尝不是一种优美的境界。我们刚才说李白是爱明月的,从“少时不识月”,一直到“举头望明月”,到他歌颂的“明月出天山”,到他举杯相问,“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是一个但愿“月光常照金樽里”的人,他常常在月前酣然陶醉,他常常与月徘徊共饮,他是这样一个一生都写明月的人。

    大家也知道,当代有一个大诗人余光中先生,台湾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写了一首《寻李白》,他说李白喝的那点酒变成什么了呢?他说“酒放豪肠,七分酿就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诗写得多好啊!那样的美酒进入豪肠,豪迈衷肠,酒入豪肠之后,有三分化成了剑气,李白是一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身上是有游侠之气的,所以他是一个秉长剑的诗人,他绝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人,他很豪迈的,所以说有三分化作了剑气,但是一大半,余下的七分酿就了月光,他有七分酒酝酿成了月光。所以说这个人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所以杜甫才会说李白这个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样一个让天地鬼神为之动容的人,你想他光有凡间技巧,见不到千古明月,他写得出来吗?一个人的气魄怎样才能大?李白说,“性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我一落笔,三山五岳为之摇撼,我的诗成之后笑傲凌驾于中国大地之上。所以李白这个人可以说,“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万古长情酣畅淋漓,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他在具体的生命功业之外还能看见清风明月。

    人的一生就这么多时光。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时光都用于工作,用于金钱,用于我们今天所承认的文凭和名片,那当然也是一种积累,但是人的生命就太单一了。大家可能都会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成功并不意味着快乐和幸福。有很多人在承受着苍凉的成功,就是成功以后内心更孤独了。这个时候大自然还是有一些青山流水,清风明月,能够带给我们抚慰的。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说这个世界上真正好的东西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是天地之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所以他说,清风明月这东西好啊,只要你去看它,只要你跟它在一起,它就来眷顾你的生命。所以最后苏东坡发出一个感慨,说人生愿意怎么样呢?叫做“抱明月而长终”。如果一个人可以怀抱明月去终老,这大概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了。

    宜春的这轮月亮现在已经作为一个品牌给注册下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问它是我们每个宜春人的明月吗?它只是在一个城市上空悬挂的一个logo,还是每一个人都入怀入心愿抱明月而长终?可以说这一届一届的月亮节,最后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让明月普照下,我们每个人真正能够把月亮变为生命中相伴的一个朋友,也就是说月亮下的生活方式跟太阳下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有这种“抱明月而长终”的那份心情,你就会懂得李白曾经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他说我这个人啊,如果喝醉了,“垮差”我倒了,那不是人推的,是我自己醉倒了。我醉的是什么,不光是酒,还有人间的清风明月。

    我们在今天,有多少的心情可以随着清风明月去酣畅淋漓,随着清风明月去飘扬潇洒呢?可以说,明月是一个诘问生命的理由。其实,我们今天晚上,人人举头看见明月,但是从明天开起,这个明月圆满之后就会往亏月走。我想跟大家建议的就是,不光月圆之夜要看月,在无月的时候,在上弦月、下弦月的时候,我们都不妨看看天空。天空中的月亮有时候是浅浅的一勾,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词说,“天边一勾星月,带三星”,你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什么意思,暮然回首撞见了天空有一钩细细的月亮,它还带了三颗星星。你仔细想想,这是一个中国字,“一钩星月,带三星”——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一勾残月蓦然撞见了自己的心。这句词多让人感动啊!我们今天连圆满之月都没时间去看,人家看残月带三星的时候,都能看见自己的心就在天际。所以说,月亮是中国的,月亮是宜春的,月亮是千古的,月亮是当下的,月亮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意象,月亮是每个人生命中的怀抱寄托……

    我们每天都有理由爱明月。苏东坡被贬到天涯海角之后,说过一句特别好的话:“良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他说,今天如果天空有明月,走,大家都去喝酒,我命名今天就叫中秋了;如果今天地上开菊花,来,大家都去登山,我命名今天就叫重阳了。这是何等大气的人生!一生流离被贬官,苏东坡自己说过,对他来讲,每一天都是节日,每一个夜晚均可欢唱,他经常那样把酒问青天,牵挂天上宫穹,为什么?因为他刻意告诉自己“良天佳月即中秋”,今天有月亮,你就可以过节。所以明月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我们生命中的庆典,意味着我们生命中一种欢欣雀跃,意味着我们忧伤的时候变得更加绵渺细腻。当然忧伤的就是我们在明月光下,也可以看见很多东西。李商隐写诗说“晓镜但愁云鬓改”整个人的云鬓啊,被一夜的蹉跎已经改变了。“夜吟应觉月光寒”,一个人在入夜时分,在吟诗的时候觉得月光特别的寒冷。如果一个人长夜不眠对月,杜甫说“中天月色好谁看”。月色虽好,但是心中还是有缭乱。不要怕整个缭乱,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有一种悲哀,就是连一种典雅的感伤都很罕见。

   大家可以想一想,今天的人,可以有烦恼,可以有愤怒,但是我们还有一种典雅的感伤。感伤其实是一件很高级的事,他不一定是关乎失业或者是失恋,他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理由,它只是你生命中一份柔软的悲缅。所以跟明月相处,不管它照见的是喜是忧,明月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理由。明月是从千古而来的,今夜月是曾经照古人的。那些悲欢离合,我们至今不知道“江畔何人初见月”,也不知道“江畔何年初照人”,但是我们只知道,明月在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我们仍然知道“圆满光滑不磨影,挂在青天是我心”。如果今天,我们还能够在每一个日子里,赏满月,赏残月,揽明月在心,我们能够放下每一天白天辛苦的操劳,放下阳光下的责任、意义和价值,然后用明月清辉打磨自己的忧伤欢喜,那我们一定会多一种轻盈的力量。审美,其实是疲惫生活中的一种旧俗。你觉得太疲惫、太劳累吗?我觉得睡觉是不管用的,你还不如去这样的审美中,完成一次穿越。明月千古以来都不喧嚣,它寂寞地挂在天上,等待着人来相遇。

    我们今天终于就有了一个以“月亮”命名的节日,这个节日真正意义是什么呢?是情月相融。让每个人唤起内心的情愫;以月亮的名义去分担忧伤、去增加欢喜;以月亮的名义去静观天地;以月亮的名义去热爱诗歌、流连于审美;以月亮的名义去让我们的内心圆满光滑;以月亮的名义去爱李白吧,让我们的心中也练就“七分月光”;以月亮的名义去热爱苏东坡吧,让我们也能“把酒问青天”,从天上的宫阙得到一番彻悟,去祝愿“千里共婵娟”;以月亮的名义去怀古、去祝福未来。今天,是一个圆满之月。一个月之后就是中秋佳节,如果以月亮的名义,我们就可让每一天与明月相许,与明月有一个默契,给自己一个生命的节日。

    最后,让我以月亮的名义,祝福月亮之都宜春,祝福这样的“明月之乡”拥有万古明月,让明月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照耀大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