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性亢奋:小学适度教育模式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56:13
小学适度教育模式研究
序言:
“小学适度教育模式研究”课题于2007年8月在《濮阳市实验小学2007—2010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并于2008年3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立项,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从申请立项,到组织科研团队——成立濮阳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研究所,聘请程晗博士担任首席顾问,给予适度教育理论指导。从开始的全员培训到研究工作的具体开展,从制度保障到激励机制的建立,严格遵照预期设计规范操作。学校首先对适度教育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确定了以小学适度教育模式为核心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中,我们努力基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边研究,边反思,边整改,边提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清晰,讲究研究过程的扎实有效,研究资料的翔实完整,分析总结结合客观实际,研究数据的获得全面而充分。
同时,本着促学生全面发展,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积极为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广泛搭建平台,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按照原始设计和计划,基本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完成了原计划的阶段性研究任务,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拥护和社会好评。
另外,为确保课题顺利实施,学校努力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保障:一是硬件、软件保障;二是组织、制度保障;三是科研氛围的保障;四是研究人员业务能力、时间的保障;五是激励机制的保障。三年来,适度教育课题进展顺利,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任务。
完成和基本完成了最初预设的10项研究内容中的6项,分别是:1、对适度教育的内涵、外延、本质特征、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2、对适度教育的核心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对适度教育的理论基础及理论体系的形成进行了研究;4、对适度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和操作进行了研究,并且在这些方面的实践多有创新,故放在第三部分中重点介绍;5、对教育过程中评价标准、方法、措施等的适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同样有创新,也放在第三部分介绍;6、对各学科适度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语文、数学学科的适度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尚未完成的研究内容有4项,分别是:1、适度教育的适用范围;2、适度教育在师生成长、学校及国家教育发展中的功能;3、在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如何避免教育的过激或不及行为以及导致施教者产生这种行为的具体原因;4、师生不同阶段的适度成长、中小学不同阶段的适度发展。
出版著作四部:李慧军著《教育因适度而精彩》广西师大出版社(顾明远序);李慧军主编《适度教育之——理念与管理》《适度教育之——绿色课堂》《适度教育之——诚信德育》海燕出版社出版(郭永福序)。2010年3月,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濮阳市实验小学承办的“适度教育办学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学校的适度教育研究受到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教育》、新华社新闻稿、《教育时报》、《河南教育》、省市电视台、《濮阳日报》等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教育时报》以《保卫童年》为题上下两个整版、《中国教育报》以《适度教育:让教育不过度无不及》为题进行了整版大篇幅报道,河南省电视台法制频道以11分钟的时长进行专题报道。适度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亮点和特色。
适度教育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李慧军校长多次应邀到外省市做适度教育专题报告,为濮阳市各县区校长做专题报告。河南省内外教育同行多次到校参观学习,自09年底至今,到校参观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其中济南市济阳县先后四次率队到校实地观摩听课,参与教研活动,他们评价说:贵校教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非常强,课堂容量非常大,令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将有极大的启示和助推作用。适度教育必将实现“教好每一位学生,让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精准、精细、精到”的目标。另外,灵宝市、新蔡县、许昌县、偃师市、中牟县、孟津县等地校长到校深入学习,适度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得到了一致认可。学校也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们对适度教育研究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期待,适度教育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摘要
本研究报告认为:所谓小学适度教育模式是指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恰到好处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图式,属于教育学研究中结构功能模式。
课题理论研究主要是程晗博士提出的适度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了适度教育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课题组在程晗博士适度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出了适度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关注生命质量,奠基终生幸福。
研究过程中,学校以“抑制过度的教育、提升不及的教育、调整错位的教育、发展绿色的教育”为目标,建立一个机制:适度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实施“六大工程”:健康教育工程、诚信德育工程、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潜能开发工程、学校形象策划工程、教师幸福工作工程;提出了六大基本理念:1、顺其自然,适当引导;2、讲究到位,及而不过;3、主张教育精细化;4、崇尚“根雕艺术”;5、尊重差异,承认不同;6、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教育公平。打造了五个亮点:1、绿色课堂模式;2、质量评价模式;3、诚信德育模式;4、校本教研模式;5、情思作文模式。
实践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探索出了实施适度教育的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了以适度教育研究为主题的“双轨道三层级主题性校本教研模式”;探索出了适度课堂“三维六度五环节”教学模式;创建了“114”诚信德育新模式;探索出了适度教育需要的“双五、三十、两提醒”教师队伍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以“欲作文,先做人”为目的的情思作文教学模式。
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学生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身心健康指数的提升;潜能开发指数的提升(全面发展指数的提升和学有特长指数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课业负担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受关注程度显著提升。学生喜欢语文、数学课的程度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和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诚信品质的养成教育取得实效。二是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学校成就了一大批拔尖教师,形成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业科研骨干力量;教师的教育观念、幸福指数、科研意识、专业成长各方面都获得了提升与发展。三是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以适度教育为品牌的独具特色的二十四字办学模式:即思想引领、评价导航、科研管理、绿色质量、民主决策、内涵发展;师德形象内涵得到充实与发展(学校树师德形象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胸有大爱,二是守住清贫,三是落实“双五双十两提醒”,在秉承“朝气、勇气、豪气”校魂的基础上,增加“大气”与“和气”);学校文化形象及内涵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显性文化内涵得到提升、学校制度文化进一步完善和学校的思想理念文化进一步充实。
(四)内容结构图
成就了一大批拔尖教师
教师观念、幸福指数、科研意识、专业成长均获得提升。
师德形象内涵得到发展
学校文化内涵
进一步丰富
(一)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价值、课题假设、核心概念)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程序(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四)研究发现
或结论:
首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健康指数提升
学生潜能开发指数提升
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课业负担发生了变化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诚信品质的养成教育取得实效
其次,促进了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其三,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1、发现
2、结论
(1)
(9)
(五)归因分析与讨论:
创新实践之一:建立一种机制
创新实践之二:实施六大工程
(六)建议:
主要理论成果
主要实践成果:
出版的主要著作
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
理念文化
(一)探索出了实施适度教育的质量评价模式
(二)构建了以适度教育研究为主题的“双轨道三层级主题性校本教研模式”
(三)探索出了适度课堂“三维六度五环节”教学模式
(四)创建了“114”诚信德育新模式
(五)探索出了适度教育需要的“双五三十两提醒”教师队伍发展模式
三、主体
四、主要成果
五、参考文献
六、成果附件
李慧军著《教育因适度而精彩》
李慧军主编《适度教育之——理念与管理》
李慧军主编《适度教育之——绿色课堂》
李慧军主编《适度教育之——诚信德育》
一、标识
二、简介
主体部分
(一)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价值、研究假设、核心概念)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小学阶段实施适度教育的模式,研讨适度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环境条件,为小学阶段纠正“教育过度”和“教育不及”的现实弊端,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适度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2、研究意义及价值
(1)理论意义和价值:世间万物,要处于最佳状态关键在于“适度”。哲学上讲量变质变,生物学上讲生态平衡,经济学上讲生产与消费的调节,强调的都是适度。“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今日的语境下,就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就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对我国发展的内涵、要义、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适度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同时也隐含着适度发展问题。教育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避免“过度”的教育行为和“不及”的教育状态,实施适度教育。本课题将从对适度教育的适用范围、本质特征、基本规律的探索出发,逐步完善适度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而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基础,最终构建适度教育的理论体系,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2)实践意义和价值:从1993年的中小学教育“转轨”到1999年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再到2001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素质教育在中国教育界已实施十几年之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传统观念、社会意识、评价机制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教育的“过度”和“不及”现象还普遍存在,学校对升学率的过度追求,家庭对孩子潜能的过度开发,“过度”的教育行为和“不及”的教育状态,严重打乱了孩子成长的“生态平衡”,教育的功利性严重破坏了教育的本真状态,教育的高成本投入使得孩子的身心发展严重受损。实施适度教育,还教育以本真,让教育回归自然,关注生命、满足需求,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是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需要,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课题将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出发,结合适度教育对师生成长、学校及国家教育发展中功能的研究,通过研究,改变当前小学教育的过度和不及现状,维护孩子成长的生态平衡,降低教育成本,促使教育回归其本真状态,促使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
3、课题研究假设
如果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施教者能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期待的心态,在适宜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营造一种安全轻松、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者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就可能达到教育的本真状态,使受教者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4、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适度教育”是针对“过度教育”或“教育不及”现象提出的。所谓“过度教育”是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客观方面指: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主观方面指:教育超出了学生的兴趣、志向等。反之,则属于“教育不及”现象。
所谓适度教育,是指施教者顺应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期待的心态,在适宜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措施,营造一种安全轻松、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者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本真状态,使受教者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充分的发展。适度教育,既是理想中的教育终极目标,也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是施教者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
所谓模式,亦译“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作为术语,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涵义。在社会学中,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有进化模式、结构功能模式、均衡模式、冲突模式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596页。)本课题的适度教育模式研究属于适度教育结构功能模式研究。
所谓小学适度教育模式是指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恰到好处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图式,属于教育学研究中结构功能模式。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过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关注,且对过度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生率、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是,他们研究的“过度教育”一是指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受过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指工人拥有比他的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这些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本课题所提及的“过度教育”含义完全不同。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中国教育逐渐产生了发展的过度现象。不少专家也开始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人力资源开发现实水平,进行考察分析与论证。但这里所说的“教育发展过度”与本课题所提及的“过度教育”仍不属于同一范畴。
近几年,国内由于受市场经济、传统观念、社会意识、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应试教育仍占有大量的市场,学校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过度”现象越来越严重。期间,也有人偶尔提到教育的适度问题,但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更没有人提出“适度教育”这一概念。所以,有关适度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成果甚少。
综上所述,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探讨的是教育规模适度发展问题,尚未系统地从教育的内容、时间、空间、方式、方法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而适度教育却是针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和“不及”现象提出的。具体地讲,适度教育的提出,是基于对现实的五个方面思考:
1、针对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过度”行为
在学校,过小的教育空间、过难的教育内容、过量的作业练习、过分的考试评价;在家里,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过分溺爱、过多干涉、过度保护、过多指责以及过分地看重考分;社会上,过多的不良诱惑和负面影响,等等。这些“过度”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孩子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孩子的大脑被一种功利思想主宰着,使他们没有个性,没有自我,没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甚至于变得自私、骄横、无礼、无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无他人,更无集体荣誉感。
2、针对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不及”现象
学校,不考的课程不开;教师,不考的内容不教。这一现实导致了一系列教育的“不及”——关注身心健康的不及,关注开发潜能的不及,关注创新精神的不及等。这些严重的“不及”,使得学生千人一面,个性得不到张扬,原有的天赋终被扼杀。面对这一系列的“不及”,孩子无情的无情、无望的无望、无奈的无奈,完全丧失了智慧的火花和灵动的天性。
3、针对“做题教育”的现实
不知从哪一天起,教育变成了“做题”的代名词,做题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做题的动机是考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做题教育的过程使得本可以充满生命色彩的学校变得不再生动,做题的结果是孩子上了十几年的学,虽拿了较高文凭,却难以找到适宜的就业岗位。就算是就了业,还得从头来。因为,所要面临的生活现实离微积分和方程式相距甚远。怎样生存、怎样做人,又成为摆在这些孩子面前的新难题。
4、针对“目中无人”的教育现状
教育“目中无人”现象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把学生当成统一规格的产品去塑造,二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去对待。殊不知,各个孩子的潜能和天赋存在着巨大差异,人人都是宝藏。这种在尊重个性和承认差异上严重不及的教育,导致了教育不适度现象的存在。
5、基于教育生命成本过高的社会现实
我校“关注生命质量”这一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质量,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诚信品质的养成质量,学习的质量,潜能得到开发的质量。只有学生的这些方面真正得到关注,才能有效抑制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过度”,弥补一些“不及”,进而营造符合规律的教育,真正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三)研究程序
研究设计:成立濮阳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研究所”,与教育科研院所、社会各界联合,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共同体;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以行动研究、反思研究为依托,逐步推动课题研究;发挥各个研究个体的作用,在总课题思想的指导下,每个研究者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自己的研究子课题,并坚持进行研究记录和描述。通过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态度策略的评价,对教育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各种数据的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说服力的案例,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
研究对象:濮阳市实验小学1—5年级学生(学校是五年制)。
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行动反思研究法为主,辅之观察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
1、行动反思法。本课题的研究承认每一位参与研究人员(学校管理者、一线各科教师、全体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充分发挥每一位参与人员的实践作用,要求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实践过程中的诊断与反馈,在实验的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反思、修改、补充,以便调控研究进度,调整研究思路,修订研究假设,完善研究方案。
2、观察法。根据适度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教学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写出观察报告。
3、文献法。借助学校订阅的教学报刊杂志和各类教育网站搜集有关学科教学策略的国内外学术信息,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把资料分类整理,编印成册或放入学校内部网上。教科室推荐课题组成员学习《系统哲学》、《系统科学》、《中庸》、《教育的智慧》、《教学行为指导》、《现代教学论》、《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等书,并做好业务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动态,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以便指导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
4、比较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对“适度教育”与“非适度教育”的核心要素进行比较、区别,找出其异同点,以探究适度教育的本质特征,总结归纳适度教育的基本规律。
技术路线:
加强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专家引领课题的理论研究,以行动反思带动课题的实践探索,以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本课题的实验引领学校的常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研含量,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方式逐步由经验型增长向科研型增长转轨。
实施步骤
本课题计划3年完成,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0月):论证、启动阶段
主要任务:收集有关资料,成立濮阳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研究所,制定课题研究计划,邀请有关专家对研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研究任务,为课题研究作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2007年11月-2009年8月):全面开展阶段
主要任务: 依据实施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实践反思,将课题研究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积累实验资料,同时适时进行技术培训。每学期进行1-2次专题研讨活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建档工作,及时做好阶段总结,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
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深化、提升阶段
主要任务: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纵向对比,得出研究结论。
第四阶段(2010年9月至今)成果总结及鉴定验收阶段
主要任务:收集子课题的案例、论文资料并装订成册,形成《适度教育研究案例、论文集》;总结三年的研究成果,并撰写课题研究终期报告,编撰《适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
(四)研究发现或结论
1、研究发现
通过适度教育理念和操作模式的推进与实施,我们发现:
首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①学生身心健康指数的提升
经每年春季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各项健康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以近视率为例,五个年级组的近视率均呈下降趋势:
年 级
10年春近视率
09年春季近视率
08年春近视率
08与09对比
09与10对比
一年级
5.11%
8.1%
17%
下降8.9%
下降2.99
二年级
12.43%
13.7%
31%
下降17.3%
下降1.27
三年级
21.57%
34.1%
43%
下降8.9%
下降12.53
四年级
34.12%
48.3%
56%
下降7.7%
下降14.18
五年级
43.96%
58.8%
64%
下降5.2%
下降14.84
濮阳市实验小学学生视力状况总体情况一览表             表1
濮阳市实验小学学生视力状况总体情况一览表(图1)
②潜能开发指数的提升
学校90%以上的学生均参加了各类潜能开发小组,从学校举办的科技艺术节和体育文化节不难看出,学生潜能得到了充分开发。
一是全面发展指数的提升。学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尖子生,他们对校园生活充满了向往——
五(6)班学生王语洋品学兼优,爱好广泛,在全国双语口语大赛、青少年艺术大赛、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少年儿童广播故事大赛等很多比赛中荣获金奖、银奖。2008年她代表学校参加濮阳团市委、少工委组织的全市少先队员风采大赛,从全市200多名优秀少先队员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2009年6月,她作为濮阳市唯一代表,参加了河南省第五届少代会;2010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被中国少工委命名为全国第六届少代会代表,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刚毕业学生董浩然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是不可多得的“多面手”。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乐于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作为中队长,他多次组织班级圣诞联欢会、假期游园活动、朗读比赛、社区服务等等;他爱好广泛,擅长葫芦丝、乒乓球、绘画、书法,在多次大型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他博览群书,精于写作,大河网濮阳教育频道连载他撰写的科幻小说《M29星奇遇记》,他的博客“浩然的天空”成为河南省学生博客的明星,他个人被评为河南省校讯通学生博腕儿;他祟尚科学,乐于发明创新,学习之余搞一些科技小发明、小制作。董浩然在全国读书教育活动、数学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第十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活动中作为河南省小学电子报刊组唯一代表参赛并荣获全国一等奖。他还作为学校乒乓球队主力队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少儿乒乓球比赛。我们相信像董浩然这样热爱生活、心灵美好、乐观向上、充满自信的阳光少年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人成才!
二是学有特长指数的提升。学校主张用多把尺子量学生,提出实验小学人人是星的基本理念,积极实施“小明星”工程,涌现出一大批“特长生”、“尖子生”。三年来,共评出六届310名“文明小标兵”,推出392名“校园之星”。再加上年级之星、班级之星,基本实现了人人是星的培养目标。“校园之星”由前两届仅限于“科技之星”、“艺术之星”的评选,逐步拓展到对有一技之长、爱好广泛的各类学生进行表彰,学校还利用红领巾电视台“开屏小孔雀”栏目,为“校园之星”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
学校在1—5年级随机抽查了301名学生,结果显示,拥有五项特长的学生达到了35.7%。
表2
濮阳市实验小学学生特长统计表  2010.10.31
一项特长
两项特长
三项特长
四项特长
五项特长
备注
人数
23
57
62
52
107
1—5年级随机抽查301名学生。
百分比
7.6%
18.9%
20.6%
17.2%
35.7%
四(4)班学生吕家兴从小痴迷于绘画,卡通人物、小动物、各种身份的人物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他模仿中国教育频道的尼尔叔叔做手工,自己买来广告颜料、粘胶、收集废纸盒、废纸箱,制作石膏手臂、存钱罐、笔筒、摇头奶牛、太空家园等等,还创新做出了农家小院等作品;对石头作品又产生浓厚兴趣的他,让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在他的巧手下焕发出无限生趣,极富灵性。虽然吕家兴的作品还显稚嫩,但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艺术的兴趣和痴迷,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为了激励孩子这种极其珍贵的童心、童趣和创新精神,我们特意为他安排了吕家兴个人画展,并组织全校师生前去欣赏。我们相信,只要学校持之以恒地坚持为孩子搭建各种各样的展示平台,一定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特长生被发现,被赏识,被激励,适度教育打造孩子金色童年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③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课业负担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为了验证实施效果,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我们于2007年9月、2009年4月、2010年10月对学生进行了三次随机问卷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如下:
第一、你认为你们班的(语文、数学)家庭作业量(     )
2007.9: A负担很重(35%)  B家庭作业适量(56%)  C课业负担减轻了(9%)
2009.4: A负担很重(6.5%) B家庭作业适量(70%)  C课业负担减轻了(23.5%)
2010.10:A负担很重(无)  B家庭作业适量(63.85%)  C课业负担减轻了(36.15%)
家庭作业量统计图(图2)
第二、你喜欢的课堂学习方式(    )
2007.9:A 老师讲、自己听(76%) B先自主学习,再向大家展示交流学习的结果(24%)
2009.4:A 老师讲、自己听(19%) B先自主学习,再向大家展示交流学习的结果(81%)
2010.10:A 老师讲、自己听(11.54%)B先自主学习,再向大家展示交流学习的结果(88.46%)
课堂学习方式统计图(图3)
第三、你每次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知道应怎么做吗?(     )
2007.9:A 知道(46%)     B有时知道 (27%)   C不清楚(27%)
2009.4:A 知道(89%)     B有时知道 (10%)   C不清楚(1%)
2010.10:A 知道(91%)    B有时知道 (9%)    C不清楚(无)
小组合作学习统计图(图4)
第四、课堂上遇到难题时,你总是(     )
2007.9:A老师直接告诉你答案(52%)B、借助小组交流,通过同学互助找到答案(30%)
C自己想办法解决(18%)
2009.4:A老师直接告诉你答案(3%)B、借助小组交流,通过同学互助找到答案(69%)
C自己想办法解决(28%)
2010.10:A老师直接告诉你答案(1%)B、借助小组交流,通过同学互助找到答案(90%)
C自己想办法解决(9%)
解决难题方式统计图(图5)
第五、你认为先预习再上课学习效果好,还是不预习直接上课学习效果好?(    )
2007.9:A先预习再上课学习效果好(35.5%)   B不预习直接上课学习效果好(64.5%)
2009.4:A先预习再上课学习效果好(98.5%)B不预习直接上课学习效果好(1.5%)
2010.10:A先预习再上课学习效果好(99%) B不预习直接上课学习效果好(1%)
课前预习效果统计图(图6)
6、你认为你在(语文、数学)老师心目中的位置(     )
2007.9:A非常重要(15.7%)      B重要 (49.3%)    C不重要(35%)
2009.4:A非常重要(36.5%)      B重要 (55%)      C不重要(8.5%)
2010.10 A非常重要(54.57%)     B重要(40.93%)    C不重要(4.5%)
学生受关注程度统计图(图7)
7、我们对语文、数学课堂的受欢迎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2007.9: A非常喜欢(47.8%)  B比较喜欢(37.2%) C一般 (13%)  D不喜欢(10%)
2009.4: A非常喜欢(77.9%)  B比较喜欢(17.5%) C一般 (4.6%)     D不喜欢
2010.10:A非常喜欢(81.925%)  B比较喜欢(16.925%) C一般(1.05%)  D不喜欢
语文、数学课受欢迎程度统计图(图8)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目前,认为课业负担重的学生已由2007年9月的35%,2009年的6.5%,下降到0;认为适度的由56%增至63.85%;认为负担减轻的由9%增加到36.15%。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发展个人爱好。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升。喜欢被动听讲的学生目前仅占11.54%,比2007年减少了65.46个百分点;乐于参与自主学习,课堂交流展示活动的人数已由24%增至88.46%;认可课前预习的学生已占99%;课堂上遇到难题时,有90%的学生希望通过小组交流、同学互助的方式寻找答案,希望老师告诉答案的仅占1%。
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增强。从随机抽样的调查结果来看,已有91%的学生掌握交流的方法,明白在合作过程中自己的任务,极大提升了合作学习效果。
在与学生交流时,他们谈到:“我们喜欢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特别喜欢和自己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我原来不爱举手,很少发言,现在进行小组交流学习,每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我开始喜欢说话了!”……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正在慢慢地成为他们的习惯。
学生受关注程度显著提升,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数学老师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的目前已经由2007年9月的15.7%达到了54.57%,不重要的已经由2007年4月的35%降至了4.5%。非常喜欢语文、数学课的已经由2007年4月的47.8%提高到了81.925%,不喜欢的学生为0。
“三六五”模式特别重视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预习探究提倡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发现却解决不了的问题;交流展示、质疑释疑重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究,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主题探究则是让学生围绕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拓展延伸则是在主题探究基础上的深入或拓展探究。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尽情展示的平台:读书感悟、小组交流、展示汇报……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强烈的表现欲,充分挖掘了孩子的学习潜能,使每位孩子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发展、获得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④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自主高效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课业负担,更多的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从2008年、2009年毕业生初中入学考试成绩调查结果看出,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市直学校名列前茅,这也验证了我们的观点:既关注分数的高度,又重视快乐的程度,我们的教育才可能适度。
2008年毕业生初中入学成绩对比图(图9)
2009年毕业生初中入学成绩对比图(图10)
⑤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诚信品质的养成教育取得实效
为了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情况尤其是学生的诚信状况变化情况,我们分别在研究初期、中期、终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诚信教育研究初期学生诚信度调查统计表          表3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平均值
对他人说过谎话
78%
91%
96%
88%
对他人有过失约现象
74%
56%
73%
68%
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试题
36%
37%
39%
37%
在别人不在时拿过别人的东西
33%
29%
23%
28%
能写出一个诚信故事名字
77%
80%
93%
83%
能写出两个以上诚信故事名字
13%
22%
35%
23%
诚信教育研究中期学生诚信度调查统计表           表4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平均值
对他人说过谎话
15%
14%
11%
13%
对他人有过失约现象
12%
13%
9%
11%
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试题
5%
3%
1%
3%
在别人不在时拿过别人的东西
2%
0%
0%
1%
能写出一个诚信故事名字
94%
96%
100%
97%
能写出两个以上诚信故事名字
90%
95%
98%
94%
诚信教育研究终期学生诚信度调查统计表           表5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平均值
对他人说过谎话
5%
4%
3%
4%
对他人有过失约现象
6%
5%
4%
5%
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试题
2%
3%
1%
2%
在别人不在时拿过别人的东西
0%
0%
0%
0%
能写出一个诚信故事名字
98%
99%
100%
99%
能写出两个以上诚信故事名字
95%
98%
98%
97%
能讲一个诚信故事
能讲两个以上诚信故事
偷拿
现象
抄袭
现象
失约
现象
撒谎
现象
对比结果如下:
诚信教育研究不同阶段学生诚信度对比图(图11)
诚信评价课的民意调查
为了使诚信评价课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过程更科学简便易行,效果更明显持久,我校分别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是:
诚信评价课调查问卷统计表(家长)               表6
问    题
选项
百分比
1、自从开设诚信评价课以后,您认为孩子的表现是进步、退步还是停止不前。
诚信
品质
进步
96%
不如以前
0%
没有变化
4%
行为
习惯
进步
89%
不如以前
0%
没有变化
11%
文明
礼仪
进步
96%
不如以前
0%
没有变化
4%
学习
习惯
进步
89%
不如以前
0%
没有变化
11%
2、您孩子对上诚信评价课的态度
非常喜欢
95%
随意应付
4%
不喜欢
1%
3、《诚信评价手册》中的“家长评价”是否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

98%
1、诚信评价课使孩子的表现变化如何
诚信评价课家长调查问卷统计图(图12)
由图可见,实施诚信评价课后,90%以上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较以前进步很大。
诚信评价课调查问卷统计表(学生)
诚信评价课家长调查问卷统计图(图13)
由图可见,95%以上的学生喜欢诚信评价课。
诚信评价课家长调查问卷统计图(图14)
由图可见,98%的家长认为诚信评价课未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诚信评价课调查问卷统计表(学生)                 表7
问题
选项
百分比
1、通过上诚信评价课,你的行为习惯发生了
很大变化
65%
一般变化
33%
没有变化
2%
2、你对上诚信评价课的态度
非常喜欢
96%
随意应付
3%
不喜欢
1%
3、诚信评价课的评价,对你是否公正

98%

2%
诚信评价课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图(图15)
由图可见,65%的学生认为通过上诚信评价课使自己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
诚信评价课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图(图16)
由图可见,96%的学生非常喜欢诚信评价课。
诚信评价课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图(图17)
由上图可见,98%的学生认为诚信评价课上来自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是公正的。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诚信品质逐渐养成。65%的学生认为诚信评价课使自己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违约和说谎现象大幅度下降,诚信度显著提升。
诚信评价课深受学生喜欢。诚信评价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过程简便易行,95%以上的学生喜欢诚信评价课,98%的学生认为诚信评价课对自己的评价是公正的。
家长对诚信评价课给予充分肯定。98%的家长认为诚信评价课未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96%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较以前进步很大,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有一位家长高兴地说:“原来培养孩子好习惯总感到无从下手,现在好了,每周都有培养目标,孩子做得津津乐道,看到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我们感到无比高兴。”从家长的话语,我们更坚定了上好诚信评价课的信心!
其次,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①学校成就了一大批拔尖教师,形成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业科研骨干力量。
学校成立的导师团由40名骨干教师组成,省、市、国家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9人,三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首届教学名师。截至目前,我校已产生省级和市级博腕儿、博客之星,累计223名。其中教师博腕儿、博客之星62名,学生博腕儿、博客之星145名,家长博腕儿16名,44个班级荣获河南省书香班级称号,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河南省校信通阅读示范校。我们是全市开通校信通最晚的学校(08年3月),但是目前学校教师博客数量、博文发表数量以及点击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07年1月至今,学校先后推出两位全国模范班主任,一位全国优秀教师,三位濮阳市教学名师,一位河南省十佳班主任。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418人次,先后有二十几位老师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活动中获一等奖,老师们所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近百篇。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我校青年教师王振会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以适度教育绿色课堂的先进理念、精湛的教学设计、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在全国34位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荣获特等奖。
(2)教师的教育观念、幸福指数、科研意识、专业成长各方面都获得了提升与发展。
为了了解教师目前的工作状况,学校对一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教育观念、幸福指数、科研意识、专业成长四项内容,涵盖了教师工作和生活的诸多方面,以此了解老师们真实的工作状况、内心感受和成长需求。
表8
濮阳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研究教师情况调查问卷
2010.10.20
问题
选    项
备注
培养目标
健全人格88.9%
健康体魄53.7%
良好习惯64.8%
个性发展53.7%
实践操作37%
关注学生
卷面成绩11.1%
诚信品质53.7%
成绩与品质43.5%
个性特长76.8%
工作环境
非常舒心25.9%
关系融洽56.5%
基本满意
38%
难以适应
0
学校感受
温暖的家庭48%
成长的摇篮65.5%
无奈的选择0.92%
陌生的地方
0
工作状态
非常幸福33.3%
比较幸福45.3%
不太幸福
21.4%
痛苦不堪
0
校本教研
促进发展
62%
机制良好36.8%
意义不大1.2%
高耗低效
0
科研活动
喜欢参加
27.7%
可以参加68.5%
被动参加3.7%
不愿参加
0
适度理念
完全认同
85.6%
积极研究
85.2%
被动观望
0.9%
不切实际
0
三六五模式
认真实践
85.9%
自主高效
82.2%
扼杀创新
0
个人规划
短期规划
43.5%
中期规划
39.8%
长期规划
20.3%
没有规划
0.92%
近三年发表论文
1篇
15.7%
2篇
21.2%
3篇
24%
4篇以上
12.9%
没有
25.9%
近三年获奖论文
市级
32.4%
省级
26.8%
国家级
31.4%
没有
25.9%
近三年赛课等级
学校奖励
10.1%
市级奖励
28.7%
省级奖励
7.4%
国家奖励
1.84%
没有
53.7%
教育博客
开通
97.2%
没有开通
2.8%
经常使用
79.6%
很少使用
9.2%
成长目标
合格教师
46.2%
骨干教师34.2%
学科带头人12%
教学名师11.1%
教育专家6.4%
请老师们结合自己对适度教育的认识,在对应的选项方格中画“ √ ”。
学校还对教师参与适度教育实践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调查结果表示: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明显转变,幸福指数有较大提升,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人获得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
一是教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88.9%的老师把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最重要的培养目标,表明“关注生命质量,奠基终生幸福”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已经深入人心,“身心健康、文明诚信、精细创新、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公民”的培养目标也变成了多数老师的自觉行动。在关注学生的发展方面,76.8%的老师选择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体现了适度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尊重差异,承认不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是幸福指数得到了较大提升
近80%的老师认为学校工作环境非常舒心,同事、领导之间关系融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自己成长的摇篮。78.6%的老师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是积极幸福的。适度教育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规律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老师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研究的成果就是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老师们能够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的工作的快乐,职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但是也有21.4%的老师感到不太幸福,工作的压力主要来自大班额。大班额在市直学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学校布局的不合理都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行政干预或政策引导,学校在短时间无法解决大班额问题。班内学生过多,班额过大,必然导致老师的工作任务增加,工作负担的加重。
三是校本教研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0%以上的老师认为学校的“双轨道三层级主题性校本教研模式”机制良好,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并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活动。85.2%的老师对适度教育积极研究,85.9%的老师不断探索实践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适度教育研究率、研讨会交流参与率、论坛参与率、高效课堂参与率达到了100%,共同体参与率达58%,适度教育心语发表率达95%。这体现着学校的研究方向,也体现了老师们参加适度教育实践的自觉性。
四是专业化成长目标明确
99%的老师有自己的长期、中期或短期发展目标,50%以上的老师在近三年的适度教育研究中有论文发表、获奖或者在各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97.2%的老师们能够利用校训通博客进行教学反思。在成长目标中,46.2%的老师选择了合格教师,34.2%的老师选择了骨干教师,12%的老师选择学科带头人,11.1%的老师定位在教学名师,6.4%的老师选择了教育专家。
其三,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适度教育研究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还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1)师德形象内涵得到充实与发展
学校树师德形象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胸有大爱,爱父母、爱家庭、爱濮阳、爱祖国、爱众生、爱一切可爱之人之事。胸有大爱、方有真爱,有真爱才有和气,有和气才有愉色,有愉色才有婉容,真爱、和气、愉色、婉容是教师实施“适度教育”的必备条件。二是守住清贫——一个欲壑难填的人做教师,是很难落实“适度教育”的。三是“两个提醒”,第一,不要把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安排给家长。第二,提倡老师把广泛的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成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把我们的教育从课本中、从教室里、从校园里,拓展到生活中、拓展到社会上、拓展到大自然中。
v     实小学生五门必修课
v     濮上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劳动、生活课
v     濮水河劳动实践基地——环保、责任课
v     戚城文物景区劳动实践基地—历史、文化课
v     濮阳气象站、科技馆——科学精神课
v     孤儿院、敬老院——爱心、孝心课
我们把能否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作为衡量一位老师师德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直以来,学校秉承“朝气、勇气、豪气”的校魂,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适度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我们又赋予“校魂”新的内涵,即要在“朝气、勇气、豪气”的基础上,再增加些“大气”与“和气”,并且强调,我们可以以朝气、勇气、豪气的校魂精神,去创造辉煌,但是也要拓宽视野、敞开胸襟,用我们的“和气”与“大气”去尽我们作为实验小学应该尽到的义务和责任,要让我们拥有的优质资源尽量扩大化,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适度教育促使我们成为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
(2)学校文化形象及内涵进一步丰富
①学校的显性文化内涵得到提升。
教师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学生得以健康全面快乐成长,办学理念及成果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2007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实验学校
2008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市政府破例立集体二等功)
2009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市政府再次立功授奖、全市教研赛考评工程突出贡献单位
2010年—河南省骨干校长培训基地。
三年来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的集体荣誉累计200余项。
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满意率显著提升
适度教育研究不但让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广大学生和家长更成为适度教育的直接受益者,适度教育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所认识,所理解,所运用。老师们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师表形象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使得家长评教、学生评教的满意率逐年提升。
表9
濮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家长评教情况纵向对比表
满意率
年级
2007-2008学年
2008-2009学年
2009-2010学年
一年级
94.3%
95.2%
96.6%
二年级
86.6%
95.7%
96.4%
三年级
88.1%
90.1%
96.5%
四年级
85.4%
91.2%
95.8%
五年级
89.7%
90.5%
97.4%
(图26)
另外,学校建立的适度教育文化走廊;班级特色文化环境及标牌设计;古诗文经典诵读一览厅的布置;发动广大学生自行设计校园电视台台名、台标;全体师生的花木题诗活动;各种诚信教育标识和标牌;以及校内外师生表现等等,无不彰显着实验小学适度教育文化影响的魅力。
②学校制度文化进一步完善。
“制度”是教职工所能承受的工作的底线。“制度”就像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虽然冰冷,但必须有它,因为学校这座大厦需要有它来支撑。在我校适度教育理念下,“制度”就像一杯糖水,喝它时会感到很甜,但是你却看不到糖的存在。比如:考勤制度、聘任制度、评价制度、结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我们先后遵照适度教育理念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同时还实行了新的“双轨道三层级主题性校本教研制度”,由于制定的过程经过了反复的民主参与决策程序,大家对制度的形成演变过程了如指掌,都在大脑中根深蒂固,所以,维护制度、尊重制度、遵守制度成了老师们的一种行为自觉。一句话,制度逐渐内化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需,成为教职工自觉遵守的规则,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这应是赋予我校制度文化的新的内涵。
③学校的思想理念文化进一步充实。
思想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的最高层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适度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行为自觉和行动规范。比如:适度教育的核心理念:关注生命质量,奠基终生幸福;适度教育的六条基本操作理念(前已述);适度是学校思想理念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适度教育追求儒(人格魅力)、道(顺其自然)、法(精细规则)统一的理念文化,等等,都已成为引领我校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思想精髓。
有了适度教育理念的丝丝入扣,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爱的色彩,校园文化的点点滴滴都被凝练成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不管来自一线教师,管理人员,还是校领导,其相同点是:每个故事都被赋予了适度教育的文化内涵,每个故事都凝聚着一个相同主题——适度。这些来自学校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适度教育小故事,犹如点点细流,汇入学校文化的浩瀚江河,成为师生、家长争相阅读、积极传承的宝贵财富,“听别人讲故事,自己讲故事给别人听,在沟通中资源共享,在交流中创新发展”成为大家追求的时尚!
大家在博客上交流,在专题会议上研讨,在《适度教育专刊》上发表美文,在《适度教育丛书》中留下足迹,作为校长我也专门抽出时间,听老师讲故事,我们在分享故事的同时,彼此分享着成长的快乐,我们把分享自己亲历的适度教育小故事作为教育者独有的幸福!天长日久这些有着核心价值文化取向的故事,就构成了适度教育的文化内涵,并在人们的总结、提炼、积累、交流、传播、分享的过程中,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氛围,进而得以传承和延续。
2、研究结论
①在当前国内教育发展中广泛存在的“过度教育”和“教育不及”现象大背景下,本课题“适度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截至目前国内外没有的,属于原创性教育研究成果。
②本课题对适度教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在国内同样属于原创。
③适度教育过程中评价标准、方法、措施等的适度等问题的研究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④本课题研究为全国中小学开展同类研究提供示范和典型案例,对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⑤适度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认识水平,已经成为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共识。
⑥适度教育促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成长,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⑦适度教育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个性张扬,是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是老师们乐于实践的教育。
⑧适度教育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快速发展,适度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⑨适度教育成了学校多元创造的摇篮。
(五)分析与讨论
我们对以上发现进行归因分析,何以取得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适度教育理念引领下的两大创新实践:
1、创新实践之一:建立一种机制——适度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任何教育的实施都要通过老师来进行,学校评价什么老师就会重视什么,就会做到并做好什么,这是大家的共识。所以要想全面彻底地实施适度教育,首先要用相应的质量评价办法做导航。为此,我们首先建立了适度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即除了常规性的分数考核之外,我们还把学生的健康指数(如近视率)、习惯养成指数、基本公民素养指数、学生及家长评教指数、潜能开发指数(实践活动、参加潜能开发的人数及素质成果展)、学生的学科素质、自主学习能力指数等内容全面纳入评价范畴。以全方位引领老师落实适度教育。
2、创新实践之二:实施“六大工程”
(1)实施健康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智
学校增强师资、开足体育课时,设置校本体育课程,如乒乓球课、形体课。实施“三操+远眺”的体育大课间制度。“三操”即做完眼保健操、广播操之后,随着五分钟的摇滚音乐,跳起“自由操”,师生自创舞步,自由狂跳,让身心彻底放松和调节。做自由操既是给孩子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更是给孩子一个学会调皮的机会。“远眺”即放眼远望三分钟,以缓解眼睛疲劳,降低近视率!学校还坚持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每年秋季坚持举办体育文化节。在体育文化节上,各班都选择孩子们最喜欢的项目开展活动,形体韵律操和校园集体舞表演,过河拆桥、钻山洞、跳山羊等传统体育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难忘的记忆!
(2)实施诚信德育工程,塑造学生高尚品质
首先,深入探究诚信缺失的原因
社会原因:满眼都是黄金“假”丢失了诚信。如今,不诚信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而且趋于高发与泛滥,比如制假贩假,假新闻、假结婚、假文凭、假招聘、假出国、假病历、假奶粉、假鸡蛋等等。这些不诚信现象的泛滥,使我们的社会陷入诚信危机之中,当代小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家庭原因:“上梁不正下梁歪”丢失了诚信。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统计结果表明,只有54%的学生认为家长是诚信的。父母诚信品质的缺失,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丢了诚信。
学校原因:师的“示范”变成了“失范”。调查表明,只有80%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任务布置多、具体落实少;随口承诺多、践行兑现少;老师这种不诚信的“失范”行为直接导致学生不讲诚信。
自身原因:学生心理“失衡”丢失了诚信。一是碍于面子失信。学生往往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撒谎。二是迫于压力失信。为了逃避家长与老师的批评或责罚,采取撒谎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三是源于报复失信。当感到自己受了某种不公平的待遇而委屈时,让撒谎成为报复的一种手段。四是“滑轮”失信。经常撒谎,撒谎慢慢成了一种习惯。
其次,开展“六个一”诚信教育活动:
办好一个论坛——用心思考诚信。学校要求每位老师都要用心思考诚信的内涵,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努力寻求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每一次诚信论坛,都是全校老师热切盼望的时刻,当老师们走上根植诚信的论坛,总会给人以灵魂的净化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诵读一本读物——用脑记忆诚信。《新弟子规——诚信篇》易懂、易记,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学校给学生人手一册,号召全校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全体学生入脑入心。一年级创编的《拍手歌》韵味十足;二年级编排了童趣盎然的《跳皮筋儿歌》;三年级把《诚信篇》创编成歌词并配上活泼轻快的曲子;四、五年级的学生运用快板书的形式,声情并茂,效果很好。
参加一项主题性研究——用眼追寻诚信。各班自由选择一个知名企业,或利用网络、书刊信息,或直接走进企业,挖掘其诚信文化内涵,进而内化诚信品质。此项研究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收集文章的,有收集图片的,有收集口号的,有收集数据的……研究主题有北京同仁堂,有海尔集团,有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学校利用黑板报、走廊墙壁,组织了两次大型的展示活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张张精美的图示,使孩子们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是诚信社会,现代经济是诚信经济,做人要做诚信人!
自制一个档案袋——用手编绘诚信。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位学生自制一个档案袋,建立自己的诚信相册,储存自己在诚信活动中的收获。这一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诚信活动内涵,孩子们用照相机拍下了一个个诚信瞬间,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用剪刀剪下一篇篇诚信文章……“诚信快乐成长袋”满起来了,孩子们的诚信情感浓起来了。
编排一个情景剧——用情感悟诚信。为了给学生搭建陶冶诚信品质的舞台,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诚信情景,内心更加深刻地接受诚信教育,学校要求各班根据学生实际,自编、自导、自演一个诚信情景剧。孩子们诵读课本剧、自己排练、自己制作道具乐此不疲,使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底。
诚信考试——用身体验诚信。每到期中考试,四、五年级1300多名学生走进无人监考的教室,开始为期两天的诚信测试。在信任的场景中,绝大多数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向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考试过后,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写诚信考试反思,从孩子们“我宁愿考试成绩得零分,也要我的诚信得满分”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诚信”二字已经越来越多地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对活动的效果进行了深入反思:靠诚信文化渲染和熏陶对诚信品质的养成究竟起多大作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重在养成,而“养成”的关键是:一是不断坚持,持之以恒;二是重反思,重醒悟,重内化。经过不断反思探索,我们找到了实施诚信德育工程的一个抓手:《诚信评价手册》,一条途径:诚信评价课。将其作为校本课程排进课表,每周每班一节。
(3)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打造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一是围绕适度教育,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十个平台
平台1、成立适度教育研究所
平台2、构建双轨道三层级主题性校本教研模式
平台3、成立11个适度教育研究共同体
平台4、举办适度教育论坛
平台5、创办适度教育专刊
平台6、构建自主高效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
平台7、导师制
平台8、适度教育研讨会
平台9、博客平台、博客之星评选
平台10、校本节让综合科教师走向前台体验成功
为了营造科研氛围,学校首先成立了适度教育研究所,下设教学、管理、德育等5个适度教育研究室和11个研究共同体,校长李慧军担任研究所所长。聘请北京教科院程晗博士、河南大学刘志军教授及省内知名教育专家和濮阳市热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做引领和指导。研究室主任由各线副校长担任,各共同体则由学校教有余力、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并由中层干部担任共同体“体长”。在11个研究共同体中,不仅涉及学科教学、作文教学、班级管理、诚信德育研究,还涉及行政管理、教师职业幸福、后勤服务等,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很好地体现了研究的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
在研究过程中,各研究共同体及时查摆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过度”与“不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进行“抑制”、“提升”和“调整”,以求找到适时适度的工作方法,达到优质、高效、满意的工作效果。
二是遵循适度教育原则,对不同层面的老师提出不同层面的要求。
实施“名师带动战略”,推行“导师制”,成立“导师团”,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实施适度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增强成就感,提升青年教师的能力和素质。07年11月,学校正式启动“名师带动战略”,成立了由46名骨干教师组成的导师团,共举行了三次隆重的师徒结队仪式,60对教师结成了师徒关系。
充分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内心需求和发展需要,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6+1’工程”
“6”是指:
①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3年成长规划。
②每位教师每学年(期)都要有重点研修主题、计划及成效。
③5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教育教学书籍。
④45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背诵10条教育教学格言、500字以上的美文或片段。
⑤45周岁以下教师每周至少撰写一篇教育博客(其中必须有两篇读书心得,两篇教学案例分析),并对他人博客展开评论。
⑥每位教师有专业发展记录袋,袋内资料齐全。
“1”是指:每位教师认真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学期末写一篇“教师个人成长经历”(等同于个人工作总结)。
“6+1”工程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需要,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增强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三是开展“自主、高效”适度课堂研究活动
①实施“集体备课、异步授课”制。
研究教材、集体备课是打造适度课堂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日常的集体备课存在着严重的不及:活动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平时手头工作很多,聚到一起的时间往往得不到保证,即使教师按时来了,也因为内容多(一周的内容)时间短,非主讲的老师没有充分的准备,而使得讨论不能深入,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结果集体备课往往又成了教师新的负担。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实行了“全册教材分析——主备人初备——个性设计与反思——集体交流——异步授课”的“集体备课,异步授课”制,大大提升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②制定适度课堂教学原则(立足实际、讲究实用、追求实效)和“适度课堂”的评价标准(一是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不布置机械重复性家庭作业;二是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训练,使各层面孩子都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最大发展;三是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且人人会学习,人人主动学习;四是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濮阳市实验小学作业设计与批改的规定(试行)》。要求老师们按照“适度课堂”评价标准,大胆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自主质疑释疑,老师适时点拨;尊重学生差异,尝试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竞赛、分层表彰;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努力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
③人人做到三个“一”
一个课题——一个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要问题和困惑。研究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为此,我们加大随堂课听课力度,指导老师们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的一些不适度问题。如课堂教学目标的适度确立、不同学段预习要求的适度、不同学段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适度、数学教学中怎样适度地为各学段学生编写学习提纲、小组合作的有效度的提升、拓展延伸的合适度等等。然后,各个教研组、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中选择一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阶段研究小课题。这些小课题的结题,不一定是一篇周密而详尽的结题报告,而是通过研究探索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一篇随笔、一段反思、一则案例分析等都可以是校本教研的成果。因为这些问题来自课堂,是老师们共同关注、亟待解决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以,老师们研究的兴趣非常浓厚,形成了一种“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合作攻关”的格局和浓厚的校本教研文化。
一堂课——一节能反映课题研究思想、解决课题中的一个问题的教学探索课。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适度教育‘自主、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每次都有十几位教师展示自己或教研组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市教研室王庆华和郭志刚老师每次都亲临指导,并与老师们一起就“自主、高效”适度课堂展开热烈讨论。
一次研讨活动——每个年级组每学期围绕“自主、高效”适度课堂进行一次“适度教育论坛”活动,每学期学校举行一次适度教育研讨会。
(4)实施潜能开发工程,拓宽健康成长空间。
玩是孩子的天性,适度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实施潜能开发工程,为学生创设特色发展的广阔平台。学校开设了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评价课程、乒乓球技能普及课程、形体训练课程、阅读课和主题性学习五种校本课程,组建了书画、英语、篮球、合唱、科技、朗诵、珠心算、陶艺等30余类兴趣小组。学校开展的主题性学习活动,举办的体育文化节、科技艺术节,组织的春、冬季运动会和学科文艺汇演等活动,都为学生搭建了“玩”的舞台,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不少即将毕业的孩子在谈到对学校的感受时,都对学校宽松的教育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愉快的校园生活非常眷恋。学生自信的神情、灿烂的笑容、快乐的身影、昂扬的精神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
(5)实施学校形象策划工程,营造浓厚的适度教育文化。
学校重视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要求实施适度教育的教师胸有大爱、守住清贫,牢记“两个建议”,做到“五个尊重”:尊重孩子的健康权、参与权、质疑权、出错权、越轨权;力求“十个掌握”:掌握孩子的健康状况、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发展情况、交友情况、生活习惯、兴趣特长、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优点不足。
在塑造学校文化形象方面,学校除了重视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外,着重抓好思想理念文化建设,适度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今,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独到感悟,每人都能写出5条以上适度教育心语。学校激励教师用讲故事的方法不断丰实和完善适度教育的思想理念文化,故事在大家的总结、提炼、积累、交流、传播、分享的过程中,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氛围,进而得以传承和延续。
(6)实施“幸福工作工程”,确保适度教育研究的实施。
学校倡导“教师的幸福从成长中来”,引导教师意识到,幸福是以教育科研的激情化解职业倦怠,幸福是以艺术的教育方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倡导“幸福从自信中来”,教育每一位教职工秉承“朝气勇气 豪气”的校魂,争做“登山人”,不做“推磨人”,在专业成长的历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倡导“幸福从关爱中来”,开展“幸福在实小”系列活动:邀请全部教师及家属聆听“让爱永驻我家”专题报告会,周末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校领导亲自给离退休老教师赠送生日蛋糕和祝福贺信,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事之间的友爱成为老师们幸福体验的“源头活水”。
(六)建议
建议一:适度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体系不够完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理论的高度,丰富和完善适度教育理论体系。
建议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国小学适度教育模式研讨会暨濮阳适度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会”,推广课题研究的先进成果和经验。
建议三:濮阳市教育行政部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继续支持学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建议四:教育主管部门帮助并支持实验小学将其有效的成功实践,真正从科研引领的角度充分发挥名校带动作用,进行区域性推广,以使薄弱学校建设工作少走弯路,尽早实现优质资源扩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四、主要成果
(一)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课题理论研究主要是程晗博士提出的适度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了适度教育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1.较完整地建立了适度教育的概念体系
(1)对适度概念的现代理解
l        度不仅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而且是事物质变的范围;
l        事物发展不仅有量变、质变,还有“度变”;
l        适度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
l        适度哲学是对极端哲学的回位和复归;
l        适度是系统哲学的核心和实质;
l        现代适度哲学是认识、解释和改造复杂性世界的哲学;
l        适度的取值范围不只是0和1二值逻辑,对于矛盾事物适度是0和1二值逻辑,一分为二,对于差异事物适度是在-1和1之间取值多值逻辑,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多,对于同一事物适度是单值逻辑,一分为一。
l        适度是相对的,不同性质、数量的对象有不同性质、数量的适度。
(2)对适度教育概念的解读
l        适度教育是极端教育的回位和复归,是认识、解释和改造复杂性教育的教育哲学。
l        适度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理念。
l        适度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及而不过、恰到好处。
l        适度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顺其自然、适当引导。
l        适度教育对教育发展与改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l        适度教育是一种不断追求、丰富和完善的教育理想。
2.对适度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1)适度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
l        适度的教育价值观。价值观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指导教育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l        适度的教育目标。目前我们的教育目标存在三种问题,一是过高,二是错位,三是不及。所以,我们在进行适度教育研究的时候,关键是要研究确立一个适度的教育目标。
l        适度的教育时间。主要研究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l        适度的教育空间。主要研究在班级空间、校园空间、周边的社会教育资源空间以及网络上虚拟的空间内如何引导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l        适度的教育形式。教育没有一定的形式是不行的,但是,只注重形式也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很多学校属于超大班级(我校存在较为严重的大班额现象),这在教育形式上是严重不适度的。有人曾研究过,一个年级四个班为最佳,超过四个班级就是过度,达不到四个班级就是不及,效益就发挥不出来。
l        适度的教育内容。要对教育资源的适度选择进行研究,哪些是孩子必须掌握的东西,哪些是孩子不需要记忆的东西,不能超过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
l        适度的教育手段。
l        适度的教育方法。
l        适度的教育评价。
(2)适度教育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价值观
目标
空间
时间
方法
评价
手段
内容
形式
(图27)
(3)适度教育模式的特殊教育功能:绿色教育。
l        教育思想的引领功能
l        教育实践的调节功能
l        教育研究的创新功能
l        学校发展的特色功能
l        教师教学的专业功能
l        学生成长的保健功能
l        家庭传承的变异功能
l        社会进步的和谐功能
(4)适度教育模式运行的理想环境和条件
l    减缓中高考过度的压力
l    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民主
l    学校内部的制度性保障
l    防止家长对儿童过高的期望
l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把适度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1)和谐社会对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适度教育的客观要求。
l        和谐社会要求教育科学发展。
l        和谐社会要求教育以人为本。
l        和谐社会要求青少年接受适度的教育。
(2)适度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需要。
l        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储备必要的人才。
l        学生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终生和谐幸福。
l        子女受到适度的教育,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4.对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非适度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
(1)非适度现象列举
l        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有人做过一个“为什么要当老师”的调查。调查表明,百分之二十八的是把老师作为一个生存的手段,百分之五十多的把当老师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
l        期望过高的教育目标。最近,全国妇联搞了一个调查,有54.7%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读博士。
l        生命成本高消耗的教育时间。经过调查发现,目前百分之五十多的教师和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
l        限制能力发展的教育实践空间。目前,孩子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是学校——家庭、家庭——学校,在学校,也无非是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有些学校为了所谓的学生安全,不惜把单杠、双杠、吊环、鞍马等体育器械都拆掉了。
l        留于表面的教育形式。
l        难度过大的教育内容。 主要是知识的难度加大,大学的课往中学里压,中学的课往小学里压,小学的课往幼儿园里压,层层加码。
l        违背规律的教育手段。如过分的表扬、过度的教育、为了提高升学率让学习较差的学生提前毕业等等。
l        去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不管教育对象多么复杂,全部用一种办法来施教。
l        让位于考试的评价制度。迫于无奈,一般的学校都是平时搞素质评价,中考高考搞应试教育。评价管平常,考试管升学。这样就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了双重的压力。
(2)非适度教育现象的归因分析
l        文化传统:学而优则仕。
l        社会压力:学而优则富。
l        理论滞后:教育理论缺乏原创性研究和引领。
l        政策错位:社会用人、工资制度,考试制度,家庭教育与学校错位。
l        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期望值:54.7%希望孩子读博士!
l        经验主义:教育教学科研含量低。
5.提出了适度教育的核心策略。
(1)抑制过度的教育
l        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l        建立适度的教育目标
l        分配合理的教育时间
l        难度适中的教育内容
(2)提升不及的教育
l        保持必要的教育形式
l        整合适当的教育空间
l        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
(3)调整错位的教育
l        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
l        强化软弱的教育评价
(4)发展绿色的教育
l        树立绿色教育质量观
l        降低高消耗的教育生命成本
l        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六)提出了适度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六大基本操作理念
课题组在首席顾问程晗博士适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适度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关注生命质量,奠基终生幸福,形成了六大基本操作理念:
1、顺其自然,适当引导。所谓顺其自然,是指“学生该做什么就让其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引导他做什么”。所谓适当引导,强调两点:一是教育者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了,教育者才能够更好地顺其自然。二是教育者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其特有的潜能和天赋能够遇到适宜的土壤,自己冒出来,进而得以发展。
2、讲究到位,及而不过。即无论做什么都要恰到好处,不能擅自降低标准,偷工减料;也不能擅自提高标准,拔苗助长。“恰到好处”的秘诀:一是与学生沟通(商量),以求课业任务适量;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让其学会负责。
3、主张教育精细化。适度教育强调,精细化教育是实施适度教育的必要条件,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精细意味着到位,到位意味着适度。适度教育要求我们努力提升精细化教育意识和精细化教育效果,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做人做事等方面制定精细化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教育者自身的精细化教育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精细品质,提出学生精细品质养成标准,并通过诚信评价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强化精细意识,养成精细品质。我们提出了“做具有精细品质的中国人”的口号,目前,“精细”已成为实小人对待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崇尚“根雕艺术”,反对拔苗助长。根雕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必须尊重和利用原有的形状,顺其势,凑其形。因此,我们主张让孩子优良的个性特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最大发展。我们尝试的分层教学、分层考试、分层竞赛、分层表彰,目的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获得冠军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人人都生活在有自尊、有自信的快感里。
分层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一部分学生从最底层主动提升,缩短差距,其个性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不再有层可分。
5、承认不同、尊重差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辣椒没有冬瓜大,冬瓜却没有辣椒红。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人人都是宝藏,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加以尊重。有了这种理念,学生才会享受到适度教育。
6、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教育公平。教育者在施教时任何厚此薄彼的做法,都是不公平的,不公平就是不适度。因此,我们搞适度教育首先强调五个尊重,即尊重孩子的健康权,尊重孩子的参与权,尊重孩子的质疑权,尊重孩子的犯错权,尊重孩子的越轨权。坚决反对作公开课时只挑出班上部分学生去参加的做法。因为,其余学生同样拥有参与权,不能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剥夺了就不适度。
(二)主要实践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主要实践研究成果是探索出了系列的小学适度教育实践模式,打造了五个亮点。
一是探索出了实施适度教育的质量评价模式。
(1)教学业绩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我校的教学业绩评价包括以下内容:卷面考试、学科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文明礼仪、诚信品质、近视率、潜能开发状况、进步幅度等。
在对教学业绩评价中,语文、数学教师教学业绩由卷面成绩、学科素质抽查、主题性学习、书写习惯四部分组成,尤其将学生成绩进步幅度以一定比例纳入卷面成绩。学科素质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评价,如语文学科主要抽查学生课外阅读和学生诵读,教师每学期初要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学生可自主选择。诵读则以校本教材《适度教育经典诵读自助餐》为主。数学学科重点抽查学生的计算和思维能力。主题性学习评价含活动方案、资料积累、成果展示三部分。书写习惯就是将学生书写情况计入考试卷面分。综合科教学业绩由学生学科素质展示、兴趣小组活动情况、课堂教学秩序和业务负责人评价四部分组成。另外,学校还把学生近视率纳入对年级组的评价。“进步幅度”评价使教师开始抢着接“差班”,而“学科素质”评价,促使所有任课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科素质的培养。
(2)教学素养评价营造学习氛围
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评价从教学基本功、写作、信息技术和学科素养四个方面进行评定。如“学科素质”重点评价一线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和学科特长,各学科公共评价项目含专业知识、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和即兴演讲,各个不同的学科还有单列的评价项目,如语文评价教师的朗读、欣赏、书写和阅读,数学评价计算、书写、教材分析和问题解析等。这项评价方法使得不少老师产生了危机感,大家纷纷对照评价项目“查漏补缺”,学校形成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浓厚氛围。
(3)绩效工资发放体现优绩优酬
我校的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班辅津贴和特殊单项奖四部分构成。岗位工资包括基本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其中岗位津贴中的“教师超课时津贴”就充分考虑了一线教师的超工作量如何和绩效工资挂钩的问题。效益工资是按照年级组、处室的考核办法,评出优秀、良好、一般等次,再依据对教师的考核方案,从“师德、教绩、教学素养、出勤”四项核算出每位教师的平均分。为了激励教师在各个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学校特设“特殊单项奖”。学校每学年都要实行学生、家长评教,并将结果以一定比例纳入对师德的评价。
(4)年级组工作评价凝聚团队意识
二是构建了以适度教育研究为主题的“双轨道三层级主题性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主题性校本教研,就是将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教”与“学”的主要问题提炼为校本教研的主题,以“主题”引领校本教研的方向,确定校本教研的切入点;以“主题”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适度教育”就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题。
双轨道三层级:一轨道三层级为以“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的自然常态化研究机构,主要侧重实践层面的研究,目的是全员参与,托住校本教研的“底儿”。另一轨道三层级为“适度教育研究所——研究室——(11个)研究共同体”的优化组合科研机构,(如图所示)
教科室
三 个 发 展
适 度 教 育
教研组
教师个体
研究所
研究共同体体ti体
研究室

(图28)
其主要职能是及时指导和总结实验实践工作,并对实践成果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和定位,目的是培养骨干,拔出校本教研的“尖儿”。在研究的过程中,各轨道各层级研究组织均围绕“适度教育研究”这个总主题,根据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度现象确定本教研组、本共同体和本人的研究课题。目前,各研究共同体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11个研究共同体的名称
(1)班级管理研究共同体:对班级管理的教育合力不及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2)语文教学研究共同体:对语文适度课堂“三六五”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共同体:对数学适度课堂“三六五”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4)综合学科研究共同体:对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的过度和不及现象提出了具体的抑制和提升策略。
(5)家庭教育研究共同体: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过度与不及现象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适度理念和具体的操作办法。
(6)信息技术研究共同体: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过度与不及现象,提出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适度时机和原则。
(7)诚信德育研究共同体: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诚信评价课的适度结合与实施办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8)学校管理研究共同体:根据教职工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适度问题进行动态研究,比如发现门卫管理存在问题,就进行门卫管理的适度研究;发现卫生保洁有问题,就研究保洁工作中的不及现象(达不到标准的现象);发现值周签到有问题,就研究适度教育理念下的人文值周制。针对实施适度教育的需求,研究如何加强团队凝聚力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种适度管理的理念:
①把适度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每位教职工的潜意识中(血液中)。
②把适度作为一种方法去潜心研究。
③把适度作为一种评价标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④把适度作为一种纪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举止。
⑤把适度作为教育目标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上。
⑥把适度作为一种原则去坚持和把握。
(9)教师幸福工作工程研究共同体:旨在提升教师幸福工作指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出了教师幸福工作秘笈,找到了卓有成效的方法途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他们研究出这样的观点,即要使老师保持日常工作的幸福感,除了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之外,还必须自觉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一个啥都不会做,啥都干不成的人,工作的幸福感将无从谈起等。
(10)学生作文情思不及研究共同体:针对全校学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实过度,情思不及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11)后勤管理研究共同体:从查找后勤服务工作中的过度和不及出发,研究出了一系列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更好地促进教学和整体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年级组层面研究 :
《适度教育与年级组师德师风建设案例研究》
各教研组层面研究:
《适度教育与学科教学》
各备课组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提出了低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有效度的提升策略。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探索出了一套一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提出了低年级学生朗读习惯和能力不及的提升策略。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探索出了低年级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探索出了阅读教学中适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方法和途径。
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对学案导学的实践操作进行了研究。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探索出了“单元整体分类研读”的几种策略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探索出了适度课堂“三六五”教学模式的五种课型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探索出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的具体方法
双轨道三层级校本教研模式促使学校行政管理组织变成了一个个研究组织,大家围绕适度教育这个主题,时刻反思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了研究的过程,把研究的过程和工作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学校真正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向“科研管理”的转轨。一位来自山东的参观者深有感触地说:长期以来,学校教研存在一种倾向,骨干教师唱主角,普通教师当配角,沙龙、论坛上活跃的是少部分人。实验小学这种既“托底儿”又“拔尖儿”的“全员参与,分层教研”的研究机制,以教师的发展差异为出发点,以全体教师的整体提升为目标,体现了以教师为本,是尊重教师发展的,是适度的,更是注重实效的。
三是探索出了适度课堂“三维六度五环节”教学模式。
(1)三维总目标:
兴趣、习惯、能力。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我们更明确地提出了具有实验小学特色的课堂教学目标,即激发兴趣(对学习的兴趣、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对探究新知的兴趣)、培养习惯(提前预习、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勇于讨论交流并大胆发表意见)、提升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会思考、会讨论、会交流、会合作)。
(2)六度教学原则
第一、教学目标的适切度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和核心要素,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如何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教学预设的核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适切。即教学目标要首先体现三个维度的融合,定位在培养兴趣、习惯和能力上,其次要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具体有三方面的含义:
l        准确。不仅要体现学科本色,符合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编者的意图,还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
l        简明。不能庞杂细碎,不能节外生枝,也不能旁逸斜出。事实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数量越多,“落实”得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到的时间就越少。这样,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目标都体现了,但什么目标都是浮光掠影。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约,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或一课二得、三得。也只有首先从教学目标的数量上“瘦身”,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否则,把课堂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结果只能使课堂无法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而变味。
l        系统。纵向来讲,要居高临下,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瞻前顾后地确立前后连贯的教学目标;横向来讲,要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融合。
除此之外,目标的设计要具体、可察、可测,以便执教与评价的操作;要分层,以便面向全体,使各个层面的学生皆学有所获。
第二、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碰撞、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教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态度、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适度课堂强调,学生的参与面学生的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切实强化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意识。与此同时,抓好全员参与的三种基本方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成果展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
第三、学习方式的自主度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自主”不能“无度”,否则,便会流于形式而无效。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尤其强调个体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这种独立性,就决定了自主学习必然有其异步性。因为,学生个体因其自身素质不同,其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适度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不搞“一刀切”式的自主学习,做到能“自主”的放手让其“自主”,不能“自主”的则要适时适度地“扶其一把”。
就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来讲,也并非所有的内容和环节都需要自主学习,要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坚决放手,否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四、合作学习的有效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又一有效的学习方式。
要想保证它的有效度,首先要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机。就合作学习的内容来说,首先应该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要有一定的难度,是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其次,应该是学生群力所能及的,使学生既能够形成对问题全面、深刻的认识,又能感受合作交流、博采众长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共处。因此,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应出现在: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解决问题方法出现分歧时,解决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技能。因此,教师还要传授合作的技能与方法。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技能的确切含义,更要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形成合作的技能。
第五、练习设计的层级度
练习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捷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适度课堂强调课堂练习的层级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和兴趣,精心设计分层练习(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等),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练习,供学生在数量、难度和方式上进行选择,以适合不同学力层次、不同智能特点学生的需求。
第六、拓展延伸的合适度
拓展延伸是对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与提高,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想达到应有的效果,就要把握好拓展延伸的合适“度”。
l        源于课堂有限度
课堂教学是有功利性的,其特点就是它要完成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因此,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目标组织进行,否则,我们的课堂就有可能成为无边无岸的课堂,成为包罗万象的课堂,结果是教师学生什么都抓不住的课堂。拓展延伸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也应该紧紧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来进行。否则,拓展延伸便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末。
l        跳出课本有高度
拓展延伸既要“拓”展课本原有的价值,又要“升”高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能是教材原课堂的翻版。要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教材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l        把握学情有准度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而且要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各异的拓展内容和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
把握好教与学的“度”,追求本真,走进本质,打造本色,让教师“顺畅地呼吸”,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由生长”,是我们“适度课堂”要追求的理想目标!
(3)五环节
第一、预习(自主)探究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根据年级和学科特点提出适度的预习要求。
第二、交流展示  指对“预习探究”的交流展示。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解决自己“预习探究”的收获和困惑,属于小组内的“交流展示”;第二阶段是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预习探究”的收获。
第三、质疑释疑  通过预习(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还有哪些没弄懂或没学会的,可以通过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老师来解决。
第四、主题训练  主题训练的目标可以是学生质疑中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是老师备课时确定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点。训练主题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
第五、拓展延伸 对主题训练的有益补充与提升。
为了验证此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我们就师生对这一模式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在100位教师、300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这一模式受到了教师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师们正在积极地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因此有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因此更加积极,教与学的效果比较显著。
四是创建了“114”诚信德育新模式
所谓“114”诚信德育新模式指的是“一个抓手”——诚信评价课、“一条途径”——诚信评价课、“四种意识”。
(1)“一个抓手”——诚信评价手册
学校根据学生年级特点不同,设计编印了低、中、高年级《我承诺、我诚信、我快乐——适度养成教育诚信评价手册》,实现了诚信教育和养成教育的完美结合。内容分为在家表现、在校表现、社会表现三部分,涵盖了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项内容都要求具体、指向明了、易懂易记,像护墙“五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脚不蹬墙,手不摸墙,笔不画墙,身不靠墙,物不触墙。另外,学校还根据学生年级特点不同,提出的要求由低到高成梯级分布,老师也可以根据班级临时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及对某一项活动或主题性研究自行设计评价内容,这就大大丰富了诚信评价课的课堂容量。
(2)一条途径:诚信评价课。诚信评价课作为校本课程,学校将其排进课表,每周每班一节。
诚信评价课是建立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基础之上的综合评价。首先是承诺,学生根据《我承诺、我诚信、我快乐——适度养成教育诚信评价手册》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经过大家共同讨论集体行为,还可以是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经过班委会决定的;其次是践行,目标一旦确定,学生就要按照目标要求实现自己的承诺;最后是评价,在自评、小组评的基础上,家长写出评价意见,再由老师主持进行全班评议,写出评价意见,或鼓励,或表扬,作为学期末评优选模的重要依据。由于承诺、践诺、互评的过程是学生诚信体验的过程,又是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形成的过程,实现了诚信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自然结合。
诚信评价课首先是诚信的,其次是全面的。自我评价体现了诚信和自主,同学评价体现了公平和民主,老师评价体现了公正和导向,家长评价体现了督导和引领。通过这样的评价,评出了个体的诚信品质,评出了崇尚美好的集体舆论,评出了辨别是非、美丑的砝码和尺度。因为这种评价建立在诚信、民主基础之上,避免了片面性、盲目性、随意性,所以诚信评价课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受到学生以及家长的欢迎。有一位学生家长在班级博客上这样写道:“我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随随便便的,自从你们班开设了诚信评价课,孩子学会了约束自己,克制自己,这真是一节好课!”
(3)强化“四种意识”:诚信德育着重强化学生“四种意识”,即纪律意识、规则意识、秩序意识、慎独意识。
五是探索出了适度教育需要的“双五三十两提醒”教师队伍发展模式。
(1)“五个尊重”
从观念上,要求教师树立绿色教育质量观,杜绝以生命健康损耗为代价的高成本教育,对学生要做到“五个尊重”:
尊重孩子的健康权
尊重学生的参与权
尊重孩子的质疑权
尊重孩子的出错权
尊重孩子的越轨权
(2)“五个特别”
从态度上要求教师具有实施适度教育需要的“五个特别”:
特别有爱心
特别有智慧
特别有艺术
特别有方法
特别有耐心
(3)“十个平台”
从成长途径上为教师搭建“十个平台”(前已述)
(4)“十个掌握”:
从育人能力上,要求老师做到“十个掌握”:
掌握孩子的健康状况
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掌握孩子的家庭情况
掌握孩子的发展情况
掌握孩子的交际环境、交友情况
掌握孩子的生活习惯及特征
掌握孩子的兴趣特长
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及特点
掌握孩子的个性特征
掌握孩子的不足
(5)“十种精神”
从成长状态上实小教师要具备“十种精神”
态度友善;
尊重学生;
足够耐性;
兴趣广泛;
态度公正;
宽容博爱;
幽默风趣;
品性良好;
关注个体;
收放自如。
(6)“两个提醒”:
从和谐家校关系上,要求做到“两个提醒”:
一是不要把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安排给家长。
二是提倡老师把广泛的家长资源开发成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2、形成了以适度教育为品牌的二十四字办学特色:
思想引领、评价导航、科研管理、绿色质量、民主决策、内涵发展。
(三)出版的主要著作
1.李慧军著:《教育因适度而精彩》(顾明远序),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0年4月公开出版。
2.李慧军主编
l        《适度教育之——理念与管理》(郭永福序一;朱世泽序二)
l        《适度教育之——绿色课堂》
l        《适度教育之——诚信德育》
河南海燕出版社,2010年5月公开出版。
尾声:研究工作得到了首席顾问程晗博士的具体指导,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其他各位顾问的关心和帮助,市教育局张局长,魏局长,市教研室苏主任,王庆华老师,郭志刚老师,曾多次到学校就适度教育研究工作进行现场指导,给予我们极大鼓舞。
另外,还尤其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如:《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育时报》《河南教育》河南省电视台《濮阳日报》等,都在给予我们极大关注的同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适度教育有过不同角度的报道,不断为我们增强信心和力量,有效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参考文献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国 伯特兰·罗素
《多元智能》美国 加德纳
《大教育论》捷克 夸美纽斯
《普通教育学》德国 赫尔巴特
六、成果附件
1、获奖情况
08年元月至今,学校集体获奖和被媒体报道累计200余次,教师获奖244人次。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市教研赛考评工程突出贡献单位”等,第四次蝉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市政府破例记学校集体二等功,2009年再次被市政府立功授奖。《人民教育》《河南教育》《教育时报》《濮阳日报》、濮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成绩。
2、发表及媒体报道情况
濮阳市实验小学2007年以来媒体报道汇总                表10
获奖时间
级 别
名     称
新闻媒体
2008年
第22期
国家级
以《濮阳之“谜”——探寻河南省濮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的秘密》为题,报道了濮阳教育现状。其中以“给学校面对明天的底气”为题介绍了适度教育研究
《人民教育》
2009.04.10
国家级
以《适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带来新启示》为题,报道了适度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充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09.10.16
国家级
刊登了“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校长”评选活动,
校长李慧军为候选人
《中国教育报》
2009.10.29
国家级
新华社印发通稿以《河南:小学倡导适度教育学生作业实行“自助餐”》为题对学校适度教育进行了报道
新华社
2009.11.03
国家级
以《适度教育:让教育不过度无不及》为题专版对学校适度教育进行了报道
《中国教育报》
2010.01.05
国家级
“校长专栏”报道李慧军办学思想
《中国教育报》
2010.03.30
国家级
以“李慧军办学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为题进行报道
《中国教育报》
2007.04.24
省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抓实抓活体育工作的信息
《教育时报》
2007.05.31
省级
报道了李成玉省长到市实验小学慰问的消息
河南卫视新闻
联播
2008.01.05
省级
以《管理转型:以明天的视角作今天的选择——教育时报管理周刊首期“新管理沙龙”发言摘要》为题报到了李慧军校长对适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时报》
2008.01.12
省级
在《区域教育成长的“濮阳新象”(上)》中以“原创性教研成果的整体性繁荣”报道了市实验小学的适度教育模式
《教育时报》
2008.04.05
省级
以《适度教育的现实救赎》为题报道了李慧军校长与记者就适度教育的对话实录
《教育时报》
2008年
第10期
省级
以《适度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报道学校适度教育研究
《河南教育》
2009.05.22
2009.05.23
省级
报道了5月16日学校举行的全国教育科
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适度教育模式
研究》中期评估暨第二届科技艺术节的专题
河南省电视台法制频道
河南教育专栏
2009.09.12
省级
“教师节特刊——基础教育领域的N项教改实验”以《适度教育实验》为题报道了学校实施适度教育的理念、主张及措施
《教育时报》
2009.09.19
2009.09.26
省级
以《保卫童年——濮阳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探索纪事》为题,整版报道了学校积极探索适度教育研究的情况。(附“记者手记”《发现适度教育命题》记者禇清源)
《教育时报》
2010.01.02
省级
在“问道2009”专栏中报道学校适度教育研究情况
《教育时报》
2007.03.10
市级
以《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访市实验小学校长李慧军》为题报道了市实验小学的新学期新举措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07.03.17
市级
以《从孩子的心声中折射出了什么——市一实小“亲子交流簿”提醒父母如何做合格家长》为题报道了市实验小学设立“亲子交流簿”,加强孩子与父母沟通,积极创建和谐家庭的举措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07.03.28
2007.03.29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五年级“雏鹰展翅 放飞理想”争当优秀毕业生动员大会
濮阳经济生活频道《龙乡播报》
2007.04.17
2007.04.18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全国德育实验学校”授牌活动
濮阳电视台《濮阳新闻》
2007.04.20-22
市级
专题报道了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
濮阳电视台“龙乡新时空”栏目
2007.04.21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被命名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为题报道了市实验小学“全国德育实验学校”授牌活动情况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07.04.12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五项措施推进“教研赛考评”工程》为题报道了学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实施“教研赛考评”工程而出台的五项科研兴校新措施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07.06.01
市级
以《省长李成玉寄语小朋友全面提高素质快乐健康成长》为题报道了5月31日上午省长李成玉到市实验小学慰问的消息
《濮阳日报》
2007.07.06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放假典礼暨五年级“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的消息
濮阳电视台新闻联播
2007.07.26
市级
以《洒向孩子心灵的阳光》为题对我校的“三理”教育进行了报道
《濮阳日报》
2007.08.01
市级
以《关注生命质量  奠基终生幸福  打造师生向往的阳光家园》为题报道了市实验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濮阳日报》
2007.08.23
市级
图文报道了市实验小学举行
2007-2010年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的消息
《濮阳日报·龙乡晨刊》
2007.09.03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校长李慧军、苏娟
老师代表全校师生祝贺栏目开播的消息
濮阳电视台《聚焦教育》栏目
2007.11.02
2007.11.03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二(6)中队在濮上园组织学生及家长开展的“沟通、团结、交流”亲子活动
濮阳电视台二频道
2007.11.07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向高新区贾田娄小学开展的“爱心支教  携手发展”捐赠6组书柜及2000本图书的新闻
濮阳电视台
2007.11.08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全体队员在华龙区消防队开展的第17届“119”消防宣传日活动
濮阳电视台
2007.12.09
2007.12.10
市级
市实验小学到高新区贾田娄村小学开展的“送课下乡”活动
濮阳电视台
2007.12.27
市级
报道了一年级入队仪式的新闻
濮阳电视台
2008.01.14-16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举行的“让爱永驻我家”专题报告会活动
濮阳电视台“聚焦教育”栏目
2008.03.04
市级
报道了学校成立“适度教育研究所”的消息
濮阳电视台《聚焦教育》栏目
2008.03.08
市级
以《适度教育研究让教育“及”而“不过”》报道了学校成立适度教育研究所,进行适度教育研究的消息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08.03.17
市级
学校加强女教职工建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消息
濮阳电视台一套濮阳新闻栏目
2008.03.31
市级
学校于3月28日举行的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誓师大会的消息
濮阳电视台《聚焦教育》栏目
2008.04.01
市级
一版图文刊发了学校于3月28日举行的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誓师大会的消息
《濮阳日报》
2008.04.07
市级
以《童心·稚情·千纸鹤》为题报道了学校3000多名学生为濮阳日报社郭潇编辑捐赠礼物的消息
《濮阳日报》
2008.04.09
市级
报道了学校加强安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安全玩滑板的消息
濮阳电视台龙乡播报栏目
2008.04.27
市级
报道了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消息,采访了李慧军校长
濮阳电视台
2008.05.15
市级
以《魅力校长李慧军》为题刊登了李慧军校长的先进事迹
《濮阳日报》2版《龙乡人才》栏目
2008.08.31
市级
以《开展适度教育  为师生终生幸福奠基》为题报道了访市实验小学校长李慧军的情况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8.09.01
市级
报道了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暨开学典礼的情况
濮阳电视台
2008.09.06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了学校一年级的老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带领学生吟唱安全儿歌,以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熟悉校园生活、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消息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8.11.29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多策并举减少“小眼镜”》为题报道了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学生视力,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02.19
市级
以《晓丹,晓丹,真不简单!濮阳女孩赢了张怡宁》为题报道了学校毕业生李晓丹在“直通横滨”中国乒乓球女队第一阶段队内选拔赛中战败世界冠军张怡宁的消息
《濮阳早报》
2009.02.27
市级
“教苑短波”栏目报道了学校毕业生李晓丹在中国乒乓球女队直通横滨选拔赛中进入前五名的消息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02.20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举办适度教育案例研讨会》为题报道了学校适度教育研究情况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09.03.12
市级
以《看,俺老师自创的课间操》为题,用图文形式报道了学校自创的课间自由操
《濮阳早报》
2009.03.25
市级
以《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德国站 濮阳姑娘获世界冠军》为题,报道了市实验小学往届毕业生李晓丹,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德国站荣获世界冠军的消息
《濮阳广播
电视报》
2009.04.15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了4月10日市实验小学以举行“唱响国歌、校歌”比赛,迎接祖国60岁生日的到来
《濮阳早报》
2009.04.24
市级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报道了我校获省“示范校园电视台”称号的消息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05.08
市级
以《适度教育:还孩子金色童年——市实验小学教学改革侧记》为题报道了学校实施“教研赛考评”,扎实开展适度教育研究的情况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05.16
市级
濮阳电视台报道了学校举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适度教育模式研究》中期评估暨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新闻
濮阳电视台
2009.05.19
市级
整版以图文形式《乘着梦想翅膀 感受科学魅力——市实验小学第二届科技艺术节侧记》报道了学校科技艺术节实况
《濮阳早报》
2009.05.19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了5月18日升旗仪式上举行的市红十字会向市实验小学捐赠500份爱眼护眼科普读物、52副学生班级标准视力表和价值10000元的近视眼镜卡的消息
《濮阳早报》
2009.05.22
市级
以《教育部专家评估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研究”》为题报道了5月16日适度教育中期评估消息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09.06.22
市级
报道了市实验小学的校园记者到清丰县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市七点半食品有限公司、濮阳日报社参观采访的消息
濮阳电视台新闻
《濮阳早报》
2009.08.20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暑期乒乓赛事满载而归》报道了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消息
《濮阳早报》
2009.09.0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了学校开学第一天
《濮阳广播
电视报》
2009.09.03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多措并举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为题对学校防控工作进行了报道
《濮阳早报》
2009.09.04
市级
以《开学新事——新学期首日见闻》为题报道了市实验小学将安全文明教育课作为开学第一课的消息
《濮阳日报》
2009.09.09
市级
以《老师提醒广大家长——配合学校  预防“甲流”》为题报道了学校老师对家长提出的防控甲流的建议
《濮阳日报》
2009.09.11
市级
以两张图片报道了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生自制卡片向老师献上祝福的消息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09.11
市级
以《金秋颂师恩》为题报道了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其中以重笔描绘了市实验小学的献词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09.11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了教师节当天学生向老师献上节日祝福和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的消息
《濮阳早报》
2009.09.18
市级
以《于文玲:以爱为底色》为题报道了于文玲老师的优秀事迹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10.09
市级
以图片形式报道了市实验小学第五联队组织的“唱响红歌迎国庆”活动
《濮阳日报·
教育周刊》
2009.10.01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了学校组织召开“喜迎新中国60华诞 弘扬中秋文化”诗文朗诵会的消息
《濮阳早报》
2009.10.16
市级
图文报道了学校在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表演的艺术体操《红旗飘飘》
《濮阳早报》
2009.10.23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开展“制作廉政书签送父母”活动》为题报道了学校开展的“制作廉政书签送父母”的消息
《濮阳早报》
2009.11.09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为题对学校适度教育进行了报道
《濮阳早报》
2009.12.2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了市实验小学组织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濮阳早报》
2009.12.29
市级
报到了学校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1.06
市级
刊登李慧军校长为“校园周刊”开刊题词
《濮阳早报》
2010.01.12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开展系列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为题进行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2.09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小记者学习快速作文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3.11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设置红领巾交通警示牌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3.1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回话树木、留住绿色”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3.15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3.17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感恩母校 放飞理想”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3.17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举行实小风采岗位建功报告会”为题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4.0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0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网上祭祀倡新风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07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做文明少年、树实小形象”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12
市级
以“有才你就亮出来:市实验小学大队委竞选上岗”为题报道学校大队委竞选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14
市级
以“捐款现场临时爱心班级让人感动”为题进行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4.16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听航天专家讲飞天故事”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2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为玉树地震遇难同胞哀悼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2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迎接世界地球日”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23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折只千纸鹤千里寄哀思”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4.28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平安建设图片展”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5.07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一堂特殊的洗手课”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5.12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为题进行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5.12
市级
报道学校新生入队活动
濮阳电视台
2010.05.14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民警巡逻站岗校园护航保平安”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5.17
市级
在“关注校园安全”一文中以“市实验小学来客登记离校填表”为题报道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濮阳早报》
2010.05.19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3000册图书捐赠希望小学”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5.19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引来众多取经者”为题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5.25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家长安全志愿者保学生平安”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5.26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举办优质课大赛”为题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6.01
市级
以“适度教育为市实验小学科研兴校助力”为题报道学校适度教育研究新进展
《濮阳日报·教育周刊》
2010.06.02
市级
以“我市唯一的全国少代会代表王语洋赴京开会”为题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6.02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举办科技艺术节庆六一”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6.03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学校“室外作文课受学生追捧”活动
《濮阳早报》
2010.07.07
市级
对李慧军新著《教育因适度而美丽》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9.03
市级
以“市实验小学打造‘绿色课堂’迎接新学年”为题报道。
《濮阳早报》
2010.09.10
市级
以图文形式对报道何凤彩老师先进事迹
《濮阳早报》
2010.10.20
市级
对“名校协作工程”启动仪式进行报道
《濮阳早报》
2010.10.21
市级
以“红领巾关爱老年人”为题对学校在重阳节开展的活动进行报道
《濮阳早报》
2010.10.25
市级
以图文形式报道“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活动
《濮阳早报》
2010.10.26
市级
以“我市教师全国教学观摩赛中折桂”为题对学校王振会老师获得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进行报道。
《濮阳早报》
2010.10.27
市级
对市实验小学成为我省首批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进行报道
《濮阳早报》
合计120次